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感統訓練
感統訓練的關鍵是同時給予兒童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摸、視、聽、嗅等多種刺激,並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
什麼是感覺統合訓練
感統訓練即感覺統合訓練,是指基於寶寶的神經需要,引導對感覺刺激作適當反應的訓練,此訓練提供前庭(重力與運動)、本體感覺(肌肉與感覺)及觸覺等刺激的全身運動,其目的不在於增強運動技能,而是改善腦處理感覺資訊與組織並構成感覺資訊的方法,正確的概念是腦功能的神經功能。
感覺統合訓練的關鍵是同時給予寶寶前庭、肌肉、關節、皮膚觸摸、視、聽、嗅等多種刺激,並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
感覺統合訓練目的要用耐心培養寶寶的興趣,建立寶寶的自信心;要讓寶寶在游戲中感到快樂,自動自發才有效。該訓練因人而異,讓寶寶每天都有多樣的感覺刺激。
感統訓練方法有觸覺訓練、前庭平衡覺訓練、彈跳訓練、固有平衡訓練、本體感訓練等,不同的感統訓練方法所用的感統訓練器材也不一樣,媽媽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選用。
哪些兒童需要進行感統訓練
有如下表現的兒童,可能是感統失調造成的:
1、 視聽感覺不良 :不喜歡閱讀,閱讀時多字少字、寫字顛倒順序。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見,丟三落四,經常忘記老師說的話和布置的作業;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喜歡和別人說話,記憶力差。平時家長喊他,他也不在意,以為那與自己無關。
2、 觸覺敏感過度 :表現為容易緊張,膽小怕事,不合群,孤僻,挑食偏食,害怕陌生環境,咬手指,愛哭。脾氣暴躁,不喜歡他人觸摸。
3、 觸覺遲鈍 :反應慢,動作不靈活,笨手笨腳,大腦分辨能力差。
4、 本體感失調 :方向感差,動作協調不良,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兒童那樣會滾翻、騎車、跳繩和拍球等。精細動作不良,不會系鞋帶、扣紐扣、用筷子,手工能力差。由於兒童總是顧忌身體如何行動,手腳不靈活,因此心情經常處於緊張、焦慮狀態,長期就會表現出自卑感。
5、 前庭及平衡感失調 :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比一般兒童更容易給家長添麻煩。容易摔跤。有的嚴重影響語言能力發展。做事協調能力差,會讓兒童對事物的興趣逐漸減少。
如果兒童有以上的表現,那麼家長就該注意了,兒童需要這方面的訓練。一般來說,以下幾個年齡段是糾正感統失調的好時機:
0-3歲 :兒童感覺統合 基礎訓練階段 ,也是感覺統合失調的 預防階段 。
3-6歲 :兒童感覺統合 最佳訓練階段 ,也是感覺統合失調的 治療階段 。
6-13歲 :兒童感覺統合 重要訓練階段 ,這是感覺統合訓練的 矯正階段 。
感覺統合訓練方法——游戲
1、 與別人玩接球游戲(1-2歲)
訓練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運動能力。
訓練要求:家長與兒童對面而坐,家長把球遞給兒童,鼓勵兒童把球同樣遞給家長。
難度設置:
(1)開始時家長可把球直接放入兒童手中。
(2)家長把球伸向兒童,鼓勵他/她伸手來接球。
(3)當兒童主動把球給家長時,家長應該說「謝謝」。
幫助給予:如果兒童沒有接球、給球的主動性,請另外一位成人給予身體指導,直到兒童開始有主動接、給球的意識,逐漸地撤銷給予的幫助。
2、 能推「趣怪球」至 1米外的指14. 定地方(2-3歲)
訓練目的:發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目測物體的速度的能力、反應能力),發展大運動——手部肘關節和手臂的活動能力。
訓練要求:兒童和家長分別站在1米的距離內,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時要有另一成人協助兒童的動作。
難度設置:在一定范圍內接球;B 聽從口頭指令去把球撿回指定地點。
幫助給予:盡量讓兒童在一定范圍內自己接球,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或身體指導。如果兒童對指令沒有反應,需要加以身體指導及口語提、手勢提示。
3、 扔球 3米遠(3-4歲)
訓練目的:手臂運動能力/手眼協調能力。
訓練要求:把一個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遠的地方。
難度設置:——
幫助給予:
(1)開始時如果兒童不領會扔球的動作,可手把手地教.
(2)給兒童在前方畫一條線來提示他/她要扔的距離。
(3)為鼓勵兒童嘗試,可在線的旁邊放一玩具或小食品來作為獎勵物。
4、 做5次前滾翻(4-5歲)
訓練目的:增進協調、平衡能力,刺激本體感覺。
訓練要求:讓兒童模仿成人連續做5次前滾翻的動作。
難度設置:
(1)開始時只要求做2-3次。
(2)要求兒童連續做5次,並要求兒童在動作過程中身體盡量保持直線。
幫助給予:
(1)開始時要全程給予身體協助,並用語言鼓勵兒童嘗試。
(2)盡量讓兒童自己完成,必要時給予口頭提示,要隨時注意兒童的安全問題。
5、 用力拉著繩子時,仍能拉動繩子(5-6歲)
訓練目的:增進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進全身肌肉的發展。
訓練要求:成人用力拉繩子的一端,兒童在另外一端能拉動繩子。
難度設置:
(1)成人開始時只稍微用力拉著繩子,讓兒童容易拉動繩子。
(2)成人用力地拉著繩子,鼓勵兒童用力拉動繩子。
幫助給予:
(1)可在地板上兩人之間畫一橫線,兒童把成人拉過橫線就得獎。
(2)及時鼓勵和表揚兒童的嘗試和成功。
注意:訓練時,成人要配合兒童的力度,避免兒童因不當用力而受傷。
感統訓練類別和器材
感統訓練可分為觸覺、前庭平衡訓練、運動感覺等五個項目的訓練,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感統訓練方法,其使用的感統訓練器材也有所差異,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觸覺訓練 :強化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
訓練器材有: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觸覺板。
適應症:愛哭、膽小、情緒化、怕陌生、笨手笨腳、怕人觸摸、發音不正確、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閉、體弱多病等。
2、 前庭平衡覺訓練 :調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經系統自動反應機能,促進語言組織神經健全、前庭平衡及視聽能力完整程度。
訓練器材:圓筒、平衡踩踏車、按摩大龍球、滑梯、平衡台、晃動獨木橋、袋鼠袋、圓形滑車。
適應症:身體靈活度不足、姿勢不正、雙側協調不佳、多動、愛惹人、語言發展遲緩、視覺空間不佳、閱讀困難、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學習能力以及習慣培養不起來。
3、 彈跳訓練 :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系統,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
訓練器材:羊角球、跳床。
適應症:站坐無相、姿勢不正、情緒化、身體靈活度不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遲緩、閱讀困難、膽小、情緒化、笨手笨腳、視覺判斷不良、觸覺發展不假、關節信息不足。
4、 固有平衡訓練 :調整脊髓中樞神經核對地心吸力的協調,強化中耳平衡體系,協調全身神經機能,奠定大腦發展基礎。
訓練器材:獨腳椅、大陀螺、腳步器、豎抱筒。
適應症:多動不安、容易跌倒、脾氣急躁、好惹人、語言發展不佳、缺乏組織能力及推理能力、雙側協調不良、手腳不靈活、自信心不足。
5、 體感訓練 :強化固有平衡、觸覺、大小肌肉雙側協調,靈活身體運動能力、健全左右腦均衡發展。
訓練器材:跳床、平衡木、晃動獨木橋、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圓形平衡板。
適應症:語言發展緩慢、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情緒化、組織力及創造力不足。
感覺統合訓練的作用
1、感覺統合訓練可以發展兒童的智力。
2、感覺統合訓練可使感覺統合失調兒童和特殊兒童融入正常的教育之中。
3、感覺統合訓練有利於增強兒童的體質。
4、感覺統合教育教育對兒童心理發展有積極影響。
(1)有助於培養兒童愉悅的心情,使兒童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2)促使兒童注意力集中
(3)感覺統合訓練有助於特殊兒童建立自信
5、感覺統合訓練可培養兒童勇敢頑強、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質。
6、培養兒童競爭、團結、協作的社會意識,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7、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② 感統訓練是什麼
感統訓練是通過專業的訓練器材,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刺激其大腦功能,鍛煉孩子的前庭覺、觸覺和本體感,從而提高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的訓練。某種意義也可以說,感統訓練就是一種在游戲和玩樂中的訓練。
感覺統合訓練系統是通過最新的多媒體技術為兒童營造出的虛擬康復訓練環境,包含豐富多彩的訓練項目,結合最科學的實物訓練器材,使教學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效的提高孩子皮膚的觸覺、前庭感覺和本體感受,實現大腦與身體各種機能的聯系與協調,從而促進兒童大腦與體魄的發育。
③ 感統訓練的分類
感覺統合訓練主要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系統,可分為觸覺、前庭平衡訓練、運動感覺等等項目的訓練。
主要有以下幾種:
觸覺訓練:強化皮膚、大小肌肉關節神經感應,辨識感覺層次,調整大腦感覺神經的靈敏度。
訓練器材有: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觸覺板。
適應症:愛哭、膽小、情緒化、怕陌生、笨手笨腳、怕人觸摸、發音不正確、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閉、體弱多病等。
前庭平衡覺訓練:調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經系統自動反應機能,促進語言組織神經健全、前庭平衡及視聽能力完整程度。
訓練器材:圓筒、平衡踩踏車、按摩大龍球、滑梯、平衡台、晃動獨木橋、袋鼠袋、圓形滑車。
適應症:身體靈活度不足、姿勢不正、雙側協調不佳、多動、愛惹人、語言發展遲緩、視覺空間不佳、閱讀困難、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學習能力以及習慣培養不起來。
彈跳訓練:調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覺神經系統,強化觸覺神經、關節信息,促進左右腦健全發展。
訓練器材:羊角球、跳床。
適應症:站坐無相、姿勢不正、情緒化、身體靈活度不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發展遲緩、閱讀困難、膽小、情緒化、笨手笨腳、視覺判斷不良、觸覺發展不假、關節信息不足。
固有平衡訓練:調整脊髓中樞神經核對地心吸力的協調,強化中耳平衡體系,協調全身神經機能,奠定大腦發展基礎。
訓練器材:獨腳椅、大陀螺、腳步器、豎抱筒。
適應症:多動不安、容易跌倒、脾氣急躁、好惹人、語言發展不佳、缺乏組織能力及推理能力、雙側協調不良、手腳不靈活、自信心不足。
本體感訓練:強化固有平衡、觸覺、大小肌肉雙側協調,靈活身體運動能力、健全左右腦均衡發展。
訓練器材:跳床、平衡木、晃動獨木橋、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圓形平衡板。
適應症:語言發展緩慢、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不安、情緒化、組織力及創造力不足。
④ 感統訓練器材的感覺統合訓練器材及功能
調節前庭感覺和觸覺,引發豐富的平衡反應,運動中大量的視覺情報、脊髓及四肢的本體感,使整體感覺統合運動功能積極發展。
高級前庭平衡訓練器。強力刺激孩子左右腦發展。
建立身體平衡能力。
組合各種多變造型,鼓勵孩子自行創意表現,樂趣無窮。
⑤ 感統教具的感統教具的作用
感統訓練能夠同時給予兒童視、聽、嗅、觸、關節、肌肉、前庭等多種刺激,並將這些刺激與運動相結合。在改善兒童注意力集中程度、運動協調能力和提高學習成績等方面都具有明顯效果。
感統訓練像孩子的玩具一樣,通過感統刺激的具體活動,讓兒童在快樂玩耍中,充分張大每個感覺細胞,去感受刺激,讓大腦在「跟著感覺走」的過程中,充分完善其組合。
感統訓練對孩子進行的訓練不只是一種生理上的功能訓練,而是協調心理、大腦和軀體三者之間相互關系的訓練。兒童在使用感統器材的訓練中,促進感知覺系統的發育,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應用感統訓練的游戲中,感覺到自己對軀體的控制,增強感覺信息的輸入,尤其是前庭刺激的輸入,促進感知覺的協調,進而達到改善腦功能的目的。
看了上面的介紹,您基本已經明白如何購買感統教具
1,最好選擇同時具有下列資質的單位購買感統教具
通過環保認證(ISO14001-2004)的單位。
通過國家強制安全認證(3C認證)的單位。
2,不要只看價格和圖片,廠家是憑良心做事的,只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
3,盡量選擇口碑好、資質全的單位購買.比如惠州育才幼教(hzyucai com).
4,購買感統教具,質量安全是第一,現在家長覺悟都相當高的。
⑥ 感統教具大陀螺怎麼使用
讓寶寶坐在陀螺內抓住扶手,家長可正反方向交替轉陀螺,剛開始做的時候,次數不宜太多和速度不宜太快,寶寶熟悉了以後才慢慢地加量。
⑦ 感統教具名稱及作用圖片介紹
感統教具名稱及作用圖片介紹如下:
1、大龍球
作用:色彩鮮明的球類是最容易吸引並幫助寶寶培養注意力和身體協調性的教具。在感統教具里,大龍球一般用來做觸覺系統刺激訓練,對觸覺反應過分敏感或觸覺功能不佳的孩子有很大的情緒改善作用。
大龍球可以豐富孩子的前庭感覺,促進前庭體系、本體感覺和平衡反應的發展,強化身體肌肉的伸展能力。另外,大籠球還是測試孩子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