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車飛輪鑄造有縮松怎麼解決
最直接的解決辦法是在不影響使用的前提下加大縮松處的R角。
還有就是更改澆口位置,提高澆注溫度。
『貳』 縮孔和縮松產生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止
壓鑄件縮孔縮松產生的原因是由於金屬熔體充型以後,有液相轉變成固相時必然存在的變相收縮,由於壓鑄件的特點是從外向內冷卻,當鑄件壁厚較大時,內部必然反產生縮松問題,特別是雅虎鑄件的存在,縮孔縮松是必然的。
壓鑄件縮孔縮松不能從壓鑄工藝本身得到徹底解決,要徹底解決只能是從系統外尋找解決的辦法,從工藝原理上說,解決鑄件縮孔縮松缺陷,只能按照通過補縮的工藝思想進行,鑄件凝固過程的相變收縮是一種自然的物理現象,智能追尋它的規律解決問題。
分類分布
縮松按其形態分為宏觀縮松(簡稱縮松)和微觀縮松(顯微縮松)兩類。 縮松多出現於結晶溫度范圍較寬的合金中,常分布在鑄件壁的軸線區域、縮孔附近或鑄件厚壁的中心部位(見圖1)。顯微縮松則在各種合金鑄件中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般出現在枝晶間和分枝之間,與微觀氣孔難以區分,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觀察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縮松
『叄』 壓鑄鋁件常見不良現象有那些對應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1、常見的不良現象有:有產品表面起皺和起皺。
根據羅啟全《壓鑄工藝及設備模具實用手冊》第一章:
表面起皺:產品表面形成的不規則褶皺,主要出現在壁較薄的前段部分。
起皺:鑲件附近的圓柱狀部分,表面的皮膜出現起皺現象起皺的表面部分,根據發生狀態有差異。
2、解決方法
根據羅啟全《壓鑄工藝及設備模具實用手冊》第一章:
表面起皺解決方法:排氣徹底,清除多餘的脫模劑。調整高速高壓區的位置以防止溶液降溫;
起皺解決方法:對模具進行預熱,在設定的溫度條件下進行生產是很重要的,將模具溫度設定在適當的范圍。
壓鑄機設計規范
壓鑄件的設計一定要考慮到壓鑄件壁厚、壓鑄件鑄造圓角和脫模斜度、加強筋、壓鑄件上鑄孔和孔到邊緣的最小距離、壓鑄件上的長方形孔和槽、壓鑄件內的嵌件、壓鑄件的加工餘量七個方面 。
1、鑄造圓角設計規范
通常壓鑄件各個部分相交應有圓角(分型面處除外),可使金屬填充時流動平穩,氣體也較容易排出,並可避免因銳角而產生裂紋。對於需要進行電鍍和塗飾的壓鑄件,圓角可以均勻鍍層,防止尖角處塗料堆積。壓鑄件的圓角半徑R一般不宜小於1mm,最小圓角半徑為0.5 mm。
2、壓鑄件內的嵌件設計規范
首先,壓鑄件上的嵌件數量不宜過多;其次,嵌件與壓鑄件的連接必須牢固,同時要求在嵌件上開槽、凸起、滾花等;再次,嵌件必須避免有尖角,以利安放並防止鑄件應力集中,鑄件和嵌件之間如有嚴重的電化腐蝕作用,則嵌件表面需要鍍層保護;
最後,有嵌件的鑄件應避免熱處理,以免因兩種金屬的相變而引起體積變化,使嵌件松動。
3、壓鑄件壁厚的設計規范
薄壁比厚壁壓鑄件具備更高的強度和更好的緻密性,鑒於此,壓鑄件設計中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在保證鑄件具有足夠強度和剛性的前提下應該盡可能減少壁厚,並保持壁厚具有均勻性。
實踐證明,壓鑄件壁厚設計一般以2.5-4mm為宜,壁厚超過6mm的零件不宜採用壓鑄工藝生產。壓鑄件壁太厚、壁太薄對鑄件質量影響的表現:如果設計中鑄件壁太薄,會使金屬熔接不好,直接影響鑄件強度,同時會給成型造成困難;
壁太厚或者嚴重不均勻時,容易產生縮癟及裂紋,另一方面,隨著壁厚的增加,鑄件內部氣孔、縮松等缺陷也隨之增多,同樣會降低鑄件強度,影響鑄件質量。
『肆』 鑄造鋁合金錠AC3AM澆口位置存在縮松和松孔,如何解決
有縮松都是表明溫度高,解決辦法無非兩種,降低澆口位置溫度或提高澆口位置的補縮包溫度
『伍』 鑄件澆口有縮洞什麼原因
金屬凝固收縮時,由於金屬液未對鑄件有效補縮而產生的缺陷被稱為收縮缺陷,包括縮孔、縮松、縮陷、縮沉等。
1、特徵
① 縮孔:在鑄件上有形狀極不規則的孔,孔壁粗糙並帶有枝狀晶,稱縮孔缺陷。多出現在鑄件最後凝固部位。
② 縮松:鑄件斷面上有分散而細小的縮孔,有時藉助放大鏡,稱縮松缺陷。如用低壓鑄造生產鋁活塞時,有時在活塞頂部出現縮松。
③ 疏鬆:鑄件緩慢凝固區出現的很細小的孔洞。分布在枝晶內和枝晶間,是彌散性氣孔、顯微縮松、組織粗大的混合缺陷,使鑄件緻密性降低,易造成滲漏。
④ 縮陷:鑄件的厚端面或斷面交接處上平面的塌陷現象。縮陷的下面有時有縮孔,縮陷有時也出現在內縮孔的附近。
⑤ 縮沉:使用水玻璃石灰石砂型生產鑄件時產生的一種鑄件缺陷,其特徵為鑄件斷面尺寸脹大。
⑥ 縮裂:由於鑄件補縮不當、收縮受阻或收縮不均勻而造成的裂紋。可能出現在剛凝固之後或在更低的溫度。
2、產生原因
縮孔和縮松形成的原因:金屬液在凝固過程中,由於合金的液態收縮和凝固收縮,即體積收縮造成的體積虧損得不到補償,即得不到補縮,往往在鑄件最後凝固的部位出現孔洞。與一般重力澆注不同,低壓鑄造是從下向上充型,澆口在下部。為使鑄件得到足夠的補縮,就必須形成自上而下的順序凝固,即遠離澆道處先凝固,澆道處最後凝固,否則就會產生縮孔、縮松缺陷。
3、防止措施(同時凝固或順序凝固)
由於低壓鑄造、差壓鑄造都是反重力鑄造,重力時刻都在妨礙補縮,因而無論對於砂型鑄造還是金屬型鑄造、無論對於同時凝固還是順序凝固的鑄件,液面加壓控制系統質量的好壞,都是決定鑄件緻密性的關鍵環節。尤其是對於薄壁件金屬型鑄造,凝固時間本來就不長。當充型到型頂時液態金屬中固相分數已經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此時應立即急速升壓,以便克服重力的負作用,進行補縮。這時鑄件緻密性是極為關鍵的時刻。目前有些液面加壓控制系統在關鍵時刻仍舊按充型速度緩慢加壓,還有些控制系統則更糟,它們在壓力低時還能正常升壓,但壓力越高升壓速度也越慢。即所謂開口向下的拋物線充型。
當液態金屬凝固已基本結束,控制系統才將增壓補縮的壓力升起,顯然為時已晚,這對鑄件的緻密度不會起到良好的作用。生產中有時補縮壓力已經很高(可達0.2MPa),但鑄件仍有縮松缺陷,致使打壓滲漏率太高。在補縮通道合理時,這主要是因為控制系統增壓的時機沒控制好,而不是所謂「補縮壓力大小對鑄件緻密性影響不大」的錯誤說法。
『陸』 對剛澆注完的鑄件,應如何進行處理
如下:
1、操作工自檢,鑄件有沒有明顯的缺陷。
2、自檢後的鑄件擺放在指定的位置,需要擺放整齊。
3、檢驗員對收件鑄件進行檢驗,檢驗合格,進行下步操作。
4、對檢驗合格的產品,進行去除澆冒口;需要檢驗員和班長監控去澆口質量。
5、對清除澆冒口的鑄件,進行毛刺清理;需要檢驗員和班長監控清理質量。
6、鑄件進行「噴丸」等其他操作。
鑄件是用各種鑄造方法獲得的金屬成型物件,即把冶煉好的液態金屬,用澆注、壓射、吸入或其它澆鑄方法注入預先准備好的鑄型中,冷卻後經打磨等後續加工手段後,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鑄件歷史
鑄件應用歷史悠久。古代人們用鑄件作和一些生活用具。近代,鑄件主要用作機器零部件的毛坯,有些精密鑄件,也可直接用作機器的零部件。鑄件在機械產品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如拖拉機中,鑄件重量約占整機重量的50~70%,農業機械中佔40~70%,機床、內燃機等中達70~90%。
各類鑄件中,以機械用的鑄件品種最多,形狀最復雜,用量也最大,約占鑄件總產量的60%。其次是冶金用的鋼錠模和工程用的管道、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工具。
『柒』 怎樣解決鑄造中的縮松
為避免鑄件出現缺陷而附加在鑄件上方或側面的補充部分。在鑄型中,冒口的型腔是存貯液態金屬的容器,其功能是多方面的。功能不同的冒口,其形式、大小和開設位置均不相同,所以,冒口的設計要考慮鑄造合金的性質和鑄件的特點。
①對於凝固過程中體積收縮不大的合金(如灰鑄鐵),或不產生集中縮孔的合金(如錫青銅),冒口的作用主要是排放型腔中的氣體和收集液流前沿混有夾雜物或氧化膜的金屬液,以減少鑄件上的缺陷。這種冒口多置於內澆口的對面,其尺寸也不必太大,
②對於要求控制顯微組織的鑄件,冒口可以收集液流前沿已冷卻的金屬液,避免鑄件上出現過冷組織。圖2是單體鑄造的活塞環,在內澆口的對面設置一個小冒口來收集冷金屬,該處就不會因金屬過冷而出現白口組織,導致鑄件報廢。這類冒口的大小和設置部位,應根據鑄件的顯微組織要求確定。
③對於凝固期間體積收縮量大而且趨向於形成集中縮孔的合金(如鑄鋼、錳黃銅及鋁青銅等),冒口的主要作用是補償金屬液在型腔中的液態收縮和鑄件凝固過程中的收縮,以獲得沒有縮孔的緻密鑄件。鑄件在鑄型中冷卻時,最薄的部位先凝固,其收縮可由附近較厚的部分補償;較厚部分凝固時,又可由最厚部分得到補償;最厚部分凝固時,如得不到外來的補償,該處就會形成大縮孔。在這種情況下,冒口的作用就是要補償鑄件最後凝固的部分,所以要置於鑄件最厚部位的上方或側面,並且它的凝固要求晚於鑄件的最厚部分。圖3是一個套筒形鑄鋼件,最厚部位上方設有3個冒口,為表示緻密的鑄件和冒口中的縮孔,將鑄件及其一個冒口切去了一半。圖中的補正量是為改善冒口對鑄件的補給而在鑄件上增設的局部加厚。由於冒口冷卻最慢,因補縮和自身收縮而引起的縮孔就會只產生在冒口中。這類冒口及相關工藝補正量的設計是鑄造工藝設計中的重要環節,冒口的尺寸一般都用計算方法確定,重要的大型鑄件可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可通過多種技術措施來提高冒口的補縮效率,例如,中、小型鑄件可在冒口周圍加一個保溫套或發熱套,以減緩冒口的凝固達到縮小冒口尺寸的目的;大型鑄件除可用保溫套或發熱套外,還可在冒口頂部用電弧或火焰加熱以減緩其凝固。提高冒口補縮效率的另一種途徑是採用不同的方法增加冒口中的壓力。
配合冒口覆蓋劑使用效果更佳。
『捌』 如何解決壓鑄件的縮孔縮松問題
產生的原因:壓鑄件在凝固過程中發生收縮,由於得不到金屬液補償或補償不足而形成縮孔或縮松
消除的辦法:
嘗試1、降低壓鑄溫度,減少壓鑄件收縮率
嘗試2、提高增壓壓力,增強壓實作用,提高壓鑄件緻密性,必要時,可考慮真空壓鑄(模具型腔中負壓與壓室裡面也是真空狀態有所不同,前者受澆道系統開設的局限)
嘗試3、改善澆道系統,防止內交口過早凝固,是壓力更好傳遞,只是壓鑄件在壓力狀態下凝固或補縮
嘗試4、加強對壓鑄件厚、大部委的冷卻
嘗試5、改善鑄件結構設計
富來壓鑄機 周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