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手學習詠春拳前需要准備些什麼
一開始練散式,一定要把動作角度尺寸做標准;然後一定要找人一起練……只練小念頭或者散式基本功是沒有用的;找到人之後可以先喂招形式(一人日子沖拳,一人做散式的動作),同時可以開始練黏手(從單黏手開始);到一定程度可以練習雙方保持距離,然後隨意攻防近身(黏手散式是基本功每天都得練);然後可以開始腳的對練了。
⑵ 詠春拳需要准備什麼
練詠春拳要注意什麼
1、是要一個人靜靜地練,傍邊最好沒有人在,自己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老師經常告訴學生:來拳館是學習技術,是問不懂不明白的技術問題,而不是來練拳。因為,拳館人多,是不能練拳的,也練不了拳。
2、套拳練習,特別是順序練習,在練拳中是很重要,必須要每天練習。要養成每天都練習所有所學過的東西至少一次,即是說從你第一天學的到最後所學的都要練習。
3、練拳時,千萬不要對著鏡子。這是一個絕對錯誤而忽悠人的說法,對著鏡會令你失去三維空間感。
4、練習時,呼吸要自然,不要強化呼吸。除此之外,全身肌肉也不能完全放鬆,而是處於一個適當的收緊狀態,並且要保持一致性。松是相對崩硬肌肉而言,並不是完全放鬆。
⑶ 學習詠春拳時需要鍛煉自己的臂力,但是鍛煉的器材選什麼好,臂力器還是啞鈴
詠春拳的發力不是單純的肌肉力量,而是整個身體的結構力和運動過程中的巧力。因此提高詠春拳的效果和力量,需要用詠春拳自己特有的方法。師傅會告訴你的,按方法練習就可以了。
用器材練肌肉的方法,只能使肌肉越練越硬,和詠春拳剛好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再也練不到詠春了。
⑷ 詠春拳怎麼練
嗯
要練詠春
勸你去找拳館練,自己看視頻練沒用的
有利於詠春拳的運動就是...多練詠春
貌似沒了,詠春是不要大塊大塊的肌肉的
⑸ 在哪裡能學正宗詠春拳
當地武術館可以學到,一般就是當地師傅教的,學費要到武館咨詢。
詠春拳是一門中國傳統武術,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是一個積極、精簡的正當防衛系統、合法使用武力的拳術。較其它中國傳統武術、更專注於盡快制服對手、以此將當事人的損害降至最低。
詠春拳是以「中線理論」等理論基礎為內容、而頗具特色的南拳拳術,強調使用正確的觀念、意識及思維方式,來導出肢體的靈活應用;其內容主要包括「小念頭」「尋橋」和「標指」等,主要練習方式為雙人對練的「黐手」「黐腳」等;輔助器材有貼牆沙包、三星樁等;訓練器械有木人樁、刀、棍等。
起源傳說
詠春拳的創編與五枚師太或嚴詠春均無關系,更沒有什麼蛇鶴相爭,而詠春拳的前身應為詠春拳,是清初反清組織「天地會」的一種斗爭的武技,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塵庵主所創。他(或她)首先傳給汀昆戲班的武生張五(人稱「攤手五」,據說有「一隻攤手獨步武林」之譽)。
張五後來落難來粵,落腳於南海縣佛山鎮大基尾的「瓊花會館」,便將詠春拳傳於粵劇界諸弟子。後咸豐年間李文茂起義,諸弟子為避禍而將「詠春拳」的「詠」字改為「永」「泳」。
紅船中人黃寶華、梁二娣、大花面錦等人學得此拳,又再傳給在佛山筷子路開中葯店兼行醫的梁贊,此後梁贊將詠春拳發揚光大。
⑹ 自學詠春拳有必要買個藤圈嗎 或者說藤圈的作用很大嗎
無師無對手,鏡與樁中求!沒有藤圈手,照樣成高手。
藤圈是可練可不練的東西!!只是訓練手法位置的一種方法而已。
可以根據個人條件,環境,愛好,選擇使用,木人樁和鏡子是最好的選擇。
⑺ 學詠春 可以學什麼兵器
一個拳種中的兵器,是這個拳種拳理的展現,都包含著本拳種的特點,除非是高手,否則自己很難把拳理特點融入到隨意兵器中,
詠春拳里有八斬刀,和六點半棍
要學棍,不一定非得學詠春拳中的,棍術的祖宗是少林棍
另外很多門派,有短棍技法,更實用集刀的迅猛,間的輕靈於一體。比較實用
例如 松溪內家拳中,就有短棍套路,好像叫什麼虎尾鞭
⑻ 如何學習詠春拳
關於如何學習詠春拳如下:
1、初學者想要學好詠春拳,需要我們准備好一套質量較好的練習拳打用的服裝,這樣有助於我們練習好詠春拳。
2、初學者想要練好詠春拳,還需要我們找到一塊比較寬闊的場地進行練習,比如說公園里就很適合練習詠春拳。
3、初學者想要學好詠春拳,我們可以參加一些教詠春拳的培訓班,這樣可以讓我們接受專業的詠春拳指導。
4、初學者想要學好詠春拳,還需要我們多和自己一些會詠春拳的朋友在一起練習,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學習他們練習詠春拳的經驗。
5、初學者想要學好詠春拳,還需要我們多看一些教授詠春拳的視頻,這樣可以讓我們學習到更多的詠春拳的技巧。
6、初學者想要學好詠春拳,還需要我們平常多去練習詠春拳,這樣才能讓我們掌握好練習詠春拳的技巧。
7、平常要多練習詠春拳才能掌握。
⑼ 如何自己練習詠春拳
詠春的初學階段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可以說這個階段學不好,以後的學習就很難學好或繼續學下去,對初學者(主要指剛開始學至學會過手之前的學生)我建議:一。要多練。二不要貪多急進。
2
詠春的套路只有三套拳,一套粧,在加上八斬刀,六點半棍法兩套器械,套路簡短。基本手法也只有攤,伏,攔,膀,耕,捆,臘幾個最基本的手法,看似簡單,很多人便以為詠春拳易學,但卻不知道如何運用,
學完三套拳便以為是入門,練了幾個散手便以為入室。
3
功夫需苦練,詠春拳在於意,不在於形,弄明白詠春不是三兩天的事。學好詠春更不是三兩月能做到的事,所以我建議初學者在學小念頭的時候要多練,這個時候先學形,學好每個動作,每個動作做到位,至於小念頭練什麼,怎麼練,這些不明白的事情可以多問,一邊練一邊理解,許多東西要到明白詠春拳道理練什麼的時候,又會不斷自己反饋回來小念頭的練法。所以,練會,多練是關鍵。
4
學完小念頭之後的,要多練轉馬,配合攤,伏,攔,膀,耕,捆,臘等基本手法練習。配合手法練習,一方面可以連生你的手,另一方面可以慢慢體會腰馬力。詠春練到最後也就是兩樣東西:松和勁。沒有腰馬就不可能有勁。馬步先要穩,站不穩就更別提打人了,穩之後要練成活馬。步伐靈活才能打到人,做到借力,卸力,舍力。馬步是相當難練的,先要姿勢正確,才能練好。再要就是花時間去磨練,這是考驗諸君練功耐性的時候了。
5
再一個就是要多練黐手,黐手是詠春最重要的基礎訓練。手能不能松,步伐靈不靈活就是從這里練出來的,初學者開始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手位的正確。這項訓練但是練好手的位置一般人也要兩三個月,其中還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做好,如果老師理解不了黐手的含義,那麼黐手就變成毫無意義的撩來撩去了。
⑽ 詠春門還要練什麼器械
當然先是木人樁啦
把拳練精了再談八斬刀和六點半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