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軸承的平面度要怎麼檢測
如果是檢測軸承兩個端面的平面度,可以這樣檢測。將軸承的一個端面放在平台上,以這個端面為定位基準,打表檢測上端面的平面度,如果測量的最大值低於平面度公差,就合格。檢測另一個端面,反過來定位,重復上一次操作進行檢測就可以了。
Ⅱ 軸承游隙測量方法
1、推拉法
推拉法一般用於正游隙,軸承滾道與滾動體之間的軸向間隙是可以測得的。對軸或者軸承座向一個方向施加一個力,推到底以後將百分表設為零位作參考,然後施加一個反方向的力,推到底以後百分表上指針的轉動量就是游隙值。測量時需慢慢震盪旋轉滾子,確保滾子正確的定位在內圈大擋邊上。
3、Torque-SetTM法
Torque-Set的原理是,在預緊下,軸承的轉動力矩增長是軸承預緊力的函數。實驗結果顯示,一組同型號的新軸承,在給定預緊力的條件下,軸承的轉動力矩變化量很小。因此,可以用轉動力矩來估算預緊量。
Ⅲ 軸承性能如何測試
可以參照測試標准啊!網上查一下應該會有,一般是測軸承的尺寸、硬度、壽命,額定動載荷、額定靜載荷、極限轉速、游隙、震動值、精度等。看客戶要求測什麼了,全測的話比較多。
Ⅳ 如何判斷軸承的精度怎麼檢測
拿到手用左、右各兩手指握住軸承里、外口套進行左右或上下穿動查間隙是否過大,噪音響過花啦聲表示軸承返修或以報廢。。只有刷刷表示好的這是簡單的人工目測手緞。真正是在效驗台上用擺針式儀表進行噪音和動平衡試驗。
Ⅳ 如何進行軸承與軸配合的檢測
軸承與軸的配合間隙必須合適,徑向間隙的檢測可採用下列方法。 1、賽尺檢測法 對於直徑較大的軸承,間隙較大,以用較窄的塞尺直接檢測。對於直徑較小的軸承,間隙較小,不便用塞尺測量,但軸承的側隙,必須用厚度適當的塞尺測量。 2、壓鉛檢測法 用壓鉛法檢測軸承間隙較用塞尺檢測准確,但較費事。檢測所用的鋁絲應當柔軟,直徑不宜太大或太小,最理想的直徑為間隙的1.5~2倍,實際工作中通常用軟鉛絲進行檢測。 檢測時,先把軸承蓋打開,選用適當直徑的鉛絲,將其截成15~40毫米長的小段,放在軸頸上及上下軸承分界面處,蓋上軸承蓋,按規定扭矩擰緊固定螺栓,然後在擰松螺栓,取下軸承蓋,用千分尺檢測壓扁的鉛絲厚度,求出軸承頂間隙的平均值。 若頂隙太小,可在上、下瓦結合面上加墊。若太大,則減墊、刮研或重新澆瓦。 軸瓦緊力的調整:為了防止軸瓦在工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轉動和軸向移動,除了配合過盈和止動零件外,軸瓦還必須用軸承蓋來壓緊,測量方法與測頂隙方法一樣,測出軟鉛絲厚度外,可用計算出軸瓦緊力(用軸瓦壓縮後的彈性變形量來表示) 一般軸瓦壓緊力在0.02~0.04毫米。如果壓緊力不符合標准,則可用增減軸承與軸承座接合面處的墊片厚度的方法來調整,瓦背不許加墊。 滑動軸承除了要保證徑向間隙以外,還應該保證軸向間隙。檢測軸向間隙時,將軸移至一個極端位置,然後用塞尺或百分表測量軸從一個極端位置至另一個極端位置的竄動量即軸向間隙。 當滑動軸承的間隙不符合規定時,應進行調整。對開式軸承經常採用墊片調整徑向間隙(頂間隙)。
Ⅵ 如何檢測軸承是否損壞及軸承保養方法
軸承故障的檢測方法有很多種,而且測試軸承故障准確率也是非常高的,測軸承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買一台軸承故障檢測儀器,樽祥科技有。一般正常的軸承轉動是低沉的嗡嗡聲,異常軸承會出現比較尖銳的噪音。
軸承故障檢測儀主要有以幾種情況:可通過濾除由不平衡、不對中、松動等軸系旋轉和結構問題引起的低頻率振動,採用包絡解調放大技術,測量由軸承缺陷或齒輪嚙合問題引起的高頻加速度包絡值,非常適合早期發現機器和軸承的潛在故障。這個時候就得用到軸承故障診斷儀。
主要檢測技術指標:
1、 振動感測器:剪切式壓電加速度計
2、 測量范圍、頻響范圍和精度:
振動位移(峰峰值): (1~1999)μm, (5~10K)Hz(±5%±2個字)
振動速度(真有效值):(0.1~199.9)mm/s, (5~10K)Hz(±5%±2個字)
振動加速度(峰值): (0.1~199.9) m/s2, (5~10K)Hz(±5%±2個字)
高頻加速度: (0.001~25 )m/s2
3、 工作溫度:(-20~80)℃。
4、 電池: 6F22 9V,可連續工作25小時以上。
5、 重量: 約250克(包括電池、感測器)。
希望我以上的內容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Ⅶ 如何測量軸承撓度大小
軸承內徑
1.測量前需將軸承按規定裝合並按規定扭矩擰緊軸承蓋螺栓,用內徑量表,在外徑千分尺上校對基準尺寸後測量,測量時要避開減薄區。軸承內徑和對應軸頸外徑尺寸之差值是配合間隙。
2.主軸承內孔的同軸度
主軸承內孔的同軸度誤差主要是其承孔同軸度誤差造成的,而承孔同軸度誤差產生的原因則是缸體的變形。當主軸頸徑向圓跳動在規定公差內時,檢查主軸頸和軸承的吃合印痕,如果各道主軸承吃合印痕位置明顯不一致,說明同軸度誤 差大,可採用刮削、鏜削軸承或更換缸體等辦法解決,否則難以保證發動機正常工作。
3.軸承厚度
將外徑千分尺固定測頭由平面改製成球面,可用來測量軸承厚度。軸承厚度一般應控制在0.005~0.010毫米范圍內,否則會使軸承內徑超差。軸承在近開口處有微量減薄,測量時應予注意。
4.軸承與承孔的配合緊度
配合緊度是由軸承的自由彈開量和余面高度來保證的。
5.測量余面高度的方法下
按規定裝合軸承,交軸承蓋螺栓緊固到規定扭矩後松開其中一個螺栓,用塞尺測量軸承蓋介面處的間隙,其值應在0.05~0.15毫米范圍之內。
Ⅷ 軸承測量有哪些方法
外徑尺寸,內徑尺寸,高度,這是基本三大尺寸得檢測。一般用卡尺和千分尺,或夾量塊對百分表,能准確點。用儀器可以軸承的內徑跳動和外徑跳動。用儀器主要是檢測軸承的精度等級夠不夠。
Ⅸ 軸承游隙怎樣測量
徑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感覺法
1、有手轉動軸承,軸承應平穩靈活無卡澀現象。
2、用手晃動軸承外圈,即使徑向游隙只有0.01mm,軸承最上面一點的軸向移動量,也有0.10~0.15 mm。這種方法專用於單列向心球軸承。
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確認滾動軸承最大負荷部位,在與其成180°的滾動體與外(內)圈之間塞入塞尺,松緊相宜的塞尺厚度即為軸承徑向游隙。這種方法廣泛應用於調心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
2、用千分表檢查,先把千分表調零,然後頂起滾動軸承外圈,千分表的讀數就是軸承的徑向游隙。
軸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1、感覺法
用手指檢查滾動軸承的軸向游隙,這種方法應用於軸端外露的場合。當軸端封閉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檢查時,可檢查軸是否轉動靈活。
2、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操作方法與用塞檢查徑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軸向游隙應為
c=λ/(2sinβ)
式中c——軸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軸承錐角,(°)。
(2)用千分表檢查,用撬杠竄動軸使軸在兩個極端位置時,千分表讀數的差值即為軸承的軸向游隙。但加於撬杠的力不能過大,否則殼體發生彈性變形,即使變形很小,也影響所測軸向游隙的准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