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提高百米步幅
最好是用腳尖/前腳掌跑步
30米沖刺60米沖刺80米沖刺,每天10組,關鍵在於提高步頻,下坡路跑提高成績效果顯著.<不超過120米》
100米最重要的是爆發力。對於練習爆發力,可以嘗試高抬腿跑,原地縱跳,負重跳躍,負重跑,負重蹲起。另外,仰卧起坐、跳繩、俯卧撐、引體向上。平時如果說有場地的話,可以練習以下30米的往返跑,或是30米沖刺等。
下邊再給你介紹一下短跑.
短跑是一項以無氧供能方式為主的速度力量性項目,強大的爆發性力量,較高的絕對速度和速度耐力,良好的協調性和靈敏性,合理的跑的技術,以及較強的心理能力是從事短跑運動的必備條件,因而,認識纖含鎮短跑項目的特徵,把握短跑專項訓練的內在規律,探索短跑專項訓練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短跑教練員執教水平的重要途徑。鑒於上述,筆者運用多學科理論知識,結合自身多年參加短跑訓練實踐的感性認識,從短跑訓練理論與實踐層面上,探索短跑專項的主要訓練內容,以及針對性的專項訓練方法和手段,旨在為教練員提供訓練實踐依據。
2 以技術為中心的全面身體訓練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各個器官系統是相互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的,要想提高短跑運動成績,必須全面地改善與提高運動員的身體訓練水平。進行有目的的、有比例地全面身體訓練,採取多種多樣的老謹身體訓練方法和練習手段,不僅能彌補專項訓練的某些不足,而且有利於全面發展運動員的身、心的能力,提高運動技能、技巧,及身體健康水平,從而為運動員創造優異運動成績和將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需要強調的是,全面身體訓練必須要緊密結合短跑專項的需要,尤其是要進行以技術為中心的全面身體訓練,教練員一切的身體訓練方法和手段的設計、採用,必須符合與接近短跑技術的時間與空間特徵,否則,將事與願違,事倍功半,達不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3 提高步長、步頻能力
步長和步頻是現代短跑技術的核心,也是構成跑速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運動員技術特點、身體素質水平、神經類型與身體形態特徵等綜合體現。要提高跑速,步長和步頻是關鍵。倘若兩者同時提高是最理想的,但實踐中要做到這一點難度卻很大。因而,在短跑訓練實踐中,一定要根據運動員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發展步長或步頻。例如,我進浙江大學體育系時,年齡已經是20 歲了,客觀上已經失去了發展步頻的最機佳時期(從運動素質發展敏感期而言,11歲~13歲是發展步頻的最佳時期),因而,在發展步長和步頻二要素時,堅持以在保持適宜步頻的基礎上,重點突出發展步長能力。由於指導思想明確,主攻方向合理,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恰當,所以我的100m成績也從進校時的11.4S提高到11.88S。從跑的技術原理分析,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為此,在訓練中,我們結合短跑的技術特點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在訓練手段的選擇上,我們採用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台階、跑台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下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我們還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幅度,加快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從而提高了步長能力。
對於步頻能力的訓練,我們側重於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縮速度,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性訓練,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與肌肉的放鬆能力。提高肌肉快速收縮力量採用的訓練手段有:(1)高速、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練習,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
採用的訓練手段有:(1)高速、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練習,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折疊技術, 擺動腿大小腿折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盡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3)快速擺臂、擺腿練習,要求腿、臂動作協調進行。實踐表明,上述提毀粗高步頻的訓練指導思想及訓練手段是行之有效的。
4 發展絕對速度
絕對速度是指短跑運動員發揮最高跑速的能力。絕對速度的優劣,不決於運動員中樞神經系統的靈活性、肌肉的快速收縮的力量,動作速率等因素,而且還取決於運動員掌握跑的技術的實效性和經濟性。因而,在發展絕對速度時,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與空間的節奏。在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的安排上,可採用:(1)20~40m行進間快跑練習;(2)4x25--50m接力跑,加速跑,追趕跑練習;(3)下坡跑練習;(4)順風跑練習;(5)各種短段落的變速跑練習等。
5 發展速度耐力與力量
速度耐力是指運動員保持高速度跑的能力,短跑項目是典型的無氧代謝 運動項目,其速度耐力是以無氧供能為其基礎,並建立在有氧耐力發展的基礎上,所以在進行無氧耐力訓練時,應有一定比例的有氧耐力訓練,使運動員的心臟容積增大,每搏輸出量增多,從而為無氧耐力訓練奠定基礎。一般可以採用以下訓練方法:(1)反復跑;(2)組合跑;(3)變速跑;(4)節奏跑;(6)越野跑等;
力量是速度的核心。由於人體一切運動都是肌肉在神經系統支配下的工作(收縮與放鬆)所致,因此,肌肉力量的大小不僅對運動成績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而且直接影響其他各項運動素質的發展與提高,甚至可以說是一切運動能力的原動力。鑒此,在短跑訓練中,應將力量訓練作為重要的核心內容來加以重視和進行。有關力量訓練的方法手段非常多,無法一一闡述,簡而言之,應注意如下原則:
(1)訓練要全面、系統
注意選擇合理正確的練習方法和手段,不僅要使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訓練,而且還要注重小肌肉群和遠端肌肉群的協同發展。否則,不但不利於運動成績的提高, 而且還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2)結合專項,有的放矢
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要根據專項訓練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發展專項所需要的力量素質。短跑運動員應側重於快速力量、相對力量和爆發力量的發展。並且,要有利於所獲得的力量水平盡快、有效地轉移到短跑專項成績中。
6 掌握跑的放鬆技能
要做到跑得放鬆自然而有節奏,是短跑技術訓練的難點,因為肌肉的緊張和放鬆是由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性所決定的。運動生理學揭示:肌肉收縮的力量,是肌糖元在催化酶作用下分解釋放出高能磷酸鍵而提供的,而這些高能物質在運動員體內,特別是肌肉中有一定的量可以通過改善營養和科學訓練提高其含量,短跑運動員在劇烈活動中欠下大量「氧債」會出現暫時能量供給不足的現象,如果運動員運動是緊張就會把能量消耗在無用功中,降低肌肉的效率,影響速度。運動員若能善於放鬆自然跑,就能降低無用功的消耗,做更多的有效功,從而提高跑的實效性和經濟性。
在訓練中,提高運動員跑的放鬆技能,主要取決與發展運動員專項知覺發展水平,主要的訓練手段有:(1)提高時間感,採用不同速度和距離的間歇跑;(2)提高節奏感,按照教練員的不同信號或標志的節奏跑;(3)提高用力感,採用不同距離的快跑和慢跑,不同距離的上坡跑、下坡跑和重復跑;(4)提高速度感,採用不同速度和距離的變速跑等。
7 加強心理訓練
健全的心理狀態,良好的意志品質是運動員創造優異成績的精神支柱。有的運動員雖然平時訓練不錯,但比賽過不了硬,賽前和比賽是思想緊張,吃睡不好,生活規律破壞,消耗精力過多,比賽時心慌意亂,控制不住自己,技能失常,成績下降,賽後思想波動。針對隊員的具體情況,在訓練中要做到嚴格要求,從實戰出發,如改變訓練環境條件,創造氣氛,施加一定的壓力,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品質和自我控制能力。從而在各種變化的條件下,都能沉著冷靜、機智靈活的排除干擾、發揮正常,賽出好成績。
8 結束語
總之,通過多年的短跑訓練和系統的專業理論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有效發展運動員的短跑成績,既要加強以技術為中心的全面身體訓練,又要突出專項能力訓練,尤其是快速力量和速度能力的訓練,並努力掌握跑的合理技術。對於專項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的選擇,關鍵在於能否因材施用,因人而異。並且,根據對短跑項目技術特徵的認識和對運動員個性的了解,選擇和設計一些符合現代短跑訓練的方法和手段,對運動員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使短跑訓練的觀念、指導思想及具體操作有個全面的更新,最終達到提高短跑運動成績的目的
2. 中長跑1000米步幅太小怎麼辦
步幅小有小的好處,不需要刻意去學習別人的大步幅,那樣容易想邯鄲學步一樣,學了別人的,最後連自己的也忘了;跑1000米,為的是練什麼,你這一點要搞清楚;如果你的回答是力量,我說:你剛開始練習1000米時,就主打力量的練習,那你是有把握以高速堅持跑完全程了?高手都不一定做得到,高手都做不到!沒錯,這1000米 ,你先能夠堅持跑完就行了;所以先要練習的是耐力,其次才是速度,最後有把握了,沖刺1000米,再練習力量。
所以,你現在步幅小,其實是對的,而且是最科學的,不知是哪州彎談個要你練習加步幅的,畢竟以小步幅,可以練習耐力,又可以在速度上下功夫,最後還能在沖刺時更方便的用力量,因為此時耐力冊碰速度都有了,再把力量一加上去,快得很;
總之,按你自己現在的感覺來,跟著感覺走,有本事的人,就以小步幅,照樣跑第一。
要有自信,別人說的不一定對,人家不一定懂你,聽自己的多好,做自己的鬧棗主人。
3. 100米短跑頻率和幅度小怎麼辦
你好!我是練田徑的,很高興為你答返中解答。 100米最重要的是步頻和步幅同樣擺臂也很重要。 步頻慢主要是清山腿部力量不足,可以練原地快速高跆腿(用全力)同時加上快速擺臂。步幅小主要是柔韌性差,多壓腿就可以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世拍你幫助,及時採納
4. 步幅小怎麼辦,跑步邁不開腿
這主要是跑的技術不過判備關、柔韌性差、襲歷大小腿折疊不好造成的。改進方法:1、多做跑的專門性2、踏格跑3、標志跑4、柔韌練習5、弓箭步走(負重)6、上坡跑7、樓梯跑(大步)通過以上練習就可以改正你的毛病拍沖搜。祝:健康!快樂!
5. 我是跑60 100的,步頻很快,但步幅很小,怎樣能讓我在短時間內把步幅邁大!
這主要看你禪悔的身高了···其實步頻快也是一個優勢啊,很多大個選手都做不到步頻快的優勢。坦咐首先您的大腿柔韌性是很重要的,您要確定你的大腿韌帶可以確保可以拉大不服,其次就是邁大步的訓練,您可以嘗試後蹲跑的練習。動作要領是要保持後蹲腿的平直,快速而有效的發賀信正力。這個訓練可以幫助提高步幅和後蹲力量
6. 搞田徑,步子很小,怎麼辦有辦法練大嗎
如果步子邁不大,那蘆好就提高邁步頻率,來補缺這個缺點,跑步時,盡量用腳尖,這樣有利於加快步伐,也容易邁大。(這個方法應該彎嘩中管用,我以前就是跑百米的,情況跟你一樣)埋山
7. 我是練短跑的,我速度很快,就是腳步很小,不知道如何改進
不知道你說的速度很快是個什麼概念,你一顫高百米的成績是多少?
步幅的大小是由跑步時髖關節的展開茄碰尺幅度覺得的,你步幅小就是在跑步時髖關節沒有充分打開。現在的短跑技術是髖關節積極前擺,打步幅快頻率。
增加步幅的簡易訓練方法有,後蹬跑,跨步跳,弓步走,吵橋負重交換腿跳等等!
8. 怎樣提高步幅和步頻
步幅,可以多練習弓步走和車輪跑,但每次練習都燃山盡量做到最大幅度,還有就是可以多練習跑跳步,這樣你的騰空時間就有了,步幅就 打了。步頻,受遺傳因素比較大,改變難,但你可以多練習後知察踢腿,可以增加它的耐力。過段時間效果應該不皮猛中錯。願你的成績越來越好。
9. 田徑訓練中學生跑的步幅小如何改進
多壓腿哈
跨步跑
改善短跑的步頻和步幅的小方法
步幅和步頻的提高對短跑成績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而「跑、跳格」用於發展途中跑速度素質的訓練有著良好的效果。「跑、跳格」訓練中分跑長格和跑短格。跑長格的練習主要有利於提高步幅;跑短格的練習主要有利於提高步頻,培養下肢跑的節奏。
跑是人體最基本的活動技能,短跑在中學各年級教材中都出現,是跑的重點教材,跑的基本技術要求是動作輕松,步幅大,步頻快。訓練短跑的手段有很多種,這里介紹一種簡單易行的手段:「銷大岩跑、跳格」。在我從事課堂教學和課余訓練的實踐中,這一手段對提高步幅和步頻有明顯的效果。
為了提高短跑步頻,跑小格格間距離可取60—80厘米,採用海綿塊為障礙物,如果海綿塊之間的距離為60—80厘米,可用總長為20米左右的距離,設置25—28塊海綿塊。如果發展腿部後蹬力虧御量,進行連續跨步跳長格,格間距可採用3.5米左右。為了發展小關節,小肌肉群的力量,用單腳連續跳小格,格間距可採用1.5米—2.5米。用以上幾種方法「跑格」或者「跳格」進行課堂教學或者體育訓練時,可根據不同的訓練內容而定,可以計時,也可以不計時。最主要的是要求學生以最短時間完成單次訓練任務。
步頻和步幅是決定短跑速度的主要因素。步幅的大小決定了步長,也就是所謂的兩腳著地點之間的距離,步頻是指單位時間內跑的步數,兩者的乘積就是跑得速度,因此,無論改變步頻或步長,或者兩者同時改變,都將對跑速產生影響。可見改善步頻和步幅是提高短跑速度的關鍵, 因此,步頻、步幅訓練備受人們重視。
用跑長格來發展短跑中途中跑的步幅,我們知道步仿頃長是由後蹬距離、騰空距離和著地緩沖距離組成,跑長格就是相對訓練了後蹬距離中後蹬角度和後蹬伸腿程度,以及騰空距離中的騰空時初速度和騰空角度等改變步長的因素來增加步長,步長的增加就相對的減少了全程步數。步頻取決於完成每一步的時間,這一段時間可以分為支撐時間和騰空時間,跑短格恰好就起到了縮短支撐和騰空時間;進行連續跨步跳長格,發展腿部後蹬力量,騰空距離主要是受後蹬階段的效果所制約。腿部後蹬力量有了提高,蹬地的力量就越大,身體獲得向前的加速度也越大,加上海綿塊有高度限制,這樣就確定了後蹬角度。後蹬方向正確,後蹬角度適宜,獲得了更大的與跑進方向一致的支撐反作用力,使得步頻和步幅都有了相應的提高。
可見「跑格」的訓練對步頻和步幅的提高有著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