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攝影器材具體怎麼使用
攝影器材包括很廣,你可以去攝影網查下
『貳』 如何有技巧地添置攝影器材
先買一個質量好的大變焦,然後根據需要添置定焦即可。
『叄』 攝影器材怎麼組裝
攝影器材是很大一類。每種攝影器材安裝都不同。對於具體某一種最好查看關手冊。例如機上的閃燈,直卡入機上熱靴卡口即可。而離機閃光燈,就還有支架與車連接問題。
『肆』 攝影愛好者在購置攝影器材的時候需要關注哪些問題
另一方面就是質量質量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說成像的清晰度,設備的兼容性,售後還有及時的更換問題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另一方面就是價格,雖然說攝影愛好者基本上經濟收入都是比較高的,但是說也會考慮價格的,一個問題,相同的質量情況下肯定是選擇價格相對來說低一點的,因為這樣經濟負擔能小一點啊,然後專業的攝影人士基本上都是有專業的設備的,他們不像普通的家庭一樣用這種攜帶型的相機,他們的相機基本上都是專業的,相機就說個頭可能會大一點,但是他們的拍攝效果絕對會更清晰一個完美因為他們追求細節上的完美。
『伍』 風光攝影器材怎麼搭配
導語 :風光攝影,是攝影愛好者最常拍攝的題材,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擇合適的攝影器材,是成功的第一步。本文介紹進行風光攝影時的器材搭配准則。一起來看看吧!
攝影教程相機
在風光攝影過程中,攝影者千萬不要忽略數碼單反相機自身功能的發揮,這對於數碼單反初學者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數碼單反相機不論從畫幅還是解析度上,都能將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在數碼單反的實用場景模式中,攝影者可以嘗試運用風光模式,此模式對於大場面的風光攝影來說是非常有效果的。在拍攝過程中,尤其是在外拍攝風光的攝影者,可以從相機的液晶顯示屏上來觀察拍攝的畫面,可以通過顯示屏的顯示來決定照片的取捨,這對於風光攝影後期的照片存儲和空間清理是非常方便的。
另外,數碼單反相機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更換鏡頭,攝影者可以根據需要來變換鏡頭。不管是自動還是手動功能都很強大,攝影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曝光、測光、對焦方式、畫質等等。這極大的滿足了攝影者對於不同風光旅遊攝影的需求。
鏡頭
利用廣角鏡頭拍攝的海邊風光
光圈 F5.6 曝光時間 1/180s 焦距 18mm 感光度 100
對於風光攝影來說,廣角鏡頭是必不可少的。用廣角鏡頭表現自然的磅礴、全景的美感,可以帶給觀賞者大自然無與倫比的魅力震撼。當然,廣角鏡頭的選擇也就十分重要了。(攝影器材)攝影者要盡量選擇廣角焦距范圍大的鏡頭,大自然的多變,有時即使是28mm的廣角也無法滿足攝影者的需求,這時就需要焦距更短、視角范圍更廣的超廣角鏡頭。
利用長焦鏡頭刻畫的小風景
光圈 F4.5 曝光時間 1/250s 焦距 124mm
對於喜歡拍攝風光全景的.攝影者來說,雖然利用廣角鏡頭有利於表現自然美景的大氣,但是在表現攝影者的自我風格和思想方面是非常困難的。除了廣角鏡頭之外,攝影者還需要長焦鏡頭,而長焦鏡頭卻是與廣角鏡頭恰恰相反的。如果說廣角鏡頭容易表現自然風光的磅礴與不拘小節,那麼長焦鏡頭則容易刻畫風光小景或充滿細膩情調的一面。而這種對小景的刻畫,攝影者則需要利用手中的長焦鏡頭。
附件
對於風光攝影來說,附件的選擇尤為重要。由於風光旅遊攝影需要攜帶大量的鏡頭,尤其是到比較崎嶇或者不平坦的攝影場地,器材的保護相當的重要。此時,攝影者就需要選擇堅固耐用的攝影包來保護相機器材。同時,攜帶穩定、輕便的三腳架,更有助於攝影者的拍攝。
利用偏振鏡拍攝的風景照片
光圈 F8 曝光時間 1/200s 焦距 20mm 感光度 100
另外,對攝影基礎知識稍有了解的攝影者,都知道濾色鏡在風光攝影和藝術攝影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欣賞一些優秀的風光攝影作品時,人們往往會驚嘆於作品中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彩或者似血的殘陽,並猜想該圖片的攝影師使用了何種高檔器材,運用了何種超高的拍攝技巧。其實並不盡然,大多數情況下,這只不過是攝影師根據自己的需要,巧妙地使用了濾色鏡罷了。在風光攝影中,偏振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偏振鏡可以消除反光,有利於清晰地拍出水中的景物,還可以增加畫面的飽和度,進一步加強比如藍天白雲、綠葉紅花的色彩,使風光照片顏色更加飽和、畫面更清晰。所以,如果攝影者有條件的話,濾鏡當然是必不可少的附件之一。
『陸』 怎麼選擇攝影器材平時愛拍個照片不想買單反太大太重了
如果是簡單拍照,那麼選擇大底卡片機就夠用了……機身輕巧,畫質夠用
如果說到「攝影」,那就必須選擇可更換鏡頭相機,比如單反、比如微單。這類相機的體積和重量都是比較客觀的。特別是配上高端鏡頭或者長焦鏡頭的時候更大更重……畫質與體積重量無法兼顧啊
『柒』 關於去五棵松攝影器材城換京瓷相機(已停產)配件的問題
首先,你的相機已經停產了,而且現在京瓷也不做數碼相機了,所以,你要換的東西百分之九十是舊的,在五棵松基本上不會有以次充好的,這不象中關村,放心更換.具體價位要你自己去問,差別不會太大的.至於你說的交易會應該是二手交易會,應該是一年兩次.時間一般是每年的4月和10月,最近一次是10月28日
『捌』 攝影器材基礎知識問答
攝影器材基礎知識問答
導讀:對於要學習攝影的你,不了解清楚這一些攝影器材怎麼行呢?下面一起跟著我學習一下吧!
Q: 什麼是數碼「單反」相機?
A: 「單反」相機是單鏡頭反光鏡相機的簡稱,指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看到通過鏡頭的影像的相機結構。在單反相機的感光元件和鏡頭之間有一個反光鏡,它將光線反射到光學取景器中,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反光鏡彈起,使鏡頭傳來的光線到達感光元件。反光鏡的運動速度非常快,即使是1/4000秒或1/8000秒的高度快門,取景器被遮擋也只是瞬間而已。
Q: 尼康相機和鏡頭中出現的「DX格式」是什麼?
A: 除了部分專業相機,大部分數碼單反相機目前仍在使用APS-C畫幅的感光元件,也就是所謂的「APS-C」畫幅。這種畫幅的感光元件的尺寸與過去的「APS-C膠片」幾乎完全相同,面積約為23.5毫米×15.6毫米,所以就籠統地稱之為「APS-C畫幅」。尼康將此規格稱之為「DX格式」。
Q: 「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是什麼?
A: 大部分數碼單反相機都以35毫米相機的鏡頭為基礎。因此,為了與APS-C畫幅的數碼單反相機相區別,一般將感光元件和35毫米膠片大小相同的照相機稱為「全畫幅相機」,尼康將之稱為「FX格式」。 由於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與一般的APS-C畫幅相比,感光元件面積是其2.21倍,因此能拍攝出畫質較好的照片。
Q: 取景器旁邊的小撥盤是干什麼用的?
A: 取景器旁邊的小撥盤是用於調節取景器的屈光度的,相當於取景器的眼鏡,讓有近視、遠視、老花等視力問題的攝影愛好者也能正常使用取景器。在有些相機上,該撥盤可能被取景器護罩(安裝在取景器接目鏡上的護罩)所遮掩。如果找不到該撥盤,可以嘗試去除取景器護罩。近視時可將撥盤負向調整,遠視則往正向調整。邊觀察取景器邊調節,直到取景框內物體顯示最清晰。
Q: 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兩者中哪個效果更好?
A: 一般來說,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的補正效果是相同的。防抖組件裝載在機身內時,補正作業的位置位於光學系統的後端。而裝載在鏡頭內時,則位於光學系統的中央。雖然位置略有差異,但對於防抖來說,更重要的是進行補正作業時的調整方法,所以盡管位置不同,效果差異不大。 但是,從使用的方便性來說,鏡內搭載的「鏡頭防抖」更有優勢。這是因為在取景器取景時,可從取景器內實時觀察到補正效果,可以對被攝體進行仔細觀察後等待拍攝時機。這種優勢尤其在焦距超過400毫米的超長焦攝影及拍攝高速運動的動物或賽車時表現明顯。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裝載在機身內的「機身防抖」對任何鏡頭均有效,可以使所有鏡頭具有防抖效果,可以說既方便性價比又高。
Q: 「景深預覽」按鈕有什麼作用?
A: 拍攝時在光學取景器中看到的畫面是鏡頭光圈全開狀態下的畫面。因此,如果將光圈收縮時,在取景器中預覽的畫面與實際拍攝出的照片相比較,其背景虛化等狀況是不同的。為了在取景器中確認景深,可以一邊注視取景器一邊按下「景深預覽」按鈕。如果拍攝者在這時收縮光圈,取景器里的畫面會變暗,但可以預覽當前光圈下拍攝時的虛化情況和合焦范圍。
Q: 為什麼連拍數張之後會無法按下快門?
A: 數碼單反相機拍攝的照片需要經過相機內部的影像處理器的處理後才能存儲到存儲卡上。最近,隨著影像處理器性能的不斷提高,相機的連拍速度也在提高,連拍張數也增加了。但是,另一方面,由於感光元件的有效像素數也在增大,每張照片的數據量也隨之增大,如果連拍的話,有時影像處理器的數據處理速度就會跟不上。相機說明書在「最大連拍張數」中會說明影像處理器的數據處理能力。如果超出了它的處理能力,拍攝者就不能按下快門,無法再繼續拍攝,所以需要預先確認影像處理器的數據處理能力。 而且,存儲卡也有數據傳輸速度,如果速度慢,那麼數據存儲速度就慢,兩次拍攝之間的間隔時間就更長。因此,我們建議使用傳輸速度較快的存儲卡。
Q: 為什麼照片中出現了光學取景器里沒有見到的.景物?
A: 如果仔細觀察數碼單反相機拍出的照片,就會發現照片的實際范圍比透過取景器所見的范圍要大。這是由於透過取景器所見的范圍比感光元件的成像范圍小而造成的。 如果將感光元件的成像范圍看做為100%,那麼透過取景器所見的范圍與感光元件的成像范圍之間的比值就叫做「取景器視野率」。如果想使取景器視野率達到100%,那麼對技術水平和零件精度的要求很高,一般很難實現。因此,只有部分專業級高端相機的取景器視野率為100%,普通數碼相機的標准視野率一般為95%。
Q: 為什麼照片的四角會變暗?如何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A: 照片四角變暗的原因之一是鏡頭的「周邊光亮不足」。鏡頭是由好幾個凹凸鏡組成的,所以有時候會出現畫面中心部分亮,四周暗的現象,這一現象在變焦鏡頭中最為常見。 四角變暗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濾光鏡和遮光罩。比如說裝了好幾個濾光鏡或者遮光罩沒裝正、鏡頭和遮光罩沒有很好地咬合在一起等等都會造成畫面「缺角」。焦距在廣角端到標准之間的鏡頭多出現這種現象,在裝濾光鏡和遮光罩時一定要注意。
Q: 寒冷的地方拍攝時,電池的使用時間會減少,這是真的嗎?
A: 在寒冷的地方使用數碼單反相機,最大拍攝張數有時會變得非常少。這是由於電池溫度下降所引起的暫時現象,並不是相機的故障。 在寒冷地區不僅可充電式鋰電池的性能會大大降低,所有的電池都會出現這個問題。如果電池的溫度升高,性能就可以恢復,所以可以准備幾個備用電池。將備用電池放在口袋中,拍攝時經常更換電池,可使電池保持一定的溫度,不至於對拍攝造成太大影響。 在寒冷地區拍攝,除了電池之外還必須注意另一個問題,即濕氣凝結問題。當把相機從溫度低的地方拿到溫度高的地方時,不僅是鏡頭表面,相機內部也可能出現濕氣凝結。要避免這種現象,最好先將相機放入相機包內,不要直接接觸溫暖的空氣。
Q: 在更換鏡頭時,需要關閉相機的電源嗎?
A: 在更換鏡頭時關閉相機電源是基本常識。一般的數碼單反相機在打開電源時,相機和鏡頭都處於連接狀態(通信狀態)。而且,電源的開關還有復位功能,不僅能夠檢查鏡頭和存儲卡的狀態,還能夠進行防抖補償功能的初始化。 當然,即使是在電源打開時卸下鏡頭,相機也會檢查鏡頭卡口的狀態,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任何問題。但是,如果由於錯誤的操作造成相機系統的混亂,可能會錯過某些寶貴的拍攝時機。因此,如果時間有富餘,更換鏡頭還是應該遵守正確的「操作守則」,防止出現某些意外事故。此外,與更換鏡頭一樣,更換存儲卡最好也要在關閉電源的狀態下進行。我們還是需要慎重對待,以防發生意外,造成數據的丟失。
Q: 鏡頭上面的「NORMAL」和「ACTIVE」兩種防抖模式有什麼區別?
A: 「NORMAL」模式是最常用的防抖模式,上下左右四個方向上的抖動全都會進行補正。而「ACTIVE」則只對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進行補正,適合於追拍賽車等運動場景。
;『玖』 為什麼真正的攝影師需要不斷地購買新裝備
攝影師,是使用手中的照相機拍攝出畫面精彩、內涵豐富的攝影作品的專業人士。
攝影師拍攝時所使用的工具,就是照相機。
照相機包含可更換鏡頭相機和不可更換鏡頭相機兩種類型。……因為可更換鏡頭相機拓展性更強,絕對性能更高,因此專業攝影師更喜歡使用可更換鏡頭相機來進行創作。
可更換鏡頭相機的機身和鏡頭是可以拆分的。於是,就帶來了更高的拓展性。……同時,因為可更換鏡頭相機的圖像感測器尺寸更大,因此性能更好、畫質更高,這就是攝影師更願意使用可更換鏡頭相機進行創作的原因所在。
對於攝影師來說,需要的不僅僅是一部相機,而是更細化的攝影器材。
具體來說,攝影師需要的攝影器材有以下幾類:
1,機身。
2,鏡頭。
3,各種配件。
對於上述這幾類配件來說,攝影師的需求狀態各有不同。
機身,攝影師需求最低的器材了……理論上一部機身,實際上兩部機身,酒基本夠用了。
鏡頭,攝影師需求最多、要求最高的配件。……各種不同規格的鏡頭,分別針對不同的拍攝題材,因此攝影師需要大量鏡頭來滿足自己對於各種攝影題材的拍攝需求。
所以說,一位專業攝影師,他手中的鏡頭數量是非常多的。
對於配件來說,種類就極其龐雜了。……存儲卡、電池、閃光燈、三腳架、反光板、各種濾鏡……不同的拍攝需求,需要配備的配件各不相同,於是攝影師需要裝備的配件也就各不相同了。
對於從業多年,拍攝題材穩定的攝影師來說,他所需要的裝備都已經基本配備齊全,不必再不斷購買了,只要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升級即可。
但是對於那些有新的拍攝需求的攝影師來說,他就需要不斷增添新的裝備,來滿足自己新的拍攝需求了。
『拾』 攝影器材基礎知識介紹
攝影器材基礎知識介紹
攝影是一種藉助於光線對客觀對象進行描繪的視覺記錄或表達方式。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攝影器材基礎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取景器旁邊的小撥盤是干什麼用的?
A: 取景器旁邊的小撥盤是用於調節取景器的屈光度的,相當於取景器的眼鏡,讓有近視、遠視、老花等視力問題的攝影愛好者也能正常使用取景器。在有些相機上,該撥盤可能被取景器護罩(安裝在取景器接目鏡上的護罩)所遮掩。如果找不到該撥盤,可以嘗試去除取景器護罩。近視時可將撥盤負向調整,遠視則往正向調整。邊觀察取景器邊調節,直到取景框內物體顯示最清晰。
2「景深預覽」按鈕有什麼作用?
A: 拍攝時在光學取景器中看到的畫面是鏡頭光圈全開狀態下的畫面。因此,如果將光圈收縮時,在取景器中預覽的畫面與實際拍攝出的照片相比較,其背景虛化等狀況是不同的。為了在取景器中確認景深,可以一邊注視取景器一邊按下「景深預覽」按鈕。如果拍攝者在這時收縮光圈,取景器里的畫面會變暗,但可以預覽當前光圈下拍攝時的虛化情況和合焦范圍。
3在更換鏡頭時,需要關閉相機的電源嗎?
A: 在更換鏡頭時關閉相機電源是基本常識。一般的數碼單反相機在打開電源時,相機和鏡頭都處於連接狀態(通信狀態)。而且,電源的開關還有復位功能,不僅能夠檢查鏡頭和存儲卡的狀態,還能夠進行防抖補償功能的初始化。
當然,即使是在電源打開時卸下鏡頭,相機也會檢查鏡頭卡口的狀態,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任何問題。但是,如果由於錯誤的操作造成相機系統的混亂,可能會錯過某些寶貴的拍攝時機。因此,如果時間有富餘,更換鏡頭還是應該遵守正確的「操作守則」,防止出現某些意外事故。此外,與更換鏡頭一樣,更換存儲卡最好也要在關閉電源的`狀態下進行。我們還是需要慎重對待,以防發生意外,造成數據的丟失。
4「RAW」格式是什麼?能比JPEG格式的照片更清楚嗎?
A: 「RAW」格式能夠把數碼單反相機拍攝到的數據在不經過圖像處理的條件下存儲下來。這相當於膠片相機中只是拍攝但還沒有顯影的膠片。順便提一下,RAW就是「生」、「未加工」的意思。
RAW格式的數據和JPEG數據不同,RAW是數碼相機專用的圖像格式,各廠商機型無法相互兼容。因此,必須使用相機自帶的軟體或者是專業圖像處理軟體才能進行顯影處理。雖然要經過RAW處理這道比較麻煩的工序,但RAW數據原封不動地保存了感光元件記錄的豐富的圖像信息,能夠在後期對圖片進行更大范圍的處理。但是,比起JPEG來說,文件要大很多。RAW處理後的數據,可以將其保存為JPEG或TIFF格式的文件列印出來或進行圖像編輯。
5使用直方圖就能夠得到正確的曝光嗎?
A: 直方圖將圖像從亮部到暗部的曝光量(亮度分布)以圖形的形式表現出來,在拍攝時可以成為拍攝者判斷照片亮度的依據。但是,拍攝的對象不同,照片的亮度也千差萬別,到底哪個狀態最正確、哪種曝光最適當,這無法斷言。
比如,如果直方圖從中央部分到左右兩端都有流暢的山形圖案,一般認為照片的灰階層次表現豐富。但是,根據拍攝對象的情況和拍攝者的意圖,有時可能照片偏暗會更好些。直方圖只是給拍攝時是否需要曝光補償提供一個參考,但它無法根據拍攝意圖判斷曝光是否合適。
6為什麼照片的四角會變暗?如何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A: 照片四角變暗的原因之一是鏡頭的「周邊光亮不足」。鏡頭是由好幾個凹凸鏡組成的,所以有時候會出現畫面中心部分亮,四周暗的現象,這一現象在變焦鏡頭中最為常見。
四角變暗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濾光鏡和遮光罩。比如說裝了好幾個濾光鏡或者遮光罩沒裝正、鏡頭和遮光罩沒有很好地咬合在一起等等都會造成畫面「缺角」。焦距在廣角端到標准之間的鏡頭多出現這種現象,在裝濾光鏡和遮光罩時一定要注意。
7怎樣才能拍攝出背景虛化的很漂亮的照片?
A: 虛化背景的方法有若干種,其中較簡單的就是拍攝時將鏡頭的光圈開到最大。光圈的功能是調節鏡頭的通光量,光圈越收縮,合焦范圍就越大,就越不容易出現虛化。反之,當光圈全開(F值最小)時合焦范圍最小,就容易虛化背景。
另外,鏡頭的焦距越長就越容易虛化背景。廣角鏡頭就不容易虛化背景。此外,背景的虛化程度還和被攝體與相機之間的距離有關。被攝體與相機之間的距離越近,被攝體和背景之間的距離越遠,就越容易虛化。在拍照時,可以將這些方法組合使用,以提高虛化的效果。
8如果照片的顏色不自然,應該怎樣調整?
A: 如果感覺照片的色調不對,那就嘗試改變白平衡的設定吧。白平衡就是在任何光線條件下,都能夠忠實地再現拍攝對象顏色的功能。如果將其設置為「自動」,相機就會根據環境自動調節色調,但其結果未必都如我們所願。比如,當燈泡發出的黃色燈光或其他室內照明與窗戶射進來的自然光重疊時,其光線是多種色彩的混合體,在這種情況下「自動白平衡」就很難判斷。
白平衡有「太陽光(晴天)」、「雲(多雲)」、「白熾燈」、「熒光燈」等多種設置。當白平衡的設定與現場的光源環境相符時,白色物體拍出來就是白色,這樣就能夠忠實地再現拍攝對象的顏色。此外,如果嘗試將白平衡設定得與實際環境不符,有時可能會出現令人驚喜的效果。而且,相機還有對白平衡進行微調的功能,拍攝者可以通過相機背面的液晶屏確認並調節出自己想要的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