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京高精傳動設備製造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南京高精傳動設備製造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高齒」)是一家以專業生產高速重載齒輪為主的大型企業,名列中國機械工業核心競爭力100強。公司前身為南京機床修理廠,成立於1969年;1976年改擴建為專業化齒輪生產廠家,並更名為南京高速齒輪箱廠;2001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在香港上市,股票名稱「中國高速傳動」。公司本著「步步攀高,孜孜求精」的企業精神,經過四十年的發展和積累,南京高精傳動設備製造集團有限公司已逐步壯大為中國齒輪行業公認的龍頭企業,在技術、設備、產品性能等方面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公司目前擁有總市值280億元,2009年銷售收入達56億元。對用戶和社會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公司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銷售公司,多年來秉承「責任到位,一次做對」的嚴謹作風,先後為國內眾多大型企業供應齒輪箱產品。公司還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產品遠銷美國、德國、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公司主要產品有:建材專用齒輪箱、冶金專用齒輪箱、風力發電齒輪箱、鐵路機車齒輪箱、石化專用齒輪箱等,產品覆蓋建材、冶金、發電、化工、礦山、起重、能源、國防等眾多領域,並在國內高速重載齒輪箱和風電齒輪箱等市場上占據絕對優勢,多項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法定代表人:胡吉春
成立時間:2007-03-27
注冊資本:47064.4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32010040003850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南京市江寧區高新園侯焦路30號
B. 南京江寧的德塑廠怎麼樣
對,而且是黑坑,幹了30多天,就給2700,你說上哪找理去
C. 我姥姥有一枚硬幣,誰知道價格,望告之,....
目前,大清銀幣(龍洋)的價格從2005年初的220元左右漲到了350-400元左右。
近十餘年來一直風平浪靜、價格低迷的銀幣市場,最近一年多來卻風雲突變,各類銀元價格連續上漲,扶搖直上,成為收藏市場上惟一能夠拿昌舉與文票及二、三版人民幣收藏比肩的走紅品種。
以素有銀幣市場「風向標」之稱的「袁大頭」為例,2005年以前的十多年裡,民國三年、九年、十年鑄造的「袁大頭」的市場價一直僅為60元上下,而到了2005年迅畢年底,突然躍升至75-80元;到了2006年的三四月間,又進一步升至90—95元,與2005年之前的十多年的停滯價相比,短短的四五個月之間,已經上漲了近50%。然而,這還僅僅是開始!2006年八九月間,「袁大頭」行情迅速突破百元大關,達105元左右。一般的收藏者估計,短短的10個月不到,「袁大頭」已經上漲了80%,而且已經突破了百元大關,總該歇一歇腳了吧?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到了2007年的元月份,「袁大頭」又亮了一手,來了個「開門紅」,幾乎在一夜之間飛漲至125元左右,如果品相較好,適於收藏的話,還有適當的加價;而到了3月份,又進一步升值到135元上下,而較為稀少的民國八年的「袁大頭」,更是漲到180——200元之間。更加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僅僅過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即2007年的4月中旬),銀幣市場再來一個大的震盪,創下一個前所未有的升值紀錄:民國三、九、十年的「袁大頭」一口氣就上漲30多元,達到165——170元的歷史最高點。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已經創造歷史紀錄的銀元價格一發不可收拾,可謂勢如破竹,不可阻擋:僅僅過了一個星期,到4月21日(雙休日),「袁大頭」再攀高峰,達到令人震驚的200——210元(收購價180——190元),竟然突破200元大關!短短一個星期之間,竟然出現兩次漲價高峰,這不僅在銀幣領域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在所有收藏領域,恐怕也是極為罕見的。
「袁大頭」僅僅上是整個銀幣市場的一個縮影,整個銀幣市場目前已是全線飄紅。其中有飛龍圖案的各種「龍元」更是炙手可熱,異常走俏,如廣東、湖北、四川、「江南省」等鑄造的「光緒元寶」、「宣統元寶」以及天津造幣總廠鑄造的「光緒元寶」等極為搶手。天津造幣總廠銀幣,在一年多之前,市價還僅僅200元出頭,而目前已升值到近500元;我國極少以「干支」紀年(如甲辰、辛丑、乙巳等)來標注的「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全套9枚),除了標注「甲辰」(約400元)之外,其餘每枚單價都在500元以上甚至上千,而標注「乙巳」消碧和「己亥」的等干支年號的銀元更是接近2000元之多,目前價格已相當於一年多以前的2.5倍以上甚至更多。即使多年來一直比「袁大頭」還低迷的「四川軍政府大漢銀元」以及墨西哥鷹洋等品種,目前也水漲船高,堪與「大頭」比肩。
應有價值回歸和價格的必然反彈
整個銀元市場前所未有地火爆,成為走俏的「績優股」。個中緣由是什麼呢?依筆者之見,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受國內外市場影響。作為貴重金屬的白銀,國內外市場近一年來價格暴漲,據悉,目前國際市場白銀價為1盎司13.89美元,換算成公制,為3.50元/克以上;而國內銀價已達3.80元/克左右,也就是說,不計算銀元的收藏價值,僅以白銀的原料價來計算,26.5克的「袁大頭」就價值100元左右,換句話來說,即使是「真銀假幣」的「袁大頭」,都值上百元,何況還有相當收藏價值的真品呢?
二是作為貴重金屬製作的銀元,近十餘年來,其價值長期與市場價格相背離,這本身就很不正常,就算發行較晚的「袁大頭」也有90年左右的歷史。我國的各類銀元,製作精美,圖案考究、文字清秀、內涵豐富,具有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特色,集近代政治、經濟、文化以及金融知識於一體,而部分「大頭」和「鷹洋」甚至還曾經作為「中華蘇維埃政府」的紅色政權貨幣;而廣東、湖北、「江南省造光緒元寶」等我國早期銀元的歷史就更悠久。經過解放初期國家的大量兌換,再加上一些政治運動的沖擊,銀元在民間的收藏已大為減少。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銀元的收藏價值都是極高的。這么有收藏價值的銀元長期被壓制在非常低的價位上,明顯與其他許多年限並不長的收藏品種如「文革」等收藏品拉開了很大的距離。眾所周知,目前,我國社會生產力和整體物價水平與10餘年前相比,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如果目前由貴重金屬製成的、具有很高收藏價值的銀元仍舊維持在10多年前的60元左右的價位上,實際上,就是嚴重的貶值,銀幣價格大幅上漲,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彈簧的釋放,回歸它應有的價值是歷史的必然。
三是銀元中的「龍元」等緊俏品種近年來在海內外廣受青睞,市場價格不斷看漲,而這些品種,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作為抵制外來銀元如西班牙「雙柱銀元」、墨西哥「鷹洋」以及「站洋」、「坐洋」等的入侵,各類「光緒元寶」、「宣統元寶」等銀元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銀元的背面均設計有大同小異的中華龍。而作為「龍的傳人」的中華民族歷來對龍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和崇拜。這份情結,不論是大陸的華人和全世界的華人都一概不能割捨,所以刻有中華龍圖案的銀元受到普遍的青睞。而且「龍元」基本上都屬於我國早期鑄造的銀元,存世量較低,部分已經流向海外,供需矛盾突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銀元的進一步走俏。
四是隨著銀幣市場的火爆,各方面的資金大量介入,大量收購銀元者大有人在,例如北京近期就有經營者以200元一枚的新價格成千上萬枚地收購,在銀幣市場上引起很大的轟動;據有關報道,今年6月22日—28日將在北京德勝國際文化中心舉辦「第十三屆世界奧林匹克收藏博覽會」,北京錢幣市場受此推動,現代金銀幣、紀念幣以及近代銀元等呈現熱銷現象,收藏市場呈現近年少有的購銷兩旺景象,歷史悠久的銀元更加呈現紅火勢頭,價位大幅上揚。
據資深銀幣收藏愛好者介紹,「袁大頭」走俏的原因還包括:近年來一部分收藏者和農村一些地區的農民有用「袁大頭」等銀元作為壓歲錢或者送禮的習俗,在他們看來,贈送具有保值、升值功能的銀元比單純送壓歲錢更有價值。目前,市面上銀元已難見蹤影,在偌大的徐東古玩城裡,幾乎看不到銀元的身影,經營者反映,經常是「剛收到一兩枚,馬上就被搶購一空……」這使存有銀元的商家普遍存有惜售心理,一些經營銀元的店鋪和老闆轉而只收不賣,等待進一步的漲價。可以說,各地收藏市場成立至今不到20年的時間里,這一搶購銀元的現象,還是前所未有的。目前,銀元這一收藏門類已經成為收藏市場上走紅的品種和收藏者爭相追逐的目標。
綜上所述,近一年多來銀元市場出現的暴風驟雨般連續的大幅度上漲,基本上是屬於銀元應有價值的歷史性回歸和必然的反彈,以筆者之見,這種上漲勢頭,短期內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是如果仍舊在短期內進一步大幅上揚,並且一漲再漲,那肯定就會有人為炒作的嫌疑了,投資者對此應保持一定的警惕。雖說投資銀元的風險較小,也應謹慎入市,防止盲目跟風受損,因為目前銀元的價格已經處於較高的價位。但一般收藏者則不必有很多的擔心,因為即使不上漲,作為貴重金屬製成品的銀元也能夠達到保值的基本目標。
鏈接:
①「袁大頭」全稱為「袁世凱頭像銀元」或「袁像銀元」,大多為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民國九年(1920年)、民國十年(1921年)發行;而發行於民國八年(1919年)的數量較少,因而其價格要比三、九、十年的高出30%以上;「袁大頭」除價格高昂的「簽字版」之外,還有「空心花」、「0」版等版別,由於數量較少,因此價位要高出普通「大頭」一倍以上。「袁像銀元」由於原始發行量很大(數億枚),約占我國全部銀幣的一半以上,所以歷來成為我國銀幣的代名詞和價格上的「風向標」。
②「江南省造光緒元寶」:清順治三年(1646年)時曾設立過「江南省」,治所在江寧府(今南京),所轄范圍包括今江蘇和安徽二省,至康熙六年(1667年)清政府撤銷了江南省編制,設立兩江(管轄江蘇和江西)總督。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時任兩江總督的劉坤一上奏朝廷,以江蘇及周邊地區急需大量銀元流通為由,請求朝廷准奏在江寧(南京)增設造幣廠,很快獲准。劉坤一為了擴大江寧造銀元的流通范圍,同時也為了使兩江總督府獲得一部分鑄造銀元的利潤,「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何不將「江寧鑄造廠」改成「江南省鑄造廠」?這樣一來,豈不是擴大了銀幣的流通范圍?於是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出現了:「江南省」在消失近240年之後,又神奇地、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江南省造光緒元寶」的銀元上,成為銀元史上一樁奇聞。然而正是這套銀元(全套九枚)成為我國唯一的一套以「干支」紀年法標注的銀元,也正因為如此,我國銀幣百花園中增加了9枚身價不菲的中高檔銀元和難得的藝術品。
D. 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建東村什麼時候開始拆遷
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建東村1978年開始拆遷。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建東村位於秣陵街道南部,東隔溧水河與原龍都鄉相望,南隔溧水河與祿口街道馬鋪社區相鄰,西部與周里村毗連宏衡,北臨東旺社區,1978年,建農大隊首創鑄敗汪造廠,後該廠遷址秣陵鎮,察絕仔發展成為南京鑄造總廠。
E. 南京江寧蒂森克虜伯發動機有限公司怎麼樣
普工薪水很高,大件活,勞動力度不強,新來的95%可能會被來回調動崗位(老員工也會被調動乾的都是輕松活,),如果你被調到傳說中的鍛造部門,呵呵,恭喜你中獎了,等著歇菜吧,都是打磨的活兒,一天下來鼻子里全是黑水,因為老員工不太願意干,剩下的只能你幹了,不服從都不行,年輕時候還是多學一點技術吧
F. 南京南站到江寧區漁業區怎麼走
公交槐鏈線路:地鐵s3號線 → d6路,全程約36.3公里
1、從南京南站乘坐地鐵s3號線,經過5站, 到達油坊橋站
2、步攜團行約210米,到達油坊橋地鐵站
3、乘坐d6路,經過21站, 到達濱江客運站
4、步行約2.7公里,到辯明橘達漁業社區
G. 我有一枚宣統三年的大清銀幣,請問各位行家現在市場價格是多少
目前,大清銀幣(龍洋)的價格從2005年初的220元左右漲到了350-400元左右。
近十餘年來一直風平伍數襪浪靜、價格低迷的銀幣市場,最近一年多來卻風雲突變,各類銀元價格連續上漲,扶搖直上,成為收藏市場上惟一能夠與文票及二、三版人民幣收藏比肩的走紅品種。
以素有銀幣市場「風向標」之稱的「袁大頭」為例,2005年以前的十多年裡,民國三年、九年、十年鑄造的「袁大頭」的市場價一直僅為60元上下,而到了2005年年底,突然躍升至75-80元;到了2006年的三四月間,又進一步升至90—95元,與2005年之前的十多年的停滯價相比,短短的四五個月之間,已經上漲了近50%。然而,這還僅僅是開始!2006年八九月間,「袁大頭」行情迅速突破百元大關,達105元左右。一般的收藏者估計,短短的10個月不到,「袁大頭」已經上漲了80%,而且已經突破了百元大關,總該歇一歇腳了吧?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到了2007年的元月份,「袁大頭」又亮了一手,來了個「開門紅」,幾乎在一夜之間飛漲至125元左右,如果品相較好,適於收藏的話,還有適當的加價;而到了3月份,又進一步升值到135元上下,而較為稀少的民國八年的「袁大頭」,更是漲到180——200元之間。更加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僅僅過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即2007年的4月中旬),銀幣市場再來一個大的震盪,創下一個前所未有的升值紀錄:民國三、九、十年的「袁大頭」一口氣就上漲30多元,達到165——170元的歷史最高點。俗話說,人算不如天算,已經創造歷史紀錄的銀元價格一發不可收拾,可謂勢如破竹,不可阻擋:僅僅過了一個星期,到4月21日(雙休日),「袁大頭」再攀高峰,達到令人震驚的200——210元(收購價180——190元),竟然突破200元大關!短短一個星期之間,竟然出現兩次漲價高峰,這不僅在銀幣領域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在所有收藏領域,恐怕也是極為罕見的。
「袁大頭」僅僅上是整個銀幣市場的一個縮影,整個銀幣市場目前已是全線飄紅。其中有飛龍圖案的各種「龍元」更是炙手可熱,異常走俏,如廣東、湖北、四川、「江南省」等鑄造的「光緒元寶」、「宣統元寶」以及天津造幣總廠鑄造的「光緒元寶」等極為搶手。天津造幣總廠銀幣,在一年多之前,市價還僅僅200元出頭,而目前已升值到近500元;我國極少以「干支」紀年(如甲辰、辛丑、乙巳等)來標注的「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全套9枚),除了標注「甲辰」(約400元)之外,其餘每枚單價都在500元以上甚至上千,而標注「乙巳」和「己亥」的等干支年號的銀元更是接近2000元之多,目前價格已相當於一年多以前的2.5倍以上甚至更多。即使多年來一直比「袁大頭」還低迷的「四川軍政府大漢銀元」以及墨西哥鷹洋等品種,目前也水漲船高,堪與「大頭」比肩。
應有價值回歸和價格的必然反彈
整個銀元市場前所未有地火爆,成為走俏的「績優股」。個中緣由是什麼呢?依筆者之見,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受國內外市場影響。作為貴重金屬的白銀,國內外市場近一年來價格暴漲,據悉,目前國際市場白銀價為1盎司13.89美元,換算成公制,為3.50元/克以上;而國內銀價已達3.80元/克左右,也就是說,不計算銀元的收藏價值,僅以白銀的原料價來計算,26.5克的「袁大頭」就價值100元左右,換句話來說,即使是「真銀假幣腔激」的「袁大頭」,都值上百元,何況還有相當收藏價值的真品呢?
二是作為貴重金屬製作的銀元,近十餘年來,其價值長期與市場價格相背離,這本身就很不正常,就算畢畝發行較晚的「袁大頭」也有90年左右的歷史。我國的各類銀元,製作精美,圖案考究、文字清秀、內涵豐富,具有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特色,集近代政治、經濟、文化以及金融知識於一體,而部分「大頭」和「鷹洋」甚至還曾經作為「中華蘇維埃政府」的紅色政權貨幣;而廣東、湖北、「江南省造光緒元寶」等我國早期銀元的歷史就更悠久。經過解放初期國家的大量兌換,再加上一些政治運動的沖擊,銀元在民間的收藏已大為減少。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銀元的收藏價值都是極高的。這么有收藏價值的銀元長期被壓制在非常低的價位上,明顯與其他許多年限並不長的收藏品種如「文革」等收藏品拉開了很大的距離。眾所周知,目前,我國社會生產力和整體物價水平與10餘年前相比,都有了極大的提升,如果目前由貴重金屬製成的、具有很高收藏價值的銀元仍舊維持在10多年前的60元左右的價位上,實際上,就是嚴重的貶值,銀幣價格大幅上漲,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彈簧的釋放,回歸它應有的價值是歷史的必然。
三是銀元中的「龍元」等緊俏品種近年來在海內外廣受青睞,市場價格不斷看漲,而這些品種,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作為抵制外來銀元如西班牙「雙柱銀元」、墨西哥「鷹洋」以及「站洋」、「坐洋」等的入侵,各類「光緒元寶」、「宣統元寶」等銀元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銀元的背面均設計有大同小異的中華龍。而作為「龍的傳人」的中華民族歷來對龍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和崇拜。這份情結,不論是大陸的華人和全世界的華人都一概不能割捨,所以刻有中華龍圖案的銀元受到普遍的青睞。而且「龍元」基本上都屬於我國早期鑄造的銀元,存世量較低,部分已經流向海外,供需矛盾突出。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銀元的進一步走俏。
四是隨著銀幣市場的火爆,各方面的資金大量介入,大量收購銀元者大有人在,例如北京近期就有經營者以200元一枚的新價格成千上萬枚地收購,在銀幣市場上引起很大的轟動;據有關報道,今年6月22日—28日將在北京德勝國際文化中心舉辦「第十三屆世界奧林匹克收藏博覽會」,北京錢幣市場受此推動,現代金銀幣、紀念幣以及近代銀元等呈現熱銷現象,收藏市場呈現近年少有的購銷兩旺景象,歷史悠久的銀元更加呈現紅火勢頭,價位大幅上揚。
據資深銀幣收藏愛好者介紹,「袁大頭」走俏的原因還包括:近年來一部分收藏者和農村一些地區的農民有用「袁大頭」等銀元作為壓歲錢或者送禮的習俗,在他們看來,贈送具有保值、升值功能的銀元比單純送壓歲錢更有價值。目前,市面上銀元已難見蹤影,在偌大的徐東古玩城裡,幾乎看不到銀元的身影,經營者反映,經常是「剛收到一兩枚,馬上就被搶購一空……」這使存有銀元的商家普遍存有惜售心理,一些經營銀元的店鋪和老闆轉而只收不賣,等待進一步的漲價。可以說,各地收藏市場成立至今不到20年的時間里,這一搶購銀元的現象,還是前所未有的。目前,銀元這一收藏門類已經成為收藏市場上走紅的品種和收藏者爭相追逐的目標。
綜上所述,近一年多來銀元市場出現的暴風驟雨般連續的大幅度上漲,基本上是屬於銀元應有價值的歷史性回歸和必然的反彈,以筆者之見,這種上漲勢頭,短期內還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是如果仍舊在短期內進一步大幅上揚,並且一漲再漲,那肯定就會有人為炒作的嫌疑了,投資者對此應保持一定的警惕。雖說投資銀元的風險較小,也應謹慎入市,防止盲目跟風受損,因為目前銀元的價格已經處於較高的價位。但一般收藏者則不必有很多的擔心,因為即使不上漲,作為貴重金屬製成品的銀元也能夠達到保值的基本目標。
鏈接:
①「袁大頭」全稱為「袁世凱頭像銀元」或「袁像銀元」,大多為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民國九年(1920年)、民國十年(1921年)發行;而發行於民國八年(1919年)的數量較少,因而其價格要比三、九、十年的高出30%以上;「袁大頭」除價格高昂的「簽字版」之外,還有「空心花」、「0」版等版別,由於數量較少,因此價位要高出普通「大頭」一倍以上。「袁像銀元」由於原始發行量很大(數億枚),約占我國全部銀幣的一半以上,所以歷來成為我國銀幣的代名詞和價格上的「風向標」。
②「江南省造光緒元寶」:清順治三年(1646年)時曾設立過「江南省」,治所在江寧府(今南京),所轄范圍包括今江蘇和安徽二省,至康熙六年(1667年)清政府撤銷了江南省編制,設立兩江(管轄江蘇和江西)總督。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時任兩江總督的劉坤一上奏朝廷,以江蘇及周邊地區急需大量銀元流通為由,請求朝廷准奏在江寧(南京)增設造幣廠,很快獲准。劉坤一為了擴大江寧造銀元的流通范圍,同時也為了使兩江總督府獲得一部分鑄造銀元的利潤,「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何不將「江寧鑄造廠」改成「江南省鑄造廠」?這樣一來,豈不是擴大了銀幣的流通范圍?於是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出現了:「江南省」在消失近240年之後,又神奇地、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江南省造光緒元寶」的銀元上,成為銀元史上一樁奇聞。然而正是這套銀元(全套九枚)成為我國唯一的一套以「干支」紀年法標注的銀元,也正因為如此,我國銀幣百花園中增加了9枚身價不菲的中高檔銀元和難得的藝術品。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龍洋 七錢二分 背面是雙龍壽字。 40W
北洋省造光緒元寶龍洋 七錢二分 背面龍邊上有34的字樣。 400-500
造幣總廠 七錢二分 背面上方有光緒年造四字 還有就是它的龍和別的不一樣 。 300-500
大日本.明治二十六年 416.ONE YEN.900 正面是 一圓 的龍洋。 200-400
江南省造甲辰光緒元寶龍洋 七錢二分 。 100-200
江南省造壬寅光緒元寶龍洋 七錢二分 。 150-250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龍洋 七錢二分 有兩種 一個正面光緒元寶兩邊是雙花 一個是雙點。 300-450
湖北省造宣統元寶龍洋 七錢二分。2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