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輕武器激光射擊的原理
和你說說現在都是咋演習的。
目前,在軍事演習中投入的都是現役裝備,步兵輕武器一般配發空爆彈(也稱空包彈,就是沒彈頭的子彈),只需在槍口加裝一個裝置,空爆彈可以形象地模擬出武器發射的光、聲、煙塵,但只要人沒站在槍口5米以內距離,空爆彈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在實際演習中,由於對彈著點和攻擊一方的進攻路線都是事先規定好的,進攻一方絕對不會誤入彈著區,故對壘雙方不可能在5米內互相射擊。進行火炮攻擊、火力覆蓋和打擊機場的實彈演練時更是如此,全部人員都會在規定時間內撤離目標區。
但問題是單純使用空爆彈,往往無法確定目標是否被擊中,只能靠「舉報」和「自覺」。演習結果更多是靠導調部依據火力發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為更精確判知參演官兵「傷亡」情況,激光模擬器便應運而生了。
激光模擬器是現在演習中爭相選用的先進儀器,即在實用武器上安裝激光發生器,用沒有殺傷力的低能量激光來代替子彈、炮彈。同時在訓練服的各個部位裝上接收器及音響、煙火裝置。手槍、步槍、機槍、火炮的激光器都略有區別,用計算機可加以分辨。
實戰演習中,攻方與守方都像身臨戰場一樣互相攻擊。如被對方激光束射中,計算機就會分析「中彈」的部位及「子彈」類型,較輕的就發出「受傷」指令,同時限制受傷者武器的威力,如減少子彈反射頻率;如擊中要害,就會觸發被擊中者身上的激光接收裝置,發出「死亡」指令,模擬器就會放出代表「死亡」的煙火,武器系統就被關閉,此人就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資格。
在單兵激光對抗裝置基礎上,我軍又研製開發了「激光模擬對抗訓練控制系統」,並開始批量生產。這套系統具有模擬火力交戰、自動控制態勢、實時發送信息、授權干預控制等功能,導演部能通過通信網路,接收每個激光模擬對抗機發來的衛星定位數據、彈葯存量、戰斗狀態等信息,使自動監控演習態勢、裁決演習行動和評估演習質量有了充分依據。
這套系統現在主要在坦克、裝甲車、步戰車上使用。安裝該系統的坦克被激光彈命中損傷後,會被自動切斷油路和電路,失去戰鬥力;如想再開動坦克,需經導調人員重新解碼,才可使這輛坦克再次投入戰斗。
盡管「對抗演習不能打實彈,輸贏勝負導調說了算」的演習方式已成為歷史,但鑒於後勤保障、通訊聯絡、電子對抗等演習科目都不需要使用實彈,故演習的裁判方法必須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