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鐵礦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
世界上鐵礦儲量最豐富的國家是俄羅斯。
俄羅斯是世界上鐵礦石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儲量佔俄羅斯鐵礦石總儲量的57.4%,該地區的庫爾斯克磁異常區擁有世界超大儲量的鐵礦藏。
烏拉爾地區的鐵礦石儲量佔俄羅斯鐵礦石總儲量的16.7%,西伯利亞地區的鐵礦石儲量佔12.8%,遠東地區的鐵礦石儲量也很豐富,佔俄羅斯鐵礦石總量的8%。
世界鐵礦儲量為1700億t,含鐵量為810億t。世界鐵礦石資源總量估計超過8000億t,含鐵量超過2300億t。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中國、印度、美國、烏克蘭、加拿大、委內瑞拉、瑞典、哈薩克、茅利塔尼亞、伊朗、南非和墨西哥等是世界鐵礦資源大國。
(1)烏克蘭鑄造水平怎麼樣擴展閱讀:
俄羅斯鐵礦的特點
俄羅斯貧礦儲量十分豐富,擁有許多儲量在5億噸以上、適宜露天開採的大型鐵礦區。 俄羅斯自然形成的鐵礦石品位明顯低於澳大利亞、巴西等主要鐵礦石生產國。
不過在選礦之後,俄羅斯鐵礦石的品位能夠達到較高水平。俄羅斯鐵礦石的磷含量明顯低於澳大利亞和巴西的礦石。不過,俄羅斯鐵礦石的硅含量較。
俄羅斯鐵礦的開采情況
現今,俄羅斯鐵礦石市場已被幾大公司壟斷:冶金投資公司控制著鐵礦石市場43%、歐亞控股公司22%、北方鋼鐵公司11%、新利佩茨克鋼鐵公司10%、「歐洲化學」礦物和化學公司5%、梅切爾采礦和冶金公司4%、圖拉鋼鐵公司1%,其他公司占鐵礦石開採的不到4%。
上述大公司均屬於產供銷一條龍的大集團公司,它們控制著鐵礦石銷售市場的83%。
⑵ 國慶閱兵的99式坦克與世界主戰坦克比較及主戰坦克排名(詳細介紹)
第一 美國mia2
第二 德國豹2
第三 以色列的梅卡瓦
第四 俄羅斯的t90
第五 英國挑戰者
第六 法國AMX勒克萊爾 中國99等等
因為它們確實沒打過 所以說真不好排名
美國的數字化部隊和強大的動力 攻擊力和防禦力 最主要的是實戰 感覺它應該是第一 (科技含量是理論新豹2比較強 領先不少 但實戰上不足多以排第二)
以色列的在動力和防護上比較強 與老美一樣 追求數字化的突破 實戰經驗也大 所以排第三
俄羅斯 傳統坦克強國 雖說t90在數字化上不算牛叉 但坦克多年來發展的底蘊和他強勁的動力和火力 再前5強力應該有他的位置
第五的英國挑戰者2的信息化程度較高 裝甲性能卓著 武器精準度高 很牛x的哦
第五之後 其他的坦克雖說都也牛x 但總體上只是說數據 沒啥真正的可比性
作為第三代的中國t99 很多人說他能進前5 甚至前3 我個人認為他單挑可以 但在集團作戰中他真的還有很遠的路要做 不單單是機動和防護的問題 數字化上的缺陷不是一點半點 與老美和老歐那些坦克比起來 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有人說t99火力猛 125的炮 2000多米轟透老美最強的mia2 感覺有點假
不知道樓主同意我的看法不
個人還是認為老美的和豹2 最好 不知道還能不能看見他倆的對決
現在世界強國對坦克的需求已經不是那麼的強烈了 中國的坦克只要能打過日本 印度 東南亞 俄羅斯那幫孫子就行了 和美國打 還是靠空軍和海軍吧
⑶ 留學烏克蘭航空航天大學
這是一個 很好的機會。航空航天大學非常有名,教學質量高,我國很多航空航天領域專家都是從這個學校畢業的。
如果孩子是學這個專業的,可以說絕對是留學進修更加有價值。
當然考研是一方面,但是中國有多少研究生也是找不到工作的?
我覺得還是從更高的角度出發來為孩子長遠的規劃做准備吧。
另外,俄語並不是很難學的。而且那邊有這個語言環境。這個領域最發達的就是俄烏這些國家,學會俄語絕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至於環境差,治安差這點,我想這是發展中國家的通病吧。中國治安也不怎樣,天天也有殺人放火的。
只要在學校里好好學習,低調一點兒,不要晚歸不要去其他有安全隱患的地方,就沒問題。這么多留學生都是這么過來的。
⑷ 現在世界坦克先進排名,坦克(質量,是輕型,中型,重型),還有二戰時期的虎式坦克T-34 謝爾曼,鬼子坦克
NO.1 德國 「豹」IIA6. ∶強勁的動力,嚴密的防護,兇悍的火力,精良的火控,無可爭議的陸地之王,德國人在戰車上的天賦連美國人也不能不服氣。
聯邦德國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主戰坦克(見坦克)。其戰斗全重55.15噸,乘員 4 人,坦克最大速度 72 千米/小時,最大行程550千米。主要武器有120毫米滑膛炮(見火炮)1門 ,配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多用途彈,彈葯基數42發。火控系統包括大炮雙向穩定、數字式計算機、激光測距、熱成像夜瞄裝置等。車體和炮塔採用間隙式復合裝甲,配有集體式三防裝置和自動滅火裝置。
豹2家族的最新改進型號,最大的特點是換裝了55倍口徑的120毫米滑膛炮,炮口初速達到2000米每秒,世界之最。再加上強力的裝甲和動力系統,使豹2A6可以獵殺世界上任何一種主戰坦克。
德國豹2A6[1]
戰斗全重:超過60噸
車 長:9.61米
車 寬:3.42米
車 高:2.48米
乘 員:4人
世界各國的有關專家都對豹2A6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其代表了當代坦克製造技術的頂尖水平。在歷年的世界各國主戰坦克排名中,豹2A6每次都排在前幾位。」豹「2系列坦克從1979年正式投產後,一共生產了3100多輛。除了德國國防軍采購外,其他1300輛「豹」2都被其他西方國家「瓜分」。其中荷蘭采購了445輛、瑞士采購了380輛、西班牙采購了214輛。除了英、法兩國外「豹」2幾乎成了歐洲國家的制式坦克,難怪有人戲稱「德國豹」已經升級成了「歐洲豹」和「西方豹」世界頂級的戰斗性能和超長的存活壽命,軍火市場的巨大份額,這都足以讓「豹」2系列坦克在今後很長時間內繼續享有「王牌坦克」的稱號。
NO.2 美國M1A2SEP坦克∶M1A2SEP坦克是美軍現役最先進的數字化坦克,美國人也自認為「天下第一」。該坦克主要先進在SEP上。SEP是系統組件的英文縮寫,涉及觀瞄、火控、武器、動力、通信、防護和車輛管理等多個方面。如車長獨立瞄準鏡組件具有「獵/殲」能力,通過這種瞄準鏡,即使炮長正在對敵坦克目標進行攻擊,車長也能搜索和瞄準新的目標。優點∶在近年來的實戰中表現可以用無敵來形容,各方面的綜合性能相當強勁缺點∶相當於坦克中的勞斯萊斯,個人感覺太嬌貴,後勤及維護費用驚人,窮人即使買得起也用不起。
重量 67噸
成員 4人
車全長 9.830米
車寬 3.658米
車底距地面 0.482米
單位壓力 94.2KPa
燃氣渦輪增壓發動機 1500馬力
單位功率 22.39馬力/噸
最大速度 68公里/小時
越野速度 48公里/小時
5°坡度 39公里/小時
30°坡度 10公里/小時
主要武器 120毫米滑膛炮
並列武器 7.62毫米機槍
車長武器 12.7毫米機槍
行程 450公里
越垂直牆高 1.066米
越壕寬 2.743米
"阿布拉姆斯"一共有四個乘員:車長,炮長,駕駛員和裝填手。車長和炮長的座位在車體右側,裝填手在左側而駕駛員的座位在車體前部中間。
武器系統
主要的武器系統是一門120毫米滑膛炮,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開發,美軍編號M256。"阿布拉姆斯"的120mm主炮可以發射以下彈葯:M865TPCSDS-T和M831TP-T訓練彈頭,M8300HEAT-MP-T和M829貧鈾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T),它的貧鈾穿甲彈的密度是普通鋼的2.5倍,能夠提供很好的穿甲性能。
車長還有一門12.7毫米(0.5英寸)口徑勃朗寧M2機槍,位於一個電動的旋轉平台上,可360°回轉,俯仰范圍為-10°~+65°,機槍回轉可電動或手動操作,俯仰操作為手動。從M1A2開始,這個動力平台和觀瞄設備被更大的車長轉塔和一個手動機槍占據了位置。所以從M1A2開始,車長不得不打開艙蓋,使用機槍的機械瞄準具瞄準目標。這樣做是因為從前的觀瞄裝置和控制系統被CID和熱像儀代替。
在主炮右側安裝有1挺M240式7.62mm並列機槍,在炮塔頂裝填手艙口處安裝1挺M240式7.62mm槍槍,該機槍旋轉范圍為265°,俯仰范圍為-30°~+65°。
防禦措施
在炮塔的兩側,阿布拉姆斯坦克裝備了八聯裝的L8A1煙幕榴彈發射器,標准型號M250。通過引擎也同樣能夠造出煙幕偽裝。
交戰
炮長將十字瞄準線對准目標,激光測距儀測出目標的距離並且把距離數據傳給火控計算機。炮長指示儀則顯示系統狀態和火控計算機給出的擊發就緒的標記,然後炮長檢查是否十字瞄準線已經瞄準目標和是否就緒就可以擊發開炮了。
NO.3 後起之秀 中國99坦克∶中國在坦克方面取得的成就遠遠超乎大多數國人想像。這不奇怪,多年來面對北方強國那強大的鐵甲洪流,中國對坦克極其重視不足為奇。中國在火炮方面頗有心得,威力之大在世界上鼎鼎有名,中國坦克可以輕松擊穿美軍坦克前裝甲。98坦克在寒帶測試。其上面的激光壓制系統,還有傳說中的炮射導彈震驚了西方。
99式坦克是ZTZ-99式主戰坦克簡稱,工程代號WZ-123,由9910式改進而成,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新的主戰坦克,火力、機動性及防護能力比59式、69式、79式、88式更好,但製造成本比96式高,是目前中國最先進的主戰坦克。其具備優異的防彈外型,其炮塔和車體均採用復合裝甲,抗彈能力成倍提高,是中國陸軍裝甲師和機步師的主要突擊力量,被稱為中國的陸戰王牌的第三代主戰坦克。作為中國第三代坦克,其強大的火力性能和綜合性能為其贏得了稱贊。99式主戰坦克出現在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是裝甲方陣第一方隊,體現了在我軍中的重要地位。
99式主戰坦克的底盤借鑒了前蘇聯T-72主戰坦克底盤,戰斗全重超過51噸,火炮向前時車全長約10米,
ZTZ99式主戰坦克
車長7.6米,寬3.5米,高2.37米。與以往的國產坦克相比,99式主戰坦克的幾何尺寸增大許多,為容納125毫米火炮、大功率發動機、先進火控系統等提供了條件。99式主戰坦克的車重到達51噸,加上大量應用復合裝甲,防護水平比起80系列坦克有了質的飛躍,達到西方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水平。
99式主戰坦克採用了傳統的坦克布局,從前往後艙室依次是駕駛艙、炮塔和動力艙。99式主戰坦克的駕駛員位於底盤前部正中,車長和炮長位於炮塔戰斗艙室,炮長在左,車長在右。動力傳動系統在底盤後部和底部。
99式坦克布局
與我軍傳統坦克不同,在外觀上,99式的炮塔沒有採用蘇式傳統的半球形鑄造炮塔,而是採用焊接結構的西方式炮塔。在新型穿甲彈和復合裝甲的時代,焊接炮塔開始展現優勢,因為比起二代坦克的鑄造炮塔,焊接炮塔利於布置大厚度、大傾角的復合裝甲模塊。M1A2、豹2、挑戰者系列等西方三代坦克正是因為採用焊接炮塔,確立了對T-72系列、T-80系列,T-90系列坦克等的防護優勢。
99式坦克上安裝的是下反穩像式火控系統,該系統屬指揮儀型數字式坦克火控系統,主要由晝夜觀瞄、測距三合一的下反穩像式瞄準鏡、火控計算機、控制盒、耳軸傾斜感測器、炮塔水平角速度感測器、橫風感測器、炮控分系統組成。該系統與簡易式火控系統的差別在於其光學瞄準線與火炮相互獨立穩定,以炮長瞄準線作為穩定的基準,火炮隨動於炮長瞄準線。下反穩像式火控系統是通過一個二自由度陀螺儀穩定瞄準鏡中的下反射棱鏡來實現炮長瞄準線的雙向穩定。在瞄準狀態時,炮長操作操控台驅動瞄準鏡的瞄準線,使其瞄準跟蹤目標,而火炮隨動於瞄準線。當炮長在坦克行進間從瞄準鏡向外觀察目標時,瞄準鏡中的目標和背景幾乎是不動的,極大的方便了炮長在坦克行進間進行射擊,而且射擊時只需一次瞄準。使用時,炮長將瞄準鏡標志瞄準目標中央並發射雷射測距後,目標不會出現擾動,炮長只需繼續瞄準目標就可以射擊。
主要裝備有一門50倍口徑的國產125毫米高膛壓滑膛坦克炮,裝備三種彈種,分別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以及炮射導彈。彈葯基數估計超過40發,該炮裝有性能可靠的自動裝彈機,火炮射速可達10發/分。99式坦克的自動裝彈機仿自俄式坦克並在後期進行了改進,該系統由旋轉輸彈機、彈匣提升機、推彈機、葯筒底殼拋出機構、火炮電機閉鎖器、記憶裝置、自動裝填機配電盒、裝彈操縱台、自動裝填機操縱台、彈量指示器和全套電氣系統安裝組成。自動裝彈機的裝填角固定在4度30分,每發彈的裝填時間為8秒。在自動裝填方式時,9910式坦克的主炮射速為8發/分,采人工裝填,射速降為1~2發/分。試驗證明,該自動裝填機的間隔故障率為千分之三。目前,更新型的性能優良、使用可靠、操作方便的裝彈機系統已研發成功,將裝備在99坦克上。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初速為1760米/秒,直射距離 2300米,對均質裝甲的穿甲厚度600毫米以上,發射破甲彈時初速1000米/秒。使用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可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890毫米的均質裝甲,而使用特種合金穿甲彈時,同距離穿甲能力達960毫米以上。該炮能發射中國仿製的俄125毫米口徑炮射導彈,該導彈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
輔助武器:炮塔上右方12.7mm高射機槍一挺,備彈500發;火炮右側有7.62mm並列機槍一挺,備彈2500發; 炮彈基數40發;炮塔兩側各有5個82MM煙幕彈發射器。
與西方主戰坦克相比,國產坦克一般都忽略對輔助火力的精心配置。西方坦克的機槍一般裝在環形槍架上,射界非常開闊,利於坦克對敵方迫近步兵的壓制。而99式坦克的12.7毫米機槍是安裝在固定槍座上,左右射界受到很大的限制。
99式主戰坦克裝有車長與炮長獨立觀瞄裝置與熱像儀、激光測距系統,加上先進的計算機穩像式火控系統與導航系統,包括熱成像儀、穩定式測距瞄準具、彈道計算機、車長控制面板、橫風感測器、傾斜感測器、角速度感測器等。其炮塔左後方的組合式光電系統,包括有熱成像儀和激光測距機,它的出現表明中國坦克的夜視夜瞄能力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探測距離號稱可達7~9千米,惡劣氣候條件下仍能達到3~4千米,行進間對2000米外目標的首發命中率達85%。火控系統的反應時間小於6秒。由於採用了先進的計算機穩像式火控系統,使得99式坦克具備了在行進中對活動目標的射擊能力,首發命中率在90%以上。車長具有超越射擊能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9式坦克炮塔右後部有一部車載式的光電對抗裝置--jd3型車載紅外干擾系統,它主要對付敵方坦克的激光測距機和反坦克導彈的紅外製導系統,它針對敵方發出的激光束和紅外製導信號向坦克乘員及時發出警告,並自動控制對抗系統加以迷茫。它的出現,使得99式坦克有了一定的預警和主動對抗能力,此類設備屬世界先進水平。
優點
125mm主炮在口徑上較西方坦克有優勢
以T-72坦克底盤為基礎研製新底盤,可靠性及維護成本表現優異
99式主戰坦克
獨有激光觀瞄壓制系統(激光致盲)
新的反應裝甲厚度比T-90主戰坦克的接觸反應裝甲厚
車內空間比俄制戰車大-自動裝彈機(T-72的機械旋轉彈盤)更安全,不易使乘員受傷. 缺點
99式火控系統在剛剛列裝時屬於較先進技術,但炮長觀瞄鏡頭較小,另外火控設備精度仍要繼續提高。
戰斗全重較大,相對於中國的許多橋梁的承重能力,通過能力較差。不過隨著橋梁和鐵路建設的發展,這個缺陷長遠將會逐步得到解決。
價格較貴,作為新型和第三代坦克,其單車價格自然較早期老式坦克昂貴。且因為是新坦克,以及軍費引發的產能限制,他的產量目前不多,不過這符合解放軍和中國軍工一貫的「小步快跑」發展思路。
NO.4 以色列 「梅卡瓦」IV∶以色列人對坦克的熟練運用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盡知。強敵環視,他們對坦克的重視程度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可惜這麼好的坦克卻遇不見值得一提的對手。優點∶防護性能好、惡劣條件下生存性能好、模塊化及附加裝甲、還可作運兵車使用。弱點∶火力不強(射程、穿甲力不如人意,對抗阿拉伯部隊還行),速度和最高速度不高,機動性較弱。
以色列人設計的「梅卡瓦」主戰坦克算得上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活力、最有特色的主戰坦克了。從1978年「梅卡瓦」坦克裝備以色列軍隊以來,它親歷了巴以爆發的多次沖突,而且在這期間,從「梅卡瓦」1到「梅卡瓦」4發展了四代
「梅卡瓦」坦克是當今世界上投入實戰次數最多的主戰坦克。
NO.6 英國 「挑戰者」型主戰坦克∶非常漂亮非常可惜的坦克。看得出它的裝甲真是太厚了,防護性能公認世界第一。英國人是復合裝甲的鼻祖。可惜的是他的火力太糟糕了。英國人固執地堅持線膛炮,不僅容易磨損,不僅威力受限制,而且精度也由於火控系統欠佳而不能發揮優勢。但是改動炮管意味著全部後勤炮彈庫存更新,還要給出口國更換,代價是英國人不堪忍受的。其實最讓英國人難以啟齒的是,目前他國內沒有公司能生產一流的滑膛炮,他絕對沒臉買德國人的。
英國研製奇伏坦(Chieftain)後繼型坦克的工作從60年代後期開始,但該計劃在1970年被英國與聯邦德國提出的聯合研製不來主戰坦克(FMBT)計劃所取代。後因兩國對該坦克的使用時間存在分歧意見導致1977年3月取消了聯合計劃。英國設想從1981年開始單獨研製MBT-80坦克的計劃,又因為經濟問題而被取消。
由FV4030/3(伊朗獅2)型坦克發展來的挑戰者坦克的總體布置與奇伏坦坦克相似,駕駛艙在車體前部,戰斗艙在車體中部,動力艙在車體後部,車體和炮塔均採用喬巴姆裝甲。
駕駛員座位在車體前部中心位置,他有1個單扇艙蓋,艙蓋可向上升起並向前水平旋轉;有1個廣角潛望鏡,夜間可換成皮爾金頓(Pilkington)公司的PEBadger被動式夜視潛望鏡。駕駛艙與戰斗艙相通,駕駛員可以經通道進入戰斗艙和離開坦克。
炮塔在車體中部,內有3名乘員,車長在火炮右邊,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火炮左邊。車長和裝填手各有1個艙口蓋,後者為雙扇結構,向前向後對開,在其前面裝有1個放大倍率為1×的旋轉潛望鏡。
主要武器
現生產型挑戰者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L11A5式120mm線膛坦克炮,但以後的車型將安裝1門XL30式高膛壓線膛坦克炮。XL30式坦克炮由諾丁漢皇家兵工廠(RoyalOrdnanceNottingham)研製,從前稱之為EXP32M1式火炮。
該炮炮管上裝有熱護套、抽氣裝置和炮口校正裝置,炮身用新型電渣重熔鋼製成,炮尾閉鎖機構採用新型結構,可以承受高膛壓。炮管壽命為500發全裝葯彈(EPC),在內膛磨損量達到極限值前不會因材料疲勞而報廢,炮尾壽命是身管壽命的10倍。
彈葯
該坦克炮可以發射L15A4式脫殼穿甲彈、L20A1式脫殼彈、L31式碎甲彈、L32A5式碎甲教練彈、L34式白磷發煙彈和新研製的L23A1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該坦克上有存放42個葯筒和64個彈丸的位置,每個葯筒位置可放1發脫殼穿甲彈或者2發碎甲彈或發煙彈葯筒。一種典型的混合儲存彈葯方式是20發脫殼穿甲彈和44發碎甲彈或發煙彈。
防護系統裝甲防護
該坦克車體和炮塔使用的喬巴姆裝甲被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坦克設計和防護方面取得的最顯著成就,與等重量鋼質裝甲相比,大大提高了抗破甲彈和碎甲彈的能力,但體積和重量增加不多,例如挑戰者坦克比奇伏坦MK5型僅增重7t。 煙幕彈發射裝置
在炮塔正面兩側各安裝1組由5具發射器給成的電擊發煙幕彈發射裝置,每組發射裝置可覆蓋100°的區域。預計這種裝置將被換成皇家兵工廠研製的可見了光及紅外光煙幕屏障系統(VIRSS)。 防二次效應措施
所有裝葯均儲存在炮塔座圈以下的特製容器內,容器壁內的液體可減少起火危險。在後期生產的車型上,裝葯容器還加有裝甲保護層。
性能數據
型號:挑戰者
乘員:4人
戰斗全重:62000kg
凈重:60000kg
單位功率:14.2kW/t
單位壓力:95.2kPa 車長
炮向前:11.560m
炮向後:9.800m
車體長:8.327m 車寬
帶裙板:3.518m
不帶裙板:3.420m
車高
至車長瞄準鏡頂:2.290m
至炮塔頂:2.500m
車底距地高:0.5m
履帶中心距:2.120m
履帶寬:650mm
履帶著地長:4.790m
公路最大速度:56km/h
燃料儲備:1797L
涉水深(無准備)1.07m
爬坡度:58%
攀垂直牆高:0.9m
越壕寬:2.8m 發動機
生產公司:珀金斯發動機公司
型號:康達12V-1200
類型: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
功率/轉速:882kW(1200馬力)/2300r/min) 傳動裝置
型號:TN37
類型:液力機械 前進檔/倒檔數:4/3
NO.7 俄羅斯 T90S∶可以說全世界只有德國人可以在坦克方面和俄羅斯人一較高下。可惜這個前超級大國已經沒落,T90後他們再也沒有錢更新。設計觀念問題,俄羅斯坦克與製作精美的西方坦克,甚至和中國坦克相比,外觀粗糙,簡陋,寒酸,但是火力兇悍!俄羅斯人是典型的注重進攻不重防守。機動性極佳,而且如同俄羅斯其他武器一樣,異常可怕,維修簡單實用。實際上,中國99坦克的底盤就是在俄羅斯T72坦克基礎上改的。可見中國人對俄羅斯坦克評價之高。防護也非常出色!這是爆破防護裝甲和世界首創的主動防禦系統,中國師從俄羅斯人,於此受益頗多。最重要的是∶俄羅斯人奉行「簡單就是美」的原則,坦克簡單,廉價,消耗資源和人工極少,戰時可瘋狂生產,對所有的敵人都是不願提起的夢魘。
俄羅斯最新型T90S.最大的特點是安裝了反坦克導彈具俄羅斯官方所說可以在5000米的位置對敵坦克進行有效打擊,另外其卓越的機動能力也是一個大亮點,有利於大規模集結和快速突擊.雖然前身T-2的火力防護能力都在海灣戰爭中得到了很大的貶低,
除發射標准彈外,T-90S坦克的125毫米滑膛炮還可發射激光制導炮彈。能發射AT-11「狙擊手」型抗干擾反坦克導彈,導彈射程5公里。這種激 光制導導彈使用高爆破甲彈戰斗部,可攻擊帶有爆炸反應裝甲的坦克或低飛的直 升機。它的IA45式綜合火控系統配備了帶有穩定裝置的晝夜瞄準系統和熱成像瞄準系統,提高了在夜間或不良天氣條件下的作戰能力。它採用自動裝彈機裝彈,內裝22發待發彈。
T-90S坦克裝備了最新一代爆炸反作用裝甲以及能幹擾有線反坦克導彈制導系統的「窗簾-1」電子壓制系統。「窗簾」光電干擾系統由安裝 在炮塔上的激光告警裝置、煙幕彈發射器和安裝在主炮兩側的光電/紅外眩目器組成。激光告警裝置對敵激光照射反應敏捷,可向乘員報警,提醒採取應對反擊措 施。眩目器發射紅外光能讓來襲導彈上的紅外跟蹤系統迷盲、「找不著北」。煙幕彈發射器發射一種新型煙幕彈,所生煙幕使敵激光或熱成像瞄準鏡煙霧迷茫,抓不住目標,白忙乎。「窗簾」系統採取全自動或半自動方式工作,能連續工作 6個小時。「窗簾」光電干擾系統使T-90C能抵禦各種反坦克彈葯的打擊,極大地提高了它的生存能力。
NO.9 烏克蘭 T84∶不要小看烏克蘭,前蘇聯的坦克基地哦。T84和俄羅斯T90是表兄弟啊。俄羅斯坦克所有傳統優點他都具備,因為親西方,T84的工藝等各方面向西方靠攏,看上去比T90漂亮多了。
T-84主戰坦克 T-84主戰坦克是烏克蘭在蘇聯解體後,根據T-80UD研發的改良型,由卡爾可夫-莫洛佐夫機械製造設計局(Karkiv-Morozov Machine Building Design Bureau, KMDB)設計製造。 設計 T-84主戰坦克最大特徵是採用焊接炮塔取代T-80UD的鑄造炮塔。炮塔正面內藏有復合材料夾層,以及在炮塔周圍配置有爆炸反應裝甲。它的發動機最大可輸出1,200匹,這使T-84具有優異的越野性能,馬力重量比高達26匹/噸。T-84 Oplot的衍生型Yatagan採用配備120毫米滑膛炮的加長型焊接炮塔,內含有自動裝彈機可發射北約標准規格的120毫米坦克炮彈。
T-84配備一門48倍徑的125毫米KBA-3滑膛炮,能夠發射翼穩脫殼穿甲彈、破甲彈、破片彈(HE-Frag)與雷射導彈。發射3VBM17穿甲彈時,炮口初速可達到1,700米/秒。全車總共能夠攜帶40枚炮彈,其中28枚存放在炮塔底下的自動裝彈機旋轉盤。T-84配備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另外有一挺可從車內操縱的12.7毫米防空機槍可供車長使用。
No.0 59式中型坦克
不解釋 無冕之王 蓋世奇功 共和國的衛士 彪炳歷史第一功 神威無敵鎮顒亂平顒暴大將軍戰車 壯哉!
59式中型坦克是中國研製的中型坦克,參考蘇式T54A中型坦克而研製。具有較強的火力,較好的裝甲防護和機動性能,重量較輕,體積較小,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使用維護比較方便。坦克戰斗全重34噸,乘員4人,最大時速50千米,最大行程560千米。主要武器有1門100 毫米線膛炮(見火炮),戰斗射速4發/分,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和2挺7.62毫米機槍,配有紅外夜視儀可夜間駕駛 。車體首部和側面的裝甲較厚,炮塔成流線型,具有良好的抗彈能力。
1959年生產出首批59式中型坦克,並完成了生產定型。 該坦克的主要性能指標和結構基本與蘇式T54A中型坦克相同。 60年代初,新型裝甲鋼的研製與應用為大批量生產59式中型坦克創造了條件。 70年代,根據部隊的反映及坦克技術的發展,逐步開展對59式中型坦克的改進,其間進行了很多試驗型樣車的研製,完成了59-1、59-2和59-2A式中型坦克的發展工作。 80年代,59式中型坦克批量生產已經停止,但作為59式坦克的改進和現代化工作仍在繼續
⑸ 烏克蘭的t84,炮塔是鑄造的,還是焊接的
T-84主戰坦克最大特徵是採用焊接炮塔取代T-80UD的鑄造炮塔。炮塔正面內藏有復合材料夾層,以及在炮塔周圍配置有爆炸反應裝甲。
找全國鑄件訂單、采購鑄件、鑄造廠接單、咨詢鑄造技術問題,就來
鑄件訂單網
⑹ 機械鑄造行業現狀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由於鑄造成形工藝的特殊優勢,有些復雜結構件目前尚無其他製造工藝可替代。鑄造工藝仍是最經濟且便捷的金屬成形工藝。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在國際間的合作日益密切、競爭日趨激烈之時,中國汽車鑄造業應更充分地發揮鑄造資源優勢,發展自己的鑄造工業。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由於鑄造成形工藝的特殊優勢,有些復雜結構件目前尚無其他製造工藝可替代。鑄造工藝仍是最經濟且便捷的金屬成形工藝。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在國際間的合作日益密切、競爭日趨激烈之時,中國汽車鑄造業應更充分地發揮鑄造資源優勢,發展自己的鑄造工業。
1. 中國鑄造業現狀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鑄件生產國家,據資料介紹,我國鑄造產品的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約佔1%左右。最近幾年,鑄件進出口貿易增長較快,鑄件的產量已達到9%左右。我國鑄造廠點多達2萬多個,鑄造行業從業人員達120萬之多。「長三角」地區的鑄件產量佔全國的1/3,該地區主要以民營企業為主,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有力地拉動了鑄造行業的發展。萬豐奧特是亞洲最大的鋁合金車輪企業,年產值超過10億元,出口額達6 000美元。崑山富士和機械有限公司生產汽車發動機和制動系統的鑄件,年產量達4萬t,銷售收入5.5億元。華東泰克西是一個先進的現代化氣缸體鑄件生產企業,具有年產1 00萬件
轎車氣缸體鑄件能力。山西是鑄造資源大省,有豐富的生鐵、煤炭、鋁鎂、電力、勞力資源、使山西的鑄造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有500個鑄造企業,80%為民營企業。山西國際、河津山聯、山西華翔年產量分別達4萬t、2萬t、12萬t。「東三省」有一汽集團、哈飛集團等骨幹汽車企業帶動了汽車鑄件產量的增長。一汽集團鑄造公司,已經形成40萬t鑄件的生產能力。遼寧北方曲軸有限公司,到「十一五」末將形成年產15萬台發動機、100萬件曲軸、產值20億的曲軸生產基地。「珠江三角洲」壓鑄行業發達,有700多個壓鑄企業,年產量達20萬t。東風日產、廣州本田、廣州豐田和零部件企業有力帶動了壓鑄業的發展,轎車氣缸體、氣缸蓋的壓鑄件產量逐年增長。
2. 國外鑄造業現狀
近幾年來,全球鑄造業持續增長,2004年鑄件產量比上一年度增長8.4%,中國生產鑄件2242萬t,全球排名第一,比上一年增長23.6%。全球十大鑄件生產國的產量與增長率見表1。從表1可見,2004年中國的鑄件產量約佔全球鑄件產量的1/4。巴西鑄件產量增長最快,達到25.8%。增長率超過2位數的國家有巴西、中國、墨西哥、印度,都是發展中國家。而發達國家的鑄件增長率普遍較低。美國鑄件產量自2000年以來,已經退居到第2位。2004年美國鑄件總產量為1231萬t,其中灰鐵件佔35%、球鐵件佔33%、鑄鋼件佔8.4%、鋁合金件佔16%。從需求上看,球鐵鑄件和鋁鑄件的需求在增長。2003年進口鑄件占總需求的1 5%,進口鑄件的價格比美國國內低20%~50%。近年來因鑄造環保要求高、能源消耗大、勞動力昂貴等原因,美國大型汽車公司生產普通汽車鑄件的鑄造廠紛紛關閉,逐步將鑄件的生產轉向中國、印度、墨西哥、巴西等發展中國家。日本的鑄造業不景氣,其從業人員在減少。2004年日本鑄件總產量為639萬t,其中灰鐵件佔42%、球鐵件佔30%、鑄鋼件佔4%、鋁合金件佔21%。從需求上看,球鐵鑄件和鋁鑄件的需求在增長。日本鑄造界在技術創新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開發了球型低膨脹鑄造砂、高減振鑄鐵材料、中硅耐熱球鐵等材料。其真空壓鑄的鑄件能焊接和熱處理,半固態鑄造生產用於汽車鋁輪轂,提高了強度和伸長率。鎂合金壓鑄進一步發展,並取代重力鑄造,其性能提高,成本降低。
3. 汽車鑄造技術的發展方向
汽車技術正向輕量化、數值化、環保化方面發展。據有關資料報道,汽車自重每減少10%,油耗可減少5.5%,燃料經濟性可提高3%-5%,同時降低排放10%左右。鑄件輕量化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採用鋁、鎂等非鐵合金鑄件,美國2003年統計有2/3的鋁鑄件用於汽車上,每車達到107 kg。二是減小鑄件壁厚、設計多零件組合鑄件,生產薄壁高強度復合鑄件,並減少加工餘量,生產近終形鑄件。隨著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縮短鑄件生產准備周期和降低新產品開發的風險,要求採用快速制模技術、計算機模擬模擬、三維建模、數控技術。而清潔生產、廢物再生是鑄造業的發展趨勢,降低能耗是其持續發展的主題。我國汽車鑄造業必須走高效、節能、節材、環保和綠色鑄造之路,因為國家和社會要求嚴厲管控汽車鑄造業的能源消耗大戶和污染大戶,以利改善鑄造業熱、臟、累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員工的勞動環境。
4. 汽車鑄造技術發展趨勢
國內外汽車鑄造技術發展趨勢很多,現僅簡介一些在汽車行業大量流水線生產中的鑄件技術及發展趨勢。
4.1 砂型鑄造成形技術
潮模造型經過手工緊實一震擊+壓實緊實→高壓+微震緊實→氣沖緊實→靜壓緊實幾個發展階段。靜壓造型技術的實質是「氣中預緊實+壓實」,其有以下優點:鑄型輪廓清晰,表面硬度高且均勻,拔模斜度小,型板利用率高,工藝裝備磨損小,鑄型表面粗糙度低,鑄型型廢率低。因此,是目前最新、最先進的造型工藝,並已成為當今的主流緊實工藝。目前,高壓造型和單一氣沖造型已逐漸被靜壓造型所替代,原先高壓造型線和氣沖造型線的主機已逐漸更新為靜壓造型主機,新建鑄造廠均首選採用靜壓造型技術。當前,國外比較有名的製造靜壓造型設備的廠家有德國的KW公司、HWS公司和義大利薩威力公司。國內汽車鑄造廠家大都選用 HWS公司或KW公司製造的設備,如一汽鑄造公司、東風汽車鑄造廠、上海聖德曼鑄造公司、華東泰克西、山西三聯、廣西玉柴、無錫柴油機廠等。
4.2 近凈形技術
(1)消失模鑄造成形工藝
消失模鑄造也稱氣化模鑄造、實型鑄造、無型腔鑄造。該工藝尺寸精度高達0.2 mm以內,表面粗糙度可達Ra5μm~Ra6μm,被鑄造界譽之為「21世紀的鑄造新技術」、「鑄造的綠色工程」。該工藝方法是採用無粘結劑干砂加抽真空技術。據2003年統計,我國有150家企業用該工藝生產箱體類、管件閥體類、耐熱耐磨合金鋼類等三大類鑄件,總產量超過10萬t。國內汽車鑄造廠,有的採用國產鑄造生產線:有的採用簡易生產線或單機生產;有的採用國外引進鑄造生產線生產。一汽集團公司1993年從美國福康公司引進造型用振動台,生產 EPS模的預發泡機和成型機等設備,生產汽車進氣管。長沙發動機總廠從義大利引進自動化鑄造線生產鋁合金氣缸體、氣缸蓋鑄件。合肥叉車集團用4段泡沫模片粘結成整體的工藝生產復雜箱體鑄件,尺寸精度可達到 CT7-CT8級,產品出口美國。成都成工集團,用8塊泡沫模片粘結成整體的工藝生產裝載機變速器,鑄件質量達320 kg,與砂型鑄造比較,毛坯減重15%,成品率達95%以上。消失模工藝近幾年在美國有較大的發展,通用汽車公司投資建造了6條消失模鑄造生產線,大批量生產鋁合金氣缸體、氣缸蓋鑄件。今後,該工藝將大量採用快速制模技術和模擬模擬技術,以縮短生產准備周期,實現鑄件的快捷生產。未來的發展方向必定是質量好、復雜、精密、壽命長的高檔模具。提高該技術的模具材料、成形工藝、塗料技術、工裝設備的技術水平,使EPS鑄件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2)熔模精密鑄造成形工藝
我國汽車熔模精密鑄造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採用近凈形技術可以生產出無餘量的鑄造產品。熔模精密鑄造工藝有水玻璃制殼工藝、復合制殼工藝、硅溶膠制殼工藝。汽車產品材料有碳素鋼、合金鋼、有色合金與球墨鑄鐵。國外有高合金鋼、超合金材料。熔煉設備國內採用普通、快速中頻爐;國外採用真空爐、翻轉爐、高頻爐技術。採用硅溶膠制殼工藝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可達Ra1.6μm、尺寸精度可達CT4級,最小壁厚可達0.5~1.5mm。歐、美、日等國家開始關注精鑄件在汽車業的應用與拓展。我國汽車用精鑄件的市場需求量也在不斷快速增長和發展,2003年精鑄件的產量為60萬t,產值達到110億元。東風汽車精密鑄造有限公司採用硅溶膠+水玻璃復合型制殼工藝,生產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將原來鑄件、鍛件、機加工及多件組裝結構設計製造成一個整體精密鑄件,顯著降低了製造成本。
熔模精密鑄造成形工藝將來的發展趨勢是鑄件產品越來越接近零部件產品,傳統的精鑄件只作為毛坯,已經不適應市場的快速應變。零部件產品的復雜程度和質量檔次越來越高,研發手段越來越強,專業化協作開始顯現,CAD、CAM、 CAE的應用成為零部件產品開發的主要技術。東風汽車公司、一汽集團公司的精鑄企業作為中國精鑄行業的領軍者,一定能憑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先進的技術快速發展。
4.3 制芯技術
目前,國內外汽車鑄造制芯有3種制芯工藝,在現代汽車鑄造中常並行採用的主要工藝有熱芯盒制芯、殼芯制芯、冷芯盒制芯等,傳統的合脂或油砂制芯已被淘汰。冷芯盒技術工藝有兩個特點:一是硬化速度快,初始強度高,生產率高;二是砂芯尺寸精度高,可滿足生產薄壁高強度鑄件的砂芯。因此,制芯工藝技術有以冷芯盒技術為主的發展趨勢。一汽鑄造公司、東風汽車鑄造廠、上海聖德曼鑄造公司、華東泰克西、山西國際鑄造公司等均採用冷芯盒制芯技術。當代先進的110L冷芯盒制芯機見圖1。
最先進的制芯工藝是結合鎖芯(Key Core)和冷芯盒等技術的制芯中心,整個射芯、取芯、修整毛刺、多個芯子定位組合成一體、上塗料、烘乾等工序,全部用一台或多台制芯機與機械手自動化完成。國外比較有名的制芯中心生產廠有西班牙LORMENDl公司、德國 Laempe公司和Hottinger公司、義大利的FA公司等。東風汽車鑄造廠、一汽鑄造公司、上海聖德曼鑄造公司、華東泰克西、上海柴油機、洛拖二鐵、濰柴、江西五十鈴等均採用冷芯盒制芯中心技術。
4.4 鑄鐵熔煉技術
目前,國內外鑄鐵熔煉技術有兩種主要方式:一是採用大型熱風除塵沖天爐與工頻保溫爐雙聯熔煉工藝;二是採用中頻感應電爐熔煉工藝技術。美國因達公司和彼樂公司生產的中頻爐技術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該技術日益成熟,其清潔、環保、節能、高效、安全的優勢突出,是今後發展的方向。
因此,鑄鐵則由過去用工頻爐熔煉逐步過渡到用高效省電的中頻電爐熔化。一、汽鑄造公司、東風汽車公司採用因達公司和彼樂公司生產的中頻爐和保溫爐技術,已經開發應用球化劑、孕育劑、蠕化劑和其他各種添加劑產品,形成商品化、標准化、規格化、系列化。鑄鐵孕育多用帶光電控制的隨流孕育機。新開發出的喂絲球化方法及其與
現代化檢測技術相結合的SINTER CASTZ藝是鑄鐵球化及蠕化處理的一種很有優勢的工藝,應用者日益增多。國外金屬爐料經過破碎、凈化、稱量,大大提高熔化效率和鐵水質量。國內的天津豐田、天津勤美達、蘇州勤美達等鑄造廠已對爐料採用破碎處理工藝。
4.5 鋁合金氣缸體、氣缸蓋壓鑄成形技術
鋁合金是汽車上應用最快和最廣的輕金屬,因為鋁合金本身的性能已經達到質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的要求。最初,鋁合金僅用於一些不受沖擊的部件。後來,通過強化合金元素,鋁合金的強度大大提高,由於質輕、散熱性好等特性,可以滿足發動機活塞、氣缸體、氣缸蓋在惡劣環境下工作的要求。鋁合金氣缸體、氣缸蓋壓鑄成形核心技術可以提高凈化、精煉、細化、變質等材質質量控制,使得鋁鑄件質量達到一致性和穩定性。隨著我國汽車業的發展,特別是家用轎車的快速增加和汽車零部件出口量的增大,汽車鋁鑄件將有很大的增長。我國2003年鑄件總產量為1 987萬t,其中鋁鎂合金為117萬t,占總產量的5.8%。豐田汽車希望在近兩年將鋁制氣缸體由現在的35%提高到50%。日產汽車計劃在2010年以前,70%的汽油機轎車的氣缸體採用鋁制材料,近100%的氣缸蓋及變速器殼體採用鋁制材料。本田汽車公司早在1994年,將汽油發動機氣缸體全部換成鋁制氣缸體。鋁合金氣缸體、氣缸蓋等有色金屬則多採用壓鑄(包括真空壓鑄)、低壓壓鑄、高壓壓鑄、金屬型重力鑄造以及很有發展前途的半固態壓鑄成形技術。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東風日產發動機分公司鋁壓鑄車間採用2500t壓鑄機生產鋁氣缸體,並實現了國產化。鋁氣缸蓋成形工藝主要有兩種,一是以歐美為代表的重力鑄造成形工藝,上海皮爾博格、南京泰克西等公司選用義大利法塔公司重力鑄造機生產鋁氣缸蓋;二是以日韓為代表的低壓鑄造成形工藝,東風日產發動機分公司鋁壓鑄車間、廣東肇慶鑄造公司、天津豐田鑄造公司都選用日本新東等公司的低壓鑄造機生產鋁氣缸蓋。
4.6 鎂合金成形技術
鎂合金的比強度和比剛度高i優於鋼和鋁合金,遠大於工程塑料。鎂合金還具有耐高溫、抗腐蝕和抗蠕變性能。鎂是目前汽車工業中應用的最輕的金屬,它比鋁輕1/3,比鋼鐵輕3/4,比非金屬的塑料還輕1/5。因此,鎂合金是汽車減輕質量的理想材料,鎂合金壓鑄件可以代替一些復雜的結構件,如儀錶板骨架幾十個鋼部件經沖壓、焊接而成,一質量約10 kg,若改為鎂合金壓鑄件,一次壓鑄成形,質量僅為4 kg,生產成本大大降低。隨著、鎂合金新材料的不斷開發和加工技術的完善,鎂合金在汽車市場中將不斷拓寬和持續穩定增長。鎂合金生產以壓鑄為主的成形技術,一直是汽車工業關注的焦點,鎂合金壓鑄件需求量佔到汽車工業對鎂合金需求量的80%,汽車用鎂合金壓鑄材料,除滿足耐高溫和抗蠕變性能外,還必須充分考慮設計、加工、表面處理及相關壓鑄成形工藝。由於壓鑄鎂合金有可鑄造性的突出優勢.鑄造壁厚可以達到1~1.5 mm,拔模斜度1°-2°盡管鎂合金鑄造的重點仍放在壓力壓鑄方面,但仍面臨壓鑄鎂合金的性能與成本問題。因此,一種新型工藝——鎂合金的半固態加工技術出現。該技術工藝已經主要用於生產一體化的鎂、鋁合金鑄件。國外鎂合金在汽車上應用前景廣闊,歐、美國家鎂合金壓鑄件產量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 Audi A6轎車變速器殼體為鎂合金壓鑄件,質量僅為14.2 kg,奧迪公司最早將鎂鑄件用於儀錶板骨架。福特汽車公司用鎂合金生產座椅骨架,取代鋼制骨架,使座椅質量從4 kg減為1 kg。福特公司正在研究用鎂合金生產氣缸體。日本三菱公司與澳大利亞科技部合作開發一種質量僅為7.5 kg的超輕質量的鎂合金發動機。寶馬公司直列六缸鎂合金氣缸體已經批量投產。美國通用生產鎂壓鑄件進氣岐管。雷諾公司已生產出鎂合金車輪鑄件。東風汽車鑄造廠已經批量生產鎂合金壓鑄件,目前東風汽車公司和一汽鑄造公司正在開發承擔國家科技部的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如變速器殼、齒輪室罩蓋、氣門室罩蓋、轉向盤骨架等鎂合金壓鑄件。上海乾通汽車附件有限公司率先生產出轎車鎂合金變速器外殼壓鑄件。近幾年,國內還相繼建立了一些大型的外資鎂壓鑄企業,如上海鎂鎂、蘇州GF等公司。
4.7 半固態壓鑄成形技術
半固態技術發源於美國,在美國這一技術已經基本成熟並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此技術被稱之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材料成形技術。Alumax公司率先將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生產的鋁合金汽車制動總泵體毛坯尺寸接近零件尺寸,加工量占鑄件質量的13%,同樣的金屬型鑄件的加工餘量則占鑄件質量的40%。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洲等國在半固態應用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和應用工作。義大利是半固態加工技術應用最早的國家之一,Stampal-saa公司用該技術為 Ford汽車公司生產齒輪箱蓋和搖臂零件。目前,日本的Speed Star Wheel公司已經利用該技術生產重約5 kg的鋁合金輪轂鑄件。我國半固態金屬加工技術起步較晚,始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與國外相比,我國在半固態金屬成形技術領域的研究還很落後。就目前我國的研究現狀來看,該技術發展動向是金屬觸變成形技術已經基本成熟,而流變成形技術的發展緩慢。因此,今後將有更多的研究人員轉向流變成形理論和應用方面的研究。目前,半固態金屬成形技術主要應用於鋁、鎂、鉛等低熔點金屬的成形,對高熔點黑色金屬的應用較少,這是今後研究的方向。目前,國內外學者已經開發出了半固態成形過程數值模擬軟體,但是還有不足,需要加強應用計算機技術。
4.8 鑄鐵材質
(1)薄壁高強度灰鑄鐵件技術
我國2003年鑄件總產量為1987萬t,其中灰鑄鐵件為1049萬t,占總產量的53%。灰鑄鐵件在汽車上的大量應用是由於該材料具有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鑄造性能優勢。隨著汽車技術輕量化要求,灰鑄鐵的增長和發展將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其發展趨勢是加強薄壁高強度氣缸體、氣缸蓋鑄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薄壁高強度氣缸體、氣缸蓋鑄件技術的難點是使最薄壁厚僅為3-5 mm的本體斷面硬度差<40HBS,組織細密均勻。轎車氣缸體和大功率柴油機氣缸體、氣缸蓋鑄件的硬度、珠光體量、碳化物含量、石墨形態等金相組織的技術要求高。如大功率柴油機氣缸體、氣缸蓋要求本體硬度分別為1 70~228 HBS、179~235HBS,強度和尺寸要求高,表面粗糙度Ra<50 pm。灰鑄鐵的材質牌號在不斷提高,HT300已用於氣缸體、氣缸蓋的生產,有的產品可能要達到HT350。國內汽車鑄造廠在材料工藝、熔煉工藝、造型工藝、制芯工藝、模具製造工藝、檢測技術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並將這些技術應用在轎車氣缸體和大功率柴油機氣缸體、氣缸蓋等鑄件上。
(2)蠕墨鑄鐵技術
蠕墨鑄鐵具有球墨鑄鐵的強度,與灰鑄鐵相比又有類似的防振、導熱能力及鑄造性能.有好的塑性和耐熱疲勞性能,可以解決大功率氣缸蓋的熱疲勞裂紋問題。鐵素體機體蠕鐵的工作溫度可達到700℃;高硅鉬蠕鐵的工作溫度可達870℃。蠕墨鑄鐵不會取代球墨鑄鐵,也不會取代灰鑄鐵。蠕墨鑄鐵廣泛應用的巨大潛在市場是汽車業,其主要產品則是發動機氣缸體和大功率柴油機氣缸蓋。隨著汽車輕量化和比功率(功率/排量)的提高,氣缸體和氣缸蓋的工作溫度越來越高,許多部位的工作溫度超過200℃,在此溫度下,鋁合金的強度大幅度下降,而蠕鐵則具有很大的優勢。它將成為唯一能滿足技術、環保和性能要求的先進的汽車發動機材料。因為蠕墨鑄鐵具有強度高、壁薄的特點,可以減輕質量。歐寶公司的研究表明,同樣功率的發動機氣缸體如果採用蠕鐵,壁厚可以由原來的7 mm減為3 mm,鑄件質量可減輕25%。
蠕墨鑄鐵的蠕化處理范圍很窄,核心技術是採用合適的生產技術與相應的蠕化劑。國外寶馬汽車公司、戴姆勒一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達夫公司的發動機氣缸體用蠕墨鑄鐵生產。福特(Ford)公司與辛特(Sinter)合作,於1999年在巴西每年生產10萬件氣缸體。德國Halberg鑄造廠,從1 991年開始為奧迪生產V8蠕鐵氣缸體,壁厚3.5 mm,147 kW的氣缸體質量僅74 kg。東風汽車公司鑄造廠,於1 984年5月正式在流水線上批量生產蠕墨鑄鐵排氣管,成為我國第一家在流水線上批量生產蠕墨鑄鐵件的工廠。在20世紀90年代初,又先後成功開發了蠕鐵變速器殼體和上海大眾桑塔納轎車排氣管。一汽鑄造公司無錫柴油機分公司於20世紀80年{BANNED}始大批量生產蠕鐵氣缸蓋。上海聖德曼鑄造有限公司為上海大眾生產中硅鉬蠕鐵排氣管。
(3)球墨鑄鐵技術
球墨鑄鐵由於具有高強度、高韌性和低價格.所以在汽車市場上仍有很大發展。我國球鐵產量也在持續增長,2003年產量占總產量的24%,同時制定許多球鐵標准,研究開發了適應球鐵在流水線上大量生產的先進工藝,如搖包、氣動脫硫,型內、蓋包球化,多種瞬時孕育,音頻、超聲、熱分析檢測技術。當前,在工業發達國家中,球墨鑄鐵件的產量在鑄件總產量中佔25%以上,美國2003年球鐵產量占鑄件總產量的33%。汽車鑄造業球鐵產品技術工藝的發展趨勢有以下4個方面。
一是鑄態珠光體、高強度(QT700-2、QT740-3)的載貨車和轎車曲軸,鑄態鐵素體、高伸長率(QT400—18、QT440-10)的汽車排氣管和橋殼底盤類鑄件。更高牌號QT800-2、QT900-2也在開發應用之中。
二是保安類鑄件,鑄態生產轎車轉向節的材質技術條件十分嚴格,要求鑄件零缺陷,100%的無損檢測,目前已有3項自動檢測技術用於生產。
三是耐熱球鐵件,即高硅鉬、中硅鉬、高鎳球鐵,該材質生產的排氣管件,有很好的抗高溫性能:目前國內汽車公司鑄造廠已經生產出鑄態中硅鉬鐵素體球鐵排氣管件。
四是奧貝球鐵,該材料特有的材質性能成為鑄造業的焦點,這是一種很有開發應用潛力的材料,主要用於生產曲軸等產品。
除上述外,汽車鑄造廠已經生產出鑄態球鐵冷激凸輪軸。
4.9 鑄造過程計算機應用技術
隨著汽車鑄造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縮短鑄件生產准備周期和降低新產品開發的風險,採用快速原型技術、計算機模擬模擬、三維建模、數控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快速原型技術在鑄造生產中的應用有了很大的發展。它除了應用開發新產品試制用的模具及熔模鑄造的蠟模外,還可以製做酚醛樹脂殼型、殼芯,可以直接用來裝配成砂型。國外公司在接到客戶提供三維CAD數據後,根據不同的產品結構,最快可在3周時間內為客戶提供鑄件。模擬造型過程正在成為國際汽車鑄造關注的前沿領域之一,清華大學、日本新東工業等對濕型砂緊實過程進行模擬。值得注意的是,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清華大學正在對射芯過程進行數據模擬。國內汽車鑄造業CAD-CAM-CAE一體化設計開發得到充分應用,特別是CAE凝固模擬虛擬技術,應用Magma、華鑄軟體對新產品的鑄件充型、凝固的溫度場和流動場模擬分析處理,預測和分析鑄件的缺陷。鑄造專家系統得到進一步應用,如型砂質量管理、鑄造缺陷分析、壓鑄工藝參數設計及缺陷診斷。
4.10 鑄造檢測技術
鑄造檢測技術是保證鑄件質量的關鍵手段。鑄件尺寸檢查,有常用的檢查卡具、卡板,有專用的檢測夾具。對於氣缸體、氣缸蓋等復雜件,採用三坐標儀自動測量鑄件尺寸和超聲波儀檢測鑄件的壁厚。無損檢測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對重要件時常採用熒光磁粉檢測表面裂紋;採用超聲波或音頻檢測球鐵的球化率;採用渦流檢測鑄件的基體組織(珠光體含量)。為滿足重要件的檢測要求,可將上述3項檢測儀器組合成一條自動檢測線。採用X射線檢測鑄件內部的縮孔與縮松缺陷,日本本田對球鐵轉向節鑄件100%用X射線探傷:採用工業內窺鏡檢測鑄件內腔質量,氣密性滲漏檢測。化學成分檢測,真空直讀光譜儀和碳硫測定儀在爐前、爐後鐵水質量上得到普遍應用.微量元素和氣體元素N、O、H的分析得到重視:爐前快速熱分析得到推廣應用,快速預報鑄鐵的碳硅當量、孕育效果、基體組織和力學性能。
4.11 綠色鑄造技術
「綠色鑄造」是使鑄造產品從設計、製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資源效率最高。鑄造行業歷來被認為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要不斷開發新的節能、清潔、低排放、低污染的鑄造材料以投入生產使用。對於樹脂,要想辦法降低游離甲醛和游離酚等有害物質的含量;逐步加大冷芯盒技術應用,以減少樹脂砂對環境的影響,實現達標排放:降低熱芯盒、殼芯砂的固化溫度,制芯工藝由熱芯盒法向溫芯盒法轉變,以節約能源。我國汽車鑄造廠每年消耗新砂近千萬噸,舊砂排放的污染,以及新砂資源大量的耗費,不堪重負,因此舊砂的再生利用技術勢在必行。先進工業國家廢砂排放量降到10%以下,在歐洲、日本等地區舊砂的再生利用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公司引進義大利的熱法再生設備,已在生產中應用。一汽鑄造公司引進日本技術,熱法再生和機械再生結合,處理芯砂和型、芯砂混合砂已在生產中得到應用。目前,東風汽車公司也正在加速舊砂再生技術開發應用工作。加大廢鋼及回爐料的利用,以減少新生鐵和鋁資源的耗費。汽車鑄造業面向循環經濟的鑄造技術,要以循環經濟3R為行業准則,即以減量化(Re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來開展工作。
5. 我國汽車鑄造業面臨的問題
我國汽車鑄造業在經過「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經歷了起步、穩定、發展、成熟4個階段,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汽車鑄造業的歷史重任及與發達國家的現實差距,牢牢把握國內外鑄造技術的發展趨勢,適時適宜地採用先進的鑄造技術,實施鑄造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前汽車鑄造業主要有以下問題。
鑄造企業平均規模與經濟規模和國外比有較大差距。我國的鑄件產量雖然已經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有一批產量較高的大中型企業,但大多數鑄造企業規模偏小。就整個鑄造行業而言.其現狀仍然是廠點散(鑄造廠點達2萬多個),從業人員多(達120萬人之多),效益低下(廠均鑄件僅為500 t/年),只相當於美、日、德、法、意等工業發達國家的1/9-1/4。
鑄造企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和國外比有較大差距。企業間技術裝備水平差距較大,少數企業的個別生產車間的技術裝備水平,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整體水平不高。據統計,我國已從國外進口自動造型線210多條,還有國產造型生產線250多條,這些生產線主要集中在汽車內燃機件的大批量生產企業中。
⑺ 請詳細解析一下烏克蘭T84「堡壘」M主戰坦克
T84主戰坦克編輯詞條編輯摘要
摘要T-84主戰坦克 T-84主戰坦克是烏克蘭在蘇聯解體後,根據T-80UD研發的改良型,由卡爾可夫-莫洛佐夫機械製造設計局(Karkiv-Morozov Machine Building Design Bureau, KMDB)設計製造。 設計 T-84主戰坦克最大特徵是採用焊接炮塔取代T-80UD的鑄造炮塔。炮塔正面內藏有復合材料夾層,以及在炮塔周圍配置有爆炸反應裝甲。它的發動機最大可輸出1,200匹,這使T-84具有優異的越野性能,馬力重量比高達26匹/噸。T-84 Oplot的衍生型Yatagan採用配備120毫米滑膛炮的加長型焊接炮塔,內含有自動裝彈機可發射北約標准規格的120毫米坦 目錄
1T-84 120mm改進… 目錄
1T-84 120mm改進…
收起 編輯本段T-84 120mm改進型
「克恩」-2.120是烏克蘭在哈爾科夫市的莫洛佐夫設計局最新設計的坦克。這種新型坦克是在眾所周知的T-84坦克(T-80UD的改進型)的基礎上研製的,目的是把傳統蘇式坦克的典型優點和最新一代北約標准坦克的特性結合在一起。
為達到上述目的,「克恩」-2.120裝備了有自動裝彈機的120毫米滑膛炮,可以發射所有北約標准彈葯。為了使乘員獲得更好的防護和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進行了大量的重新設計工作。安裝了經過改進的火控系統,包括一個新型晝/夜周視瞄準具和炮手熱像儀。發動機自動控制系統也作了改進,以提高坦克的機動性,特別是在公路上行駛時的機動性。
根據用戶進一步擴大「北約標准化」程度的要求,該坦克也可以安裝諸如新型地面導航和通信系統以及北約國家正在使用的各種類型的機槍。
「克恩」-2.120已提供給土耳其陸軍司令部參加新型主戰坦克評選,目前已順利通過三個階段的考核,證明它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該坦克上的一些設計方案還可以用在T-72坦克的升級上,莫洛佐夫設計局也願意提供這方面的合作。
「克恩」-2.120保留了T-80/T-84系列的基本配置和總體結構(三名乘員,自動裝彈,低側影),但它進行了一些重要改進。其中最突出的是新型的自動裝彈機。裝在炮塔吊籃地板上的轉盤式自動裝彈機從T-64坦克起一直是蘇聯/俄國/烏克蘭坦克設計方案中標准格式,如今被一個裝在炮塔尾艙內的新型自動裝彈裝置所代替。這個改變多少有點「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採用北約標準的120毫米滑膛炮以後,它的彈葯是固定式整裝葯筒,原有轉盤式彈葯夾的直徑不夠大,容納不了。不過這種新型自動裝彈裝置提高了坦克的生存能力,這是個重要優點。裝甲的艙壁把儲存的彈葯和戰斗艙分隔開,而且炮塔尾艙的頂部有可彈出的艙板,在彈葯被引爆後可快速卸壓。
「克恩」-2.120的多層被動裝甲由內置的新一代反應單元構成,給乘員提供了對聚能戰斗部和動能穿甲彈的極強防護能力。外面的反應層是模塊式的,可在戰場上更換。戰斗艙的內壁用一層復合材料覆蓋,這樣可以緩沖由彈頭沖擊造成的崩落物和各種金屬碎片。
三防系統使戰斗艙的氣壓高於常壓,當檢測到有核/生/化物質入侵時則自動過濾從外部進入的空氣。當坦克在受到污染地區行駛時,乘員可以利用這個系統內置的感測器測量輻射強度,還可以鑒定化學物質的濃度。
滅火系統在探測到乘員或動力艙內有火情時會自動啟動,還會向乘員提供聲頻或視頻信號。亦可以用手動的方法啟動滅火系統或系統的某個部分。還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安裝一個整體空調系統。「克恩」-2.120裝備有先進的光電自我防護系統,其中包括一個自動發射的防激光探測的氣溶劑煙幕彈,以及自動啟動一個雙紅外干擾裝置以對付紅外跟蹤的二代反坦克導彈。估計這套系統是安裝在烏克蘭T-84坦克上的「窗簾-1」裝甲戰車防護系統。
由於在動力艙內採用了一個特種隔熱罩,坦克的熱特徵明顯降低,所以不容易被紅外偵察系統及紅外製導導彈和攻頂的子母彈偵察到,從而降低了受攻擊時的「可見度/易損害性」。
火力
「克恩」-2.120的雙向穩定120毫米滑膛炮來自瑞士前聯邦兵工廠(現為RUAG地面系統公司,《兵器知識》2000年第8期刊載的「烏克蘭為什麼買120毫米坦克炮」一文對此作了詳細報道)。該炮安裝方便,在更換炮管時(包括在戰場上)不必拆卸整門炮。該炮的身管長度為50倍口徑,可以發射所有北約標准彈葯,其發射的炮射導彈估計是俄羅斯圖拉機器製造廠生產的「斯維爾河/反射」9K120/9K119型炮射導彈的變型彈,即將125毫米口徑彈改為120毫米口徑彈。它可捕捉遠達5千米的地面目標和空中目標。儲備的彈葯共40發;其中22發放置在自動裝彈機內,而其餘的18發則保存在坦克車體中隔開的彈艙內。此自動裝彈機的布置及裝彈數量與法國「勒克萊爾」坦克相同,是否巧合耐人尋味。車體內彈艙的彈可以用半自動機械裝置裝填或人工裝填。
輔助武器是和主炮並列的7.62毫米機槍和裝在車頂上的12.7毫米高射機槍。後者由車長遙控,以捕捉空中目標(採用對空用光學瞄準具)和地面目標(採用車長瞄準具),還裝備了坦克行進中瞄準用的穩像系統。
其火控系統為「獵殲」式、火炮的修正值是自動測算和輸入的,因此在行進間的首發命中率也很高。
火控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是:
-帶有內置激光測距儀的車長用晝/夜周視瞄準具;
-帶有內置激光測距儀及導彈制導信道的炮長用晝夜瞄準具;
-炮手的熱像儀(還包括車長的監視器);
-車長用於高射機槍的光學瞄準具;
車上導航系統採用地面導航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的信號,導航系統與無線通信系統連接。它執行多種功能:以10米的平均精度定位;可儲存及使用10個預置路線上多達50個的航向點;提供我方其它車輛的目的地及到達該處所需的時間;極准確地到達指定地點;收集下屬坦克的位置數據;以文本或圖形方式用測繪坐標來顯示本車與下屬坦克的位置、目的地和移動方向;接受並傳輸加密的位置數據。
機動性
「克恩」-2.120的動力系統是一個6TD-2兩沖程、6缸柴油機,1200馬力,單位重量功率為18.4千瓦/噸,發動機能使用各種類型的燃料(柴油、煤油、汽油、火箭燃料)或它們以任何比例混合的混合燃料,當然也包括北約的標准燃料。其高效冷卻系統可使坦克不受限制地在55°C高溫下行駛,專用濾清器使坦克可以在「沙灘/沙漠」條件下或在污染地區連續工作(發動機運轉35小時或1000千米無需更換濾清器)。發動機可使車輛的行進速度在公路上高達70千米/小時,越野時高達45千米/小時,倒檔的最高速度是34千米/小時。
推進系統的自動控制系統監控發動機的運轉狀況和自動換檔,可以大量節省燃料並降低駕駛員的疲勞程度。還可控制發動機起動並記錄運轉狀況。
該坦克裝備了一台有裝甲防護的8馬力輔助動力裝置(APU),當主動力裝置關閉時,此輔助裝置可以維持整個坦克各系統的運轉。APU可用來啟動主發動機,而且可節省乘員培訓時的主發動機運轉費用。不用特殊的准備,它即可駛過深度為1.8米的水障,如果裝備了進排氣管,潛深可達到5米。在這種條件下,停留在水下的時間不受限制。
坦克的履帶有兩種型號:一種是多用途型,裝有可更換的橡膠襯墊和可拆裝的金屬防滑齒(後者在厚積雪條件下使用),另一種是在多石的地區使用的全金屬型履帶。
坦克在車體前部的下方安裝了一個為自身隱蔽所需的推土鏟,可以根據土質類型在15~40分鍾內挖出壕溝把自身隱蔽起來。它還可以裝各種不同類型的掃雷裝置,包括KMT-6型掃雷犁和KMT-7型重型掃雷輥。
培訓設備
「克恩」-2.120還為乘員和維修人員提供全面培訓系統。其中包括:計算機控制的戰斗艙模擬器、計算機控制的駕駛室模擬器、坦克總體布置培訓站、各主要系統培訓站、計算機顯示系統、培訓影片。
⑻ 最新型坦克各國排名以及性能比較
世界現役主戰坦克排行榜(圖)
說明:
火力評分:火炮性能(侵徹力、射速、射程、俯仰角度、炮塔角速度、射擊精度、使用壽命等),火控系統(數字化程度、反應速度、操作難易性等),彈葯性能(常規炮彈性能、炮射導彈性能等),備彈數量及輔助武器等綜合分數;
防護評分:包括主動防護和被動防護。主要為坦克自身裝甲性能(防護能力、裝甲部位、掛裝模式等)、防禦結構設計(車身結構、三防裝置、滅火抑爆裝置、彈倉防護、人員逃生系統等)、輔助防禦設備(主/被動防禦裝置、光電對抗/干擾裝置等)性能及有效性,並考慮加入坦克的偽裝隱身性能和戰術機動能力對坦克防護的加權分數;
機動評分:主要包括戰術機動能力,即平台的靈活性(發動機功率、單位功率、最大公路/越野速度、加變速性能、傳動系統性能、操作性能等),戰略機動能力(最大航程、路橋通過性、戰略投送難易性、發動機及傳動系統可靠性、油耗、乘員耐受性等),並考慮加入戰場補給、維護難易性及坦克使用對環境(雨雪、寒冷、潮濕、高溫、高原等)的述求或適應能力等加權分數;
信息化評分:坦克獲得戰場信息(實時戰場態勢信息的質量和有效性、通訊設備數字化程度和可靠性等)及與外界聯系的程度(數據鏈共享、戰場協同能力、),並考慮加入了使用國坦克作戰戰略戰術指導理論的實用性、有效性、針對性及機乘人員平均操作水平等加權分數。
NO.1 M1A2 SEP艾布拉姆斯 生產國:美國
M1A2 SEP坦克是美軍現役最先進的數字化坦克,SEP系統涉及觀瞄、火控、武器、動力、通信、防護和車輛管理等多個方面。M1A2是坦克中的豪門,單車製造成本和使用費用之高,使其成為美國獨家的御用殺手。M1A2除了一流的性能和高度信息化的硬實力,作為實戰經驗最豐富的現代化主戰坦克,它在作戰理念等方面的軟實力使其成為現代主戰坦克發展的風向標。
火力:採用德國萊茵金屬公司最新的L55RH-120mm滑膛炮,火炮性能非常出色。M1A2尤為精良的火控系統為其贏得高分。
防護:惡名於世的貧鈾裝甲使其獲得優秀的正面防護力,獨到的彈倉分離及泄壓板、三防裝置、抑火抑爆裝置設計相當出色。
機動:SEP採用了「歐洲動力包」,獲得了強勁動力和良好可靠性,從而甩掉了海灣戰爭中「油老虎」的帽子。其戰術和戰略機動能力優秀,但由於車載設備太過嬌貴,後勤保障及維護工作復雜繁瑣、費用驚人,一般國家即便買的起也用不起,給其綜合機動能力帶來不小的扣分。
信息化:比較來看,M1A2 SEP最大優勢在於遙遙領先的信息化程度。該坦克配備了最新的戰場管理系統(BMS) ,能自動地提供雙方部隊位置、後勤信息、目標數據和命令等。採用了大量電子設備,能自動檢測故障情況;電子感測系統提高了目標識別能力及與友鄰坦克的信息傳遞能力;全新的指揮、控制、通信系統,提高了坦克的作戰效能。M1A2配備了自主導航系統,通過GPS衛星定位系統能快速准確標定本身所在方位。這使其視聽觸角四通八達,靈敏迅捷,猶如裝上了「千里眼,順風耳」。這得益於美國獨有的網路化戰場信息共享能力。
NO.2 豹IIA6 生產國: 德國
以其強勁的動力、兇猛的火力、嚴密的防護,稱之為豹毫不過分。豹II自誕生那天起就成為了北約坦克的標桿。德國人輕而易舉的在戰車的三大性能上找到了一個黃金平衡點,將坦克的均衡性做到了極致。豹II不單是一件武器系統,更是一件藝術品,德國人用做高級跑車的技術製造出高品質的一流戰車。
火力:著名的萊因金屬公司最新的55倍口徑Rh120-L55120mm滑膛炮,炮口初速達到1750m/s,使用鎢合金彈,在常溫狀態下穿深達900mm,而且精度相當高。射程5000m,為目前射程最遠的坦克火炮。指揮儀式火控系統,反應時間6秒。作為北約戰車標桿來說,豹IIA6的火力標准過高,以至於極少有出其右者。
防護:從北約內部進行的坦克射擊對比試驗數據來看,豹IIA6的裝甲防護水平與M1A2幾乎相當,尤其對地雷的防護能力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這對於豹II來說極為不易。德國設計師的天賦令人折服。
機動:MTU公司研製的MB873Ka-501型4沖程12缸V型90°夾角水冷預燃室式增壓中冷柴油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柴油發動機之一。發動機功率1100千瓦(1500馬力),傳動系統非常出色。在火力與防護性能上做到幾近化境之時,也許很多人對坦克的機動性已不報有苛刻要求了。但豹II卻做到了,做得比任何人都要好,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雖然豹IIA6身寬體重,但考慮到歐洲平原的開闊地形,對其戰略機動能力影響不大。
信息化:在豹II身上,坦克的傳統三大性能已經做到極致,其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是一個重點,A6同樣又做到了!
NO.3 AMX勒克萊爾 生產國:法國
勒克萊爾是最早使用自動裝彈機的西方現代坦克,在自動化程度上領先其他西方國家。法國坦克一貫重視機動性和火力,勒克萊爾的出現,象徵法國坦克重新回到三大性能均衡發展的道路。相對於其他歐美主站坦克而言,勒克萊爾要精緻小巧的多,但其各項性能卻一點也不縮水。
火力:勒克萊爾裝有52倍口徑的CNI20式120mm滑膛炮,火炮外形獨具特色,取消了炮身抽煙裝置。火控系統設計更是巧妙,射速和首發命中率很高。
防護:法國每一代坦克都有嶄新的設計理念出現。二戰中被德軍閃電戰術擊潰的陰霾,促使法國人將坦克火力及機動性擺在首位,但其刻意犧牲防護力去獲得機動性的做法,在步兵反坦克能力急劇提高的今天,已不再適應。因此,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GIAT)在設計之初就明確地將提高坦克生存力放在首要位置,並採用了最先進的模塊化設計技術和復合裝甲技術進行車體和炮塔的設計,形成了勒克萊爾的獨特風格。
機動:法國設計師一貫注重坦克的機動性能,獨到的傳動系統在德國心臟的強勁動力支持下,使勒克萊爾獲得極其優秀的機動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該坦克所採用的高增壓技術。勒克萊爾的加變速性能超凡,0~32km/h所需時間僅為4~6秒。由於輕巧靈便,其路橋通過性和最大航程優於其他歐美主站坦克,使其戰略機動能力突出。
信息化:勒克萊爾全重約55t,其中車載電子設備重量佔去75%,無怪勒克萊爾有「電腦坦克」的綽號。
NO.4 ZTZ-99G 生產國:中國
在當今世界,還沒有哪個國家敢和解放軍陸軍叫板。作為陸軍強國,中國在主站坦克方面始終高度重視。通過對蘇系坦克長期製造和使用,積累了大量寶貴經驗,近年來終於跳出蘇系坦克思維模式,修成正果。最新型ZTZ-99G主站坦克在火力、防護、機動性三大傳統性能上全面超越蘇系最先進的T-90及日本90式,直逼世界現役主站坦克領先水平。
火力:中國在火炮方面雖走了仿製-自製之路,但也在此過程中出於藍而勝於藍。ZTZ-99G採用國產52倍口徑125mm高膛壓滑膛炮,其威力之大在現役各國主站坦克中首屈一指,可以輕易洞穿當前所有主站坦克的前裝甲。此外,99G還保留了蘇系坦克火炮的一大優點,可以發射射程為5000m的激光制導導彈,對於先發制人的打擊地面或空中目標意義重大。最新ZTZ-99G採用國產瞄導合一的大閉環式火控系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防護:99G具備優異的防彈外型,炮塔正面採用了類似德國豹IIA5/A6的楔型設計,炮塔正面裝甲厚度為500-600mm,外有雙層的主動反應保護層,從而使得其實際防護層厚度為1000-1200mm。而美軍M1A2坦克主炮的穿透力為810mm。99G最獨具特色和震撼力的是頂置激光眩目壓制干擾裝置,可以干擾和破壞敵方昂貴的觀瞄設備。使99G擁有了一招超眾的必殺技,成為當前唯一具有防禦性攻擊力的主戰坦克。
機動:採用了國產150HB型1103千瓦(1500馬力)的渦輪增壓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機和新型高效傳動系統,使99G最大公路速度達80km/h,最大越野度速60km/h,0~32km/h加速時間為12秒,最大行程為600km。但相對於中國的道路和橋梁和南方水網稻田等地區,99G的55t體重有些超標,且坦克操作性和發動機的可靠性也有待提高,使得99G的戰略機動能力評分不高。
信息化:同蘇系坦克一樣,99G的最大缺點在於信息化程度不高。提高坦克的信息化程度當成為99G以後改進的重點。
NO.5 挑戰者II 生產國: 英國
英國人常有出人意料的創新,卻也最能抱殘守缺。突出體現在其「重裝騎士」挑戰者系統主站坦克身上。英國人是坦克的發明者,也是坦克復合裝甲的鼻祖。但同樣可以為了坦克的防護性能不惜令其笨重不堪。在線膛炮退出歷史舞台,滑膛炮一統天下的今天,英國人依舊固執地堅持線膛炮。姑且不論線膛炮被英國人玩轉到如何出色的程度,作為北約重要國家之一,在與北約各國聯合執行任務時,由此帶來的後勤保障麻煩,恐怕也英國人只有打掉牙往肚子里吞。
火力:自然,英國人固執地堅持線膛炮有其一定理由,那就是線膛炮獨特的優點。就火炮性能而言,挑戰者2的線膛炮,無論在射程,還是射擊精度都要遠遠優於其他滑膛炮。但可惜的是,線膛炮的缺點和優點同樣突出。它不僅容易磨損,壽命不佳,威力也受到限制。而且由於火炮自身及部件通用性問題,使後勤異常艱難。其精度也由於火控系統欠佳而難以發揮優勢。
防護:英國人是復合裝甲的發明者,它的坦克裝甲性能鼎鼎有名。英國人格外追求防護能力,挑戰者2的裝甲性能卓著,非常霸道,全車裝甲防護幾乎滴水不漏。英國人認為,雖然機動性有所犧牲,但戰場上首先要保證的是生存能力。這樣它們就可以像騎士一樣,優雅的進攻,而不必左躲右閃,有傷紳士風度。
機動:單從挑戰者自身來看,或許英國人並不覺得其機動性有多糟糕,但同其他先進坦克一對比,挑戰者65t體重的身軀立刻顯得笨重無比,即使使用了「歐洲動力包」亦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加上前面說到的火炮問題,因此挑戰者2的戰術和戰略機動能力非常一般。
信息化:與其他西方主站坦克一樣,挑戰者2的信息化程度較高。
NO.6 MK-IV梅卡瓦4 生產國:以色列
以色列人在歷次中東戰爭中對坦克的運用頗有心得,是少數幾個擁有現代主站坦克豐富實戰經驗的國家之一。梅卡瓦系列主站坦克,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了希伯來人對於坦克的理解。爬出二戰的血泊,在強敵環視下建國,以色列人對坦克作用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這也孕育了以色列坦克理念:所有設計均圍繞乘員生存率而進行,一切火力、防護和機動性都要服務於它。
火力:同日本90式一樣,MK4坦克採用的是引進自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44倍口徑120mm滑膛炮技術,經國產化後以色列人對其性能進一步提升,可以發射多種炮彈和火箭,並具備擊落直升機的能力。MK4的火控系統同樣是以色列開發的,性能優秀。炮塔頂部配備了一60mm門迫擊炮。使MK4擁有了良好的火力性能。
防護:獨特的動力艙前置設計為坦克內部乘員的安全提供了一道強大保障,另外,車體是整體鑄造的、前上裝甲焊接有良好防彈形狀的裝甲板、炮塔後面的掛鏈、車體後部倉門及極強的車底防地雷能力、炮塔獨特設計等,無一不體現出以色列人的坦克智慧。常規防護性能做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然而,在單兵反坦克火力迅猛發展的今天,縱然是MK也不能倖免。最近幾次MK在戰場被頻頻開膛破肚的報道,讓人對MK不破金身的神話產生了質疑,尤其讓苦心經營的以色列人大為惱火,顏面盡失。同時也是給今後各國反反坦克作戰提出了挑戰。當然,我們不能據此就否定梅卡瓦的優秀性能,M1A2在這方面的「戰績」要比MK「優秀」得多,我們同樣沒有否定M1A2。
機動:梅卡瓦4主戰坦克的動力裝置為狄塞爾內燃發動機,功率由梅卡瓦3的1300馬力增高到1500馬力。但整體而言,MK4的戰術機動性能不佳。由於其設計使用環境主要是針對中東沙漠平原地帶,致使其戰略機動能力有限。
信息化:梅卡瓦4主戰坦克在梅卡瓦3的基礎上對裝甲防護和站場管理系統進行了重大的改進和調整,實現現代戰場數字化。
NO.7 T-90C/S 生產國:俄羅斯
俄羅斯人的坦克設計哲學是「簡單就是美」,而坦克使用哲學則是「多、快、好、省」。其實用主義毫不掩飾、一目瞭然。這與西方的坦克哲學形成鮮明對比。俄羅斯坦克與製作精美的西方坦克,甚至和中國坦克相比,其外觀都顯得粗糙,簡陋,寒酸。 T-90的最大優點就在簡單、廉價、消耗資源和人工極少,戰時可瘋狂生產。它是效費比極高的集群沖鋒利器,對所有敵人而言,面對一望無際、滿地活蹦亂跳的T-90都是不願提起的夢魘。
火力:俄羅斯人是典型的注重進攻不重防守。125mm大口徑火炮火力之兇悍,天下聞名。火炮各項性能均非常優良。俄羅斯人對火控系統不求精良但求實用,採用T-80U的IA45式綜合火控系統,配備了帶有穩定裝置的晝夜瞄準系統和熱成像瞄準系統,提高了在夜間或不良天氣條件下的作戰能力,簡單經濟。但其火力卻不降反升,可靠耐用。
防護:T-90S的裝甲防護不算突出,所宣揚的主動防禦裝甲以及窗簾干擾裝置(施托拉-1型光電干擾系統),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般出色,但這並不等於說T-90S的防護性能就不怎麼樣,應對當前西方各國現役主站坦克,T-90S毫不遜色。
機動:雖然和中國ZTZ-99G一樣,同是在T-72基礎上發展而來,但99G身上已完全見不到T-72的影子了。 而T-90仍然沿用T-72B的底盤和1200馬力的動力系統,但因其性能優異,完全附和俄羅斯要求且坦克全重較低,最大公路行駛速度60km/h,所以機動性極佳。而且如同俄羅斯其他武器一樣,簡單實用,安全可靠,後勤保障便捷,最大行程650km,戰略機動能力優秀。因此,T-90S的機動性能評分頗高。
信息化:東方主戰坦克的通病,信息化、數字化程度有待提高。
NO.8 90式 生產國:日本
自上世紀90年代問世,90式憑借其時髦先進的獵-殲火控系統,以及活蹦亂跳的良好機動性曾一度在坦克排行榜上高居榜首。90式幾乎就是德國豹IIA4的亞洲版,日本人的哈德之風在其坦克上體現得一覽無余。遺憾的是,日本人孤芳自賞,近20年來對坦克改進原地不動,沒有任何進展。而相比之下,中國的坦克發展卻突飛猛進,迅速超越日本,終於使90式優勢不再,被動的開始了所謂的「超級坦克」計劃。
火力:90式採用的依然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44倍口徑120MM滑膛炮,雖然性能優良,但在火炮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已不顯突出。一度領先的先進火控系統也面臨落於人後的尷尬境地。
防護:裝甲防護力不足一直是90式的短板,在炮塔設計上,日本人全數接受德國老師的優缺點,其炮塔與車身之間近200mm的窩彈區一直為人所詬病。
機動:日本人身材矮小,相應的90式要比豹IIA4要輕的多,90式擁有1500馬力的強勁心臟,尤其以優良的懸掛和傳動系統令人稱道,因此擁有令人驚嘆的戰術機動性能。但其致命缺陷在於,日本有著強大的民用工業,而軍工基礎卻相對薄弱和不完善,研發力量有限。90式採用三菱重工的2沖程發動機,雖然功率達到,但油耗和可靠性都非常不理想,再加上獨居島國,四面環海,使90式的戰略機動能力讓人無法恭維。嚴重影響了90式的機動性能綜合評分。
信息化:及至今天,90式的信息化水平在亞洲還是名列前茅的,只是這一優勢還能保持多久,日本人心裡比誰都清楚。
NO.9 T-84-120克恩 生產國:烏克蘭
烏克蘭是前蘇聯的重工基地。其主主戰坦克的研發製造能力不容小覷。烏克蘭T-84系列和俄羅斯T90系列是在T-72後的分道揚鑣,各自走上了自己主戰坦克發展道路。但終究帶有同樣的遺傳基因,因此俄羅斯坦克所有傳統優點他都具備。形象點說,T-84-120擁有俄國的身子,西方的頭,是典型的「東西合璧」之作。雖有」東拼西湊」之嫌,但」拼」得好、」湊」得妙,這是烏克蘭的坦克設計師的真本事。
火力:T-84-120是在T-84主戰坦克的底盤上發展起來的,主炮採用的北約標準的50倍口徑的120mm滑膛炮。這與西方主流採用的44或55倍口徑,甚至是52倍口徑都不符。比較可信的分析是,這種滑膛炮的確是烏克蘭自己設計的,但它明顯地採用了西方的技術,在身管設計、炮膛葯室的尺寸上向西方靠攏,以便於發射北約的120mm炮彈。該火炮可以發射炮射導彈。
防護:裝備有先進的光電自我防護系統,其中包括一個自動發射的防激光探測的氣溶劑煙幕彈,以及自動啟動一個雙紅外干擾裝置以對付紅外跟蹤的二代反坦克導彈。估計這套系統是安裝在烏克蘭T-84坦克上的「窗簾-1」裝甲戰車防護系統。
機動:採用了烏克蘭設計並製造的6TD-2型6缸、水冷、二沖程、多燃料發動機。最大功率1200馬力(2600轉/分)。最大公路速度70km/h,越野速度45km/h,倒檔的最高速度是34km/h。
信息化:裝備有基本通訊設備和定位系統等,但鑒於T-84-120東西合璧帶來的混亂,其信息化程度評分非常一般。
NO.10 公羊II 生產國:義大利
提起義大利的戰車,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大名鼎鼎的"半人馬座"裝甲車,其實義大利不僅只有世界一流的裝甲車,其主戰坦克知名度不高但同樣性能先進。公羊II能夠力壓韓國K1A1、巴基斯坦MBT2000阿哈利德、南非號角等主戰坦克進入TOP10,並非因為比他們先進多少,主要原因在於這三款坦克的使用者本國的技術含量偏低,本國戰車工業能力又明顯不足,對坦克的使用效率和潛力開發造成先天性的缺失。而與俄羅斯T-80U和中國96G相比,公羊II在坦克的質量上略占優勢。
火力:44倍口徑的120mm滑膛炮,由奧托梅萊拉公司生產。這種火炮是在德國豹II的RH120型120mm滑膛炮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具有"獵--殲"攻擊能力,使它達到近似M1A2火控系統的水平。
防護:車體和炮塔為鋼裝甲焊接結構,主要部位採用了復合裝甲。車內裝有三防裝置、滅火抑爆裝置。總的看來,"公羊"主戰坦克的火力、機動性都不錯,防護性與最先進的主戰坦克相比略有差距。
機動:動力裝置為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1100kw。傳動裝置為德國ZF公司製造的液力機械式變速箱。懸掛裝置為液氣式。坦克的最大速度為65km/h。0-32km/h的加速時間為6-7s。這說明它的機動性能跟豹II坦克差不多。
信息化:盡管公羊II的信息化水平比起其他歐美頂級主戰坦克略顯一般,但差距並不十分明顯。另外,在北約機制內,聯合軍事行動使得各國裝甲部隊獲得信息的能力懸殊不大。
⑼ 為什麼世界上能造飛機的國家不多
飛機發動機研製,究竟難在哪?
上面我們說了這么多,為什麼造民用航空發動機這么困難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現代噴氣式發動機的兩個研製難點,第一是控制,第二是材料。
1、控制問題
(空心挖孔葉片)
這種葉片利用兩層鈦合金之間夾裝一層波浪形的加強結構,在減輕重量的同時也能提高整個風扇葉片的強度。
⑽ 中國與發達國家在鑄造技術方面的差距有哪些地方
中國雖然與發達國家在鑄造技術方面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現在差距越來越小。
全球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機械製造業尤其是裝備製造業的現代化水平高速提升,中國精密鑄造業當清醒認識自己的歷史重任和與發達國家的現實差距,大膽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及管理的最新成果,認清'只有實現高新技術化才能跟上時代步伐'的道理,把握現代精密鑄造技術的發展趨勢,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立足現實又高瞻遠矚,以振興和發展中國鑄造業的累累碩果來奠定中國現代工業文明進程的堅實基礎。
據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介紹,我國精密鑄造模具不但把國內頂級的客戶吸引過來,而且吸引了北美通用、美國克萊斯勒等世界級汽車巨頭眼光,他們已經多次派專家來內地公司考察,大家彼此都有合作的意向。我國模具出口到歐洲的汽車油底盤壓鑄模由於價格優勢強、設計先進、製作精湛得到外商認可,一再追加訂單。
越來越多的優質精密鑄造模具飄洋過海,這些模具共同特點是用料考究、製作精良、尺寸精度高、符合客戶標准要求、使用壽命和鑄件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我國出口的精密鑄造模具目前集中在歐洲、北美、日本、韓國等地,部分企業的出口模具量已佔總產值30%以上。從國家的宏觀政策、行業發展、國際和國內的市場容量看,大型精密復雜精密鑄造模具和壓鑄模具的國際、國內的市場巨大,僅世界汽車工業巨頭美國克萊斯勒一家在中國尋找模具設計製造意向的模具訂單有3億元人民幣,只要合作公司技術設備實力就有可能拿到訂單,因此投資大型精密模具項目有理論和實踐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