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鑄造鋁合金會產生哪些缺陷或質量問題
鑄造鋁合金缺陷及分析
[size=3]一 氧化夾渣
缺陷特徵:氧化夾渣多分布在鑄件的上表面,在鑄型不通氣的轉角部位。斷口多呈灰白色或黃色,經x光透視或在機械加工時發現,也可在鹼洗、酸洗或陽極化時發現
產生原因:
1.爐料不清潔,回爐料使用量過多
2.澆注系統設計不良
3.合金液中的熔渣未清除干凈
4.澆注操作不當,帶入夾渣
5.精煉變質處理後靜置時間不夠
防止方法:
1.爐料應經過吹砂,回爐料的使用量適當降低
2.改進澆注系統設計,提高其擋渣能力
3.採用適當的熔劑去渣
4.澆注時應當平穩並應注意擋渣
5.精煉後澆注前合金液應靜置一定時間
二 氣孔 氣泡
缺陷特徵:三鑄件壁內氣孔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具有光滑的表面,一般是發亮的氧化皮,有時呈油黃色。表面氣孔、氣泡可通過噴砂發現,內部氣孔 氣泡可通過X光透視或機械加工發現氣孔 氣泡在X光底片上呈黑色
產生原因:
1.澆注合金不平穩,捲入氣體
2.型(芯)砂中混入有機雜質(如煤屑、草根 馬糞等)
3.鑄型和砂芯通氣不良
4.冷鐵表面有縮孔
5.澆注系統設計不良
防止方法 :
1.正確掌握澆注速度,避免捲入氣體。
2.型(芯)砂中不得混入有機雜質以減少造型材料的發氣量
3.改善(芯)砂的排氣能力
4.正確選用及處理冷鐵
5.改進澆注系統設計
三 縮松
缺陷特徵:鋁鑄件縮松一般產生在內澆道附近飛冒口根部厚大部位、壁的厚薄轉接處和具有大平面的薄壁處。在鑄態時斷口為灰色,淺黃色經熱處理後為灰白淺黃或灰黑色在x光底片上呈雲霧狀嚴重的呈絲狀縮松可通過X光、熒光低倍 斷口等檢查方法發現<br>
產生原因:
1.冒口補縮作用差
2.爐料含氣量太多
3.內澆道附近過熱
4.砂型水分過多,砂芯未烘乾
5.合金晶粒粗大
6.鑄件在鑄型中的位置不當
7.澆注溫度過高,澆注速度太快
防止方法:
1.從冒口補澆金屬液,改進冒口設計
2.爐料應清潔無腐蝕
3.鑄件縮松處設置冒口,安放冷鐵或冷鐵與冒口聯用
4.控制型砂水分,和砂芯乾燥
5.採取細化品粒的措施
6.改進鑄件在鑄型中的位置降低澆注溫度和澆注速度
四 裂紋
缺陷特徵 :
1.鑄造裂紋。沿晶界發展,常伴有偏析,是一種在較高溫度下形成的裂紋在體積收縮較大的合金和形狀較復雜的鑄件容易出現
2.熱處理裂紋:由於熱處理過燒或過熱引起,常呈穿晶裂紋。常在產生應力和熱膨張系數較大的合金冷卻過劇。或存在其他冶金缺陷時產生
產生原因:
1.鑄件結構設計不合理,有尖角,壁的厚薄變化過於懸殊
2.砂型(芯)退讓性不良
3.鑄型局部過熱
4.澆注溫度過高
5.自鑄型中取出鑄件過早
6.熱處理過熱或過燒,冷卻速度過激
防止方法:
1.改進鑄件結構設計,避免尖角,壁厚力求均勻,圓滑過渡
2.採取增大砂型(芯)退讓性的措施
3.保證鑄件各部分同時凝固或順序凝固,改進澆注系統設計
4.適當降低澆注溫度
5.控制鑄型冷卻出型時間
6.鑄件變形時採用熱校正法
7.正確控制熱處理溫度,降低淬火冷卻速度
氣孔分析
壓鑄件缺陷中,出現最多的是氣孔。
氣孔特徵。有光滑的表面,形狀是圓形或橢圓形。表現形式可以在鑄件表面、或皮下針孔、也可能在鑄件內部。
(1)氣體來源
1) 合金液析出氣體—a與原材料有關 b與熔煉工藝有關
2) 壓鑄過程中捲入氣體¬—a與壓鑄工藝參數有關 b與模具結構有關
3) 脫模劑分解產生氣體¬—a與塗料本身特性有關 b與噴塗工藝有關
(2)原材料及熔煉過程產生氣體分析
鋁液中的氣體主要是氫,約佔了氣體總量的85%。
熔煉溫度越高,氫在鋁液中溶解度越高,但在固態鋁中溶解度非常低,因此在凝固過程中,氫析出形成氣孔。
氫的來源:
1) 大氣中水蒸氣,金屬液從潮濕空氣中吸氫。
2) 原材料本身含氫量,合金錠表面潮濕,回爐料臟,油污。
3) 工具、熔劑潮濕。
(3)壓鑄過程產生氣體分析
由於壓室、澆注系統、型腔均與大氣相通,而金屬液是以高壓、高速充填,如果不能實現有序、平穩的流動狀態,金屬液產生渦流,會把氣體卷進去。
壓鑄工藝制定需考慮以下問題:
1) 金屬液在澆注系統內能否干凈、平穩地流動,不會產生分離和渦流。
2) 有沒有尖角區或死亡區存在?
3) 澆注系統是否有截面積的變化?
4) 排氣槽、溢流槽位置是否正確?是否夠大?是否會被堵住?氣體能否有效、順暢排出?
應用計算機模擬充填過程,就是為了分析以上現象,以作判斷來選擇合理的工藝參數。
(4)塗料產生氣體分析
塗料性能:如發氣量大對鑄件氣孔率有直接影響。
噴塗工藝:使用量過多,造成氣體揮發量大,沖頭潤滑劑太多,或被燒焦,都是氣體的來源。
(5)解決壓鑄件氣孔的辦法
先分析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氣孔,再來取相應的措施。
1) 乾燥、干凈的合金料。
2) 控制熔煉溫度,避免過熱,進行除氣處理。
3) 合理選擇壓鑄工藝參數,特別是壓射速度。調整高速切換起點。
4) 順序填充有利於型腔氣體排出,直澆道和橫澆道有足夠的長度(>50mm),以利於合金液平穩流動和氣體有機會排出。可改變澆口厚度、澆口方向、在形成氣孔的位置設置溢流槽、排氣槽。溢流品截面積總和不能小於內澆口截面積總和的60%,否則排渣效果差。
5) 選擇性能好的塗料及控制噴塗量。
解決缺陷的思路
由於每一種缺陷的產生原因來自多個不同的影響因素,因此在實際生產中要解決問題,面對眾多原因到底是非功過先調機?還是先換料?或先修改模具?建議按難易程度,先簡後復雜去處理,其次序:
1) 清理分型面,清理型腔,清理頂桿;改善塗料、改善噴塗工藝;增大鎖模力,增加澆注金屬量。這些靠簡單操作即可實施的措施。
2) 調整工藝參數、壓射力、壓射速度、充型時間、開模時間,澆注溫度、模具溫度等。
3) 換料,選擇質優的鋁合金錠,改變新料與回爐料的比例,改進熔煉工藝。
4) 修改模具,修改澆注系統,增加內澆口,增設溢流槽、排氣槽等。
例如壓鑄件產生飛邊的原因有:
1) 壓鑄機問題:鎖模力調整不對。
2) 工藝問題:壓射速度過高,形成壓力沖擊峰過高。
3) 模具問題:變形,分型面上雜物,鑲塊、滑塊有磨損不平齊,模板強度不夠。解決飛邊的措施順序:清理分型面→提高鎖模力→調整工藝參數→修復模具磨損部位→提高模具剛度。從易到難,每做一步改進,先檢驗其效果,不行再進行第二步。
B. 噴砂與拋丸有什麼區別啊
拋丸和噴砂主要區別:
1.拋丸是利用高速旋轉的葉輪把小鋼丸或者小鐵丸拋擲出去高速撞擊零件表面,故可以除去零件表面的氧化層。噴砂是利用壓縮空氣把石英砂高速吹出去對零件表面進行清理的一種方法。
2.一般拋丸用於規則形狀等,幾個拋頭上下左右一起,效率高,污染小。噴沙用於形狀復雜,易於用手工除銹,效率不高,現場環境不好,除銹不均勻。
3.在修、造船業一般來說,拋丸(小鋼丸)多用在鋼板預處理(塗裝前除銹)。噴砂(修、造船業用的是礦砂)多用在成型的船舶或者分段,作用是把鋼板上的舊油漆和銹除掉,重新塗裝。
4.拋丸是用電機帶動葉輪體旋轉,靠離心力的作用,將直徑在0.2~3.0的丸子(有鑄丸、切丸、不銹鋼丸等)拋向工件的表面,使工件變的美觀,或著改變工件的焊接拉應力為壓應力,提高工件的使用壽命。噴砂是在鋼結構中,應用高強螺栓進行聯接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方法,由於高強聯接是利用結合面之間的摩擦來傳力的,所以對結合表面的質量要求很高,這時必須用噴砂對結合表面進行處理。
(2)什麼是鑄造件鋁屑瘤擴展閱讀
噴砂與拋丸與其它之間的區別:
一.噴丸與拋丸的區別
兩種工藝雖噴射動力和方式不同,但都是高速沖擊工件為目的,其效果也基本相同,相比而言,噴丸比較精細,容易控制精度,但效率不及拋丸之高,適形狀復雜的小型工件,拋丸比較經濟實用,容易控制效率和成本,可以控制丸料的粒度來控制噴射效果,但會有死角,適合於形面單一的工件批量加工。
兩種工藝的選用主要取決工件的形狀和加工效率。
二.噴丸與噴砂的區別
噴丸與噴砂都是使用高壓風或壓縮空氣作動力,將其高速的吹出去沖擊工件表面達到清理效果,但選擇的介質不同,效果也不相同。
三.噴砂與噴丸的區別
噴砂處理後,工件表面污物被清除掉,工件表面被微量破壞,表面積大幅增加,從而增加了工件與塗/鍍層的結合強度。
經過噴砂處理的工件表面為金屬本色,但是由於表面為毛糙面,光線被折射掉,故沒有金屬光澤,為發暗表面。
噴丸處理後,工件表面污物被清除掉,工件表面被微量而不被破壞,表面積有所增加。由於加工過程中,工件表面沒有被破壞,加工時產生的多餘能量就會引會工件基體的表面強化。
網路—拋丸
C. 鑄造件水口鐵瘤怎麼處理
那叫內澆道,一般都是打磨處理,注意不要磨到鑄件本體了
D. 鋁材的常見缺陷有哪些
鋁型材缺陷的各方面內容: 相信剛入門的鋁板企業,對鋁板常見的缺陷並不是很了解吧,下面讓信義通鋁業簡單為您介紹幾種常見的鋁板缺陷,以免因自己的疏忽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喲! 1、板形方面: (1)錯層:帶材端面層與層之間不規則錯動,造成端面不平。產生原因:坯料不平整;軋機開卷、卷取張力控制不當; 壓平輥調整不當等。 (2)塌卷:卷芯嚴重變形,卷形不圓。產生原因:捲曲過程中張力不當;外力壓迫。 (3)側向彎曲:表現為板形向一邊彎曲。產生原因:校平機壓力不夠。 (4)波浪:鋁板、鋁帶由於不均勻變形而形成的各種不同的不平整現象的總稱。板、帶邊部產生的波浪稱為邊部波浪,中間產生的波浪稱為中間波浪,在中間以及 紙帶式過濾機也有缺陷使用需注意哪些方面呢? 1.如果液體中雜質較多且比重非常大,濾紙易出現下陷破裂的現象。 2.平網紙帶式過濾機受結構限制,液池較淺。如果液體有一定粘度,或液體中泡沫較多,或者液位開關粘附雜質啟動緊急信號失靈都會產生液體外溢的現象。 3.過濾紙是平網紙帶式過濾機上的重要附件,也是易耗品,為降低濾紙的消耗。一般建議在平網紙帶式過濾機上再增設一套磁性分離器,或採用其他形式。 4.平網紙帶式過濾機出渣一端設計不注意會有滴水現象 5.平網紙帶式過濾機實際上是一套帶過濾裝置的水箱,如何方便的清理水箱是個問題。 6.如果大流量過濾採用平網紙帶式
鋁型材缺陷的各方面內容: 鋁型材擠壓產品時產生的缺陷如何預防,無錫意美德小編2019年4月11日為您介紹一篇鋁型材擠壓機技術文章,供您學習和參考! 怎麼樣預防鋁型材擠壓產品時產生的缺陷?總結了以下5點,希望您能從中學習到有用的知識: 1.模具部分,對於平面模,需要加裝導流板,以此來縮小進料口。 2.鋁型材擠壓機的調整,保證擠壓桿對中,壓餅大小及料膽需定期檢測更換。 3.剪完鋁棒要用吹乾凈上面的塵土,減少帶人的煤灰量,壓余厚度要留夠,太薄的壓余會導致鋁棒死區捲入型材尾端。 4.擠壓速度要進行有效控制。 5.每生產一段時間,要進行清缸。 除了鋁型材擠壓機,其實不管是哪種機器,定期的維護保養很重要,只有這以及 鋁型材陽較氧化常見缺陷判斷: 1、鋁型材表面出現花斑.這種異常一般是由於金屬調質不好或材質本身太差所至,處理辦法,重新熱處理.或更換材質. 2、鋁型材表面出現彩虹色.這種異常一般陽較作業失誤所致.,上掛時松動, 造成產品導電不良.,處理辦法,退電重新陽較處理. 3、鋁型材表面碰傷,刮傷嚴重.這種異常一般是由於運輸或加工過程中,作業大意所致,處理辦法,退電,打磨再電. 4、鋁型材染色時表面出現白點.,這種異常一般是由於陽較作業時,水中有油,或其它雜質所致. 品質標准: 1)膜厚 5-25um,硬度在 200HV以上,封孔實驗色變率小於 5% 2)鹽霧實驗在 36小時
E. 鑄造的應用范圍和特點是什麼
自由鍛
鍛造時,金屬坯料受上下抵鐵的壓縮變形,而向四周為自由的塑性流動,故稱為自由鍛。由於工件的尺寸和形狀要靠操作技術來保證,所以自由鍛要求工人有較高的技術水平。
自由鍛生產率低,加工餘量大,但工具簡單,通用性大,故被廣泛用於鍛造形狀較簡單的單件、小批生產的鍛件。
1,自由鍛造的基本工序有鐓粗,拔長,沖孔,彎曲,扭轉,錯移和切斷,其中以前三種工序應用最多.
高錳鋼與超高錳鋼鑄件生產技術要點
中國鑄造商務平台 [2006-02-28]
在高能量沖擊的工作條件下,高錳鋼與超高錳鋼鑄件的應用范圍是廣闊的。許多鑄造廠,對生產此類鋼種鑄件缺乏必要的認識。現對具體操作做簡要的說明,供生產者參考。
1 化學成分
高錳鋼按照國家標准分為5個牌號,主要區別是碳的含量,其范圍是0.75%-1.45%。受沖擊大,碳含量低。錳含量在11.0%-14.0%之間,一般不應低於13%。超高錳鋼尚無國標,但錳含量應大於18%。硅含量的高低,對沖擊韌度影響較大,故應取下限,以不大於0.5%為宜。低磷低硫是最基本的要求,由於高的錳含量自然起到脫硫作用,故降磷是最要緊的,設法使磷低於0.07%。鉻是提高抗磨性的,一般在2.0%左右。
2 爐料
入爐材料是由化學成分決定的。主要爐料是優質碳素鋼(或鋼錠)、高碳錳鐵、中碳錳鐵、高碳鉻鐵及高錳鋼回爐料。這里特別提醒的是由人認為只要化學成分合適,就可以多用回爐料。這個人士是有害的。某些廠之所以產品質量不佳,皆出於此。不僅高錳鋼、超高錳鋼,凡是金屬鑄件,絕不可以過多的使用回爐料,回爐料不應超過25%。那麼,回爐料過剩該如何?只要把廢品降到最低,回爐料就不會過剩。
3 熔煉
這里著重講加料順序,無論用中頻爐,還是電弧爐熔煉,總是先熔煉碳素鋼,而各類錳鐵和其他貴重合金材料,要分多次,每次少量入爐,貴重元素在最後加入,以減少燒損。料塊應盡量小些,以50-80mm為宜。熔清後,爐溫達到1580-1600℃時,要脫氧、脫氫、脫氮,可用鋁絲,也可用Si-Ca合金或SiC等材料。將脫氧劑一定壓到爐內深處。金屬液面此時用覆蓋劑蓋嚴,隔斷外界空氣。還要鎮靜一段時間,使氧化物、夾雜物有充足時間上浮。然而,不少企業,只將鋁絲甚至鋁屑,撒再金屬液面上,又不加覆蓋,豈不白白浪費!在此期間,及時用中碳錳鐵來調整錳與碳的含量。
鋼液出爐前,將澆包烘烤到400℃以上是十分必要的。在出爐期間用V-Fe、Ti-Fe、稀土等多種微量元素做變質處理,是使一次結晶細化的必要手段,它對產品性能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4 爐料與造型材料
要延長爐令,當分清鋼種與爐襯的屬性。錳鋼屬鹼性,爐襯當然選用鎂質材料。搗打爐襯要輪番周而復始換位操作。添加爐襯材料不可過厚,每次80厘米左右為宜,搗畢要低溫長時間烘烤。如提高生產效率,筆者建議採用成型坩堝(沈陽力得廠和恆豐廠均又成品出售),從拆爐搗裝成,不用1小時,即可投入生產,同時成型坩堝對防穿爐大裨益。當然,爐令的長短與操作者大又關系。不少操作者像擲鉛球的運動員一樣,把爐料從三四米之外投入爐內,既不安全又傷爐令,應將爐料置於爐口旁預熱,然後用夾子慢慢地將爐料順爐料置於爐口旁預熱,然後用夾子慢慢地將爐料順爐壁放入。
造型材料和塗料也應與金屬液屬性相一致,或者用中興材料(如鉻鐵礦砂、棕剛玉等)。若想獲得一次結晶細化的集體,採用蓄熱量大的鉻鐵礦砂是正確的,尤其是消失模生產廠,用它將克服散熱慢的缺點。
5 鑄造工藝設計
錳鋼的特點是凝固收縮大,散熱性差,據此,在工藝設計中鑄造收縮率取2.5%-2.7%,鑄件越長大、越應取上限。型砂與砂芯的退讓性一定要好。澆注系統採取開放式。多個分散的內澆道從鑄件的薄壁處引入,且成扁而寬的喇叭狀,靠近鑄件處的截面積大於與橫澆道相聯的截面積,使金屬液快速平穩地注入鑄型,防止整個鑄型內的溫差過大。冒口直徑要大於熱節直徑,緊靠熱節,高度是直徑的2.5-3.0倍,必須採用熱冒口甚至澆冒口合一,讓充足的高溫金屬液來不足鑄件在凝固收縮時之空位。將直澆道、冒口位於高處(砂箱有5-8。的斜度)也是正確的。澆注時盡可能低溫快澆。一旦凝固,要及時松砂箱。聰明的設計師總是善於利用冷鐵,包括內冷鐵於外冷鐵,它既細化一次結晶,消除縮孔、縮松,又提高工藝出品率,當然,適宜的用量和規格是應該考慮的。內冷鐵要干凈、易熔,用量以少為宜。外冷鐵的三維尺寸與冷卻物的三維尺寸為0.6-0.7倍的函數關系。過小不起作用,過大造成鑄件開裂。鑄件在型內要長時間保溫,直到低於200℃再開箱。
6 熱處理
熱處理開裂,是低溫階段升溫過快所致。故正確的操作是350℃以下,升溫速度<80℃/h,750℃以下,<100℃/h,且有不同時期的保溫。至>750℃時,鑄件內呈塑性狀態,可以快速升溫了。至1050℃時根據鑄件的厚度確定保溫時間,然後再升到1100℃以上。給出爐降溫留有餘地然後盡快入水。高溫時升溫太慢,保溫時間太短,出爐後到入水時間間隔過長(不應>0.5min),這一切都影響鑄件質量。入水溫度應<30℃,淬火後,水溫<50℃,水量應不小於鑄件重量的8倍。冷水從池下部進入,溫水從池頂面流出。鑄件在水池中要三個方向不停地一動。
7 切割與焊接
因為錳鋼熱傳導性能差,所以在切割澆冒口時應十分注意。最好將鑄件置於水中,被切割部分露在水外,切割時留一定量的茬,熱處理後磨掉。
不少廠,焊接和焊補成為必然。選用奧氏體基的錳鎳焊條(D256或D266型),規格細長,φ3.2mm×350mm,外層葯皮為鹼性。操作時採用小電流,弱電弧,小焊道多焊層、始終保持低溫度少熱量的操作方法。一邊焊接一邊擊打,消除應力。重要鑄件必須探傷。生產者要考慮的,不僅僅是降低生產成本,但更重要的是不出廢品,最大限度地出優質品,進而最到限度地擴大佔領市場份額。這看起來是慢而費,實際上是快而省,這個觀念不僅認識到,更重要的是要做到。
F. 鋁件鑽孔為什麼會粘鑽頭
這是因為在鑽孔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而鋁的熔點比較低,融化的鋁會附著到鑽頭上,所以會粘到上面。可以減緩鑽孔得速度,給予冷卻時間即可。
解決鋁件粘屑的主要思路是:
1、改變切削速度。通常粘屑只在一個速度區間存在,避開這個區間可以避免粘屑。為了保證效率,許多刀具使用者願意在技術許可時提高切削速度。金剛石(PCD)刀具或金剛石塗層、類金剛石塗層(DLC)刀具都為加工鑄鋁時提高切削速度提供了技術保障。
況且金剛石刀具壽命長,只要加工批量足夠大,經濟上是值得的。
2、刀具前刀面表面拋光。經過拋光的前刀面降低了鋁屑與前刀面的摩擦熱,而粘屑是切屑在一定壓力和一定溫度下被焊到前刀面上去的,拋光降低了溫度,就減少了粘屑的可能性。
3、加大前角。加大前角是減小切屑對前刀面的正壓力。這里要注意這是工作前角。如果刀具有倒棱,切削層薄時就形成實際由倒棱擔任切削任務的情況,倒棱的前角成為實際工作前角。樓主鑄鋁鏜孔,一般餘量較小,這點尤其要注意。建議如使用硬質合金刀具,乾脆不用倒棱。
4、使用塗層刀具。這也是降低切削熱的方法。含鋁的塗層不建議用,建議用TiB2、金剛石(如CCDia)、DLC塗層。
(6)什麼是鑄造件鋁屑瘤擴展閱讀:
缺陷特徵
一、鑄造裂紋
沿晶界發展,常伴有偏析,是一種在較高溫度下形成的裂紋在體積收縮較大的合金和形狀較復雜的鑄件容易出現
二、熱處理裂紋
由於熱處理過燒或過熱引起,常呈穿晶裂紋。常在產生應力和熱膨張系數較大的合金冷卻過劇。或存在其他冶金缺陷時產生
三、產生原因
1、鑄件結構設計不合理,有尖角,壁的厚薄變化過於懸殊
2、砂型(芯)退讓性不良
3、鑄型局部過熱
4、澆注溫度過高
5、自鑄型中取出鑄件過早
6、熱處理過熱或過燒,冷卻速度過激
四、防止方法
1、改進鑄件結構設計,避免尖角,壁厚力求均勻,圓滑過渡
2、採取增大砂型(芯)退讓性的措施
3、保證鑄件各部分同時凝固或順序凝固,改進澆注系統設計
4、適當降低澆注溫度
5、控制鑄型冷卻出型時間。
6、鑄件變形時採用熱校正法。
7、正確控制熱處理溫度,降低淬火冷卻速度
問題由於鋁鑄件組織疏鬆、孔隙率高,含有多種金屬和非金屬雜質,陽極氧化膜染色後極易出現白斑,鋁鑄件陽極氧化膜質量很難保證。對此,有關專家表示,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來避免這個問題:第一,採用高電壓大電流密度沖擊法。
在陽極氧化初期採取高電壓、大電流沖擊,使原先被雜質分割的大小「島嶼」通過大電流沖擊而連接成片。第二,鑄件表面打磨法。打磨可以使磨下來的鋁末填充鑄件的孔隙,起到連接被雜質隔離的塊塊「島嶼」的橋梁作用。第三,鑄件表面噴丸法。
在噴丸法試用之前筆者採用圓頭錘子敲的方法,原意是想使阻隔「島嶼」的縫隙通過敲打閉合,達到連接成片的目的,結果效果顯著。採用這幾種方法就可有效避免鋁鑄件陽極氧化膜染色後出現白斑,從而保證其質量。
五、鑄造件的優點
1、可以生產形狀復雜的零件,尤其復雜內腔的毛坯(如暖氣)
2、適應性廣,工業常用的金屬材料均可鑄造。 幾克~幾百噸。
3、原材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 廢鋼,廢件,切屑
4、鑄件的形狀尺寸與零件非常接近,減少切削量,屬少無切削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