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軸承是用什麼材料做成
大部分的軸承,使用JIS鋼種中的SUJ2。大型軸承使用SUJ3。SUJ2的化學成分,在世界各國,作為軸承用材料已規格化。比如:與AISL52100(美國)、DIN100Cr6(西德)、BS535A99(英國)等均屬同種鋼。進一步需要耐沖擊的情況下,作為軸承材料使用鉻鋼、鉻鉬鋼、鎳鉻鉬鋼、採用滲炭淬火,使鋼從表面至適當的深度有一個硬化層。具有適當的硬化深度、細密的組織、合適硬度的表面及心部硬度的滲炭軸承,比使用軸承鋼的軸承具有優良的耐沖擊性,一般的滲炭軸承用鋼的化學成分。
❷ 軸承最常用的材質有哪些國內哪些廠家的鍛件比較好
軸承常用的材質有金屬類軸承合金、銅合金、鋁基合金、灰鑄鐵,非金屬石墨、橡膠、木材的。
金屬類
(1)軸承合金(通稱巴氏合金或白合金)
軸承合金是錫、鉛、銻、銅的合金,它以錫或鉛作基體,其內含有銻錫(Sb-Sn)、銅錫(Cu-Sn)的硬晶粒。硬晶粒起抗磨作用,軟基體則增加材料的塑性。軸承合金適用於重載、中高速場合,價格較貴。
(2)銅合金
銅合金具有較高的強度,較好的減摩性和耐磨性。青銅的性能比黃銅好,是最常用的材料。青銅有錫青銅、鉛青銅和鋁青銅等幾種,其中錫青銅的減摩性最好,應用較廣。但錫青銅比軸承合金硬度高,磨合性及嵌入性差,適用於重載及中速場合。鉛青銅抗粘附能力強,適用於高速、重載軸承。鋁青銅的強度及硬度較高,抗粘附能力較差,適用於低速、重載軸承。
(3)鋁基合金
鋁基軸承合金有相當好的耐蝕性和較高的疲勞強度,摩擦性能亦較好。這些品質使鋁基合金在部分領域取代了較貴的軸承合金和青銅。鋁基合金可以製成單金屬零件(如軸套、軸承等),也可製成雙金屬零件,雙金屬軸瓦以鋁基合金為軸承襯,以鋼作襯背。
(4)灰鑄鐵及耐磨鑄鐵
普通灰鐵或加有鎳、鉻 、鈦等合金成分的耐磨灰鑄鐵,或者球墨鑄鐵,都可以用作軸承材料。這類材料中的片狀或球狀石墨在材料表面上覆蓋後,可以形成一層起潤滑作用的石墨層,故具有一定的減摩性和耐磨性。由於鑄鐵性脆、磨合性差,故只適用於輕載低速和不受沖擊載荷的場合。
非金屬類
碳-石墨可作為不良環境中的軸承材料,其中石墨含量愈多,材料愈軟,摩擦系數愈小。可在碳-石墨材料中加入金屬、聚四氟乙烯或二硫化鉬組分,也可以浸漬液體潤滑劑。碳-石墨軸承具有自潤性,它的自潤性和減摩性取決於吸附的水蒸氣量。碳-石墨和含有碳氫化合物的潤滑劑有親和力,加入潤滑劑有助於提高其邊界潤滑性能。此外,它還可以做水潤滑的軸承材料。
橡膠主要用於以水做潤滑劑且環境較臟污之處。
木材具有多孔質結構,可用填充劑來改善其性能。填充聚合物能提高木材的尺寸穩定性和減少吸濕量,並提高強度。採用木材製成的軸承,可在灰塵極多的條件下工作。
❸ 軸承製作的材料是什麼鋼鐵合金
常規的軸承都用軸承鋼。
現在還有復合材材料做的,也有陶瓷做軸承,用在特殊的場合。
❹ 汽車發動機曲軸軸承通常採用什麼材料
汽車曲軸軸瓦通常採用鋼背+減磨合金的結構,減磨合金常用的有巴氏合金、銅基合金、鋁基合金三大類。
軸承由外圈、內圈、滾動體(球、圓柱、錐形或滾針等)和保持架四大部分構成,有的帶有密封圈,除了密封圈和部分保持架外,其餘的製造材料主要是軸承鋼。
選擇汽車軸承的類型與型號時,主要依據承受的負荷性質、方向、大小、實際部位的工作環境以及對軸承的剛性、極限轉速、壽命、精度等方面的要求,一般由設計人員完成。
(4)軸承是由什麼做的擴展閱讀:
汽車軸承在服役過程中,滾動體和套圈表面的單位面積上要承受很大的壓力,經計算最高可達5000N/mm2,軸承運轉時除了有滾動還有滑動,除受到高頻、交變的接觸應力之外,還受離心力的作用,如圖6所示。
汽車軸承的主要失效模式有剝落、點蝕、粘著、拉傷、斷裂、精度喪失、振動雜訊超標等,因此,對軸承鋼的性能有如下幾點要求:
①高的純凈度。
②低的氧含量。
③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④良好的尺寸穩定性。
⑤足夠的抗壓強度和抗變形能力。
⑥良好的工藝性能。
❺ 圓柱滾子軸承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什麼材料?這個問題問的還不好回答呢?一般都是軸承鋼的。還有不銹鋼的,塑料。碳鋼的,鐵的,陶瓷的等等。
❻ 古代車輛的軸承是用什麼做的,是怎麼做的
古代車輛的軸承是什麼材料做的?其實這也得分時期,軸承作為車輛部件之一,在中國古籍中很早就有過記載。
公元前2000多年時,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原始車輛,就是用多根圓木,上面放木板,木板上放重物,前面用人或者馬拉動重物,另外一個人不斷將圓木擺在地面上,這樣就是最原始的木輪運輸,人們通過這樣運輸發現,圓木越大就走的越快,後來就逐漸增加圓木的直徑,接著就演變成輪子。
(漢代金屬軸瓦)
到了元朝還出現了“滾柱軸承”,這是科學家郭守敬發明的“渾儀”上安裝的軸承,其主要目的就是減少摩擦阻力,可以說是最原始的滾動軸承,但是那時候並沒有運用到古代車輛上。
除了木頭和鐵製作的軸承,還有青銅製作的軸承,而最開始的車輛軸承製作也比較簡單,首先車軸橫於輿下,連接輪子中心的圓孔,車輪把木頭用蒸汽蒸軟做圓,裝輻條提升結實程度,兩個兩輪車架上,中間再用一根豎軸連接,有安裝轉向裝置。
❼ 製造軸承需要什麼原料
製造軸承的材料有許多,當然,歸主要的就是軸承鋼了。另外還有陶瓷類(氮化硅陶瓷、氧化鋁陶瓷、納米陶瓷),塑料類,不銹鋼,青銅類(錫青銅、鈹青銅等),石墨材料等等。
❽ 軸承製造一般用什麼材料軸承是什麼材料做的
1、軸承製造一般用JIS鋼種的SUJ2。大型軸承使用SUJ3。
2、在進一步需要耐沖擊的情況下,作為軸承材料使用鉻鋼,鉻鉬鋼,鎳鉻鉬鋼,採用滲炭淬火,使鋼從表面至適當的深度有一個硬化層。具有適當的硬化深度,細密的組織,合適硬度的表面及心部硬度的滲炭軸承,比使用軸承鋼的軸承具有優良的耐沖擊性。
3、一般進口軸承都實施了真空脫氣處理,所以,所使用的材料清凈度高,氧氣含量少,質量好。同時彩了恰當的熱處理,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顯著提高。
4、此外還有可用於大氣污環境中工作軸承的不銹鋼。用於特殊場合的陶瓷材料。還有耐熱性優良的高速鋼。
❾ 軸承 怎麼做出來的
軸承生產工藝流程
軸承的具體生產工藝流程:原材料——內外圈加工、鋼球或滾子加工、保持架(沖壓或實體)加工——軸承裝配——軸承成品
在軸承生產工藝流程中,最為關鍵的是以下幾個環節:
1、鍛造環節
鍛造環節是保證軸承使用可靠性和壽命的重要環節,原材料經過鍛造後,形成軸承套圈毛坯。與此同時,原材料的組織結構變得更加緻密、流線性變好,從而可以提高軸承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此外,鍛造工藝的好壞還會直接影響到原材料的利用率,從而對生產成本產生影響。
2、熱處理環節
熱處理環節是將經鍛造、車加工後的軸承套圈進行高溫處理,它直接影響軸承套圈中滲碳的均勻性,可以提高軸承的耐磨性和硬度,也是影響軸承使用的可靠性和壽命的重要環節。
3、磨加工環節
經過熱處理後的軸承套圈還需要實施磨加工,它是保證軸承精度的重要環節。經過磨加工後,軸承套圈的生產過程基本完成。
[附] 軸承內外圈工藝流程:棒材——鍛造——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超精加工——零件終檢——防銹入庫
主要的生產設備包括:冷輾機、全自動球軸承內圓磨床、淬火線、退火爐、壓力機、數控車床、軸承磨床、內溝磨床、外溝磨床、高精度卧軸圓台平面磨床、數控銑床、無心磨床、高精度通磨無心磨床、精密溝道超精研機、內表面數控磨床、數控往復式雙端面磨床、高溫高速軸承試驗機、熱處理生產線以及質量檢測設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