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軸承鋼做刀怎麼淬火
回火的時候溫度低一點就可以,200多度應該比較合適.GCR15球化退火工藝:加熱到790-810度.保溫.2-4小時.等溫700-720度.保溫.1-3小時,隨爐冷至500度出爐空冷.淬火溫度850.C.油淬. 回火溫度240.C 保溫90-120分鍾.硬度HRC59。具體如下
一、淬火鋼的定義
淬火鋼是指鋼件經過熱處理後獲得馬氏體組織,其硬度(大於HRC50) 高,強度也高,幾乎沒有塑性的一類鋼件。
由於淬火鋼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廣泛應用於交通行業,風電行業,機床行業,模具行業等領域,典型零部件有齒輪,齒輪軸,軸承,滾珠絲杠,同步器,模具等。
五、總結
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淬火鋼件出現在機械加工車間,機械製造商一直在尋找高效率低成本的車削刀具,這對於刀具行業來說,只有不斷研發出高性能高質量的刀具材料或刀具材質,才能佔領刀具市場,並進一步推動中國製造業的發展。
(1)淬火軸承鋼套圈怎麼能搞亮擴展閱讀:
鋼的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Ac3(亞共析鋼)或Ac1(過共析鋼)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後以大於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
通常也將鋁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處理或帶有快速冷卻過程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B. 我有一塊軸承鋼,需要淬火,淬火之後是不是就變脆了怎樣淬火才能又韌性有硬
軸承鋼,淬火後確實是變脆了,要想達到淬火後韌中帶硬,需在淬火(約850度)後接著進行進行回火(加熱至約400度後,慢慢冷卻),這也是工業產品所採取的方法。一種鋼能否充分發揮出它的特點,關鍵就是熱處理工藝。
淬火用油可以用廢機油,也可以用食用油,他們的優點是便宜。當然市場上有售專門的淬火液,如光亮淬火液等,但成本較高。
最關鍵的是:用油淬火時,要事先預備好砂子等滅火器具。
C. 表面處理強化技術:軸承鋼表面強化方法有哪些
軸承零件工作表面和心部在狀態、結構和性能要求方面是有較大的差別的,而整體熱處理往往使二著不能兼顧,材料的潛力也得不到充分發揮。應用材料表面強化技術不僅可以較好地解決表面和心部在結構和要求方面的差異,而且還可以進一步使表面獲得某些特殊的工作性能,以滿足在特定條件下工作的軸承對工作表面性能的要求。這在現代化科學技術發展中是非常有意義的。
傳統的表面強化方法,工藝上屬於熱處理的范疇。而近代發展起來的激光、電子束、離子束等表面強化方法,不僅將一些高新技術應用於材料的表面強化,而且在工藝上已經超出了傳統的熱處理范疇,形成了新的技術領域。因此現在的表面強化技術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形成多種分類方法,按表層強化技術的物理化學過程進行分類,大致可分為五大類:表面變形強化、表面熱處理強化、化學熱處理強化、表面冶金強化、表面薄膜強化。
1.表面變形強化
通過機械的方法使金屬表面層發生塑性變形,從而形成高硬度和高強度的硬化層,這種表面強化方法稱為表面變形強化,也稱為加工硬化。包括噴丸、噴砂、冷擠壓、滾壓、冷碾和沖擊、爆炸沖擊強化等。這些方法的特點是:強化層位錯密度增高,亞晶結構細化,從而使其硬度和強度提高,表面粗糙度值減小,能顯著提高零件的表面疲勞強度和降低疲勞缺口的敏感性。這種強化方法工藝簡單、效果顯著,硬化層和基體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界限,結構連貫,不易在使用中脫落。其多數方法已在軸承工業中得到應用:滾動體的表面撞擊強化就是這類方法的應用,精密碾壓已成為新的套圈加工和強化方法。
2.表面熱處理強化
利用固態相變,通過快速加熱的方法對零件的表面層進行淬火處理稱為表面熱處理,俗稱表面淬火。包括火焰加熱淬火、高(中)頻感應加熱淬火、激光加熱或電子束加熱淬火等。這些方法的特點是:表面局部加熱淬火,工件變形小;加熱速度快,生產效率高;加熱時間短,表面氧化脫碳很輕微。該方法特別是對提高承受一定沖擊載荷的大型和特大型軸承零件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效果顯著。
3.化學熱處理強化
利用某種元素的固態擴散滲入,來改變金屬表面層的化學成分,以實現表面強化的方法稱為化學熱處理強化,也稱之為擴散熱處理。包括滲硼、滲金屬、滲碳及碳氮共滲、滲氮及氮碳共滲、滲硫及硫氮碳共滲、滲鉻、滲鋁及鉻鋁硅共滲、石墨化滲層等等,種類繁多、特點各異。滲入元素或溶入基體金屬形成固溶體,或與其他金屬元素結合形成化合物。總之滲入元素即能改變表面層的化學成分,又可以得到不同的相結構。滲碳軸承鋼零件的處理工藝和滾針軸承套的表面滲氮強化處理均屬這一類強化方法。
4.表面冶金強化
利用工件表面層金屬的重新融化和凝固,以得到預期的成分或組織的表面強化處理技術稱為表面冶金強化。包括表面自溶性合金或復合粉末塗層、表面融化結晶或非晶態處理、表面合金化等方法。特點是採用高能量密度的快速加熱,將金屬表面層或塗覆於金屬表面的合金化材料熔化,隨後靠自己冷卻進行凝固以得到特殊結構或特定性能的強化層。這種特殊的結構或許是細化的晶體組織,也或許是過飽和相、亞穩相、甚至是非晶體組織,這取決於表面冶金的工藝參數和方法。
滾動軸承行業在微型軸承工作表面做過激光加熱強化研究,效果良好。
5.表面薄膜強化
應用物理的或化學的方法,在金屬表面塗覆於基體材料性能不同的強化膜層,稱為表面薄膜強化。它包括電鍍、化學鍍(鍍鉻、鍍鎳、鍍銅、鍍銀等)以及復合鍍、刷鍍或轉化處理等,也包括近年來發展較快的高新技術:如CVD、PVD、P-CVD等氣相沉積薄膜強化方法和離子注入表面強化技術(也稱原子冶金技術)等等。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均能在工作表面形成特定性能的薄膜,以強化表面的耐磨性、耐疲勞、耐腐蝕和自潤滑等性能。例如離子注入技術強化軸承工作表面,能使軸承工作表面的耐磨性、耐蝕性、和抗接觸疲勞性能都得到顯著提高,從而使軸承的使用壽命得到成倍的增長。
D. 套圈(高碳鉻軸承鋼)銹蝕如何處理
針對樓主提出的問題做一下兩點回復: 1、 樓主是說生銹的產品如何處理? 現在針對以上兩個問題做一簡單的回復:1、如果樓主的產品已經生銹嚴重!而且暫時還不使用的話那麼建議樓主把生銹的產 品進行酸洗,酸洗以後防銹烘乾處理,待工件乾燥以後用果酸進行封閉處理,這樣的話產品防銹時間一般情況可以維持半年左右! 2、熱處理加工以後如何避免類似的生銹問題現象不再發生? 2、樓主產品生產出來以後應該是經過拋丸處理,建議拋丸或者是光飾以後立即進行防銹處理。至於擬防銹處理的時間長短,可以根據你的要求進行選擇相應的防銹介質進行防銹。
E. 軸承倒角如何發黑
你是想問軸承倒角為何發黑,還是怎麼讓軸承倒角發黑。
1、軸承倒角發黑是因為套圈淬火後就磨兩端面和內外徑,不磨倒角,所以黑色是淬火黑皮。
2、讓軸承倒角發黑沒什麼實際使用意義。手法好的話可以用強酸發黑工藝。
F. 軸承鋼的熱處理
滾動軸承鋼 製造各類滾動軸承套圈和滾動體的鋼。軸承轉動時承受很高的交變應力,除要求材料有較高的抗壓強度、接觸疲勞強度和耐磨性外,還要有一定的韌性、耐蝕性、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和工藝性。 高碳鉻軸承鋼於1901年首先出現於歐洲。1913年美國將其列為標准鋼種。70多年來,各國發展出許多提高軸承鋼純潔度和改善碳化物不均勻性的新工藝,真空脫氣、爐外精煉等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軸承鋼生產,並以軸承鋼管材製造套圈,進一步提高了鋼材利用率和軸承壽命。中國於1951年開始生產軸承鋼。滾動軸承鋼(ball bearing steel)是用於製造滾動軸承的滾動體和內外套圈的鋼,通常在淬火狀態下使用。滾動軸承在工作中需承受很高的交變載荷,滾動體與內外圈之間的接觸應力大,同時又工作在潤滑劑介質中。因此,滾動軸承鋼具有高的抗壓強度和抗疲勞強度,有一定的韌性、塑性、耐磨性和耐蝕性,鋼的內部組織、成分均勻,熱處理後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常用的滾動軸承鋼是含碳0.95%~1.10%、含鉻0.40%~1.60%的高碳低鉻軸承鋼,如GCr6、GCr9、GCr15等。 為了滿足軸承在不同工作情況下的使用要求,還發展了特殊用途的軸承鋼,如製造軋鋼機軸承用的耐沖擊滲碳軸承鋼、航空發動機軸承用的高溫軸承鋼和在腐蝕介質中工作的不銹軸承鋼等。 高碳鉻軸承鋼於1901年首先出現於歐洲。1913年美國將其列為標准鋼種滾動軸承鋼。70多年來,各國發展出許多提高軸承鋼純潔度和改善碳化物不均勻性的新工藝,真空脫氣、爐外精煉等技術已廣泛應用於軸承鋼生產,並以軸承鋼鋼管製造套圈,進一步提高了鋼材利用率和軸承壽命。中國於1951年開始生產軸承鋼。現代的滾動軸承鋼可分為高碳鉻軸承鋼、滲碳鉻軸承用鋼、不銹軸承用鋼和高溫軸承用鋼四大類。在軸承製造工業中應用面廣、使用量大的是高碳鉻軸承鋼。高的純潔度和良好的均勻組織是軸承鋼的主要質量指標,因此對軸承鋼中的非金屬夾雜物和碳化物不均勻性等,都在鋼材標准中根據不同使用條件,規定了合格級別。 碳 是軸承鋼中主要強化元素。軸承鋼含碳量一般較高,使用狀態主要以隱晶針和細晶針狀馬氏體為基體,在組織中保留一定數量的淬火未溶碳化物,以提高鋼的耐磨性。而適當降低鋼中的含碳量,可增加合金元素在基體中的溶解度,雖減少淬火未溶碳化物數量,但提高鋼的淬透性和接觸疲勞強度;反之,增加含碳量則有利於鋼的耐磨性。因此軸承鋼中的含碳量根據不同的用途來確定,通常控制在0.8~1.2%范圍內。 鉻 是形成碳化物的主要元素。高碳鉻鋼在各種熱處理狀態下都形成M3C型碳化物(M表示金屬)。鉻可提高鋼的力學性能、淬透性和組織均勻性。還能增加鋼的耐蝕能力。鋼中含鉻量一般都不超過2.0%,鉬能取代鋼中的鉻,在增加鋼的淬透性上,鉬比鉻強,所以已發展了高淬透性的含鉬高碳鉻軸承鋼。 硅、錳 在軸承鋼中能提高淬透性。利用硅、錳的典型鋼號為 GCr15SiMn。錳還可和鋼中的硫生成穩定的MnS,硫化物常能包圍氧化物,形成以氧化物為核心的復合夾雜物,減輕氧化物對鋼的危害作用。軸承鋼一般用鹼性電爐冶煉,也可加爐外真空脫氣處理或鋼包真空精煉。軸承鋼的鑄錠工藝和錠型設計對非金屬夾雜物和碳化物在鋼中的分布都有很大影響。軸承鋼容易產生白點,所以鋼錠和鋼坯都要緩冷。航空用優質軸承鋼需用電渣重熔或真空自耗重熔等特殊方法冶煉。 軸承鋼的熱處理 軸承鋼錠一般要在1200~1250℃高溫下進行長時間擴散退火,以改善碳化物偏析。熱加工時要控制爐內氣氛,鋼坯加熱溫度不宜過高,保溫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發生嚴重脫碳。終軋(鍛)溫度通常在800~900℃之間,過高易出現粗大網狀碳化物,過低易形成軋(鍛)裂紋。軋(鍛)材成品應快冷至650℃,以防止滲碳體在晶界上呈網狀析出,有條件時可採用控制軋制工藝。 為了取得良好的切削性和淬火前的預組織,冷加工用軸承鋼材要進行完全的球化退火。退火溫度一般為780~800℃,退火時要防止脫碳。如果軋制鋼材存在過粗的網狀滲碳體,則退火前需先進行正火處理。鉻軸承鋼通常在830~860℃之間加熱,油淬,150~180℃回火。精密軸承的組織中,應盡可能降低殘余奧氏體量或使殘余奧氏體在使用過程中保持穩定,因此常需在淬火後進行-80℃(或更低溫度)冷處理和在 120~140℃下進行長時間的穩定化處理。
G. 軸承鋼怎麼淬火
回火的時候溫度低一點就可以,200多度應該比較合適.
gcr15球化退火工藝:加熱到790-810度.保溫.2-4小時.等溫700-720度.保溫.1-3小時,隨爐冷至500度出爐空冷.
淬火溫度850.c.油淬.
回火溫度240.c
保溫90-120分鍾.硬度hrc59。我在這里不是想說上面的辦法有什麼不對,但是對我們這樣的窮鳥來說條件有點夠不上了。我要說的方法是自己在鐵匠鋪就能做的方法,可能還有做得不對的地方希望高手指教。直徑在220~250mm的軸承一般就是傳說的gcr-15(52100)了,我用氣焊切開就直接鍛了。師傅鍛的時候說鋼料在黃的時候就可以鍛了,發白就過了,鍛到鋼變正紅色就應該停了,繼續就容易鍛裂了。我上次做的料子刀身長45cm厚0.7cm寬4.5cm(刀舌長12cm不算在內)就以它為例子吧,先粗磨外形,刃留到1mm左右厚度。我做的是凹磨刃型寬2.5cm。熱處理前先把鋼料全身燒到淺黃再抽出來風冷到鋼成暗紅然後埋進煤灰,這樣是消除磨大型的時候造成局部的硬度不均衡。料子冷後抽出來直接燒刃到淺黃(約850~900度)就放到廢機油里約1.5~2秒(不能淬到全冷),然後快速抽出來埋到煤灰里放冷。這樣就做完了淬火和回火,得到的料子刀口硬度測試估計hrc58~59,刀身約hrc50。感覺過得去,架在板磚上刀身前後各3cm我150斤站上去不斷。介紹這個辦法不是為了顯示什麼技術,而是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能有個選擇。在摸索經驗的過程里我也出現過弄出來的刀不利的情況,不要以為是硬度不夠。其實是晶體過粗刀口的精細度磨不出來,會磨刀的朋友摸摸刀口就能感覺出來。原因是回火不夠,我也是失敗了兩把刀才摸出來的。最後說一下退火的辦法:我是乘鐵匠下午准備收工的時候把鋼燒到800~850度然後弄兩鏟煤蓋上去,關上鼓風機第二天早上扒出來的時候就能隨便鑽了。
H. 軸承套圈熱處理後外觀有黑斑,怎麼解決
除了樓上各位提到的外,熱前應清洗干凈,檢查設備密封確保無漏氣。
出現黑斑的產品,如組織、硬度等合格,可以採用噴丸等方式進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