① 平面磨床m7130和618 [淺析7120A平面磨床磨頭修復]
摘 要:本文就7120A平面磨床磨頭的修復進行了研究,介紹了磨床磨頭主軸、軸瓦以及平衡軸承的修復方法關鍵詞:平面磨床;磨頭;修復目前在機械加工行業中,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數控機床設備成了領先之首。然而一些老的機床設備還投入在機械加工中。如何有效的保障老設備在加工中的精度,是我們維修人員面臨著的問題。我廠有一台70年代天津廠出產的M7120A平面磨床,由於長期的使用,磨頭磨損,精度降低,磨出的工件粗糙度極差,有波浪紋現象。其原因是磨頭主軸磨損嚴重,圓度超差。經檢測徑向間隙為0.08 毫米,徑向跳動為0.06毫米,無法保障徑向、軸向竄動0.01毫米的主軸精度要求。要恢復該磨頭的精度,就必須修復主軸軸瓦、其平面止推承和相關零件,現將修理、裝配、調整等一系列方法和體會介紹如下:
一、M7120A平面磨床磨頭的結構
如圖:由前後兩組"短三瓦"結構的軸承支承,支承處由兩單獨油封空隔開,油封裝置1共兩處。平衡環2除了起平衡作用外,也可以來控制軸向竄動,由兩組球面軸承環3,圓銷4及球面支承環5組成了雙向平面止推軸承,彈簧6及圓銷7可消除軸承的間隙。
二、檢修主軸、軸瓦、平衡軸承對其恢復精度要求
1、主軸精度的恢復
主軸只有在頸部探傷發現有裂紋或硬度下降且不均的情況下需換新軸,一般情況下主軸可以採用修復方法恢復精度。
(1)檢修主軸兩端中心孔,如圖:
在車床上用三爪卡盤卡住圓柱形砂輪,以金剛鑽將砂輪車成60度圓錐,將主軸一端頂在60度砂輪頂尖上,另一端頂在尾架活頂尖上,主軸近左端的外圓上用中心架托住(防止砂輪受力過大),分別將兩端中心孔研出,然後進行測量,檢測主軸前部1:5錐部(裝砂輪處)及後部1:7錐度(裝轉子處)的徑向跳動,要求均在0.002毫米以內,如果超差做好記號進行定向研磨,將60度砂輪頂尖高速旋轉,主軸另一端以尾架頂尖輕頂,車頭一端用手捏住,將記有不同軸度方向的記號處向上(即徑向跳動的最低處)進行研磨,而後將主軸慢慢地隨之轉動,以防止頂尖孔研成橢圓,研磨直至拆寬裂兩部的徑向跳動都在規定要求以內為止。也可用電磨機將60度砂輪卡上電磨機上進行定向研磨,其止的就是裝砂輪處和裝轉子處同在一條直線上為基巧塵准旅閉,為精磨軸承處做准備。
(2)在外圓磨床上精磨軸承部位,去的越少越好。(前後尺寸一致),其徑向跳動均在0.002毫米之內,粗糙度要求為Ra0.1um,軸肩端面跳動在0.005毫米以上。
2、軸瓦的修復
"短三瓦"結構軸瓦除了嚴重抱緊,發熱而使軸瓦中的鉛折出處一般都可以修復使用。
(1)拆開軸承時,將每個軸瓦與成對組合的球頭螺釘用線扎在一起,(原有編號)以免修配中調錯。
(2)將球頭螺釘夾在車床上(或鑽床上)對研軸瓦球面的接觸部分,用氧化鋁粉與煤油混合的研磨劑進行研磨,研至接觸率≥70%,表面粗糙度Ra0.1um,做好配對記號。
(3)對軸瓦進行刮研,以修磨好的主軸軸頸為基準,如圖:
在標准平板上放一對V型架3,將修磨好的主軸2放在V型架上,將軸瓦塗一層紅丹油,在主軸軸頸上研點刮削,(用手壓軸瓦研點時,用力要均勻),用百分表測量軸瓦兩端平行,其誤差為0.01毫米,軸瓦表面研點數為18至20點,(25*25)毫米,研點要均勻分布。
(4)軸瓦的拋光:將主軸夾在車床上,在軸瓦中加入粒度為W10至W7的氧化鉻粉,用低轉(6至8轉)速度,對研拋光,並不斷注入適量的煤油,防止燒傷,使拋光的軸瓦表面粗糙度Ra0.1umRa0.05um。
3、修復平面止推軸承
(1)將平衡環的工作端面,放在研磨平板上研磨,其粗糙度要求Ra1.6um以上。
(2)再分別對兩組球面軸承環夾在車床上,與其相配的球面環對研,至接觸面率≥70%。
三、裝配
1、仔細清洗殼體,主軸、軸瓦及球面螺釘和平衡環,軸承環等零件。
2、將平衡環、轉子、風扇葉輪裝在主軸上,放在動平衡機上進行動平衡,充許在平衡環及風扇葉輪上鑽孔。以達平衡的目的。
3、將雙向平面止推軸承裝在主軸上,裝好平衡環中的支頭螺釘,一起裝入殼體。裝上前後油封裝置,注意:兩只油封裝置上分別有兩個回油孔,裝時要保持回油孔裝在上部位置,使前後"短三瓦"軸承,切勿將軸瓦的方向裝反,相配的球頭螺釘裝錯。
四、調整:
"短三瓦"的調整要求嚴格,一般都用固定工藝套來調整,其主要的目的是軸的軸線與殼體的中心線生命,防止電機的轉子與定子掃鏜。而修復的主軸軸頸尺寸小了,固定的工藝套無法使用,可用借用量具內徑百分表來調整,其步驟為:
1、確定軸頸的公稱尺寸和超額分配孔的公稱尺寸。算出軸與孔之間的距離,如M7210A平面磨床主軸軸頸公稱尺寸是50毫米。殼體孔的公稱尺寸是95談毫米,軸與孔之間的距離是20毫米。
2、選用1835毫米的內徑百分表,用20毫米的量桿,壓表0.2毫米來測量軸與孔之間的距離,如圖二,用百分表觸之前端殼體處外部的軸頸。用手上下抬動軸前端,百分表的讀數為前端軸承的間隙。後端的間隙測量,將超額分配的透氣孔塞拆下,放一圓柱銷,百分表觸之圓銷的端面,用手上下抬動主軸的後端,百分表的讀數即是後端軸承的間隙。
3、前後端蓋的安裝,先將前後內小蓋上好,用0.05毫米厚的塞尺插入檢查四周的間隙,前後的外壓蓋塗密封膠上好,同樣用0.05毫米的塞尺檢查四周的間隙。
4、以手動轉動主軸,應輕快無阻,再檢查主軸的徑跳動和軸向竄動,均在0.01毫米之內。
5、裝上電機定子和轉子,檢查定子是否對齊轉子如果不一,可對齊將緊固螺釘緊固。並用0.15-0.20毫米的塞尺檢查周圍的間隙,將風扇葉輪裝好,螺母被緊。
6、試運轉試驗:試驗前先將供油裝置仔細清洗,特別是瀕器更應仔細清洗。軸承案例保護裝置中的水銀開關慶在主軸供油的情況下才能拉通,不得用其它的手段使水銀開關接通,開車後檢查軸承漫長情況,空轉2小時-4小時最同溫度不得超過60度,主軸的徑向跳動0.01毫米之內,軸向竄動0.01毫米之內為合格,試磨。
五、總結
通過M7120A平面磨床磨頭主軸的修復,體會到軸、軸瓦及雙向平面止推軸承都應按要求去修復。主軸在修復中軸頸尺寸小了,無法使用固定工藝套調整,而且軸瓦的厚度不一,無法用塞尺檢查,軸瓦與超額分配背面的間隙是否無效的情況下,借用量具內徑百分表,調整主軸,也能實現主軸軸線與殼體中心線生命的要求。它能直觀測量相對調整方便不僅用於"短三瓦"的調整,也應用於"短六瓦"的調整中。
參考文獻:
[1]邱言龍.機床維修技術問答[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劉英.機械製造技術基礎[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3]黃雲清.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袁少臣(1983.12.27-),男,河北衡水人,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林南倉礦業分公司,助理工程師。
② M7150平面磨床主軸軸承怎麼調整,主軸間隙已經達到15絲了!
主軸軸承間隙先松一點調正螺絲,再到主軸頭上的螺母緊一點,再緊調正螺絲,上下跳動不超二絲,
③ 平面磨床y軸自動壞了怎麼修
1. 查看受損程度:要態坦段檢查出把手磨床的y軸受損的程度,如果受損的部分比較嚴重,最好換新的零件。
2. 拆解除損零件:首先要拆除那部件,按照拆解圖解進行步驟拆解。
3.檢查零件:檢查出把手磨床y軸帆譽受損的零件,如果零件表面有變形,那麼可以用錘子把零件復位。
4.安裝信握更換零件:要確保安裝的零件和更換的零件的位置、孔徑等尺
④ 磨床主軸修復方法有哪些
無心磨床砂輪主軸軸瓦修復以後,主軸轉動平穩,各項精度就達到技術要求。但是如果磨床主軸出現問題應該怎麼去修理維護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磨床主軸修復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1.主軸的修復
對已磨損的主軸,磨損量較小沒有超過氮化層的厚度時,可以直接修磨工作面恢復主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另外磨損較大時可以採用鍍鉻的工藝恢復原尺寸,經精磨和壓光處理,保證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軸端中心孔的修整往往容易被忽視,而修磨主軸兩端中心孔是關繫到修復主軸精度的重要工序。在磨床上修研主軸中心孔時,一個手捏主軸,一手將尾架手輪輕輕調整,手捏主軸要鬆鬆緊緊,以達到均勻研磨中心孔的要求。一端中心孔研磨結束後,再研磨另一端,經修研、測量、再修研的多次反復修正後的主軸,其各工作表面達到要求的技術標准。
2.軸瓦的修復
粗刮軸瓦在刮研過程中,採用淺刮工藝,下刀很輕。首先是以主軸為基準進行粗刮,把接觸點子先刮出來,點子要均勻,點子在14~16點/25mm2。刮點刀痕要交叉進行,這樣出來的點子均勻。
軸瓦的刮研與調整
軸瓦上出現均勻的點子後,還要再精刮。在每次配研中都能起到定心找正的作用,從而縮短了調整時間,並能克服因修刮軸瓦產生側偏差的問題。
刮研時,將預刮好的瓦和錐面支承螺釘按設計要求裝入箱體孔,注意相互位置和旋轉方向,然後,調整間隙,使之松緊一致,並按砂輪旋轉方向轉動主軸,經過研合把所有瓦塊拆下進行精刮,如此反復研刮直至達到要求為止。
精刮時須淺刮,不宜深刮,點子不要過細,軸瓦在油楔大端一側要刮低一些,以便形成油楔。深刮雖然可以存油,但會造成卸荷,無法形成最大的動壓潤滑油膜。
磨床的保養規程與安全措施 經常地清理、充分的潤滑、正確的使用、合理的維護是長期保持機床精度壽命與提高生產效率的必要條件,使用機床應注意下列事項:
1、 每班結束後應將機床表面的灰塵、油水擦乾凈,工作台表面擦凈後應塗上 一層機油以防銹蝕;
2、 根據機床潤滑部位和油類,按期按量注入清潔的潤滑油(脂);
3、 在正常工作條件下,床身油池中的油液應每隔三個月至半年更換或過濾一 次。注入新油前應將臟油抽凈,用煤油或柴油清洗油池並擦乾凈;
4、 經常檢查液壓系統的油壓大小與濾油器有無堵塞現象。並及時加以調整與 清洗;
5、 更換新砂輪時應重視並做好靜平衡工作,砂輪應避免受潮與受壓,使用中 的砂輪在停止工作前,應關閉冷卻液,使砂輪空轉3-5分鍾,甩去冷卻液使砂輪乾燥;
6、 電氣設備應定期檢查,注意各聯鎖保險機構的工作可靠性,檢查機床電器 設備前應關閉機床總電源;
7、 機床電器設備的接地必須良好;
8、 電動機應經常保持清潔與乾燥,並定期清除塵垢;
9、 開動機床前,拖板及工作台的夾緊機構必須松開,橫向手動微進給的蝸桿 必須置於脫落位置,手搖檯面齒輪軸必須拉出並卡入限位塊,所有開關、手柄、手把、旋鈕等操縱元件應置於“開”、“停”或所需的位置;
10、 防止隨意觸及可旋轉地手輪、手柄及電器按鈕、開關等,以免發生事故。
⑤ 平面磨床的維修保養工作分為哪些階段
平面磨床的維修保養工作分為前期圓告搜與後期兩個不同的階段,在不同階段需要做不同的工作,只有分工合理才能夠達到平面磨床的保養效果。
前期:
1、清洗冷卻泵友遲鐵屑槽、附件及水箱並檢查冷卻液,清洗橘歷並調整磨頭及磨頭鑲條;
2、清洗機油濾清器、磁碟、床面和導軌面、液壓泵、管線及油路;
3、檢查並調整壓力閥的壓力,檢查各液壓手柄和導軌是否靈活;
4、檢查行程速度和導軌進油狀況;
5、緊固各部螺絲;
6、平面磨床內外各部清潔,加註各部潤滑油。
後期:
1、砂輪主軸軸承間隙調整檢查;
2、修磨工作台檯面、修刮各導軌面的毛刺;
3、檢查油泵及各管線接頭,檢查並調整進給機構絲桿螺母間隙;
4、清潔平面磨床電動機及電器設備。
⑥ 磨床主軸軸瓦怎樣調整 教你幾點
1、壓入軸套,當軸套尺寸和過盈量都較小時,可在軸套上墊上襯墊,用錘野猛子直接敲入。為防止軸套歪斜,可採用導向套,控制軸套壓入方向。壓緊薄壁軸套時,可採用心軸導向。
2、當尺寸或盈量較大時,則須用壓力機壓入或用頌迅橋拉緊工具把軸套壓入。壓入軸承時必須去除毛刺,擦洗干凈後在配合面上塗好潤滑油。不帶凸肩的軸套,當壓入機座後要與機座孔端面平齊。
3、有油孔的軸套要對准機座上的油孔,可在軸套表面通過油孔中心劃昌豎一條線,壓入時對准箱體油孔。壓入軸套後,對負荷較大的軸套,用緊定螺釘或定位銷來固定。
4、主軸軸瓦軸承壓入後,其內孔往往發生變化,用內徑百分表檢驗,根據變形量多少,採用鉸孔或刮削的方法進行修整,使軸套與軸頸之間間隙及接觸點達到規定要求。
⑦ 平面磨床出現問題怎麼檢測與維修
平面磨床使用過程中如出現操作失控現象,應按照以下使用事項進行檢查維修:
①磨削時,要經常保持平面磨床的清潔,不要沾有灰塵、污垢等;
②使用時,應按說明書規定經常加以潤滑油潤滑。
③露在外面的滑動表面與轉動裝置,應防止有灰塵沾污,並要經常擦乾凈及塗上潤滑油,以防止生銹。
④在工作台上調整尾座、頭架位置時,必須先將檯面及接縫出的磨屑、砂粒等清除干凈,並塗一層潤滑油,然後再進行調整。
⑤平面磨床在工作時,應經常平面磨床的各部件工作狀況,工作是否正常,如主軸軸承發熱,應立即停機檢查。
⑥必須經常對各附件進行定期保養維護。
⑦對平面磨床的使用的夾具應妥善管理,並要及時檢查其完好性。
⑧在工作時,嚴禁將工具、量具放在工作台上,更不能用錘敲擊平面磨床以及固定在平面磨床上的工件,以防影響平面磨床的加工精度。
⑨平面磨床和夾具及附件等,在工作一段時間後,一定要做定期檢修。
⑩在使用成形磨床時,最好在恆溫情況下使用,切不能在溫差較大的環境下使用,以免影響加工效果,如砂輪在太冷的環境下工作時,若磨削深度較大,回產生熱量而使砂輪易於崩裂。
⑧ 平面磨床主軸維修有哪些要求
平面磨床是磨床的一種。主要用砂輪旋轉研磨工件以使其可達到要求的平整度,根據工作台形狀可分為矩形工作台和圓形工作台兩種,矩形工作台平面磨床的主參數為工作台寬度及長度,圓形工作台的主參數為工作檯面直徑。根據軸類的不同可分為卧軸及立軸磨床之分。如M7432立軸圓台平面磨床,4080卧軸矩台平面磨床。
電主軸常見故障的維修分析與排除方法:
1、電主軸發熱
(1)主軸軸承預緊力過大,造成主軸回轉時摩擦過大,引起主軸溫度急劇升高。
故障排除方法:可以通過重新調整主軸軸承預緊力加以排除。
(2)主軸軸承研傷或損壞,也會造成主軸回轉時摩擦過大,引起主軸溫度急劇升高。
故障排除方法:可以通過更換新軸承加以排除。
(3)主軸潤滑油臟或有雜質,也會造成主軸回轉時阻力過大,引起主軸溫度升高。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清洗主軸箱,重新換油加以排除。
(4)主軸軸承潤滑油脂耗盡或潤滑油脂過多,也會造成主軸回轉時阻力、摩擦過大,引起主軸溫度升高。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重新塗抹潤滑脂加以排除。
2、電主軸強力切削時停轉
(1)主軸電動機與主軸連接的傳動帶過松,造成主軸傳動轉矩過小,強力切削時主軸轉矩不足,產生報警,數控機床自動停機。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重新調整主軸傳動帶的張緊力,加以排除。
(2)主軸電動機與主軸連接的傳動帶表面有油,造成主軸傳動時傳動帶打滑,強力切削時主軸轉矩不足,產生報警,數控機床自動停機。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用汽油或酒精清洗後擦乾凈加以排除。
(3)主軸電動機與主軸連接的傳動帶使用過久而失效,造成主軸電動機轉矩無法傳動,強力切削時主軸轉矩不足,產生報警,數控機床自動停機。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更換新的主軸傳動帶加以排除。
(4)主軸傳動機構中的離合器、聯軸器連接、調整過松或磨損,造成主軸電動機轉矩傳動誤差過大,強力切削時主軸振動強烈。產生報警,數控機床自動停機。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調整、更換離合器或聯軸器加以排除。
3、電主軸工作時雜訊過大
(1)主軸部件動平衡不良,使主軸回轉時振動過大,引起工作雜訊。
故障排除方法:需要機床生產廠家的專業人員對所有主軸部件重新進行動平衡檢查與調試。
(2)主軸傳動齒輪磨損,使齒輪嚙合間隙過大,主軸回轉時沖擊振動過大,引起工作雜訊。
故障排除方法:需要機床生產廠家的專業人員對主軸傳動齒輪進行檢查、維修或更換。
(3)主軸支承軸承拉毛或損壞,使主軸回轉間隙過大,回轉時沖擊、振動過大,引起工作雜訊。
故障排除方法:需要機床生產廠家的專業人員對軸承進行檢查、維修或更換。
(4)主軸傳動帶鬆弛或磨損,使主軸回轉時摩擦過大,引起工作雜訊。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調整或更換傳動帶加以排除。
4、刀具無法夾緊
(1)碟形彈簧位移量太小,使主軸抓刀、夾緊裝置無法到達正確位置,刀具無法夾緊。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調整碟形彈簧行程長度加以排除。
(2)彈簧夾頭損壞,使主軸夾緊裝置無法夾緊刀具。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更換新彈簧夾頭加以排除。
(3)碟形彈簧失效,使主軸抓刀、夾緊裝置無法運動到達正確位置,刀具無法夾緊。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更換新碟形彈簧加以排除。
(4)刀柄上拉釘過長,頂撞到主軸抓刀、夾緊裝置,使其無法運動到達正確位置,刀具無法夾緊。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調整或更換拉釘,並正確安裝加以排除。
5、刀具夾緊後不能松開
(1)松刀液壓缸壓力和行程不夠。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調整液壓力和行程開關位置加以排除。
(2)碟形彈簧壓合過緊,使主軸夾緊裝置無法完全運動到達正確位置,刀具無法松開。
故障排除方法:通過調整碟形彈簧上的螺母,減小彈簧壓合量加以排除。
電主軸高速旋轉時發熱嚴重的分析及處理過程:
電主軸運轉中的發熱和溫升問題始終是研究的焦點。電主軸單元的內部有兩個主要熱源:一是主軸軸承,另一個是內藏式主電動機。
電主軸單元最突出的問題是內藏式主電動機的發熱。由於主電動機旁邊就是主軸軸承,如果主電動機的散熱問題解決不好,還會影響機床工作的可靠性。主要的解決方法是採用循環冷卻結構,分外循環和內循環兩種,冷卻介質可以是水或油,使電動機與前後軸承都能得到充分冷卻。
主軸軸承是電主軸的核心支撐,也是電主軸的主要熱源之一。當前高速電主軸,大多數採用角接觸陶瓷球軸承。因為陶瓷球軸承具有以下特點:
①由於滾珠重量輕,離心力小,動摩擦力矩小。
②因溫升引起的熱膨脹小,使軸承的預緊力穩定。
③彈性變形量小,剛度高,壽命長。由於電主軸的運轉速度高,因此對主軸軸承的動態、熱態性能有嚴格要求。合理的預緊力,良好而充分的潤滑是保證主軸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
採用油霧潤滑,霧化發生器進氣壓為0.25~0.3MPa,選用20#透平油,油滴速度控制在80~100滴/min。潤滑油霧在充分潤滑軸承的同時,還帶走了大量的熱量。前後軸承的潤滑油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必須加以嚴格控制。進氣口截面大於前後噴油口截面的總和,排氣應順暢,各噴油小孔的噴射角與軸線呈15o夾角,使油霧直接噴入軸承工作區。
電主軸維修工藝的要點:
1、根據電主軸的損壞情況,測量靜態、動態徑向跳動及抬起間隙和軸向竄動量。
2、用自製的專用工具拆卸電主軸。清洗並測量轉子擺差和磨損情況。
3、選配軸承。每組軸承的內孔及外徑的一致性誤差均要≤0.002~0.003mm,與套筒的內孔保持0.004~0.008mm的間隙;與主軸保持0.0025~0.005mm的間隙。電主軸維修認准鈦浩機械,在實際操作中,以雙手大拇指能將軸承推入套筒的配合為最好。過緊會引起軸承外環變形,軸承溫升過高,過松則降低磨頭的剛度。
4、軸承的清潔,是保證軸承正常工作及使用壽命的重要環節,切勿用壓縮空氣吹轉軸承,因壓縮空氣中的硬性微粒會使滾道拉毛。
5、圓錐軸承或角接觸球軸承一定注意軸承安裝方向,否則達不到回轉精度要求。整個裝配過程採用專用工具,以消除裝配誤差,保證裝配質量。
6、當套筒內孔變形、圓度超差,或與軸承配合過松時,可採用局部電鍍法進行補償再研磨至要求,軸頸處也可採用此法。
7、電主軸上的圓螺母、油封蓋等零件的端面分別與軸承內外環的端面緊密接觸,因而其螺紋部分與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很高,可以採用塗色法檢查接觸情況。若接觸率<80%,可研磨端面,使之達到垂直度要求。此項工作很重要,它的精度會影響磨床主軸接長桿的徑向跳動,從而影響到磨削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8、裝配後的電主軸進行軸向調整(調整時用拉簧秤測量),同時應測量靜態、動態徑向跳動及抬起間隙,直至達到裝配工藝要求。
9、在機器實際運轉條件下,排除裝配、機器運轉時的熱變形等因素的影響,在一定轉速下,應用動平衡儀對轉子進行動平衡。
由於電主軸是高速精密元件,定期維護是非常有必要的。電主軸定期維護如下:
1、電主軸的軸向跳動一般要求為0.002mm(2μm),每年檢測2次。
2、電主軸內錐孔的徑向跳動一般要求為0.002mm(2μm),每年檢測2次。
3、電主軸芯棒遠端(250mm)徑向跳動一般要求為:0.012mm(12μm),每年檢測2次。
4、蝶形彈簧的漲緊力要求為:16~27KN(以HSK63為例)每年檢測2次。
5、拉刀桿松刀時伸出的距離為:10.5±0.1mm(以HSK63為例)每年檢測4次。
磨削工件平面或成型表面的一類磨床。主要類型有卧軸矩台、卧軸圓台、立軸矩台、立軸圓台和各種專用平面磨床。
①卧軸矩台平面磨床:工件由矩形電磁工作台吸住或夾持在工作台上,並作縱嚮往復運動。砂輪架可沿滑座的燕尾導軌(見機床導軌)作橫向間歇進給運動(見機床),滑座可沿立柱的導軌作垂直間歇進給運動,用砂輪周邊磨削工件,磨削精度較高。
②立軸圓台平面磨床:豎直安置的砂輪主軸以砂輪端面磨削工件,砂輪架可沿立柱的導軌作間歇的垂直進給運動。工件裝在旋轉的圓工作台上可連續磨削,生產效率較高。為了便於裝卸工件,圓工作台還能沿床身導軌縱向移動。
③卧軸圓台平面磨床:適用於磨削圓形薄片工件,並可利用工作台傾斜磨出厚薄不等的環形工件。
④立軸矩台平面磨床:由於砂輪直徑大於工作台寬度,磨削麵積較大,適用於高效磨削。
⑤雙端面磨床:利用兩個磨頭的砂輪端面同時磨削工件的兩個平行平面,有卧軸和立軸兩種型式。工件由直線式或旋轉式等送料裝置引導通過砂輪。這種磨床效率很高,適用於大批量生產軸承環和活塞環等零件。此外,還有專用於磨削機床導軌面的導軌磨床、磨削透平葉片型面的專用磨床等。
⑨ 平面磨床在加工時如何修變形工件
1)翻面法修變形:即加工中對稱去餘量,不停翻面,使工件兩面內應力相互抵消以達到消除變形,一般適用於餘量多,變形不是太大的零件。
2)敲擊法修變形:當工件變形時用工具敲擊使其內應力改變來控制變形的。(敲擊法修變形適用於餘量多,變形大的零件。
A.硬度較高材質修變形方法:用V3鈍處成直線狀敲擊變形起始點凹部.(如一張弓弄斷弦後弓就自然張開。)
B.硬度較低材質修變形方法:用銅棒敲擊工件凸起部位。
3)刮變形:用V3鈍部刮工件凹部,注意不要來回刮,朝一個方向刮。刮變形適用於餘量少,變形不是太大,較薄的零件。
4)墊平法修變形:當工件有變形時,在加工中磁力平台將工件變形部位吸下去,在工件吸磁之前,將工件與平台空間部分墊上錫鋼片或紙片等等,使其在吸磁狀態下仍然保持原本形狀。然後把凸起部分磨平,卸下墊實物再翻面磨平另一面即可。墊平法即墊四角法,墊平法修變形適用於變形較大,餘量較多,面積較大之零件。
5)不吸法和半吸法修變形:
不吸法修變形:將平台上粘一擋塊,工件靠著擋塊在不吸磁狀態下加工,這樣砂輪則會磨掉凸起的部位,再翻面磨平對面。
半吸法修變形和不吸法修變形同理。其不同之處就是當工件較厚時,半吸法無法將工件變形吸下去,這時的半吸法起到增強工件吸磁效果,避免放槍,所以不吸法應用較為廣泛,半吸法只適合工件較厚時修變形。
6)整壓法修變形:把變形之零件對其施加一定永久性恢復變形的力,使其內應力風化的一種修變形的方法。
7)段切法修變形:是指Z軸垂直下刀,前後軸不動,當大部分餘量去除後,提刀,前後軸移動一個砂輪寬度-0.5mm(讓位砂輪R角),Z軸再下切的一種修變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