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軸承的公差
軸承公差等級: 普通級P0級徑向軸承公差 φ18-φ3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1,外徑φ18-φ30公差是:0~-0.009 φ30-φ5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12,外徑φ30-φ50公差是:0~-0.011 50-φ8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15,外徑φ50-φ80公差是:0~-0.013P2級內徑φ18-φ3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5,外徑φ18-φ30公差是:0~-0.005 內徑φ30-φ5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6,外徑φ30-φ50公差是:0~-0.006 內徑50-φ8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7,外徑φ50-φ80公差是:0~-0.007P5級內徑φ18-φ3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6,外徑φ18-φ30公差是:0~-0.006 內徑φ30-φ5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8,外徑φ30-φ50公差是:0~-0.007 內徑50-φ8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9,外徑φ50-φ80公差是:0~-0.009
⑵ 軸承與軸配合用什麼公差等級最好
軸承與軸配合用什麼
公差等級
最好
軸承配合一般都是
過渡配合
,但在有特殊情況下可選
過盈
配合,但很少。因為軸承與軸配合是軸承的內圈與軸配合,使用的是
基孔制
,本來軸承是應該完全對零的,我們在實際使用中也完全可以這樣認為,但為了防止軸承內圈與軸的
最小極限尺寸
配合時產生內圈滾動,傷害軸的表面,所以我們的軸承內圈都有0到幾個μ的下偏公差來保證內圈不轉動,所以軸承一般選擇過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選擇過渡配合也不能超過3絲的
過盈量
。+配合
精度等級
一般就選6級,有的時候也要看材料,還有加工工藝,理論上7級有點偏底了,5級配合的話就要用磨。+我一般選用是:軸承內圈與軸配合軸選k6軸承外圈與孔配合孔選
K6
或
K7
(2)軸承的公差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軸承與軸的
配合公差
標准:
①當軸承內徑
公差帶
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
k5
、k6、
m5
、
m6
、
n6
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
g6
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②軸承外徑公差帶由於
公差值
不同於一般
基準軸
,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要求又需要調整,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附+一般情況下,軸一般標0~+0。005+如果是不常拆的話,就是+0。005~+0。01的
過盈配合
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裝就是過渡配合就可以了。我們還要考慮到軸材料本身在轉動時候的
熱脹
,所以軸承越大的話,最好是-0。005~0的
間隙配合
,最大也不要超過0。01的間隙配合。還有一條就是
動圈
過盈,靜圈間隙。
⑶ 軸承中的內徑、外徑、公差是什麼意思
軸承中的內徑是向心軸承的內圈內徑或推力軸承的軸圈內徑;軸承外徑是指向心軸承的外圈外徑或推力軸承的座圈外徑;公差是指確定尺寸精確程度,即尺寸允許的變動范圍。
向心軸承和推力軸承是滾動軸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載荷方向或公稱接觸角的不同進行劃分的軸承。而若按其外徑尺寸大小則分為微型軸承(<26mm)、小型軸承(28-55mm)、中小型軸承(60-115)、中大型軸承(120-190mm)、大型軸承(200-430mm)和特大型軸承(>440mm)。
(3)軸承的公差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保證軸承能可靠地工作注意點
1、改善潤滑質量,控制機油的壓力、溫度及流量,加強機油濾清。
2、採用符合規定的燃油及潤滑油。
3、控制柴油發電機組的溫度狀態,在過冷過熱的情況下工作都是不利的。冷天,柴油機起動前應先預熱,並用手轉動曲軸使機油進入磨擦表面。
4、軸承及軸頸表面質量和幾何形狀應嚴格得到保證。
5、軸承間隙要適當,發電機組過大產生沖擊,過小則潤滑不良,可能燒瓦。
⑷ 滾動軸承最常用的公差等級是
一、軸承型號——基本型號
– 第一個數字或第一個字母或字母組合表示軸承類型。
– 後面兩位數字確定ISO尺寸系列;第一位數字代表寬度或高度系列(分別是尺寸B、T或H),第二位數代表直徑系列(尺寸D) 。
– 基本型號的最後兩位數字是軸承的尺寸代號;乘以5就能得出以毫米為單位的內徑。 但是任何規則都有些例外。軸承型號系統中最重要的例外如下所列。
1. 在一些情況下,表示軸承類型的數字和/或表示尺寸系列的第一個數字被省略。這些數字在表中放在括弧里。
2. 對於內徑小於等於10毫米或者大於等於500毫米的軸承,內徑通常用毫米表示,不用代號。尺寸與軸承型號的其餘部分用斜線分開,例如:618/8 (d = 8毫米)或511/530 (d = 530毫米). 按照ISO15:1998內
徑為22、28或32毫米的標准軸承也適用該方法,例如62/22 (d = 22毫米)。
3. 內徑為10、12、15與17毫米的軸承有下列尺寸代號標志: 00 = 10毫米 01 = 12毫米 02 = 15毫米 03 = 17毫米
4. 對於一些內徑小於10毫米的較小軸承,例如深溝、自調心與角接觸球軸承,內徑也用毫米來表示(不用代號),但是它與系列型號之間不用斜線分開, 例如629或129 (d = 9毫米)。
5. 偏離標准內徑的軸承內徑總是不用代號,而是用多達三位小數的毫米來表示。該內徑標志是基本型號的一部分,它與基本型號之間用斜線分開,例如6202/15875 (d = 15875毫米=5/8英寸)。
二、 系列型號
每個標准軸承都屬於特定的軸承系列,用沒有大小含義的基本型號確定。系列型號常常包括一個後綴A、B、C、D或E或者這些字母的組合,例如CA。 這些字母用來確定內部設計的差別,例如接觸角。
最常用的系列型號如表所示,在軸承簡圖之上。括弧內的數字不包括在系列型號之中。 SKF軸承前置代號(前綴)及其含義
GS——推力圓柱滾子,推力滾針軸承座圈。例:GS81107-推力圓柱滾子軸承81107的座圈。 K——推力滾子和保持架的組合件里。例:K81170。
K-——符合AFBMA標准系列英制圓錐滾子軸承帶滾子和保持架組件的內圈(內錐體)或外圈(錐環)。例:K-09067——系列為09000的圓錐滾子軸承的內錐體。
L——分離型軸承的單一內圈或外圈。例:LNU207——圓柱滾子軸承NU207的內圈。 SKF軸承後置代號(後綴)及其含義
單列角接觸球軸承 ACD——接觸角為25度。 B——接觸角為40度。 CC——接觸角為12度。
調心滾子軸承
CAC,ECAC,CA,ECA——這些設計用於大尺寸的軸承,滾子呈對稱型。內圈兩側具有固定擋邊,活動中擋圈以內圈引導。保持架為整體黃銅或鋼制實體 架。CAC及ECAC型軸承滾子和滾道表面經優化加工,有助於滾子引導,並可減少摩擦。ECAC型帶有加強滾子,以提高負載能力。
-2F——外球面球軸承兩側帶甩塵擋圈。 -2FF——外球面球軸承兩側帶組合甩塵擋圈。
G——通用配對單列角接觸球軸承。面對面或背靠背排列時,軸承內有一定的安裝前預載荷。
GA——面對面,背靠背排列時,軸承內有較輕的預載荷。 GB——面對面,背靠背排列時,軸承內有中等預載荷。 GC——面對面,背靠背排列時,軸承內有較重的預載荷。
K——圓錐孔,錐度1:12。 K30——圓錐孔,錐度1:30。 FAG軸承前置代號(前綴)及其含義 R直接放在軸承基本代號之前,其餘前置代號用小圓點與基本代號隔開。 GS—推力圓柱滾子軸承座圈。 例:GS.81112 K–-滾 ... K——圓錐孔,錐度1:12。 K30——圓錐孔,錐度1:30。 FAG軸承前置代號(前綴)及其含義
R直接放在軸承基本代號之前,其餘前置代號用小圓點與基本代號隔開
⑸ 軸承的尺寸系列代號是什麼意思
軸承的尺寸系列代號由軸承的寬(高)度系列代號和直徑系列代號組合而成。
直徑系列指對應同一公稱內徑的外徑尺寸系列,分別有7、8、9、0、1、2、3、4、5等外徑尺寸依次遞增的直徑系列。
寬度系列指對應同一軸承直徑系列的寬度尺寸系列,分別有8、0、1、2、3、4、5、6等寬度尺寸依次遞增的寬度系列。
推力軸承以高度對應於向心軸承的寬度系列,有7、9、1、2等高度尺寸依次遞增的4個高度系列。
(5)軸承的公差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軸承的保養注意事項:
1、拆卸下軸承檢修時,首先記錄軸承的外觀,確認潤滑劑的殘存量,取樣檢查用的潤滑劑之後,洗軸承。
2、為了判斷拆卸下來的軸承是否可以使用,要在軸承洗干凈後檢查。
3、在拆卸軸承前,應做好軸承保養的准備工作,將車停穩並架起車橋,以確保維護作業的安全。
4、軸承的滾道與滾子接觸面上出現不均勻的凹坑,說明整體偏心軸承產生塑性變形。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滾動軸承型號代號
搜狗網路-軸承
⑹ 軸和軸承配合公差
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准
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6)軸承的公差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1、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形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成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形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2、軸承外徑公差帶因為公差值不同於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請求又需要調劑,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
⑺ 軸承的公差是什麼意思
實際生產中,軸承的直徑外沿與設計尺寸基準線總會有一定的偏差,工程上為適應不同的需要出台系列標准將偏差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偏差有上偏差與下偏差之分,表示實際軸承與設計基準線的差距,上下偏差之差稱作尺寸公差
⑻ 軸承與軸之間的公差如何確定
1、以普通級(P0級)6308的軸承為例:
可以在軸承公差表中查到,軸承的外圈公差是:上差:0 下差是:-0.011。
2、根據軸承的旋轉方式、承載方式:
外圈一般相對內圈固定,承載是固定承載、不是主要承載。根據這些內容,在外殼孔推薦配合表中可以查到:使用軸承座的軸承,推薦外殼孔公差帶為 H8.H8公差帶:上公差+0.054,下差0.說明是間隙配合,最大間隙量:0.065,最小間隙量0。
3、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6308軸承內圈公差是:上差0,下差-0.012.根據:內圈旋轉載荷、普通載荷,得出推薦軸的配合公差帶是:m5,上差:+0.020,下差:0.009.說明:最大間隙是0.020,最大過盈量0.003。
4、綜上所述:確定軸承與軸、與外殼孔的配合,可根據軸承的旋轉形勢、載荷大小、精度等級,查詢一系列的表格,就可以輕松的得出了。需要不同的配合,也可以根據列表,作出調整。
(8)軸承的公差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公差等級的選擇
與軸承配合的軸或軸承座孔的公差等級與軸承精度有關。與P0級精度軸承配合的軸,其公差等級一般為IT6,軸承座孔一般為IT7。對旋轉精度和運轉的平穩性有較高要求的場合(如電動機等),應選擇軸為IT5,軸承座孔為IT6。
公差帶的選擇
當量徑向載荷P分成「輕」、「正常」和「重」載荷等幾種情況,其與軸承的額定動載荷C之關系為:輕載荷P≤0.06C 正常載荷 0.06C。
軸公差帶安裝向心軸承和角接觸軸承的軸的公差帶參照相應公差帶表。就大多數場合而言,軸旋轉且徑向載荷方向不變,即軸承內圈相對於載荷方向旋轉的場合,一般應選擇過渡或過盈配合。
靜止軸且徑向載荷方向不變,即軸承內圈相對於載荷方向是靜止的場合,可選擇過渡或小間隙配合(太大的間隙是不允許的)。
外殼孔公差帶安裝向心軸承和角接觸軸承的外殼孔公差帶參照相應公差帶表。選擇時注意對於載荷方向擺動或旋轉的外圈,應避免間隙配合。當量徑向載荷的大小也影響外圈的配合選擇。
軸承座結構形式的選擇滾動軸承的軸承座除非有特別需要,一般多採用整體式結構,剖分式軸承座只是在裝配上有困難,或在裝配上方便的優點成為主要考慮點時才採用,但它不能應用於緊配合或較精密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級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採用剖分式軸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