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確定鑄造中各種爐料的比例
HT和QT中,主要按產品要求的C\Si\Mn三種元素含量結合這三中元素在爐子內的變化確定這三種元素的配出值,然後根據配出值和各種爐料的以上三種元素的含量來確定爐料的配比。具體計算時,通常先按C計算出各爐料的比例,具體方法可以用解不定代數方程、查表、圖線計演算法、或者最容易掌握的計算湊數法。依照C大致就可確定個生鐵、廢鋼、和回爐料的配比。然後按照中間合金(如硅鐵和錳鐵)的含Si量和含Mn量,用計算方法,確定中間合金的加入量。最後核定一下硫和磷是否超標,如果超標,就要更換掉含有害元素太多的爐料。其實,硫、磷因為還來源於焦炭等其它爐料,所以一般很難事先計算出有害元素是否超標,只有通過實驗驗證或經驗確定某些含有害元素的多的爐料最終能否用於生產。
以上是三種爐料配料的方法,有時單用一種生鐵不好達到配出值,或者為了消耗庫存的不合要求的生鐵,需要同時用兩種生鐵,連同廢鋼和回爐料就是四種爐料,計算方法和三種爐料類似,只要達到配出值即可。
『貳』 電爐鑄造配料計算方式
在鑄造中,通過增碳劑將碳增加到鑄造件要求的指數。不同型號的鑄件,添加增碳劑的量也不同。
下面是電爐的增碳劑配料計算方式:
配料方法及公式,除碳的配料計算方法是兩個以上外,其它元素的配比計算方法,均是累積法。
一、碳的計算公式
C=1.8%+CL2
式中C——鐵水的含碳量(%)
CL——爐料中的平均含碳量(%)
1.8%——在用沖天爐冶煉時,爐料經預熱、熔化、過熱、還原過程中,脫碳量和增碳量的(估算)中間值。
該式只適應用於沖天爐碳量的計算,不適用於電爐配料的計算,且為了計算結果符合本單位設備的冶煉情況,1.8%系數須根據多次熔煉經驗的修正選取。
二、累積計演算法
將按比例投入的各種爐料,各自代入成分的量,相加在一起,把冶煉過程中的增減率計算在其中,再調整到目標成分的范圍,該計算方法適適應於電爐的配料。每次配料,不可能一次配料計算成功,需多次調整配料比,方能達到理想。
(2)鑄造爐料比例怎麼算擴展閱讀
在鑄造生產中,理論上的計算方式一定結全實際的試驗結果。鑄造用增碳劑在中國還沒有國家標准,這就讓一些不良增碳劑廠家鑽了空子。在市場上,有許多增碳劑都達不到理化標准。
一般廠子也沒有設備對增碳劑進行檢測,在購買增碳劑時,購買者只能依靠對經銷商的了解來判斷增碳劑的好壞。在生產中,計算增碳劑添加量時,必須先試驗。通過試驗來斷定所購買增碳劑的實際吸收率。
影響增碳劑吸收率原因,大致如下:
1、增碳劑的質量問題
固定碳低,雜質多,熔化慢。這種增碳劑很容易與鐵水中的渣夾雜在一起。影響熔化時間,並在打渣時隨渣一起清理出爐外。遇到這種情況 ,必須更換增碳劑。
2、0.5T及以下的電爐
廢鋼加入量超過50%時,需要加入大量的增碳劑,這由於爐小,也會影響增碳劑吸收率,並且會造成熔煉時間過長的問題。
這種問題,在1T以上電爐中就完全消失了。0.5T及以下的電爐在使用廢鋼時,要選擇密度強大鋼花壓塊,或壓餅,這樣不但能提高熔煉速度,也能提高增碳劑的吸收率。
3、錯誤的爐料與增碳劑添加方式
在鐵水熔化超過電爐容積70%以時,才大量添加增碳劑,這種情況下增碳劑浪費率達35%以上。所以,嚴格按照配料流程進行鑄造生產,不但能提高鑄件質量,也能使增碳劑完全吸收。
4、電爐大小與增碳劑顆粒要匹配
灰鑄鐵一般情況下用煅燒石油焦增碳劑比較好,球墨鑄鐵件,最好選擇煅燒石墨增碳劑。廢鋼使用量低30%,爐料以回爐料,鑄造鐵為主鑄件,煅燒煤增碳劑是不錯的選擇。
5、爐料,增碳劑,硅鐵等配料統一秤重
精準化配料才能出來精良的產品,促進增碳劑的其他因素還電爐溫度影響,爐工素質影響,爐料熔渣等等影響。鑄造技術是活學活用,以車間現實為主,理論為輔。即便如此,學習好理論知識,多看同行撰寫的案例,仍然是提高鑄造技術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