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軸承安裝方法及注意事項
軸承的安裝方法,因軸承結構、配合、條件而異,一般,由於多為軸旋轉,所以內圈需要過盈配合。圓柱孔軸承,多用壓力機壓入,或多用熱裝方法。錐孔的場合,直接安裝在錐度軸上,或用套筒安裝。
安裝到外殼時,一般游隙配合多,外圈有過盈量,通常用壓力機壓入,或也有冷卻後安裝的冷縮配合方法。用乾冰作冷卻劑,冷縮配合安裝的場合,空氣中的水分會凝結在軸承的表面。所以,需要適當的防銹措施。
軸承的安裝是否正確,影響著精度、壽命、性能。因此,設計及組裝部門對於軸承的安裝要充分研究。希望要按照作業標准進行安裝。作業標準的項目通常如下:
(1)清洗軸承及軸承關連部件
(2)檢查關連部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況
(3)安裝
(4)安裝好軸承後的檢查
(5)供給潤滑劑
(1)安裝滾動軸承時應注意什麼問題擴展閱讀
軸承日常檢修要點
1、軸承質量
首先,檢查潤滑油脂是否有變質、結塊、雜質等不良情況,這是判斷軸承損壞原因的重要依據。
其次,檢查軸承有無咬壞和磨損;檢查軸承內外圈、滾動體、保持架其表面的光潔度以及有無裂痕、銹蝕、脫皮、凹坑、過熱變色等缺陷,測量軸承游隙是否超標;檢查軸套有無磨損、坑點、脫皮,若有以上情況應更換新軸承。
2、軸承的配合
軸承安裝時軸承內徑與軸、外徑與外殼的配合非常重要,當配合過松時,配合面會產生相對滑動稱做蠕變。
蠕變一旦產生會磨損配合面,損傷軸或外殼,而且磨損粉末會侵入軸承內部,造成發熱、振動和破壞。
過盈過大時,會導致外圈外徑變小或內圈內徑變大,減小軸承內部游隙。
為選擇適合用途的軸承,要考慮軸承負荷的性質、大小、溫度條件、內圈外圈的旋轉狀各種條件因素。
3、
軸承間隙的調整
軸承間隙過小時,由於油脂在間隙內剪力摩擦損失過大,也會引起軸承發熱,同時,間隙過小時,油量會減小,來不及帶走摩擦產生的熱量,會進一步提高軸承的溫升。
但是,間隙過大則會改變軸承的動力特性,引起轉子運轉不穩定。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設備和使用條件選擇核實的軸承間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軸承
⑵ 維修機床設備更換滾動軸承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更換前的注意事項:1、新軸承型號與舊軸承匹配一致。2、檢查新軸承的徑向間隙和橫向間隙要達到標准。3、新軸承必須按要求檢查及加註指定的潤滑脂。4、檢查新軸承內孔與軸的間隙、新軸承外徑與軸承座的間隙。
安裝中的注意事項:1、有公差配合的需進行加熱安裝(加熱時用軸承加熱器或用油加熱)。2、需用木塊、尼龍棒、銅棒等墊上進行敲擊,嚴禁用手錘對軸承進行直接錘擊。3、安裝時嚴禁偏擊,要盡量轉圈平衡敲擊。4、安裝必須到位。5、清理安裝時產生的雜物(鐵、銅碎屑)。6、做好安裝者自身的安全防護。
⑶ 滾動軸承的正確使用和常見故障
汽車上有幾十種軸承是滾動軸承,大大小小幾乎包括了所有常見的軸承類型,滾動軸承的故撞和損傷也較為常見。由於滾動軸承一般都是裝在機構內部,所以不便直觀檢查,只能根據故障現象先作概略判斷,然後再拆卸檢查。
滾動軸承的正確使用是減少軸承故障、延長軸承壽命的可靠保證,其內容包括正確的安裝和合理的潤滑。
下面分別介紹滾動軸承的使用要求和常見故障、損傷。
一、滾動軸承的正確使用
1.軸承的拆裝
軸承安裝前應清洗干凈。安裝時,應使用專用工具將輔承平直均勻地壓入,不要用手錘敲擊,特別禁止直接在軸承上敲擊。當軸承座圈與座孔配合松動時,應當修復座孔或更換軸承,不要採用在軸承配合表面上打麻點或墊銅皮的方法勉強使用。軸承拆卸時應使用合適的拉器將軸承拉出,不要用鑿子、手錘等敲擊軸承。
2.軸承的潤滑
滾動軸承常用的潤滑劑有潤滑油和潤滑脂兩種。當軸的圓周速度小於4-5m/s時,或汽車上不能使用潤滑油潤滑的部位,都採用潤滑脂潤滑。潤滑脂潤滑的優點是密封結構簡單,潤滑脂不易流失,受溫度影響不大,加一次潤滑脂可以使用較長的時間。
使用潤滑脂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按汽車說明書的要求,選用合適牌號的潤滑脂。例如,汽車水泵軸承就不宜選用納基潤滑脂,因其耐水性較差。二是加入軸承中的潤滑脂要適量,一般只充填軸承空腔的1/2-l/3為宜,過多不但無用,還會增加軸承的運轉阻力,使之升溫發熱。特別要注意的是汽車輪轂軸承,要提倡「空轂潤滑」,即只在軸承上塗一層適量的潤滑脂即可,否則,不但浪費和散熱不良,還會使潤滑脂受熱外溢,可能影響制動性能。
潤滑油潤滑的優點是摩擦阻力小,並能散熱,主要用於高速和工作環境溫度較高的軸承。潤滑油的牌號要按汽車說明書的要求選用,並接汽車保養周期及時更換,放出舊油後要對機構進行清洗後再加新油,加油應加到規定的標線,或與加油口平齊(視汽車具體結構、要求而定),不可多加。
二、滾動軸承常見故障
滾動軸承的故障現象一般表現為兩種,一是軸承安裝部位溫度過高,二是軸承運轉中有噪音。
1.軸承溫度過高
在機構運轉時,安裝軸承的部位允許有一定的溫度,當用手撫摸機構外殼時,應以不感覺燙手為正常,反之則表明軸承溫度過高。
軸承溫度過高的原因有:潤滑油質量不符合要求或變質,潤滑油粘度過高;機構裝配過緊(間隙不足);軸承裝配過緊;軸承座圈在軸上或殼內轉動;負荷過大;軸承保持架或滾動體碎裂等。
2.軸承噪音
滾動軸承在工作中允許有輕微的運轉響聲,如果響聲過大或有不正常的噪音或撞擊聲,則表明軸承有故障。
滾動軸承產生噪音的原因比較復雜,其一是軸承內、外圈配合表面磨損。由於這種磨損,破壞了軸承與殼體、軸承與軸的配合關系,導致軸線偏離了正確的位置,在軸在高速運動時產生異響。當軸承疲勞時,其表面金屬剝落,也會使軸承徑向間隙增大產生異響。此外,軸承潤滑不足,形成干摩擦,以及軸承破碎等都會產生異常的聲響。軸承磨損松曠後,保持架松動損壞,也會產生異響。
三、滾動軸承的損傷
滾動軸承拆卸檢查時,可根據軸承的損傷情況判斷軸承的故障及損壞原因。
1.滾道表面金屬剝落
軸承滾動體和內、外圈滾道面上均承受周期性脈動載荷的作用,從而產生周期變化的接觸應力。當應力循環次數達到一定數值後,在滾動體或內、外圈滾道工作面上就產生疲勞剝落。如果軸承的負荷過大,會使這種疲勞加劇。另外,軸承安裝不正、軸彎曲,也會產生滾道剝落現象。
軸承滾道的疲勞剝落會降低軸的運轉精度,使機構發生振動和雜訊。
2.軸承燒傷
燒傷的軸承其滾道、滾動體上有回火色。燒傷的原因一般是潤滑不足、潤滑油質量不符合要求或變質,以及軸承裝配過緊等。
3.塑性變形
軸承的滾道與滾子接觸面上出現不均勻的凹坑,說明軸承產生塑性變形。其原因是軸承在很大的靜載荷或沖擊載荷作用下,工作表面的局部應力超過材料的屈服極限,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低速旋轉的軸承上。
4.軸承座圈裂紋
軸承座圈產生裂紋的原因可能是軸承配合過緊,軸承外國或內圈松動,軸承的包容件變形,安裝軸承的表面加工不良等。
5.保持架碎裂
其原因是潤滑不足,滾動體破碎,座圈歪斜等。
6.保持架的金屬粘附在滾動體上
可能的原因是滾動體被卡在保持架內或潤滑不足。
7.座圈滾道嚴重磨損
可能是座圈內落入異物,潤滑油不足或潤滑油牌號不合適。
⑷ 滾動軸承的裝配步驟及注意事項是什麼
滾動軸承裝配的准備工作及注意事項:
滾動軸承作為一種精密部件,其精度較高,且大多數剛性較差,為保證良好的裝配質量,應重視裝配前的准備工作.
1.按所裝軸承的結構和裝配工藝要求,備好所需工具和量具.
2.按圖紙要求檢查與軸承相配零件上有關部位的表面質量和尺寸.
3.清洗與軸承配合的零件,擦乾後塗上一層薄油.
4.部分軸承裝配前需要清洗,但對塗有防銹潤滑兩用油脂的或兩端帶防塵蓋、密封圈的軸承則不需清洗.
滾動軸承的裝配方法:
滾動軸承的裝配方法主要取決於軸承的結構、尺寸大小和與相配件的配合性質,裝配時的壓力應直接作用在待配合的套圈上,絕不允許通過滾動體傳遞壓力;軸承的標記應裝在可見部位,便於將來更換;裝配過程中應保持清潔,裝配後應運轉靈活,無雜訊,工作溫度一般不應超過50℃.
(1)圓柱孔軸承的裝配
①當軸承與軸的配合較緊而與座孔的配合較松時,應先將軸承裝在軸上,壓裝時在軸承端面上墊軟鋼或銅質套筒,然後再裝入座孔內;反之先壓裝軸承在座孔內.
②當軸承與軸和座孔都是緊配合時,應採用能同時壓住軸承內、外圈端面的套筒,同時將軸承壓人軸上和座孔中.
③對於圓錐滾子軸承,因內外啊可分離,可分別將內外圈裝在軸和座孔中,然後再調整游隙.
軸承壓入時採用的方法和工具,可根據過盈量的大小來決定是採用錘擊法、壓力機壓人法或是溫差法等,具體選擇時可參考前面所講的過盈連接部分.
(2)圓錐孔軸承的裝配 圓錐孔軸承可直接裝在有錐度的軸頸上,或裝在錐套的錐面上,裝配中主要應注意調整軸承的徑向間隙.
(3)推力球軸承的裝配對於推力球軸承的裝配,重要的是要正確區分緊環和松環,松環的內孔比緊環的內孔大,緊環與軸一起轉動,松環相對靜止.右端的緊環靠在軸肩上,左端的緊環靠在軸上螺母端面上,否則使滾動體失去作用,加速配合件的磨損.
(4)用鋁棒或銅棒輕輕敲擊,敲擊時注意保持軸承的平整,嚴禁用鐵錘直接擊打軸承,當聲音變得清脆或擊打物有回彈的狀況時,說明軸承已安裝到位.
⑸ 請簡敘滾動軸承在裝配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承的安裝
軸承安裝的好壞與否,將影響到軸承的精度、壽命和性能。因此,請充分研究軸承的安裝,即請按照包含如下項目在內的操作標准進行軸承安裝。
●、清洗軸承及相關零件,(對已經脂潤滑的軸承及雙側具油封或防塵蓋,密封圈軸承安裝前無需清洗。)
●、檢查相關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況
●、安裝方法
軸承的安裝應根據軸承結構,尺寸大小和軸承部件的配合性山乎質而定,壓力應直接加在緊配合得套圈端面上,不得通過滾動體傳遞壓力,軸承安裝一般採用如下方法:
a. 壓入配合
軸承內圈與軸使緊配合,外圈與軸承座孔是較松配合時,可用壓力機將軸承先壓裝在軸上,然後將軸連同軸承一起裝入軸承座孔內,壓裝時在軸承內圈端面上,墊一軟金屬材料做的裝配套管(銅或軟鋼)。
軸承外圈與軸承座孔緊配合,內圈與軸為較松配合時,可將軸承先壓入軸承座孔內,這時裝配套管的外徑應略小於座孔的直徑。
如果軸承套圈與軸及座孔都是緊配合時,安裝室內圈和外圈要同時壓入軸和座孔,裝配套管的結構應能同時押緊軸承內圈和外圈的端面。
b.加熱配合
通過加熱軸承或軸承座,利用熱膨脹將緊配合轉變為松配合的安裝方法。是一種常用和省力的安裝方法。此法適於過盈量較大的軸承的安裝,熱裝前把軸承或可分離型軸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勻加熱80-100℃,然後從油中取出盡快裝到軸上,為防止冷卻後內圈端面和軸肩貼合不緊,軸承冷卻後可以再進行軸向緊固。軸承外圈與輕金屬制的軸承座緊配合時,採用加熱軸承座的熱裝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傷。
用油箱加熱軸承時,在距箱底一定距離處應有一網柵,如圖2-7所示,或者用鉤子吊著軸承,軸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雜質進入軸承內或不均勻的加熱,油箱中必須有溫度計,嚴格控制油溫不得超過100℃,以防止發生回火效應,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c.推力軸承的安裝
推力軸承的周全與軸的配合一般為過渡配合拍早,座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一般為間隙配合,因此這種襲唯雀軸承較易安裝,雙向推力軸承的中軸泉應在軸上固定,以防止相對於軸轉動。
軸承的安裝方法,一般情況下是軸旋轉的情況居多,因此內圈與軸的配合為過贏配合,軸承外圈與軸承室的配合為間隙配合。
●、軸承運轉檢查
軸承安裝結束以後,應馬上進行運轉檢查,已確定安裝是否正常。
⑹ 怎樣正確安裝滾動軸承呢
一、使用軸承安裝拆卸專用工具
先進的安裝工具,能夠避免安裝時由於工具及操作不當帶來的軸承損傷。例如,安裝軸承時,工作人員曾採用銅棒敲入法,易造成軸承軸向受力不均,引起保持架變形,滾動體受損,游隙變大,且銅棒在敲擊過程中,銅末飛入軸承保持架內,易造成軸承故障。
二、安裝前做好軸承的檢查工作
對於舊軸承,需檢查滾珠(柱)表面是否存在毛刺、劃痕、裂紋。舊軸承的徑向間隙、軸向游隙是否合格,一般只測量徑向間隙。對於新軸承,首先要檢查軸承型號是否正確。滾動軸承的徑向間隙標准參照表1。例如:型號6318深溝球軸承,軸承內徑90mm,其徑向間隙范圍為0.016~0.046mm,也可查到軸承最大磨損量為0.25mm。
三、檢查軸承與轉子軸的配合尺寸
電機組裝時,還需仔細檢查軸承安裝時軸承與轉子軸的配合尺寸(表2),軸承外圈與端蓋孔的配合尺寸。
四、控制好軸承及軸承室內油的數量
軸承及箱內油量過多,會引起軸承滾動體打滑,造成滾體由滾動摩擦變滑動摩擦,損壞軸承滾動體,由於軸承油量過多,軸承箱內自由空間小,軸承的運行溫度會上升,潤滑脂赫度降低,滾動體潤滑油膜變薄,潤滑條件差,易造成軸承異音,表面失滑,縮短軸承的壽命。一般電機端蓋側設有軸承油室(設計成雙密封軸承的電機例外),按電機的轉速,軸承室可注油量可參照以下標准執行:電機轉速<1500r/min時,加油量為軸承室容積的2/3。轉速在1500~3000r/min之間時為軸承室容積的1/2。轉速>3000r/min時,應小於或等於軸承容積的1/3。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於高溫高轉速運行的軸承,應盡量少用帶密封面的軸承,增加電機油蓋存油量,並裝設加油嘴,可提高電機軸承運行壽命。
五、注意保證絕緣完好
對於外圈有絕緣設計的軸承,需注意保證絕緣完好。安裝時若破壞了軸承絕緣,很薄的軸承油膜將被軸電壓擊穿,油膜擊穿後,不僅使滾動體潤滑條件惡劣,同時產生的電火花會對軸承滾動體形成電蝕,引起滾動體表面不光,加速軸承的磨損。
⑺ 軸軸承安裝順序,安裝和更換軸承需要注意什麼
因軸結構、配合、條件而異,一般,由於多為軸旋轉,所以內圈需要過盈配合。圓柱孔軸承,多用壓力機壓入,或多用熱裝方法。錐孔的場合,直接安裝在錐度軸上,或用套筒安裝。安裝到外殼時,一般游隙配合多,外圈有過盈量,通常用壓力機壓入,或也有冷卻後安裝的冷縮配合方法。
安裝和更換軸承需要注意:
(1)施力的合力盡可能通過軸承的軸線,這就要求施力點均勻對稱而平穩,通過球面或平行於軸線施力。
(2)施力的大小宜平穩均勻,不宜有沖擊,這就要求採用油壓或用能施加平穩拉力或壓力的工具,實在不得不採用錘擊時,也要通過銅套筒等較軟而不落屑金屬加以緩沖,敲擊力盡可能輕緩。最好使用銅棒或銅錘進行錘擊。
(3)避免通過滾動體施力,這就要求裝拆內圈(軸圈)時通過內圈施力,裝拆外圈時)通過外圈施力。
(4)拖力要持續到應有的程度,例如在安裝軸承時要在軸承剛好裝到正確位置時停止施力,保證套圈(墊圈)的端面抵靠座孔或軸的擋肩端面,既不能擠得太緊,又不能裝不到位。
⑻ 關於滾動軸承的正裝和反裝問題
關於滾動軸承的正裝和反裝問題:
1.正裝(外圈窄端面相對)兩角接觸球軸承或圓錐滾子軸承的壓力中心距離小於兩雀螞察個軸承中點跨距時,稱為正裝。該方式的軸系,結構簡單,裝拆、調整方便,但是,軸的受熱伸長會減小軸承的軸向游隙,甚至會卡死。
2.反裝(外圈寬端面相對)兩角接觸球軸承或圓錐滾子軸承的壓力中心距離大於兩個軸承中點的跨距時,稱為反裝,顯然,軸的熱膨脹會增大軸承的軸向游隙。另外,反裝的結構較復雜,裝拆、調整物慎不便。
原因:
正、反裝的剛度分析當傳動零件懸臂安裝時,反裝的軸系剛度比正裝的軸系高,這是因為反裝的軸承壓力中心距離較大,使軸承的反力、變形及軸的最大彎矩和變形均小於正裝。當傳動零件介於兩軸承中間時,正裝使軸承壓力中心距離減小而有助於提高軸的剛度,反裝則相反。
分析:
因此,兩角接觸球軸承或圓錐滾子軸承的正裝和反裝應該根據傳動零件(齒輪,蝸輪蝸桿)和軸的結構綜合考慮. 而選擇使用。
(8)安裝滾動軸承時應注意什麼問題擴展閱讀:
不管是採用正裝還是反裝,角接觸球軸承在裝配的時候都應該注意:r />
1、安裝角接觸球軸承時應頃茄受力均勻,不能直接錘擊。如:配合過盈較大,應將角接觸球軸承放在自動控溫的空氣加熱爐或油爐中加熱,加熱溫度嚴格控制在100°以下。
2、裝有尼龍保持架的角接觸球軸承能夠在-40°-120°下長期連續穩定工作,在150°時工作不應超過4小時,短暫溫度峰值可達180°。
3、存放角接觸球軸承的庫房應清潔,乾燥不準與化工產品同儲一庫,相對濕度不應超過65%,且角接觸球軸承不準落地儲存。
提示:
1、為了檢查裝配是否正確,角接觸球軸承裝配結束後要進行運轉檢查。小型機械可以用手旋轉,以確認是否旋轉順暢。
2、檢查項目有:因異物、傷痕、壓痕而造成的運轉不暢;因安裝不良、裝配座加工不良而產生的力矩不穩定;由於游隙過小、裝置誤差、密封摩擦而引起的力矩過大等等。如無異常則可以開始動力運轉。
⑼ 軸承安裝需要注意什麼
一、 軸承的安裝: 軸承的安裝必須在乾燥、清潔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安裝前應仔細檢查軸和外殼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溝槽和連接表面的加工質量。所有配合連接表面必須仔細清洗並除去毛刺,鑄件未加工表面必須除凈型砂。
軸承安裝前應先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凈,乾燥後使用,並保證良好潤滑,軸承一般採用脂潤滑,也可採用油潤滑。採用脂潤滑時,應選用無雜質、抗氧化、防銹、極壓等性能優越的潤滑脂。潤滑脂填充量為軸承及軸承箱容積的30%-60%,不宜過多。帶密封結構的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和水泵軸連軸承已填充好潤滑脂,用戶可直接使用,不可再進行清洗。
軸承安裝時,必須在套圈端面的圓周上施加均等的壓力,將套圈壓入,不得用鎯頭等工具直接敲擊軸承端面,以免損傷軸承。 在過盈量較小的情況下,可在常溫下用套筒壓住軸承套圈端面,用鎯頭敲打套筒,通過套筒將套圈均衡地壓入。如果大批量安裝時,可採用液壓機。壓入時,應保證外圈端面與外殼台肩端面,內圈端面與軸台肩端面壓緊,不允許有間隙。
當過盈量較大時,可採用油浴加熱或感應器加熱軸承方法來安裝,加熱溫度范圍為80℃-100℃,最高不能超過120℃。同時,應用螺母或其它適當的方法緊固軸承,以防止軸承冷卻後寬度方向收縮而使套圈與軸肩之間產生間隙。
⑽ 滾動軸承的裝配步驟及注意事項是什麼
(1)壓入法
當軸承內孔與軸頸配合較緊,外圈與殼體配合較松時,應先將軸承裝在軸上,如圖9-33a所示;反之,則應先將軸承壓入殼體上,如圖9-33b所示。如軸承內孔與軸頸配合較緊,同時外圈與殼體也配合較緊,則應將軸承內孔與外圈同時裝在軸和殼體上,如圖9-33c所示。
圖9-38 油池加熱法
取出軸承後,用比軸頸尺寸大0.05mm左右的測量棒測量軸承孔徑,如尺寸合適應立即用干凈布揩清油跡和附著物,並用布墊著軸承並端平,迅速將軸承推入軸頸,趁熱與軸徑裝配,在冷卻過程中要始終用手推緊軸承,並稍微轉動外圈,防止傾斜或卡住(圖9-38c),冷卻後將產生牢固的配合。如果要把軸承取下來,還得放在油中加溫。也可放在工業冰箱內將軸承或零件冷卻,或放在有蓋密封箱內,倒入乾冰或液氮,保溫一段時間後,取出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