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機驅動端和非驅動端是什麼意思
驅動端為動力輸出端,可安裝聯軸器等進行動力輸出;非驅動端只是設計時候電機主軸的外伸端,可輔助安裝散熱風扇之類的非負載累附件。
對於電機安裝輸出動力的一端就是驅動端,另一端叫做非驅動端;對於泵類連接電機的一端就是驅動端,另一端叫做非驅動端。換句話就是安裝齒輪或者對輪的一端就是驅動端,因為驅動端要安裝齒輪所以其軸長相對另一端較長。
(1)非驅動端為什麼用絕緣軸承擴展閱讀
電機驅動原理
電機驅動晶元內部集成了四個dmos管,組成一個標準的H型驅動橋。通過充電泵電路為上橋臂的2個開關管提供柵極控制電壓,充電泵電路由一個300kHz左右的工作頻率。可在引腳1、11外接電容形成第二個充電泵電路,外接電容越大,向開關管柵極輸入的電容充電速度越快,電壓上升的時間越短,工作頻率可以更高。
引腳2、10接直流電機電樞,正轉時電流的方向應該從引腳步到引腳10;反轉時電流的方向應該從引腳10到引腳2。電流檢測輸出引腳8可以接一個對地電阻,通過電阻來輸出過流情況。內部保護電路設置的過電流閾值為10A,當超過該值時會自動封鎖輸出,並周期性的自動恢復輸出。
如果過電流持續時間較長,過熱保護將關閉整個輸出。過熱信號還可通過引腳9輸出,當結溫達到145度時引腳9有輸出信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機驅動晶元
2. 有些電機為什麼在非驅動端要使用絕緣軸承
答:軸電流是前軸與後軸和基座的電位差所產生的電流,把軸電流產生的迴路切斷就不會產生軸電流,軸承絕緣處理是切斷軸電流迴路,最好方法。非驅動端受力較小,易於使用絕緣材料,所以在變頻電機的尾部做絕緣。
主軸和軸承上因感應電流導致的跳火可導致軸承表面腐蝕、金屬表面形成縮孔以及軸承滾動軌道上形成凹槽等缺陷。
????為防止軸電流,對容量超過160KW電動機應採用軸承絕緣措施。主要是易產生磁路不對稱,也會產生軸電流,當其他高頻分量所產生的電流結合一起作用時,軸電流將大為增加,從而導致軸承損壞,所以一般要採取軸承絕緣措施。
至於「為什麼驅動端不使用絕緣軸承呢」——
????電動機的軸與基座形成一個環,交變磁通穿過產生感應電勢,如果這個環形成通路就有電流通過,電流穿越軸承界面會產生電蝕。一般採取將一端軸承做絕緣處理,以切斷電流通路,保護軸承。由於非驅動端受力較小,易於使用絕緣材料,所以都在非驅動端做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