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什麼是鑄造澆注

什麼是鑄造澆注

發布時間:2023-03-15 15:46:37

Ⅰ 澆鑄,澆築,澆注的區別還有哪些加工類型拜託各位大神

澆鑄:是金屬歷櫻類鑄件,鑄造等;澆築:是建築混凝土結構灌注;澆註:屬於不規范、坦液不專業用語,但可以理解成樁基混凝讓爛物土灌注。

Ⅱ 澆注和澆鑄有區別嗎

一、操作不同

澆註:澆注是把熔融金屬、混凝土等注入模具,進行金屬部件的鑄造或水泥板及混凝土建築的成型。

澆鑄:澆鑄是將金、銀李扒叢熔化成液態狀,採用范此唯模澆鑄而製成器物。

二、方法不同

澆註:澆注的方法包括模注法和連續注鋼法。

澆鑄:澆鑄的方法包括真空澆鑄和底部壓鑄。

三、原料不同

澆註:澆注哪櫻的原料主要是金屬、混凝土等。

澆鑄:澆鑄的原料主要是冶金、塑料、樹脂等。


Ⅲ 什麼叫做鑄件的澆注位置

鑄件一般都需要製作模具,然後將模具填砂,然後選擇一個位置設置澆鑄口,將鐵水倒入模具中,澆鑄位置需要選擇,原則為:

1)對要求同時凝固的鑄件,內澆道應開在鑄件壁薄的地方。輪廓尺寸較大的壁薄鑄件,要設置較多的內澆道,使金屬液很快而且均勻地充滿鑄型。

2)對要求順序凝固的鑄件,內澆道應開設在鑄件厚壁的地方。當條件許可時,最好是把內澆道開設在冒口處,使金屬液通過冒口進入型腔,以提高冒口的補縮效率。

3)內澆道不要開設在鑄件的重要部位,因為在澆注過程中,高溫金屬液流經內澆道使其附近的砂型局部過熱,易引起鑄件組織局部經粒粗大或產生縮松,熱裂等缺陷。

4)應使金屬液沿著型壁注入型腔,而不要從正面沖擊砂型或砂芯,尤其是不能沖擊型腔中薄弱的突出部分,防止沖壞而產生砂眼缺陷。

5)內澆道不應開在靠近冷鐵和芯撐的地方,以免消弱冷鐵的激冷作用,防止芯撐熔化而失去支撐作用,造成砂芯漂浮。

6)對旋轉體鑄件,內澆道開設應使金屬液沿鑄件反切線方向注入,並力求方向一致,便於雜質上浮和氣體的排除。

7)澆道開設不應妨礙鑄件收縮。

8)澆道開設應使落砂和清理方便。

如下圖左側的杯狀部分即為澆鑄位置:

Ⅳ 什麼是鑄造

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
鑄造種類:
①砂模鑄造法

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依不同成份的砂可再細分為濕砂模鑄造法、表面干砂模鑄造法等等,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
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②金屬模鑄造法
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
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③失蠟法
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
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的池中並待干,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蠢數直到外膜搏檔陸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約1/4寸到1/8寸),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確性,更基頃可用作高熔點金屬(如鈦)的鑄造。但由於陶瓷價格頗高,而且製作需要多次加熱和復雜,故成本頗為昂貴。

Ⅳ 什麼是澆鑄法

澆鑄工藝是用鑄造機進行首飾的成批生產的方法。該方法具有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優點。加工程序如下: 根據首飾設計樣本製成橡膠模具;用橡膠模具通過注蠟製成蠟模具;將蠟模具種成蠟樹;將放有蠟樹的筒注入石膏,製成石膏模具;將石膏模具放入烘爐內烘乾,並加熱至石膏模具脫蠟;將呈熔融狀態的金注入石膏模具中;清洗去石膏,再進行拋光、鑲嵌等程序即可。 澆鑄成型一般不施加壓力,對設備和模具的強度要求不高,對製品尺寸限制較小,製品中內應力也低。因此,生產投資較少,可製得性能優良的大型製件,但生產周期較長,成型後須進行機械加工。在傳統澆鑄基礎上,派生出灌注、嵌鑄、壓力澆鑄、旋轉澆鑄和離心澆鑄等方法。

Ⅵ 澆鑄與鑄造有什麼區別

澆鑄是讓液化材料在常壓下進入模腔。壓鑄是對液化材料加壓注入模腔。鑄造是前兩者的統稱

Ⅶ 什麼是鑄造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概述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指將固態金屬熔化為液態倒入特定形狀的鑄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鑄金屬有:銅、鐵、鋁、錫、鉛等,普通鑄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樹脂及其他輔助材料。特種鑄造的鑄型包括: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金屬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鎂砂、鋯砂、鉻鐵礦砂、鎂橄欖石砂、蘭晶石砂、石墨砂、鐵砂等)

早期
中國商朝的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鼎,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尊盤,西漢的透光鏡,都是古代鑄造的代表產品。 早期的鑄件大多是農業生產、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藝術色彩濃厚。那時的鑄造工藝是與制陶工藝並行發展的,受陶器的影響很大。

發展
中國在公元前513年,鑄出了世界上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鑄鐵件-晉國鑄型鼎,重約270公斤。歐洲在公元八世紀前後也開始生產鑄鐵件。鑄鐵件的出現,擴大了鑄件的應用范圍。例如在15~17世紀,德、法等國先後敷設了不少向居民供飲用水的鑄鐵管道。18世紀的工業革命以後,蒸汽機、紡織機和鐵路等工業興起,鑄件進入為大工業服務的新時期,鑄造技術開始有了大的發展。

近代
進入20世紀,鑄造的發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產品技術的進步 ,要求鑄件各種機械物理性能更好,同時仍具有良好的機械加工性能;另一個原因是機械工業本身和其他工業如化工、儀表等的發展,給鑄造業創造了有利的物質條件。如檢測手段的發展,保證了鑄件質量的提高和穩定,並給鑄造理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電子顯微鏡等的發明,幫助人們深入到金屬的微觀世界,探查金屬結晶的奧秘,研究金屬凝固的理論,指導鑄造生產。

鑄造定義
(GB/T5611-1998)

鑄造-熔煉金屬,製造鑄型,並將熔融金屬澆入鑄型,凝固後獲得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金屬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

鑄造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的工藝過程。鑄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達到免機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製作時間.鑄造是現代裝置製造工業的基礎工藝之一。

鑄造分類
主要有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2大類。

1 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1.1 砂型(芯)鑄造方法:濕型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實型鑄造、負壓造型。

1.2砂芯製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形狀、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在生產中,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

2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2.1 金屬模鑄造法

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

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2.2 脫蠟鑄造法

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

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膠)的池中並待乾,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約1/4寸到1/8寸),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確性,更可用作高熔點金屬(如鈦)的鑄造。但由於陶瓷價格頗高,而且製作需要多次加熱和復雜,故成本頗為昂貴。

成型工藝
1.重力澆鑄:砂鑄,硬模鑄造。依靠金屬自身重力將熔融金屬液澆入型腔。

2.壓力鑄造:低壓澆鑄,高壓鑄造。依靠額外增加的壓力將熔融金屬液瞬間壓入鑄造型腔。

鑄造工藝通常包括

①鑄型(使液態金屬成為固態鑄件的容器)准備,鑄型按所用材料可分為砂型、金屬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數可分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鑄型准備的優劣是影響鑄件質量的主要因素;

②鑄造金屬的熔化與澆注,鑄造金屬(鑄造合金)主要有各類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金屬及合金;

③鑄件處理和檢驗,鑄件處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鑄件表面異物、切除澆冒口、鏟磨毛刺和披縫等凸出物以及熱處理、整形、防銹處理和粗加工等。

鑄造工藝可分為三個基本部分,即鑄造金屬准備、鑄型准備和鑄件處理。 鑄造金屬是指鑄造生產中用於澆注鑄件的金屬材料,它是以一種金屬元素為主要成分,並加入其他金屬或非金屬元素而組成的合金,習慣上稱為鑄造合金,主要有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合金。

金屬熔煉不僅僅是單純的熔化,還包括冶煉過程,使澆進鑄型的金屬,在溫度、化學成分和純凈度方面都符合預期要求。為此,在熔煉過程中要進行以控制質量為目的的各種檢查測試,液態金屬在達到各項規定指標後方能允許澆注。有時,為了達到更高要求,金屬液在出爐後還要經爐外處理,如脫硫、真空脫氣、爐外精煉、孕育或變質處理等。熔煉金屬常用的設備有沖天爐、電弧爐、感應爐、電阻爐、反射爐等。

優點:1、可以生產形狀復雜的零件,尤其是復雜內腔的毛坯;

2、適應性廣,工業常用的金屬材料均可鑄造,幾克到幾百噸;

3、原材料來源廣,價格低廉,如廢鋼、廢件、切屑等;

4、鑄件的形狀尺寸與零件非常接近,減少了切削量,屬於無切削加工;

5、應用廣泛,農業機械中40%~70%、機床中70%~80%的重量都是鑄件。

缺點:1、機械性能不如鍛件,如組織粗大,缺陷多等;

2、砂型鑄造中,單件、小批量生產,工人勞動強度大;

3、鑄件質量不穩定,工序多,影響因素復雜,易產生許多缺陷。

鑄造的缺陷對鑄件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為選擇鑄造合金和鑄造方法打好基礎,應從鑄件的質量入手,並結合鑄件主要缺陷的形成與防治。

Ⅷ 澆築、澆注、澆鑄,區別在哪

1、過程不同

混凝土澆築將拌制好的混凝土料澆築入倉、平倉、搗固密實的施工過程。

澆注是把熔融金屬、混凝土等注入模具,進行金屬部件的鑄造或水泥板及混凝土建築的成型 。

澆鑄是把經混合後的葯漿澆鑄到發動機殼體內,固化後形成符合設計要求的發動機裝葯。

2、方法不同

澆築要求連續、均勻並防止混凝土產生離析;平倉是用人工或機械的方法,將整個澆築的倉面均勻攤平和充滿混凝土料;搗固密實亦稱「振搗」,有人工搗固和機械振搗兩種,水利鄭磨銷工程中普遍採用機械振搗方法。

澆注鋼錠或鑄鋼件前,應對澆注場地仔細檢查,排除事故隱患,並對盛鋼桶作檢查,如果機械有故障,內襯燒損超過規定厚度及塞頭磚與注口磚吻合不良時,應停止使用。

澆鑄(鑄造)方法是將金、游廳銀熔化成液態狀,採用范模澆鑄而製成器物的方法,它是最早的金銀加工方法之一。

3、要求不同

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問歇時間應盡量縮短,並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氣溫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 h應按施工縫處理。

注完鋼水後,盛鋼桶內的殘鋼熔渣應緩慢倒在乾燥的廢錠模和渣罐內,此時所有人員都應遠離渣罐,嚴防渣子飛起傷人。

澆鑄速度對澆鑄的葯柱質量影響很大,從生產周期和葯漿適用期考慮,澆鑄速度快是有利的。但葯漿的除氣與真空度、暴露面和暴露時間有關,並涉及葯漿的黏喊游度、花板孔的形狀與大小、葯條落程長短等因素。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鑄造澆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產pvc閥門的是什麼機器 瀏覽:983
台銘超聲波清洗機怎麼樣 瀏覽:465
宜賓宏一機械廠電話是多少 瀏覽:189
電傳動裝置分類 瀏覽:739
壓力機床型號中E是什麼意思 瀏覽:235
自來水閥門口徑20什麼意思 瀏覽:197
cnc數控機床直角怎麼弄 瀏覽:939
日立無刷電動工具維修 瀏覽:10
暖氣注關上下哪個閥門 瀏覽:551
小學音樂器材怎麼分類 瀏覽:130
蘭州高壓閥門廠質量問題 瀏覽:790
設備清洗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瀏覽:600
一條檢測線的設備需要多少錢 瀏覽:62
暖氣片回水閥門是什麼閥 瀏覽:647
儀表盤控制櫃怎麼接線 瀏覽:608
制動傳動裝置的布置形式 瀏覽:519
生化儀器試劑過期怎麼改 瀏覽:315
廣東精藝發五金製品廠 瀏覽:646
神經網路數據訓練工具箱 瀏覽:756
領界儀表顯示模式怎麼設置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