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數控車床車內孔有錐度,怎麼調 謝謝
原因有:1刀具不鋒利
2.進給參數不合理
3. 機床有間隙
數控車床內孔或者外圓有錐度都可以在程序上面做調整,如果要機械調整的話你要找出原因才行,如,是不是刀桿強度不夠或者刀具鈍了引起讓刀,是不是機床受過撞擊主軸跑位置了等等,所以暫時還是以修理程序的方法比較靠譜。
Ⅱ 數控車床加工錐度孔
數控車床加工敏侍錐度孔和加工普通直孔編程方法一樣,加工參數也一樣,加工錐度孔最困難的地方是如果檢驗,一般的卡車絕段和千分尺都無法直接測量,只能大約的測量,測量精度不夠。
如果要加工精度較高的錐度孔,需要用標准錐度塞規檢查,在標准錐度塞規上塗上並拿譽紫色,然後根據漏出來的距離換算孔徑尺寸,通過塞規上紫色的著色百分比計算錐度誤差。
Ⅲ 車床車內孔有錐度怎麼調
1、先確定車床本身是否有問題,找個棒料,試車外圓,如果外圓也存在退拔,請機修工調整床頭直至正常。
2、機床正常的話,保證內孔刀具裝夾的中心高(指的是刀尖的中心高)與主軸中心高一致,再進行試車內孔看看情況。
如果是0.4毫米,40道的錐度的話,從新裝下刀,一定要夾緊,然後用高轉速,低進給量的方式上刀,給好冷卻液,到精車步時候,不上刀,一次上刀多走幾刀,這樣可以有效防止讓刀。
西方宣稱英國人莫茲利發明了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台螺紋車床。但事實上現代車床的發明還可以更早一些,18世紀俄國製表匠Лев Собаки和圖拉兵工廠工程師Алексей Сурин在莫里茲之前就製造了用於加工槍管和螺絲的螺紋車床。
Ⅳ 數控車床鏜孔出現錐度怎麼可以改善
鏜孔出現錐度,如果先排除是車床自身的問題,可以嘗試以下方法此橋:
1.縮短刀桿長度,例如:需要鏜40mm深,刀桿留出41mm為佳。
2.選擇更粗強度更高的扮扒肆刀桿,例如:20的底孔,需要鏜刀廳轎25,現在用12的刀桿,可以換成18的。
3.精車刀的刀尖圓弧的選擇,例如:刀尖圓弧為R0.4,可以換R0.1或者R0.2
4.減少精車餘量以及轉速和進給量的調整。
Ⅳ 量規的測量步驟
量規(gauge),不能指示量值,只能根據與被測件的配合間隙、透光程度或者能否通過被測件等來判斷被測長度是否合格的長度測量工具。量規控制的是尺寸或規格的上下限,一般包含全部的公差帶
量規結構簡單,通常為具有準確尺寸和形狀的實體,如圓錐體、圓柱體、塊體平板、尺和螺紋件等。常用的量規有量塊、角度量塊、多面棱體、正弦規、直尺、平尺、平板、塞尺 、平晶和極限量規等 。用量規檢驗工件通常有通止法(利用量規的通端和止端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帶)、著色法(在量規工作表面上塗上一薄層顏料,用量規表面與被測表面研合,被測表面的著色面積大小和分布不均勻程度表示其誤差)、光隙法(使被測表面與量規的測量面接觸,後面放光源或採用自然光,根據透光的顏色可判斷間隙大小,從而表示被測尺寸 、形狀或位置誤差的大小)和指示表法(利用量規的准確幾何形狀與被測幾何形狀比較,以百分表或測微儀等指示被測幾何形狀誤差)。其中利用通止法檢驗的量規稱為極限量規(如卡規、光滑塞規、螺紋塞規、螺紋環規等)。 量規是一種精密測量器具,使用量規過程中要與工件多次接觸,如何保持量規的精度,提高檢驗結果的可靠性,這與操作者的關系很大,因此必須合理正確地使用量規.
1、使用前,要認真地進行檢查.先要核對圖紙,看這個量規是不是與要求的檢驗尺寸和公差相符,以免發生差錯,造成大批廢品.同時要檢查量規有沒有檢定合格的標記或其他證明.還要檢查量規的工作表面上是否有銹斑,劃痕和毛刺等缺陷,因為這些缺陷容易引起被檢驗工件表面質量下降,特別是公差等級和表面粗糙度較高的有色金屬工件更為突出.還要檢查量規測頭與手柄聯結是否牢固可靠.最後還要檢查工件的被檢驗部位(特別是內孔),是否有毛刺,凸起,劃傷等缺陷.
2、使用前,要用清潔的細棉紗或軟布,把量規的工作表面擦乾凈,允許在工作表面上塗一層薄油,以減少磨損.
3、使用前,要辨別哪是通端,哪是止端,不要搞錯.
4、使用時,量規的正確操作方法可歸納為「輕」,「正」,「冷」,「全」四個字.
輕,就是使用量規時要輕拿輕放,穩妥可靠;不能隨意丟擲;不要與工件碰撞,工件放穩後再來檢驗;檢驗時要輕卡輕塞,不可硬卡硬塞.
正,就是用量規檢驗時,位置必須放正,不能歪斜,否則檢驗結果也不會可靠.
冷,就是當被檢工件與量規溫度一致時才能進行檢驗,而不能把剛加工完還發熱的工件進行檢驗;精密工件應與量規進行等溫.
全,就是用量規檢驗工件要全面,才能得到正確可靠的檢驗結果,塞規通端要在孔的整個長度上檢驗,而且還要在2或3個軸向平面內檢驗;塞規止端要盡可能在孔的兩端進行檢驗.卡規的通端和止端,都應沿軸和圍繞軸不少於4個位置上進行檢驗.
5、若塞規卡在工件孔內時,不能用普通鐵錘敲打,扳手扭轉或用力摔砸,否則會使塞規工作表面受到損傷.這時要用木,銅,鋁錘或鉗工拆卸工具(如拔子或推壓器),還要在塞規的端面上墊一塊木片或銅片加以保護,然後用力拔或推出來.必要時,可以把工件的外表面稍微加熱後,在把塞規拔出來.
6、當機床上裝夾的工件還在運轉時,不能用量規去檢驗.
7、不要用量規去檢驗表面粗糙和不清潔的工件.
8、量規的通端要通過每一個合格的工件,其測量面經常磨損,因此,量規需要定期檢定.
對工作量規,當塞規通端接近或超過其最小極限,卡規(環規)的通端接近或超過其最大極限尺寸時,工件量規要改為驗收量規來使用.當驗收量規接近或超過磨損限時,應立即報廢,停止使用.
9、使用光滑極限量規檢驗工件,如判定有爭議時,應該使用下述尺寸的量規檢驗;
通端應等於或接近工件的最大實體尺寸(即孔的最小極限尺寸,軸的最大極限尺寸);
止端應等於或接近工件的最小實體尺寸(即孔的最大極限尺寸,軸的最小極限尺寸). 用量規檢驗工件通常有通止法、著色法、光隙法和指示表法。
1、通止法:利用量規的通端和止端來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帶。如孔徑測量時,若光滑塞規的通端通過而止端不通過,則孔徑是合格的。利用通止法檢驗的量規也稱極限量規(圖1), 常見的極限量規還有螺紋塞規、螺紋環規和卡規等。
2、著色法:在量規工作表面上薄薄塗上一層適當的顏料(如普魯士藍或紅丹粉),然後用量規表面與被測表面研合。被測表面的著色面積大小和分布不均勻程度表示其誤差。例如用圓錐量規檢驗機床主軸錐孔和用平尺檢驗機床導軌直線度等。
3、光隙法:使被測表面與量規的測量面接觸,後面放光源或採用自然光。當間隙小至一定程度時,由於光學衍射現象使透光成為有色光,間隙至0.5微米時還能看到透光。根據透光的顏色可判斷間隙大小。間隙大小和不均勻程度即表示被測尺寸、形狀或位置誤差的大小,例如,用直尺檢驗直線度,用角尺和平板檢驗垂直度(圖2)等。
4、指示表法:利用量規的准確幾何形狀與被測幾何形狀比較,以百分表或測微儀等指示被測幾何形狀誤差。例如用平板和百分表等測量尺形工件的直線度;用正弦規、平板和測微儀測量角度等。 1、不要把兩個量規的工作表面配合在一起保存(如塞規和環規套在一起),否則兩個工作表面會相互膠合,加外力分開時會受到不必要的損傷。
2、量規使用完畢,要用清潔的棉紗或軟布擦乾凈,放在專用木盒內,然後收存到工具櫃里;片形量規也可以掛在工具櫃里。如果天氣潮濕或隔一段時間才能使用時,擦乾凈後在塗上一層無酸凡士林或防銹油。保管量規的地方必須乾燥。
3、量規要定期檢查,一般檢查周期為6-12個月。
4、不論是經常使用的量規還是不經常使用的量規,都要定期進行外部檢查,看有沒有損傷、銹蝕或變形。假如,發現量規開始生銹,應及時放進汽油內浸泡一段時間,再取出仔細擦乾凈,並塗上防銹油。
5、使用期間,要把量規放在適當的地方,如工具櫃的檯面上或機床不動部分的木墊板上,不要放在機床刀架上或機床導軌上,以免造成損壞。 螺紋量規通規
模擬被測螺紋的最大實體牙型,檢驗被測螺紋的作用中徑是否超過其最大實體牙型的中徑,並同時檢驗底徑實際尺寸是否超過其最大實體尺寸.
檢驗方法:普通螺紋是多參數要素,有兩類檢測方法:綜合檢驗和單項檢驗.綜合檢驗就是用量規對影響螺紋互換性的幾何參數偏差的綜合結果進行檢驗.其中包括:使用普通螺紋量規和止規分別對被測螺紋的作用中徑(含底徑)和單一中徑進行檢驗;使用光滑極限量規對被測螺紋的實際頂徑進行檢驗.如果被測螺紋能夠與螺紋通規旋合通過,且與螺紋止規不完全旋合通過(螺紋止規只允許與被測螺紋兩段旋合,旋合量不得超過兩個螺距),就表明被測螺紋的作用中徑沒有超過其最大實體牙型的中徑,且單一中徑沒有超出其最小實體牙型的中徑,那麼就可以保證旋合性和連接強度,則被測螺紋中徑合格.否則不合格.
螺紋中徑說白了,就是螺紋的公稱直徑,即一般所說的螺紋「M**」里的*代表的數值,它是一個介於大徑(外螺紋為牙頂的直徑,內螺紋為牙底直徑)和小徑(同大徑含義相反)之間的一個直徑.最大實體牙型,顧名思義,就是螺紋的牙型, 製造出來能達到的最大實體,即實際加工製造出來的比理論設計時,在誤差范圍能且在體積上能達到的最大值的狀態.軸類零件(外螺紋)的最大實體尺寸體現在直徑上,就是軸的直徑大於設計尺寸;孔累零件(內螺紋)的最大實體尺寸體現在直徑上,就是孔的直徑小於設計尺寸.
錐度塞規
主要用於檢驗產品的大徑,錐度和接觸率,屬於專用綜合檢具.錐度塞規可分為尺寸塞規和塗色塞規兩種.
錐度塞規塗色檢驗方法 檢驗內錐孔,首先要有錐度塞規,也就是一個標準的外圓錐度量規,將紅丹或藍油均勻塗抹2-4條線在塞規上,然後將塞規插入內錐孔對研轉動60-120度,抽出錐度塞規看錶面塗料的擦拭痕跡,來判斷內圓錐的好壞,接觸面積越多,錐度越好,反之則不好,一般用標准量規檢驗錐度接觸要在75%以上,而且靠近大端,塗色法只能用於精加工表面的檢驗.
特點:
常用量具,特別適用於測量軸承及溝槽加工精度
Ⅵ 機械加工里;當內孔為1°的錐度,知道錐度邊長與大孔徑,那麼小孔徑是多少呢求計算方法.謝謝
這個題目學過三角函數就會做。
我不知道你森手說的錐度邊長是指斜邊還是直邊。
設已知大孔徑為D,所要求的小孔徑為d,如果錐度邊長l是斜邊,
根據三角函數的定義:sin0.5°=(D-d)/2/l,則d=D-2*l*sin0.5° ,
其中sin0.5°=0.008726535。
如果你說的錐度邊長是指直邊長做扒度,即錐孔的板厚方向的此胡嫌尺寸,
則:tag0.5°=(D-d)/2/l,所以 d=D-2*l*tag0.5° ,
其中tag0.5°=0.00872686779。
Ⅶ 軸測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軸測繪的注意事項:
(1)測量軸的外徑時,要選擇適當部位進行,以便判斷零件的形狀誤差,對於轉動部分更應注意。
(2)測量曲軸及偏心軸時,要注意其偏心方向和偏心距離。軸類零件的鍵槽要注意其圓周方向的位置。
(3)測繪花鍵軸和花鍵套時,應注意其定心方式,花鍵齒數和配合性質。
測繪工作注意事項
1、進行測繪前,必須對該設備的結構性能、動作原理、使用情況等作初步了解;對被測繪的每一個零件,要搞清它在整機或某個部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力狀態和接觸介質以及與其它零件的關系。此外,還要大體了解它們的加工方法。
2、先繪制傳動系統圖及裝配草圖,再測繪零件圖。繪制裝配圖時要根據零件實際安裝位置及方向進行測繪,對於復雜的部件,不便繪制整個裝配圖時,可以分為幾個小部件進行。必須指出,裝配圖及零件圖的圖形位置盡可能的要與其安裝位置一致。對於一些重要的裝配尺寸也應在部件拆卸前加以測量,作為以後裝配時參考。
3、測量零件尺寸時,要正確地選擇基準面。基準面確定後,所有要測量的尺寸均以此為准進行測量,盡量避免尺寸的換算,減少錯誤。對於零件長度尺寸鏈的尺寸測量,也要考慮裝配關系,盡量避免分段測量。分段測量的尺寸只能作為核對尺寸的參考。
4、測量磨損零件時,對於測量位置的選擇要特別注意,盡可能地選擇在未磨損或磨損較少的部位。如果整個配合表面均已磨損,在草圖上應加註明。
5、對零件的磨損原因應加分析,以便在修理時加以改進。
6、測繪零件的某一尺寸時,必須同時也要測量配合零件的相應尺寸,尤其是在只更換一個零件時更應如此。這樣,一則可以校對測量尺寸是否正確,減少錯誤;二則亦可作為決定修理尺寸的根據。
7、測量孔徑時,採用4點測量法,即在零件孔的兩端各測量兩處。
8、測量軸的外徑時,要選擇適當部位進行,以便判斷零件的形狀誤差,對於轉動部分更應注意。
9、測量曲軸及偏心軸時,要注意其偏心方向和偏心距離。軸類零件的鍵槽要注意其圓周方向的位置。
10、測量零件的錐度或斜度時,首先要看它是否是標准錐度或斜度。如果不是標準的,要仔細測量,並分析其原因。
11、齒輪盡可能要成對測量。對於變位齒輪及斜齒輪必須測量中心距,對於斜齒輪還要測量螺旋角並注意螺旋方向。對於滑移齒輪應注意其倒角的位置。
12、蝸輪及蝸桿的測繪,要注意蝸桿的頭數、螺旋方向和中心距。
13、測繪螺紋及絲杠時,要注意其螺紋頭數、螺旋方向、螺紋形狀和螺距。對於鋸齒形螺紋更要注意方向。
14、測繪花鍵軸和花鍵套時,應注意其定心方式,花鍵齒數和配合性質。
15、對於零件的配合公差,熱處理,表面處理,材料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在測繪草圖時,都要註明。特殊零件要測量硬度,當零件表面已經磨損或者表面燒傷時,測量的硬度只能作為參考,應根據使用情況進行確定。
16機床經過大(中)修理後,其中個別零件或個別尺寸已與原出廠尺寸不符,而無法恢復的,測繪時必須在圖紙上加以說明,這樣便於今後查考或做為製作備件的根據。這對於機床的基礎件及主要零件尤為重要,如氣錘的汽缸,鏜缸後的直徑必須在圖冊里加以註明。
17、測量進口設備的零件時,測繪前必須搞清設備的製造國別(因為世界各國採用的設計標准和計量制度不同),以便確定零件尺寸的計量單位,或進行必要的單位換算。
18、在缺乏必要資料的情況下,要確定零件的材質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根據零件在設備中的部位、作用、接觸介質和受力狀態,以及對零件色澤、輕重、碰擊聲等的判別,可憑經驗大致推斷零件的材質類別。但是對於特殊零件,如含油軸承、高強度和重要部位零件,為了確知材質成分和性能指標,還須進行火花鑒別或金相試驗。但應注意不要破壞零件。在確定材質後還須選擇恰當的熱處理方式,以便保證材料的使用性能。
Ⅷ 量規都有哪些使用方法
用量規檢驗工件通常有通止法、著色法、光隙法和指示表法。
1、通止法:利用量規的通端和止端來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帶。如孔徑測量時,若光滑塞規的通端通過而止端不通過,則孔徑是合格的。利用通止法檢驗的量規也稱極限量規信雹,常見的極限量規還有螺紋塞規、螺紋環規和卡規等。
2、著色法:在量規工作表面上薄薄塗上一層適當的顏料(如普魯士藍或紅丹粉),然後用量規表面與被測表面研合。被測表面的著色面積大小和分布不均勻程度表示其誤差。例如用圓錐量規檢驗機床主軸錐孔和用平尺檢驗機床導軌直線度等。
3、光隙法:使被測表面與量規的測量面接觸,後面放光源或採用自然光。當間隙小至一搭坦前定程度時,由於光學衍射現象使透光成為有色光,間隙至0.5微米時還能看到透光。根據透光的顏色可判斷間隙大小。間隙大小和不均勻程度即表示被測尺寸、形狀或位置誤差的大小,例如,用直尺檢驗直線度,用角尺和平板檢驗垂直度等。
4、指示表法:利用量規的准確幾何形狀與被測幾何形狀比較,以百分表或測微儀等指示被測幾何形狀誤差。例如用平知清板和百分表等測量尺形工件的直線度;用正弦規、平板和測微儀測量角度等。
Ⅸ 車內錐螺紋,怎麼算鏜孔尺寸
一般椎管內螺紋車削時,由於錐度不大(3°34′),不需車成錐孔,就按小徑減去0.5mm車成直孔即可,同時用螺紋塞規控制螺紋車削深度。 如果沒有螺紋塞規,經驗也不足時,可以按錐度3°34′、大頭孔徑為螺紋小徑,車成錐孔。螺紋基本賣襪猛車尖,可用所配外螺紋試擰入來檢驗。
數控車床的螺紋切削指令中的R是指螺紋圓錐角的大頭和小頭的半徑差值,不是(小徑減大徑)/2。
如果螺紋長20(切削終點Z-20),定好知位在Z12,圓錐角16:1,圓錐長是20+12=32,32/16=2,大小頭半徑差值就是1。車外螺紋時端面直徑小,R取負值。內螺紋孔口直徑大,R取正值。
錐度=大小頭直徑差值:長度
新的錐度=(40-20):30=1:1.5
Z軸走30+5=35mm
大小頭直徑差值=35/1.5=23.33
半徑差值(即R值)=23.33/2=11.666
如果錐度是1:16,Z軸走35mm,大小頭半徑差值=35/16/2=1.094
如果Z軸走16的整倍數,編程中橋時計算就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