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滾動軸承的代號及後綴名稱的意思是什麼
滾動軸承代號及表示方法:
根據GB/T272—1993滾動軸承代號及表示方法如下:
軸承代號的構成:軸承代號由基本代號、前置代號和後置代號構成。
(1)基本代號基本代號表示軸承的基本類型、結構和尺寸,是軸承代號的基礎。
滾動軸承(滾針軸承除外)基本代號:軸承外形尺寸符合GB273.1、GB273.2、GB273.3、GB3882任一標准規定的外形尺寸,其基本代號由軸承類型代號、尺寸系列代號、內徑代號構成。
(2)前置、後置代號前置、後置代號是軸承在結構形狀、尺寸、公差、技術要求等有改變時,在其基本代號左右添加的補充代號。
滾動軸承後置代號的編制規則:
a、後置代號置於基本代號的右邊與基本代號空半個漢字距(代號中有符號「—」、「/」除外)。當改變項目多,具有多組後置代號,按表3-114所列從左至右的順序排列。
b、改變為4組(含4組)以後的內容,則在其代號前用「/」與前面代號隔開;例:6205—2Z/P622308/P63。
c、改變內容為第4組後的兩組,在前組與後組代號中的數字或文字表示含義可能混淆時,兩代號間空半個漢字距。例:6208/P63V1
深溝球後綴意義:
CN:普通組徑向游隙;通常僅用於與以下字母組合來表示較窄或偏移的游隙范圍
H:縮窄的游隙范圍,相當於原來游隙范圍的上半部分
L:縮窄的游隙范圍,相當於原來游隙范圍的下半部分
P:偏移的游隙范圍,相當於原來游隙范圍的上半部分和下一組游隙范圍的下半部分的組成
以上字母同時適用於與以下的游隙組別組合成對應的意義:C2、C3、C4、和C5,例如C2
C2:徑向游隙小於普通組
C3:徑向游隙大於普通組
C4:徑向游隙大於C3
C5:徑向游隙大於C4
DB:兩個以背對背方式配對的單列深溝球軸承
DF:兩個以面對面方式配對的單列深溝球軸承
DT:兩個以串聯方式配對的單列深溝球軸承
E:強化設計
GJN:聚脲基潤滑脂,NLGI稠度2,溫度范圍-30至+150度(標准填充量)
GXN:聚脲基潤滑脂,NLGI稠度2,溫度范圍-40至+150度(標准填充量)
J:沖壓鋼保持架
LHT23:鋰基潤滑脂,NLGI稠度2,溫度范圍-50至+140度(標准填充量)
LT:鋰基潤滑脂,NLGI稠度2,溫度范圍-55至+110度(標准填充量)
LT10:鋰基潤滑脂,NLGI稠度2,溫度范圍-50至+90度(標准填充充量)
M:機削黃銅保持架,鋼球引導。不同的設計和材料在M之後加上數字標識,如M2
MA:機削黃銅保持架,外圈引導
MB:機削黃銅保持架,內圈引導
MT33:鋰基潤滑脂,NLGI稠度3,溫度范圍-30至+120度(標准填充量)
MT47:鋰基潤滑脂,NLGI稠度2,溫度范圍-30至+110度(標准填充量)
N:外圈帶止動槽
NR:外圈帶止動槽和止動環
N1:外圈側面有凹槽(用於配合止動裝置以防止外圈轉動)
P5:尺寸精度和旋轉精度符合ISO公差等級5
P6:尺寸精度和旋轉精度符合ISO公差等級6
P52:P5+C2
P62:P6+C2
P63:P6+C3
RS1:一側帶具鋼骨架的丁腈二烯橡膠(NBR)接觸式密封圈
RSH:一側帶具鋼骨架的丁腈二烯橡膠(NBR)接觸式密封圈
RSL:一側帶具鋼骨架的丁腈二烯橡膠(NBR)低摩擦密封圈
RZ:一側帶具鋼骨架的丁腈二烯橡膠(NBR)低摩擦密封圈
TH:纖維增強酚醛樹脂保持架(卡型)
TN:注塑尼龍保持架
TN9:注塑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保持架
VL0241:外圈外表面帶氧化鋁塗層,絕緣能力高達1000VDC
VL2071:內圈外表面帶氧化鋁塗層,絕緣能力高達1000VDC
WT:聚脲基潤滑脂,NLGI稠度2,溫度范圍-40至+160度(標准填充量)
Y:沖壓銅保持架
Z:一側帶沖壓鋼防塵蓋
ZNR:外圈帶止動槽和止動環,止動槽的另一側帶沖壓鋼防塵蓋
2RS1:兩側帶具鋼骨架的丁腈橡膠(NBR)接觸式密封存圈
2RSH:兩側帶具鋼骨架的丁腈橡膠(NBR)接觸式密封存圈
2RSL:兩側帶具鋼骨架的丁腈橡膠(NBR)低摩擦密封存圈
2RZ:兩側帶具鋼骨架的丁腈橡膠(NBR)低摩擦密封存圈
2Z:兩側帶沖壓鋼防塵蓋
2ZNR:外圈帶止動槽和止動環,兩側帶沖壓鋼防塵蓋
帶裝球缺口的常用後綴:
C3:徑向游隙大於普通組
N:外圈帶止動槽
NR:外圈帶止動槽連止動環
Z:一側帶沖壓鋼防塵蓋
ZNR:外圈帶止動槽和止動環,止動槽的另一側帶沖壓鋼防塵蓋
2Z:兩側帶沖壓鋼防塵蓋
2ZNR:外圈帶止動槽和止動環,兩側帶沖壓鋼防塵蓋
不銹鋼後綴的含義:
R:外圈帶凸緣
VT378:無毒潤滑脂(偶然接觸到食品原料)
2RS1:兩側帶具鋼骨架的丁腈橡膠(NBR)接觸式密封圈
2Z:兩側帶沖壓鋼防塵蓋
2ZR:兩側帶沖壓鋼防塵蓋和外圈帶凸緣
❷ 在不知道軸承的型號的情況下靠尺寸怎麼確定型號
軸承的型號的判定:
一、根據文字信息判定軸承。
首先看軸承上的文字,從文字上可以判定出軸承的型號。
二、實際測量和觀察
第一步:判定軸承的結構代號(類型代號)。
從左往右數第一個或第一個和第二個數字加在一起
「6」表示深溝球軸承
「4」表示雙列深溝球軸承
「2」或「1」表示調心球軸承(基本型號共四個數字)
「21」「22」「23」「24」表示調心滾子軸承。
「N」表示圓柱滾子軸承(包括短圓柱滾子和細長滾針的一部分)
「NU」內圈無擋邊。
「NJ」內圈單擋邊。
「NF」外圈單擋邊。
「N」外圈無擋邊。
「NN」雙列圓柱滾子,外圈無擋邊。
「NNU」雙列圓柱滾子,內圈無擋邊。
滾子長度是直徑尺寸的最少5倍的,稱之為滾針軸承
「NA」旋削外圈滾針軸承
「NK」沖壓外殼滾針軸承
「K」滾針和保持架組件,無內外圈。
「7」表示角接觸球軸承
「3」表示圓錐滾子軸承(公制)
「51」「52」「53」表示向心推力球軸承(基本型號共五個數字)
「81」表示推力短圓柱滾子軸承
「29」表示推力調心滾子軸承
第二步:判定軸承的內徑。
直接用卡尺測量軸承的內徑,孔兩端都要測量,因為錐孔軸承內孔一端大一端小。量出的尺寸用毫米(mm)標注。
第三步:測量軸承的其它尺寸,用毫米(mm)標注。
寬度、外徑、等。
第四步:查詢手冊
例:NSK 23140CAMKE4S11
假設軸承上文字已經缺失。
第一步,看軸承是雙列球面滾子,可以調心,即判定:軸承型號基本型號是5個數字,從左往右第一個數字肯定是2,根據:「21」「22」「23」「24」表示調心滾子軸承。
第二步,測量出的軸承內徑是200mm,孔的另一端孔徑比200mm略大(實際=寬度的十二分之一,乘以2,加上200mm)。即可判定:軸承的內徑代號是40,有表示錐孔的後置代號K。
測量軸承的外徑是340mm,寬度是112mm。
第三步,在軸承手冊上找到「調心滾子軸承」,找內徑(d)是200mm冊頁,在結合外徑尺寸(D)340mm,寬度尺寸(B)112mm。即可判定出軸承的基本代號是23140。
內孔有錐度說明後置代號有字母K,保持架是銅的說明後置代後有M(一般都和CA在一起),外圈有油孔油槽說明後置代號有E4,詢問用戶軸承工作環境的溫度,來判定是否有S11套圈高溫防變形代號。
後置代號的解釋在軸承手冊上也是可以查到的。
這樣,經過幾個步驟軸承是什麼型號,就准確的判定出了。
補充:滾針軸承、組合軸承、絲杠軸承、帶座外球面、分離外殼軸承箱、直線軸承、線性滑軌、滑動軸承等基本軸承的衍生品,需要見過實物或者空間思維很強的人憑圖紙,首先在腦海中留有印象,再根據手冊才能確定軸承的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