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圖像拍攝器材有哪些

圖像拍攝器材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2-20 06:53:04

❶ 攝影新手應該選擇什麼器材

導語:攝影器材多得眼花繚亂,走進店鋪,數百種、千種的器材放在眼前,一個初學攝影1~2年的新手究竟應該擁有什麼器材合適呢?往往這是一個困擾新手的難題,不用怕,我們來分享一下經驗吧!

攝影新手應該購買什麼器材

先問自己:認真學習還只想試試?

這個問題會影響你購買器材的選擇,因此你必須問一下自己,並誠實回答。如果是“認真學習”,用的錢會比較多,因此一旦決定了便要堅持,不要後悔;如果是“只想試試”,就入手以下的“基本裝備”便可以了!

(一) 基本裝備

基本裝備就是最簡單、最必須的器材,這篇文章會假設大家要投入DSLR單反相機的世界。

(A) 相機機身

入門或中階級DSLR單反相機一部(APS-C格式便可,學習時不用買全片幅Full-frame的),買哪一種取決你的預算,一部中階機可以讓你未來3年也不用升級機身,會是比較好的選擇。例子有Canon 60D、NikonD7000、 Sony A66 等。

也有一些同學會問:EVIL無反相機可以嗎?像Sony NEX系列、Olympus EP系列等…筆者建議:這些相機雖然輕巧,但對於對焦、鏡頭支援、整體感覺等也會略差一點,比較適合做第二相機,平日拍攝用。

(B) 基本鏡頭

對於新手,現在的`套裝鏡頭已經可以帶來不錯的效果,對於APS-C格式的機身,18-55mm或18-105mm的鏡頭焦段已經足夠一般學習,如果這是你第一部單反相機,不妨連套裝鏡頭一起購買,如果第二部機作升級之用便不要選擇套裝了!

(C) 基本配件

其他基本配件為:

氣吹 – 清潔鏡頭和感光元件

鏡頭筆 – 做清潔鏡頭用

相機袋 – 建議喜歡爬山/旅行的人購買

防潮箱

後備電池

後背記憶卡

(二) 建議初學者入手的鏡頭種類

(A) 大光圈定焦

大光圈鏡頭例如f/1.4、f/2.8等可以讓拍攝者輕易做出“前清後朦”的淺景深效果和在低光環境下拍攝,而大光圈定焦鏡有著很低的價格(對比起大光圈變焦鏡便宜太多了!),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

50mm f/1.4為大光圈定焦鏡頭,如果想便宜一點可以考慮f/1.8光圈的。

(B) 超廣角鏡

超廣角鏡頭如 12mm、14mm等因為有著非常廣的視覺,令相片產生扭曲,往往能拍出具沖擊力的風景相片,很適合初學者來練習拍攝風光照。

超廣角鏡頭能帶來誇張的效果

加上外置閃燈也可以拍出精彩人像。

(C) 遠射鏡

遠攝鏡把景物壓縮(如拍攝山景、燈柱、前後重復的物件)和活動如演唱會時很有用,不過這個不是必須,如果沒有足夠預算可以忽略。

70-300mm的鏡頭擁有300mm的遠射端。

(三) 建議初學者入手的配件種類

(A)三腳架連雲台

很多初學者也會覺得三腳架又大又重又不常用,他們不需要這么快便入手…其實不然,很多場景例如夜景、流水、星空、星軌、日出日落等也會用上快慢們拍攝,沒有三腳架,這些相片也不能拍出來。因此一支穩固的三腳架在學習初期也是很重要的。而一個能把相機鎖定的雲台也非常有用,因此這些錢是需要花的,而且很值得。

(B) CPL濾鏡

CPL濾鏡可以過濾反光和令天空更藍,對於拍攝天空、風景、河流、樹葉等很有用。

(C)漸變灰濾鏡(GND)

漸變會是濾鏡最常用於平衡天空跟地面的光差,令天空和地面的層次也能同時顯現出來,是拍出漂亮風景、日出日落照的關鍵。

(D) 快門線/遙控

快門線不是必須,但因為價格便宜,不妨早點入手。快門線可以讓你拍攝慢快門時避免移動相機,也可以令B快門更方便,不需利用人手長按快門按鈕。

(四) 太有錢?購買以下適合初學者但更好質素的升級選項吧!

(A) 更好的三腳架

嘆纖腳架有著輕巧和穩固的好處,但缺點是價格一般較高。筆者建議初學者可以先購買穩固但重的三腳架來學習,等到時機成熟再購買碳纖三腳架。

(B) 外置閃光燈

外閃不但可以有著更大的閃燈輸出,也可以讓你把閃燈頭轉動,利用反射來產生更柔和好看的光線,也可以加上顏色濾鏡、柔光箱等。也讓“離機閃燈”成為可能,拍出更專業的人像相片。

利用多支外閃組合來拍出專業人像相片。

(C) 擁有記時/間時功能的快門線

現在很多中階機身也內置間時拍攝,讓攝影師拍攝星軌等相片,如果你的相機沒有這功能,也可以借著快門線來達成。

有了間時快門線,我們也可以拍出星軌照片。

(D) 減光鏡 (ND)

減光鏡可以按程度阻擋光線進入鏡頭,在白天拍攝流水時便會用到。

後記

適當的器材當然很重要,但學習攝影時還要學習技術、創意和眼光等,初學者宜先買基本的相機和配件,最好學習2-3年後再去按自己的實際需要考慮器材的升級,以免枉花錢。

❷ 攝影燈光器材種類有哪些

1、ARRI L系列LED聚光燈:可調亮度和色溫,無需色紙可調燈光色彩,低發熱,LED屏顯參數。

2、鎢絲泛光燈:3200K色溫開放式泛光燈。

3、ARRI型菲尼爾透鏡聚光燈:3200K色溫鎢絲燈,可調節聚光度,通過菲尼爾透鏡達到聚光效果。

4、Kinoflo燈光:新聞采訪和演播室最常用的的燈光,可以選配3200K色溫和5500K色溫的燈管。

5、LED菲涅爾攝像機聚光燈頭:Lightpanels出產的攜帶型Sola ENG新聞采訪燈,電池供電。

6、LED攝像機頭燈:用於近距離新聞采訪拍攝。

7、LED外拍便攜燈:亮度色溫可調,電池供電。

8、柔光燈箱:內部單一光源配合柔光罩達到柔光效果。

(2)圖像拍攝器材有哪些擴展閱讀:

攝影測光

多區域測光

多區域測光也叫評價測光,它是將畫面分割成數個區域。各自獨立運算後再整理。取得一個完整曝光值,多區域測光方式往往優先考慮被對焦的主要目標,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對焦的主要目標也就是需要獲得正確曝光的部分。

有了多區域測光,即使是對攝影一竅不通的人也會輕易獲得准確的曝光效果。所以多區域測光是當前比較先進、流行的測光方式,也是當前高等級自動照相機默認的測光方式。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是大多數相機普遍採用的測光模式,應用也比較廣泛。中央重點測光意味著曝光讀數受中央區域的影響最大,受畫面四角的影響最小,通常中央重點測光對畫面中央2/3的部分比較敏感,某些相機對畫面的底部予以重視,以減少天空對景物的影響。

在正常拍攝條件下,中央重點測光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測光棋式,但如果畫面主體不在中央或是逆光拍攝,便有可能引起測光的誤差。

點測光

點測光又稱重點測光,是對取景范圍中的1%–5%區域測光。點測光模式用得極少,也不易掌握。但在某些情況下,點測光卻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了解在何種情況下應該使用點測光,並能正確使用點測光,一方面可使主體曝光精確,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寬容度」來創造出現實中無法看到的奇妙圖片。

點測光模式適用的情況:現場光線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況,如逆光下,這種情況如果不用點測光,可能會造成需要表現的主體曝光不準,太亮時主體人物成為剪影、畫面發白沒有層次或者是太暗看不出細節。

❸ 常用攝影器材介紹和用途

一、相機。作用是承接光學影像,並把影像轉換成相應數據(數碼相機是電子感測器把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數據,膠片機就是膠片感光)的成像部件。

1、以成像介質區分:

a、數碼相機

b、膠片相機

c、一次成像相機

d、特殊用途相機

2、以成像面積區分:

a、135相機

b、120相機

c、其他大畫幅相機

3、以取景方式區分:

a、雙鏡頭反光相機

b、單鏡頭反光相機

c、旁軸相機

d、其他取景方式相機

二、三角架,用於技巧拍攝。夜景拍攝、微距拍攝等,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能穩定相機,以達到特定攝影效果。

腳架按材質分木質、高強塑料材質,合金材料、鋼鐵材料、碳纖維等,腳架以輕便為首選。

三、鏡頭,是實現光學成像的光學元件。根據鏡頭的性能及外形分為L、E、P型和自動變焦鏡頭等。

四、閃光燈:用來做補光的設備,還可用作輔助光源,用以強調皮膚的色調。

閃光燈分三類,內置閃光燈 、 外置閃光燈、手柄式閃光燈。

五、濾鏡:簡單的說濾鏡就是安裝在相機鏡頭前用於過濾自然光的附加鏡頭。

UV鏡,主要為了防止紫外線過強對鏡頭和相機內部成像元器件造成損害的。

偏光鏡,用於過濾干擾光的。減光鏡,用於濾掉過多的光。漸變鏡,用於拍光比大的畫面用。

六、其他用品:

攝影包:裝機身、鏡頭用。分挎包、雙肩背包、單肩背包。

清潔用品:鏡頭就像人的眼睛,相機就是通過鏡頭內部的光學原理最終在CCD上面成像。

毛刷:用來清潔機身的,通常出現在鏡頭筆的一端。

絨布:用來擦拭機身和數碼相機的LCD顯示屏。

鏡頭紙:擦拭鏡頭用,特別是在有頑固污垢時,可以沾蒸餾水擦拭表面,建議能不用就不用。

鏡頭筆:用來擦拭鏡頭,效果很好。

擦鏡布:一種特殊纖維織品,擦拭鏡頭也比較干凈,並且可以重復使用。

麂皮:淘汰產品,不建議使用。

吹氣球:又稱皮老虎,它可清除鏡頭上的灰塵。

鏡頭水:清潔鏡頭用的,不建議大家用。

快門線:快門線是通過與三腳架的配合,在用長快門或者B門時,避免機身震動的作用。

快門線有2種,一種是普通的連接線實現對快門的控制,另外一種是通過遙控來完成對機身的控制。

遮光罩:遮光罩的作用主要是在逆光、側光時,防止非成像光的進入;在順光和側光攝影時,避免周圍的散射光進入鏡頭;在燈光攝影或夜間攝影時,可以避免周圍的干擾光進入鏡頭;同時還能保護鏡頭。

從材料上分,有金屬、硬塑、軟膠等,通常鏡頭焦距越短,視角越大,遮光罩也就越短(否則有暗角)。通常在我們的消費者級數碼相機中,大變焦相機一般配備的是蓮花型的或者橡膠伸縮的。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布的關於常用攝影器材介紹和用途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相關內容,盡請關注青藤資訊。

❹ 拍人像應該准備什麼樣的攝影器材

和大傢伙兒一樣,因為愛好,所以上了攝影這條船。又因為機緣巧合做了人像攝影師。應該說無論拍什麼題材,大家都同在一條船上,不過是你在左舷,他在右舷。很多方面大致是相通的。那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人像拍攝那些事。

很多朋友說,人像攝影是不是指的就是人像工作室、照相館或者婚紗影樓乾的那些活兒,怎麼說呢,也是但不完全是,人像攝影的范圍其實很廣。泛泛的說,以人為主體的拍攝都可以稱之為人像攝影。人物題材的作品更是占盡了攝影作品的半壁江山。只不過有些是帶有新聞色彩、有些帶有紀實風格而已。

那麼拍攝人像用什麼相機呢?

就相機廠商而言,設計生產出一台相機所要面對的是龐大的消費人群以及不同類型的拍攝需求。當今即便是高端便攜機也功能齊全,性能強大,以應對各路攝影的需求。曝光模式、對焦模式、白平衡選擇、曝光補償……一應俱全,面面俱到。更不用說基礎型號以上的單反和微單以及配套的隨機鏡頭。所以,理論上說主流的相機型號都是可以用來拍攝人像。

但我們面對五花八門相機鏡頭的型號規格時,也會一時犯難。為了有一個清晰的邊際或者說有套路可循,咱們還是畫出一個范圍,以單反或微單的形式作為標准。品牌呢,則以我長期使用的佳能相機為例。使用其他品牌的朋友不妨以此參照類比,這樣好聊天兒。應該說,不存在哪一個品牌的相機適合或者不適合拍攝人像,有的只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個人偏好和使用習慣。

再早的機型就不說了,近些年幹活兒使用的相機主要是佳能的EOS 5D III、EOS 5DSR、EOS 5D IV以及EOS 6D II等全幅單反,間或以微單EOS M5輕松 娛樂 一下。

我的拍攝體驗是,拍攝人像的鏡頭不外乎EF35mm、EF50mm、EF85mm、EF24-70mm、EF24-105mm、EF70-200mm。我還特別喜歡百微那支頭。微單以卡口適配器 EF-EOS M轉接EF鏡頭。

有可能的話,無論什麼環境下,即便是在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我會盡量使用三腳架或獨腳架。一來可以降低長時間持握相機時手臂的勞作強度,更重要的是能夠盡可能的保障對焦精度。攝影者在拍攝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輕微的晃動和位移現象,而這對畫面精度的影響往往會被忽視,尤其是在長時間工作的狀態下。有了三腳架或獨腳架的支撐定位,情況會好很多。當然,這種方法僅僅是包括我在內的,一部分攝影者的個人偏好。

在攝影棚內拍攝,大多以中長焦端為主。而在戶外的拍攝工作中,為了收納表現環境氛圍,也會經常用到廣角端,甚至超廣角。這些鏡頭的使用比較隨意,並非一定要如何如何。鏡頭使用的更多詳情我們會在後面專題討論。

一般來說,攝影棚內的人像拍攝,由於光源的色溫與輸出相對穩定,所以相機的參數設置也比較固定規范,需要調整的幅度並不大。久而久之,每個攝影者都能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的偏好設置。

攝影棚之外的室內或戶外拍攝,由於受環境光、環境色等動態因素的影響,需要設置、調整的各種參數就難有套路和章法可循了,完全有賴於攝影者長期不斷的經驗積累,方能從容加以應對。

攝影棚內單支閃光燈拍攝的肖像。畫面中的蜘蛛是活物。鏡頭使用的是佳能的百微,其近攝特性能更好的表現人畜無害的小寵物與模特同框的效果。

使用EF 85mm f1.2L II USM在攝影棚內拍攝的商業片。攝影師用85mm鏡頭在影棚環境中,拍攝這類半身人物肖像非常舒服順手。黑色的產品、服飾和背景同框下的微妙關系,需要拍攝者把握好用光和色調的關系。

攝影師在戶外人像的拍攝中,更在意對於環境氛圍的表現,廣角鏡頭是很好的選擇。又因為是夜晚,因而使用了大光圈的EF 24mm f/1.4L II USM。並且,我很喜歡廣角鏡頭帶來的適度變形,形成了不同於中長焦鏡頭的視覺效果。

我是佳能的用戶拍人像基本用佳能,什麼相機、設備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准備什麼完全在於你要拍攝什麼樣的人像。

攝影器材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看自己喜歡用什麼相機就用什麼相機。以賺錢為目的人像,或者人像創作我都好好准備,隨便玩那就一個鏡頭和一個機身就夠了。

我正常在影棚內拍攝需要3盞柔光燈,泡沫反光板2個、柔光和吸光布,鏡頭看自己的喜歡吧,每個人的喜好都不同, 我用的佳能24-70F2.8,機身兩個一個備用,一個主拍。

如果是創作準備的東西又不一樣,但大致相同。24-70F2.8這款鏡頭也是大部分攝影工作者和影樓備的鏡頭,屬於實用型的鏡頭,能拍攝室內和室外人像還能街拍。

如果街拍人像一般用佳能5D4。鏡頭是85F1.8,會帶一盞燈和反光板,如果隨便拍著玩我就帶一個機身和一個定焦鏡頭。

室外人像如果你對畫質和虛化有比較高的要求可以考慮85F1.4、85F1.8這兩款我都覺得不錯,更適合室外街拍。

我最常用的街拍人像是85F1.8,搭配5D4也很輕便。這個鏡頭的優勢是低價錢高畫質,缺點是色彩淡。 如果商業街拍就選擇全畫幅+70-200F2.8最合適,單純的掃街隨便什麼相機都可以。

閃光燈、引閃器、單反、鏡頭、相機包、反光板以及一位專門背包的攝影助理!這就是常規人像拍攝的需求!
機身可以不用太好,全幅就行,哪怕入門全幅都不是太大問題。相機的鏡頭才是靈魂所在,最起碼全幅鏡頭才是最好玩的事情。

各類1.2光圈定焦,大三元最起碼先來一套吧,各種稀奇古怪的變軸也來個幾枚!這樣才是有錢人的玩法!

那麼,極簡類的攝影器材有哪些呢?只買對的,不買貴的!人文定焦、標準定焦、85定焦這三枚可以說是定焦中的大三元了,1.8跟1.4的光圈都不是太貴,看好預算再上!24-70mm這樣的鏡頭除了方便以外基本上用處不大,70-200可以考慮入手一枚,16-35mm有著超廣的焦段也可以考慮!像我買不起廣角定焦,只有廣角變焦16-35,條件允許的話廣角定焦也是比較恐怖的哦!
人像攝影嘛,也就這么多常見的鏡頭選擇,哪怕簡單一枚50mm都是拍人像的好鏡頭,還是看自己技術說話!

首先,需要一款全畫幅的單反相機。全畫幅單反的感光元件比APS-C畫幅的大,因此畫質更細膩,細節更豐富,非常適合拍攝人像。

其次,最重要的是一款專業的大光圈定焦鏡頭。拍攝人像通常需要大光圈鏡頭,大光圈的景深淺,可以表現出焦點銳利,背景虛化的柔美與明媚,從而突出人物主體。定焦鏡頭的畸變小,光圈大,尤其是在85mm這個焦段的定焦鏡頭,可拍特寫、半身、全身,佳能、尼康等廠商都有85mm大光圈定焦鏡頭。不過這個焦段在室內可能太長了,需要比較大的空間。

另外,就是一些配件了。如果你是打算在影棚里拍,那麼閃光燈是非常重要的,燈一般需要多個互相搭配,專業的人像燈光有很多種布光方法,用以拍攝出細膩的膚質,高級感的人像。如果在室外,那麼反光板、反光傘是必須的,用以隨時補光。

再有一點不容忽視的,就是後期修圖。對人像攝影來說,後期修圖是比較重要的,這點不用多解釋,看看那些明星們發布的硬照就知道。

拍人像對機身和鏡頭的要求還是蠻高的,機身的話,佳能全副,「佳能人像」的確有些道理,也不是說尼康拍人像不好,其實高端機都差不多,只不過佳能鏡頭色彩更適合人像表現。
那麼為什麼要選全副呢?一方面全畫幅在畫質上更出色,加上金圈紅圈鏡頭又都是為全副量身打造,所以全副機身必備了。
關於鏡頭,全副機身有了,當然得配金圈紅圈了,定焦還是變焦,或者兩者都兼而有之也未嘗不可。焦段的話廣角鏡頭就不推薦了,
室內24-70或者35、50定焦比較適合。室外的話70-200或者85、135都是不錯的選擇。光圈的話當然越大越好,但價錢也好,所以要想都買好的也不現實,但是有兩只鏡頭一定要選好的,其中一支就是35/1.4,另一隻是85/1.2或者1.4,其他的的自選吧。

那麼人像的室內話柔光燈和布景還是需要的,室外反光板等。是不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拍人像用什麼攝影器材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一個針對性很強的問題,我們也可以說,什麼樣的器材都可以拍人像,並且也不存在專門拍人像的器材。不過說到拍人像,總是想到佳能,大概因為自己用的也是佳能並且鍾愛這個品牌哈。

佳能—感動常在。說到佳能,並不是蓋的,它在人像的拍攝方面的確有起出彩之處,這也是經過市場檢驗的結論。拍人像鏡頭的選擇不同會有不同的效果,一般都選這幾個鏡頭:35mm,50mm,85mm,135mm等,鏡頭的區別在於光圈,對焦以及不同焦段產生的畸變,這幾款鏡頭都是用的比較多的,個人拍攝用的多的是85mm,虛化效果不錯,並且變形控制很不錯。

此外人像的拍攝我們定義成只要有人物在照片內那就是人像拍攝,還可以大環境拍攝,部分細節特寫,剪影效果等都是很不錯的方式。當然模特漂亮那自然是不用說了。不過不管漂不漂亮,能拍出神韻和味道那都不失為一部好作品。

以佳能全畫幅機為例,機身:新手首選6D,老手隨便半畫幅機也能出大片,鏡頭:先從50定焦開始用,隨後是85定、135定、70-200小白兔,想玩藝術就上35定,一步一步來,多拍,多看。

提起人像攝影,大都會被各種器材諸如這個板那個傘,這個燈那個燈,這個鏡頭那個鏡頭以及這個機身那個機身等等等等等困住。器材一大堆如數家珍,看似特別專業,發揮不好拍出來的片子照樣平平淡淡。長此以往,反而容易使攝影師忽略了自己的主觀創造力,拍久了也容易陷入套路。業余攝影師更容易對人像攝影所需器材產生心理負擔和畏難情緒。

人像攝影是諸多攝影題材中的一種,和拍風光相比只是拍的對象不同罷了。我特別贊同前面的 「 沒有什麼專拍人像的器材,拍人像只是一個題材!」的回答。這也是器材一大堆,攝影工作室一大片,出門背著一大堆器材累的夠嗆出片率不高,拍的片子同質化缺少個性的根本原因。

此外,腦袋裡的條框太多,不但制約創造力的發揮而且束縛藝術想像力的釋放。這是個帶有普遍性的唯器材傾向,值得思考。其實攝影和其他藝術門類有共通之處,比如文學創作,不在於詞藻的華麗堆砌,而在於對人物的獨特刻畫,對性格精到細致的描寫,對故事的創造性組織等等……

謝邀

拍攝人像而不是拍攝到此一游,你就應該從幾個方面進行准備。

與拍攝對象的溝通,了解拍攝對象的身體、氣質特點,你好有個總體的構思,你該准備什麼服裝,在哪個場景進行拍攝,在什麼時段拍攝符合你的要求。

器材的准備,從機身、鏡頭、反光板、燈光、道具著手,拍攝人像一般35mm、50mm、85mm、70-200mm的定焦頭。

❺ 人像攝影常用的特效器材

人像攝影常用的特效器材

引導語:人像攝影經常要使畫面產生特殊的美感,所以需以特殊效果的鏡片,或特殊攝影器材的運用,來增加畫面的美感、降低光比等。以下便是在人像攝影時經常用到的特效器材:快來跟著我一起學習一下吧!

人像攝像構圖法 -人像攝影的常用的特效器材

(1)半透明遮光齒狀板:

其齒狀遮光設計能使畫面產生逐漸朦朧柔化的效果。常用於高階色調類的照片柔化,例如白色禮服下擺的柔化等。可自行製作或購買現成的,是人像攝影不可或缺的遮光板。使用時可直接加套於鏡頭前,並在取景窗中調整其位置。

(2)黑色遮光齒狀板:

其功能與用法與半透明遮光齒狀板相同,只是適用的照片類型稍有不同。常用於低階調類照片的攝影減光,可使主題逐漸減光,並與黑色背景達成一氣呵成的氣氛感,是專業婚紗攝影必備之特效器材。

(3)柔焦鏡:

此為專業人像攝影甚為重要的特效濾鏡,是拍照時使膚質柔化的利器。其柔化的程度,則依其廠牌不同與拍攝時設定的光圈值不同或鏡頭倍率的不同等而各不相同,故需在實踐中熟記其最佳的用法。在曝光時,需加開一檔光圈作為曝光補償,而且光圈值不要太大,約在f8以上的.小光圈,才能得到不會太朦朧的柔度。人物太小時亦不宜使用,以免因影像太小又模糊,而使人像臉部產生不清晰的現象。

(4)減光鏡:

為了使景深短淺、人像主題凸顯,人像攝影經常需要開大光圈,此時減光鏡是降低光量、使光圈開大的器材之一,曝光需依減光指數來增開光圈或減慢速度補償。

(5)有色濾鏡:

為了使照片畫面產生偏色的特殊感,需使用黃色調Y2、藍色調C12或橙色調YA3等有色濾鏡。有色濾鏡是經常而且必需的器材,具有使畫面立即產生色調更改的功能。

(6)漸層濾色鏡:

這是局部改善色彩的最簡易的濾鏡,為了使反差局部降低、色彩局部改善或局部加色;都需使用漸層濾色鏡,只是在使用此濾鏡時,需使用得當,否則易形成不自然的色彩變化。亦不可過分濫用,以免適得其反。

(7)其他濾鏡:

其他還有流影濾鏡、放射狀濾鏡、重復曝光濾鏡等特殊效果的濾鏡,其廠牌與功能不勝枚舉,拍攝者可以根據各廠牌的功能說明或是自己的需求去選用。只是濾鏡的使用是一門藝術,過度或不當使用,都會使照片太具匠氣,使用者不可不慎

;

❻ 一名專業的旅行攝影師外出必須要准備哪些攝影器材

在旅行攝影方面,你需要進行研究並只打包旅行的必需品,不必要拖著設備和配件,這些設備和配件會給你帶來沉重的負擔並使體驗變得不那麼愉快。如果你正在考慮您的第一次旅行攝影之旅,這里是你想要隨身攜帶的必需品。

1. 相機

雨袖(一個很好的替代品是浴帽,通常可以在您入住的酒店找到)

傾斜布和鏡頭筆,以保持你的裝備清潔無塵。

10. 保險

旅行攝影會帶來很多風險,而且你可能會攜帶昂貴的裝備,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可能損壞你的配件或相機的事故,保險是旅行攝影師的必備品。

我們希望您已經考慮到這個有用的列表,為你的下一次旅行攝影外出打包,以便你可以輕裝上陣。

閱讀全文

與圖像拍攝器材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力頭主軸軸承怎麼裝 瀏覽:611
手術機械有哪些 瀏覽:977
x射線的檢測裝置 瀏覽:679
美術畫室器材有哪些 瀏覽:443
超聲波頻率什麼波長什麼 瀏覽:476
安裝在線監測設備需多少錢 瀏覽:198
尼桑綠色eco儀表燈是什麼意思 瀏覽:186
家裡沒有負重器材怎麼搞負重 瀏覽:619
儀表台上電池的燈亮是什麼原因 瀏覽:521
製冷74f是什麼意思 瀏覽:930
機械挖填土方每平方多少錢 瀏覽:386
娛樂暖場設備出租怎麼找客戶 瀏覽:261
水暖消防閥門怎麼樣 瀏覽:340
等級保護測評工具箱 瀏覽:520
皓影儀表盤顯示的是什麼燈 瀏覽:589
天蠍排氣閥門怎麼開關 瀏覽:206
超聲波治療儀用在腿上起什麼作用 瀏覽:829
製取並收集氧氣的實驗裝置 瀏覽:13
熱油泵軸承加什麼油 瀏覽:872
驗證動量守恆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