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出拍攝旅行大片,需要准備哪些器材
首先我們需要確認旅行是自駕游還是背包游。
二者的區別就是自駕游基本上不太需要時時刻刻背著攝影包。
可以把大量的攝影器材放在車上。
停車拍照,並不需要太負重。
背包游就是不開車,坐飛機或火車抵達目的地,
離開賓館一天的拍攝需要全程背著攝影器材。
所以理論上自駕游可以多背點器材,
背包游器材盡量輕便些。
其次,需要考慮自身的背負能力。
有的人特別能背東西,
比如年輕人背個三四十斤的攝影包爬個雪山什麼的沒問題。
如果你是個小女子顯然攝影器材也是越輕便越好。
所以呢,我們要根據自己旅行的方式以及自己的體力來選擇攝影器材。
帶得多,帶的全,器材重--往往意味著更完美的拍攝效果。
帶得少,帶的精,器材輕--往往意味著更輕松的拍攝過程。
如果為了更完美而強背更多的器材,
往往會造成拍攝非常艱難,
這樣並不值得。
你拍攝時的心情,相比器材而言,
更加能決定你的照片質量。
如果是自駕游,可以選擇單反相機,
將各個焦距配齊,
而且要盡量選擇頂級鏡頭,
而不需要考慮鏡頭的重量,
比如變焦鏡頭方面可以配齊大三元。
如果對於某些焦段有特殊需要的,
可以在這個焦距上准備一支有著特大光圈的定焦鏡頭。
比如你喜歡拍攝星空,那麼14mmf/28可能就很重要。
多帶幾支鏡頭是沒錯的。
此外,要帶兩台機身,
兩台機身上面分別配兩種鏡頭--廣角一長焦。
如果你是背包游,可以選擇微單相機,同樣盡量配齊焦距。
我覺得16-35這個廣角變焦鏡頭(或者其他超廣角變焦)
和70-200mm這個中長焦變焦鏡頭
(80-400mm或者100-400mm鏡頭也是極好的),還是有必要的。
此外可以再配合一支35mm或者50mm左右焦距的大光定焦鏡頭,
如果這樣組合,兩台機身還是有必要的。
同樣,一台機身掛超廣角變焦鏡頭,
一台機身掛中長焦變焦鏡頭。
如果不想帶兩台可換鏡頭的機身,可以帶一台機身,
然後再隨身帶一個高畫質的卡片機作為補充。
如果只帶一台機身,可以選擇大變焦 旅遊 鏡頭,
比如索尼的24-240mm鏡頭(或者其他一鏡走天涯的大變焦比鏡頭)。
同時,可以再帶一支35mmf71.4或者55mm f/1.8(或者其他標頭)。
隨著 科技 的進步,現在相機成像越來越好。
其實很多機身、鏡頭一體機,
因為擁有很好的畫質以及超級大的變焦范圍,
所以這也是旅行的好選擇。
比如索尼的 RX10V或者佳能的G3X,都是很好的選擇。
記住幾點:
1.焦距盡量帶齊,廣角到長焦都要有--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
2.隨時有機器能提供你廣角或者長焦一-因為精彩的畫面往往存在短暫;
3.大光圈定焦鏡頭要盡量保證有一支--因為這會讓你的照片顯得迷人。
其實只要拍攝內容好,什麼拍攝設備都能拍攝出好照片,
但是更好的器材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好的拍攝效果。
對於旅行者來說,更好的器材也意味著更重的重量以及體積,
所以找到平衡點就可以平衡畫面效果和拍攝心情。
如果是自駕游,那麼一定要帶三腳架,
反正可以扔在後備廂里。
如果是背包游,如果不需要拍攝夜景,
建議就不要帶三腳架了。
因為這東西過不了安檢,
一般要托運,然後整天背著會很累的。
如果背包游但是有夜景要拍,
那麼建議帶輕便的旅行三腳架,
2000元左右價位的,碳素的,
可以收納起來的,越短越好。
而攝影包一般分為單肩包以及雙肩包兩種。
雙肩包:雙肩背著輕松,取用鏡頭麻煩。
單肩包:單肩背負沉重,取用鏡頭快速。
如果是准備跋山涉水,或者需要長時間背包,
再或者背的器材比較多,那麼建議選用雙肩包。
記住,雙肩包叫「背負系統」,就是讓你背著跋山涉水的。
如果是要拍攝城市題材、人文題材等,
或者帶的器材不多,那麼單肩包是選擇方向。
記住,單肩包叫「拍攝系統",
不是讓你長時間負重的。
如果你隨身帶了旅行腳架,
那麼建議你將腳架掛在單肩包上或者放到包里。
所以選擇單肩包時,盡量不要再考慮腳架了。
此外,我還有一個好建議:「背負系統」和「拍攝系統」都要。
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要准備一個雙肩包一個單肩包呢?
也不是。
「背負系統」靠雙肩包這是一定的,
但是「拍攝系統」還有一個好的選擇-一腰帶!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腰帶,
上面掛一些鏡頭袋,
裡面可以放鏡頭以及其他雜物。
這樣,長時間拍攝也不會很累,
取用也極為方便。
腰帶的缺點是對於器材的保護會不夠,
所以還是需要一個雙肩包在跋山涉水的時候用,
不需要跋山涉水的時候則可以用腰帶。
我是明慧先生,專注分享攝影知識和攝影作品!
感謝您能夠閱讀本文和關注點贊 。
您的點贊關注,
必定是我們內容創作者前進路上大大的動力,
後期也會推薦更加優質的內容哦 !
『貳』 旅行攝影最實用的鏡頭組合是什麼
旅行拍攝的題材,無外乎風景風光,人文紀實,人物人像。
對於攜帶什麼樣子的鏡頭組合,根據情況的不同,給出大家三個組合的建議。
一、 自駕游形式的專業旅拍,並且拍攝主題需要兼顧內容較多。因為有車的便利性,配備一個大的鏡頭包,一個隨身的相機包。帶齊大或小三元(16-35、24-70、70-200)三個焦段的鏡頭,然後加上14mm、35mm、85mm等定焦鏡頭,如果有野外遠攝和打鳥需求,長焦鏡頭也要帶上。
實際拍攝中,根據需求,更換掛機頭,其他鏡頭和器材放在車上就可以了。當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雙相機的配備更好。
這是比較完善和專業的旅拍配備。當然器材和鏡頭很多,很重,是絕對不適合自駕之外的其他旅拍方式的。
二、專業度要求不高的,隨性隨意的旅行拍攝,交通工具經常變換,而且還可能長途跋涉。建議搭配鏡頭 24-105 加 50定,如果有大光定廣角鏡頭,可以帶上,沒有就算了。一般題材風景、人像,應該可以足夠應對了。
三、品質要求較好的旅拍,但是非自駕形式,器材不宜太笨重、繁瑣。建議鏡頭16-35mm,兼顧廣角風景到人文紀實,然後再帶上50mm定和85定就可以了。當然,缺少長焦鏡頭的組合,就不要奢望「打鳥」之類的拍攝題材了。
有人會建議,旅行拍攝的室外拍攝,一定要帶上70-200mm這個鏡頭。如果是短途旅行的話,這個鏡頭還可以考慮;如果是長途跋涉的話,體力好的男攝或許還可以,女攝的話,真心不建議。
2016年,我曾帶著70-200mm鏡頭去斯里蘭卡旅拍過,當時只考慮,這支中長焦鏡頭在室外人像的優異表現了。整個行程轉機倒車,帶著這么個大傢伙,真的是苦不堪言。
這是心有體會的肺腑之言,想帶沒問題,找好小哥哥專門給你背鏡頭哦。
旅行攝影最實用的鏡頭組合是什麼?
這個要看你是風光為主還是人文為主。如果在大三元裡面考慮,風光為主就帶16—35/2.8加24—70/2.8;人文為主就帶24—70/2.8加70—200/2.8,當然,別忘帶上三腳架和快門線。
第一、16—35/2.8是風光尤其是「大」風光拍攝利器 。它的特點是視角范圍大,適當誇張的畫面更具視覺沖擊力;成像 優質 自然,色彩還原度高,拍攝大風光就是首選。
第二、24—70/2.8是人文、活動拍攝利器 。這款鏡頭適應強,能夠兼顧風光、人文、人物活動和人像的拍攝,畫面變形很小,尤其適合城市風光、人物活動的拍攝,人像拍攝也有良好的表現。
第三、70—200/2.8是人物和「小」風光利器 。它是人像拍攝的利器,焦段較長,與人物的拍攝距離適中,不會有被拍者很拘謹和尷尬的情形,適合大場景人物活動的拍攝,近能特寫,遠能全景;拍攝風光也有不錯的表現,如果覺得它的視角還不夠大的話,可以藉助接片手段,也能拍攝中上場景的自然風光。
究竟使用深樣的組合,主要看本趟旅行拍攝的主要內容和個人使用喜好,不能絕對的看待。
旅行應該是邊玩兒邊拍,將自己走過的地方比較有特點的內容記錄下來,這個就需要個人負重越輕越好,這樣才能玩兒的高興,要是帶的東西重的自己都受不了,那還有心情旅行拍攝呢?
建議:根據自己 的 旅行目的,取捨攝影器材,如果去非洲大草原,建議帶長焦;如果去風景區,16—35或24—70:如果去人文味道濃厚的地方,建議帶24或35定。
18--200;24--240
這些是我常用的設備,來張合影先,漫漫旅行路上,誰不希望一路出大片,留給以後的自己細細品味、回憶,當然,在設備上,就不能馬虎,都說手機也可以出大片,那是給廣大人民群眾的福利,不是給追求完美的我們!
旅行拍攝,近交!遠攻!怎麼說呢,由於我們要不斷的更換新鮮拍攝環境,近攝和遠攝盡量能夠滿足快速切換,這樣在旅途上才不會錯過一些瞬間即逝的美妙風景、還有那些人,那些事!
所以設備上我個人使用的是雙機雙鏡,5d3+a7r3,鏡頭35 1.4+70-200 2.8,這種鏡頭組合能夠在我盡量保持能夠保證畫質的條件下能夠快速的切換。當然,單機也可,就是換鏡頭稍微耽誤時間。
35mm1.4 L鏡頭應用范疇很廣,人文,風景,特寫,星空,她幾乎全能,在有模特的情況下,可以較近距離拍攝,方便與模特溝通,畫質上更不用說,用過的都知道她的好:)不廢話,最具實用價值鏡頭非他莫屬!(個人習慣問題,不喜就噴哈)
70-200 2.8,雖然與35畫質有一定差距,好在是大光圈變焦,在遠處自己無法到達的區域,使用能夠及時抓拍有效鏡頭,不錯過每一寸風景,旅行必備佳品!
我的配置基本就是這樣,和萊卡大咖們的追求比肯定不如了,不過我覺得還是蠻實用的,圖片均為本人拍攝!僅供參考,互相學習。
旅行攝影,我個人理解,首要的是旅行,次要的才是攝影,與純粹的外出攝影創作不同(自駕游除外)。
我喜歡「跟團游」,也喜歡攝影。我使用的是尼康D810相機, 旅遊 時鏡頭組合是:尼康「大燈泡」(14-24f2.8)+「大竹炮」(70-200f2.8)。兩種金圈變焦頭,不僅畫質不輸定焦,而且拍攝起來也方便。無論是拍風光、建築等大場景,還是拍人文、人像、動植物,尤其是手持夜景,都能應對自如。
有人喜歡帶24、28、35、50大光圈定焦,加「大竹炮」也是可行的。
下面分享的照片,是我 旅遊 時拍攝的,希望能拋磚引玉,得到師友們的指點。
旅行大多拍攝題材就是風光,人文和人像。
各題材又可細分,比如風光,有些人又傾重於星空,有些人又是生態攝影,專業打鳥。
所以旅行沒有最佳鏡頭組合,根據你的拍攝目的和需求。
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個旅行攝影愛好者,不拘泥於某一題材創作,或者是風光,人文,人像都會涉獵,那麼建議大三元都帶上,然後戶外再帶個35/1.8定焦鏡頭,我覺得就足夠了。至於「大三元」是哪些鏡頭,解釋如下:
「大三元」鏡頭指的就是恆定F2.8最大光圈的三隻變焦鏡頭的總稱。這三隻鏡頭一隻是負責超廣角、一隻負責標准變焦,一隻負責長焦,三者加起來可以覆蓋從超廣角到長焦的最常用焦段(佳能和索尼是16-200mm,尼康是14-200mm,賓得是15-200mm),因此,就被稱為「大三元」。同時,只有最高檔次的恆定光圈鏡頭,才能被冠以「大三元」之名。
除此之外,你的機身裝備和體力狀況,你的鏡頭拍攝使用經驗,拍攝技術水平,旅行目的地環境(大海,沙漠……),旅行方式(長距離徒步或其它方式)都會影響到帶什麼鏡頭,因為畢竟鏡頭又重,換鏡也麻煩 。
總結一下,只有根據旅行目的地,拍攝需求和個人興趣,挑選最適合此次旅行的拍攝裝備和鏡頭。如果只帶3個鏡頭,非要最實用,我選35定焦頭和24-70,還有70-200。如果只帶一個,我選24-70焦段。
求所必而棄不必 ,歡迎各位攝友,驢友補充,指正,交流。
廣角1635,長焦70 200。
本人也喜歡經常旅行,看看不同地方的美景及人文,試過背一些器材出去,還有無人機gopro 之類的都背出去過,但久而久之意識到很多時候背太多器材都是用不上的,反而給旅行帶來不小負擔,所以推薦一鏡到3鏡,出去旅行畢竟是帶有人文色彩,拍人的時候最好帶一些周圍環境的風情,所以不太推薦背長炮出去,除非是有拍野生動物鳥類等需求。
一鏡24-105
二鏡24-105+35定
三鏡24-105+35定+12或14定
四鏡大三元+85定
五鏡大三元+35定+85定
再多可以都換成定焦頭了,不過那樣的旅行就像抗袋面在路上走,實在讓人受不鳥,極大的降低了旅行的樂趣。
其實旅行攝影只是一個大的范圍,旅行途中也會有人像創作,風景小品,甚至微距攝影等等,所以沒有一鏡走天下的鏡頭,只能根據自己旅行途中主要的拍攝題材來選擇,因為各自用的品牌和機型不同,所以就不推薦具體的鏡頭組合了,就從鏡頭類型方面來說一下。旅行攝影裡面風景拍攝自然佔大多數,所以要有一款畫質比較好的廣角鏡頭,為了構圖方便最好是廣角變焦鏡頭,光圈適中即可。因為有時候還需要有夜晚和星空的拍攝,所以可以再上一款超廣角大光圈的定焦鏡頭,拍攝宏大場景的片子。中間焦段來說可以選擇24-70適合平時當做掛機頭,風景人文都可以搞定,然後長焦可以再搭配一隻70200,只要不打鳥不射月,基本的都可以滿足了。
『叄』 旅行風光攝影適合的器材有哪些
對於一般的風光記錄和多人合影的題材時,哪些器材可以輕松勝任呢,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最適合拍風光的幾款相機,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1、佳能EOS 6D
EOS 6D是佳能的入門級全畫幅產品,盡管搭載2020萬像素全畫幅CMOS圖像感測器,同時也擁有50-102400的超強ISO范圍,但它是全畫幅單反中少有的輕量級機型。不過作為全幅單反,6D採用鎂合金機身材質加上防水滴防塵處理,整機的扎實性不需懷疑。佳能EOS 6D成就了高精細、高畫質的影像表現。它也是EOS系列中首次搭載內置Wi-Fi功能的機型。
點評:如果你對畫質有高要求,萬元級單反里6D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尤其適合女性用戶(握持舒適度可能更佳)。家庭用戶不建議購買大三元,套機足矣。
2、尼康D800
D800擁有3630萬像素,這對於風光攝影來說是很大的優勢。在理論上,像素高,優勢是絕對的,大家擔心的畫質降低問題,在D800身上也沒有看到,即便是像素減半使用也比大部分的單反相機像素要高。
尼康D800定位中級全畫幅數碼單反,同時還繼承頂級型號D4的51點對焦系統、9.1萬像素RGB感測器測光系統,這個全新的感測器分辨場景中的色彩和亮度時精度更高,在自動曝光、自動白平衡、i-TTL等自動控制功能上的准確度更高。最重要的是,該感測器讓D800在光學取景狀態下,實現高准確度的人臉識別功能。同時在3D跟蹤自動對焦時,跟蹤效果更好,並可對更小的物件進行持續跟蹤對焦。
點評:尼康D800能適應不同環境的挑戰,加上大三元重量接近8kg,如果不是真正熱愛風光攝影的攝友恐怕也沒有熱情背著這么重的器材去爬山涉水,D800更推薦給專業發燒友。
3、索尼黑卡RX10
RX10主打恆定大光圈大倍率變焦鏡頭,等效焦距達24-200mm,這也是業界首次使用恆定F2.8光圈且使用較大感測器的攜帶型數碼相機。2020萬像素一寸背照式CMOS、Wi-Fi無線傳輸、NFC通訊、鎂合金機身以及相傳已久的超采樣高清視頻拍攝等等都讓這款機器的定位遠,高於普通的長焦相機。
點評:索尼黑卡RX10在畫質不做出妥協的前提下適當增大了體積,並盡最大可能增加相機的性能與適用性。RX10走的是高倍率變焦能力的路線可以說重新定義了長焦相機市場,即個性又有革新精神
4、松下GM1
GM1是一款可換鏡頭高端便攜數碼相機,或者說是入門級無反相機。它具有普通卡片機的機身大小,但卻搭載1600萬像素Live MOS感測器,可以說是小身材里藏著一顆重量級的“芯”。GM1擁有優秀的維納斯引擎以及可實現快速自動對焦的對焦系統,這些都是能實現超高畫質的關鍵。
點評:松下GM1和索尼RX10相比,沒有大變焦,但是更加小巧便攜,松下特別為GM1定製的鏡頭LUMIX G 12-32mm很適合拍攝風光,而且可更換鏡頭的特性增加了GM1的可玩性。
首先,如果是初涉風光攝影的話,我推薦選擇入門單反相機,因為這類相機既有實用的性能又可以減輕背包的負重,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享受風光攝影的樂趣。以佳能EOS 1200D雙鏡頭套裝為例:佳能EOS 1200D擁有1800萬像素,常用ISO 100-3200,其機身內置多款數字濾鏡,足以滿足大家在旅途中的拍攝和後期處理;另外,其小巧的機身配以EF-S 18-55mm IS II和EF-S 55-250mm IS II鏡頭幾乎將旅途中的常用焦段一網打盡。
佳能EOS 5D Mark III的全畫幅配合EF 16-35mm f/2.8L II USM出色的廣角畫質以及漂亮的色彩表現想不拍出大片都難,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發現美景,拿起相機構圖,按動快門。
另外,佳能EOS 5D Mark III擁有強大的機身HDR功能,即便在逆光的情況下我們也能夠輕松拍出風光大片,加之EF 16-35mm f/2.8L II USM對色像差的控制,讓你照片擁有非凡的表現力。
旅行拍攝風光時,還得提醒大家記得備足相機電池,尤其是在較遠的地方拍攝,有些條件有限的景區是無法充電的。存儲卡的話帶2-3塊大容量存儲卡即可。另外還可以根據自己拍攝需要帶上ND或CPL濾鏡,以便更好地在旅途中進行創作。
『肆』 旅遊拍創作題材,最基本的設備要哪些拍攝應該注意什麼
旅遊 拍創作題材,它不同於普通 旅遊 紀念,最基本的設備是一定要配的。
首先, 需要一部手機或者是相機。 應注意,不論手機還是相機,焦段范圍最好在廣角到中長焦之間,便於拍攝大場景和特寫使用。
其次,需要一個三角架或是穩定器,應注意最好是輕便且易操作的。
第三,存儲卡。應注意,拍攝視頻會佔用比較大的儲存空間,如果用手機,需要加配存儲卡,以備拍視頻的空間;如果用相機最好是高速存儲卡,否則拍高清視頻影響讀寫速度。
第四,麥克風。應注意輕巧便攜拾音的設備是錄制聲音的好幫手。
第五,軟體。應注意提前下載需要的相關軟體在手機上。
以上是最基本的設備需求和應注意的事項。當然,你要航拍,帶上無人機那也是最好不過的了;你喜歡單反效果,或是創作編輯在電腦上,這都是錦上添花的事。
#戰疫必勝#我們期待可以自由出行的好日子,等疫情結束後,帶好心愛的裝備,我們一起去 旅遊 創作吧!
旅拍用什麼器材?要注意哪些?其實旅拍的范圍非常的廣泛:有背包的 有開車的……,那麼對於開車來說限制就很少,因為有車,就可以帶許多的器材。如果有的器材 你甚至可以全帶上。這個應該不在我們今天討論的范圍之列。我們主要講背包的、乘車旅行的旅拍的器材問題。
以下青姑娘列的干貨,敲黑板,拿筆筆記下來哦!
1.相機。我用的是幾年前的舊款佳能700D,它是有可以折疊翻轉的屏幕,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拍攝不同的視頻構圖。
2.鏡頭。我有一隻50/1.8定焦頭小痰盂,它的好處是光圈很大,在拍攝人像或者靜物的時候會有很強的虛實感。另外是相機本來就有的18-135鏡頭,旅行中的中遠距離完全夠夠的了。
3.儲存卡。如果你要拍攝視頻的話,就會需要比較大的儲存空間。所以在買記憶卡的時候,除了要看卡的容量之外,還要注意卡速。如果要拍4K這樣的高清視頻,一定要選擇高速卡,否則可能會讀寫不進去。淘寶上有幾個牌子做得很好而且價格適中,可以多備幾個。
4.三腳架。相機的好夥伴—三腳架。想要視頻拍得穩,三腳架不可少。還有比較方便的八爪魚三腳架也可以備一個,各種不平穩或者抖動的的地方全靠它了。
5.麥克風。旅行視頻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聲音就需要麥克風了,體積小很輕便,如果外面有防風罩,當處在大風天氣的時候,你也可以錄出清楚的聲音。有些夾領式的麥克風也不錯,價格也便宜。
6.手持雲台。手持雲台可以保持你在運動的時候可以拍出非常順滑的運動鏡頭效果。
7.無人機。航拍可以用無人機來拍攝,首選大疆。
8.運動相機。如果你要在水下拍攝,現在基本上用的最多的就是防水運動相機。比如gopro hero7。還可以把它固定在頭盔上或者胸前,幫你拍攝一些比較特別的視角。GoPro還擁有聲控裝置,簡單的聲控命令便可操控它。這款運動相機即使在騎行、漂流、游泳、爬山等運動場合下,都不用擔心會對它造成致命傷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旅途愉快哦!
我拍了幾天,感覺需要以下設備
1.自拍桿,最好是雲台,可以防抖還能夠一鍵改變方向。
2.帶藍牙遙控器的腳架,可以一個地方固定拍長視頻。
3.藍牙耳機,最好用骨傳導,佩戴更舒適。
4.最好多一個手機,不影響你的日常通訊。
這是硬體,軟體裡面下載幾個視頻處理app,推薦使用:剪映或vue。
雲台
手機支架
骨傳導藍牙耳機
視頻處理app
好,很高興回答您得問題!我自己本身也是很喜歡出去 旅遊 拍攝一些視頻作品的,可以個您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剛開始拍的時候沒有必要上一些昂貴的設備,我最初的裝備就是一部自用的華為mate30手機,和一個智雲M2穩定器.
這就是我用的基礎設備,現在主流的手機像素都很高,mate30的主像素是4000萬,也可以拍攝4k超清視頻,本身帶有視頻拍攝防抖功能,再搭配一個智雲M2穩定器,可以輕松拍出畫面穩定的4k視頻作品。後期拍出經驗了可以上款微單相機,搭配相對應的穩定器,可以拍出更專業的視頻效果,我之所以選擇智雲M2就是因為它不但可以搭配我的手機,也可以搭配幾款索尼微單相機使用,可以在後期升級使用微單的時候省下一個穩定器的錢。
另外在拍攝視頻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我的經驗就是要熟悉你拍攝的對象,還有就是規劃好你的拍攝路線和角度,視頻拍攝的技巧無非就是推拉搖移,所以視頻拍攝的時候要構思好取景角度。作為新手拍攝的話最重要的就是多看別人拍的好的視頻,然後自己嘗試去拍同樣效果的視頻,這樣多嘗試多練習,孰能生巧,也能拍出優質的視頻作品。這些就是我的一些經驗和想法,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謝謝!
我認為有一相機配24一70鏡頭足夠,輕裝上陣,外出帶太多一是不方便,二是不安全,三是用處不大。
《 旅遊 題材需要哪些攝影器材》第一看你選擇的 旅遊 方式,是自駕還是跟團 旅遊 。還要考慮自己的器材情況來選擇,如果是自駕器材可多帶一些。跟團要考慮自己攜帶的能力,自駕要有條件帶上,300頭,50頭18_135或廣角頭,要是跟團帶28_300或18_135就夠用了。還要帶腳架,自駕游帶腳架要盡量帶堅固重一點的,要是跟團帶單腳架方便一些。減光鏡有條件要帶上,拍天空或白雲是必不可少的。電池至少要兩塊,卡一般至少2塊,拍風光卡根據天數多帶幾塊。設置設JPEG 和NEF 兩種格式,防雨設備最好帶頭傘和大騎行雨披。風小帶頭傘,大點帶雨披,注意防雨。設備不要淋雨,攝影一定注意穿戶外鞋,防滑,眼鏡,手套,都是必備的。背包攝影專用包即可,氣吹,鹿皮,硬幣一枚備用。一般這些就夠用了,旅行一般就是人像,風光,紀實這幾項,帶上這些就可以旅行了。
基本器材:拍攝器、穩定器、剪輯器 高端器材:收音器、無人機
下面一個一個來說。
1、拍攝器
拍攝器主要是指拍攝視頻的器材,如 手機、相機、大疆靈眸口袋相機 等。無人機暫時不算入此類拍攝器。拍攝器的像素不能太低,目前市售的大部分手機其實都足夠,如華為、小米等,蘋果的拍攝效果稍遜一些。
如果是相機或大疆靈眸,則需要准備一張比較大的 儲存卡 ,最好是64G以上。否則你拍得正火,突然沒內存了也是很尷尬。
大疆靈眸:
2、穩定器
穩定器的主要功能是 防抖 。我用我親身血淚教訓告訴你,不防抖拍出來的素材,後期真的用著很難受。
手機的穩定器一般包括 手機三腳架 和 帶雲台的自拍桿 。手機三腳架用於機位靜止的拍攝, 很適合拍延時 ,雲台用於移動拍攝。
雲台是個什麼東西呢?簡單地說就是有自動校準功能的一個電動馬達。當雲台運行時,手機在移動中可以維持在一個相對水平或豎直的位置,並減少抖動。
記得帶雲台的自拍桿一定要買好的,否則防抖效果其實很差,充其量只有個自拍桿的作用。
一種手機三腳架:
這就是帶雲台的自拍桿(這個是大疆的,老貴了):
相機穩定器主要是相機三腳架和錄像防抖專用設備。前者和手機三腳架類似,也主要用於靜止機位拍攝,很適合拍延時。後者比較貴,咱一般人就別用了。而且舉著很沉。
相機三腳架:
大疆靈眸自帶雲台穩定器,如果你有閑錢,我強烈推薦這個(其實也不是很貴),體積小巧方便攜帶,視頻導出特別方便,錄制效果也很好。 一言以蔽之:真香。
3、剪輯器
這個很簡單,主要就是後期製作視頻用的器材,包括手機和電腦。
新手推薦用手機剪輯,最推薦的app為 剪映 。功能之強大,快趕上電腦剪輯了。另外 VUE、一閃 等也不錯。如果用手機剪輯,建議前期錄制素材時用手機或大疆靈眸錄制,相機錄制的視頻導入手機可能比較麻煩。 還要記得提前給手機騰內存 。
電腦剪輯功能更強大,而且對眼睛更友好, 會聲會影 、 Premier 比較適合新手, After Effects 適合老司機,其實我們日常拍攝,用前兩個完全夠了。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確定你的電腦性能還可以,不要被這些軟體卡死。
會聲會影操作界面:
4、收音器
這個就是比較專業的設備了。包括佩戴在人身上的麥克風和連入設備的接收裝置。如果不是專業的視頻,我覺得沒必要用這個,大部分情況都可以現場收音或後期配音。
如果覺得後期配音比較假,多錄一點環境背景音(所謂的白雜訊),配上人聲就顯得真實了很多。
5、無人機
無人機是比較高階的錄制水平了。但是無人機錄出來的視頻都賊好看,而且 無人機錄制自帶穩定器 ,尤其是體積比較大的無人機。(風特別大的環境中除外)。如果要嘗試的話,推薦大疆Mavic Air 2或Mavic 2,當然你如果有錢可以再買高配版。
下面這個視頻的素材就主要是我用無人機錄制的(其中有小部分用手機錄制,我忘了帶雲台……所以真的是血淚教訓orz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z411q7bY
6、其實最重要的,是錄制前的准備工作,想好在哪些地方錄,如何錄,最後如何剪輯,這些最好在錄制之前就計劃好,就像是導演一樣。
錄制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1、最重要的, 防!抖!!!
2、 空鏡。 簡單地說就是錄一些可以在剪輯時方便切換的環境。
3、 環境白雜訊 。這樣可以讓後期配音效果更自然。
4、光線、服裝、取景、過渡等提前設計好。
5、台詞不一定需要背,現在的vlog其實更注重自然記錄。
我認為現在的手機拍照像素等條件,基本滿足拍攝需求,所以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應當首先選用手機,當達到一定的資金積累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購置手機的穩定器。當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購置無人機,手持穩定器等專業設備。當然,我認為取材,更注重的是拍攝者的技術,當有一定的資金積累,也就說明技術得到了他人的認可,自然就應該更新設備,拍攝更好的素材。[耶][耶]加油吧!
運動相機,適合記錄戶外運動鏡頭。無人機,時候記錄大的風光風景。單反微單相機+廣角鏡頭,時候記錄拍攝風光大片。
『伍』 老年人外出旅行用什麼相機好
謝謝!我個人覺得老年人出去 旅遊 ,買一部好手機就好,還方便手機拍的照拍視頻很好,拿東西太多不方便很累。
老年人外出旅行用什麼相機好?
老年人外出 旅遊 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月亮走我也走,大家一起樂一周 」;還有一種就是 「 背著行囊去流浪,攝影 旅遊 顧兩頭」。
無論是屬於哪一種,總的原則都應該是實用和輕便。
第一、游為主拍為輔的就袋揣一隻手機 。現在手機的拍照功能都很強大,說法上已經與單反相機所差無幾,什麼大光圈、動態照片、全景照片、背景虛化等等,無不具備,有的甚至說起來比單反相機還要進步。盡管說起來有些誇張,但是還是很實用、很強大的,真的能對付一般的旅行拍照使用。而且還有一個天大的優勢,它能將圖片及時傳送給朋友和家人,你在外 旅遊 是快樂的,他們在家也是幸福的。有微單的帶上行不行——當然行。
第二、拍為主游為輔的就一機加一頭 。一隻相機加一支鏡頭就夠了,鏡頭選擇中焦段的即可,能拍人物能拍風光,如果感覺拍攝大風光時中焦段不過癮,就試著左右拍接片,回來慢慢處理加工。
第三、游為形拍為實的就簡中取輕 。比方現在很多的「攝影 旅遊 團」就是這樣,你可以在先期了解的基礎上,根據拍攝場景的需求帶上合適的鏡頭,小巧的三腳架是可以帶上的,其他能不帶的就選擇放棄。
既然你問這個問題,說明你不是資深的攝影愛好者了,對於零基礎的新手小白老年人,外出旅行用什麼相機好呢?我具體解析一下:
老年大學目前的主流機型,佳能6D2
佳能G7二代,一般正常旅行拍照的首選
一、如果你是想要到老年大學學攝影的,成為真正的攝影愛好者的
一般來說,老年大學都是以佳能為主的了。
老年大學,用尼康的也有一些,但是很少推薦索尼和其他品牌的。
因為老年人,從頭學習一門新技術,不容易。
只有佳能最簡單,最容易學習的了。
二、但是,老年大學學完攝影,就必須要買三腳架,必須經常用三腳架
因為老年大學的攝影班,學完了主要就是拍攝風光大片的了。
拍攝風光,不用三腳架是不行的。
三、其實,對於旅行來說,很難使用三腳架的了,三腳架並非必須的
如果你不使用三腳架,其實很多攝影器材和攝影技法都是沒有意義的了。
四、問題是,老年人,零基礎學攝影,最好還是去老年大學,或者參加一個攝影俱樂部啥的
畢竟自學還是很難,並且一個人也很孤獨。
五、因此,如果你是真的要去老年大學的,那就從眾好了
大家現在都用什麼,你就用什麼。
你的攝影老師推薦你買什麼相機和鏡頭,你就買什麼。
不會有什麼問題的了。
六、如果你就是不想去老年大學,也不想成為攝影愛好者,只是旅行想要拍拍照
a,如果你要買單反微單,還是建議優先考慮佳能。佳能800D,佳能6D2,這兩款都很不錯,適合作為首選。
佳能EOS RP配24-105mm,也是可以的。
b,其實,卡片機或者長焦一體機也是很好的。比如說,佳能G7二代,松下LX10,或者,松下FZ1000二代,等等,都是還可以的。
c,或者,乾脆,就只用手機,現在的拍照手機,對於旅行攝影也是很不錯的了,小米9,華為P30,蘋果手機,都是很好的首選。
綜上所述,如果你是打算認真玩一下攝影,想要買個單反微單,那麼,建議還是以佳能為主。如果就是一般的旅行拍照,那就買個卡片機或者手機吧。
富士100V相機,輕便可以在小區風雨中使用,不是用來換鏡頭,適用范圍輕廣泛,除了價格較貴外沒什麼毛病!
社會 發展到2019年,老人外出旅行拍照用手機即可,比如華為P30之類,已經足夠勝任了,但有攝影基礎知識的會更好,熟悉手機拍照的性能。
老年人外出 旅遊 盡可能輕便,帶上一部稍好點卡片機就行了,或稍好點的手機(華為P20,P30都不錯)就能滿足一般的攝影,單反相機的確有點重。
建議是微單吧,比較輕便,Sony a6000 和 富士的微單都挺不錯的,就買品牌貨吧。
老年人,外出 旅遊 ,攝影器材以便攜為主。不健身,背著十幾公斤攝影器材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嗎。老年人了,保重身體比用啥攝影器材去 旅遊 可重要多了!
『陸』 去西藏旅遊需要隨身攜帶什麼必須物品
去西藏旅遊一定要做好准備!
必備物品
旅行衣物葯品行李清單主要是針對進藏旅行的全自助方式,如果是一般的拉薩附近短程旅行只需要按照清單中的物品選擇簡單的裝備就可以了。
l、服裝鞋帽:
一般去西藏旅行的時間多處於西藏的春夏季,這期間氣候涼爽,午間較熱,晝夜溫差較大。所以在衣物的搭配上,應考慮到合理的搭配和通用性,以便適應多變的氣溫。一般情況下准備一件羊毛衫、優質的羽絨衣(連帽子最好,羽絨服的面料要輕薄含絨量高、並且在摺疊時能夠疊的較小。)、薄絨褲就可以抵禦早晚的寒氣。在午間則可以穿寬松的衣衫及輕便褲子。在對外套的選擇上應考慮到適當的防雨性,所以沖鋒衣褲是不錯的選擇,它特有的基層和塗層使它具有防風防水和透氣功能。而內衣應選擇一些排汗功能好的貼身衣物, *** 及襪子的捎帶上可以選擇比較舊的這樣用臟後便可仍掉以免去洗滌的麻煩。鞋子不要帶太厚重的皮鞋,質量好的旅遊鞋和輕便的登山鞋是最為實用舒適了。(在選擇鞋子時可以挑選中高幫和鞋底較硬的。鞋幫較高可以防止徒步時沙石的進入,鞋底硬也可以防止腳被扭傷。)高原陽光強烈,應准備一副避光性較強的太陽鏡、帽沿稍長的太陽帽及防曬護膚油,這樣可以保護您的臉部面板。另外,最好自帶一雙拖鞋在營地使用。
2、其它物品:
捎帶物品的原則是輕便、實用為主,不宜多帶。在行李箱的選擇上,請勿攜帶硬質行李箱,最好帶背囊。
如果您參加的是行程較長的線路,大行李包將被放在行李卡車中因此建議您用較厚的防水面料在背囊上做一個簡單的外套,以免背包污濁不堪。為了取物品的方便應該再准備一個較小的登山包來放置攝影器材和小件必須物品。
另外還需要的物品有:一個質量好的手電筒(途中日夜兼程早出晚歸,在夜間營地生活都均須備有手電筒,電池和備用燈泡也要准備好)、容積較大的旅行水壺、攝影器材(膠卷電池應該帶足游顫,為保證質量,最好不要在旅遊景點購買)、手機也最好帶上,西藏各大城市,縣城均有接收訊號。
在我們的行程中會路過許多小藏庄,會有很多藏族小朋友向您問好,所以准備一些鉛筆和橡皮等學慣用品送給他們會讓他們很開心的,而且很有意義。在與藏族朋友溝通時送一點新奇的小禮品給他們會有意想不到的作用。還要准備一個貼身的腰包,用來收藏財務和隨身攜帶的重要證件;輕便的雨傘(不僅用來避雨對女士而言還有更重要的作用,不要忽略)、多用途小刀(瑞士軍刀當然好了,但是一定要正宗)用於開罐頭和汽水,削水果等。其它的小物品還有:水杯、筆、筆記本、晾衣繩,別針、你喜歡的音樂磁帶、洗漱用品、梳子、鏡子、鞋墊、手套、帶手柄的金屬飯盒、勺子、杯子、打火機、防潮火柴、巧克力、奶糖、口香糖、塑料布、塑料袋、衛生紙、溼紙巾、針線包、地敗滲圖、指南針、望遠鏡、筆記本。
3、重要物品:
身份證、邊防證(行程中靠近邊界的區域每名成員都需要辦理邊防證,邊防證可以持單位證明和本人照片在當地公安機關辦理,填寫地域為:定日珠峰、樟木、普蘭,填寫時間應該與活動時間一致。在拉薩也可以辦理,但控制較嚴費用也會高很察磨脊多。外賓還需要進藏許可證、旅行證.護照。港澳回鄉證等)。西藏很多地方沒有方便取款的銀行,牡丹卡和龍卡在西藏是無法使用的,郵政綠卡和金穗卡在拉薩、日喀則、阿里獅泉河可以使用,但是最好還是帶現金。
4、高原反映葯品:
由於西藏海拔高,空氣稀薄寒冷乾燥,進藏後一般會有不同的程度的高原反應,表現為:頭痛失眠,胸悶心慌等。
對高原反應的預防與治療,一般要求成員注意體力休息,防止受涼,預防感冒。對高原反應,一般不需要用葯,稍加休息後即可自愈。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葯。大量實踐證明,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樹立良好的自信心,能夠縮短、減弱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反之,憂心忡忡,思慮過度,稍有不適,便高度緊張,反而會加大腦組織的耗氧量,從而使身體不適加劇,自愈時間延長。
進藏前幾天,要養精蓄銳充分休息好,持續一星期用紅砂糖或葡萄糖沖劑以開水沖服會抑制高原反應的發生。進藏後第一天應該絕對的卧床休息,這對身體適應高原氣候有極大的作用。為了您的旅行順利,建議您自備一些防治高原反應的常用葯品如:高原紅景天,氨茶鹼,氯丙嗪、復方阿斯匹林,維生素c,e,b1,b6等對症葯品。
其它葯品:
因缺氧和氣壓低關系,很多時候開水都未滾透,初抵時可能會引起肚瀉現象,要備止瀉葯黃蓮素等,另外要帶清熱飲品,如菊花茶、夏桑菊及西洋參沖劑;維他命c可令身體增強抵抗力;潤唇膏能防止嘴唇乾裂;止痛葯如加和百服靈,必理痛、止痛片及頭痛散等,預防高山反應引起的頭痛。高熱能食品如朱古力等,可以有效的補充體力。紗布、綳帶、創可貼、碘酒、外傷葯、止血帶等也必須備齊。抗缺氧葯物:紅景天。葡萄糖等,如在出發前3天服用紅景天,將可大大減輕高原反應。感冒葯應該多帶幾個品種,清涼油,風油精,花露水、潤喉片也可以預備。所有葯品要比平時使用的品種好一些,爭取服用後能夠立竿見影。 值得一游的景點:
西藏的古跡主要是以寺廟為主比如: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四大寺廟,扎寺倫布寺,白居寺,紅河谷。其他就是自然的風景如4大聖湖,珠峰,林芝小江南,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南迦巴瓦峰,墨脫.
好吃的食品:
1.糌粑:藏族的主食。實際上就是青稞炒麵。
2.酥油茶:由磚茶熬製成的濃汁,在與酥油、鹽混合攪拌並加熱後而成的一種飲料。
3.青稞酒:青稞酒色澤橙黃,味道酸甜,酒精成分很低。
4.風干肉: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種食品。
如果你是走青藏線自駕游的話,就更沒問題,因為一路進藏海拔是逐漸升高的,等你到了拉薩基本也就沒什麼特別反應了;當然,如果是飛過去的話,就得提前准備一點上面老兄所說的那些搞高原反應的食品、葯品。一般下飛機三個小時內就會就高原反應現象,表現在:頭痛、眼睛痛、胸悶,走路稍快或者上樓氣喘腿軟,這種現象一般24小時內就消失了。所以不要害怕什麼。另外說一下就是現在拉薩的治安是相當好的,所有公共場合、街頭巷尾的都有武警戰士執勤站崗的。 感冒患者由於自身身體機能被破壞,抗病能力減弱,又增加自身的抵抗能力負荷,帶著嚴重的感冒進藏極易轉為其他高原病,特別是肺水腫,一種特別危險的高原疾病,不及時治療很容易有生命危險。感冒患者,建議您在出發前將感冒治好後才進藏,不要帶感冒病菌進藏。 在西藏感冒,一般沒有太大的問題,因在高原已經有一定的適應性和抵抗力,身體基本上都調整過來了,及時治療即可,而且,西藏的醫生治療感冒都非常有經驗。隨身帶一些感冒葯,一旦有感冒徵兆,自己服用一些常用感冒葯品,一般1-2天症狀即可消失。 由於西藏海拔高,空氣稀薄寒冷乾燥,進藏後一般會有不同的程度的高原反應,表現為:頭痛失眠,胸悶心慌等。 對高原反應的預防與治療,一般要求成員注意體力休息,防止受涼,預防感冒。對高原反應,一般不需要用葯,稍加休息後即可自愈。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葯。大量實踐證明,保持豁達樂觀的情緒樹立良好的自信心,能夠縮短、減弱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反之,憂心忡忡,思慮過度,稍有不適,便高度緊張,反而會加大腦組織的耗氧量,從而使身體不適加劇,自愈時間延長。 進藏前幾天,要養精蓄銳充分休息好,持續一星期用紅砂糖或葡萄糖沖劑以開水沖服會抑制高原反應的發生。進藏後第一天應該絕對的卧床休息,這對身體適應高原氣候有極大的作用。為了您的旅行順利,建議您自備一些防治高原反應的常用葯品如:高原紅景天,氨茶鹼,氯丙嗪、復方阿斯匹林,維生素c,e,b1,b6等對症葯品。 其它葯品:因缺氧和氣壓低關系,很多時候開水都未滾透,初抵時可能會引起肚瀉現象,要備止瀉葯黃蓮素等,另外要帶清熱飲品,如菊花茶、夏桑菊及西洋參沖劑;維他命c可令身體增強抵抗力;潤唇膏能防止嘴唇乾裂;止痛葯如加和百服靈,必理痛、止痛片及頭痛散等,預防高山反應引起的頭痛。高熱能食品如朱古力等,可以有效的補充體力。紗布、綳帶、創可貼、碘酒、外傷葯、止血帶等也必須備齊。抗缺氧葯物:紅景天。葡萄糖等,如在出發前3天服用紅景天,將可大大減輕高原反應。感冒葯應該多帶幾個品種,清涼油,風油精,花露水、潤喉片也可以預備。所有葯品要比平時使用的品種好一些,爭取服用後能夠立竿見影。 西藏中國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遊分社以服務第一,誠信為本為宗旨,在區內外獲 廣泛好評。
很厚很厚的棉襖,防曬霜(空氣稀薄,紫外線強),還有那種緩解缺氧的葯(具體是什麼不清楚啦),再就是隨身水壺。我覺得應該是這些,借鑒一下吧。
你是說去到那邊隨便要帶多少錢嗎?沒有規定的,去到那邊隨便你自己消費帶咯,你不帶也沒人檢查的,不過過境的時候要帶4000現金的。
紅景天膠囊可以緩解高原反應缺氧(當地有賣),防曬霜,太陽鏡,雨傘,遮陽帽,長袖衣可以防紫外線,感冒葯,必備物品。
如果感覺不舒服不要洗澡,可以找隨隊醫生
這是06年去的行程,給你參考。坐火車去西藏是最安全的,而且也能逐步適應高原反應。下了火車在廣場東側有公交車可以到達拉薩市區,否則只能和別人拼車去市區,每人20元。拉薩的賓館價格都不便宜,而且暑假是旅遊旺季,旅行社包房,不一定有空房間住。去之前最好問一下,免得下了火車沒地方住。
西藏旅遊線路以拉薩為中心向外輻射。拉薩去林芝要兩天,在返回拉薩,在八一鎮住一晚,單程路上要8~10個小時,參觀一塊石頭(忘了景點的名字,就在路邊上),巴松錯湖和巨柏林(這個景點有當地人賣靈芝、鹿鞭等特產)。拉薩去日喀則也要兩天,在日喀則住一晚,路上會參觀羊卓擁湖,然後去日喀則,路上要8個小時左右。日喀則沒什麼好玩的,只有一個扎什輪不寺,第二天要回拉薩。上面兩個地方的午餐非常的差,也很臟,建議在拉薩超市買好了食品帶過去。拉薩去納木錯當天返回,沒有購物的,是路餐(一個盒子里有有麵包、香腸、雞腿),湖邊上有很多當地人賣東西的,想買再問價,不買千萬別問,藏民很野蠻。還有就是騎馬,也不要騎,上馬和下馬是兩個價格。在那裡上廁所要1元。
如果你想省錢,又想去上述地方只能在當地加團。畢竟距離很遠,路也不好走。團費大約要1500元左右,實在沒錢的話就在拉薩市內轉轉,看看布達拉和大昭寺,門票花費大約200元,其他地方就別去了。
轉機不一定是要提取行李的, 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麻煩。不託運,你自己也很麻煩,很多東西不能帶。你去馬爾地夫旅遊,肯定想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衣服鞋子什麼的應該不會少。每個航空公司對隨身攜帶和托執行李的重量的規定不一樣,而且有些還和飛的里程由關系。所以具體能隨身帶多少要問問你的航空公司。一般的隨身攜帶的行李就是一個小箱子的樣子。雖然有些國家是允許攜帶少量的液體,但,中國機場安檢的做法好像是不讓帶任何液體(牙膏,洗面奶,爽膚水,面霜,眼霜,洗發膏等等)和尖銳東西(比如眉刀,等)。包括你到了候機室買的水什麼的液體都要在你臨上機前拿下來。退一步講,如果中國讓你帶了少量液體,而在轉機的時候,有些機場是一點都不讓帶,包括你買的免稅品中如果有液體的話,也要你托運或沒收。我朋友在東京機場轉機的時候,就把他在美國機場買的免稅酒給沒收了。理由是液體不能隨身帶。所以,建議你還是托運。你要帶的那些東西如果隨身的話,會給你帶來很多麻煩的。
注意保暖,要備足夠的衣服以免受寒感冒。注意預防高原反應,注意有效預防高原反應,或服用一些,速達養含片,等增加免疫能力、緩解高原反應的葯物,嚴重時可適當吸氧。注意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好心態。
防曬霜啊
秋裝啊
青藏高原是夏季我國氣溫最低的地方啊
日照也很強烈的
氧氣濃度貌似不怎麼高
還要戴墨鏡吧
如果你是自助,需要的花費就要大一些,首先拉薩方便實用基本是建行和農行,個人建議帶現金,在拉薩比在內地安全的多,而且取錢不是很方便。必須用品:防曬霜,墨鏡,帽子,零錢,拖鞋,傘,身份證,有學生證最好,如果要出境最好提前在本地辦理邊防證更方便,那邊溫差很大要待長銹衣服注意保暖,一雙好的鞋至關重要,如果你不登山,僅僅普通旅行,好的運動鞋即可,等等。個人旅行的方式不同,所必備的東西也不一樣,不過還是多看些資訊,准備充足。
作為設計師必帶:自身:1.品質;2.良知;3.思想4.智慧;5.創新;6.信譽
外界:1.筆紙;2.設計工具及軟體;3.舒緩精神體力的食品飲料等
我想現在社會廣告不能再如此氾濫了,一個設計師必須有自己的原則,品格高尚,不能什麼商品都給做廣告,許多產品就發生了問題,帶給人們的是痛苦折磨嚴重的甚至死亡,我想這個才是作為現代設計師前提的條件。
『柒』 一名專業的旅行攝影師外出必須要准備哪些攝影器材
在旅行攝影方面,你需要進行研究並只打包旅行的必需品,不必要拖著設備和配件,這些設備和配件會給你帶來沉重的負擔並使體驗變得不那麼愉快。如果你正在考慮您的第一次旅行攝影之旅,這里是你想要隨身攜帶的必需品。
1. 相機
雨袖(一個很好的替代品是浴帽,通常可以在您入住的酒店找到)
傾斜布和鏡頭筆,以保持你的裝備清潔無塵。
10. 保險
旅行攝影會帶來很多風險,而且你可能會攜帶昂貴的裝備,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可能損壞你的配件或相機的事故,保險是旅行攝影師的必備品。
我們希望您已經考慮到這個有用的列表,為你的下一次旅行攝影外出打包,以便你可以輕裝上陣。
『捌』 歐洲旅遊拍照適合帶什麼設備
人們在旅遊的時候都會拍很多的紀念照片,特別是去到風景優美的目的地,拍攝的.照片會將儲存卡裝滿。而備受我國遊客喜愛的目的地歐洲,每一個國家的旅遊景點都非常值得遊客拍攝留作紀念。那麼去歐洲旅遊適合帶什麼設備拍照呢?或者歐洲旅遊拍照帶什麼鏡頭好都有不少人在提問,如果你也有此疑問,那麼來看看納美旅行社對此的分析吧。
如果只是單純的拍點紀念照片,那麼手機就可以滿足,因為現在很多的手機拍照功能都非常強大而且操作也比較簡單。如果是想要攜帶相機,那麼可以選擇便於攜帶的機子,鏡頭根據主要目的攜帶,歐洲大多都是人文景點,像24-70的鏡頭就夠用了;但如果是去瑞士等自然風景優美的地方,那麼最好是攜帶廣角/超廣角鏡頭;主要是拍攝人像,那麼大光圈的定焦頭是一定少不了的;拍攝日出、日落或者是建築,那麼可以選擇攜帶一個長焦鏡頭;如果不嫌太重,那麼可以都帶上。
以上就是納美旅行社對歐洲旅遊適合帶什麼設備拍照的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到有計劃去歐洲旅遊的遊客,當然,請攝影大師略過。
『玖』 去尼泊爾旅遊要帶什麼攝影器材
尼泊爾是一個以人文攝影為主的國家,當然也有風景創作的攝影部分,因此必須攜帶的鏡頭是廣交、中焦和長焦,一般來說廣角得達到17mm,長焦得具備200mm即可。
1、尼康用戶推薦攜帶鏡頭的順序為:24-70 70-200 14-24 16mm魚眼鏡頭 增距鏡。說這么多並不是讓你帶齊這么多鏡頭,而是盡量帶齊,別到時候想要拍特別的效果卻沒有鏡頭,找人借的話又不怎麼方便。假如你只想帶一個鏡頭的話,那就帶24-70,帶兩個必然就是增加70-200了,到時候拍大風景照可以用到。
2、其它攝影器材:三腳架、閃光燈(必須帶,各位切記)。附件:偏振鏡、中灰漸變鏡。三腳架的話,航空公司是要托運的,所以在啟程的時候這個需要注意一下,可以整個攝影團一起托運。
3、如果你有隨時都背著攝影包的習慣,那麼建議你帶一個小點的包就足夠了,因為我們攝影團的話一般都是長時間離開汽車在大街小巷進行攝影采風的,體力如果不是很強盛的話,還是不需要背大攝影包了。到時候如果拍風光的話,會建議帶大的攝影包。
4、為了在尼泊爾更好的創作,請各位隨身攜帶一些糖果和零食文具等,送給當地小朋友的禮物,當需要他們擺拍一些攝影題材的時候,也可以更方便的交流。
『拾』 出去旅遊買什麼相機合適
這就要看你想拍什麼樣的內容,還有你對照片畫質的要求,以及你個人的承載力。1手機,2微單,3單反。3選2完全能滿足你的需求。
出去 旅遊 買什麼相機合適,因人而異。
首先是出去 旅遊 的人對攝影技術掌握得如何, 如果是攝影發燒友,有著濃厚的攝影興趣,愛好把 旅遊 的風光美景拍下來慢慢的欣賞,那麼,買個全畫幅單反相機會更適合你的拍照,更顯得專業。
如果你對攝影有愛好,拍照的技術還是個初學者, 外出 旅遊 買個半畫幅單反機,配個18一200的鏡頭,也是常說的一鏡走天下,用來滿足 旅遊 的拍照。
如果你是剛剛開始喜歡上攝影,出去 旅遊 的時候能夠將美景拍下來, 不妨買個微單相機,輕便易於攜帶。
如果你出去 旅遊 ,喜歡隨便看看,沒有很強的攝影目的性,那麼, 一部手機也就足夠了。但手機的攝影功能還是要選擇好點的民族品牌手機。
主要是看你包包里的錢多少了。單反,微單都可以任意選擇,手機也不差。如果選擇單反,推薦尼康d850,鏡頭24702.8。佳能推薦5d4,鏡頭24702.8。微單型號比較多,目前比較好的是佳能r5和尼康z9,鏡頭也選擇24702.8吧。這個焦段鏡頭基本上什麼都能拍,特別適合 旅遊 ,拍個什麼紀念照,人物風景等等,完全都可以任勝。如果不想麻煩,帶著重,那就用手機吧,都能拍好。
出去旅遊買什麼相機合適?如果您是攝影愛好者,那就帶著單反相機出去 旅遊 不要怕相機太沉了,因為咱有這個愛好。如果您不是攝影愛好者,那就帶著華為手機出來 旅遊 就好了。我們自駕游團隊2015年開始每年兩到三次的旅行,剛開始第一次出去 旅遊 的時候我們帶著相機,但是太不方便了,掛在脖子上勒的脖子疼,特別是爬山累了的時候,感覺相機就是一個累贅,太沉了。這幾年我們出去 旅遊 早就不帶相機了,人手一個華為手機輕輕鬆鬆就好了。我的華為手機是Mate20Pro,30倍變焦鏡頭,還有超級微距、廣角、水下相機、動態照片等等很多功能,足夠用了,所以根本不需要帶著相機出去 旅遊 的。
在手機拍照功能日益強大的當今,很多人說手機會取代相機,但是在 旅遊 過程中很多人仍然喜歡用相機,這就帶來了題主所提的問題, 旅遊 過程中到底帶什麼相機比較合適呢?我認為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要因人因景區別對待。在這里不討論用手機拍照的情況。
從旅行攝影角度分析能夠拍出精美的大片,一定是每一個攝影人的心願,在旅行攝影中也有很多分類。
一是相對專業的攝影愛好者。 這部分人對拍出了每張照片都非常考究,有時為了拍出一張好的場景,會在同一個地方等待很長時間,以獲取最佳的光線。或者在一個景物周邊選取多個角度,以獲取最佳的視角。對這類相對專業的人員來說,單反相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鏡頭、三腳架等配件上也是多樣的,因為他們的樂趣在於體現光影的藝術,對於多帶一些攝影器材是不會當做負擔的。
二是簡單記錄 旅遊 生活的遊客。 這是 旅遊 的主體,大多數人都應該歸為這一類。在遊玩的時候拍照比較隨性,多以拍攝風景,或者是體現到此一游的照片為主,只要照片的清晰度足夠,又能夠體現出所在地的美麗風光即可。這部分人員對攝影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攜帶一個入門級相機即可,是購買單反還是卡片機隨自己喜好而定。
三是初學攝影的愛好者。 這類人群是介於上面分析的那兩類人群之間,他們已經不滿足於卡片相機的簡單拍攝,有一種想要拍攝大片的需求。但是因為技術還沒有達到,或者經濟比較拮據,還沒有辦法購買高級的攝影器材,他們往往會選擇中端相機,或者入門級的單反相機。在 旅遊 過程中,他們既會像一般遊客一樣拍照留念,又會學習一些專業人士去感受光影的藝術。
從攝影器材便攜性分析如今的攝影器材已經越造越小了,便攜性大為提升。比如現在各廠商新出的無反相機,既有著單反相機的性能,體積重量又很輕,這就給外出 旅遊 攜帶相機多樣性提供了選擇。
一是如果只是作為手機的替代或補充,可考慮攜帶卡片相機。 手機拍照固然方便,但外出 旅遊 的過程中,手機的功能是多樣性的,既要打電話,又要查資料,自駕游還需要用來導航,在這種高強度高頻率使用之下,手機的電池及存儲容量都是受限的,於是有些人便會想著卡片機去專門拍照,既有手機的便利性,畫質也要比手機好一些,攜帶也不會成為累贅。
二是要增加更多的拍攝樂趣,還是要帶單反。 手機拍照基本上是傻瓜模式,雖然有些手機也設置了專業模式,但大都是簡化版本的,加上手機的變焦,很多都是數碼變焦,並不是純正的光學變焦,拍攝出來的畫質會受到影響。對此,建議想要滿足更多拍攝場景,比如說要拍攝出漂亮的夜景,要拍攝出柔滑如絲的水流,要拍攝出遠處的動物等景緻的人,應該帶單反相機,並盡量學習使用其手動模式,當技術成熟時,就會拍出更多精美的大片。
三是可以考慮購買無人機進行空中拍攝,體驗不一樣的感覺。 目前拍攝的器材越來越多樣,近年很流行的就是從空中進行無人機拍攝。好的無人機價格也很貴,但是買個上千塊錢的無人機,基本上就能滿足一般拍攝需求。特別是在一些需要大場景的地方,如果能用無人機從空中俯看,拍攝出來效果是非常好的。
當然在使用無人機拍攝時也有注意事項。無人機屬於低空飛行器,我國對空域管制是非常嚴格的,有些場所是不允許無人機飛行的,在這類地方要堅決杜絕使用無人機。每個無人機的操控距離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雖然有些提供了接近距離會報警提醒的功能,但在復雜電磁環境下有可能失靈,所以在飛行過程中還是要注意保護機器,不要超限使用,否則飛丟了就很遺憾了。
總的來說, 旅遊 過程中攜帶相機是能夠拍出更好照片的一種方式,但因為要多攜帶一樣物件,也會增加旅途負擔。所以建議,有攝影愛好的人員最好能夠攜帶一個單反相機,其他人員可根據需要攜帶輕便型的相機或不帶都可。
說實話,出去 旅遊 還是一切從簡。如果您是攝影愛好者的話,就得帶一個全幅機配個全能變焦鏡頭。喜歡拍攝VLOG視頻為主的話就帶運動相機。
其實我個人來說就帶手機和一個防抖雲台就好,帶相機出去 旅遊 不是專門為了拍素材真的是很累呀,累到懷疑自己是來 旅遊 的還是來采風的。 旅遊 一切從簡一直是我的理念,但是呢遇到美麗的風景和好看的畫面又不忍心錯過,所以我基本上手機還是要配一個照相好一點的手機。
現在手機基本上不離身的物品了吧,再加上強大的拍照能力,是能夠彌補出門 旅遊 沒有帶相機的一部分心裡遺憾。你要相信手機也是能夠拍出好的照片的,雖然在細節方面會被專業單反吊打,但是壓縮之後的圖看上去都是差不多的。主要也是記錄當時看風景的心情嘛。
建議不是攝影愛好者就不要買相機出去 旅遊 啦,要買就可以買一些輔助手機拍攝的設備,防抖的手持雲台是拍視頻的利器,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拍VLOG的人就不要錯過了,還有運動相機,潛水、騎車等很多運動類的場景都可以用到。這樣也能夠彌補一下手機不方便記錄時的場景。
你好,如果 旅遊 的目的不以攝影為主的話,推薦你購買富士的無反相機。富士相機直出的色彩和畫質都很好,可以省掉大量的後期時間。另外,機身尺度和重量也比較便攜,復古的造型也很適合出鏡。我自己是喜歡帶定焦鏡頭去 旅遊 的,每個鏡頭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獨特視角,記錄美好的瞬間即可,非常不喜歡到一個地方就不停連拍的那種方式,與其那樣不如之際拍視頻。在北京拍照時,一般會帶兩台機身和3支以上的鏡頭,畢竟每次出去也就幾個小時。但是去 旅遊 ,通常我只會帶一機一鏡,如果帶富士機身的話,鏡頭會帶富士的27/2.8或者35/1.4,輕且便攜。照片是我用富士相機和定焦鏡頭拍的,僅供參考,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要看 旅遊 的目的是為了欣賞美景還是出攝影作品。
沒有攝影情懷,買一個佳能 G1 X Mark III 就可以了,這好歹也是一個半幅相機,可以大變焦,攜帶輕便,可玩性很強。
對攝影比較感興趣,而且經濟條件允許,體力尚可,建議買單反,既然對攝影感興趣,就會對以後的攝影有追求,所以推薦買一部全幅相機,如果就終止到某一階段,不想再往深了發展,半幅相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專業級別的,推薦尼康d850,和佳能5D4。一般用戶可以選擇尼康d750和佳能6D二。如果出去不拍鳥,僅僅拍在風景和人像,微單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目前最便宜的全幅微單,是佳能RP,目前尼康z6價格也降下來了。沒有信仰,比較懶和圖方便的人不建議買索尼,因為流行的這么一句話,玩攝影不後期,這說的是索尼,而且索尼操控比較差,是聰明人容易掌握的,而且索尼鏡頭價格昂貴。
半幅微單就算了,為獨立的鏡頭群,約束了以後的發展。
旅遊 對相機的要求:
一、記錄類,僅作為游記的輔助工具,可以選擇輕便類半畫幅微單,比如富士XT系列,索尼A6000系列,尼康Z50系列,奧林巴斯M5系列。佳能M系列也是不錯,尤其是M6二代,但由於與R系列不是同一卡口,發展受限,謹慎夠買。
這類相機的好處輕便小巧方便攜帶,無論視頻拍照都可勝任,可以配置一個標准變焦一個大光圈定焦,定焦用於拍攝夜間人像。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
還有一類索尼黑卡系列,畫質也是不錯,不可更換鏡頭,可玩性不高,但攜帶更方便,操作更簡單。對於不想總調參數的 旅遊 者可以選擇,好多單反玩家都用它當備機。
二、除了記錄 旅遊 日常還要兼顧畫質。全畫幅輕便單反或者微單。比如佳能R6配合RF24-105L,索尼A7M4配合24-105G大師鏡頭,尼康D780配合24-120金圈鏡頭等。
三、除了 旅遊 記錄,還要兼顧攝影創作。
佳能R5、索尼A7R4、尼康D850、富士50S二代等,旗艦高像素機型,鏡頭看口袋,大小三元自選吧,缺點就是需要不斷更換鏡頭,重,還得配個穩固的三腳架,想想一個背包光裝它了,適合體力好有時間不差錢的用戶。
四、高性價比一鏡走天下之選。半畫幅單反旗艦尼康D500配合18-200,佳能90D配合18-200。大變焦可以保證拍到更多的場景。佳能尼康這兩類經典機型性能不錯,畫質優秀,而且比較抗造,對於旅行中比如低溫等特殊環境非常給力。
旅行可以按照個人需求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相機,不過憑本人 旅遊 經驗來講比較偏好1和4,要麼輕便要麼一鏡走天下。至於想出作品,日常 旅遊 不適合你,建議你參加攝影團,早出晚歸,或者自由行,隨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