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鑄件表面加工的幾大步驟
鑄件表面加工大概分幾個步驟。鑄鋼件是指由鑄鋼製成的零件,其性能與鑄鐵相似,但強度優於鑄鐵。再加上減輕重量的設計和交貨期短等優點,在價格和經濟性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其生產工藝比較成熟,一般按以下程序加工:
1、將合格的物料按相應的比例放入冶煉設備中,對液體進行取樣分析。檢驗合格後,按澆注原則進行澆注。澆注時應選擇低溫快速澆注的方法,同時記錄時間和溫度。
2、在鑄鋼件澆注之前,利用計算機軟體對整個澆注過程產品的整個成型過程,進行質量分析和預測,對整個澆注過程進行嚴格的優化。在整個過程中,鑄件的尺寸受到嚴格控制,以防止裂紋。
3、前期工作完成後,需要進行拋光和抽樣檢查。一般會使用高精度平面磨床對鑄鋼件進行准確磨削和拋光,以提高產品的尺寸精度。抽樣檢驗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產品的成品率,從成品中剔除一些不合格的產品,保證產品的質量。
通過對鑄鋼件生產工藝流程的介紹,認識到正確的操作流程不僅可以使設備更加順暢可靠,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鑄造工藝流程介紹鑄造生產的工藝流程鑄造生產是一個復雜的多工序組合的工藝過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1)生產工藝准備,根據要生產的零件圖、生產批量和交貨期限,制定生產工藝方案和工藝文件,繪制鑄造工藝圖;2)生產准備,包括准備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樣、芯盒、砂箱等工藝裝備;3)造型與制芯;4)熔化與澆注;5)落砂清理與鑄件檢驗等主要工序。成形原理鑄造生產是將金屬加熱熔化,使其具有流動性,然後澆入到具有一定形狀的鑄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壓力、離心力、電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滿型腔,冷卻並凝固成鑄件(或零件)的一種金屬成形方法。.1、表面粗糙度,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較小間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
加工過程中的刀痕、切削分離時的塑性變形、刀具與已加工表面間的摩擦、工藝系統的高頻振動都是形成表面粗糙度的原因,而表面粗糙度會對零件的耐磨性、配合性質的穩定性、零件的疲勞強度、零件的抗腐蝕性、零件的密封性等造成影響。
2、表面粗糙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加工過程中的刀痕;
切削分離時的塑性變形;
刀具與已加工表面間的摩擦;
工藝系統的高頻振動。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疲勞強度。粗糙零件的表面存在較大的波谷,它們像尖角缺口和裂紋一樣,對應力集中很敏感,從而影響零件的疲勞強度。
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抗腐蝕性。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蝕性氣體或液體通過表面的微觀凹谷滲入到金屬內層,造成表面腐蝕。
表面粗糙度影響零件的密封性。粗糙的表面之間無法嚴密地貼合,氣體或液體通過接觸面間的縫隙滲漏。鑄件表面加工,也就是大概主要分六個大步驟。
『貳』 什麼是澆鑄法
澆鑄工藝是用鑄造機進行首飾的成批生產的方法。該方法具有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優點。加工程序如下: 根據首飾設計樣本製成橡膠模具;用橡膠模具通過注蠟製成蠟模具;將蠟模具種成蠟樹;將放有蠟樹的筒注入石膏,製成石膏模具;將石膏模具放入烘爐內烘乾,並加熱至石膏模具脫蠟;將呈熔融狀態的金注入石膏模具中;清洗去石膏,再進行拋光、鑲嵌等程序即可。 澆鑄成型一般不施加壓力,對設備和模具的強度要求不高,對製品尺寸限制較小,製品中內應力也低。因此,生產投資較少,可製得性能優良的大型製件,但生產周期較長,成型後須進行機械加工。在傳統澆鑄基礎上,派生出灌注、嵌鑄、壓力澆鑄、旋轉澆鑄和離心澆鑄等方法。
『叄』 水泥澆注一般有什麼程序
框架結構砼澆築
本技術交底適用於一般現澆框架及框架剪力牆混凝土的澆築工程。
1.材料要求
(1)水泥;325號以上礦渣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進場時必須有質量證明書及復試試驗報告。
(2)砂:宜粗砂或中砂。混凝土低於C30時,含泥量不大於5%,高於C30時不大於3%。
(3)石子:粒徑0.5~3.2厘米,混凝土低於C30時含泥量不大於2%,高於C30時不大於1%。
(4)摻合料:粉煤灰,其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並應符合有關標准。
(5)混凝土外加劑:減水劑、早強劑等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其摻量經試驗符合要求後,方可使用。
2.主要機具
混凝土攪拌機、磅秤(或自動計量設備)、雙輪手推車、小翻斗車、尖鍬、平鍬、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搗器、木抹子、長抹子、鐵插尺、膠皮水管、鐵板、串桶、塔式起重機等。
3.作業條件
(1)澆築混凝土層段的模板、鋼筋、預埋鐵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並辦完隱、預檢手續。
(2)澆築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馬道已支搭完畢並經檢查合格。
(3)水泥、砂、石及外加劑等經檢查符合有關標准要求,試驗室已下達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
(4)磅秤(或自動上料系統)經檢查核定計量准確,振搗器(棒)經檢驗試運轉合格。
(5)工長根據施工方案對操作班組已進行全面施工技術交底。混凝土澆灌申請書已被批准。
4.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
作業准備→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柱、梁、板、剪力牆、樓梯混凝土
澆築與振搗→養護
(1)作業准備
澆築前應將模板內的垃圾、泥土等雜物及鋼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凈,並檢查鋼筋的水泥砂漿墊塊是否墊好。如使用木模板時應澆水使模板濕潤。柱子模板的掃除口應在清除雜物及積水後再封閉。剪力牆根部鬆散混凝土已剔掉清除。
(2)混凝土攪拌:
1)根據配合比確定每盤各種材料用量及車輛重量,分部固定好水泥、砂、石各個磅秤標准。在上料時車車過磅,骨料含水率應經常測定,及時調整配台比用水量,確保加水量准確。
2)裝料順序:一般先倒石子,再裝水泥,最後倒砂子。如需加粉煤灰摻合料時,應與水泥一並加入。如需摻外加劑(減水劑、早強劑等)時,粉狀應根據每盤加入量應預加工裝入小包裝袋內(塑料袋為宜),用時與粗細骨料同時加入;液狀應按每盤用量與水同時裝入攪拌機攪拌。
3)攪拌時間:為使混凝土攪拌均勻,自全部拌合料裝入攪拌筒中起到混凝土開始卸料止,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可按表2-43規定採用。
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s) 表2-43
混凝土坍落度
(cm) 攪拌機機型 攪拌機容積(L)
小於400 400~1000 大於1000
小於及等於3 自落式 90 120 150
強制式 60 90 120
大於3 自落式 90 90 120
強制式 60 60 90
4)混凝土開始攪拌時,由施工單位主管技術部門和工長組織有關人員,對出盤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等進行鑒定,檢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單要求,經調整合格後再正式攪拌。
(3)混凝土運輸
混凝土自攪拌機中卸出後,應及時送到澆築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防止混凝土離析、水泥漿流失、坍落度變化以及產生初凝等現象。如混凝土運到澆灌地點有離析現象時,必須在澆灌前進行二次拌合。
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後到澆築完畢的延續時間,不宜超過表2~44的規定。
泵送混凝土時必須保證混凝土泵連續工作,如果發生故障,停歇時間超過45min或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
(4)混凝土澆築與振搗的一般要求:
混凝土從攪拌機卸出至洚築完畢的時間(min) 表2-44
混凝土強度等級 氣溫(℃)
低於25 高於25
≤C30
>C30 120 90
90 60
註:1。摻用外加劑或採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時,應按試驗確定。
2.輕骨料混凝土的運輸,澆築延續時間應適當縮短。
1)混凝土自吊斗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米,澆築高度如超過3米時必須採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澆築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連續進行,澆築高度應根據結構特點、鋼筋疏密決定,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最大不超過50厘米。
3)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於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厘米)。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厘米,以清除兩層間的接縫。表面振動器(或稱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邊緣。
4)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並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h,應按施工縫處理。
5)澆築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埋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停止澆灌,並應在已澆築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正完好。
(5)柱的混凝土澆築:
1)柱澆築前底部應先填以5~10厘米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減石子砂漿,柱混凝土應分層振搗,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每層厚度不大於50厘米,振搗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隨時敲打模板。
2)柱高在3米之內,可在柱頂直接下灰澆築,超過3米時應採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側面開門子洞安裝斜溜槽分段澆築。每段高度不得超過2米,每段混凝土澆築後將門子洞模板封閉嚴實,並用箍筋箍牢。
3)柱子混凝土應一次澆築完畢,如需留施工縫時應留在主梁下面。無梁樓板應留在柱帽下面。在與梁板整體澆築時,應在柱澆築完畢後停歇1~1.5h,使其獲得初步沉實,再繼續澆築。
4)澆築完後應隨時將伸出的搭接鋼筋整理到位。
(6)梁、板混凝土澆築:
1)梁、板應同時澆築,澆築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築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築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築,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築連續向前進行。
2)和板連成整體高度大於1米的梁,允許單獨澆築,其施工縫應留在板底以下2~3厘米處。澆搗時,澆築與振搗必須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實後再下二層料,用「趕漿法」保持水泥漿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每層均應振實後再下料,梁底及梁幫部位要注意振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
3)樑柱節點鋼筋較密時,澆築此處混凝土時宜用小粒徑石子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澆築,並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
4)澆築板混凝土的虛鋪厚度應略大於板厚,用平板振搗器垂直澆築方向來回振搗,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搗器順澆築方向托拉振搗,並用鐵插尺檢查混凝土厚度,振搗完畢後用長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築板混凝土時不允許用振搗棒鋪攤混凝土。
5)施工縫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澆築樓板,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范圍內,施工縫的表面應與梁軸線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縫宜用木板或鋼絲網擋牢。
6)施工縫處須待已澆築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小於1.2Mpa時,才允許繼續澆築,在繼續澆築混凝土前,施工縫混凝土表面應鑿毛,剔除浮動石子,並用水沖洗干凈後,先澆一層水泥漿,然後繼續澆築混凝土,應細致操作振實,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
(7)剪力牆混凝土澆築:
1)如柱、牆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時,可以同時澆築,反之宜先澆築柱混凝土,預埋剪力牆錨固筋,待拆柱模後,再綁剪力牆鋼筋、支模、澆築混凝土。
2)剪力牆澆築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勻澆築5厘米厚與牆體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並用鐵鍬入模,不應用料計斗直接灌入模內。
3)澆築牆體混凝土應連續進行,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每層澆築厚度控制在60厘米左右,因此必須預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點位置和振搗器操作人員數量。
4)振搗棒移動間距應小於50厘米,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以表面呈現浮漿為度,為使上下層混凝土結合成整體,振搗器應插入下層混凝土5厘米,振搗時注意鋼筋密集及洞口部位,為防止出現漏振,須在洞口兩側同時振搗,下灰高度也要大體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應開口,並在此處澆築振搗。
5)混凝土牆體澆築完畢之後,將上口甩出的鋼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標高線將牆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8)樓梯段混凝土澆築:
1)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築,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時再與踏步混凝土一起振搗,不斷連續向上推進,並隨時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2)施工縫位置:樓梯混凝土宜連續澆築完,多層樓梯的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三分之一的部位。
(9)養護: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在12h以內加以覆蓋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不少於7晝夜。
(10)冬期施工
1)冬期澆築的混凝土摻負溫復合外加劑時,應根據溫度情況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負溫外加劑。且在使用前必須經專門試驗及有關單位技術鑒定。
2)冬期施工前應制定冬期施工方案,對原材料的加熱、攪拌、運輸、澆築和養護等進行熱工計算,並應據以施工。
3)混凝土在澆築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污垢。運輸和澆築混凝土用的容器應有保溫措施。
4)運輸澆築過程中,溫度應符合熱工計算所確定的數據,如不符時,應採取措施進行調整。採用加熱養護時,混凝土養護前的溫度不得低於2攝氏度。
5)整體式結構加熱養護時,澆築程序和施工縫位置,應能防止發生較大的溫度應力,如加熱溫度超過40攝氏度時,應徵求設計單位意見後確定。混凝土升、降溫度不得超過規范規定。
6)冬期施工平均氣溫在-5攝氏度以內,一般採用綜合蓄熱法施工,所用的早強抗凍型外加劑附有出廠證明,並要經試驗室試塊對比試驗後再正式使用。綜合蓄熱法宜選用425號以上普通硅酸鹽水泥或R型早強水泥。外加劑應選用能明顯提高早期強度並能降低抗凍臨界強度的粉狀復合外加劑,與骨料同時加入,保證攪拌均勻。
7)冬施養護:模板及保溫層,應在混凝土冷卻到5攝氏度後方可拆除。混凝土與外界溫差大於20攝氏度時,拆模後的混凝土表面,應臨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
8)混凝土試塊除正常規定組數製作外,還應增設二組與結構同條件養護,一組用以檢驗混凝土受凍前的強度,另一組用以檢驗轉入常溫養護28d的強度。
9)冬期施工過程中,應填寫「混凝土工程施工記錄」和「冬期施工混凝土日報」。
5.質量標准
(1)保證項目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劑等必須符合規范及有關規定,檢查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是否符合質量要求。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施工規范規定。
3)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取樣、製作、養護和試驗要符合《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准》(GBJ107-87)的規定。
4)設計不允許裂縫的結構,嚴禁出現裂縫,設計允許裂縫的結構,其裂縫寬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基本項目;
混凝土應振搗密實,不得有蜂窩、孔洞、露筋、縫隙、夾渣等缺陷。
(3)允許偏差項目:見表2-45。
現澆框架混凝土允許偏差 表2-45
項
次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單層多層 高層框架
1 軸線位移 柱、牆、梁 8 5 尺量檢查
2 標高 層高 ±10 ±5 用水準儀或尺量檢查
全高 ±30 ±30
3 柱、牆、梁截面尺寸 +8
-5 ±5 尺量檢查
4 柱、牆垂直度 每層 5 5 用經緯儀或吊線和尺量檢查
全高 H/1000且不大於20 H/1000且不大於30
5 表面平整度 8 8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6 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偏移 10 10 尺量檢查
7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偏移 5 5
8 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偏移 5 5
9 預留洞中心位置偏移 15 15
10 電梯井 井筒長、寬對中心線 +25
-0 +25
-0 吊線和尺量檢查
井筒全高垂直度 H/1000且不大於30 H/1000且不大於30
註:H為柱、牆全高。
6.成品保護
(1)要保證鋼筋和墊塊的位置正確,不得踩樓板、樓梯的彎起鋼筋,不碰動預埋件和筋。
(2)不用重物沖擊模板,不在梁或樓梯踏步模板吊幫上蹬踩,應搭設跳板,保護模板的牢固和嚴密。
(3)已澆築樓板、樓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護,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後,方准在面上進行操作及安裝結構用的支架和模板。
(4)冬期施工在已澆的樓板上覆蓋時,要在鋪的腳手板上操作,盡量不踏腳印。
7.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蜂窩: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過厚、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有縫隙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或石子過大,柱、牆根部模板有縫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漿從下部湧出而造成。
(2)露筋:原因是鋼筋墊塊位移、間距過大、漏放,鋼筋緊貼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搗不實也可能出現露筋。
(3)麻面:拆模過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離劑或模板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膠皮。
(4)孔洞:原因是鋼筋較密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經振搗就繼續澆築上層混凝土。
(5)縫隙與夾渣層:施工縫處雜物清理不凈或未澆底漿等原因易造成縫隙、夾渣層。
(6)梁、柱連結處斷面尺寸偏差過大:主要原因是柱接頭模板剛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時未認真控制斷面尺寸。
(7)現澆樓板面和樓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澆築後,表面不用抹子認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蓋保溫層時上人過早或未墊板進行操作。
『肆』 鑄造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1、混砂階段:制備型砂和芯砂,供造型所用,一般使用混砂機放入舊圖和適量黏土就行攪拌。
2、制模階段:根據零件圖紙製作模具和芯盒,一般單件可以用木模、批量生產可製作塑料模具或金屬模,大批量鑄件可以製作型板。現在模具基本都是用雕刻機所以製作周期大大縮短,制模一般需要2~10天不等。
3、造型階段:包括了造型(用型砂形成鑄件的形腔)、制芯(形成鑄件的內部形狀)、配模(把坭芯放入型腔裡面,把上下砂箱合好),造型是鑄造中的關鍵環節。
4、熔煉階段:按照所需要的金屬成份配好化學成份,選擇合適的熔化爐熔化合金材料,形成合格的液態金屬液。熔煉一般採用沖天爐或者電爐(由於環保要求,沖天爐現在基本取締,基本使用電爐)。
5、澆注階段:用鐵水包把電爐里融化的鐵水注入造好的型里。澆注鐵水需要注意澆注的速度,讓鐵水注滿整個型腔。另外澆注鐵水比較危險需要注意安全!
6、清理階段:澆注後等融熔金屬凝固後,拿錘子去掉澆口並震掉鑄件的砂子,然後使用噴砂機進行噴砂,這樣鑄件表面會顯得很乾凈,對要求不嚴格的鑄件毛坯經過檢查基本就可以出廠了。
7、鑄件加工:對於一些有特別要求的鑄件或一些鑄造無法達到要求的鑄件,可能需要簡單加工。一般使用砂輪或磨光機進行加工打磨,去掉毛刺,讓鑄件更光潔。
8、鑄件檢驗:鑄件檢驗一般在清理或加工階段過程中,不合格的一般就已經發現挑出來了。但有一些鑄件有個別要求,需要再進行檢查一遍。比如有些鑄件需要中心孔能插入5厘米的軸,那麼就需要拿5厘米的軸進行穿一下試一試。
『伍』 簡述一般混凝土的施工流程
混凝土的施工工藝流程:
(本工藝標准適用於一般現澆框架、框架剪力牆、剪力牆結構混凝土的澆築工程)
採用現場攪拌混凝土澆築工藝
作業准備 → 混凝土攪拌 → 混凝土運輸 → 柱、梁、板、牆、樓梯混凝土澆築秘振搗 → 養護
採用商品混凝土澆築工藝
作業准備 → 商品混凝土運輸到現場 → 混凝土質量檢查 → 卸料 → 泵送至澆築部位 → 柱、梁、板、牆、樓梯混凝土澆築秘振搗 → 養護
施工時應注意:
(1)、配合比
①配合比由當地專業實驗室試配確定,各單位必須嚴格執行。在現場施工時,要根據砂、石料進場的含水量情況確定施工配合比,並嚴格計算,由實驗室人員親自計算,並做到盤盤過秤。
②實驗確定的外加劑,施工時必須按配合比摻入,任何單位若要改變摻入量,必須經實驗室試驗並經建設方同意。
(2)、砼拌制
①砼拌制一般採取自動計量拌合站集中摻合。
②個別工點的小量砼可採用350L拌合機拌合,但必須盤盤過秤,計量准確,杜絕人工拌合。
(3)、砼的運輸
①砼的運輸採用砼運輸車及人力推車,採用何種運輸方式都必須保證砼運達目的地後,砼質量滿足要求。
②砼的提升採用吊車或搭架配合卷揚機提升。
(4)、砼的澆築
①澆築前應做好准備工作,並對模板、鋼筋、預埋件進行檢查。
②澆築時應按有關規定要求對稱、均勻、分層的進行。
③砼的搗固採用插入式振動棒或平板振動器,要固定專人負責,保證砼搗固密實,既不能振搗不足,也不能振搗過量。
(5)、砼的養護
①為確保砼的後期強度,砼應及時養護。
②養護的開始時間和終止時間應符合有關規范的規定。
③養護時應布置必要的設備,對其表面按要求定時澆水。
④對於野外的構築物應用塑料布覆蓋嚴格養護。塑料布內應具有凝結水,並經常檢查。
(6)、模板拆除
拆模必須按規定進行,精心操作,嚴格程序,不得使砼受損傷,缺稜角、留痕跡。
同時模板要吊卸輕放,防止變形,模板的拆模時間按試驗數據控制。
混凝土施工對原材料的要求:
(1)、水泥
①採用的水泥必須是符合建設單位入網資質要求並經檢驗合格的產品。
②現場水泥要做好標識,內容包括:水泥包括名稱、生產廠家、標號出廠日期、批號、檢驗狀態(合格與否)、進貨日期、保管人。
③水泥使用必須按要求進貨檢驗,做到先進先用,防止長期積壓。當水泥的出廠日期超過三個月或發現受潮等問題時,先暫停使用,並進行檢驗,根據檢驗情況確定水泥的實際使用標號。對需要降低標號使用的水泥要標識明確、嚴格管理、確保不使用重要工程或關鍵部位,並不得與合格水泥混用。
④水泥庫要達到存放要求,底層要架空20cm以上,周圍排水暢通,水泥庫內保證不潮濕、不漏雨。
(2)、砂石料
①石料進場前必須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後方可准進場。進場的砂、石料必須標識。
②石料的含泥量、有害物含量、級配、強度等指標,必須經抽檢,合格後方可使用。
③堆放砂、石料的場地要進行硬化及覆蓋,確保砂石料不受污染及在雨季施工時含水量不影響。
(3)、水
用水水質需經檢驗和調查,確保水中所含影響砼正常凝結與硬化的有害物質含量符合規范要求。
(4)、砼外摻料
①為了節約水泥,滿足砼的運輸、泵送等特殊施工要求,應使用外加劑和外摻料,施工中不得隨意改變施工使用量。
②外加劑和外摻料,進貨前對其產品進行檢驗,其質量應符合有關標規定和產品說明書。
③外加劑和外摻料在用於施工前應進行現場試驗,確認其能夠滿足施工要求後,方可現場使用。
『陸』 鑄造工藝流程
砂型鑄造的主要流程有:
模具生產部分:按照圖紙要求製作製作模具,一般單件生產可以用木模、批量生產可以製作塑料模、金屬模,大批量鑄件可以製作模板。
2.混砂階段:按照砂型製造的要求及鑄件的種類不同,配製合格的型砂,以供造型所用。
3.造型(制芯)階段:包括了造型(用型砂形成鑄件的形腔)、制芯(形成鑄件的內部形狀)、配模(把坭芯放入型腔裡面,把上下砂箱合好)。造型是鑄造中的關鍵環節。
4.熔煉階段:按照所需要的金屬成份配好化學成份,選擇合適的熔化爐熔化合金材料,形成合格的液態金屬液(包括成份合格,溫度合格)
5.澆注階段:把合格的融熔金屬注入配好模的砂箱里。澆注階段危險性比較大,要特種注意。
6.清理階段:澆注後等融熔金屬凝固後,把型砂清除掉,打掉澆口等附設件,就形成了所需要的鑄件了。
(6)鑄造澆築要學什麼程序擴展閱讀
總體概述
製造砂型的基本原材料是鑄造砂和型砂粘結劑。最常用的鑄造砂是硅質砂。硅砂的高溫性能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時則使用鋯英砂、鉻鐵礦砂、剛玉砂等特種砂。為使製成的砂型和型芯具有一定的強度,在搬運、合型及澆注液態金屬時不致變形或損壞,一般要在鑄造中加入型砂粘結劑,將鬆散的砂粒粘結起來成為型砂。應用最廣的型砂粘結劑是粘土,也可採用各種乾性油或半乾性油、水溶性硅酸鹽或磷酸鹽和各種合成樹脂作型砂粘結劑。砂型鑄造中所用的外砂型按型砂所用的粘結劑及其建立強度的方式不同分為粘土濕砂型、粘土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種。
粘土濕砂
以粘土和適量的水為型砂的主要粘結劑,製成砂型後直接在濕態下合型和澆注。濕型鑄造歷史悠久,應用較廣。濕型砂的強度取決於粘土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粘土漿。型砂一經混好即具有一定的強度,經舂實製成砂型後,即可滿足合型和澆注的要求。因此型砂中的粘土量和水分是十分重要的工藝因素。
以型砂和芯砂為造型材料製成鑄型,液態金屬在重力下充填鑄型來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和大多數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砂型鑄造方法獲得。由於砂型鑄造所用的造型材料價廉易得,鑄型製造簡便,對鑄件的單件生產、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均能適應,長期以來,一直是鑄造生產中的基本工藝。
砂型鑄造所用鑄型一般由外砂型和型芯組合而成。為了提高鑄件的表面質量,常在砂型和型芯表面刷一層塗料。塗料的主要成分是耐火度高、高溫化學穩定性好的粉狀材料和粘結劑,另外還加有便於施塗的載體(水或其他溶劑)和各種附加物。
粘土濕砂型鑄造的優點是:①粘土的資源豐富、價格便宜。②使用過的粘土濕砂經適當的砂處理後,絕大部分均可回收再用。③製造鑄型的周期短、工效高。④混好的型砂可使用的時間長。⑤砂型舂實以後仍可容受少量變形而不致破壞,對拔模和下芯都非常有利。缺點是:①混砂時要將粘稠的粘土漿塗布在砂粒表面上,需要使用有搓揉作用的高功率混砂設備,否則不可能得到質量良好的型砂。②由於型砂混好後即具有相當高的強度,造型時型砂不易流動,難以舂實,手工造型時既費力又需一定的技巧,用機器造型時則設備復雜而龐大。③鑄型的剛度不高,鑄件的尺寸精度較差。④鑄件易於產生沖砂、夾砂、氣孔等缺陷。
粘土干砂型製造這種砂型用的型砂濕態水分略高於濕型用的型砂。
粘土砂芯用粘土砂製造的簡單的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