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程塑料滑動軸承和金屬的軸套裝配上有什麼不一樣怎麼保證裝配固定的
工程塑料軸承一般採用壓入。通過塑料件和基座孔的過盈量來保證固定
金屬軸承一般有兩種工藝:1,和塑料一樣,通過壓入方式,主要就是藉助外力,油壓機,敲擊等;2,採用液氮冷卻金屬軸承,利用熱脹冷縮,當金屬軸承在低溫時外徑小於基座孔內徑時放入
希望對您有用
Ⅱ 塑料軸套怎麼安裝到基座孔中
igus軸套的安裝標准:
1、在壓配合之前,內徑比標准尺寸最大可達2%。在這種情況下, 壓配合將能保證軸承安全, 而且也能防止軸向和徑向運動。
2、基座孔一定要按照推薦的公差來加工,而且要光滑, 平整, 而且要加工一個25至30度的倒角。
3、壓入過程, 可使用平頭沖。但是不能使用定位銷, 否則有可能損壞軸承, 或使內徑偏大
4、壓入H7基座孔以後內徑公差為E10
Ⅲ 軸承內外圈與軸一般採用什麼配合
一般為過盈配合。
根據作用於軸承的負荷方向、性質及內外圈的哪一方旋轉,則各套圈所承受的負荷可分為旋轉負荷、靜止負荷或不定向負荷。承受旋轉負荷及不定向負荷的套圈應取靜配合(過盈配合),承受靜止負荷的套圈,可取過渡配合或動配合(游隙配合)。
軸承負荷大或承受振動、沖擊負荷時,其過盈須增大。採用空心軸、薄壁軸承箱或輕合金、塑料制軸承箱時,也須增大過盈量。
要求保持高旋轉時,須採用高精度軸承,並提高軸及軸承箱的尺寸精度,避免過盈過大。如果過盈太大,可能使軸或軸承箱的幾何形狀精度影響軸承套圈的幾何形狀,從而損害軸承的旋轉精度。
非分離型軸承(例如深溝球軸承)內外圈都採用靜配合,則軸承安裝、拆卸極為不便,最好將內外圈的某一方採用動配合。
Ⅳ 自行車腳蹬子滾珠軸承組裝圖解
滾珠軸承主要包含四個基本元件:滾珠、內環、外環、保持器。在軸承行業,把鋼珠放到內外圈中間這道工序叫做「合套」。
自行車腳蹬滾珠軸承組裝具體如下:
1、把軸承的內外圈按圖上的方法放在橡皮泥上,稍稍按進去點,然後把鋼珠放進內圈與外圈的間隙中,像圖上的排列好調整好位置。
Ⅳ 如何正確安裝轉盤軸承(一)
首先打開轉盤軸承包裝,檢查合格證和標牌,確認所用的轉盤軸承型號正確。
A、安裝平面
安裝表面應光潔,要去除所有的多餘物質如油漆殘留、焊珠、毛刺等。清洗時注意不要讓溶劑滲入轉盤軸承內部,不能使用損害密封材料的溶劑。裝配之前安裝表面應乾燥、無潤滑劑。應採取保護工人和環境的措施。
安裝支座的安裝面粗糙度不大於Ra=12.5,6.3μm,安裝面的平面度的誤差須檢測周向誤差和徑向誤差。周向平面度公差值隨轉盤軸承滾道直徑大小而有對應的標准值范圍。
為了避免安裝平面的不平度或支座變形造成轉盤軸承局部過載,周向平面度誤差在任何180度范圍內只能有一次波浪起伏,而且變化平緩。
B、支座的剛度
標准轉盤軸承與零間隙轉盤軸承對支座的剛性有不同的要求。
C、定位轉盤軸承的內外圈滾道都有一個軟帶,應放在主負荷平面的兩側。即與主負荷區錯開90度。軟帶處有一個堵塞或打了「S」標記。
另外還要檢查轉盤軸承與安裝面的吻合情況,通常採用塞尺檢查,如果吻合不好,要用適當的材料填充。轉盤軸承安裝後禁止在支座上進行焊接作業。
D、堅固螺栓
1、安裝螺栓的選擇:應使用規定的(尺寸、數量、強度等級等)安裝螺栓和墊圈。另注意:
1)不能使用全螺紋螺栓
2)不要使用舊的螺栓、和墊圈
3)禁止使用開口的墊圈如彈性墊圈等
2、螺栓預緊力矩的選擇:普通公制螺栓的預緊力建議取0.6-0.7倍螺栓屈服強度。建議大於M27的螺栓使用液壓緊固裝置,預緊力不要超過屈服強度的85%。
3、緊固螺栓:轉盤軸承應在無負載條件下安裝。注意:
在螺栓的螺紋上抹一點油以保證磨擦阻力的均衡不要在螺栓防松件上用膠。
預緊螺栓:應分三步交錯預緊,三步的力分別是30%、80%、100%。
E、調整齒輪側隙
安裝有齒的轉盤軸承時,正確地調整齒輪側隙很重要。可在齒輪徑向跳動最高點處用塞尺測量調整,也可用壓鉛絲或其它適合方法。如果側隙不在規定值以內,可移動小齒輪改變中心距。調定後把轉盤軸承至少轉一整圈以確認沒有其他齒跳高點,在轉盤軸承最終固定後再檢查一次側隙假冒隙。齒輪徑向跳動最高點用綠漆標記在齒溝中。
F、首次潤滑
1、滾道潤滑
為確保潤滑的充分,在初次使用前應再加註一次圖紙或產品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潤滑脂。特別注意所有的油嘴一個一個地注入潤滑脂,最好邊轉動轉盤軸承邊注油,直到看見潤滑脂從擠出為止。
2、齒輪潤滑
在齒輪潤滑時,齒面應清潔。建議用干凈的刷子把潤滑脂刷在齒輪上。
Ⅵ 軸承安裝與保養的操作與注意事項
軸承的安裝是否正確,影響著精度、壽命、性能。因此,設計及組裝部門對於軸承的安裝要充分研究。希望要按照作業標准進行安裝。
作業標準的項目通常如下:
(1) 清洗軸承及軸承關聯部件;
(2) 檢查關聯部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況;
(3) 安裝;
(4) 安裝好軸承後的檢查;
(5) 供給潤滑劑。
希望在即將安裝前,方才打開軸承包裝。一般潤滑脂潤滑,不清洗,直接填充潤滑脂。潤滑油潤滑,普通也不必清洗,但是,儀器用或高速用軸承等,要用潔凈的油洗凈,除去塗在軸承上的防銹劑。除去了防銹劑的軸承,易生銹,所以不能放置不顧。再者,已封入潤滑脂的軸承,不清洗直接使用。 軸承的安裝方法,因軸承結構、配合、條件而異,一般,由於多為軸旋轉,所以 內圈需要過盈配合 。圓柱孔軸承,多用壓力機壓入,或多用熱裝方法。錐孔的場合,直接安裝在錐度軸上,或用套筒安裝。安裝到外殼時, 一般游隙配合多 ,外圈有過盈量,通常用壓力機壓入,或也有冷卻後安裝的冷縮配合方法。用乾冰作冷卻劑,冷縮配合安裝的場合,空氣中的水分會凝結在軸承的表面。所以,需要適當的防銹措施。
進口軸承安裝的正確與錯誤、好與壞,將會直接影響到進口軸承的精密度、壽命和性能。因此,我們要研究進口軸承的正確安裝方法,即按照包含如下項目在內的操作標准進行正確的安裝。
1、要清洗進口軸承及相關零件。 而已經脂潤滑的進口軸承及進口軸承雙側具有油封或防塵蓋、密封圈的軸承,在安裝前是不需要進行清洗的。
2、檢查相關零件的尺寸及精加工情況。
3、進口軸承具體的安裝 進口軸承的安裝應根據軸承結構、尺寸大小和軸承部件的配合性質而定,壓力應直接加在緊配合的套圈端面上,不得通過滾動體傳遞壓力。進口軸承的安裝一般採用如下方法:
(1)壓入配合 軸承內圈與軸是緊配合,外圈與軸承座孔是較松配合時,可用壓力機將軸承先壓將在軸上,然後將軸連同軸承一起裝入軸承座孔內。壓裝時在軸承內圈端面上,墊一軟金屬材料做的裝配套管銅或軟鋼」。 裝配套管的內徑應比軸頸直徑略大,外徑直徑應比軸承內圈擋邊略小,以免壓在保持架上。進口軸承的外圈與軸承座孔為緊配合,內圈與軸為較松配合時,可將軸承先壓入軸承座孔內,這時裝配套管的外徑應略小於座孔的直徑。如果軸承套圈與軸及座孔都是緊配合時,安裝時內圈和外圈要同時壓入軸和座孔,裝配套管的結構應能同時壓緊軸承內圈和外圈的端面。
(2)加熱配合通過加熱軸承或軸承座,利用熱膨脹將緊配合轉變為松配合的安裝方法。是一種常用和省力的安裝方法。此法適合於過盈量較大的軸承的安裝。熱裝前把軸承或可分離型軸承的套圈放入油箱中均勻加熱80~100,然後從油中取出盡快裝到軸上,為防止冷卻後內圈端面和軸肩貼合不緊,軸承冷卻後可以再進行軸向緊固。軸承外圈與輕金屬制的軸承緊配合時,採用加熱軸承座的熱裝方法,可以避免配合面受到擦傷。用油箱加熱軸承時,在距箱底一定距離處應用一網柵, 或者用鉤子吊著軸承,軸承不能放到箱底上,以防沉澱雜質進入軸承內或不均勻的加熱,油箱中必須有溫度計,嚴格控制油溫不得超過100,以防止發生回效應,使套圈的硬度降低。
(3)圓錐孔軸承的安裝 圓錐孔軸承可以直接裝在有錐度的軸頸上,或裝在緊定套和退卸套的錐面上,其配合的松緊程度可用軸承徑向游隙減小量來衡量。因此,安裝前應測量軸承徑向游隙,安裝過程中應經常測量游隙以達到所需要的游隙減小量為止。安裝時一般採用鎖緊螺母安裝,也可採用加熱安裝的方法。
(4)推力軸承的安裝 推力軸承的軸圈與軸的配合一般為過渡配合,座圈與軸承座孔的配合一般為間隙配合,因此這種軸承較易安裝,雙向推力軸承的中軸圈應在軸上固定,以防止相對於軸轉動。
一、軸承保養的方法 用去漬油把臟東西洗掉,再用潤滑油保養,如果不用潤滑油,在泡過去漬油後會更快生銹。可以把軸承的一邊蓋子拆下來,用去漬油(加油站有賣15元/瓶)洗。 洗完上油,可以上針車油。 用機油如果太黏,再加一點WD-40還不錯。 不過雨天溜冰是大忌,軸承會生銹就毀了。 軸承沾到水一定要馬上上油保養。
二、用具 潤滑油(lubricant):保護軸承;清除培林裡面的臟污、異物。清潔劑(cleaner):清潔、去除油漬(degreaser) 如果軸承轉得不順,有雜音,那可能是軸承進沙。如果不是很講究或是很懶,其實是可以不用管,而且,一旦軸承拆過,洗掉原本較厚的黃油,就會變得比原本更易進沙,以後就更要常常洗。
三、器材: 去漬油 二罐 (去加油站買,每罐十五元) 碗公或其它容器(不要用塑料的,可能會溶掉)幾個小容器 (用來放拆下來的小東西) 精密起子 (就是鎖眼鏡縲絲的那種小起子,要一字的) 牙刷 潤滑油 (WD-40,針車油,恐龍191選用一種,及恐龍192噴霧式黃油或黃油)
四、步驟:
1、先拆下輪子,記得將螺絲收好,掉了就麻煩!
2、取下軸承。 有的輪子的core很緊,軸承很難拆下來,就用六角板手(就是拆螺絲的那一個)用力的給它挖下來,放心,軸承是很不容易壞的!
3、先用牙刷將培林表面的臟東西刷掉,你不做這步也行,沒差!
4、有的軸承的側蓋是可拆的,有的則不行,先判斷你是培林是否可拆。怎幺判斷咧?別急!如果在軸承側蓋的邊緣,有一個C形的環的,就是可拆的,沒有的,就是不可拆的,不過也有例外!
5、如果是可拆的,就很簡單啦!用一字的精密起子,在C環的缺口,將C環撬起來,再將側蓋取下來,只要拆一邊就好了喔!C環和側蓋要收好,等一下洗完你可能」想把它們裝回去!
6、如果是不可拆的,就比較麻煩啦!要用破壞式的方法。 用精密起子伸入側蓋的縫,用力把側蓋撬起來,不要懷疑,就是這樣,不過這側蓋就裝不回去了!嗯,丟掉吧!記得,只要拆一邊就好了,拆兩邊就毀了!
7、把所有的軸承的一邊側蓋都拆下來,就可以開始洗啰!倒去漬油到碗內,把軸承丟下去攪一攪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