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判斷軸承是否壞了
檢查項目有軸承的滾動聲、振動、溫度、潤滑的狀態等,具體情況如下: 一、軸承的滾動聲採用測聲器對運轉中的軸承的滾動聲的大小及音質進行檢查,軸承即使有輕微的剝離等損傷,也會發出異常音和不規則音,用測聲器能夠分辨。 二、軸承的振動 軸承振動對軸承的損傷很敏感,例如剝落、壓痕、銹蝕、裂紋、磨損等都會在軸承振動測量中反映出來,所以,通過採用特殊的軸承振動測量器(頻率分析器等)可測量出振動的大小,通過頻率分析不可推斷出異常的具體情況。測得的數值因軸承的使用條件或感測器安裝位置等而不同,因此需要事先對每台機器的測量值進行分析比較後確定判斷標准。 三、軸承的溫度 軸承的溫度,一般有軸承室外面的溫度就可推測出來,如果利用油孔能直接測量軸承外圈溫度,則更加合適。通常,軸承的溫度隨著運轉開始慢慢上升,1-2小時後達到穩定狀態。軸承的正常溫度因機器的熱容量,散熱量,轉速及負載而不同。如果潤滑、安裝部合適,則軸承溫都會急驟上升,會出現異常高溫,這時必須停止運轉,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根據大量測試數據,表4-1列出了各種機械中軸承工作時外圈溫度的平均值,以供參考。由於溫度受潤滑、轉速、負荷、環境的影響,表中值只表示大致的溫度范圍。使用熱感器可以隨時監測軸承的工作溫度,並實現溫度超過規定值時自動報警戶或停止防止燃軸事故發生。 四、潤滑 (一)軸承潤滑的作用 潤滑對滾動軸承的疲勞壽命和摩擦、磨損、溫升、振動等有重要影響,沒有正常的潤滑,軸承就不能工作。分析軸承損壞的原因表明,40%左右的軸承損壞都與潤滑不良有關。因此,軸承的良好潤滑是減小軸承摩擦和磨損的有效措施。
B. 如何進行軸承的外觀檢查
軸承的外觀檢查方法
外觀檢查中所注意的重點有以下幾項:
(1)各種裂紋,諸如原材料裂紋,鍛造裂紋、熱處理裂紋和磨削裂紋等,這些裂紋在以後軸承的運轉過程中,將成為應力集中源而迅速擴大,造成軸承破裂,對軸承壽命和工作安全性影響極大。事實上,對於重要用途的軸承,軸承廠已對其組成零件進行100%磁力或射線探傷檢查。
(2)各種機械傷痕,諸如磨傷,劃傷、壓傷、碰傷等,都會造成軸承安裝不良,引起偏載和應力集中,造成旋轉精度和使用壽命的下降。
(3)銹蝕、黑皮和麻點,後兩種是容易儲存水分和污物的缺陷,最容易發展成銹蝕。而銹蝕則是導致安裝不良、早期磨損和疲勞的污染源,嚴重的銹蝕會使軸承報廢。
(4)起皮和折疊,這兩種缺陷的局部與基體金屬結合不牢,而且其周圍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脫碳或貧碳現象,材料容易崩落、壓凹或磨耗,對軸承壽命和精度很不利。
(5) 保持架的鉚接或焊接質量,主要觀察鉚釘頭是否偏位、歪斜、鬆弛、缺肉或「雙眼皮』,焊接的位置是否正確,焊點過大還是過小,有否焊接不牢或焊接過度引起卡住滾動體現象,某些保持架的壓坡、收邊,斂縫和鑿口的質量是否保證,滾動體是否能不落出保持架並能回轉自如,這些要點如不合要求,小則造成軸承雜訊和旋轉精度降低,大則可能發生保持架散架,造成機械故障或事故。
以上從(1)至(5)條檢查時如有發現,該軸承同樣不予驗收。另外如打字質量不佳,如字跡模糊、損壞,都應認為次品,嚴重者也可不予驗收。
C. 如何判斷前輪軸承壞了;如何判斷汽車有積碳
如何判斷前輪軸承壞了 最明顯的現象,就是汽車行駛後,會發出嗡嗡的聲響,噪音很大。
左手放在減震彈簧上面,右手轉動輪胎,左手感應震動。如果彈簧有較大震動,就表明軸承壞了,需要更換。如果晃動輪胎,會有間隙。
因為前輪軸承損壞,會加劇摩擦,剛行駛完車輛,會產生很高的熱量。此時用手觸摸,會感到燙手。
判斷左右哪邊壞了的方法:
異響出現後如果是軸承的原因,行車時就左右打方向,往左打方向,異響消失,往右打方向,有異響,說明就是左前軸承有問題,反之右面也是同樣道理。例如:車速到70km/h,向左並線,如果車內非常安靜,向右並線嗡嗡聲隨之而來,這就說明左前輪壞了。
原理是左打方向,右前輪側傾受力大;右打方向,則左前輪側傾受力大。
如何判斷汽車有積碳
1、看排氣管:
通過汽車的排氣管可以詳細的了解積碳的程度,在冷車的狀態下,如果發現汽車的排氣管整條都比較黑,用紙巾擦拭的時候還會有黑色的油污,並且有大量的水狀物質,這種情況就說明汽車的發動機積碳已經比較嚴重了,需要及時的處理,如果在排氣管上有黑色的沉澱,紙巾擦一下呈現較乾的黑色碳狀物質,這種現象比較常見,因為汽油未完全燃燒而形成的,這種情況下,積碳相對較少。
2、冷車難啟動:
車主發現冷車啟動的時候比較困難,尤其是經過多次點火都不能啟動,但是熱車的時候是正常的,這種現象說明汽車存在積碳,而且積碳相對來說比較多,需要車主及時的處理,避免在開車的過程中因為汽車的積碳而影響正常駕駛。
3、發動機怠速不穩:
汽車積碳比較嚴重的時候,容易出現怠速不穩的現象,同時伴有轉速忽高忽低的現象,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同樣說明發動機積碳比較嚴重。
4、提速慢:
很多老司機在開車的時候會通過車速對汽車積碳進行檢查,在行駛的時候如果出現無力發悶的情況時,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汽車積碳造成的,尤其是在超車的時候,汽車提速比較慢,油門反應不靈敏,和新車在動力上會有很大的差別,說明汽車積碳比較嚴重。
5、汽車尾氣超標:
通過汽車的尾氣同樣可以對汽車積碳進行檢查,如果汽車尾氣刺鼻,同時伴有尾氣超標的現象時,說明汽車的積碳比較嚴重,已經影響燃油的燃燒。
6、汽車油耗:
汽車油耗增加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汽車積碳同樣會造成油耗的上升,如果發現汽車的油耗比之前的油耗高,就需要考慮是不是因為積碳造成的。 (圖/文/攝: 問答叫獸) @2019
D. 主軸軸承如何檢查與檢查方法的介紹
主要是講檢查主軸軸承的滾動聲、振動和溫度這幾個方面。
首先是依據主軸軸承滾動的聲音來加以辨認與檢查
可以採用測聲器,對運轉中的進口軸承滾動聲的大小及音質來進行檢查。因為主軸軸承即使有輕微的剝離等損傷,也會發出異常音和不規則音,因此用測聲器可以進行分辨,起到提前預防的作用。
其次主軸軸承在工作中的振動來辨認檢查
主軸軸承振動對軸承的損傷是很敏感的。例如剝落、壓痕、銹蝕、裂紋、磨損等都會在主軸軸承的振動測量中反映出來,所以,通過採用特殊的主軸軸承振動測量器(頻率分析器等)可測量出振動的大小,通過頻率分不可推斷出異常的具體情況。測得的數值因軸承的使用條件或感測器安裝位置等而不同,因此需要事先對每台機器的測量值進行分析比較後確定判斷標准。
最後是依據主軸軸承的溫度來檢查
主軸軸承的溫度,一般依據軸承室外面的溫度就可推測出來的,如果利用油孔能直接測量軸承外圈溫度,則更位合適。
通常,主軸軸承的溫度隨著運轉開始慢慢上升,1-2小時後達到穩定狀態。進口軸承的正常溫度因機器的熱容量,散熱量,轉速及負載而不同。如果潤滑、安裝部合適,則軸承溫都會急驟上升,會出現異常高溫,這時必須停止運轉,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根據大量測試數據,表4-1列出了各種機械中軸承工作時外圈溫度的平均值,以供參考。由於溫度受潤滑、轉速、負荷、環境的影響,表中值只表示大致的溫度范圍。使用熱感器可以隨時監測軸承的工作溫度,並實現溫度超過規定值時自動報警戶或停止防止燃軸事故發生。
E. 圓鋼的脫炭層是指什麼,對產品有什麼影響,怎麼樣測定
1、鋼的脫碳是鋼加熱時表面碳含量降低的現象。脫碳層的組織特徵:脫碳層由於碳被氧化,反映在化學成分上其含碳量較正常組織低;反映在金相組織上其滲碳體(Fe3C)的數量較正常組織少;反映在力學性能上其強度或硬度較正常組織低。
2、對產品的影響
對於需要淬火的鋼,脫碳使其表層的含碳量降低,淬火後不能發生馬氏體轉變,或轉變不完全,結果得不到所要求的硬度。軸承鋼表面脫碳後會造成淬火軟點,使用時易發生接觸疲勞損壞;高速工具鋼表面脫碳會使紅硬性下降。由於脫碳使鋼的疲勞強度降低,導致零件在使用中過早地發生疲勞損壞。
3、脫碳層深度可根據脫碳成分、組織及性能的變化,採用多種方法測定。例如逐層取樣化學分析鋼的含碳量,觀察鋼的表面到心部的金相組織變化,測定鋼的表層到心部的顯微硬度變化等等。實際生產中以金相法測定鋼的脫碳層最為普遍。
F. 軸承整體熱處理流程和技術要求
NSK軸承零件經熱處理流程後常見的質量缺陷有:淬火顯微組織過熱、欠熱、淬火裂紋、硬度不夠、熱處理變形、表面脫碳、軟點等。
1.過熱
從FAG軸承整體零件粗糙口上可觀察到淬火後的顯微組織過熱。但要確切判斷其過熱的程度必須觀察顯微組織。若在GCr15鋼的淬火組織中出現粗針狀馬氏體,則為淬火過熱組織。形成原因可能是淬火加熱溫度過高或加熱保溫時間太長造成的全面過熱;也可能是因原始組織帶狀碳化物嚴重,在兩帶之間的低碳區形成局部馬氏體針狀粗大,造成的局部過熱。過熱組織中殘留奧氏體增多,尺寸穩定性下降。由於淬火組織過熱,鋼的晶體粗大,會導致零件的韌性下降,抗沖擊性能降低,軸承的壽命也降低。過熱嚴重甚至會造成淬火裂紋。
2.欠熱
淬火溫度偏低或冷卻不良則會在顯微組織中產生超過標准規定的托氏體組織,稱為欠熱組織,它使硬度下降,耐磨性急劇降低,影響NTN軸承壽命。
3.淬火裂紋
SKF軸承零件在淬火冷卻過程中因內應力所形成的裂紋稱淬火裂紋。造成這種裂紋的原因有:由於淬火加熱溫度過高或冷卻太急,熱應力和金屬質量體積變化時的組織應力大於鋼材的抗斷裂強度;工作表面的原有缺陷(如表面微細裂紋或劃痕)或是鋼材內部缺陷(如夾渣、嚴重的非金屬夾雜物、白點、縮孔殘余等)在淬火時形成應力集中;嚴重的表面脫碳和碳化物偏析;零件淬火後回火不足或未及時回火;前面工序造成的冷沖應力過大、鍛造折疊、深的車削刀痕、油溝尖銳稜角等技術要求。總之,造成淬火裂紋的原因可能是上述因素的一種或多種,內應力的存在是形成淬火裂紋的主要原因。淬火裂紋深而細長,斷口平直,破斷面無氧化色。它在軸承套圈上往往是縱向的平直裂紋或環形開裂;在軸承鋼球上的形狀有S形、T形或環型。淬火裂紋的組織特徵是裂紋兩側無脫碳現象,明顯區別與鍛造裂紋和材料裂紋。
4.熱處理變形
NACHI軸承零件在熱處理時,存在有熱應力和組織應力,這種內應力能相互疊加或部分抵消,是復雜多變的,因為它能隨著加熱溫度、加熱速度、冷卻方式、冷卻速度、零件形狀和大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熱處理變形是難免的。認識和掌握它的變化規律可以使軸承零件的變形(如套圈的橢圓、尺寸漲大等)置於可控的范圍,有利於生產的進行。當然在熱處理過程中的機械碰撞也會使零件產生變形,但這種變形是可以用改進操作加以減少和避免的。
5.表面脫碳
INA軸承零件在熱處理過程中,如果是在氧化性介質中加熱,表面會發生氧化作用使零件表面碳的質量分數減少,造成表面脫碳。表面脫碳層的深度超過最後加工的留量就會使零件報廢。表面脫碳層深度的測定在金相檢驗中可用金相法和顯微硬度法。以表面層顯微硬度分布曲線測量法為准,可做仲裁判據。
6.軟點
由於加熱不足,冷卻不良,淬火操作不當等原因造成的IKO軸承零件表面局部硬度不夠的現象稱為淬火軟點。它象表面脫碳一樣可以造成表面耐磨性和疲勞強度的嚴重下降。本文地址: http://www.nskfag.org/news/201105_36734.html
G. 使用金相法脫碳層的判斷依據有哪些
近日,由鋼鐵研究總院、首鋼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實國金國際實驗室能力驗證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研發完成的《鋼的脫碳層深度測定法系列標准研製應用及能力驗證設計實施》項目獲得2019年冶金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致命缺陷 亟需修訂
表面脫碳是鋼鐵材料特別是中高碳鋼的常見缺陷,嚴重降低服役壽命,造成工件早期失效,脫碳層深度測定是許多鋼鐵產品的常規必檢項目。
隨著測試技術進步和新鋼種、新工藝的不斷出現,原有標准體系已不能完全滿足使用要求,必須通過系統技術創新進行標准修訂。
方法突破 實力驗證
本項目深入研究了脫碳層深度測定各種方法,並設計實施能力驗證項目,歷經11年,取得以下成果:
針對現有測試方法(金相法、硬度法),新增典型組織服片、不同產品典型取樣方法圖、操作要點參數及適用性說明等,顯著改善了測試結果的准確性和一致性;針對常規金相法難以測定的中高碳馬氏體、貝氏體鋼,開發了電子探針測定脫碳層深度的新方法;針對脫碳層低於100um的汽車板等產品,開發了輝光光譜新方法;最終形成滿足不同鋼材產品檢驗要求的系統完善的脫碳層深度測定方法體系,並寫入了國際標准。
GB/T13298 《金屬顯微組織檢驗方法》是金相法測定脫碳的基礎,也是電子探針和顯微硬度法制樣的依據,是脫碳層深度測定標准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本項目完成了GB/T13298的修訂,新增取樣方向圖、組織顯示新方法,為脫碳層試樣合理選取制備、脫碳層組織清晰顯示、邊界准確識別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證;新增圖像採集校準、定量金相分析,建立了數字金相照片和樣品顯微組織的對應關系,保證了金相法測定脫碳層深度結果的准確性。以此為基礎,制定了ISO/TR20580《金相試樣的制備》,填補了IS0標准體系中金相制樣方法的空白。
在國內外首家設計實施"鋼的脫碳層深度測定"能力驗證項目,成功制備彈簧鋼、碳素鋼和軸承鋼脫碳層能力驗證實物樣品,其中碳素鋼樣品成為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准委員會(CSTM)首批公布的質控樣品之一。
揚名國際 效益顯著
該項目完成國家標准2項、國際標准1項、ISO技術報告1項,授權專利3項、授權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項,形成質控樣品1套。修訂了1S03887: 2017《鋼脫碳層深度測定法》和GB/T224《鋼的脫碳層深度測定法》。
作為國內脫碳層能力驗證項目的唯一提供者, 設計鋼的脫碳層深度的能力驗證統計技術及結果評價方案,形成"能力驗證服務和管理系統"計算機軟體著作權,2009年至今共組織9次能力驗證,國內外參加實驗室776家次,結果滿意率平均89.3%,其中德國、加拿大、埃及等國參加達到了國際間實驗室驗證比對效果。
與此同時,鋼的脫碳層深度測定法系列標准研製提高了整個標准體系的先進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設計實施能力驗證項目,為相關產品質量控制及工藝改進提供檢驗支撐,社會效益
H. 軸承檢測儀該如何使用方法
近幾年來,我國軸承檢測設備越來越多了,現在軸承損壞性故障發生非常多見,而且還引起過不少重大的事故。因為軸承在機電設備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但是也是最容易損壞,所以,利用軸承故障檢測儀既可以檢測滑輪軸承的運轉狀況,而且還可以減少事故的發生。
我知道兩種攜帶型軸承檢測儀的使用注意事項,希望可以幫到你:
1、首先要注意所使用的攜帶型檢測儀的測量范圍。
任何檢測儀都會有自己一個固定的檢測范圍,只有在此范圍內才可以完成測量,否則測量出來的結果會對您所在環境的值相差很多。還有就是如果長時間超范圍的測量,會對感測器造成一定的損壞,導致在以後的測量范圍中,就不會得到正確的測量結果了。
2、其次還要注意的是所使用的檢測儀中感測器的使用壽命。
任何檢測儀都會有年限使用限制的,所以攜帶型檢測儀也並不例外,雖然不會經常使用,但也會出現老化現象的。在一般的情況下,攜帶型檢測儀中,光離子化檢測儀的壽命是最長的,一般在四年左右;LEL感測器的使用壽命,一般可以使用到三年以上;而電化學特定感測器的壽命相對是比較短的,一般在一年到兩年左右;氧氣感測器就只能使用一年左右了。
所以,在使用前一定要看好說明書,必須在感測器的有效期內使用,如果發現過期,需要及時更換。
I. 如何判斷軸承的精度怎麼檢測
拿到手用左、右各兩手指握住軸承里、外口套進行左右或上下穿動查間隙是否過大,噪音響過花啦聲表示軸承返修或以報廢。。只有刷刷表示好的這是簡單的人工目測手緞。真正是在效驗台上用擺針式儀表進行噪音和動平衡試驗。
J. 誰知道軸承鋼的具體含碳量應該是多少 怎麼才能判斷出材質的好壞
軸承鋼不好說具體的含碳量。因為軸承鋼屬於合金結構鋼,是在碳素結構鋼的基礎上加入一定量 的合金元素構成的。比如硅、錳、鉻、鉬、釩等。根據要求不同,各種材料的各個元素的含量也不盡相同的。
比如42CrMo,是軸承鋼,其碳含量是0.42%,添加了鉻和鉬,含量均在1.5%以下。
還比如滾動軸承專用合金鋼GCr15,含鉻量為1.5%。
不同的材料,最後做出來的產品是不一樣的,淬出來的硬度也不盡相同,要根據你的需要選用材料。
至於如何判斷材質的好壞,只能根據所選用的材質的各項指標,進行化驗,才可以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