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vlog是用什麼拍的
vlog源於blog的變體,是時下流行的視頻博客,影像網路日誌。對於全球范圍內的95後甚至00後來說,vlog已經逐漸成為了他們記錄生活,表達個性最為主要的方式。不管是明星還是熱愛視頻拍攝,或是想要分享生活的人都在拍攝vlog。
vlog是用什麼拍的
拍攝vlog的工具沒有限制,可以是手機、微單、單反都可以。但是vlog有時候需要長時間手持,所以一般不建議用單反相機去拍攝,可以選擇輕便一點的機器。
除了拍攝工具,vlog的剪輯是非常重要的。vlog快節奏的剪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趁觀眾的興奮點還沒有褪去的時候及時填補新的內容。視頻的清晰度、燈光、調色都是需要注意到的。而視頻標識可以幫助觀眾更好的識別內容,是區分於路人視頻的一個潛在門檻。總的來說,vlog看似零散,擔憂明確主題,看似速度快,但有很強的節奏感。
Ⅱ 拍微錄vlog的設備
我們普通人拍攝vlog其實只需要有一部手機,一個自拍桿就夠了。因為vlog的本質是記錄我們自己真實的生活,所以,並不需要追求什麼微單、單反之類的。但是,你想拍攝出高品質的vlog就需要更專業的設備了。通常最基本的配置有:微單相機或是單反相機、三腳架、穩定器、補光燈、無人機。 微錄app上會有很多相關設備介紹和使用,可以去看看,挑選適合你的設備。您的採納促進我更好的成長
Ⅲ 想拍Vlog,求大神指點設備
你好,我是小輝,很高興來回答你的總是。
我就是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可以給你提出一些建議。
拍攝VLOG設備目前可以選擇
4K級單反相機或者微單卡片機
GOPRO運動相機
insta360全景相機
三軸手持雲台穩定器+一款不錯的拍照手機
推薦的相機有佳能80D,佳能M50,M100,索尼A6300,A6400
這幾款都是成像比較不錯的,錄制出的畫面也相當出彩,如果不差錢的話選擇索尼會更佳,可以自拍且成像超贊。最好再加上收音器和雲台配合使用那就完美了。
GOPRO和insta360全景相機都屬於運動型的拍攝設備,如果在你有手機和相機的情況下建議可以再入這兩個設備。拍出更多的出彩效果。例如下面的圖片效果。也可以輕松做出延時攝影,總之有錢就是好。哈哈。
再說一下最入門級的就是配一台手持雲台加一部智能手機,當然手機不要太差,最起碼我覺得得在IPHONE6S以上或者安卓系列3000元以上的手機吧。這樣的效果才能體現出來。
雲台的話我建議直接購買智雲的smooth4,很小巧,性價比也高。目前淘寶京東也就699。有時候活動更便宜。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有什麼不懂的也可以留言回復,我會解答的~
首先,你打算走什麼風格?
如果是純風景,純 美食 ,實際上一個plus級別的蘋果,和一個499價位的智雲手持穩定器,就夠了。
如果你的vlog需要本人出鏡,我建議你購買一個能夠翻面的相機,便宜點理光就可以了,貴一點,佳能m50就跟足夠了,你可以去看一下b站的孤獨的 美食 雞,他就是用佳能m50,拍出來的清晰和食物色澤的還原,都非常高,並且非常清晰。
另外,我之所以強調如果本人出鏡買翻面相機,是因為,有些時候,拍人,很容易曝光失焦。
本來想分享一個用7plus拍的婚紗照幕後花絮,用了穩定器的,可素不能上傳,可惜了。
希望能幫到你
拍Vlog的話,用手機就可以拍啦,但是強烈建議用上手機用的穩定器!要不那個畫面真是不堪入目,用上穩定器,邊走邊拍都可以自動修正抖動,畫面看起來就很流暢很舒服。穩定器一般都不便宜,高性價比才是王道。我用的是飛宇的Vimble2,便宜又好用,內藏延長桿,功能又多,很適合拍自拍、Vlog
要拍vlog,首先你得熱愛生活,善於抓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其次多看看其他優質拍攝作品,學習他們的拍攝技巧,其次就是你的個人設備問題了。
最簡單的組合是:你現有的手機+大疆Osmo mobile2+Dji go的app就可以
單反建議佳能200D
Ⅳ 拍vlog用什麼設備
自拍桿,三角架,手機就可以了。專業的話就買相機,補光燈。准備:完整的Vlog是由主題+形式+時長+內容構成。時間適宜,控制在1分鍾到5分鍾之內,內容是Vlog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要讓別人對你拍的事物和人感興趣。
三腳架的功能主要就是能穩定相機,以達到某些攝影效果。在暗光環境中使用三腳架,只要降低快門速度就可以得到明亮的畫面。補光燈在我們拍攝的時候,有可能就會遇到一些光線反差極大或是光線極暗的情況,這時如果有一個便攜的補光燈,那麼對於視頻拍攝的幫助將會很大。
特點:
自然平凡的生活記錄:一次旅行,一次展覽,一次繪畫,一次游戲都可以作為素材。
獨特的人格化:vlog鏡頭言語、人物的特性和自我表達都很鮮明,既滿足了創作者真實記錄的需求,又符合受眾獲得情感聯系與歸屬感。
難度較高的創作門檻:vlog需要博主精良的拍攝、規劃和剪輯。
短視頻領域的審美區隔:vlog著重於自然、實在的敘述。旅行視頻反映出精緻充實的生活態度,學習生活視頻透露獨立自主的奮斗品質這些都在迎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品位。
Ⅳ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拍照了,那麼你知道vlog是用什麼拍的嗎
佳能G7X馬克2號。我喜歡這個相機,它又小又輕。整體亮色讓皮膚看起來很亮,記錄的美妝幾乎沒有色差。自動美顏基本上ins博主拍vlog都用這個,很適合女生拿出來記錄生活呵呵。移動vlog需要應用程序。最近很多人問我怎麼做VLOG。其實真的很簡單。我把它們都錄下來,編輯在手機上。目前我用三個app:Vue,Flash,貓餅。
四、防風海綿的缺點很明顯。因為海綿有一定的隔音效果,所以不能做的特別厚,導致即使風比較大或者麥克指向性不強的情況下,也會包含比較大的風噪。這時候就需要一件抗風能力更強的防風毛衣了。防風毛衣不是穿在身上的毛衣。而是用特殊的人造羊毛製成,套在話筒或麥克風上,減少錄音時的風噪。優點是降噪效果優於防風海綿,在強風環境下可以大大緩沖風噪。是很多戶外采訪和電影拍攝的必備選擇。
Ⅵ 想做vlog博主,最適合的相機是什麼
在這個人人既網紅的時代,大家只要拿起相機或者是手機拍攝一段視頻,拍攝一段vlog,就可以成為博主。但是在設備選擇上有非常有講究,尤其是想要做vlog博主的話,我們就一定要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相機,這樣子呈現出來的視覺感受才是最好的。
通過設置參數去拍攝照片和視頻還能夠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所以對於博主來說,這一個系列的相機都可以選擇,但是同樣也需要自己去甄別其中有一些功能,自己是否喜歡,然後去進行不同的型號選擇就可以。
Ⅶ 初級vlog視頻拍攝的迷你相機推薦款有哪些
在短視頻崛起的時代,用vlog的視頻記錄形式來記錄日常中的工作、旅行甚至生活片段等,都成為了當下很多人新興的一種方式。而在拍攝的設備選擇上面,用一款比較實用小巧的微單相機可以說是最方便最好的。初級的舞蹈視頻拍攝所推薦的迷你相機包括了富士X-A7、富士X- T200、索尼alpha6100以及佳能EOS M200,這幾款相機相對來說都輕巧便捷,並且新手也能很快的上手。
佳能EOS M200,則因為其機身更加小巧,體重輕盈,就更加適合手部比較纖細的女孩子,這樣就不容易累。再加上翻轉屏以及畫質優勢,就更適合女性用來自拍。
Ⅷ vlog是用什麼拍的(VLOG是什麼意思)
[閩南網]
最近總能在社交平台看「vlog」,雖說大家都知道是拍攝視頻的,但是很多人還是不知道具體是什麼視頻,vlog是什麼意思呢?vlog是用什麼拍的?
vlog是什麼意思
vlog的意思是視頻日誌,視頻博主通過vlog記錄自己的日常,可以很長,也可以是很短的一段,一些vlog博主還會在視頻中添加音樂,文字等,vlog不僅局限於某一平台,多見於微博,抖音等。簡單來說,vlog就是用視頻來拍日誌,記錄一天或一段時間的生活。一般來說,vlog博主會配以獨白、字幕,鏡頭多為第一人稱視角,內容也多為日常化內容。內容精緻、畫面清晰,但同時具有強烈的人格化特徵、生活氣息濃郁,vlog具有的特徵是多元的,但也意味著這樣的內容具有較高的生產門檻。
微博現在就在大力尋找vlog吧博主,並且給的扶持非常不錯,實際上,微博、B站、抖音等平台聚集了越來越多的vlog博主。包括歐陽娜娜等明星在內,一股vlog創作熱潮正在蔓延。但目前而言,中國還沒有特別成熟且爆紅的Vlog博主,各家平台的爭奪和布局讓vlog成為內容新紅海。
明星歐陽娜娜在出國求學之後,就選擇了用vlog的形式在微博上記錄她的國外生活,目前已經創作了10個vlog視頻,她將這個系列視頻的主題稱為《NABI』S SCHOOL LIFE》。
「我回來了~這次的VLOG沒有特定的主題,或者是要去完成一個什麼任務,就是一個簡簡單單、記錄一下生活。」在最新一期vlog視頻中,歐陽娜娜記錄了自己一天的生活,該視頻長達15分鍾。
vlog是用什麼拍的
由於Vlog對畫面的清晰度比較高,所以要用比較好的設備拍攝,通常是有翻轉屏的便於攜帶的攝像機,當然也有人用手機拍攝。Vlog全稱是video blog或video log英文簡寫,意為視頻博客。與文字博客相似,Vlog大多是個人作品,但時長遠遠超過抖音等短視頻,往往長達數分鍾甚至十多分鍾,因而對視頻清晰度要求更高,需要運用更好的攝影器材去拍攝。根據Vlog特性,可以歸納出下面幾點要求:
1. 翻轉屏:Vlog是一個自導自演自拍的視頻,vlogger必須通過一塊可朝正面顯示翻轉屏去了解自己表演狀態,看自己是否超出取景范圍,表情控製得如何,翻轉屏是Vlog攝影設備最入門要求,直接把大部分單反相機拒之門外。
2. 輕便:Vlog往往只有一個人拍攝,自然無法攜帶重量級器材,而且Vlog拍攝的是日常生活,越輕便的機器越利於隨身攜帶,這點幾乎把單反、攝像機排除在外。
3. 錄音:目前數碼相機、智能手機已普及了多麥克風降噪,錄音效果堪用,若要進一步提高錄音質量,要選購帶有3.5mm音頻介面的相機。
4. 快而準的自動對焦:Vlog無法像拍電影那樣配置跟焦員,只有快速、准確自動對焦才能幫助vlogger快速切換對焦目標。
5. 出色高感:記錄生活日常是不分時間的,出色的高感能幫助你記錄下夜晚或是室內的弱光場景。
6. 防抖:和任何視頻內容一樣,Vlog同樣對畫面穩定性有要求,誰都不希望看到畫面是不停晃動的。
Ⅸ 新手拍攝短視頻及Vlog干貨,器材、技巧匯總
本文總共2300字左右,閱讀需要十分鍾。僅需十分鍾就可以幫你解決所有拍攝相關問題,小白就可以根據文章實操。
一、器材准備:
拍攝所需要的器材並不多,一般情況下,我們僅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但是為了燈光效果以及角度等問題,需要支架補光燈等。
手機拍攝:手機、手機三腳架、桌面三腳架、補光燈
相機拍攝:單反/微單、搭配鏡頭、相機三腳架、補光燈
二、解析度和幀率:
(1)什麼是解析度呢?
我們經常會聽到720p、1080p、4k等數值,這些數值直接影響我們視頻的清晰度和畫質。他們的清晰度以及畫面質感依次增大。所以在拍攝視頻時,一定要選擇用1080p和4k拍攝!
(2)什麼是幀率呢?
fps就是幀率,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1s連續播放24個畫面,這24個畫面就會動起來。而這個數值越高,也就是意味著這條視頻更加的流暢。比如說,一個幀速率是6fps的視頻,也就是1s拍攝60個畫面,畫面越多越流暢,其實在正常的情況下拍攝60fps也就足夠了!
手機設置:1080p 幀率30fps。
相機設置:1920*1080p或者4K 幀率25fps。
三、視頻如何對焦:
(1)手機拍攝:
手機對焦問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都是相機自動對焦,我們也可以手動點擊屏幕自由選擇畫面對焦點。
(2)相機拍攝:
自動對焦:指的是相機自動根據拍攝的畫面,選擇對焦點。拍攝時相機會自動識別人臉,並對人臉進行追焦,不過也會有追焦不準的時候,不適合拍攝運動或者多個畫面多個主體的場景。
手動對焦:手動顧名思義就是根據畫面拍攝的主體,手動選擇對焦點,這樣能夠保證主體對焦的准確性。如果是一個視頻的拍攝,難度會大一點可以盡可能的固定鏡頭來拍攝。
四、景深:
景深簡單來說就是看畫面里有沒有虛化,有虛化就是淺景深,沒有虛化就是深景深。
(1)手機如何拍虛化:
蘋果和安卓的手機,目前都有人像或者大光圈效果。可以直接拍出主體清晰,背景虛化的視頻。
(2)相機如何拍虛化:
虛化主要靠大光圈和焦段,可以選擇光圈在f2.8以下的鏡頭。例如f1.8 f1.4光圈,也可以通過長焦鏡頭變成焦實觀虛效果。例如18-200mm的鏡頭,但是變焦到200mm也是可以拍出背景虛化效果的。
五、構圖:
遠景:遠景一般是用來表現遠離攝像機的環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周邊廣闊的空間環境,自然景色和群眾活動的大場面鏡頭,通常用於介紹環境,抒發情感。
全景:全景的畫面信息比較多,包括空間結構,演員的大幅動作,多人進行表演。主要是表現人物全身,活動范圍較大。體型、衣著打扮、身份交待的比較清楚,全景畫面比遠景更能夠全面地詮釋人物與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
中景:中景可以清晰拍攝人物的肢體動作,主要取景為成年人的膝蓋部分。畫面也會拍攝到部分場景,但是畫面的主體還是會以人物為主。但是會簡單的交代一點拍攝環境。
近景:大概拍攝人物胸部以上的畫面。可以清楚的捕捉人物的面部表情,而且能清楚的看清楚人物的細節動作,畫面中心會落在演員的臉上,特別是眼神上。畫面構圖要求盡量簡單一點,,避免雜亂的背景搶奪視線,可以結合虛化背景拍攝。
特寫:畫面上方通常頂到演員頭頂,地步剛好卡在演員肩膀往下,露出袖子,能細微地表現人物的面部表情及喜怒哀樂。
微距:微距鏡頭是一種特殊鏡頭,主要用於拍攝十分細微的物體。而微距攝影追求的目的也是力求將主體的細節纖毫畢現的表現出來,把細微的部分巨細無遺的呈現在觀眾眼前。。比如說拍攝眼睛、拍攝手部動作、拍攝一朵小花等等,特寫鏡頭用來拍攝有意境的畫面,微距鏡頭也能承擔豐富畫面的作用。
六、拍攝角度:
(1)平拍:
例如以人物為中心,攝像機和人物的頭部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繞著人物,讓人物保持靜止,相機沿著圓弧方向移動,一路就可以得到人物的正視圖,左視圖,後視圖和右視圖3/4側面圖。
是以故事中最常見的角度,給觀眾提供演員的正面和情緒的視角,還給畫面增加了一種空間維度,通常情況下,攝像機和鏡頭在拍攝時,應該與被拍攝主體在統一水平線上,這樣觀眾就可以平等的跟角色建立起聯系。
(2)俯拍:
從更高的位置拍攝演員或者動作,會給觀眾一種感覺,她們可能看到的人物,比較弱小、卑微,又或者目前正處於弱勢的位置。
如果俯拍代表了另一個角色的視角,那麼其中的寓意就是,這個演員在故事中的地位更高,或者正在蔑視另一個角色。
(3)仰拍:
仰拍意味著,是從低角度去觀察,這時人或物非常有存在感,或者在故事裡,這個角色正在占據上風,作為一個視覺鏡頭,仰拍角度一位則,從低角度觀察的人物比較弱小,或者他正處於一個妥協讓步的位置。
七、短視頻/vlog分鏡頭:
拍攝vlog並不會像電影、電視有那多的鏡頭,vlog更像是生活記錄,由很多的生活故事碎片組成。但是視頻也會有自己的主體和風格節奏。
第一步,定選題:首先需要清楚拍攝一條什麼風格、什麼類型的短視頻,將決定器材和場景的選擇。風格的話可以是拍攝日常生活、美妝教程、旅行日記、開箱測評等等。
第二步,定拍攝事件:根據我們選題和場景,我們需要確定拍攝的事件是什麼。比如起床梳妝打扮、喝咖啡、出門逛街等等,這些大致就是我們需要拍攝的內容。
第三步,寫分鏡頭腳本:根據大綱寫的文字版分鏡頭,這里需要詳細寫明如何拍攝,拍攝哪些鏡頭,可以提高效率,避免出現重復鏡頭的現象。而且後期也可以根據分鏡頭腳本的內容來進行剪輯,也就避免了,拿到素材兩眼一抹黑不知道該如何操作的尷尬處境了。
第四步,按照腳本進行拍攝:根據自己前期製作的分鏡頭腳本,按照一步步來進行拍攝,也可以按順序多拍幾個素材,這樣後期選擇的空間會大很多。
以上就是秋晨學姐給大家分享的新手該如何拍攝短視頻的干貨,有問題留言給我,看到會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