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拆卸零件為什麼用銅棒
紫銅棒軟啊,不容易把零件敲壞。不能用黃銅棒,黃銅棒硬容易把零件敲壞。
㈡ 為什麼在裝配時要用銅棒敲打而不用其他的
銅的硬度比鋼、鐵等金屬要小,所以,在敲打的時候,工件所受到的瞬間沖擊小,不容易變形,如果使用鋼件敲打鋼件,容易使工件變形,造成裝配不合格。
㈢ 拆裝機床為什麼不用鐵錘而用銅棒
拆裝機床等較精密的機械設備,在需要敲擊時多使用銅棒。而不用鐵錘,因為鐵錘的錘頭都是淬火的鋼制,硬度很高,如果敲擊加工過的機械表面,如螺紋、光亮的軸徑等部位,很容易敲壞,而銅棒雖然重量很大,但表面很軟,不會敲壞機械表面。
㈣ 拆裝軸承一般需多大的銅棒
拆裝軸承需要小於軸承內徑的銅棒。拆卸時用小於軸承內徑的銅棒或其他軟金屬材料抵住軸端,軸承下部加墊塊用手錘輕輕敲擊,或者用軟金屬沖子沿軸承內圈端面對稱均勻地朝軸端沖擊。
㈤ 砸電機皮帶輪為什麼用銅棒
安裝
電機皮帶輪之所以用棒是因為銅棒的硬度比皮帶輪和電機軸的硬度低,這樣在敲打皮帶輪的過程中就不會因此而損壞皮帶輪和電機軸而導至皮帶輪無法安裝進去。敲打電機皮帶輪不光可以使用銅棒,還可以使用鋁棒,或者在皮帶輪上墊上一塊木板然後用鐵錘敲打也可以!
㈥ 機械裝配中,使用銅棒敲打合理嗎
合理,因為
銅棒
材料軟,不會損傷軸承
㈦ 簡述使用銅棒與錘子在軸承上裝軸承在孔上軸承時的技術要求
在安裝軸承時,不論採用什麼安裝方法,壓力只許加在具有過益配合套圓的端面上(裝人物上時,力應加在軸承內圈端面上:裝人孔時,力應加在軸承外圓端面上),不允許通過滾動體和保持架來傳遞力。 安裝過程中,軸和軸承孔的中心線應重合。如果傾斜,不僅安裝困難,而且會造成壓痕、軸頸彎曲,甚至使軸承套圈和保持架遭到損傷。
安裝中、小型滾動軸承,利用手工錘擊是一種較簡便的方法。當軸承裝人軸上時,不允許用手錘直接敲打外圈,而應採用銅棒等附加工具沿軸承內圈端面均勻敲擊,切勿偏敲一邊,不能用力過猛,而應輕輕敲打、慢慢加力,同時也應注意上述問題。
㈧ 敲軸承用黃銅棒好還是用紫銅棒.請各位師傅指教
應該是紫銅的好,只是材料太軟,長久使用還是黃銅實惠。
㈨ 機加工過程中為什麼用找正時為什麼要用銅棒敲擊工件
因為銅比較軟,輕巧零件時零件上不會有印子,主要保護零件不要砸傷。
㈩ 軸承的安裝方式
1、利用銅棒和手工錘擊安裝
這是安裝中小型軸承的一種簡便方法。當軸承內圈為緊配合,外圈為較松配合時,將銅棒緊貼軸承內圈端面,用錘直接敲擊銅棒,通過銅棒傳力,將軸承徐徐裝到軸上。
軸承內圈較大時,可用銅棒沿軸承內圈端面周圍均勻用力敲擊,切忌只敲打一邊,也不能用力過猛,要對稱敲打,輕輕敲打慢慢裝上,以免裝斜擊裂軸承。
2、利用套筒安裝
此法與利用銅棒安裝軸承道理相同。它是將套筒直接壓在軸承端面上(軸承裝在軸上時壓住內圈端面;裝在殼體孔內時壓住外圈端面),用手錘敲擊力能均勻地分布在安裝的軸承整個套圈端面上,並能與壓力機配合使用,安裝省力省時,質量可靠。安裝所用的套筒應為軟金屬製造(銅或低碳鋼管均可)。
若軸承安裝在軸上時,套筒內徑應略大於軸頸1-4mm,外徑略小於軸承內圈擋邊直徑,或以套筒厚度為准,其厚度應製成等於軸承內圈厚度的2/3-4/5,且套筒兩端應平整並與筒身垂直。若軸承安裝在座孔內時,套筒外徑應略小於軸承外徑。
3、壓力機壓入法
安裝壓力應直接施加於過盈配合的軸承套圈端面上,否則會在軸承工作表面上造成壓傷,導致軸承很快地損壞。
4、加熱安裝
對於安裝過盈量較大的軸承或大尺寸軸承,為了便於安裝,可利用熱脹冷縮原理,將軸承在油箱中加熱後用銅棒、套筒和手錘安裝。加熱時溫度一般控制在100℃以下,80-90℃較為合適。
溫度過高時,易造成軸承套圈滾道和滾動體退火,影響硬度和耐磨性,導致軸承壽命降低及過早報廢。
軸承與軸的配合一般為過渡配合,座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一般為間隙配合。雙向軸承的中軸圈應在軸上固定,以防止相對於軸轉動。軸承的安裝方法,一般情況下是軸旋轉的情況居多,因此內圈與軸的配合為過盈配合,軸承外圈與軸承室的配合為間隙配合。
安裝軸承時,要先將千分表固定於箱殼端面,使表的觸頭頂在軸承軸圈滾道上邊轉動軸承,邊轉動邊觀察千分表指針,若指針偏擺,說明軸圈和軸中心線不垂直。如果箱殼孔較深時,亦可用加長的千分表頭檢驗。這是個很好的檢驗軸圈和軸中心線垂直度的方法。
軸承安裝裝反了,不僅軸承工作不正常,且各配合面會遭到嚴重磨損。由於軸圈與座圈和區別不很明顯,裝配中應格外小心,不能裝反。
安裝正確的時候應當是其座圈能自動適應滾動體的滾動,確保滾動體位於上下圈滾道。除此之外,軸承的座圈與軸承座孔之間還應留有0.2—0.5mm的間隙,用以補償零件加工、安裝不精確造成的誤差,當運轉中軸承套圈中心偏移時,此間隙可確保其自動調整,避免碰觸摩擦,使其正常運轉。否則,將引起軸承劇烈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