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屏蔽泵石墨套如何拆卸
屏蔽泵有前後兩個滑動軸承(一般將靠近葉輪端的為電機後軸承),拆卸前軸承時可先打開前軸承壓蓋,用套筒輕輕打松鋼釘後,拿下鋼釘及鋼墊然後輕輕沿軸向拿出石墨軸承,後軸承石墨套較前軸承拆卸麻煩一些,要將泵體全部從泵殼中拿出後,拆卸下葉輪及隔板後方可拿出。
② 石墨軸承加黃油後,會怎麼樣有利還是有弊
有弊,石墨軸承本來就是自潤滑的,不需要添加任何東西。
③ 大連帝國屏蔽泵上的石墨軸承如何拆卸
首先用內六角扳手擰開側面的螺釘(48),然後就可以取出軸承(15B),軸承和軸承座是間隙配合,但是用過的舊泵可能會很緊,不好取出,可以用火烤軸承座,或者用東西敲、頂軸承,注意不要用太硬的東西防止破碎。
④ 河南省漯河市四通泵業井用潛水電泵5.5kw柱怎麼拆卸
把水泵上下緊固羅絲擰下,用錘敲下上端蓋,注意石墨軸承別損壞,拆下下端蓋電機軸上的調整羅絲,鎖片等,最好拆下下端蓋,取轉子時小心不要碰到線包
⑤ 石墨軸承前期有點澀怎麼回事
未加潤滑油等。
石墨軸承前期有點澀,可能是沒有加潤滑油,如果已經加了,那麼很可能是你的頂絲太過用力,軸的旋轉中心偏斜。
軸承是機械工業中常用的一種滑動機件。石墨軸承是隨著機械設備的性能要求,在金屬軸承的基礎上開發並發展起來的炭質軸承。
⑥ 石墨滑動軸承的拆卸與安裝石墨軸承安裝是怎樣的
在軸承座上,配合較松的情況下,可用手直接取出;緊的可用壓機壓出,如不宜用壓機可採用車削工藝將石墨軸承車掉,車削時要注意車削量不能超過定位鍵槽,剩餘部分用錘子或其他工具去除掉。第四石墨軸承在安裝前首先要檢查其與軸或套的配合尺寸精度及配合間隙,然蓄後將軸套裝入軸上。配合較松的石墨軸承可用手直接推入軸承座;配合較緊的$可用壓機壓入。壓入時要對準定位鍵槽或定位銷釘,在石墨軸承上面墊一層非|金屬保護襯墊,襯墊上再加一塊平整的金屬塊,以免將端面壓毛。切忌用錘子塑使直接敲打。
⑦ 石墨軸承轉不動怎麼辦啊
石墨軸承失效原因分析
1.磨損損壞
磨損破壞的軸承有12個,引起磨損破壞的主要原因是糜爛磨損和腐蝕磨損。通過對工藝流程檢查分析,磨料來自工作介質,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丁二烯儲存罐的材料為16MnR,介質已經運行30年,腐蝕老化嚴重,產生大量鐵銹,並隨工作介質進入機泵。二是由於回收丁二烯進入泵體以及石墨軸承引起摩擦面表面擦傷,嚴重者出現條痕和溝槽,產生的新磨屑殘留在摩擦面上,形成新磨料,使磨損情況加劇,最後導致石墨軸承的摩擦面磨損失效。
另外,由於丁二烯中帶有部分鹼,可以溶解和腐蝕石墨中浸漬的樹脂。浸漬樹脂從石墨中解析出來,影響了石墨軸承摩擦表面的緻密度,軸承耐磨性降低。針對丁二烯物料中含有鹼以及TBC阻聚劑的問題,應該考慮浸潤巴氏合金的石墨軸承,以提高耐腐蝕性和耐磨性。
2.破裂損壞
破碎損壞的軸承有4個,這種損壞主要是軸承受熱後再急劇降溫所致。屏蔽泵的冷卻和潤滑是用泵出口的介質,壓力為0.8
MPa,通過循環液管從前石墨軸承的尾部進入前端石墨軸承座腔,再從前端軸承的內表面螺旋槽進入軸承潤滑面,形成潤滑流動液膜,並帶走軸承產生的熱量。從前端軸承推力端面的螺旋槽流出後,再順著定子和轉子之間微小的間隙到達後端軸承,從後端軸承推力端面的螺旋槽旋槽進入後軸承內表面的螺旋槽,最後從後部的循環液出口返回葉輪吸入口,形成泵的整個潤滑冷卻循環。
在運行中如果丁二烯液位及儲罐內壓力低,會導致泵入口壓力低,工作介質丁二烯就在泵的吸入口負壓區汽化,形成氣液混合物,使泵內部呈半抽空或者抽空狀態,使得石墨軸承得不到很好的潤滑和冷卻,一方面軸承與軸套、軸承與止推墊片之間的流動液膜遭到破壞。另一方面,軸承產生的熱量帶不走,石墨軸承的溫度快速升高,使得石墨軸承的韌性大降低,並且泵氣蝕後,運轉雜訊和振動增大並產生水擊現象,引起石墨軸承載荷周期性變化。石墨軸承在邊界摩擦和周期性沖擊載荷兩方面的作用下,轉子軸隨之前後竄動,最終導致石墨軸承表面破壞。
3.炸裂損壞
這種損壞的軸承有4個,損壞原因多是因泵抽空或回液管堵塞時,由於丁二烯比較容易自聚,產生的自聚物堵塞泵入口過濾器以及泵反沖洗管線,機泵不能通過物料的自身循環冷卻轉軸和石墨軸承等轉動件,使摩擦表面在無潤滑、無冷卻的干摩擦狀況下運行,導致軸承摩擦表面溫度急劇升高、膨脹變形,一旦遇到恢復較冷的循環液體時,高溫表面受到冷卻,快速收縮,導致石墨軸承內外收縮速度不同,引起石墨軸承表面開裂,形成如同炸裂的徑向裂紋,此時的表面極易脫落。造成泵抽空,一是因管線堵塞,泵入口過濾器堵塞或氣阻,二是人為誤操作所致。
⑧ 哪裡可以找到屏蔽泵的維護章程呀
http://www.aufine-pv.com/weihu1.asp?id=187
這里有,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總則
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於PBG型屏蔽管道泵,PBGDL屏蔽管道泵,PBDL屏蔽多級泵,PBSL立式屏蔽雙吸泵,PBQDL輕型屏蔽多級泵的維護及檢修。其它屏蔽電泵可作為參考。
結構簡述
屏蔽電泵主要由泵體、葉輪、副葉輪、軸套、熱屏、石墨軸承、前後端蓋、冷卻水套、轉子、定子、監測儀表、底座等零部件組成。
設備性能
設備性能見表1
完好標准
零、部件
零、部件齊全完整,質量符合要求。
基礎、機座牢固完整,質量符合要求。
壓力表、電流表、TRG表等靈敏可靠。
管道、閥門、支架安裝合理,標志分明,符合技術要求。
防腐符合要求。
運行性能
設備運轉平穩無雜音,運轉電流不超過額定值。
壓力、流量平穩,各部溫度正常。
循環管道暢通無阻。
設備出力能力達到銘牌規定或滿足生產需要。
技術資料
技術檔案齊全,數據准確可靠。
設備隨機合格證,產品使用說明書齊全。
設備總裝圖和易損件圖樣齊全。
檢修及驗收記錄齊全。
設備維護檢修規程、操作規程齊全。
設備及環境
設備清潔,表面及周圍無灰塵、油垢和雜物。
設備及附屬管道無跑、冒、滴、漏。
設備的維護
日常維護
檢查設備由無異常震動或聲響。
檢查TRG表的知識是否在允許的范圍內。
檢查液體循環管及冷卻系統管道是否暢通。
按時檢查壓力、流量和各部溫度是否正常,並做好紀錄。
經常檢查各部連接螺栓有無松動現象或因松動而產生的振動。
檢查各部密封點有無跑、冒、滴、漏現象。
每班做好設備的整潔工作
定期檢查內容
每月對冷卻水套沖洗一次。
每月對殼體絕緣電阻進行議定。
每月對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常見故障處理方法
常見故障處理方法見表2。
現象
原因
消除方法
現象
原因
消除方法
流量
不足
1.葉輪流道堵塞
2.進出口管道及閥門堵塞
3.管道漏氣
4.葉輪密封環磨損過大
5.葉輪腐蝕磨損
1.檢查清洗葉輪
2.清掃進出口管道及閥門
3.檢查消除漏氣現象
4.更換密封環
5.更換葉輪
泵振
動有
異常
響聲
1.石墨軸承磨損過大
2.泵軸彎曲
3.葉輪磨損腐蝕,轉子不平衡
4.葉輪與泵殼摩擦
5.葉輪堵塞
6.地腳螺栓松動
更換石墨軸承
2.校直或更換軸承
3.檢查更換葉輪、轉子找平衡
4.調整軸向間隙
5.檢查處理
6.緊固地腳螺栓
泵體
過熱
1.液體循環管堵塞
2.冷卻水管道堵塞
3.石墨軸承磨損過大,轉子磨定子套
4.泵內無介質
5.出口閥未打開
檢查清洗循環管
2.檢查清洗冷卻水管道
3.更換石墨軸承,修理或更換轉於或定於
4.檢查處理
5.打開出口閥
TRG
表指
示過
大
1.石墨軸承磨損過大
泵軸磨損
3.反相
4.缺相
更換石墨軸承
2.檢查處理或更換軸
3.檢查處理
4.檢查處理
緊急情況停車
遇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應立即停車
當「TRG」表指向紅區時;
當屏蔽泵有異常響聲時;
當屏蔽泵冷卻水套溫度過高或突然斷水時;
當屏蔽泵入口斷液時
表3
檢修類別
小修
中修
檢修周期,月
6
12
檢修周期和檢修內容
檢修周期
檢修周期見表3
檢修內容
小修
檢查緊固各部螺栓。
清洗過濾器、過濾網。
檢查清洗液體循環管及冷卻系統管道的水垢。
中修
包括小修內容。
解體檢查各零、部件的磨損、腐蝕程度,予以修復或更換。
檢查調整各部件系。
更換石墨軸承。
檢查調整泵體水平。
修整機座和設備油漆。
校驗壓力表。
檢修方法和質量標准
泵殼與葉輪
檢查殼體流道及口環處,如有腐蝕、氣蝕、磨損時,應採用打磨、噴塗等方法進行修理。無法修復時應予更換。
檢查葉輪口環處,如有腐蝕、磨損時應採用打磨、噴塗等方法進行處理。檢查葉輪流道有無腐蝕、氣蝕現象,腐蝕厚度超過壁厚1/3時,應更換葉輪。
葉輪不得有毛刺、裂紋,葉輪口環與軸孔的圓柱度為0.03mm。葉輪孔與軸配合一般採用H7/h6,並用螺帽鎖緊。更換葉輪時,用去重法找靜平衡,而削去的厚度不大於壁厚的1/3,葉輪平衡重應不大於表4規定。
表4
葉輪外徑,mm
≤200
201—300
301—400
401—500
不平衡重,g
<3
<5
<8
<10
轉子
檢查轉子屏蔽套有無磨損、裂紋現象,如屏蔽套磨損厚度超過0.2mm時,應更換屏蔽套。
軸頸磨損後,可用電鍍或噴鍍的方法修復。
鍵與鍵槽側面應接合緊密,不允許加墊片。鍵槽磨損後,可根據磨損情況適當加大,加大隻能按標准增大一級。在結構和受力允許時,可在本鍵槽的900或1200方向另開鍵槽。
鍵槽中心對軸頸中心線的偏移量不大於0.06mm,歪斜應不大於0.03mm。
轉子軸頸的圓柱度不太子軸徑的1/2000,但最大不得超過0.03mm;粗糙度不得低於 。
轉子用配重法找靜平衡,轉子的平衡重應不大於表5規定。
轉子中段允許跳動量不超過表6規定。
表5
表6
轉子外徑mm
≤50
51—120
121—260
>260
轉子
外徑
≤50
51—120
121—260
>260
平衡重,g
<3
<5
<8
<10
徑向
跳動
0.04
0.05
0.06
0.08
葉輪口環處允許跳動量如表7規定。
組裝
定子屏蔽套不得有鼓包、凹陷、裂紋和磨擦跡象;兩端止口同鉤度為Ф0.03mm。如磨損厚度超過02mm時,應更換。
TRG表指示應靈敏可靠。當電泵在易燃、易爆環境中使用時,接線盒應符合GB3836.2—83規定。
軸套、推力盤工作面粗糙度為 ,軸套內外孔不得大於0.03mm。端面對軸中心線垂直度為Ф0.01mm,軸套外徑與石墨軸承內徑間隙不得大於0.15mm。
石墨軸承工作面粗糙度不得低於 ,不準有裂紋。內外孔同軸度為Ф0.01mm,石墨軸承磨損極限如表8規定。
表7
mm
表8
mm
轉子
外徑
≤50
51—120
121—260
>260
電機機座號
210
310
410—420
510
610
端面
跳動
0.025
0.040
0.060
0.100
ФA—ФB
0.4
0.4
0.4
0.4
0.5
徑向
跳動
0.050
0.060
0.080
0.120
L
49.2
59.2
69.2
89.2
113.0
轉子組裝好後,用手轉動以靈活無卡阻為合格。否則應調整螺絲松緊達到轉動靈活,軸向串量不得超過表9規定。
表9
mm
電機機
座號
210
310
410—420
510
610
軸向竄量
0.7—2.1
0.7—2.1
0.9—2.5
0.9—2.5
1.0—8.0
裝配葉輪時,鍵與鍵槽應緊密配合。用止動墊圈和螺栓將葉輪牢固鎖緊測定葉輪軸向間隙時,用調整墊圈方法將軸向間隙調整到表10規定。
表10
mm
電機機座號
葉輪公稱直徑
葉輪軸向間隙
電機機座號
葉輪公稱直徑
葉輪軸向間隙
210
125—160
4.0
410
320
125—160
4.2
200
4.2
200
4.5
310
125—160
4.0
250
5.0
200
250
4.2
4.7
300
6.0
試車與驗收
試車前准備工作
清除泵座及周圍一切工具和雜物。
檢查各部連接螺栓是否緊固。
冷卻水套以0.4MPa進行水壓試驗,檢查有無裂紋及泄漏現象。
電泵以1.1倍的設計壓力進行氣密性試驗或水壓試驗,檢查無泄漏為合格。
用500伏兆歐表測芯子繞組對殼體的絕緣電阻,其值小於0.5兆歐時,需要乾燥。
試車
空負荷試車
關閉泵出入口閥門,關閉壓力表旋塞。
接通電源開車,檢查泵旋轉方向是否正確,空負荷試車不超過1分鍾。
負荷試車
打開泵進口閥門,使泵內充滿液體。
關閉泵出口閥門,打開壓力表旋塞。
打開排氣閥,將泵內氣體排出,關閉排氣閥。啟動電泵,當出口壓力表讀數達到額定揚程1.2倍時,慢慢打開出口閥門。
負荷試車2小時應達到以下要求:
a.運轉平穩無雜音,冷卻潤滑良好;
b.流量、壓力平穩,達到銘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c.電流不超過額定值;
d.TRG表指示靈敏,在允許范圍內。
驗收
設備經負荷試車,運轉情況良好,質量符合要求,檢修記錄齊全,可按規定程序辦理交接手續交付生產使用。
維護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維護安全注意事項
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有關安全制度。
有完好接地線。
F、R、G、B、KS型泵,工作介質內嚴禁帶有顆粒和雜質。
排氣時排氣閥嚴禁對准自己或他人。
運轉中有泄漏和松動現象,要停車處理。
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檢修前,將泵內介質排凈,關閉進出口閥門或加培育板與系統隔絕.並做好設備管道的清理工作,處理合格後,辦理設備交接手續。
切斷電源,掛上「禁動牌」標志後,方可檢修。
檢修工具、拆卸、清洗更換的零件,要在規定的地方擺放整齊,文明施工。
試車安全注意事項
試車安全工作,要有專人指揮。
設立明顯試車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試車現場。
操作者必須持有操作證。
試車完成後,操作者按停車程序關閉好閥門和停止電泵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