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砂型鑄造的工藝過程
1、制圖
傳統方法是取得鑄造圖紙然後把圖紙送往鑄造廠。這一過程可以在報價中完成。如今,越來越多的客戶及鑄造廠商使用電腦輔助設計以代替。
2、模具
在砂型鑄造中模具是使用木頭或者其他金屬材料製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求我們的工程師,使模具尺寸略大於成品,其中的差額稱為收縮餘量。其中目的是熔化金屬向模具作用以確保熔融金屬凝固和收縮,從而防止在鑄造過程中的空洞。
3、制芯
制芯只要通過把樹脂砂粒置於模具中,以形成內部表面的鑄件。因此芯與模具之間的空隙最終成為鑄造。
4、成型
在熔煉成型過程中需要准備一付模具。成型通常涉及模具的支承構架,拉出模具使其在澆鑄過程中分離,在先前放置的芯在模具中融化然後關閉模具口。
5、清潔
清潔的目的是去除砂粒, 打磨以及鑄件中過剩的金屬。焊接, 除砂能夠改善鑄件表面外觀
被燒毀的砂土和規模都拆除,以改善表面外觀的鑄造。過量金屬及其他冒口被清楚。再近一步焊接打磨等步驟。最後檢查其缺陷及綜合質量。
6、整理
發運前,再加工。根據不同客戶的要求我們可以為其再做熱處理,表面處理,額外的檢查等。
化學硬化砂型鑄造工藝的特點是:
①化學硬化砂型的強度比粘土砂型高得多,而且製成砂型後在硬化到具有相當高的強度後脫膜,不需要修型。因而,鑄型能較准確地反映模樣的尺寸和輪廓形狀,在以後的工藝過程中也不易變形。
②由於所用粘結劑和硬化劑的粘度都不高,很易與砂粒混勻,混砂設備結構輕巧、功率小而生產率高,砂處理工作部分可簡化。
③混好的型砂在硬化之前有很好的流動性,造型時型砂很易舂實,因而不需要龐大而復雜的造型機。
④用化學硬化砂造型時,可根據生產要求選用模樣材料,如木、塑料和金屬。
⑵ 鑄造用什麼砂需要滿足什麼要求呢
中國在公元世紀已使用硅砂作造型材料,用於製造鍾、鏡、鍋和火炮等鑄件。但早期使用的多為天然含粘土的硅砂即山砂和河砂,它有較好的可塑性,可直接用於製造鑄型和型芯,適於當時手工生產的條件。進入工廠化的大規模生產後,特別是造型機械化後,這種天然含粘土的硅砂性能的均一性差,型砂的質量難以控制,不能滿足工藝要求,因此開始採用低含泥量的天然硅砂和將硅石破碎製成的人工硅砂。同時,也擴大了各種非硅質砂的使用。樹脂砂造型造芯工藝的應用和發展,對鑄造用砂的質量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細粉少,比表面積小,耗酸值低等。此外,對砂粒大小形狀和粒度分布狀況也有了新的要求。一些缺乏優質砂源的國家還發展了硅砂洗選技術,以提高硅砂的品位和質量。 鑄造砂應滿足以下的要求
①較高的純度和潔凈度,以硅砂為例,鑄鐵用砂要求SiO2含量在90%以上,較大的鑄鋼件則要求SiO2含量在97%以上;
②高的耐火度和熱穩定性;
③適宜的顆粒形狀和顆粒組成;
④不易被液態金屬潤濕;
⑤價廉易得。 鑄造砂的顆粒形狀和顆粒組成對型砂的流動性、緊實性、透氣性、強度和抗液態金屬的滲透性等性能有影響,是鑄造砂質量的重要指標。 顆粒形狀鑄造砂的形狀一般有3種。
①圓形砂:顆粒為圓形或接近於圓形,表面光潔,沒有突出的稜角。
②多角形砂:顆粒成多角形,且多為鈍角。
③尖角形砂:顆粒成尖角形,且多為銳角。鑄造砂的顆粒形狀一般以角形系數(砂子實際比表面積/砂子理論比表面積)來表示。
顆粒組成砂子的顆粒組成是用篩號來表示的,測定的方法是將經水洗去泥分烘乾後的干砂倒入標准篩,再放到篩砂機上篩分,篩分後將各篩子上停留的砂子分別稱重,通常用標准篩篩分後砂粒最集中的3個相鄰篩子的頭尾篩號表示顆粒組成。 鑄造砂按礦物組成不同分為硅砂和非硅質砂兩大類。硅砂主要礦物組成為SiO2。
①天然硅砂:用於有色合金鑄件、鑄鐵件及中小型鑄鋼件的型砂和芯砂。
②精選天然硅砂:用於以有機物作為粘結劑的各種型砂和芯砂。
③人工硅砂:用於鑄鋼件的型砂和芯砂。 非硅質砂非硅質砂種類較多,用途各異。
①石灰石砂:由石灰岩破碎而成,主要礦物組成是CaCO3,用於鑄鋼件的型砂和芯砂。
②鋯砂:主要礦物組成是ZrO2·SiO2,用於大型鑄鋼件及合金鋼件的芯砂或砂型的面砂,或將其粉料用作塗料。
③鎂砂:主要礦物組成是MgO,用於高錳鋼鑄件的面砂、芯砂,其粉料可用作塗料。
④鉻鐵礦砂:主要礦物組成是FeO·Cr2O3,用於大型或特殊鑄鋼件的面砂、芯砂,其粉料可用作塗料。
⑤剛玉砂:主要礦物組成是α-Al2O3,用於熔模、陶瓷型鑄造的制殼材料。
⑥橄欖石砂:主要礦物組成是(MgFe)2SiO4,用於鑄鐵件、有色合金鑄件以及高錳鋼鑄件的型砂和芯砂。
⑶ 砂型鑄造、特種鑄造都有哪些各有什麼優缺點簡單總結他們的應用
砂型鑄造是用砂來做型腔,然後澆注融化金屬,適合鑄鐵和鑄鋼,缺點散熱不好,容易形成砂眼和氣泡,優點成本較低,特種鑄造有壓鑄等適合軟質金屬核和貴金屬,鑄造精密,缺點模具較貴,設備維護成本也高。
⑷ 砂型鑄造時,灰鑄鐵,球墨鑄鐵,鑄鋼,有色金屬在鑄造生產中怎樣選擇造型材料
鑄鋼由於鋼水的溫度高,所以要推薦水玻璃砂;
球墨鑄鐵和回鑄鐵就用普通的膨潤土做粘結劑就可以。有色金屬可以用和鑄鐵一樣的沙子。
⑸ 砂型鑄造的造型材料有哪些有何作用
製造砂型的材料稱為造型材料,包括:硅砂、擦洗砂、烘乾砂、覆膜砂,用於製造砂型的材料習貫上稱為型砂,用於製造砂芯的造型材料稱為芯砂。型砂是由原砂(硅砂)、粘結劑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有時還加入少量如煤粉、植物油、木屑等附加物。
原砂(硅砂)是骨乾材料,其主要作用是:一方面為型砂(芯)提供必要的耐高溫性能和熱物理性能,有助高溫金屬順利充型,以及是金屬也在鑄型中冷卻、凝固並得到所要求形狀和性能的鑄件。另一方面原砂(硅砂)砂粒能為砂型(芯)提供眾多孔隙,保證型、芯具有一定透氣性。粘結劑起粘結砂粒的作用,使型砂具有必要的強度和韌性;
⑹ 砂模鑄造法 零件模型用什麼材料
1、零件的模型可以用木材,可以用鋁,可以用鑄鐵。
2、砂模鑄造是應用內廣泛的鑄造形容式。 正如名稱所示,就是用砂子製造鑄模。 砂模鑄造需要在砂子中放入成品零件模型或木製模型(模樣),然後在模樣周末填滿砂子,開箱取出模樣以後砂子形成鑄模。 為了在澆鑄金屬之前取出模型,鑄模應做成兩個或更多個部分;在鑄模製作過程中,必須留出向鑄模內澆鑄金屬的孔和排氣孔,合成澆注系統。 鑄模澆注金屬液體以後保持適當時間,一直到金屬凝固。 取出零件後,鑄模被毀,因此必須為每個鑄造件製作新鑄模。 砂模加工廠可以鑄造大型零件。 鐵鑄造、青銅鑄造、黃銅鑄造與鋁鑄造都可以使用砂模。 濕型鑄造是另一種砂模鑄造工藝,它的造價低廉,而且可以生產各種尺寸的零件。
⑺ 砂型鑄造的模樣材料種類
砂型鑄件的模樣材料一般為 紅松木 鑄鋁 和 鑄鐵 以及模具鋼。這按照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⑻ 砂型鑄造對鑄造合金種類的要求
濕型砂適合灰鑄鐵、球墨鑄鐵和合金鑄鐵 (少數情況下也有用於鋁合金、銅合金的);
樹脂砂除適合這些,還適合不銹鋼、碳鋼、合金鋼等;
腹膜砂殼型適合鋁合金、銅合金(一般不用於賤金屬合金,因為成本高)。
⑼ 什麼是砂型鑄造砂型鑄造具備什麼性能
砂型鑄造是用型砂緊實成型的鑄造方法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
砂型鑄造
英文名稱:
sand
casting
process
定義:
用型砂緊實成鑄型並用重力澆注的鑄造方法。
所屬學科:
機械工程(一級學科);鑄造(二級學科);一般鑄造名詞(三級學科)
砂型鑄造——在砂型中生產鑄件的鑄造方法。鋼、鐵和大多數有色合金鑄件都可用砂型鑄造方法獲得。由於砂型鑄造所用的造型材料價廉易得,鑄型製造簡便,對鑄件的單件生產、成批生產和大量生產均能適應,長期以來,一直是鑄造生產中的基本工藝。
目錄
組成
原料及工藝
1.
砂型
2.
粘土濕砂型
優點
改善後的類型
1.
粘土干砂型
2.
化學硬化砂型
化學硬化砂型鑄造工藝的特點
1.
型芯
2.
粘土砂芯
3.
油砂芯
組成
原料及工藝
1.
砂型
2.
粘土濕砂型
優點
改善後的類型
1.
粘土干砂型
2.
化學硬化砂型
化學硬化砂型鑄造工藝的特點
1.
型芯
2.
粘土砂芯
3.
油砂芯
展開
編輯本段組成砂型鑄造所用鑄型一般由外砂型和型芯組合而成。為了提高鑄件的表面質量,常在砂型和型芯表面刷一層塗料。塗料的主要成分是耐火度高、高溫化學穩定性好的粉狀材料和粘結劑,另外還加有便於施塗的載體(水或其他溶劑)和各種附加物。
⑽ 砂型鑄造的特點
砂型鑄造的特點:
①化學硬化砂型的強度比粘土砂型高得多,而且製成砂型後在硬化到具有相當高的強度後脫膜,不需要修型。因而,鑄型能較准確地反映模樣的尺寸和輪廓形狀,在以後的工藝過程中也不易變形。製得的鑄件尺寸精度較高。
②由於所用粘結劑和硬化劑的粘度都不高,很易與砂粒混勻,混砂設備結構輕巧、功率小而生產率高,砂處理工作部分可簡化。
③混好的型砂在硬化之前有很好的流動性,造型時型砂很易舂實,因而不需要龐大而復雜的造型機。
④用化學硬化砂造型時,可根據生產要求選用模樣材料,如木、塑料和金屬。
⑤化學硬化砂中粘結劑的含量比粘土砂低得多,其中又不存在粉末狀輔料,如採用粒度相同的原砂,砂粒之間的間隙要比粘土砂大得多。為避免鑄造時金屬滲入砂粒之間,砂型或型芯表面應塗以質量優良的塗料。
⑥用水玻璃作粘結劑的化學硬化砂成本低、使用中工作環境無氣味。但這種鑄型澆注金屬以後型砂不易潰散;用過的舊砂不能直接回收使用,須經再生處理,而水玻璃砂的再生又比較困難。
⑦用樹脂作粘結劑的化學硬化砂成本較高,但澆注以後鑄件易於和型砂分離,鑄件清理的工作量減少,而且用過的大部分砂子可再生回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