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鑄造的分類
主要有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2大類。
1、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2、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1)鑄造項目怎麼界定擴展閱讀:
鑄造是一種液態金屬成型的方法。在各種鑄造方法中,用得最普遍的是砂型鑄造。這是因為砂型鑄造對鑄件形狀、尺寸、重量、合金種類、生產批量等幾乎沒有限制。
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鑄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生產出更加精確、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鑄件。為適應這些要求,鑄造工作者發明了許多新的鑄造方法,這些方法統稱為特種鑄造方法,即特種鑄造。
常用的特種鑄造方法有熔模精密鑄造、石膏型精密鑄造、陶瓷型精密鑄造、消失模鑄造、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低壓鑄造、差壓鑄造、真空吸鑄、擠壓鑄造、離心鑄造、連續鑄造、半連續鑄造、殼型鑄造、石墨型鑄造、電渣熔鑄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鑄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特種鑄造
㈡ 兩高項目認定標准
一要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2010年關停小火電機組1000萬千瓦,淘汰落後煉鐵產能2500萬噸、煉鋼600萬噸、水泥5000萬噸、電解鋁33萬噸、平板玻璃600萬重箱、造紙53萬噸。對未完成淘汰落後產能任務的地區,暫停項目環評、供地、核准和審批;對未完成任務的企業,不予審批和核准新的投資項目,不予批准新增用地,加大執法處罰力度。 二要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不再審批、核准、備案擴大產能項目,未通過環評、節能審查和土地預審的項目一律不準開工建設。落實限制「兩高」產品出口各項政策,控制「兩高」產品出口。 三要加快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中央安排833億元,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以及污染治理等建設。各地區節能減排專項資金要向能直接形成節能減排能力的項目傾斜。 四要深化能源價格改革,加強用能管理。推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壓縮高耗能、高排放企業用電。取消一些地方對高耗能企業實行的電價優惠政策,嚴格執行高差別電價。 五要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突出抓好千家企業節能行動,確保形成2000萬噸標准煤的節能能力。加強年耗能5000噸標准煤以上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管。 六要抓好建築、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2010年底,全國城鎮新建建築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比例達到95%以上,對客車實載率低於70%的線路不得投放新的運力,2010年公共機構能耗指標比去年降低5%。七要大力推廣高效節能產品。繼續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全面推廣高效節能空調、節能汽車、節能電機,推廣節能燈1.5億只以上,東中部地區和有條件的西部地區城市道路、公共場所、公共機構全部淘汰低效照明產品。八要堅決查處違規亂上項目、嚴重浪費能源資源和污染環境等行為。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倡導綠色消費、適度消費。
【拓展資料】
鑄造行業是機械製造工業的基礎產業之一。我國鑄件產量居全球首位,佔全球總產量的45%以上。據行業協會統計,我國鑄造行業企業總數達2萬余家,但平均規模小,生產裝備水平差異大,且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等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盡管沒有明確是否將鑄造會調出「兩高」,但各部委一直在積極引導鑄造行業產業升級,並對優秀企業實施有針對性地管理政策
㈢ 鑄件的外觀質量檢測包括哪些項目怎樣檢測
一、我們以前鑄件檢測的項目有:
1、材質確認(材質、爐號)
2、外表檢查(是否有沙孔.縮孔.切傷.磨傷.變形或者焊補的缺陷、產品表面是否干凈,內部毛刺是否清楚干凈、產品上的標示是否依照客戶或規范要求)
3、尺寸檢查(焊接的類型、車牙的類型、壁厚規格、根據規范要求檢查尺寸(外徑,長度,等…)
4、壓力試驗(泄漏測試、高壓測試)
5、包裝檢查
二、檢測手段一般都是目視,尺寸之類用的是卡尺還有投影儀等)
㈣ 鑄造項目需要進入工業園嗎
鑄造項目需要進入工業園。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為了嚴格控制鑄造項目建設,鑄造項目需要進入工業園。
㈤ 鑄件的檢驗及驗收標準是什麼
鑄件的檢驗及驗收標准: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冷沖模實型鑄造鑄件檢查驗收技術要求及檢查程序,本標准適用於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實型鑄造鑄件的檢查驗收。
2、外觀質量要求
(1)鑄件形狀位置准確,棱線清楚。
(2)鑄件表面光潔、無粘砂、無冷隔、無氣孔、無針眼、無皺皮、無裂紋。
(3)非加工面無明顯坑痕、無鼓包。坑深大於1mm小於5mm、面積大於10 mm2的用樹脂修補,坑深大於5mm、面積大於20 mm2的應焊補。
(4)加工面上的坑痕大於加工餘量的1/2的、面積大於10 mm2的應焊補。
(5)鑄造項目怎麼界定擴展閱讀:
鑄件的用途:
件的用途非常廣泛,已運用到五金及整個機械電子行業等,而且其用途正在成不斷擴大的趨勢。
具體用到,建築,五金,設備,工程機械等大型機械,機床,船舶,航空航天,汽車,機車,電子,計算機,電器,燈具等行業,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整天接觸,但不了解的金屬物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鑄件
㈥ 最新新建大型鑄造項目有哪些
1、20萬噸鑄造項目主要生產大型機床、注塑機、礦山機械、汽車車架、發動機缸體、鐵路搖枕、車架等,建成後將形成年產20萬噸規模。
2、1×518m3鑄造高爐項目是年產20萬噸鑄造項目的配套建設項目,建成後將形成年產50萬噸鐵水的產能,除滿足自用外,還將滿足工業園區其他鑄造企業鑄造用鐵水的要求。
3、鐵路專用線項目新建長度2.633公里,鋪設軌道長度3.183公里。項目總投資2.7億元,建成後,除滿足自用外,還能滿足交城縣其他企業鐵路運輸的要求。
4、倉儲中心建設項目目前已經交發改審字【2012】36號文備案,建設規模3300平方米,主要建設采購中轉中心、信息中心、倉庫及加工廠區等。項目總投資0.5億元。
5、職工住宅小區是公司為職工配套建設的福利性住房。
㈦ 鑄造產能如何獲得
鑄造產能應依據熔煉設備能力、造型設備能力、產品工藝出品率和項目年時基數設計標准( GBT /51266-2017)進行
計算。
(一)熔煉設備能力
1.中頻感應電爐熔煉能力,根據其標配電源功率、熔煉的金屬材質等指標計算其純熱熔時間,判定其一天熔煉的爐次,進而計算其一天熔煉金屬液的能力。
2.沖天爐、電弧爐、燃氣連續熔化爐、燃氣翻轉坩堝爐等熔煉能力,根據米用能源、熔煉特點具體情況據買分析。
(二)造型設備能力
1.造型能力根據其造型設備相關參數、砂箱尺寸、產品造型復雜程度判定其每天造型數量及金屬液用量,依據瓶頸效應對熔煉能力和造型能力取較小數值用於產能計算。
2.對短流程鑄造工藝等沒有熔煉設備或無法計算其熔煉能力的項目,依據其造型設備能力進行計算。
3.對部分採用手工造型或全部採用手工造型的鑄造工藝無法判定其造型能力的項目,可依據其熔煉設備能力、參考造型面積進行計算。
(三)產品工藝出品率。工藝出品率依據其現有或擬生產產品、造型工藝進行計算。
(四)項目年時基數。依據 GBT /51266-2017,按250天 24小時計算,計算公式為:鑄造產能=(熔煉能力和造型能力較小值)×250天×工藝出品率。
㈧ 鑄鐵是鑄造材料還是鑄造後的成品
鑄鐵就是鑄造材料,鑄造後的叫鑄鐵件。
工業說的鐵(鑄造方面)除純鐵、鑄鐵外,都稱鋼
含碳量在2%以上的鐵碳合金,叫鑄鐵,(含碳量在2%以上的鐵碳合金。工業用鑄鐵一般含碳量為2%~)
工廠做年度計劃時原來說生鐵,後來統一名稱,改為鑄鐵。
㈨ 山東:這5類鑄造產能,不得用於置換
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根據山東省工信廳《關於做好2020年鑄造產能置換工作的通知》,新建或改造升級的高端鑄造建設項目必須嚴格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用於置換的鑄造產能須在各市報送的鑄造產能清單內,且經省工信廳公告或備案。重點區域不得通過置換提高清單總產能。
用於置換的產能應為已建成且能正常生產的產能,用於產能置換的設備,必須是有合法合規手續的熔煉、造型設備。實際產能根據企業熔煉、造型等關鍵環節的設備型號、產品工藝出品率、項目年時基數設計標准(GBT/51266-2017)綜合計算。實際產能小於備案設計產能的,按實際產能確定。
列入「散亂污」清單的產能、認定為「地條鋼」的產能、產業政策規定淘汰的產能、享受獎補資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產能、在確認置換前已拆除主體設備的產能,不得用於置換。
採用產能置換方式新建或改造升級的鑄造項目(含鑄造工序),須符合國家有關產業政策及投資監管要求,不得採用落後淘汰的工藝和設備,原則上應使用天然氣或電等清潔能源;所有產生顆粒物或VOCS(揮發性有機物)的工序應配備高效收集和處理裝置;企業在物料儲存、輸送等環節,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應採取密閉、封閉等有效措施控制無組織排放。
擬新建或改造升級鑄造項目建設單位向所在市工信局提出申請,並提報產能置換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建設項目和退出項目情況,須明確以下內容:
1.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單位名稱、擬建項目主體設備名稱、型號、數量、造型工藝和產能核算依據,計劃開工和投產時間。
2.退出項目所在地區、單位名稱、用於置換的設備名稱、型號、數量和產能,拆除時間安排。
據了解,重點區域產能置換經省工信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專家對確有必要的置換項目進行核實後,置換方案向 社會 進行公示,無異議後予以公告。
非重點區域產能置換由所在市工信局會同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對置換方案的真實性、合規性進行審核,並向 社會 進行公示,無異議後予以公告。並將公告的產能置換方案報省工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備案。
跨市產能置換,由退出產能所在市工信局會同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對退出產能的真實性、合規性進行核實,並向 社會 公示,無異議後公布產能出讓公告。新建項目所在市工信局會同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對產能置換方案執行情況進行監管,並在新建項目投產後(當年年底前),申請更新鑄造產能清單。
建設項目投產前,產能出讓方須拆除用於置換的退出設備,使其不具備恢復生產的條件。按照公告的產能置換方案,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全面跟蹤擬建項目動態,認真落實事中和事後監管責任,確保退出設備拆除到位。涉及跨市產能置換,產能出讓方所在市工信局會同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負責監督退出設備拆除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