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體育運動活動中怎樣運用體育器械
新《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那麼,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怎樣去開展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呢?我認為,活動器械是一個重要因素,幼兒園戶外大型體育器械千篇一律、大同小異,如大型滑滑梯、攀登架等。中小型體育活動材料也都是以球、繩、圈為主,這些已經不能滿足幼兒體育活動多樣化的需求,而自製體育器械因有節約、實用、有趣、靈活等多種功能,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同時為幼兒園節省了經費,還發揮了教師的主動性、創造性,不但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技能,還促進了家園互動,豐富了幼兒戶外活動游戲材料,值得我們大力提倡和推廣。
一、教師——幼兒——家長共同參與,利舊利廢、自製體育器械
我們身邊有許多的廢舊材料:紙盒、易拉罐、飲料瓶、舊報紙、布條、瓶蓋等等,老師們根據現有材料的特性,靈活的進行運用,製作成形式多變、各種各樣的活動器械。例如:可以將同一種材料製作成多種型別的器械開展活動:用布與海綿製作的軟體棒,提供給小班幼兒練習拋接等動作,培養和發展他們手肌肉能力。用布自製器械「有趣的布袋」,讓大班幼兒鑽在縫制裝飾過的布袋裡進行跳躍練習,發展幼兒的跳躍能力、控制平衡的能力以及身體的協調性等各方面的能力,還可以用布做繩梯,擺放在地面,讓中班的孩子發展跳躍能力,用布做成降落傘,練習手臂力量。同種型別的器械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製作,如「投擲物」:可以用報紙做成手榴彈、紙球、用布縫製成沙包、用紙殼、毛線製作成飛盤等等,可謂是豐富多彩,廢舊材料在老師的巧手下變成了富有創意的運動器械。不同的材料以新穎的面目出現更能激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不斷變化著的器械能使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積極性更高、興趣更大。
我們讓家長、幼兒參與自製體育器械過程,舉行了全園親子自製體育器械評比,家長踴躍參與,自製的體育器械美觀、實用,活動中涌現出許多易於推廣又實用的體育器械:用易拉罐、沙、月餅盒、鐵絲製作的投籃架、用硬紙殼做的乒乓球拍、用線軸做的套圈、用粗鐵絲做的鐵環、用紙箱做的推車、用牛奶罐和竹子做的推拉車……二百餘件作品極大地豐富了我園的體育器械,評選出的一、二、三等獎作品在全園推廣,使孩子和家長獲得了成功的滿足。這樣不但集思廣益辦法多,為我們自製器械拓寬了思路,還可以從製作過程中增進師幼、親子間的感情,密切了家園聯絡,幼兒由於參與了製作還養成了愛護器械的良好品質。
二、以自製器械為「中介」,讓體育活動更有吸引力。
1、自製器械的多樣性,使幼兒樂於參加體育活動。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目標,而自製體育器械活動的開展大大地提高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幼兒的參與和體驗,身心和動作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發展。利用自製器械開展體育活動的實踐使我園的戶外兩小時活動得以蓬勃開展起來,晨鍛時間,幼兒園操場活動、跳躍的身影都是被各種新奇的、顏色鮮艷、有趣味性的自製器械所吸引,駐足觀望的家長看到自己製作的體育器械被老師用於組織晨鍛也備感欣慰。
我們通過觀察發現,小班的幼兒喜歡與自己生活經驗和需要密切相關的體育器械,對色彩、形狀有較高的要求,如:趕小豬、拖拉老鼠、糖果球等,在製作上我們都力求美觀、安全,便於激發小班幼兒的活動興趣。中、大班的幼兒在體力和智力上有較高的要求,我們在製作上,力求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選擇一些具有多樣性、復雜性、富有挑戰性的體育器械,如高蹺、跨欄、竹環、陀螺、飛盤、輪胎蹦蹦車等,以培養幼兒的探索、創新能力和動作發展的協調性。
2、自製器械的一物多玩激發了教師的創新能力
自製體育器械的種類、玩法很多,對幼兒的體能發展可以發揮多方面的作用,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最好的玩具是那些幼兒能夠用各種方式加以變更的玩具」。故我們為幼兒製作和投放體育器械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保證了體育器械的可變性、美觀性、趣味性和安全性,在教師與幼兒的共同游戲下,發現和探索出自製器械的多種玩法,他們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
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出發,開展了各種器械的「一物多玩」活動,如:自製的「軟體棒」可以用來夾在兩條腿中間跳、可以拿在手上當接力棒、也可以一人拋接或多人拋接,多個擺放在地上可以間隔跳、繞走,許多散放在地上,可以把它當毛毛蟲做動物捉蟲子的游戲,練習爬的基本動作,既滿足了幼兒自主活動的願望,又鍛煉了幼兒多方面的能力,使自製器械的教育價值得到了有效的體現。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更多地體現為創設環境、提供材料、引導幼兒發展等,真正收到了活動的實效。教師在游戲活動中,不斷地總結、創造與設計出自製器械的多種玩法,有效地激發了教師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3、利用自製器械開展親子體育競賽,增進家園互動
為了讓器械發揮更大的教育價值,我們舉行了全園親子體育活動競賽,完全利用自製器械開展,幼兒和家長能夠在愉悅、和諧的氛圍中,不斷相互促進、相互溝通,體驗到親子之間游戲的快樂,也能使幼兒獲得動作的發展,給家園之間的聯絡提供了一個互動的平台。
我們還舉行了全園運動會,邀請家長觀看自製體育器械比賽,在饒有趣味的競賽中,以自製體育器械為「中介」,針對幼兒的不同水平,發展幼兒基本動作,引導幼兒向更高的水平發展,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4、利用自製器械實現班級間的資源共享。
由於每個班級製作的器械各具特色,因而具有豐富的物質資源。為了啟用這些資源,我們進行科學時間安排,實行合理借出與輪用,實現了資源共享,老師們真正體會到合作的優越性。因此也能積極創造更多的物質資源,樂意與他人分享。這樣的共享方式節省了很多財力、物力與精力,大家感到這樣的合作和諧、快樂。
每學期的園本教研,教師之間都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研討、體育活動觀摩、自製體育器械的評比及展覽活動,從而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小小螞蟻兵》、《神奇的飛盤》、《青蛙捉蟲》、《千變萬化的洞》等體育觀摩課就是大家互相學習製作的器械品種、方法、玩法後用於實踐的案例,課後進行研討,探索一物多玩、指導策略,指出不足,改進器械再用於實踐,從而使我們自製的體育器械內容更為豐富多彩,功能更齊全,更加的實用。
三、利用自製器械開展幼兒園體育活動後的反思
在實踐活動中,我園教師憑借著自己的經驗,已開發和製作了許多適合幼兒開展體育活動的器械。通過一物多玩的研究,在多次的嘗試和感悟中發現相同器械的多種玩法和不同器械的相同教育價值等等,教師們撰寫了多篇有價值的教育心得和反思,教師的整體業務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效的帶動了我園教學活動的開展。但在科學合理安排運動量的研究和評價上、過程指導的策略、自製器械的探究性方面還有待於提高,下一部我們將在利用自製器械發展幼兒基本動作方面進行實踐、歸類,設計出成熟的教學案例。
總之,重視幼兒的自主探索,關注幼兒的興趣與能力,利用自製器械有效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我們將繼續努力實踐,並在不斷的反思中力求實現教育價值的最大化、最優化。
幼兒運動一般選擇一些感統訓練器材,如滑滑梯,鑽山洞,翹翹板,輪胎等,
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你。
霧霾天盡量在室內活動,盡量減少外出 ,尤其不要讓小孩子在室外進行體育運動
【設計意圖】
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條件也提高了,家家戶戶都有了交通工具,而隨著各類交通工具的增多,導致我們馬路上的擁擠,各類交通事故也在不斷發生,為了預防孩子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危害,我特生成了本節課,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看訊號燈,並知道要看訊號燈行動,從而讓幼兒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目標】
1、樂於用易拉罐進行活動,鍛煉跑、跳和跨欄等動作技能。
2、學會看訊號燈,能夠按訊號燈指示進行游戲,並初步學會遵守交通規則。
3、積極參加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准備】
空曠的場地;易拉罐若干;獎杯一個;紅、綠燈指示牌各一個;兔子手偶一個;大鼓一面;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以參加超級運動會為主題,引導幼兒進行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今天小兔子要請我們去參加超級運動會,高不高興?
幼:高興。
師:那我們先來活動活動,鍛煉一下小身體吧。
(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進行熱身活動。)
二、基本部分:
1、開車去參加超級運動會。並出示紅綠燈,讓幼兒遵守交通規則。
師:小朋友,我們現在就開著小汽車去參加超級運動會吧。
幼:好!
師:那我先問一下小朋友,開車時我們要注意什麼?
幼: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師:小朋友們真棒!開車時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能闖紅燈,看到黃燈亮了,要等一等。我們出發吧!(在行駛的過程中,出事紅綠燈,讓幼兒親身體驗一下要遵守交通規則)
小結: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通過開車去才加運動會,讓幼兒學會遵守交通規則。
2、出示兔子手偶,介紹第一關闖關規則並進行闖關。
師:小朋友!超級運動會的比賽場地到了,小朋友們快看!(哇~)
小兔子:小朋友們好,我是兔子裁判,今天邀請你們來參加超級運動會,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取得勝利!
小兔子:我們的比賽快要開始了,小朋友們先按照教師手上的標記分成兩組。(事先給幼兒分好組,分成紅、藍兩組。)首先,我來介紹一下游戲規則,本次運動會總共有三關,以三局兩勝的模式,來決定最終的勝利。闖關現在開始:第一關,闖關名稱是《接力棒》請第一名幼兒手持易拉罐,跑向對面的終點,輕輕碰觸鼓面,然後返回將易拉罐交給第二名幼兒,在比賽的過程中,教師充當指揮著,手持紅綠指示牌,小朋友們要根據教師出示的指示牌進行游戲,當教師出示紅燈時,小朋友要立即停止,出示綠燈時,小朋友立即奔跑,最後一名幼兒先回到原點,這隊獲勝。聽明白了嗎?(明白)好,闖關現在開始!
師:小朋友們真棒!老師現在要提醒小朋友在闖關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闖關規則,不然,就犯規了。
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闖關!
小結:本環節鍛煉幼兒跑的動作技能,並通過看指示牌進行游戲,學會立即停止及立即奔跑,鍛煉幼兒的身體控制力。
3、介紹第二關闖關規則並進行闖關:
師:小朋友們真棒!第一關輕松闖過了,我們趕緊去問問小兔子第二關的闖關規則去吧!
小兔子:小朋友們真棒!這么快就闖過第一關了,好!現在我來介紹第二關的闖關規則:本關闖關名稱叫做:《跳障礙》幼兒要雙腳並攏跳過障礙,總共有四組障礙,幼兒一定要注意別將障礙碰到,跑到對面後,用手輕輕拍打鼓面,第二名幼兒聽到鼓聲後才能出發,現在請教師進行示範,(教師進行示範,幼兒觀看怎樣闖關)進行闖關!
教師與幼兒一起進行闖關!
小結:本環節主要是鍛煉幼兒跳的動作技能,學會雙腳並攏向前跳!
4、介紹第三關闖關規則,並進行闖關:
師:小朋友們真棒!我們現在趕緊去問問第三關怎麼創吧!
小兔子:小朋友們真棒!又闖過了一關,現在我來介紹最後一關的闖關規則:本關闖關名稱叫做《跨欄》幼兒要單腿跨過障礙物,跑到對面立正站好,第二名幼兒才能出發,最後一名幼兒在跨過障礙物後,誰先拍教師的手,那隊獲勝!下面請教師進行示範!(教師進行闖關示範)好!闖關現在開始!
小結:本環節主要鍛煉幼兒的跨越能力。
5、頒發獎杯,進行表揚:
小兔子:小朋友們真棒!下面有請禮儀小姐為獲獎組頒發獎杯!
小結:本環節讓幼兒體驗到了勝利的喜悅,並激勵失敗的小朋友!
三、結束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放鬆活動!
【活動延伸】
教師與幼兒一起開車回家,並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讓幼兒學會遵守交通規則!
幼兒園的戶外體能鍛煉器材均由日本引進的最具挑戰性的各種各樣的攀爬架、高階雲梯,攀巖牆,讓孩子在這些最真實的體能活動中強健體魄!
鍛煉,使用筷子的能力。。。。。。。。。。。。。。。。眼力,手力等。
組織幼兒體育游戲,主要先激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根據孩子年齡的特點,開展戶外活動是以體育活動為主,幼兒天生好動,所以根據天氣變化,有時戶外也玩智力,角色游戲,體育活動能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
如:磁鐵活動前布置好場地,給幼兒分了3組,講解一下規則,設定了兩個磁鐵,避免等待現象,因剛開始孩子興趣濃厚體力也好,活動中根據孩子發展與動靜交替原則,老師獎勵跑的快的孩子,讓孩子休息一會,活動結束以後,教師和幼兒一起放鬆身體,恢復體力,整體游戲中,孩子活動感興趣,也培養孩子們頑強勇敢自信的品質以及集體的榮譽感。
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一)研究的目標:
1.充分發揮自製器械在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作用。
2.對於如何製作戶外體育器械進行總結。
(1)要有效的利用廢舊材料,滲透環保的理念給幼兒。
(2)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製作適合幼兒並且是幼兒喜歡的體育器械。
(3)抓住自製體育器械的特點:要安全、衛生,耐用.
3.靈活多樣的運用自製的體育器械,開發一物多玩的特點。
4. 家園互動,利用家長資源,積極的帶動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
(二)內容和方法:
我們研究的物件是大三班全體幼兒,具體的對如何自製體育器械,如何有效的投放自製體育器械進行的研究。
方法是:
1.發動家長一起參與收集材料,如:塑料瓶、舊報紙、易拉罐、零頭布等。家園合作,製作體育活動所需的器械,如:把塑料瓶製成啞鈴,把報紙製成紙球、紙棍,把易拉罐製成高蹺等等,並把部分器械投放到日常的晨間活動和游戲中。
2. 進行幼兒家長和教師之間自製體育器械的評比,並進行展覽,之後匯編成器械操。
3.把體育器械運用到主題活動中,每周的健康活動中要用到一種自製器械。
4. 教師在幼兒戶外活動是通過記錄、觀察及時寫教學隨筆和反思。
5.通過長期對孩子使用自製器械的觀察教師研討自製器械投放的有效性。
6. 教師探討一物多用,讓自製體育器械發揮它的最大價值。
可自己製造些創造性的 向易拉罐,讓幼兒用腳內側去踢。
幼兒園手工製作:易拉罐體育器械2
跳跳人
製作材料:松緊帶、易拉罐、豆子、繩子等。
玩法說明:
1、把跳跳人懸掛在高處(根據幼兒的能力確定懸掛高度),讓幼兒跳起來拍打或拽拉,松緊帶的彈性會使跳跳人上下跳動,並發出響聲。
2、可讓幼兒一手拿住松緊帶,用腳的內側或外側連續踢罐身。
適用班級:小中大班
答案補充 其實都是這個網站上的 :jiaoke./youer/109788.
幼兒園體育的話,就是一些小孩子嘛,然後對這些機械都有,這些只是對他們來說有太多的安全隱患,就是要多注意,然後最好找個人監督把那些很賤的那些都不用東西把它包裹起來,就不會那麼嚴重了
2. 體育運動器材有哪些
體育運動器材有以下幾種:
1、健身器材,各種器械、跑步機、踏步機等。
2、校園體育器材,鞍馬、鉛球、標槍、跳高、起跑器、實心球、發令槍等。
3、康體器材,各種器械、握力器、臂力器等。
4、競賽項目用品,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網球、棒球、壘球、壁球、保齡球、檯球、高爾夫球,以及圍棋、象棋、撲克等。
5、運動護具,滑雪鏡、護腕護膝、防護眼鏡、騎行鏡、籃球眼鏡等。
6、運動服飾,運動手套、運動鞋、襪、運動服裝、運動帽,運動飾品等。
3. 幼兒園戶外體育器材有哪些
幼兒園為幼兒提供的體育器械很多,如呼啦圈、同心鞋、皮球、跳繩、高蹺、平衡木、拱形門…還有淘氣堡、滑滑梯、攀沿牆等大型玩具。
教師們也知道要變著各種游戲方法讓孩子們玩,孩子們也喜歡玩,但如果讓他們每天面對,興趣也會逐日漸弱。因此,有能力的幼兒園可以自製一些體育器械。
扭腰類健身器材如扭腰器等。老年人的腰比較僵硬,扭腰時動作盡量要慢、柔。扭腰過快可導致脊柱周圍小肌肉拉傷,對椎間盤會有不利影響,可能會導致椎間盤突出。因此,在做扭腰動作時,要量力而行,不要極度扭曲自己,尤其不要用力過猛。
戶外體育器材伸展類的有哪些
伸展類:
有肋木架、單杠及其他壓腿把桿類器材。這類運動不主張老年人拚命壓腿或者把腿抬得很高地來壓,壓得高不代表健康。建議最高不可過肩。
用下腰訓練器同樣要十分小心,因為老年人肌肉軟組織里的水分少,還有個別老年人骨質疏鬆,弄不好會把損傷腰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戶外健身器材
4. 體育運動器材有哪些 體育運動器材有什麼
1、競技器材。為運動員進行競賽時所使用的體育器材,主要包括表中所列器材,此外還有自行車、汽車、摩托車、馬術、釣魚、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等項目用器材,以及非奧運會競賽項目但在國際上有專業體育組織的競技項目用器材,如橄欖球、曲棍球、滑輪曲棍球、牆手球、牆網球、地滾球(保齡球)、高爾夫球、板球(槳球)、毽球、板網球、回力球、兜網球、門球、檯球、地擲球、技巧等項目用器材。
2、國防軍事。由現役軍人參加的競賽項目用器材。這些項目主要有軍事五項、海軍五項、空軍五項、跳傘、摩托車、定向賽跑、射擊、滑雪、越野、現代五項等,多採用武裝部隊的武器如槍支、飛機、艦艇及無線電通信器材等為比賽用器材。
3、中國民間。以中國武術器械為代表,包括中國各民族和民間傳統體育娛樂器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長期以來得到中國各族人民的喜愛。中國武術器械的主要品類有:刀、槍、劍、棍、弓、矢、戈、戟、鉤、拐、盾、匕首、鞭、鐧、圈、鏜、叉、耙、錘、抓、峨嵋刺、斧、鉞、槊、鏟、橛、繩標、矛等等。中國少數民族和民間傳統體育娛樂活動豐富多彩,其主要器材有:民間舉重用的大刀、石擔、石鎖和跳板、鞦韆、爬竿、爬繩、杠子、皮條、沙袋、毽子、跳繩、皮筋、空竹、風箏等。此外,還包括少數民族傳統的賽馬、刁羊、摔跤、射箭、射弩、舞龍、劃龍舟、阿莫朵(雞毛球)、搶花炮、打馬樁、竿球、墜繩、手打毽子等運動所使用的體育用品。 [1-2]
4、健身健美。健身健美、身體機能訓練、體育醫療康復活動等所用的器材。主要有跳箱、山羊、肋木、滾輪、旋梯、旋轉鞦韆、浪木、小杠鈴、啞鈴、壺鈴、訓練手榴彈、沙袋、實心球、梨形球、擴胸器、牆拉力器、功率自行車、握力器、拉力器、健身球、健身轉盤、關節練習器、手功能練習器、健身車、遠紅外健身器、劃船器、跑步器、小蹦床等等。
5、兒童體育。供少年和兒童開展體育及游藝活動用的器材,如滑梯、轉馬、鞦韆、轉塔、壓板、攀登架、轉亭、浪船、兒童籃球、兒童足球、毽子、小鐵環、懸梯以及包括成人也可使用的大型游藝設施。
6、傷殘人。供身體有殘疾的運動員進行體育比賽用的器材,如轉椅、響球等。
7、輔助性器材。為競技體育比賽和開展各類體育活動的配套器材。如各種計時裝置和記分裝置,各種測量距離、次數、圈數、長度、重量、風速、體重的裝置,照明、燈光顯示裝置,場地的圍欄、擋板、護板、圍牆、分道線及地面標志,標志旗、標志桿、安全防護裝置,裁判用的口哨、秒錶、秩序冊、記錄本、警告用具等等。
5. 有沒有體育課上可以玩的小游戲(准備活動)
1、齊心協力(拔河)
每比賽組12人,共4組。每對抽簽後通過比賽,勝者比出1、2名,負者比出3、4名。
2、心心相印(背夾球)
每隊12人,男女不限。20米距離,兩端各站6人,每端分成3組,每組2人,背夾一籃球,步調一致向前走,進行接力時,接力方必須在線內完成接力活動,以最後完成用時最少的隊伍為勝。
3.袋鼠跳。比賽過程中,如有摔倒可以自行爬起,但布袋必須始終套在腿上,如有滑落必須重新套上後方可繼續比賽。從開始脫下布袋交接,至下一名隊員的布袋完全套好前,整個交接過程必須在跑道端線以外進行,不能越線。所有隊的比賽結束後,以用時較短的次序排出前三支隊伍。
4.托球跑。學生站於起跑線後。老師發令後,學生起跑且必須單手持乒乓球拍後端把手處,將乒乓球置於球拍上,托球向前跑,賽程為30米。以參賽隊員身體任意部位觸及終點線所在垂直平面為計時停止,用時少者名次列前。
比賽器材:乒乓球拍、乒乓球
5、100米障礙接力賽
道具:接力棒、凳子、秒錶繩子(離地不要太高)、磚頭、塑料杯、水
參加人員:12支參賽隊伍,每隊3人
比賽規則:比賽開始前每隊各出一人手持接力棒站在起跑線上,裁判發令後運動員開始跑。途中運動員需跳過凳子、鑽過繩子、繞磚頭堆跑一圈,到達場地另一端時咬住半一杯水再返回,下一個人接上。如此最先到達終點的為獲勝者。
6. 幼兒有什麼體育器材好玩
跳圈,跳繩,接力,鞦韆,遙控等。這些體育器材能夠很好的釋放出幼兒的經歷,和培養他們的運動細胞,且具有很高的樂趣性。體育器材,競技體育比賽和健身鍛煉所使用的各種器械、裝備及用品的總稱。體育器材與體育運動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7. 體育課上有什麼小游戲可以玩的可以用道具繩子,籃球
1、老鷹捉小雞
游戲方法為:游戲開始時前先分角色,即一人當母雞,一人當老鷹,其餘的當小雞。小雞依次在母雞後牽著衣襟排成一隊,老鷹站在母雞對面,做捉小雞姿勢。游戲開始時,老鷹叫著做趕雞運作。母雞身後的小雞做驚恐狀,母雞極力保護身後的小雞。老鷹再叫著轉著圈去捉小雞,眾小雞則在母雞身後左躲右閃。游戲規則,若老鷹用手拍著小雞的身子便算捉到了,小雞便要從隊里退下來。一場游戲結束後,重新分配角色,上一輪被抓到的小雞則成為下一輪的老鷹角色,開始新一輪的游戲。
2、佔領陣地
每隊六人,要求游戲開始後先共同站在一張報紙上,各人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得碰地,成功後再撕去一半報紙站,接著再撕去一半……直至失敗,最後以最佳辦法能站進最小報紙的隊為勝。
3、猜拳踩腳
兩人相對而站,用手猜拳,石頭剪子布,勝者立即可用腳去踩一下對方,而對方也可及時敏捷地躲閃,接 著再猜再踩,在規定的時間里,踩到對方次數多者為勝。
4.負重蹲起、滾球游戲、木頭人造型、跳擲游戲、聞信搶球、看誰反應快販販販販販販
8. 求幾個體育課用的游戲
一:「籃球與乒乓球」
方法:游戲者圍成圈。游戲開始,教師指定任何一人從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開始游戲,第一人說:「籃球!」同時兩手做成乒乓球的樣子。第二人應接著說:「乒乓球!」 同時兩手做成籃球的樣子。如此交替進行。如果某人發生錯誤,必須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然後從發生錯誤的人開始,繼續游戲。
規則:①必須講話與手勢同時進行。②前後兩人之間不能停頓時間過長,否則為失敗。
教學建議:也可以採用說高低、胖瘦等,並做出相反意思的動作來進行游戲。
二:「隊列練習」。
方法: 游戲者圍成圈。游戲開始,教師指定任何一人從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開始游戲,第一人說:「立正!」同時做稍息的樣子。第二人應接著說:「稍息!」 同時做成立正的樣子。。第三人應接著說:「向左轉!」 同時做向右轉。第四人接著說:「向右轉」 同時做向左轉。如此交替進行。如果某人發生錯誤,必須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然後從發生錯誤的人開始,繼續游戲。
規則:①講話與動作必須同時進行。②前後兩人之間不能停頓時間過長,否則為失敗。
三:「指部位」。
方法: 游戲者用食指指著自己的鼻尖。游戲開始,游戲者必須連續不間斷地給自己下達七個口令,如「眼睛-耳朵-頭發-嘴巴-眉毛-牙齒-喉嚨」等,在下達每個口令的同時,食指必須指向錯誤的部位。七個口令中只要有一個口令言行一致。則為失敗,失敗者必須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
規則:動作必須到位清楚,否則為失敗。
以下3種方法可任選一種.一對一比賽,3次2勝
.2人面向,兩腳左右開立,足尖與對方足尖相觸,兩臂在胸前彎曲,掌心向前與對方手掌互貼.教師吹哨後,2人一掌用力互推,迫使對方腳步移動為勝.
2.2人面向相距兩臂左右開立,教師發令後,2人推對方手掌,以使對方失去平衡為勝,在互推中可採用假動作.
3.2人面向,相距一步,各將左腳提起並用左手握住自己的左腳踝關節,以右腳站立.教師發令後,2人互用右手推對方,迫使對方左腳著地為勝.
方法:學生沿圓圈慢跑,在跑動中,教師發出"幾人一組"的口令後,幾人迅速將手瓣在一起,多餘的學生為失敗。
規則:
1.跑動中保持間隔距離。
2.允許打亂隊列主動組合。
要求:反應迅速,跑動積極。
方法:全體同學按逆時針行走,1~4報數後,每人記牢自己的數字。當教師喊"2"時,所有的2數同學立即向前跑去,追趕前面一個2數的同伴,跑一圈後仍回原位。
規則:
1.追跑時一律在圈外1~2米范圍內進行,不得在圓內或穿梭跑,不得跑向遠方。
2.手觸到前者的任何部位算捉到,但不得對同伴猛擊。
求:不是追趕的同學,仍保持一定距離,不幹擾別人追趕。
方法:全班站成圓圈,按1~2報數,並逆時針慢跑。
當教師喊"1"時,則所有"1"數停步原地站立,"2"數同學繞"1"數向前做"S"蛇形跑。教師喊"2"時,則"2"數同學止步站立,"1"數同學繞"2"數向前做"S"蛇形跑。
規則:
1.叫某數後,該同學不得向前跑動。
2.不可變速,不許超越前者。
3.止步站立者,不得故意阻擋跑者。
要求:注意聽信號,起動和止步都需要快,保持間隔。
方法:每人用一根跳繩在地上圍成一繩圈,繩圈隨意分布在規定范圍內,但圈之間最少相距1米,教師無繩,不擺圈。開始在教師帶領下,在圈間的通道上做各種行進間准備活動,當教師突然發出口令後,教師與學生立即各搶佔一圈,未佔到圈者為失敗。
規則:
1.行進間准備活動時,不許從圈內通過。
2.先進圈者算佔領。
3.搶占時不允許做推、擠等侵人犯規動作。
要求:做操時始終要注意領操人動作
方法:教師立於圓心。學生按逆時針行進。當教師雙手上舉時,學生做足尖步走;教師手下舉時,學生做矮子步走;教師右手側舉時,學生面向圓心,向右做側並步跳。教師左手側舉時,學生面向圓心,向左做並步跳。
規則:做動作中始終注視教師,不得效仿他人。
要求:反應要快,變換動作迅速無誤。
附註:第二次做時,教師動作不變,同學動作顛倒一下,即,教師手上舉,學生走矮子步;教師手下舉,學生走足尖步;教師右手側舉,學生面向圓心,向左並步跳;教師左手側舉,學生反之
解脫接力
一、游戲准備:選籃球場一塊,准備兩根70厘米長的繩子,每根繩兩端各扎一個圈結,分別放置在中線兩側地上。
二、游戲方法: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各派一人站在同一端線兩側,餘下的學生各成一路縱隊站在另一端線後方。 比賽口令發出後,兩排頭跑到中線處,兩大拇指套入繩端圓圈內握好,左(右)腿從左(右)臂外側插入繩後,接著右(左)手將繩從頭上繞至背後並抽出右(左)腿。繩子放回原位後跑到對面端線,與同伴手拉手(異側手勾握)左腿或右腿跨越過手,接著右(左)腿抽出,並接替原來人的任務。原來人跑回起點,與第二人擊掌後,至隊尾休息。第二人接到擊掌信號後,做同樣動作。如此依次進行,先做完的隊
為勝。
三、游戲規則:1、無比賽口令或擊掌信號,判無效。
2、按規定順序,動作規范。
四、教法建議:1.游戲時,男女生要分開。
2.適合初中生選用。
築鐵路
一、游戲准備:
在場地上劃一條起跑線,線前5米處並排4面小旗(視隊數而定)間距2一3米。在小旗前25米處各放一個實心球,體操捧若干。如圖1-41所示:
二、游戲方法:
把游戲者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隊,每人手拿一根體操棒,站在起跑線後,裁判發令後,各隊第一人持體操棒跑到小旗前,將體操棒放在地上當「枕木」或「鐵軌」,然後迅速向前跑,繞過實心球跑回本隊,拍第二人的手後站到隊尾;第二人跑過小旗將體操棒同前人一樣參加架路,跑回拍第三人的手。如此依次進行,最後以鐵路築成得又快、又整齊、又好的隊為勝。
三、游戲規則:
1.築好的「鐵路」像鐵路,亂放和不像鐵路者算失誤。
2.後一人需與前一人擊掌後才能跑。
四、教法建議:
1.鐵路築法不作具體規定,讓游戲者自行施計和施工。
2.鐵路築成後,也可讓游戲者成縱隊,左手搭肩,右手握前者的右肘,
從起跑線起跑,排頭跑到紅旗處拿起紅旗舉起前進。其餘隊員右手模仿車輪轉動,通過鐵路線繞過實心球跑回起點。先回到起點,隊伍整齊者為勝。
播種
(一)游戲目的:
發展學生的速度和敏捷性,培養其快速和協調的能力。
(二)准備工作:
1.在排球或籃球的場地上,在兩半場內中心處和四角處,畫直徑為1米的圓圈5個。
2.小沙包8個,每4個一組分別放在兩個中圈內。
(三)游戲的進行:
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個隊,各成縱隊面對場內,分別站在兩條端線中心點的線外。
游戲開始,聽到教師發令後,排頭跑至中間圓圈拿起一個沙包,用墊步加跨步的跑法把沙包放入1號圈內;然後回到中心圈再拿一個沙包,照前方法將沙包放入2號圈內,以此類推把4個沙包放完後要跑進中心圈再返回本隊,拍第2人手後站至隊尾。第2人依前順序依次將沙包一個一個收回中心圈後,跑回本隊,全隊依次將沙包分開和收回,最後先完成的隊為勝。
(四)游戲規則:
1.沙包必須放入圈內,不準拋擲,如未能放入,必須放好後,才准繼續向下進行。
2.每次拿、放沙包時,必須有一隻腳踩到圈內。
3.換人時,必須擊掌後,第2人才准起動。
(五)教法建議:
1.沙包和圈數可適當增減。
2.採用什麼步法,可根據情況進行變化。
觸球追人
(一)游戲目的:
訓練學生快速起動和急停,發展其速度和靈巧。
(二)准備工作:
1.在場地上畫一個中心點,以此點為中心,再畫一個距角頂為3米的等邊三角形。
2.實心球一個,放在三角形的中心點上。
3.手榴彈或其它立柱3個,分放在三角形的角頂處。
(三)游戲的進行:
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甲、乙、丙3個隊,各成縱隊面向中心點,站在角頂立柱或手榴彈後兩米處。
游戲開始,各隊排頭站在頂角處,做好起跑准備。教師發令後,各隊排頭按規定路線進行跑動和觸摸球;並甲追乙、乙追丙、丙追甲,在繞一周跑回原處前追到(以手拍背)時,即為本隊得1分,隨後站到本隊隊尾;第2名學生按同樣方法進行,直至全隊做完,以得分多的隊為勝。
(四)游戲規則:
1.追拍時,必須按規定繞過立柱和觸摸球的路線進行跑動。
2.觸摸球時,不得使球滾動,若球被移動必須放回原處後才准繼續跑。
(五)教法建議:
此游戲的三角形可改為四邊形、五角形等,按角數分隊,以增加游戲的人數。
穿梭跑
目的:培養靈活性和判斷能力。
准備:場地一塊。
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甲、乙兩隊,兩隊前後相距兩米均成一路縱隊站立。
游戲開始,乙隊根據教師的動作,不斷迅速地變換方向和做定位操。甲隊隊員從乙隊每人中間做曲線穿梭跑,當甲隊隊員全部通過後,甲乙兩隊同時交換任務。
規則:乙隊隊員必須根據教師的動作,做統一操,不得有意打擊甲隊隊員。甲隊隊員通過時,不得碰觸乙隊隊員,碰一次者負1分。但如遇到難以通過時可稍停片刻,待機而動,負分少的隊員為勝。
目的:發展速度、靈敏和力量。
准備:15-20米正方形場地一塊。
方法:選出學生的1/3做追逐者,其餘做被追逐者,在場地內,劃1.5米為直徑的圓圈為禁區。開始後,追逐者將抓到的被追逐者送到禁區。沒被抓到的被追逐者可以設法避開追逐者去營救禁區里的人,以手拍著即可。
規則:追逐者用手拍到即為抓到。禁區內的人不得自行離開。
圓形曲線跑
目的:提高奔跑能力。
准備:學生手拉手成圓圈
方法:學生用一、二報數的辦法分成甲乙兩組輪流做「障礙物」和曲線跑。按規定的圈數和要求做各種練習,以時間最少跑回原位的組為勝。兩組交替做練習,可根據情況不斷變換方法增減難度。
規則:1.「障礙物」應站在圓圈上。
2.曲線跑者應按要求做各種練習。
聽信號
目的:發展靈敏性。
准備:排球場或空地。
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甲乙兩個隊。
比賽開始,教師發出一聲哨音後即計時,甲隊隊員追拍乙隊隊員。教師發出兩聲哨音時,乙隊隊員反過來拍甲隊隊員。當聽到教師發出第三聲哨音時,則全體學生原地站好。游戲進行到一定時間時,以隊員拍到的對方次數多的為勝。計算集體得分時,則將每隊個人的得分相加,以積分多的隊為勝。
規則:必須在聽到教師哨音後,才可做規定動作。逃跑者必須在規定的區域內奔跑,越出者以被拍及論處。
喊號追人
目的:發展速度及反應能力。
准備:在空地上,劃一直徑為10米的圓圈。
方法:學生站在成圓圈,從排頭開始1-4向後報數,要求每人記住自己的號數。
游戲開始,每人按規定方向沿圓圈慢跑,在跑步中聽到教師喊「某」號時,該號數的人立即離隊從隊外沿圓圈向前疾跑去追趕前邊的同號人。在跑回原位之前以手觸及前面同號者得1分,如追不上,跑至自己原位時歸隊,重新開始。
規則:追逐者必須從圈外跑。沒聽到號者不得阻擋。
圓圈接力
目的:發展速度。
准備:在場地上劃一個直徑為10米的圓圈。
方法:將學生分成兩組,人數相等,每組第一人站在一起跑線後,做好起跑姿勢。聽到教師發出口令後,迅速起跑,沿著逆時針方向繞圈外跑一圈。當對方隊員跑過本方起跑線後本方第2人走到圈外站到起跑後面,准備起跑。跑者用手觸及接力者的手時,接力者迅速起跑,依次進行,最後1個人先到達本隊起跑線者為勝。
規則:跑時踏上或踏入圈內判為犯規。沒有拍到手而搶跑者,令其重新起跑。因過早站在起跑線上,而影響對方跑者為犯規。
蛇戰
目的:發展靈敏素質。
准備:根據學生的人數,平均分成幾個組,使每組在5-10人之間。
方法:每組站成一排,後面的人抱住前面人的腰組成一個整體。
游戲開始的命令下達後,各組之間相互混戰,如有一組排頭抓到另一組蛇尾時,被抓到的一組立刻淘汰出局。最後,沒有被抓到尾巴的一組,即是優勝者。
規則:被抓尾巴時,則淘汰出局。蛇腰脫節時,排頭抓到另一組排尾無效。
攻關
游戲目的:發展靈敏、速度素質。培養克服困難的精神和對時間、空間的判斷能力。
游戲方法:畫兩條相距25米的平行線,中間每隔5米畫一條長3米的平行線,每條短線的一端畫一個直徑2米的圓。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4-6隊;第一輪比賽第一隊先守「關」,守「關」隊每兩行持一條長繩分別站在四條短線兩端適當的位置上,組成四道有防守的「關」,其餘人擔當裁判工作;第二、三、四等隊站在場地一端橫線後。
游戲開始,各「關」開始按同方向正搖繩,同時數數,數到5!的時候,第二隊開始攻關,攻關者可通過各種方法通過搖動的長繩(如跳過、從繩下跑過),以不被繩觸及,安全沖過四道「關」者為「破關」而得1分;攻「關」時若觸及長繩就算被捉住,應退出遊戲,並站在該「關」旁邊的小圓圈內;第二隊做完後,站在另一端線後;然後第三、四隊依次攻「關」,以得分多的隊名次列前,以上為一輪比賽,還可以進行循環賽,計算各隊得分,以得分多或捉住攻「關」者多的隊為勝。
游戲規則:搖繩者必須按規定的方向、幅度和適當節奏搖繩,不得忽快忽慢,或改變搖繩速度;搖繩者數到「5!」時,攻「關」隊必須及時攻「關」,不得拖延時間。攻關隊員不得繞「關」過去。
踩影子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快速奔跑能力及學生快速反應的能力。
游戲方法:學生每兩人自由組合成一組,在規定的范圍區域開展游戲活動,一人奔跑躲閃,另一人去踩奔跑同學頭部的影子,踩中後交換。
游戲規則:1、必須在規定活動區域中開展活動。
2、踩影子時,只能踩奔跑同學頭部的影子。
3、踩影子的同學不允許用手去拉奔跑的同學。
拉網捕魚
游戲目的:發展學生快速奔跑素質和協調配合及躲閃能力,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培養小組成員的團結協作精神。
場地器材:籃球場大小的平坦場地。
游戲方法:把(男生或女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雙方猜拳確定漁民和魚的角色。漁民必須3人或3人以上結網捕魚,不準抓魚,魚在規定的場地內自由跑動,魚筐設在場內一角,捕到的魚在魚筐內不能跑走。
游戲規則:1、魚游到場地外算被漁民捕到,由漁民捉到魚筐內。
2、單個或兩個漁民抓魚時,魚可以拒捕,告訴裁判不計數。
3、比賽採取3局2勝制。
游戲罰則:失敗的對為獲勝對唱兩首對方點的校園歌曲。
游戲建議:擴大場地和未捕到的魚可以救被捉到的魚(雙方拍一下手即可)來增加運動量
圓圈追逐
游戲目的:
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和奔跑能力,培養積極進取精神。
游戲准備:
1.游戲器材:手絹6個。
2。場地:在平整場地上畫一個圓,直徑的大小按參加人數而定。
游戲方法:
游戲者在圓圈上站立(面向圓心),左右相距一臂,教師在圓心處站立。6個手絹等距離分發給游戲者。游戲時,游戲者按逆時針方向依次傳遞手絹,當聽到哨聲後持手絹的游戲者迅速起動按逆時針方向追逐前面的游戲者,如在一圈之內追上,被追者為失敗,如一圈之內未能追上,則所有持手絹跑的游戲者返回原位繼續傳球進行游戲。
游戲規則:
(1)傳遞手絹時要手遞手的傳遞,不得拋傳。
(2)追拍時不得遠離圓圈。
(3)追拍者不得用力推、拉、打對方。
(4)游戲者必須持手絹追拍,否則追拍到無效。
一、游戲准備:
場地上劃一半徑6米的大圓圈,離大圓圈5米處劃6個半徑50厘米的小圓圈互相間隔相等。離大圓圈8米劃6個半徑50厘米小圓圈,互相間隔相等。如圖1-19:
二、游戲方法:
游戲者14人,一、二報數,每個人編一個號(1號或2號),在大圓內面向圓心牽手。游戲開始,教師鳴笛一聲,逆時針方向走,鳴笛兩聲順時針方向走,適當時候教師先說一個省名,接著說一個省會名或先說省會名後說省名。先說者為1號,後說者為2號,之後鳴笛3聲,省名者立即跑去占外圈小圓,省會者立即跑去占里圈的小圓。未佔小圓者給大家表演一個小節目,游戲重新開始。
三、游戲規則:
鳴笛三聲才得占圈,占圈時不得推拉同伴。
四、教法建議:
1、教師先講解游戲方法、規則,經過練習後正式進行比賽。
2、適合中學生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