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軸承怎樣和軸固定在一起
1、往軸上安裝軸承前,必須先拔下固定軸承外套的固定銷,同時將軸頸表面打磨光滑干凈,並在軸頸處塗油防銹兼潤滑(允許軸承在軸上有稍微轉動)。
2、在軸承座與軸承配合面塗潤滑油,把雙列圓錐滾子軸承裝入軸承座內。然後將裝配好的軸承與軸承座一起套在軸上,推至所需位置處進行安裝。
3、固定軸承座的螺栓先不要擰緊,要讓軸承外套在軸承座內能轉動。同樣裝好同一根軸上的另一端軸承和座,將軸轉動幾圈,讓固定軸承本身自動找正位置後。再將軸承座螺栓緊固好。
4、裝偏心套。先將偏心套套在軸承內套的偏心台階上,並用手順軸的旋轉方向擰緊.然後再將小鐵棍插入或頂住偏心套上的沉孔.用手錘順軸的旋轉方向敲擊小鐵棍.使偏心套安裝牢固,最後鎖緊偏心套上的內六角螺釘。
在雙向限位支承中,軸承的內套圈在軸上,外套圈在軸承座孔中均須雙向軸向緊固。在單向限位支承中,有必要在其傳力的相反方向對內、外套圈施以單向軸向緊固。
如果選用不行分式的軸承作游動支承時,只需內套圈雙向軸向緊固在軸上,外套圈相對於座孔自在軸向游動,當選用內、外套圈可分的向心軸承作游動支承時,則內、外套圈均需雙向軸向緊固在軸上和座孔內,軸承的內、外套圈作相對軸向游動。
軸承的軸向定位通常是內套圈選用軸肩定位、外套圈選用軸承座孔的擋肩定位。
為了保證軸肩和擋肩的定位效果,應使軸肩和擋肩與軸承內、外套圈的端面貼緊。軸肩和擋肩的高度也應按規范選。軸承內、外套圈的固定方法要與傳力巨細相對應。
② 軸承的裝配方法,有哪幾種
軸承的裝配方法有以下三種:
1,錘擊法
用錘子墊上紫銅棒以及一些比較軟的材料後再錘擊的方法,要注意不要使銅末等異物落入軸承滾道內,不要直接用錘子或沖筒直接敲打軸承的內外圈,以免影響軸承的配合精度或造成軸承損壞。
2,螺旋壓力機或液壓機裝配法
對於過盈公差較大的軸承,可以用螺旋壓力機或液壓機裝配。在壓前要將軸和軸承放平,並塗上少許潤滑油,壓入速度不宜過快,軸承到位後要迅速撤去壓力,防止損壞軸承或軸。
3,熱裝法
熱裝法是將軸承放在油中加熱到80℃-100℃,使軸承內孔脹大後套裝到軸上,可防止軸和軸承免受損傷。對於帶防塵蓋和密封圈,內部已充滿潤滑脂的軸承不適用熱裝法。
(2)軸承和軸如何裝配圖擴展閱讀:
軸承的結構:
滑動軸承:滑動軸承不分內外圈也沒有滾動體,一般是由耐磨材料製成。常用於低速,輕載及加註潤滑油及維護困難的機械轉動部位。
關節軸承:關節軸承的滑動接觸表面為球面,主要適用於擺動運動、傾斜運動和旋轉運動。
滾動軸承:滾動軸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載荷方向或公稱接觸角的不同分為向心軸承和推力軸承。其中徑向接觸軸承為公稱接觸角為0的向心軸承,向心角接觸軸承為公稱接觸角大於0到45的向心軸承。
軸向接觸軸承為公稱接觸角為90的推力軸承,推力角接觸軸承為公稱接觸角大於45但小於90的推力軸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軸承③ 軸和軸承如何連接的
在超高速電主軸上,由於轉速的提高,所以對軸上零件的動平衡要求非常高。軸承的定位元件與主軸不宜採用螺紋連接,電機轉子與主軸也不宜採用鍵連接,而普遍採用可拆的階梯過盈連接。
這種連接與螺紋連接相比有較明顯的優點:
①不會在軸上產生彎曲和扭轉應力,對軸的旋轉精度沒有影響;
②易保證零件定位端與軸心線的垂直度,軸承預緊時不會使軸承受力不均而影響軸承的壽命;
③過盈套質量均勻,主軸動平衡易得到保證;
④一般用熱套法進行安裝,用注入壓力油的方法進行拆卸,對主軸無損害;
⑤定位可靠,可提高主軸的剛度。
確定階梯套基本過盈量時,除了根據所受載荷計算需要過盈量外,還需考慮以下因素對過盈連接強度的影響:
①配合表面的粗糙度;
②連接件的工作溫度與裝配溫度之差,以及主軸與過盈套材料線脹系數之差;
③主軸高速旋轉時,過盈套所受到的離心力會引起過盈套內孔的擴張,導致過盈量減少,當主軸材料和過盈套的材料泊凇比、彈性模量和密度相差不大時,過盈量的修正值與主軸轉速的平方成正比
④ 軸系結構裝配圖
叫擋油環,左右軸承旁各有一個。此處的軸承是採用潤滑脂來潤滑的,為防止被齒輪轉動時飛濺上來的油將潤滑脂沖走,因而用擋油環擋住。
⑤ 裝配圖繪制步驟
1、進入solidworks的主界面,確定需要繪制裝配圖的對象。
⑥ 軸和軸承是怎樣連接的
軸承的結構中有內圈、外圈,內外圈之間是滾珠(或滾柱)和滾珠架。
軸和軸承連接,是軸與軸承的內圈套在一起,一般都是過盈配合(軸的直徑略略大於軸承內圈直徑)。這樣軸承的內圈緊密地套在軸上,成為一體。如此軸承外圈與軸通過滾珠(或滾柱)的滾動實現低摩擦轉動。
⑦ 滑動軸承和滾動軸承如何裝配
(1)壓入法
當軸承內孔與軸頸配合較緊,外圈與殼體配合較松時,應先將軸承裝在軸上,如圖9-33a所示;反之,則應先將軸承壓入殼體上,如圖9-33b所示。如軸承內孔與軸頸配合較緊,同時外圈與殼體也配合較緊,則應將軸承內孔與外圈同時裝在軸和殼體上,如圖9-33c所示。
圖9-38 油池加熱法
取出軸承後,用比軸頸尺寸余亮衫大0.05mm左右的測量棒測量軸承孔徑,如尺寸合適應立即用干凈布揩清油跡和附著物,並用布墊著軸承並端平,迅速將軸承推入軸頸,趁熱與軸徑裝配,在冷卻過程中要始終用手推緊軸承,並稍微轉動外圈,防止傾斜或卡住(圖9-38c),冷卻後將產生牢固的配合。如果要把軸承取下來,還得放在油中加溫。也可放在工業冰箱內將軸承或零件冷卻,或放在有蓋密封箱內,倒入乾冰或液氮,保溫一段時間後,取出裝配。
⑧ 推力軸承與軸怎麼裝要個清楚的圖
推力球軸承裝配時應注意區分緊環和松環,緊環與軸取較緊的配合,與軸相對靜止。松環內孔比緊環內孔大,與軸為間隙配合。裝配後緊環應靠在轉動零件的平面上,松環套在靜止的平面上。否則會使滾動體喪失作用,同時會加速配合零件間的磨損而使機構失去精度。
推力軸承安裝時應注意,分清軸承的緊環和松環(根據軸承內徑大小判斷,孔徑相分清軸承的緊環和松環0.1——0.5mm)。分清機構的靜止件(即不發生運動的部件,主要是指裝配分清機構的靜止件體)。無論什麼情況,軸承的松環始終應靠在靜止件的端面上。
(8)軸承和軸如何裝配圖擴展閱讀:
推力軸承安裝正確時,其座圈能自動適應滾動體的滾動,確保滾動體位於上下圈滾道。如果裝反了,不僅軸承工作不正常,且各配合面會遭到嚴重磨損。由於軸圈與座圈和區別不很明顯,裝配中應格外小心,切勿搞錯。
此外,推力軸承的座圈與軸承座孔之間還應留有0.2——0.5mm的間隙,用以補償零件加工、安裝不精確造成的誤差,當運轉中軸承套圈中心偏移時,此間隙可確保其自動調整,避免碰觸摩擦,使其正常運轉。否則,將引起軸承劇烈損傷
⑨ uc軸承與軸怎麼裝配
UC軸承應該是外球面球軸承。外球面球軸承的內徑公差都是上(加)公差,也就是內徑比較大,只需要將軸按照軸承內徑尺寸打磨即可,然後軸承的內圈上會有兩個頂絲,安裝好之後,使用內六角扳手將頂絲擰緊就可以了。
⑩ 滑動軸承裝配圖
(1)整體式滑動軸承(軸套)的裝配
軸套裝到機體內的作業程序是壓入、固定軸套,裝配後檢驗、修整。裝配時,根據軸套的尺寸和配合的過盈量大小以及軸套在機體上的位置,可用冷壓、加熱機體或冷卻軸套塵鉛的方法來裝入軸套。
①壓入軸套的方法和工具。根據軸套在機體上的位置和軸套的尺寸,可用手錘或壓力機將軸套壓入。圖9-39a所示為一種最簡單的壓入方法(用墊板和手錘打入)。打入軸套時派鎮好,開始必須放正位置,邊壓邊檢查,待找正後,再加大力打入。否則會使配合表面擦傷,使軸套變形。
圖9-42 軸瓦的不正確配合
為了保證軸瓦與軸頸配合良好,在裝配時,應進行必要的檢驗和修刮。先在軸頸上塗好顯示劑,接著把軸放在裝有下半軸瓦的軸承座上,將軸轉動2~3圈,然後把軸取下來,按照研出的斑痕來判斷軸瓦與軸頸的配合情況。如果在軸瓦上的斑痕很大而且不均勻,必須進行修刮。當在軸瓦的全長上都有了斑點以後,再將上半軸瓦裝上,擰緊上蓋的螺栓,使軸旅州緊緊地轉動幾圈後,按著色情況刮削上下軸瓦,直到軸瓦上出現要求的斑點數目為止。刮完軸瓦後,還要用墊片調整軸瓦與軸頸的間隙,以保證形成油膜而達到液體潤滑。
軸瓦上的油槽,可用油槽鏨子鏨出,也可用車床車出或銑床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