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如何用壓鉛絲的方法測量軸承間隙

如何用壓鉛絲的方法測量軸承間隙

發布時間:2023-01-24 06:47:53

Ⅰ 製冷機組滑動軸承間隙要測量那幾個項目,分別用什麼方法測量

製冷機組滑動軸轉軸之間的空隙應該和幾項風格用什麼方法,良知這個良知應該用米尺或者是更適合兩制的材料。

Ⅱ 測量徑向軸承間隙的方法有哪些

測量徑向軸承間隙的方法有:壓鉛法,抬軸法和假軸法。
(1)假軸法
A.假軸的直徑與軸承的實際工作軸頸相差在0.05mm以內,假軸的中心線與工作水平面的垂直度誤差在0.02mm以內。
B.將軸承組合在假軸上,擰緊中分面螺栓,用0.02mm 的塞尺檢查中分面無間隙。
C.架千分表並沿工作時的垂直方向上下抬動徑向軸承,千分表讀數假定為S(mm),考慮瓦塊的傾繞效應,實際的三泰SUNTHAI [/url]軸承間隙為C(mm),則對五塊瓦結構有:C=0.894S
此外,還需計入假軸與實際軸頸的差值。
(2)抬軸法
抬瓦法所測間隙的計算方法和測量方法與假軸法相同,但應將轉子吊出,支承於支架上抬動三泰SUNTHAI [/url]軸承即可。
(3)壓鉛法
A.所採用的鉛絲直徑應比所測間隙大30-50%。
B.對軸承殼體中分面和軸承座中分面,用0.02mm塞尺檢查,中分面應無間隙且不錯口。
C.測量兩上瓦瓦塊中部處的鉛絲厚度S,則實際的軸承間隙C 為:C=1.1S

Ⅲ 軸承間隙請問怎麼測量可傾瓦徑向軸承的軸承間隙

可傾瓦徑向軸承間隙的測量採用抬軸、壓鉛絲和塞尺(存在較大誤差)三種測量方法。水平剖分的兩半滑動軸承,用前兩種方法即可直接測得軸瓦間隙;多塊的可傾瓦軸承(常見的有四或五塊),用壓鉛絲法時還需在各個瓦塊上布置鉛絲。因此,使用抬軸法盡管還需計算,但操作起來卻相對簡單。使用抬軸法測量可傾瓦軸承間隙時,可用一塊千分表抵住軸承座,另一塊抵在軸上。抬軸至軸承座千分表表針動作時記錄軸上千分表的讀數,通過下面的計算即可得到實際的軸瓦間隙。

Ⅳ 怎樣用鉛絲測量軸承是否合格

SKF軸承安裝的正確與否,對其壽命及主機精度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安裝不當,軸承不僅有振動,雜訊大,精度低,溫升遞增大,而且還有被卡死燒壞的危險;反之,安裝得好,不僅能保證精度,壽命也會大大延長。因此,軸承安裝之後,必須進行檢驗。

重點檢驗項目如下:

1.NSK軸承檢驗安裝位置

軸承安裝後,首先檢驗鉛絲測量運轉零件與固定零件是否相碰,潤滑油能否暢通地流入軸承,密封裝置與軸向緊固裝置安裝是否正確。

2.FAG軸承檢驗徑向游隙

除安裝帶預過盈的軸承外,都應檢驗徑向游隙。深溝球軸承可用手轉動檢驗,以平穩靈活、無振動,無左右擺動為好。圓柱滾子和調心滾子軸承可用塞尺檢驗,將塞尺插進滾子和軸承套圈之間,塞尺插入深度應大於滾子長度的1/2。當軸承的徑向游隙無法用塞尺測量時,可測量軸承在軸向的移動量,來代替徑向游隙的減小量。通常情況下,如軸承內圈為圓錐孔,則在圓錐面上的軸向移動量大約是徑向游隙縮小量的15倍。

軸承的徑向游隙,有些安裝後不合格是可以調整的,如角接觸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有些則是在製造時已按標准規定調好,安裝後不合格也不能再調整,如深溝球軸承、調心球軸承、圓柱滾子軸承、調心滾子軸承等。這類軸承安裝後經檢驗若不合格,徑向裝配游隙太小,則說明軸承的配合選擇不當,或裝配部位加工不正確。此時,必須將軸承卸下,查明原因,加以消除後重新安裝。當然軸承游隙過大也不行。

3.檢驗INA軸承與軸肩的靠緊程度

一般情況下,緊配合過盈安裝的軸承必須靠緊軸肩。檢驗方法:(1)燈光法。即將電燈對准軸承和軸肩處,看漏光情況判斷。如果不漏光,說明安裝正確;如果沿軸肩周圍均勻漏光,說明軸承未與軸肩靠緊,應對軸承施加壓力使之靠緊;如果有部分漏光,說明軸承安裝傾斜,可用手錘、銅棒或套筒敲擊軸承內圈,慢慢安正。(2)厚薄規檢驗法。厚薄規的厚度應由0。03mm開始。檢驗時,在軸承內圈端面和軸肩的整個圓周上試插幾處,如發現有間隙且很均勻,說明軸承未裝到位,應對軸承內圈加壓使其靠緊軸肩;如果加大壓力也靠不緊,說明軸頸圓角部位的圓角太大,把軸承卡住了,應修整軸頸圓角,使其變小;如果發現軸承內圈端面與軸承肩個別部位厚薄規能通過,說明不此時必須拆卸下來,予以修整,重新安裝。

如果軸承以過盈配合安裝在軸承座孔內,軸承外圈被殼體孔擋肩固定時,其外圈端面與殼體孔擋肩端面是否靠緊,安裝是否正確,也可用厚薄規檢驗。

推力NTN軸承安裝後的檢驗

安裝推力軸承時,應檢驗軸圈和軸中心線的垂直度。方法是將千分表固定於箱殼端面,使表的觸頭頂在軸承軸圈滾道上邊轉動軸承,邊觀察千分表指針,若指針偏擺,說明軸圈和軸中心線不垂直。箱殼孔較深時,亦可用加長的千分表頭檢驗。

推力軸承安裝正確時,其座圈能自動適應滾動體的滾動,確保滾動體位於上下圈滾道。如果裝反了,不僅軸承工作不正常,且各配合面會遭到嚴重磨損。由於軸圈與座圈和區別不很明顯,裝配中應格外小心,切勿搞錯。此外,推力軸承的座圈與軸承座孔之間還應留有0.2—0.5mm的間隙,用以補償零件加工、安裝不精確造成的誤差,當運轉中軸承套圈中心偏移時,NACHI軸承此間隙可確保其自動調整,避免碰觸摩擦,使其正常運轉。否則,將引起回收軸承劇烈損傷。本文地址: http://www.nskfag.org/news/201107_36927.html

Ⅳ 軸承游隙怎樣測量

徑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感覺法
1、有手轉動軸承,軸承應平穩靈活無卡澀現象。
2、用手晃動軸承外圈,即使徑向游隙只有0.01mm,軸承最上面一點的軸向移動量,也有0.10~0.15 mm。這種方法專用於單列向心球軸承。
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確認滾動軸承最大負荷部位,在與其成180°的滾動體與外(內)圈之間塞入塞尺,松緊相宜的塞尺厚度即為軸承徑向游隙。這種方法廣泛應用於調心軸承和圓柱滾子軸承。
2、用千分表檢查,先把千分表調零,然後頂起滾動軸承外圈,千分表的讀數就是軸承的徑向游隙。
軸向游隙的檢查方法如下:

1、感覺法
用手指檢查滾動軸承的軸向游隙,這種方法應用於軸端外露的場合。當軸端封閉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檢查時,可檢查軸是否轉動靈活。
2、測量法
(1)用塞尺檢查,操作方法與用塞檢查徑向游隙的方法相同,但軸向游隙應為
c=λ/(2sinβ)
式中c——軸向游隙,mm;
λ——塞尺厚度,mm;
β——軸承錐角,(°)。
(2)用千分表檢查,用撬杠竄動軸使軸在兩個極端位置時,千分表讀數的差值即為軸承的軸向游隙。但加於撬杠的力不能過大,否則殼體發生彈性變形,即使變形很小,也影響所測軸向游隙的准確性。

Ⅵ 軸瓦測量間隙和緊力的方法

1/4
用塞尺在軸瓦中分面四角測量瓦口間隙,塞尺插入深度約為軸頸直徑的1/12~1/10,並做好記錄;
2/4
用壓鉛絲法測量頂部間隙,將長50~70mm的鉛絲橫放在軸頸兩處,在下瓦結合面處,相對應的放上鉛絲,為了壓的均勻,常在軸瓦結合面四角放上約厚0.5mm,長50mm,寬30mm的四塊白鐵皮或不銹鋼皮(最好放銅片),然後將上瓦扣上均勻堅固螺栓,然後松開吊走上瓦,用千分尺測量鉛絲厚度,根據鉛絲的平均厚度差,可計算出軸瓦頂部間隙的大小(軸瓦頂部鉛絲厚度減去水平墊片厚度,即是軸瓦頂部間隙);
3/4
軸瓦緊力的測量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壓鉛絲法,不過壓的鉛線放的位置不同,墊片放在瓦枕和軸承結合面相對應的地方,其緊力大小為結合面墊片厚度減去頂部鉛絲的最低厚度;
4/4
軸瓦下部墊鐵在沒有放轉子前應有0.03~0.05mm的間隙,放入轉子後就應無間隙。
軸頸與下瓦接觸均勻,接觸角60°;球面應無毛刺和硬傷,接觸面積應在70%以上;軸瓦的墊鐵螺絲無松動脫落,墊鐵接觸面積應在75%以上;瓦蓋緊力為0.02~0.05mm;
在放銅片的位置最好放上鉛絲測量時以鉛絲為准,防止緊螺栓過程中緊偏。造成的假象。
測量方法如下:瓦兩側加等厚墊片,可以用0.5MM塞尺,但不能用銅皮,軟了影響精度,頂部用1MM在100度油中退過火的鉛絲,緊固螺栓後測量鉛絲厚度取平均值B,比如B=53,則間隙0.03,B=47,則緊力0.03,要測量3次以上.每次誤差小於1絲
一般軸瓦的緊力,是3至5絲。對於球瓦,一般取0至2絲。
壓鉛絲計算:$ c8 B* a/ B! V" i) P
Δ=軸頸鉛絲平均值-軸瓦兩側鉛絲平均值,
Δ=正數為間隙; Δ=負數為緊力。
注意事項
在放銅片的位置最好放上鉛絲測量時以鉛絲為准,防止緊螺栓過程中緊偏。以免造成假象。

Ⅶ 一新直減,用前要測端蓋與軸承的間隙,壓鉛絲法。望哪位高手能給我開導下,,,

據我的經驗 端蓋雨軸承的間隙 在端蓋與軸承之間要放兩段鉛絲 在上下蓋分界面也要放兩段鉛絲 壓緊後 拆除 端蓋與軸承之間鉛絲的壓扁尺寸平均值也上下蓋鉛絲壓扁的尺寸平均值之比 才是端蓋與軸承的間隙尺寸

Ⅷ 怎樣檢查發動機曲軸軸承和連桿軸承間隙

檢查汽車發動機曲軸軸承、連桿軸承間隙
曲軸軸承間隙、連桿軸承間隙,即曲軸軸頸、連桿軸頸與其軸瓦間的間隙,可通過分別測擻軸頸的外徑及軸承孔的內徑來確定。測量軸頸外徑時,應在圖7所示部位上進行;測最軸承孔內徑時,先在軸承座孔、軸承蓋上裝好軸瓦,並將軸承蓋扣上,按規定的力矩擰緊固定螺栓(母),再測量軸承孔內徑。軸承孔的最大內徑值與軸頸的最小內徑值之差為軸承間隙。若間隙超過標准,應更換軸瓦。若換上新軸瓦後,間隙仍超過標准,則應光磨曲軸軸頸及連桿軸頸或更換新件。

Ⅸ 如何檢查軸承軸向間隙

徑向間隙分頂間隙和側間隙,前者的數值為後者的兩倍。徑向間隙的檢查可用塞尺直接測量或用壓鉛絲的方法測量。軸向間隙可用塞尺或百分表進行。
(1)軸向游隙
軸向調節是要達到一定的軸承游隙或預緊負荷量,組裝時圓錐滾子軸承都可調節以發揮其最佳的性能。如TIMKEN公司提供的軸承疲勞壽命與軸向游隙的關系曲線,圓錐滾子軸承軸向游隙趨近於零則壽命接近最長。最初組裝和調節所得的軸向游隙是在常溫下、軸承投入工作前設定的。工作期間所得的軸向游隙被稱為工作軸向游隙。因為工作狀態下發生熱膨脹和受負荷而彎曲,使常溫軸向游隙發生變化。最佳工作軸向游隙隨使用環境不同而設定的常溫軸向游隙而改變。應用經驗或測試通常可以確定最佳工作軸向游隙。
(2)調節常溫軸向游隙的方法
①應用概率原理,軸向游隙大小由軸承各部件尺寸的徑向和軸向公差控制。
②在設定施力的條件下,通過測量墊片或隔圈的軸向尺寸來完成。然後,從預先准備的圖表或直接測量的讀數中取得正確的墊片或隔圈尺寸。這種方法既適合軸向游隙的調節,又適合預負荷的軸向調節。
③測量低速狀態下軸承滾動所需的轉矩,決定軸向游隙是否合適,不管最後軸向調節是預負荷還是游隙,這一方法都能適用。
對於斯太爾系列車橋,根據經驗得知:中後橋軸承預緊轉矩為13.4~20.1N·m;前橋軸承預緊轉矩為5~6N·m。
輪轂軸承的預緊轉矩用軸頭鎖緊螺母保證,而後才能測量輪轂轉動所需的轉矩值和軸向游隙。
(3)改進型輪彀結構
改進型輪轂結構,軸承安裝方法如下:
①在軸承3、5表面塗抹黃油,盡量充滿保持架和滾子的間隙。
②裝上蓋板6,擰緊螺栓7(轉矩值應符合標准)。
註:為達到理想的軸向游隙,必須對尺寸鏈中的相關尺寸進行嚴格控制。

比較傳統的軸承安裝方式與輪轂改進後的安裝方式,後者對工人的個人技能要求降低,同時裝配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可見,若輪轂軸承不能正確配合,將導致軸承運行不正常或發生故障,甚至會損壞整個輪轂。如果軸承預緊力調整不當,使軸承軸向游隙增大產生沖擊力會使軸承損壞;而如果軸承軸向游隙減小,軸承滾子間很難形成完整的油膜,將導致其燒損。(工程機械與維修)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壓鉛絲的方法測量軸承間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工程含有多少專業 瀏覽:367
移動電動工具安規 瀏覽:642
理正結構工具箱13 瀏覽:481
五金機電榮譽證書 瀏覽:117
南安市軸承廠什麼時間建 瀏覽:945
閥門位號pv是什麼意思 瀏覽:685
家電管道清洗設備廠家有哪些 瀏覽:285
儀表盤黃p什麼意思 瀏覽:520
淋浴的冷熱水閥門怎麼換 瀏覽:872
氧氣閥門檢修安全要求 瀏覽:620
專用設備製造業稅負多少 瀏覽:343
cs6擴展版工具箱 瀏覽:743
北京博世電動工具專賣 瀏覽:617
某學生用圖的實驗裝置測物塊 瀏覽:568
攤鋪軸承壞了怎麼辦 瀏覽:158
硅膠洗油設備哪裡生產 瀏覽:651
金科五金機電城D區商業門面價 瀏覽:343
超聲波什麼時候有霧氣 瀏覽:502
iphone怎麼選擇播放設備 瀏覽:854
兆豐輪轂軸承多少錢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