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木模是如何用來鑄造的
利用精密鑄造批量生產首飾過程可分為8個工序:
①原模型:用貴金屬或蠟製作模型並焊接澆道;
②橡膠模具:橡膠模具的硫化與開割;
③蠟模組:用橡膠模具注出蠟模並焊接成蠟樹;
④蠟模的完成:清潔蠟模表面;
⑤石膏型:蠟模的石膏漿埋沒真空脫泡及自然乾燥;
⑥脫蠟及焙燒:蠟的回收和石膏模的焙燒過程;
⑦熔化金屬:熔化要用的合金;
⑧鑄造:澆注成形。每個工序之間都有著必然的聯系。為了獲得良好的首飾鑄件,每一工序都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某一工序的疏忽,會導致首飾鑄造品的不合格。
(1)鑄造為什麼做木模擴展閱讀
模具人性化設計的任務之一就是讓使用者感到方便、舒適。這也是模型(芯)、模具人性化設計的最核心的內容。由於進氣歧管的重力鑄造模型相當復雜,除了氣管處需要下砂芯外,彎管處也必須下砂芯。
最初的工藝是將彎管補砂芯做成了一個大砂芯,下芯時必須將彎管補砂芯和主體氣管芯一起下芯,兩個砂芯加起來重達25kg,而金屬型的溫度又高達350℃以上,下芯時難度極大。而且,制芯過程中取芯時必須將彎管處的活塊一起隨砂芯取走,再將活塊慢慢取下後放回芯盒中。
這個過程也存在很大的問題:一是芯盒活塊和砂芯超過20kg,二是芯盒模具與砂芯溫度均在220℃以上,三是操作過程中要防止碰壞砂芯。導致操作工的勞動強度較大。
⑵ 什麼材料可以當澆鑄鐵模具
澆注模具屬於高溫耐熱磨具,常用高溫耐熱磨具鋼製作,該類鋼中製作澆注模具的傳統鋼種是半高速鋼,具體牌號為3Cr2W8V。除此之外還有H13、H11、Y10、HM-3等。
砂型鑄造:
砂型鑄造的適應性很廣,小件、大件,簡單件、復雜件,單件、大批量都可採用。砂型比金屬型耐火度更高,因而如銅合金和黑色金屬等熔點較高的材料也多採用這種工藝。
砂型鑄造用的模具,一般木材製作,通稱木模。為了提高尺寸精度較高,也常使用壽命較長的鋁合金模具或樹脂模具。雖然價格有所提高,但仍比金屬型鑄造用的模具便宜得多,在小批量及大件生產中,價格優勢尤為突出。
(2)鑄造為什麼做木模擴展閱讀:
高壓鑄造
因為金屬液在高壓、高速下充填型腔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把型腔中的空氣夾裹在鑄件內部,形成皮下氣孔,所以鋁合金壓鑄件不宜熱處理,鋅合金壓鑄件不宜表面噴塑(但可噴漆)。否則,鑄件內部氣孔在作上述處理加熱時,將遇熱膨脹而致使鑄件變形或鼓泡。
壓鑄件的機械切削加工餘量也應取得小一些,一般在0.5mm左右,既可減輕鑄件重量、減少切削加工量以降低成本,又可避免穿透表面緻密層,露出皮下氣孔,造成工件報廢。
由於壓鑄件件內部疏鬆,塑性、韌性差,不適合於製造承受沖擊載荷件。鑄件壁厚均勻,並以3~4mm薄壁鑄件為宜,最大壁厚應小於6~8mm,以防止縮孔等缺陷。避免機加,以防止內部孔洞外露。
⑶ 鑄造廠裡面做的木模具是做什麼用的,有哪位模具師傅幫決答一下
是用來澆鑄的,澆鑄後會被鐵水熔化掉,也叫消失模,不過現在好象都不做木模具了,用保立龍(一種泡末材料)
⑷ 鑄造中的什麼叫木模
鑄造用模具的材料有木材、金屬、塑料,一般手工造型,小批量生產用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