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華傳統醫葯都有什麼
●我國的傳統醫葯,包括中醫葯、民族醫葯和其他民間醫葯三個部分。三者在學術上都是平等的。
●中國的傳統醫葯把「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作為重要內容,擴大並深化了「非遺」的內涵,最能夠體現「非遺」的精神和靈魂,是傳統醫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總綱。
●行業標準是比較高的規范,是一個圭臬。但人文學科尊重獨創和唯一。所以,給一點寬容,留一點空隙和餘地,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制訂行業標准時應該注意的。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淀豐富,種類繁多,形式多樣,項目眾多。隨著現代化、市場化、城鎮化的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高速消失、過度開發、瞬息變異的危險,保護任務極其繁重。近幾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工程取得很大進展,文化部門正在制訂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基礎標准、技術標准、管理標准和工作標准,其中包括傳統醫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各項標准在內。對此,筆者談一點粗淺的意見。
傳統醫葯包括三個部分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和傳統醫葯。根據我國存在醫葯文化多樣性的實際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1條規定:「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代醫葯和我國傳統醫葯。」
我國的傳統醫葯,包括中醫葯、民族醫葯和其他民間醫葯三個部分。
中醫葯是以漢文化為背景的以《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蠢豎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為基本經典的傳統醫葯,是中國社會長期以來的主流醫學。
民族醫葯是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醫葯。經過30年的發掘整理,已有近40個少數民族發掘整理出版了本民族傳統醫葯的代表性著作。
民間醫葯有兩個概念,一是在體制上以公私來分,民間醫葯是指非公有制的民營醫療機構和民間醫生;二是在學術上以朝野來分,民間醫葯是指當代中醫教育體系之外不屬於《黃帝內經》一脈的流散於民間的草醫草葯。如雲南的「黃家醫圈」、陝西的「太白七葯」、某些道家醫學和佛家醫學,以及一些既不屬於主流醫學,又無特殊民族文化背景的草根一族。古代有一種「為國醫所不道」的「走方醫」、「草澤醫」,或叫「鈴醫」、「串雅」,就屬於這一類(見清·趙學敏著《串雅內外編》)。敏檔槐傳統醫葯中的民間醫葯,指的就是第二種概念的民間醫葯。有的學者曾經把這一類民間醫葯作為中醫葯的初級階段,但後來發現他們縱使「上升」一格,也並不屬於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主流一脈,而且自成體系,自稱「另類」,仍然「為國醫所不道」。於是出於對文化多樣性的認知和尊重,在傳統醫葯內給它留下位置,稱它為「民間醫葯」。
例如「黃家醫圈」是以「中生萬物」「人命乃萬命之首命」為哲學基礎的一種醫學理論,以「萬物有圈圈為界,萬物有網網相聯」揭示人體各部分功能的內在聯系。黃氏家族從唐五代延續至今,祖籍福建邵武(王國維先生有考據),世代傳承。其一支轉輾遷徙,後在雲南昭通巧家落戶,今於雲南昆明行醫。有《黃氏醫圈》(黃傳貴編著)一書傳世。
「太白七葯」又稱「秦嶺七葯」,是以「七」字命名(如桃兒七、紅毛七)的一類草葯,約有橋友115種,主要分布於陝西秦嶺山脈,以「四梁八柱」理論指導臨床應用,是藏在深山老林的另一處土著的醫學宅第。今人已出版《秦嶺七葯》(毛水龍主編)、《太白七醫研究與應用》(宋小妹、劉海靜主編)等著作。
其他的民間醫葯包括民間的一技之長,在此不一一列舉。
從「非遺」角度看傳統醫葯的內容
中醫葯和藏醫葯、蒙醫葯、維醫葯、傣醫葯、壯醫葯、苗醫葯、瑤醫葯、其他民族醫葯和民間醫葯,在學術上都是平等的,盡可以各展其美,各美其美;相互之間,更應該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看,各醫種的基本內容大致分總綱、醫養、葯物、節慶四個部分:一是總綱,或稱總題。如傳統醫葯對生命與疾病的認知方法。二是養生及醫療。包括養生、診法、療法(或合稱診療法)。三是葯物。如葯材,飲片炮製技藝、成葯製作技藝;老字型大小企業文化。四是習俗和節慶,如清明辟瘟習俗、除夕飲屠蘇酒之類和傳統葯市。中醫葯分這四部分,民族醫葯也分這四部分。為了留有餘地,還可以加「其他」一類,如藏醫是和天文歷算連在一起的。醫學和天文連在一起,甚為普遍。中醫有五運六氣,彝醫和太陽歷關系密切。這是各類文化互相交叉的內在因素決定的。中醫的氣功、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與傳統體育,葯膳與傳統手工製作技藝(烹飪),養生文化與傳統音樂、傳統舞蹈都有交叉。
「傳統醫葯對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是一個重要的命題,但有人認為失之於虛、言之於玄,令人難以理解。事實上,各民族、各醫學對生命和疾病的認知各不相同,每一種認知都是打開生命奧秘的一扇窗戶和一把鑰匙。苗族有苗醫生成學,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已故老苗醫龍老六曾口述《事物生成共根源》一書,公認是苗醫葯的哲學基礎。傣文經書《嘎牙山哈雅》(意譯為《人體解說》),就是一本講「生命起源和人體生長發育的書」。彝醫有《娃娃生成書》,是從彝族畢摩經《作祭獻葯供牲經》中摘錄的,描繪了人體生長的全過程。以西醫和中醫來說,西醫將人體分為運動系統(肌肉骨骼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循環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感覺器系統等九大系統即九大生理解剖功能,這是對人體生命的一種微觀觀察和精確認識。中醫將人體分為陰陽、臟腑(五臟六腑)、經絡(十四經脈)、氣血幾大功能部門,是對人體生命的一種宏觀認知和動態把握。傳統醫葯從不同角度、不同信仰、不同層面認識人的生命,並引申出不同的養生方法、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各有所見,各有所長,為人類的醫療保健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在傳統葯部分,一般都重視飲片和成葯的製作技藝,因為手工技藝是「非遺」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在商言商者過分重視形而下的「物」和「術」,容易忽視製作技藝的原創精神、思維特點、無形價值和文化內涵。在古代,民族地區商品化程度極低,無古老的民族葯葯店,談不上什麼經營思想。但中葯店古代就有,於是形成一種中葯「老字型大小」企業文化和經營理念,蘊含著獨具特色的價值觀和人文精神,如北京同仁堂的「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前一個「必不敢」,是「不減料」;後一個「必不敢」,是「不偷工」,合起來是「不敢偷工減料」。上面還有一層,叫「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冥冥中由老天在監督著人們如何做。這就涉及到中國人的信仰形式。這信仰形式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此外如杭州胡慶余堂的「戒欺」(堂匾)店規,「葯業關系生命,尤為萬不可欺」。廣州陳李濟的股份合作,「同心濟世」。原文是「本錢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濟世,長發其祥」。還有許多老字型大小葯店在製作名貴中成葯時有意在稠人廣眾之中公開投料,招搖過市,以昭信譽。如做全鹿丸時抬著大鹿遊街,做人參再造丸時晚上點著黃金大蠟燭在眾目睽睽之下投料配料,其目的都是為了袒露誠意,取信於民。
葯品是救死扶傷的特殊商品,同樣一個「貨真價實」,其責任,其權重,其作用,其後果,在葯店和在別的商店是不一樣的。這就是中葯老字型大小的企業文化。
當然,其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最終得體現在產品質量上。所以,以老字型大小為代表的中醫葯文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老字型大小的企業精神,二是傳統中葯(多為名牌)的製作技藝。在數字化處理的時候,「企業精神」比較虛泛,難以表現;特別是老字型大小基本上都經過技術改造,傳統手工藝很少保留。於是傳統名葯製作技藝中的若干關鍵環節,若干「絕招」,成了傳統中葯「非遺」保護的重點。
前幾年評審「非遺」項目時,出現過「某某某中醫葯文化」等項目。後來有專家指出,這種「某某文化是非物質文化」的命名方式,內容過分籠統寬泛,邏輯上有循環往復之嫌,應該換一種項目名稱來表述。這個意見頗有道理。但並不是說中葯老字型大小的中醫葯文化就不存在了。相反,這正是一種值得珍惜的企業精神,是現代社會缺失或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需要繼續發掘並加以發揚廣大。
傳統醫葯作為「非遺」的特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包括以下5個方面:口頭傳統與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我國加入了世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並於2011年2月25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鄒啟山主編,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中的「安第斯卡拉瓦亞的宇宙信仰形式」即屬此類。其實,世界上的傳統醫葯都可以包括在「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文化。按照當代社會的語境和一般認識,文化屬於社會人文科學,而中醫歸於自然科學。但中醫有豐富的哲學思維和人文精神,既是自然科學,又是社會科學,是「兩棲」的人類生命科學。中國的傳統醫葯把「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作為重要內容,擴大並深化了「非遺」的內涵,最能夠體現「非遺」的精神和靈魂,是傳統醫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總綱。具體地說,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葯門類資源對象,主要有生命與疾病認知的內涵及其表現形式和表現空間,代表性的養生理念和養生方法,代表性的診法和療法(或合稱診療法);中葯老字型大小企業文化、經營理念、傳統配本和手工制劑技藝;傳統飲片炮製技藝和成葯製作技藝;有關傳統醫葯的習俗和節慶;傳統醫葯傳承人的生平、業績及技藝表演等等。如此梳理下來,傳統醫葯類的「非遺」項目,無論申報和保護,都有大量的工作等待我們去要做。傳統醫葯的數字化保護工作,也顯得更為重要。
根據我國國情,我國的非遺項目共分十個大類,即民間文學、傳統音樂(民間音樂)、傳統舞蹈(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民間美術)、傳統技藝(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葯、民俗。我國在2005年後非遺申報和評審初期,原則上是申報什麼,評審什麼;誰先申報,誰佔先機。申報項目是無序的,整個工作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經過近10年的工作,積累了不少經驗。現在對深化改革提出「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的要求,這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加強規劃性,減少隨意性;加強主動性,減少拉動性,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工程正在制訂採集方案編寫規范、數字資源採集實施規范和數字資源著錄規則,為相關行業標準的制訂提供了條件。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行業標準的制訂,可以分三種情況:一是應該標准化而且可以標准化的,二是應該標准化但一時難以標准化的,三是不能夠或不應該或不必要標准化的。因為其中有許多模糊的、感性的、瞬息萬變的內容,為模糊數學認可的東西。行業標準是比較高的規范,是一個圭臬。但人文學科尊重獨創和唯一。標准化以後,也可能成為一塊板結的土地,一個「閑人莫入」的籬笆。所以,給一點寬容,留一點空隙和餘地,是「文以載道」應有的擔當,是「厚德載物」題中的含義,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制訂行業標准時應該注意的。
Ⅱ 針灸特別管用嗎為何有中醫執業證書才能針灸呢
都說中醫文化博大精深,就中醫來說都可以分為很多的種類,並且中醫在我國的醫學方面的造就是非常厲害的,猛纖李並且中醫文化對現在我國的醫學形象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說我們所熟知的針灸。有人就會問針灸特別管用嗎?為何有中醫執業證書才能針灸呢?答案是有用的,但是不能說是特別,這種說法太過於肯定,但針灸的療效也是非常不錯的。因為針灸是一項十分嚴謹的事情並且是非常考驗其專業性的。中醫是講究慢節奏的,如果是想要快速見到成效是可以選擇西葯的,但是中葯的過程是非常緩慢的,但是它是可以根治的並且中醫還是講究幾個療程加在一起,是比較麻煩的過程。但是如果是需要調理的話也是可以選擇中醫的。
Ⅲ 常見的醫療器械有哪些
問題一:醫療器械的常見類型 國家對醫療器械按照風險程度實行分類管理。第一類是風險程度低,實行常規管理可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第二類是具有中度風險,需要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第三類是具有較高風險,需要採取特別措施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常用葯品及醫療器械家庭保健器材:疼痛 *** 器材、家庭保健自我檢測器材、血壓計、電子體溫表、多功能治療儀、激光治療儀、血糖儀、糖尿病治療儀、視力改善器材、睡眠改善器材、口腔衛生健康用品、家庭緊急治療產品;家庭用保健 *** 產品:電動 *** 椅/床; *** ; *** 捶; *** 枕; *** 靠墊; *** 腰帶;氣血循環機;足浴盆;足底 *** 器; 手持式 *** 器、 *** 浴缸、甩脂腰帶;治療儀;足底理療儀;減肥腰帶;汽車坐墊;揉捏墊; *** 椅;豐胸器;美容 *** 器;家庭醫療康復設備:家用頸椎腰椎牽引器、牽引椅、理療儀器、睡眠儀、 *** 儀、功能椅、功能床,支撐器、醫用充氣氣墊;制氧機、煎葯器、助聽器等家庭護理設備:家庭康復護理輔助器具、女性孕期及嬰兒護理產品、家庭用供養輸氣設備;氧氣瓶、氧氣袋、家庭急救葯箱、血壓計、血糖儀、護理床醫院常用醫療器械:外傷處置車、手術床、手術燈、監護儀、麻醉機、呼吸機、血液細胞分析儀、分化分析儀、酶標儀、洗板機、尿液分析儀、超聲儀(彩超、B超等)、X線機、核磁共振等新型醫療器械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院校的科技成果也迅速的轉化出成果.一些新型場家生產的專利產品也出現在市場.包括一些家用和醫院常用的設備.例如醫用外傷處置車等.
問題二:二類醫療器械都包括哪些? 醫療器械分類規則: 一類:通過常規管理足以保證其安全性,有效性的醫療器械。如手術器械的大部分、聽診器、手術帽、口罩、醫用X線膠片、創口帖等。 二類:對其安全性,有效性應當加以控制的醫療器械。如體溫計、血壓計、心電診斷儀器、醫用脫脂棉、醫用紗布、恆溫培養箱等。玻璃拔罐器 三類:對人體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如:植入式心臟起博器、人工晶體、一次龔使用無菌注射器或輸液管等。
問題三:老年人常用的醫療器械有那些,具體舉例 您好,在外地看到了您的提問,就不說題外話了,上面那位朋友說什麼 *** 猗, *** 床~ 我真不感相信戶有人信這玩意,就連我自己在西南醫院上班的康復理療科都不用那東西的。 如果老人有風濕的話,你可以選用TDP烤燈,這種是紅外線烤燈可以促進老人的血運循環流通,也可緩解疲勞,也可以選擇中醫科的針灸和電療,都是達到那樣的功效。
問題四:現在都有哪些家用醫療器械,那些最常用,好賣 電針儀,老少皆宜的
問題五:醫院里哪些醫療器械用得最多? 綜合性醫院里消耗最多的是輸液器與注射器,檢查設備中常配置的是血壓計及心電圖機 ,實際上不同上網醫院配置的器械也不同,如口腔科醫院,補液就少了。
問題六:醫療器械常用的滅菌方式有哪些? 醫療器械滅菌工藝的驗證方法就是與菌過程的相適應性,一般的滅菌方式包括以下:
1、濕熱滅菌:
濕熱滅菌是將產品放在壓力鍋內,利用飽和蒸汽在最小溫度為1210C的壓力下,熱力和濕氣被迅速傳遞給滅菌產品,滅菌時間至少15min。蒸汽潛熱大,可迅速提高物體的溫度,水分子穿透力強,容易使蛋白質凝固變性,所以濕熱滅菌是熱力滅菌中最常用、效果較可靠的一種滅菌方法。適用於濕熱滅菌的醫療器械有:衣服、被單、聚四氟乙烯、外科手術器械、硅橡膠、聚丙烯、環氧樹脂等。但對一些不耐高溫的聚合物如聚氨酯等,承受不了這樣的高溫,只能採用其他的滅菌方法。;
2、乾熱滅菌:
熱滅菌是將產品放於熱空氣箱中、利用乾熱空氣的氧化作用,殺滅一切活的微生物或消除熱原的方法。乾熱滅菌通常使用的溫度較高,范圍在160~2500℃,依據其使用的溫度,暴露的時間可達2h。乾熱滅菌條件一般為160x120min以上、180。Cx60min以上或250。C×45min以上,也可採用其它溫度和時間參數。實際應用中,乾熱滅菌的適用范圍十分有限,一般應用於耐高溫的玻璃器具和金屬外科器械,另有些產品不僅要求達到必要的無菌水平,還要消除細菌內毒素(熱原物質),應用其他的滅菌方法很難消除細菌內毒素,而乾熱滅菌的溫度時間參數設置在250℃x45min,可以除去玻璃器具的熱原物質。
3、環氧乙烷滅菌:
包裝系統的材料中最起碼有一種具備一定的透氣性,環氧乙烷滅菌是醫療器械領域比較常用的滅菌方法,環氧乙烷滅菌原理是通過其與蛋白質分子上的巰基(一SH)、氨基(一NH:)、羥基(一OH)和羧基(一COOH)以及核酸分子上的亞氨基(一NH一)發生烷基化反應,造成蛋白質失去反應基團,阻礙了蛋白質的正常生化反應和新陳代謝,導致微生物死亡,從而達到滅菌效果。環氧乙烷滅菌時,滅菌櫃內的溫度、濕度、滅菌氣體濃度、滅菌時間都是影響滅菌效果的重要參數。一般採用的滅菌條件:溫度(55±10)oC、相對濕度(60±10)%、滅菌壓力8xl 05Pa滅菌時間120min。環氧乙烷是一種烷化劑,穿透力強,能夠使用各種包裝材料,在常溫下能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芽孢、病毒、真菌孢子等)H。適用於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比如天然橡膠、聚乙烯、聚丙烯及聚氯乙烯等。
4、輻射滅菌:
要求構成包裝系統的所有包裝材料都能夠耐抗輻照射線的處理而不至於老化脆裂;
輻射滅菌是將滅菌產品放於適宜放射源輻射的1射線或適宜的電子加速器發生的電子束中進行電離輻射產生自由基通過控制輻射條件而達到殺滅微生物的方法。滅菌用的1射線通常以鈷Co一60或銫Cs一137作為放射源,發生衰變時發射出1.33MeV和1.17MeV兩個能級的射線,使微生物DNA受到不可恢復的損失,達到人們所需要的目標131。輻射滅菌通常用於外科器具、人工假體、注射器和縫合線等。
5、低溫等離子體滅菌:
低溫等離子體滅菌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新的低溫滅菌技術。等離子體是氣體或蒸汽受電場或磁場影響,使大部分分子發生離子化而形成的。等離子體滅菌器是由電源、激發原、氣原、傳輸系統和滅菌腔室組成,抽真空後通過水蒸汽,蒸汽在電場作用下轉變為等離子體。等離子體滅菌優點是殺菌效果可靠、作用溫度低、滅菌後的器械不需要放置空氣中去除殘留氣體,無腐蝕性同。目前,許多國家已開始應用這種技術,主要用於不耐熱的醫療器械。
總結語:
滅菌工藝的驗證是無菌保證的必要條件,滅菌產品的無菌保證取決於滅菌材料的選擇,生產過程中適宜的的滅菌工藝、規范的GMP管理質量管理體系,同時滅菌工藝的確定應綜合考慮生......>>
問題七:醫療器械一類二類三類都包括什麼詳情 5分 可以查看《醫療器械分類目錄》裡面幾乎包含了所有的醫療器械
問題八:一類醫療器械包括哪些 查一類醫療器械分類目錄
問題九:學校醫務室常用的醫療器械有哪些 剛好我也是校醫,給你說一下:1、針灸針、拔罐器 用於急救時刺血或簡單有效的治療
2、耵聹勾、耵聹鑷 、額戴反光鏡、反光燈、耳鏡 、壓舌板 用於查看咽部、耳內,清理耵聹,學生有很多生有耵聹,有了經驗會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因為是免費的項目。
3、鑷子、鑷子筒(盛物器)、酒精缸、針盤 用於換葯、消毒
4、止血鉗、持針器、縫合針、縫合線及必要的消毒盤、手術刀柄和手術刀片、手術剪 用於外傷縫合、拆線、引流
5、聽診器、血壓計、出診包、叩診錘 用於診斷
6、體重秤 用於無聊的學生有事干
7、視力燈箱 用於體檢用,平時學生都到眼鏡店才測量。
8、輸液架、起蓋器、止血帶 用於輸液
9、紫外線消毒燈 用於空間消毒
其他的省級二級衛生室要求的如:身高體重計、消毒高壓鍋、眼底鏡、串鏡片、肺活量計、裂隙燈工作台、顯微鏡、音叉等都是閑著佔地方。
Ⅳ 醫用器材有哪些
一次性醫用包有:1.產包 2. 導尿包 3. 手術包 4. 中心靜脈導管包 5. 血液透析導管包 6. 穿刺包 7. 換葯 包、備皮包 8. 口腔護理包 9. 氣管導管包、吸痰包 10. 胃管包、咬口材料包 11. 灌腸包、 急救包
一次性醫用導管有:1.導尿管 2. 引流管 3. 呼吸道插管、導管系列 4. 胃管 5. 中心靜脈導管 6. 鼻飼管、肛 管 7. 其他一次性醫用導管。
傷口敷料、護創材料有:1.創可貼 2. 生物敷料 3. 透明敷料 4. 自粘傷口敷料 5. 嬰兒護臍敷料 6. 優格傷口敷料 7. 德國 LR 傷口敷料 8. 德國 HARTMANN 傷口敷料 9. 其它醫用高分子敷料
醫用膠帶、膠貼有:1.外科手術膠帶 2. 透氣膠帶 3. 輸液膠貼 4. 留置針膠貼
醫用紗布、醫用綳帶、骨科夾板有:1.醫用紗布 2. 彈性綳帶 3. 自粘性綳帶 4. 腹帶、壓力襪 5. 石膏綳帶 6. 骨科高分子矯 形合成綳帶 7. 預制石膏夾板 8. 高分子玻璃纖維夾板
醫用消毒片、醫用海綿有:1.醫用海綿 2. 酒精棉片、棉棒 3. 碘伏消毒棉片、棉棒 4. 醫用棉製品
注射及輸液器械有:1.注射針、輸液針 2. 一次性注射器 3. 胰島素注射器 4. 輸液器 5. 無針注射器 6. 注射、 輸液配件 7. 一次性使用輸注泵
穿刺針、活檢針:1.一次性麻醉用針 2. 造影及引流器械 3. 微創手術及麻醉器械 4. 骨髓及內臟活檢穿刺針
留置針:1.動靜脈留置針 2. 頭皮式留置針
醫用縫合材料及器械有:1. PGA可吸收醫用縫合線 2. PGLA 可吸收醫用縫合線 3. 醫用真絲縫合線 4. 醫用聚丙烯 縫合線 5. 醫用聚醯胺縫合線 6. 醫用聚酯縫合線 7. PVDF醫用縫合線 8. PET醫用縫合線 9. 醫用不銹鋼絲 10. 醫用縫合針 11. 皮膚縫合器 12. 免縫膠帶
采血、輸血器材:1.激光采血儀 2. 一次性輸血器具 3. 血液透析導管 4. 采血針
手術室防護隔離衛生用品有:1.失禁護理產品 2. 手術巾 3. 手術床罩、床單、墊單類 4. 手術保護用品 5. 醫用口罩 6. 醫用手套 7. 醫用帽、鞋套 8. 隔離服、防護服、手術衣 9. 無菌保護套
Ⅳ 古代中醫都有哪些工具
中毉六藝:針刺、灸焫、砭石、導引、按蹺和毒葯。其中,針刺在擾余緩《黃帝內經》中有九針之緩模詳細記載,毀或師懷堂醫師部分復原了古九針的原貌。願在下所學能對您有所幫助!
Ⅵ 北京地壇公園「地壇中醫葯養生文化園」
摘自: 書樓尋蹤館
北京地壇公園【地壇中醫葯 養生 文化園】
地壇中醫葯 養生 文化園
地壇中醫葯 養生 文化園是我國第一家以中醫葯 養生 文化為主題的主題公園,它位於地壇公園內,佔地面積約2.5公頃。地壇又稱方澤壇,是北京五壇中的第二大壇,建於公元1530年,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也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1925年辟為「京兆公園」,建國後的1957年稱為「地壇公園」,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4月19日將園內原有的牡丹園改造成中醫葯 養生 文化園。
園區以肝、心、脾、肺、腎、五臟為主要分區,配以五行、五色、五方的內涵,以水棲和陸路為經脈經絡,將全園連接成一個完整的生命形體。園內有各類樹木3千多株,還有近百種中草葯和可入葯的植物。
主要景觀依次為園林主門,精、氣、神和合主題雕塑,心火區,腎水區,肝木區,悅和苑, 養生 長廊, 養生 坊,杏林問茶,葯王孫思邈雕像,慶腔閉脾土區,運動 養生 廣場,24節氣地雕,肺金區,調息廣場,足底反射步道等。
從正南門進入園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和」主題的石雕壁畫,用抽象的圖案表達了「精、氣、神」的「和合」。如果把園區看成一個人體,道路和水溪就是人體的經絡,5個景區就是人體的5個主要臟腑。
按中醫理論,心區位於園區的南邊,整體色調以暖紅為主。心區(火區)的主要景點有:致和廊、致和廣場、湧泉、火焰雕塑。心區(火區)有一組長廊,名為致和廊,取《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之意,它是整體園區「和」理念的體現之一。廊上掛對聯「秋風橘井落甘露,春雨杏林別有天」,這是岳美中老先生的名聯,既得景觀之趣,又體現了岳老對中醫的熱愛。
心主神明,故設置致和休閑廣場,以養心神;心為君主之官,要有規有矩,故其地面鋪設圓中有方;鋪以紅磚,並養有金魚,體現神明活躍之性。心主血脈,心區(火區)的中心設一塊形似心臟的景石,汩汩流水,喻指心之泵血,同時,線刻鋪地「湧泉穴」寓意滋水涵木,體現中醫學火中有水,水火既濟的陰陽平衡理念。
心在五行屬火,故在此區塑以火焰雕塑,明艷的紅色象徵君主之火、陽明之火, 3朵火焰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生生不息。心區(火區)周圍植以紅色花系為主的植物,如紅花刺槐、紫葉矮櫻、碧桃、貼梗海棠,點綴黃花的連翹,冬去春來之際,在嫩綠的垂柳下,營造早春欣欣向榮的植物景觀。
按中醫理論,譽裂肝區位於園區的東邊,以青綠色調為主。肝區(木區)的主體是一組曲屈的 養生 長廊,圍合成一個草葯圃,名為「悅和苑」,是 養生 知識宣傳及室外草葯展示之所。「悅和苑」匾掛於肝區月亮門之上,「養肝之要,在乎戒忿」,所以名中取「悅」字,精神愉悅以使肝氣得以疏泄。
「和」字緊扣「精、氣、神」三寶和合的主題,並與園中「望和亭」、「致和廊」、「明和仙域」等景觀遙相呼應。
曲屈的 養生 長廊,源於「木曰曲直」與肝的生理功能之間的關系。圓遲長廊展示以彩繪創作、浮雕及展板為主題,宣揚中醫 養生 文化。
入「悅和苑」,映入眼簾的是長廊序,四字行文,押韻成趣。長廊序的左邊是大型彩繪———時珍采葯圖。右側是長廊入口,左右對聯:「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體現了中醫學順養的 養生 原則。
長廊牆壁上有中醫 養生 適宜技術展示,包括拔罐、艾灸、刮痧、葯枕、葯浴等,以貼近大眾、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達了中醫葯的保健技術。
沿長廊向北,依次還有彩繪壁畫「生生之道」、木雕八段錦、木雕五禽戲、彩繪壁畫「融合共進」、中醫運動 養生 展板。
養生 坊門庭兩邊,掛「健行天地兼修內外七分養,康度春秋融貫古今百歲生」的對聯。 養生 坊是集 養生 保健、互動演繹及售賣為一體的綜合區域,給大眾傳達 養生 之道、 養生 之法和 養生 之源。
在 養生 坊,可邀約中醫葯專家介紹 養生 文化,設置若干中醫傳統 養生 體驗項目,進行 養生 適宜技術體驗及 養生 文化的實踐。
「悅和苑」的另一個室內建築是葯房茶社,葯房茶社命名為「杏林問茶」,它具有3個功能:一是展示中醫葯文化底蘊,整體空間裝飾為古中醫葯房,裝飾物件有:牌匾、葯櫃、寶閣、櫃台及制采葯工具、醫療器具、著作等。二是中醫葯人文演繹及 養生 常識展示,即進行人文表演,如:開方、抓葯、制葯過程等。三是通過茶文化讓人們了解「以養御治」的 養生 理念。
「草葯圃」草木豐茂,以應肝之升發,其色青綠,以應肝之主色。這里種植了40餘種華北地區適宜生長的葯用植物,主要有扁莖黃芪、落新婦、沙參、北柴胡、薄荷、北倉術、鐵線蓮、地黃、旋復花、防風、遠志、芍葯、華北耬斗菜、委陵菜、東北土當歸等。
「草葯圃」內立有木製如意葫蘆,象徵「福祿吉祥」、「 健康 長壽」,肝主疏泄,調暢情志,若心情舒暢,情志調達,則有利身體 健康 。
腎是人生命活動的根本所在,按中醫理論,腎區在整個園區的北邊,道路鋪設以暗黑色調為主。腎區(水區)設置了山石、瀑布、深潭、跌水、小溪,營造出寧靜愜意的 養生 環境。
瀑布之下,深潭之處,有「水中丹爐」矗立其中,取水中有火、陰陽並濟之意。「火非水不藏,水非火不生」,二者是分不開的,與腎與元陰元陽相符合。
葯王制葯的雕塑位於瀑布一側,描繪了唐代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讀書制葯的場景。孫思邈一生著作數十部,場景取最有代表性的《千金葯方》和《千金翼方》放於前,同時手拿《大醫精誠》長卷,體現其仁愛之心。旁邊宣傳牌展示了孫氏「 養生 十三法」,即:發常梳、目常運、齒常叩、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頭常搖、腰常擺、腹常揉、攝穀道、膝常扭、常散步、腳常搓。
為對應黑色(深色),腎區(水區)周圍以常綠植物為主,如油松、雪松、青扦、華山松、沙地柏等,山石周圍也圍繞著似自然生長的植物,有紫丁香、金銀花、金銀木、迎春、棣棠等,形成「雖由人作,宛如天成」的景觀效果。
按照中醫理論,脾區(土區)位於整個園區的中心。脾和運動相關,所以這里設置了一個運動 養生 廣場,作為群眾運動健身的場所。
「時間 養生 」是中醫 養生 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脾區(土區)廣場周圍擺放了「二十四節氣」的主題地雕。
並設立4個主要節氣,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石墩,展示不同節氣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 養生 知識。
20塊圓形地雕刻制精細,值得駐足細賞。
除了節氣名稱,還輔以相應 養生 中葯及療效簡介。
養生 廣場的中心漸漸升高,在3個抬高的斜面上雕刻了黃色的「水、雲、火」紋,分別代表著「精、氣、神」,欲表現「和合」的精髓。脾區(土區)周圍以春天黃花的連翹、棣棠、黃刺玫和秋天黃葉的元寶楓為主,搭配海棠花、雪松,主要是在保留現狀的基礎上進行植物景觀改造。
由脾區向西南進入肺區,即金區。按中醫理論,肺區位於園區的西面,以白色調為主。肺是人的呼吸器官,肺區(金區)以林木為主,通過高大的側柏林、銀杏林及點綴的七葉樹,營造安靜的「呼吸吐納」的 養生 環境。
林下開辟了動、靜兩個小廣場。一是調息廣場,適於練習靜功,位於肺區(金區)的茂林之中,是一個相對閉合的 養生 活動空間。
按照五行理論,肺屬金,腎屬水,金生水,所以肺陰與腎陰相互滋生,稱為金水相生,廣場上以「金水相生」景石為中心,設置有6個調息打坐台,滴滴答答流水不斷的景石給練習呼吸吐納的人們提供了視覺焦點。二是導引廣場,適宜導引運動。導引是指由意念引導動作,並配合呼吸對形體進行鍛煉的運動。
草地中的金石雕塑是肺區的標志,肺在五行屬金,金石以河北曲陽黃石料製成,石上鐫刻金區的簡要說明。
健身步道位於導引廣場的邊上,是按照中醫足底按摩原理設置而成的。步道上鋪有突起的卵圓形小石頭,遊客可赤腳行走其上,以按摩足底穴位和反射區,從而調節臟腑,強身健體。
由肺金區向東就回到了南入口廣場,結束了一個短暫的人體 養生 之旅。在此過程中,還可以看到各個區域內的宣傳欄、 養生 箴言及穴位的鋪裝,聽到悠揚的五行音樂,處處精緻,處處用心,讓遊客在遊玩、 娛樂 、休息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了解和學習中醫葯 養生 文化知識。
中醫葯 養生 學博大精深,在設計過程中運用了大量中醫哲學,但作為普通的遊客並不能完全體會,所以在園中運用了宣傳欄、鋪裝、說明牌等,重在渲染濃厚的 養生 氛圍。
北京地壇中醫葯 養生 文化園作為國家中醫葯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的示範工程,是一次勇敢的創新和開拓,為北京乃至全國、全世界中醫葯 養生 文化的傳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 健康 花園」這一剛起步的專類公園建設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嶄新的思路。
地壇中醫葯 養生 文化園的建成,藉助地壇皇家園林的古老神韻,集中展示了中醫 養生 保健的精華,不僅是弘揚中醫文化的窗口,更是讓市民了解中醫,享受中醫的良好場所。
Ⅶ 醫療器械都包括什麼
1、家庭保健器材:疼痛按摩器材、家庭保健自我檢測器材、血壓計、電子體溫表、多功能治療儀、激光治療儀、血糖儀、糖尿病治療儀、視力改善器材、睡眠改善器材、口腔衛生健康用品、家庭緊急治療產品;
2、家庭用保健按摩產品:電動按摩椅/床、按摩棒、按摩捶、按摩枕、按摩靠墊、按摩腰帶、氣血循環機、足浴盆、足底按摩器、手持式按摩器、按摩浴缸、甩脂腰帶;
3、家庭醫療康復設備:家用頸椎腰椎牽引器、牽引椅、理療儀器、睡眠儀、按摩儀、功能椅、功能床,支撐器、醫用充氣氣墊;制氧機、煎葯器、助聽器等;
4、家庭護理設備:家庭康復護理輔助器具、女性孕期及嬰兒護理產品、家庭用供養輸氣設備;氧氣瓶、氧氣袋、家庭急救葯箱、血壓計、血糖儀、護理床;
5、醫院常用醫療器械:外傷處置車、手術床、手術燈、監護儀、麻醉機、呼吸機、血液細胞分析儀、分化分析儀、酶標儀、洗板機、尿液分析儀、超聲儀(彩超、B超等)、X線機、氏缺虛核磁共振等;
6、新型醫療器械: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院校的科技成果也迅速的轉殲燃化出成果,一些新型廠家生產的專利產品也出現在市場,包括一些家用和醫院常用的設備,例如醫用外傷處置車等。
法律依據: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保證醫療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體健康扮孫和生命安全,促進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醫療器械的研製、生產、經營、使用活動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全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與醫療器械有關的監督管理工作。
簡要總結:
醫療器械都有什麼產品?
1、家庭保健器材
2、家庭用保健按摩產品
3、家庭醫療康復設備
4、家庭護理設備
5、醫院常用醫療器械
6、新型醫療器械
Ⅷ 中醫風格邊框叫什麼
中醫風格邊框叫十字架結構形式,具有中醫葯文化特色的洗手台斗輪,灰褐色的洗手台,洗手盆以荷葉形式、邊框以十字架結構形式的設計建設而成。洗手台處,張貼有「七步洗手法」爛悉,並配置洗空歷信手液、烘乾機、干手紙、鏡子。
Ⅸ 現代中醫院,為什麼配置放射科、B超、檢驗科等科學檢測設備
古代沒有正兒八經的醫院,醫生都是在葯店坐診,或是病人把醫生請到家裡面去看病。
現代所謂的中醫院,它首先是個醫院,只不過冠上了中醫的名頭,所以配置了放射科,b超,檢驗科,這也是國家提倡的中西醫結合!大多數這些設備也是為西醫臨床服務的,真正的中醫一般不用,而且真正的中醫大家還在民間,我們這種都還沒進到中醫的門吧。
不過個人認為中西醫理論基礎不一樣,根本無法結合,只能中西醫配合治病。
中醫院同樣需要這些設備對疾病進行輔助診斷!
很多人可能覺得中醫院就只能是通過中醫進行治病救人,不需要放射科、B超、檢驗科等現代先進設備,然而這種想法是完全不正確的。
在大家的印象里,中醫是通過把脈,望聞問切進行疾病診斷,不需要藉助輔助檢查;但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隨著中醫的發展,中醫院同樣不僅僅知識通過把脈診斷那麼簡單;只有結合現代的一些輔助檢查設備,再結合中醫的一些相關診療方法,進行結合,才能夠對我們的疾病做出更加准確的診斷,從而選擇最佳治療方法。
在以前,因為沒有這些先進的設備,所以往往都是依靠純中醫進行診斷,但是純中醫的診斷並不是十全十美,沒有錯誤的,它同樣存在很多的診斷不準確,所以需要藉助一些輔助檢查;對於有的疾病,我們需要結合輔助檢查,才能夠做出更加准確的診斷。
所以,大家不要覺得中醫院存在這些設備很意外,這是我們現代醫學發展的結果,無論中醫西醫,都是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的,只有不斷發展進步,我們才能攻克更多的疾病,為我們的 健康 保駕護航。
這不是扯淡的問題嗎?
你家裡炒菜做飯,做的還是以前的飯,炒的還是以前的菜,為什麼要用煤氣灶,天然氣呢?你總不能因為你的母親,你的媳婦用了煤氣灶,用了微波爐,你就說他們做出來的飯是西餐吧!
問這個問題想說明什麼?想帶動什麼?如果真的要回答,那隻能說中醫海納百川,天下萬物皆可為我所用。
除了名字叫中醫院,所有硬體、設備醫和80%醫生-護士、葯劑師、醫技人員都是現代醫學體系培養出來的。學中醫的是少數。保衛科、伙房大師傅都算中醫人員,至少算個中醫粉。
歷史 上傳統中醫和西醫都幾乎沒有儀器,後來西醫有了聽診器,而傳統中醫主要靠問、觀舌象、切脈判斷。
近代主要是物理學科的發展,發明了x光、B超、C丅、心電圖等儀器的應用。它的功能只是一個工具,無論西醫、中醫均可藉助應用。
中醫 歷史 上的進步發展,從來都不是封閉的。許多外來天然葯物的應用說明了這些。
守正創新是中醫葯發展的方向。中醫的理論臨床辨證結合現代儀器的診斷,對某些疑難問題應該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大家有沒有這種感受,很多時候願意去中醫院,是因為找個中醫大夫就能給我開葯治療了,不用各種檢查,潛意識里覺得做檢查就是為了坑我錢,哈哈。
中醫院配置這么多檢查科室的優勢就是大病、小病都能診斷和治療,有什麼不好呢?中醫里的常見病直接開葯或者治療就行了,而且效果很好。中醫治療腫瘤的效果如何?是不是要靠CT或核磁去評估一下?
和西醫一樣,中醫也有很多確診不了的病,比如一個患者來看病,胸痛、胸悶、血壓低還卡血,光靠望聞問切把個脈,就能斷定這個是氣虛血瘀、肺癆等等中醫診斷嗎?開服湯葯回家喝?這個症狀很可能是肺栓塞(西醫診斷),會死人的。這時候就要做CT、D2聚體等檢查確診,抓緊時間對症治療,而且是爭分奪秒。如果肺栓塞的病人,上來就給開兩服中葯,告訴你按我這個方子吃,保證一個月能好,不好就是沒按我這個方法吃,這TM不是害人命嗎。
中醫也是講證據講科學的,不能亂治,所以中醫院里的配置和西醫醫院一樣,該手術也得手術。這是時代的進步,是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結合,是保障我們生命安全的兩架馬車。
中醫院配置效射科,B超,檢驗科,這是國家在發展中,讓中醫走向科學化,現代化
因為三根指頭的診斷率實在太不靠譜了,過去模稜兩可的連猜帶蒙可以,如今人們都有點常識了,比如發燒中風等,都有個起碼的判斷。而這些診斷只能靠檢驗才靠譜。
所以中醫院要大量引進各種檢驗手段和器材。
現代中醫院,為什麼配置放射科,B超,檢驗科等科學檢測設備;
回答了:現代中醫院為什麼要配醫學輔助檢查儀器?
第一,現代中醫院受西醫的教學影響,從根本上托離了傳統文化中醫的框架;在學校里完全學的是以西醫為主,中醫頂著名聲,說的是讀中醫葯大學,實際是學西醫理論的物理儀器為准則,畢業拿到的是中醫學學位證。
所以中醫院校畢業的學員派,對他們的人身選擇,或者上班,對他們是殘酷的心態,無耐的境地;在學校學的是西醫理論,報西醫院無人接待,因畢業證是中醫學士;報中醫院吧,中醫院知道中醫學院畢業的學員派,學習的是西醫內容,中醫理論臨床經驗一概不懂,所以中醫院也不接待該中醫學員派;
怎麼辦,從中醫學院畢業出來的高才生,到處找不到稱心如意的單位上班,最後只有委曲求成的找,中不中西不西的私企和民營醫院,去將就上班。
所以現代的中醫院,根本不是真正的中醫院;完全用西醫的方式取代了中醫院,以假亂真的欺騙了國人,把傳統文化中醫全部否認,用現代西醫的腔調,用現代物理科學高級儀器,用在現代中醫學上,把真正的中醫病人用西醫診斷,在給病患者開中葯治療,你覺得是在給病人看中醫病?還是在欺騙老百姓?還是在否定傳統文化的中醫?
真正的傳統文化中醫,只能用傳承的方法,技術,技巧,望聞問切,八綱辯證,六經辯證,體質辯證,病因辯證,以號脈為主要診斷依據,才能用辯證的思惟,去思考病因,這樣才能把病因治療在根本上;中醫一般不能用儀器診斷,有大部分病是不用儀器診斷的,因中醫講究的是陰陽平衡,營衛氣血,五行五味去分析,中醫上沒有細菌病毒之說;但中醫也有少數病借物理儀器診斷的,比方腦病,骨病,心血管病,各臟腑的精確生化數據等,這類的病要借物理儀器幫助診斷為准。中醫一般的病不須要物理儀器診斷。
所以現代中醫完全用物理儀器診斷,如果他們托離了輔助檢查,完全是無法看病。這些原因不是現代中醫人的錯。
總之,要把一位中醫病看準確,還是要靠傳統文化中醫的技術,才能有正確的診斷和中葯。才能治得好病。現代中醫院用儀器診斷治療,是不靠譜的中醫學。中醫師陸文武
反問,這些也不是西醫的東西,西醫為什麼可以用
Ⅹ 開中醫館要具備什麼條件
開中醫館需要具備的條件主要有以下這七項:
1、門店環境
中醫館建築的總規模要求在200平米以上,整體的採光是比較好的,布局也合理,可以凸顯出中醫中葯文化的特色。醫館內每一個診室都獨立存在,使用面積均不少於10平米,至於中醫房的話,則要在30平米以上。
另外,中醫館所在的物業應有著齊全的基礎設施,尤其是消防、水電、電梯等,均有相關證書。
2、設備
中醫館應該准備齊全與其開展的診療科目相對應的設備和器具,基礎的有診台、脈枕、計、溫度計、等。
3、人員配備
醫館的負責人應具備了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有著5年以上的臨床工作經驗,擁有主治中醫師及以上的職稱;每一個科室內至少有一名中醫師,總共需要4名以上獲取了資格證的中醫師;有兩名以上獲取到了護士執業證書的護士;有1名以上具備了中葯士以上職稱的中葯人員。
4、科室設置
一個中醫館內,科室的數目不少於3個,並且得有中葯房、煎葯室等項目。
5、命名原則
中醫館的名字應該由識別名稱和通用名稱組成,識別名稱指的是商號,通用名稱就是中醫館。
6、規章制度
中醫館在申請開辦前應明確總結了規章制度,包含了轉診制度、登記報告制度、人員崗位制度、技術操作規范等,並做成冊子。
7、注冊資金
中醫館的注冊資金是根據該門店的實際檔次和經營項目去制定的,普通中醫館的注冊資金起碼為50萬元,坐堂診所的話,20萬就夠了。
開中醫館需要的手續:
1、申請辦理營業執照:對創業者來說,想要開一家中醫養生館都必須去當地的工商局去辦理個人工商營業執照,這時候需要你本人的身份證、照片、養生上崗證或技術等級證、房屋產權證或租賃合同、健康證等等相關證件。
2、申請衛生許可證:需要創業者本人或者是中醫養生館老闆准備好本人身份證、養生上崗證或技術等級證租賃合同等,到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辦理衛生許可證。
3、申請稅務發票:申請稅務發票時都需要以上幾個證件都需要辦理齊全之後才可以進行申請稅務發票。因為申請稅務發票時需要持營業執照正副本、其它證件等等,才可以到當地稅務部門登記領取稅務發票。
4、申請消防驗收:這個都需要把自己的中醫養生館消防包括各種通道以及各方面都處理好之後,才能夠到當地的消費大隊或支隊開消防驗收合格證。
同時也需要持本人身份證、養生上崗證或技術等級證、房屋產權證或租賃合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