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攝影器材買什麼

攝影器材買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09 23:32:47

A. 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攝影器材

導語:對於攝影人來說,談論器材是一個有趣卻又有點傷腦筋的事情。器材是攝影活動的物質基礎,對它的態度,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攝影師的創作之路,攝影師行色匆匆涉足人像攝影多年,在器材配置和使用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因此我也來分享一篇關於他們的攝影經驗。

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攝影器材

目前的器材配置

相機使用EOS 5D II、EOS 7D。

鏡頭主要使用:EF16-35mm f/2.8L II USM、 EF70-200mm f/2.8l IS USM、EF50mm f/1.2L USM、EF85mm f/1.2L II USM;閃燈有EX580 II、EX430 II,使用頻率不高,我還是比較喜歡太陽光的柔和與自然,配合反光板作補光,能夠滿足我大多數情況下的創作需要。

使用哪個品牌的攝影器材

在我的攝影經歷中,一直都使用佳能EOS系列照相機和EF鏡頭。

有些朋友喜歡爭論哪個品牌更好,個人覺得並沒有太大的必要,這也不會有一個正確的答案。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優點,使用它們都能進行創作活動,但是,一旦選擇了某個品牌,最好不要輕易改變。改變系統意味著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某一系列產品的特性需要時間,這段時間越久越好。只有對器材有充分的了解,我們才會把握住它的“脾性”,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為什麼選擇該品牌

沒有特別原因,可能當時覺得佳能的鏡頭比較漂亮,有黑有白,有些鏡頭還有根紅線(“L”系列鏡頭)。懵懵懂懂地進了“佳門”之後,相關配置越來越多,也用出了感情,便一直沿用至今。

用過佳能哪些型號的相機和鏡頭

膠片時代的產品再提已經沒有意義,就數碼相機而言,用過:EOS D30(佳能第一台使用自己研發的CMOS感光元件的單反相機)、EOS 1D、EOS 10D、EOS 20D、EOS 5D、EOS 5D II。

鏡頭:EF系列鏡頭,從14mm到200mm的鏡頭,除了魚眼和微距鏡頭,變焦、定焦都基本都用過,在此不一一羅列名字,不然會是一大堆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

關於相機的使用經驗

現在的電子相機提供了許多功能,但它的基本作用還是對焦、測光、曝光和記錄。在每個環節的諸多功能中,化繁為簡,選擇一種自己喜歡(或者說需要)的方式,長期使用,熟能生巧,以獲得高效率的`拍攝。

建議使用RAW格式拍攝,除非你是新聞記者,或者經常需要趕著發片。使用RAW格式,後期有更多的發揮餘地,並可以獲得更好的影像品質。現在處理RAW文件的軟體,如LR、ACR,都為攝影師提供了廣闊的處理空間。

關於器材配置方面的一些建議

1,不要過度迷信器材,否則它註定會讓你失望。

好器材對好作品有幫助,但有限,無非也就是在畫質、特效(如超淺的景深)上顯示優勢,但一幅好作品絕不限於此,它在前期和後期都牽涉到方方面面,光靠這些優勢是不夠的。過度迷信器材是攝影人容易掉進的陷阱,我也不例外,為此浪費金錢不說,更重要的是它讓我的攝影之路發生了偏離——總覺得自己拍得不夠好,是因為器材沒有配置到位,心思都放在折騰器材上,沒有潛心去學習和實踐,導致技術長期停滯不前。

2,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購買器材,不要過於求新求好。

數碼時代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現在的最新型號,很快就會過時,就像我前面列出的某些相機型號,才不到十年,已經和古董一樣難以找到。嘗新代價太大,作為工薪階層,收入有限,作為業余愛好者,器材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如果一味求新求好,那可能就影響了正常的生活開支。再說,攝影要花錢的地方很多,旅行、外拍、聘請模特、服裝道具都需要經濟的支持。

3,根據自己的拍攝題材、拍攝風格來確定器材。

如果是網上發布作品,追求過高的像素值其實是給電腦增加負擔,而一升級電腦又意味著花錢;頂級的單反器材,往往大與重,對於喜歡旅行拍攝的人是個負擔(尤其是女生);一般性的藝術人像創作,高速連拍多半會被閑置......

4,盡量用簡單的配置來實現自己的創作。

用心把手上器材的“脾性”摸透,將它們的潛能最大化地發揮出來,這遠比滿櫃子的器材來得實在。“貪多嚼不爛”,器材過多,反而對它們用心不專,無法揣摩出其中奧妙,最後就是器材玩人,而不是人玩器材了。如果是喜歡拍攝外景人像的攝影師,攜帶過多的器材外出,還意味著更重的行囊和更大的損壞幾率。

鏡頭使用的心得

創作時具體使用什麼焦距和光圈,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主觀方面,即攝影師想獲得什麼樣的畫面效果:

·長焦鏡頭:

EF70-200mm f/2.8l IS USM +2X增距鏡

長焦鏡頭可以壓縮縱向物體之間的距離。在外景人像攝影中,它把關鍵的背景(或前景)與人物緊密地聯結起來,讓人物融入場景之中,形成互動關系。

EF70-200mm f/2.8l IS USM

它可以更好地虛化背景、前景,突出人物,或者讓畫面變得更為柔美,這在拍攝唯美人像時尤其有用。

EF70-200mm f/2.8l IS USM

它拍攝的畫面給讀者一種遠距離觀賞的心理暗示和視覺效果,適合營造抒情、和緩的畫面。

·廣角鏡頭:

 廣角鏡頭與長焦鏡頭相比,可以將人物、背景和前景之間的位置清楚地區分開來,讓畫面更具空間感。

EF16-35mm f/2.8L II USM

EF16-35mm f/2.8L II USM

EF24mm f/1.4L USM

當靠近人物拍攝時,廣角鏡頭近大遠小的透視畸變可以突出關鍵元素,使其產生掙脫畫面束縛的張力。

·中焦鏡頭(標准鏡頭和中長焦鏡頭)

 它給人自然的畫面效果,往往透出一種內斂的魅力。

EF85 mm f/1.2L II USM

EF50mm f/1.2L USM

EF50mm f/1.2L USM

拍攝人物特寫的時候,攝影師與人物的距離較近,有一種深入人物內心世界的意味。

二、客觀方面,受制於場景、現場光線的影響,基本上只能使用某個焦距和光圈的鏡頭:

在近處拍攝大場景,非廣角鏡頭不可。

現場光較弱的時候,如果想手持拍攝,並捕捉現場光微妙的氣氛,那就要使用大光圈鏡頭,或者短焦距鏡頭,才能拍出清晰的畫面。

器材養護的注意事項:

1,長途旅行攝影,器材容易在途中受損。

出發前,根據器材形狀把攝影包的空間分隔妥當,器材與器材之間緊密放置,不留空隙。緊密的放置,可以使整個攝影包變成一個堅固的整體,抗壓抗摔,遇到汽車顛簸的時候,器材也不會大幅度晃動,相互碰撞。

2,乘坐飛機時,可以買個小鎖把攝影包拉鏈鎖住。

這固然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舉措,但在飛機上也足夠了。它可以讓你放鬆休息,不用擔心一覺醒來,某個鏡頭不翼而飛。

3,鏡頭蓋這類小物件是最容易遺失的。

每更換一次地點,同行影友之間最好吆喝一下,相互提醒有否遺漏。離開後再回來找,浪費時間不說,在大場景裡面,尋找一個小配件無疑於大海撈針。

B. 攝影新手應該選擇什麼器材

導語:攝影器材多得眼花繚亂,走進店鋪,數百種、千種的器材放在眼前,一個初學攝影1~2年的新手究竟應該擁有什麼器材合適呢?往往這是一個困擾新手的難題,不用怕,我們來分享一下經驗吧!

攝影新手應該購買什麼器材

先問自己:認真學習還只想試試?

這個問題會影響你購買器材的選擇,因此你必須問一下自己,並誠實回答。如果是“認真學習”,用的錢會比較多,因此一旦決定了便要堅持,不要後悔;如果是“只想試試”,就入手以下的“基本裝備”便可以了!

(一) 基本裝備

基本裝備就是最簡單、最必須的器材,這篇文章會假設大家要投入DSLR單反相機的世界。

(A) 相機機身

入門或中階級DSLR單反相機一部(APS-C格式便可,學習時不用買全片幅Full-frame的),買哪一種取決你的預算,一部中階機可以讓你未來3年也不用升級機身,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例子有Canon 60D、NikonD7000、 Sony A66 等。

也有一些同學會問:EVIL無反相機可以嗎?像Sony NEX系列、Olympus EP系列等…筆者建議:這些相機雖然輕巧,但對於對焦、鏡頭支援、整體感覺等也會略差一點,比較適合做第二相機,平日拍攝用。

(B) 基本鏡頭

對於新手,現在的`套裝鏡頭已經可以帶來不錯的效果,對於APS-C格式的機身,18-55mm或18-105mm的鏡頭焦段已經足夠一般學習,如果這是你第一部單反相機,不妨連套裝鏡頭一起購買,如果第二部機作升級之用便不要選擇套裝了!

(C) 基本配件

其他基本配件為:

氣吹 – 清潔鏡頭和感光元件

鏡頭筆 – 做清潔鏡頭用

相機袋 – 建議喜歡爬山/旅行的人購買

防潮箱

後備電池

後背記憶卡

(二) 建議初學者入手的鏡頭種類

(A) 大光圈定焦

大光圈鏡頭例如f/1.4、f/2.8等可以讓拍攝者輕易做出“前清後朦”的淺景深效果和在低光環境下拍攝,而大光圈定焦鏡有著很低的價格(對比起大光圈變焦鏡便宜太多了!),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

50mm f/1.4為大光圈定焦鏡頭,如果想便宜一點可以考慮f/1.8光圈的。

(B) 超廣角鏡

超廣角鏡頭如 12mm、14mm等因為有著非常廣的視覺,令相片產生扭曲,往往能拍出具沖擊力的風景相片,很適合初學者來練習拍攝風光照。

超廣角鏡頭能帶來誇張的效果

加上外置閃燈也可以拍出精彩人像。

(C) 遠射鏡

遠攝鏡把景物壓縮(如拍攝山景、燈柱、前後重復的物件)和活動如演唱會時很有用,不過這個不是必須,如果沒有足夠預算可以忽略。

70-300mm的鏡頭擁有300mm的遠射端。

(三) 建議初學者入手的配件種類

(A)三腳架連雲台

很多初學者也會覺得三腳架又大又重又不常用,他們不需要這么快便入手…其實不然,很多場景例如夜景、流水、星空、星軌、日出日落等也會用上快慢們拍攝,沒有三腳架,這些相片也不能拍出來。因此一支穩固的三腳架在學習初期也是很重要的。而一個能把相機鎖定的雲台也非常有用,因此這些錢是需要花的,而且很值得。

(B) CPL濾鏡

CPL濾鏡可以過濾反光和令天空更藍,對於拍攝天空、風景、河流、樹葉等很有用。

(C)漸變灰濾鏡(GND)

漸變會是濾鏡最常用於平衡天空跟地面的光差,令天空和地面的層次也能同時顯現出來,是拍出漂亮風景、日出日落照的關鍵。

(D) 快門線/遙控

快門線不是必須,但因為價格便宜,不妨早點入手。快門線可以讓你拍攝慢快門時避免移動相機,也可以令B快門更方便,不需利用人手長按快門按鈕。

(四) 太有錢?購買以下適合初學者但更好質素的升級選項吧!

(A) 更好的三腳架

嘆纖腳架有著輕巧和穩固的好處,但缺點是價格一般較高。筆者建議初學者可以先購買穩固但重的三腳架來學習,等到時機成熟再購買碳纖三腳架。

(B) 外置閃光燈

外閃不但可以有著更大的閃燈輸出,也可以讓你把閃燈頭轉動,利用反射來產生更柔和好看的光線,也可以加上顏色濾鏡、柔光箱等。也讓“離機閃燈”成為可能,拍出更專業的人像相片。

利用多支外閃組合來拍出專業人像相片。

(C) 擁有記時/間時功能的快門線

現在很多中階機身也內置間時拍攝,讓攝影師拍攝星軌等相片,如果你的相機沒有這功能,也可以借著快門線來達成。

有了間時快門線,我們也可以拍出星軌照片。

(D) 減光鏡 (ND)

減光鏡可以按程度阻擋光線進入鏡頭,在白天拍攝流水時便會用到。

後記

適當的器材當然很重要,但學習攝影時還要學習技術、創意和眼光等,初學者宜先買基本的相機和配件,最好學習2-3年後再去按自己的實際需要考慮器材的升級,以免枉花錢。

C. 攝影器材有哪些

  1. 攝影器材是照相機、鏡頭及其相關附件、與攝影活動相關的各種設備、物品的統稱。

  2. 包括膠卷這樣的消耗品和神租大多數攝影器材經營者所經營的攝影用坎肩、攝影包等都屬於攝影器材范疇。

  3. 攝影器材的范圍很廣,除了大家熟知的照相機以外,主要包含各種變焦鏡頭、定焦鏡頭、閃光燈、各種用途濾色鏡、照相機腳架、影室閃光燈、柔光箱、各種燈架、反光板游唯兆、反光傘、外拍燈、攝像山悶燈、石英燈等等,還包含上述器材的附件等。

  4. 傳統攝影器材還包含暗房用的印相機、放大機、安全燈、上光機、恆溫盤、定時器等等。

  5. 彩擴機、列印機等同屬於攝影器材。

D. 專業攝影棚需要什麼器材

1、佳能5D3攝像機,包括腳架。

2、無限麥克風。

3、耐思1000w聚光燈sp-1000、演播室燈三基色冷暖柔光燈套裝、紅頭燈套裝、摳像藍布、藍布支架、高腳桌、高腳凳、書架、道具書、沙發、書桌。

(4)攝影器材買什麼擴展閱讀:

為了排除棚內照明等設備產生的熱量和拍攝中使用煙霧時所產生的煙氣,攝影棚都設有通風和排氣設備。但通風設備的通風口、回風口和排氣設備的排氣口,影響同期錄音攝影棚的隔音。

因此,通風管道內應設有消聲器和消聲室,以減少來自通風機房的雜訊;回風口和排氣口也應設消聲室以免外界雜訊侵入。

無論哪種攝影棚,其牆壁和屋頂的結構都應滿足一般建築的要求。除此之外,同期錄音的攝影棚還需要滿足隔音要求,棚內雜訊水平必須低於35分貝。

同時,它要求混響時間較短,以提高語言錄音的清晰度,並使之有可能再現室外的音響效果。因此,它的牆壁內部和吊頂都應有較高的吸聲能力。

在攝影照明中,燈板和燈板架在廣泛使用,吊桿燈和懸吊管架式吊燈使用較少。燈板是放置燈具的平台,而燈板架是懸掛燈板的器具。燈板以木製的居多,可用幾塊木板拼搭,也可用整塊成型燈板,其四角由燈板架懸掛在天橋或柵頂上。

E. 喜歡拍攝的朋友,你們都用什麼拍攝設備,能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嗎

我平時使用的拍照設備有這些:

一、手機 。理由如下:

二、單反、微單、膠片機

我拍的最多的也就是人像了,另外我不發燒器材,所以設備沒有很貴也沒有很豐富。滿足使用就可以的那種。按購買先後順序排列:

佳能80D 。鏡頭有適馬17-70、18-300鏡頭,佳能40 2.8、10-22廣角鏡頭,後來還買了一個85 1.8用。變焦主要是圖了個拉近效果,40主要是覺得用來拍人還可以,廣角主要用於外出 旅遊 拍風景用,再後來買個85,也是為了拍人像用;

美能達X700 。鏡頭就一個MD 50 1.4,買這個膠片機一來是因為便宜,二來是因為有時候約拍需要用倒,三就是這個相機看著挺漂亮的,不僅可以拍照還可以用來做道具。膠片就是不能拍了之後立刻看到效果,得拿去沖掃才行,成本比數碼高不少。

索尼A72 。鏡頭也是一個55 1.8,另外有時候出去拍照會借用朋友的135Art,因為我主要還是拍人像,所以後來的鏡頭都沒有超廣這種。而用了索尼相機之後,拍照的機會就少很多。這跟器材沒關系,主要還是自己比較忙,只能周末時候去拍照。相機性能上來說,確實比之前的80D強,但膠片的那種特有的感覺,還是得膠片才行。

另外我由於剪輯水平一般,所以視頻拍攝都是用手機沒用相機干過,一般都是用手機拍攝出來,然後用手機做個卡點視頻發到社交平台的。以上就是我的拍攝器材分享了,歡迎喜歡拍照或者拍視頻的朋友一起互相交流哦!

相機及鏡頭:佳能5D3 EF70-200F/2.8L USM ll +EF16-35/2.8L USM lll+EF24/1.4L USM ll。

5D3雖然機型有點老,基本滿足一般拍照,但是寬容度差,拍星空噪點多,只能拍1080P的視頻,無翻轉屏,拍視頻太累,極其不方便,鏡頭都是感動公司的當家紅圈,除了24定焦邊緣成像差點,紫邊明顯外,其餘都非常棒。

無人機:精靈4

笨重,包裝盒龐大,每次外出都要像忍者神龜一樣,背著個大殼,非常顯眼,成為保安的眼中釘,經常被人拒之門外[尬笑]

腳架:捷信GT2541 馬小路MT5L 馬小路MT01

捷信2541,小巧便攜,阻尼很好,雨中海邊均使用過,8年了沒什麼毛病,可惜已經停產,成捷信為永恆的經典之作。馬小路稍重,阻尼稍大,國貨後來之秀,比較少用。

手機和穩定器:iPhone X Max pro512 大疆OSMO Mobile2

iPhone X Max pro手機顏色還原不錯,視頻可以拍4k60幀每秒,是目前我的主力視頻拍攝機型,機內防抖功能不錯,很多時候不用穩定器,直接手持就可以出片,視頻素材可與Mac Book pro隔空投送共享,配合Final cut pro剪輯,非常方便,唯一缺點就是拍視頻從暗處移動到高光時,過渡沒那麼自然,還有晩上拍攝有點吃力,不過拍一般發朋友圈的小視頻綽綽有餘。

從卡片機折騰到單反,其實最終使用最多,最方便的還是手機[呲牙][呲牙][呲牙]










接觸攝影多年,攝影器材隨著攝影技術的提升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簡單分享下我的攝影器材。

1、初學期

剛學習攝影時,當初在一個同樣喜歡攝影的學弟帶領下購買了人生第一部單反相機佳能60D,並搭配「窮人三寶」之一的「小痰盂」EF 50mm f/1.8 STM鏡頭,就這樣開啟了我的攝影生涯。後來下半年配了一個兩三百塊的金鍾CX-888三腳架拍攝慢門用。

2、發展期

後來,專注於拍攝人像和風光。就把「小痰盂」賣了,升級到了EF 50mm f1.4 USM。廣角方面,直接一步到位(那時候第三代還沒出)買了大三元16-35mm f/2.8L II USM。並且還豐富了一些攝影相關的配件,比如電子防潮箱、電子快門線、雙肩攝影包等。

3、穩定期

隨著攝影技術的提升,對器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不到兩年之內就慢慢地補足了自己所需的器材。

(1)機身

升級到了佳能5D3,一段時間內也不打算升級了,反正夠用就行。其實主要還是窮,沒有閑置資金去升級。

(2)鏡頭

補了長焦空白,買了「愛死小白兔」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加上之前的兩款鏡頭,基本涵蓋了廣角到長焦,滿足我的拍攝需求了。

(3)三腳架&雲台

三腳架升級到了Gitzo捷信登山者系列GT3542,雲台搭配的是FLM孚勒姆 CB38FT-AII,快裝板是FLM 孚勒姆 QRP50,這樣的搭配非常的穩固,滿足我拍攝城市、自然慢門風光的需求。另外,還配了馬小路MT-01桌面便攜三腳架。

(4)閃光燈&引閃器

有時候會拍一些靜物和人像,有閃光燈方面的需求,就購買了永諾YN600EX-RT閃光燈以及永諾YN-E3-RT引閃器。

(5)濾鏡

濾鏡購買的是Lee李牌的系統,GND中灰軟漸變鏡0.6檔和0.9檔個一片,另外還配了一片Big Stopper 10檔減光鏡。濾鏡架和轉接環也是李牌的,100mm轉82mm。去年將兩塊漸變鏡給賣了,只保留了減光鏡。

(6)配件

其他配件可能和拍攝時的相關度不大,但我認為還是自己需要的。例如乾燥箱購買的是思銳 HC50,校色儀用的是紅蜘蛛第4代,清潔套裝買的是威高系列,另外還配置了簡易拍攝台。

目前這些器材先這么用著,等自己技術再上一個台階,或者有其他方面的拍攝需求,再補充或者升級器材。反正就那句話:攝影器材夠用就行,升級器材前先升級你的技術。

我是JV視界,專注於攝影

歡迎關注與交流

現在所用的單反是佳能5D4,鏡頭目前只有一個EF 50mm F1.8 STM的人像鏡頭,拍攝一些靜物也是很不錯的。一般外出拍人像,街景都還是可以的,之前嘗試拍過夜景,但是成像畫質很一般了,沒有廣角鏡頭拍的好。

手機拍照的話,之前一直用iphone 6拍攝,不得不說蘋果拍攝的畫質還是很不錯,但是夜景拍攝上,蘋果還是有一定的欠缺,曝光不足,暗處失真,細節保留的不到位,都是需要不斷升級的。

現在換了iPhone Xs Max,照片的畫質和銳度都有了很大一部分的提升,蘋果原生相機的強大,是國內一些手機品牌不能媲美的,縱覽小米、OPPO、華為等,都雖然有專業模式拍攝,整體的感覺上來說,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蘋果的相機拍攝。

下面是我之前拍攝的一些照片,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提升拍攝的不足。

1DX、5Dsr各一個,35F2,50F1.2,100F2.8,1635三代,2470一代,70200F2.8二代,死馬150600s

佳能單反5D4,鏡頭16-35mm2.8,50mm1.4 24-70mm2.8,70-200mm2.8

我用的是尼康D5相機,24--70和70--200的兩支鏡頭。

個人覺得,如果喜歡拍攝,攝影技術好用什麼設備都能拍出好看的圖片;

我一般都是用手機拍攝的,手機像素要高,不然也會影響效果的。

5d4機身,24-70和70-200兩個頭,夠用了

我的設備:尼康D850+60微+105微+24-70,富士xt30。買玩具,得挑自己喜歡的0

F. 老年人玩攝影,不為專業只圖樂,攝影裝備如何選

親身經歷,家裡老媽子想玩攝影喜歡 旅遊 。

1.選擇無反比單反好。老人家眼睛沒有年輕人好,顯示屏實時取景更大更清晰;有時候光學取景器屈光度稍微改變了,老人家不會改回來,就會以為什麼都是模糊的,非常影響拍攝情緒。

無反LCD屏幕所見即所得,相比單反光學取景器看底下的曝光條條方便太多了!

此外,無反的機身對焦一般都比單反好,我指在LCD屏幕下;合焦迅速,對焦框夠大;老人家看得清楚。

而且一般老人家都有手機拍攝的經驗,過度到無反所見即所得基本沒有學習成本,更容易上手。

2.盡量選擇輕便的機身。這個就不展開了吧,都是共識。

3.盡量選擇電池容量大的機身。這個是我媽親口說的,不太懂怎麼換電池,容易手忙腳亂。電容容量大同時最好支持充電寶充電。

4.選擇有wifi的機身。老人家一般都是發朋友圈,拍攝完成後直接傳手機上,稍微修改曝光就發布了,沒有wifi的相機需要導出至電腦再導向手機,費時費勁。

5.要注意老人家玩相機的圈子。父母玩攝影一般不會是自己突然起了由頭要玩,都是身邊的老陳老李也在玩,看見他們拍得這么好看,自己心癢癢又想入手一台。這時候要做的工作就是了解圈子裡一般用什麼品牌,譬如大家用佳能尼康多的,你就不要選一台賓得,奧林巴斯的,因為圈裡的人都不認識,大家沒法交流之餘還會被誤解。這時候,你可以選擇同樣知名的品牌下,適合你老人家的型號;標新立異在老人家群體中從來都不是主流。

最後,選擇相機最好跟父母到商場實地看一下;有時候他們會喜歡大機身,因為他們的朋友都是大機身;有時候他們需要能錄視頻的,因為想記載聲音和每一個笑容……

總而言之,多跟父母溝通,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硬塞一台旗艦給他們,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給我推薦,我會選佳能EOS R;佳能基本為老朋友圈子所認識 ;此外LCD屏幕素質好,對焦迅速;機身還比較輕巧,有WIFI,操作不復雜(相比索尼來說)。如果老人家指明要單反,那麼80D或者6D2比較合適,全像素雙核對焦在LCD屏開啟下非常好用。

老年人玩攝影,我來大概談談如何選擇攝影器材:

一、雖然說,手機,高檔卡片機,小微單,其實也都是玩攝影的好方式。

但是,對於打算玩攝影的老年人來說,可能真的是看不上這些設備的了,所以,就不推薦這些設備了。

二、老年人玩攝影,既要攀比,也要互相交流,這個最好隨大流

是的,我經常說,佳能尼康的CEO如果經常去老年大學攝影課堂或者攝影聖地,一定都會高興的睡不著覺。如果索尼的CEO去老年大學,肯定眼淚傷心的掉下來啊!

沒辦法,老年攝影愛好者這個圈子,絕對的主流就是佳能和尼康,佳能是牢牢把持老大的位置。

佳能6D2,這是中老年人學攝影玩攝影的首選機型

三、隨大流,如果你記憶力不是特別好,還是佳能單反為最優選擇。

四、如果記憶力還行,如果體力也不錯,那就以尼康單反為最優選擇吧!

五、其實,我個人覺得,中老年攝影愛好者,經濟寬裕,選擇富士中高檔微單,真的是非常不錯的一個選擇

富士微單,整體系統的重量還是比佳能尼康全畫幅要輕便,並且畫質也還是很不錯,夠用了。至於說鏡頭看似稍貴,但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這個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也不是問題。

尼康D850,適合非常發燒的中老年攝影發燒友

從我個人的綜合理性考慮來說,富士XE3XT20其實是非常適合推薦給中老年攝影愛好者的

六,具體機型的推薦

A,佳能的首選推薦是佳能6D2套機,配24-105的。如果想要擴展的,可以買個百微拍攝花花草草。可以買個100-400或者70-300拍攝荷花。

B,尼康的首選推薦是尼康D810D850,配尼康24-120。如果想要擴展的,可以買個尼康70-200mmF2.8,尼康80-400。

C,富士的首選推薦是,富士XT20,xe3,配富士18-55mm鏡頭,其他鏡頭不著急,慢慢配都可以。

其實,中老年人,普遍學習電腦比較吃力,學習ps比較困難。因此,富士微單,不怎麼需要依賴ps的,其實對於中老年人是非常友好的。

對於中老年人所喜歡的攝影題材來說,富士微單也都是非常可以勝任的啦!

老年人玩攝影,器材的總原則要輕裝簡行,如果對畫質沒有特別要求,您可以主要考慮半幅機,這樣鏡頭的負重負擔會相應小一些。

一、半幅 機身選擇
如果您選擇半幅機身,最大的品牌就是佳能和尼康。我個人對尼康熟悉一些,其鏡頭性價比也稍高些。為您推薦兩款尼康機身吧:

1、d5300

性價比較高,入門攝影足夠,而且支持無線和全高清錄像。

2、d7200

這是尼康一款半幅主力單反。對焦強悍,高感給力,如果價格可以接受,非常值得推薦。
二、半幅鏡頭選擇
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建議選擇定焦+大光圈變焦的組合,可以滿足大部分拍攝需求。

1、定焦推薦尼康35/1.8g:

這款鏡頭性價比極好,最大光圈完全可用,鏡身輕便,焦外虛化不錯,基本沒有二線性。缺點是色彩一般,變形控制一般。但是如果裝載在尼康機身上,可以開啟變形矯正功能,矯正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2、變焦推薦適馬17-50

這是一款半幅大光圈掛機頭,焦段非常實用,平時掛載可以滿足大部分需要,也適合 旅遊 一鏡走天下。

總體原則,輕攝影要理性分析需求,鏡頭不宜太多。當然您也可以通過一些途徑先了解和感受一下各個焦段的視角和感覺,再做鏡頭選用的決定。

如果選用以上器材,總投入可以控制在一萬以內,對一般的攝影興趣愛好足夠了。

最後,攝影水平與器材沒有絕對關系,剛入門切忌成為唯器材論者,理性分析,合理選擇才是最好的。

以上回答希望有所幫助。
了解更多攝影常識,歡迎關注和討論

我喜歡攝影,業余的,沒正式學過,只圖個樂。

家裡有部單反,就用了一年。今年幾乎沒有用過。四月份我換了部手機,華為P40,小而輕,還防水,拍個圖片發發朋友圈那是綽綽有餘,即便是下雨天也照玩。單反就不行了,本身就重,攜帶不方便,假如再來個長焦鏡頭,那傢伙,背不動。咱是業余的,玩玩而已,輕裝上陣,想拍就拍,開心就好。

首先,我非常支持老年人學攝影!攝影是個非常好的愛好,不僅可以走出家門四處 旅遊 鍛煉身體,更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審美,發現生活的美好,比悶在家裡看電視更有益身心 健康 !

其次,老年人學攝影,一般在資金方面是比較充足的,因此可以選擇的攝影器材范圍比較廣。如果他有一些的攝影基礎,或者喜歡藝術,擅長繪畫,建議直接買全畫幅單反相機,比如佳能6D2,是佳能最便宜的全畫幅,性價比很高。當然也可以選佳能5D4,性能更高,價格更貴。鏡頭方面選套機的鏡頭即可,24-105mm F4,堪稱佳能性價比最高的掛機頭,焦段非常實用,背著去 旅遊 也不會太沉。

如果他並沒有太多的攝影基礎,那麼選擇高性能的微單吧,比如SONY A7R3,是全畫幅微單,體積小,重量輕,界面友好,適合初學者使用。由於SONY的感光元件技術先進,所以微單領域SONY有明顯的領先優勢。如果覺得貴,也可以選擇富士X-T2微單,富士的這個系列的微單外形設計的非常漂亮,復古款,有質感,各項性能對於新手來說也是足夠用了。

攝影是一項非常好的興趣愛好,不僅陶冶情操,還能鍛煉身體,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朋友喜愛攝影,我覺得是一個特別好的現象

老年朋友玩攝影,體力因素要考慮,在器材配置上建議輕便為先,重點考慮半幅器材:

小k給您兩個建議:
一、半幅微單+廣角變焦
畫質主要取決於感光器尺寸和鏡頭品質 ,在這兩點上,微單已沒有明顯短板:

推薦兩個組合供參考:

1、富士xa3+16-50鏡頭

一款半幅微單,富士的大殺器是色彩,高感控噪也非常不錯。

價格4000出頭,性價比不錯。

2、索尼a6000+16-50鏡頭

索尼微單視頻拍攝性能不錯,現在這款機器價格也不高,加上鏡頭3500元左右,還有電子取景器,學攝影也比較合適。

二、半幅單反+大焦段變焦
有較高畫質和操控要求的,建議選單反,關於鏡頭,雖然焦比越大,畫質越不好控制,但自用完全足夠,對老年朋友還是輕便更重要:

1、佳能80d+18-135

相當不錯的中端單反,套裝價8000出頭。

2、尼康7200+18-200

同樣是性能很棒的一款機器,配18-200一鏡走天下,畫質足夠。套裝價格7000出頭,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希望有所幫助。

曾經,抑或是現在,有那麼一部分人,把退休老年人喜歡攝影的行為揶揄成「中國式攝影」,還去跟洋鬼子作比較。叫我說,有這種想法的人都特么崇洋媚外的二貨。

本來,攝影就是件高雅的事,退休後的老年人把攝影作為愛好,豐富下退休生活,陶冶下情操,有什麼不對的,他礙著別人什麼事了!

我,大聲講:非常好,外瑞外瑞好!哈哈。

不扯了,言歸正傳。

有那麼一段時間,我非常強烈地想買一隻便攜卡片機,除了方便外,成像還好。選來選去,相中了 索尼rx1r ,由於這貨有點太貴了,現在也得一萬多,是只好鏡頭的錢,所以沒捨得下手。今天把這個相機推薦給喜歡玩攝影的老年人。

推薦理由:全幅卡片機,畫質一流,一隻相當於37mm的蔡司小廣,被稱為人文類掃街利器,關鍵是它的小巧!

有這么一部相機,你不用再考慮那些笨重的單反(無反也不輕),不用再考慮長長短短的鏡頭,就這么一部機子,足夠。

唯一需要搭配的是給它配個三角架,除了讓照片更清晰,也可以讓大爺大媽有休息的時間。

至於這部相機的一些有用沒用的參數,我也不多說了,網上很全,但對普通人來講,沒多大用處。

推薦理由還有:老年人攝影還在鍛煉身體,鍛煉身體不是靠背著又多又重的器材,而是靠活動,這個相機的鏡頭局限性大(定焦),正好讓你動起來,前後多跑跑。

推薦理由還有:這個相機不便宜,雖然我們沒有必要跟別人炫,但別人非要比,咱的也不差,頂個D810或者5D3了(限機身)。

叫我說,這個RX1R,簡單就是給老年人准備的,兩大特點:高畫質和小巧。

老年人玩攝影,不為專業只圖樂,攝影裝備如何選?
我身邊的好多老年人都在學攝影, 一是為了有個愛好,動動腦,動動手,二是到景區拍照也可以鍛煉身體。但他們的裝備,不比我的差,大多數老年人還是不在乎價錢的。

在選擇相機方面,喜歡遊山玩水,建議微單套機+定焦,這樣風光人像都可以比如佳能M6套機15-45+22餅干或者直接轉接環+50/1.8輕便實用。

如果對風光及人像攝影比較感興趣,建議全畫幅機身+廣角變焦+人像定焦

比如佳能6D2+16-35+50或者85定焦。

如果選擇半畫幅單反,最好不要配全副變焦頭了,可以選擇套機18-135+50/1.8,這樣性價比比較高。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把攝影當作自己的愛好,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為攝影確實能充實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欣賞祖國的大好山河,老年人選擇攝影裝備,我覺得基於兩點就好,一是單反相機為主,二是買你能買到最好的相機。

為什麼老年人選擇攝影裝備要以單反相機為主呢?

首先,攝影的樂趣,不僅僅在於拍攝的過程,也不僅僅在於拍攝的結果,同時也在於學習攝影的過程,而單反相機的可學習性是最好的,操縱性也是相機中最好的,使用單反相機,你能更好地學習攝影,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也是攝影樂趣中的一種,在拍攝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學習,使自己照片的質量得到提升,這就是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會獲得成就感。同時你如果要參加老年大學中的攝影班,教授的內容也是以單反相機為主,所以你的設備如果是單反相機,就更容易融入其中。選擇單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單反可以使用目鏡取景,如果你買的是微單相機,就只能使用電子液晶屏取景,因為老年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遠視,可能不習慣長時間盯著液晶屏,對液晶屏幕的色彩敏感度也不高,而單反的目鏡是純物理的光線反射,並且可以進行屈光度的調節,相對於老年人而言更加友好。

當然,單反,尤其是高端單反,機身加鏡頭的重量還是很重的,老年人還是要根據自身身體情況來進行選擇,如果無法接受單反的重量,老年人可以選擇微單。選擇微單有以下的優點,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操作相對於單反簡單,好的微單與單反成像上沒有太大的差異,缺點就是鏡頭群沒有單反那麼豐富。

購買完相機之後,我覺得有必要購買一個好的雙肩攝影背包,因為雙肩攝影背包比單肩包受力更均衡,背負更省力,攜帶更方便,老年人可以選擇一個較輕的三腳架,或者不要選購三腳架,降低負重。

最後祝願所有喜歡攝影,正在學習攝影的老年人身體 健康 ,享受攝影的樂趣。

老年人的攝影愛好,除了圖個樂外,還是一個拓寬自己退休生活空間的機會。攝影器材也沒有什麼專業不專業的的說法,只有合不合用。

老年人選擇攝影器材,應該滿足以下幾個原,1.操作簡單,2.攜帶方便,3.取景直觀,4.而且便於和周圍人分享交流。

按照以上要求,一台有WIFI功能的半幅數碼單反配一隻18-200的一鏡走天下即可滿足。再配一台屏幕大點的智能手機,可以通過WIFI連接手機和相機。把照片導入手機做簡單的後期處理,同時便於即時分享,享受一個成功的過程,對每個人都是相當喜悅的事情。

至於品牌就看看老人家自己喜歡佳能或者尼康或者索尼,如果我推薦就肯定是佳能。

如果老人家還喜歡拍花花草草的話,就可以再配一個微距鏡頭,在配個適當強度的碳素腳架和快門線。這樣一套攝影器材,老人家即可以參加一些夕陽紅的老年攝影活動,又可以約上三五好友,背著腳架相機逛公園,拍拍花草或者花鳥昆蟲。

G. 喜歡攝影買什麼相機好

喜歡攝影買什麼相機好

喜歡攝影買什麼相機好?我們的世界非常的美麗,我們可以通過攝影把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美麗記錄下來,但相機的選擇是非常多樣的。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喜歡攝影買什麼相機好的相關內容。

喜歡攝影買什麼相機好1

1、先不著急買相機、鏡頭,冷靜下來花幾天時間了解器材知識。

目前相機的三大廠商分別為佳能、尼康、索尼,建議您的第一台相機從這三大品牌里挑選。相機質量過硬是基本原因,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攝影器材是一個大系統,很多附件都是優先適配佳能、尼康,小品牌相機廠商幾乎不適配或者沒有。很常見的例子,如熱靴燈。

相機類型主要有:單反、微單、卡片機、旁軸相機等等;按感測器尺寸來說主要分為全畫幅、APS-C畫幅以及4/3畫幅等等。至於有效像素則不必擔心不夠用,目前市面上在售單反微單的像素對於攝影初學者來說已經足夠。

鏡頭按視角分為廣角鏡頭(焦距24mm以內)、標准鏡頭(焦距24mm-70mm)、長焦鏡頭(焦距70mm-200mm),按結構分為變焦鏡頭、定焦鏡頭、移軸鏡頭、魚眼鏡頭等等。

2、了解相機基礎知識後,您才能更好挑選適合自己的機身。

很多網友推薦相機時常說「一步到位」,或者說直接買自己能買得起的最貴的相機,價格通常一萬起。可是經過我的觀察,身邊買了相機的朋友因為工作加班、家庭瑣事、朋友聚會等原因很難抽出時間來學習攝影,最後相機也是放在抽屜里積灰。所以我的建議是初學者第一台相機買APS-C相機,進可攻退可守。如果後續想繼續深入學習攝影,再升級全畫幅,萬一不想學攝影相機賣個二手損失也比較小。以佳能為例,如果您想要輕便的機身,不需要肩屏可以考慮購買800D,如果需要肩屏,日後可能會繼續購買全畫幅機身,那麼我推薦80D機身。

3、確定機身後,這樣買到適合自己的鏡頭。

鏡頭的選擇需要根據拍攝題材來決定。如果您喜歡拍攝風光,喜歡拍攝大場景,那麼建議您購買廣角鏡頭,如佳能16-35 f/4L;喜歡旅遊,拍攝旅途上的景點、美食、人文風俗等,那麼建議購買標准鏡頭,如佳能EF 24-105mm f/4L IS II USM;如果喜歡拍攝人像、花卉、鳥類,那麼可以選擇長焦鏡頭,如佳能EF 70-200mm f/4L IS II USM。不過,不建議攝影初學者購買以上鏡頭,一來價格相對較高,二來初學者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曝光、構圖技巧和提升審美,等入門後再升級鏡頭。所以我推薦套機鏡頭,比如佳能EF-S 18-55mm f/3.5-5.6 IS STM、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USM、佳能EF-S 18-200mm f/3.5-5.6 IS。如果您不知道選哪款鏡頭,那我建議直接購買18-135mm鏡頭。

喜歡攝影買什麼相機好2

新手在選擇相機的時候,首先要明白一個基本規律:相機越高級,重量就越重,體積就越大,價格也會也高。但是也存在著幾款畫質不錯體積也比較小的相機,但是價格也是在兩三萬左右的`。因此,如果一味地追求高畫質,換來的可能就是行動不便以及錢包空空,如果想輕松拍出好片,太過專業的相機其實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很多人買相機選擇單反,是因為覺得單反拍出來的照片好看,其實,這種觀念是把「畫質高」和:照片好看「兩個觀念給混淆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拍攝對畫質的要求和相機的對焦速度要素都是比較低的,只有類似星空、野生動物或者體育競技等專業攝影才需要比較卓越相機性能。

所以對於日常題材來說,專業相機的幫助不是很大。關於挑選相機,建議初學者從鏡頭、感光元件、圖像處理器和相機程序四方面進行對比,因為這四方面是決定相機畫質的關鍵因素。簡單來說,一個好的相機,照片應該是成像清晰、顏色准確、紋理和質感豐富。

業余攝影愛好者買什麼相機好

作為業余攝影愛好者的話,選擇單反相機應該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1、單反的成像好,可以滿足愛好者的要求;

2、單反相機的操控性好,使用起來更得心應手;

3、單反相機的鏡頭最豐富,可以有更多選擇的餘地;

4、單反相機有幾個等級,具體怎麼選要看個人的預算;

5、如果是女性攝影愛好者,在考慮單反之餘也可以考慮體積更小的微單。

H. 學攝影需要買哪些設備

攝影需要的設備較多,除了大家熟知的照相機外,還有各種變焦鏡頭、定焦鏡頭、閃光燈、各種用途濾色鏡、相機包、照相機腳架、影室閃光燈、柔光箱、各種燈架、反光板、反光傘、外拍燈、攝像燈、石英燈、鏡頭蓋、遮光罩、三腳架、獨腳架、相機清潔用具、快門線等,還包含上述器材的附件等。

攝影需要什麼設備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攝影師來說,雖然攝影作品在於構圖和創意,但是一部好的攝影設備確實非常重要的。那麼接下來我就介紹一下攝影的設備基本需要哪些:

1、最少要配備一個全畫幅相機,一個24-70鏡頭,一個50或者85定焦,這基本是最低配置了,如果買全新的差不多就要一萬五。當然你如果有錢再買一個70-200和一個廣角鏡頭,拍攝起來當然就更靈活。

攝影需要什麼設備

2、拍視頻你需要一個穩定器,雲台這種類似的設備,這樣拍出來的視頻才會較為穩定,不抖,觀影效果良好,價格大概也三千左右。

3、航拍的無人機,可以從天上往下拍,適合拍遠景和較為震撼的畫面,可以為一個視頻增色不少,也可以增加這個視頻的觀感。入門級的有大疆dji需要四五千。

攝影需要什麼設備

4、後期製作也需要電腦來完成,電腦主要需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運行內存一個是屏幕色域。如果是台式電腦,六七千左右就可以達到要求了,如果是筆記本的話,最起碼要配備七千以上的電腦,但是如果要做到非常流暢,達到這個配置估計要9000以上了。

5、最少兩個閃光燈,一個引閃器,一個反光板,一個三腳架,這也是必需的。

攝影需要什麼設備

6、如果再配備一個運動相機的話,就更好拍攝運動畫面,運動中的對象拍攝效果也會更好。

I. 初學攝影必備的基礎設備有哪些

講一下個人學攝影的真實經歷:

1.首先你要有自己的攝影設備,手機,數碼相機,只要能拍照就行,玩攝影不一定只有相機才可以拍,手機照樣可以拍啊。看自己的預算多少購相機,個人建議是盡量一步到位,不要聽別人說什麼先購一個入門機先學著(玩到一定時間你會後悔沒有一步到位的)我是過來人啦!

2.其次,學攝影,設備不是至關重要的,關鍵還是相機背後的嘞顆腦袋!武裝自己的頭腦,多去學習別人拍照的技巧,再融合到自己的實際中去,多學,多看別人拍的好的圖,看別人的構圖,看圖片色彩分布,主體是什麼,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等等。然後用所學所看到的用到實際中,不斷摸索怎樣才能把同一個場景拍到自己滿意為止!

3.最後,有了相機,一定要珍惜每一次快門!拍照前先思考怎麼拍鋒余,以什麼為主體拍,拍什麼主題的照片等等。

歡迎各位老法師在下方評論交流。。。

1.固定焦距手動鏡頭

現代鏡片是精緻技術的奇跡。高速微聚焦電機,先進的鏡頭塗層和精密工程生產出真正令人驚嘆的玻璃。但所有這些技術也意味著它們會失敗。許多較新的鏡頭甚至沒有光圈環,所以如果你失去了相機和鏡頭之間的通信,你就會卡住。因此,我的備用鏡頭都是手動的,帶有自己的光圈環。如果快門仍在相機上工作,我知道如果我的變焦發生了什麼,我總是可以使用我的備用手動鏡頭。可能是老派要專注於自己並手動設置光圈,但我們這些在電影時代長大的人一直都這樣做。這需要一點點練習。

2.防雨罩

我有兩種類型:一種適合相機,另一種適用於相機和外置閃光燈。在任何有灰塵,污垢,水或泥土的地方使用雨衣。

3.密封清潔布

在相機包中攜帶未受保護的清潔布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它們被用來吸引灰塵和污垢,巧合的是,通常最終收集在你的清潔布最後收集的地方。如果你必須用清潔布擦掉污垢,你不應該在相機裝備上使用它,應該獲得密封在單獨包裝中的微纖維清潔布。

4.備用數據卡

相機上最可能的故障點與相機本身無關,它是你的數據卡。

5.備用電池

相機上第二個最可能的單點故障是電池。您的相機可能會意外地打開包裝袋,很容易忘記檢查,有時它們會變老並死亡。離開沒有備用電池對我來說是不行的。

6.可變ND濾波器和圓偏振器

除非你想在f / 22全天拍攝,否銀戚滾則你需要為你的鏡頭同時攜帶可變ND濾鏡和圓偏光鏡。

為了在白天戶外拍攝,我一直都在使用CP。它往往會使天空變暗,並使反射中的高光變得柔和。除此之外,我更喜歡顏色,我只是飽和度。

初期啊,肯定是全畫幅感動機身啦,口碑最好,大三元是必備的啦,原廠閃光燈+反光板肯定得有一個啦,各種漸變加偏振鏡是必須的啦,少了三腳架肯定不行啦,各種清潔套裝+相機包鏡頭包+防潮箱+攝影書籍+大容量高速卡或移動硬碟必須帶WIFI功能+筆記本或台式機配正版PS軟體是標配啦,太陽帽+攝影馬甲才符合身份啦,這么一堆東西如果不配助手那肯定得有輛合適的車才行啦[呲牙]

在這里主要介紹三款基礎設備吧,它們對於我們攝影有很大的幫助,希望也能幫助到你。

下面就開始我們的介紹吧~

用途:固定相機。

應用場景:微距拍攝、夜景拍攝、流水拍攝等。

用途:用於光線較暗的場合,瞬間閃光燈照明。

特點:使用方便、易攜帶、性能穩定等。

用途:將外出的攝影器材可以裝在一個包里,方便攜帶。

特點:耐用性、靈活性、防雨防雪、防潮、防塵等。

自我介紹:剛畢業的一名應屆大學生,對人生的態度是「學以致用」。

覺得寫得不錯的,可以加我的公眾號「佛系小胖紙」,會有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哦~

你好。還是我來告訴你吧!攝影技術是可以入門學習的,從淺入深!照相設備沒有入門的,什麼設備就拍什麽照片!半幅相機是拍不出全幅照片的,長焦拍人像不用恆定光圈的鏡頭神仙也拍不出來背景虛化的效果!入門相機這個詞是一個誤區,是經銷商起的土名,購買相機前要想好想拍什麽?再根據你需要的配置您的相機!

一台單反套機,一個三腳架,一仔源根快門線。就足夠學很久了。

J. 擺脫選擇困難症 選購攝影器材須知

常常有人咨詢選購攝影器材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我也不知從何說起,印象中很多朋友美其名曰喜歡攝影,然而卻更喜歡用手機玩 *** 。手機攝影固然便利,但畢竟不是專業器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私以為每一個喜歡攝影的朋友都應該配有攝影器材。

當然話說回來,沒錢一切都是扯淡。所以請謹記在預算之下對器材的選擇做出決定,當你已經設定好了資金限額在進行以下幾點進行參考。

機身夠用就好

對初學者來說,具備手動擋(M)功能的相機必不可少,因為全自動相機可能並不會讓你全面的了解攝影原理。因此我們推薦微單和單反相機。至於畫幅的話,俗話說「底大一級壓死人」,全畫幅相機當然相對更加出色,所以資金充裕的話建議直接上全畫幅。可問題並不絕對,隨著感測器技術的成熟,APS-C甚至M4/3畫幅的單反或者微單相機也相當成熟。

攝影器材

總結一下,資金充裕可以考慮佳能5D3、佳能6D、尼康D810、尼康D750、索尼A7系列之類的全畫幅相機。如果資金有限,佳能760D、尼康D7200或者索尼A6300、奧林巴斯E-PL7之類的微單相機也都可以參考。

合理選擇鏡頭配置

學習攝影購買一枚定焦鏡頭還是必不可少的。那麼初學者又糾結了,該選擇哪個焦段的定焦鏡頭好呢?對於初學者來說,建議選擇50焦段的定焦鏡頭作為入門鏡頭,有句話叫「任何攝影者都需要一枚50的定焦鏡頭」,此話非虛。

鏡頭

50mm f/1.8 這個鏡頭無論是佳能還是尼康,其價格都很便宜,才500-700元之間,拿來練習是最合適不過了。

當熟練掌握50mm定焦鏡頭後,喜歡拍人像的還可以考慮35mm或者85mm這個焦段, 35mm比較適合人文風景, 85mm更適合人像,可以拍出虛化的感覺。

旅遊必備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是必備的,因為風光攝影是任何器材都避免不了的。你可以不買超廣角(一般是10mm至20mm之間),因為太廣了不容易控制,且畸變都相對較大。

廣角鏡頭

24-35mm至50mm這個焦段的廣角是最常用的,旅遊也好,普通拍攝也好,你一般都會在這個焦段混。建議你購買一枚廣角鏡,覆蓋24-35mm焦端就可以。不用追求超廣,也不要追求「一鏡走天下」。

鏡頭系數比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APS-C畫幅相機上使用,有一定的鏡頭系數比。佳能的是1:1.6,尼康索尼賓得為1:1.5,也就是說24mm端是針對135全畫幅來說的,到了APS-C相機上你就要乘以1.6或者1.5,那麼就變成了38.4mm或36mm。這樣一來,就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廣角了。所以提醒的就是,使用APS-C畫幅相機的用戶在購買廣角鏡頭時,千萬不要忘了鏡頭系數比。需要將焦段適當放寬到18mm~35mm。

推薦幾只旅遊變焦鏡頭

18-200mm這個焦段,便宜實用,無論佳能、尼康還是副廠的騰龍、適馬都是很好的旅遊鏡頭。

旅遊鏡頭

微單鏡頭

微單相機套機鏡頭一般足夠使用,無論是索尼的16-50mm還是奧林巴斯的14-42mm,一般都覆蓋了廣角到中長焦的常用焦段,日常足矣。

長焦鏡頭謹慎選擇

長焦鏡頭

初學者來說,長焦鏡頭不至於讓你很糾結,因為長焦你使用的機會實際不會太大。對於掃街、打鳥、特寫、某些風光攝影上來說,長焦是不可替代的。建議是初學者不用把太多精力放在長焦上,以實惠性價比為主。70-300或70-200這些長焦變焦都足以應付大多數拍攝,超過300以上的長焦除了體積較大外,一般用途有限,所以謹慎選擇。

三腳架很重要

好的三腳架能提供穩定的拍攝環境,同時也是慢速快門或B門的必須的執行者。如果你覺得三腳架麻煩,獨腳架也是個選擇(據說還可以當柺杖,反正我捨不得),前提是你必須買這么個東西。

三腳架

好的三腳架雖然很重要,但卻不是必需品。對於風光愛好者和經常拍攝長曝光以及夜景的愛好者來說,三腳架不可或缺。但是對於人文題材和人像拍攝的話,三腳架則是個可有可無的附件。

至於品牌上,捷信當然不錯,主要是價格你受不受得了;日產的金鍾就不錯,價格也相對合理;國內的百諾算最好的了,思銳也大有趕超之勢。牌子意義不大,建議是能買碳纖維材質的,就別買鎂鋁合金的,因為你得考慮你出門時候的負載量。當然相對輕便的碳纖維價格也高。

附件外設可有可無

UV鏡(保護鏡)?如果愛護你鏡頭就買一個無妨。閃光燈?機身自帶的話,沒必要花幾千去購置外閃,你也不會經常拍婚禮和室外模特特寫的。

附件外設

CPL鏡?反差我們還是要的,不過如果你不是驢友或者不太去氣候特別不錯的地方,幾百甚至上千的B+W濾鏡沒必要,還那句話,以便宜為主。氣吹、鏡頭筆?一般都是賣相機商家贈送或者忽悠你購買的,用途當然有但是不必過分追求品牌,夠用即可。

閱讀全文

與攝影器材買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n81pe工具箱啟動 瀏覽:111
供暖換閥門起什麼作用 瀏覽:430
加熱和製冷有什麼區別 瀏覽:400
製冷管道系統的閥門實驗 瀏覽:205
數控機床車角度60度怎麼計算 瀏覽:454
閥門圖紙不加工怎麼表示 瀏覽:606
門頭溝區機械包裝設備哪個好 瀏覽:517
球閥門開關方向標識怎麼做 瀏覽:718
暖氣閥門滴答水 瀏覽:16
熱力管道進戶的閥門怎麼開關 瀏覽:890
廚房裡的化學實驗電解裝置 瀏覽:446
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2018 瀏覽:768
關於骨科什麼儀器檢查最好 瀏覽:286
水流量標准裝置設計 瀏覽:335
軸承怎麼挑選視頻 瀏覽:115
凝汽器冷卻裝置的作用 瀏覽:637
報停暖氣關幾個閥門 瀏覽:89
開家小型面館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837
射精閥門受損是什麼症狀 瀏覽:673
閥門硬密封用什麼符號表示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