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專家老師解答一下明代鑄造宣德爐的失蠟法鑄造的蠟是什麼材質的蠟
在古代是用蜂蠟和牛油的混合物。現在多用地蠟。
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
2. 鑄造蠟具有粘性的原因
找鑄件訂單,學鑄造技術,請登錄:鑄件訂單網
有粘性主要跟鑄造蠟的構成成分有關系:
鑄造蠟性能說明整理如下:
組成
石蠟60%、棕櫚蠟25%、地蠟l0%、蜂蠟5%.
石蠟是口腔修復用蠟的基本原料,系石油高沸點產物,其主要成分是26~30碳原子的碳氫化合物(或稱鏈烷烴)。其分子結構式為:CH3-(CH2)N-CH3n=26~30.一般石蠟的熔點范圍是44~65℃,分子量高的石蠟熔點較高。石蠟的流動性好,冷卻凝固後有一定的收縮性,但收縮比較小,硬度低,質鬆脆,易折斷,雕刻性較差,熔於苯、醇、氯仿而不溶於酸。
地蠟主要成分為二十九酸與二十四醇。溶點范圍68-72℃。熔點較高的在65-95℃之間,其結晶結構精細,韌性和柔性優於石蠟。加入在鑄造蠟中,除韌性好外,還具有光澤度高的優點。
蜂蠟是一種脂類化合物,主要由十六酸、蜂花酯,加上飽和與不飽和的碳氫化合物以及高分子有機酸組成,整理其分子結構式為CH15-H31-COO-C30H61.呈白色、黃色或黃褐色。在室溫下有韌性,口腔溫度時具有可塑性而帶粘性。在鑄造蠟中的作用是質軟,易彎曲,韌性、可塑性、雕刻性好,有光澤等優點。
棕櫚蠟為二十九酸與二十九醇及二十六酸與二十六醇的混合物。熔點范圍在84~86℃之間,呈黃綠色,光澤強,硬度高,脆性大。在石蠟中加入2%~3%的棕櫚蠟,可使石蠟的熔點從40℃提高到63℃。棕櫚蠟的加入,能提高強度。加入達瑪樹脂,可提高抗裂、抗脆性能,增加光滑性。精密鑄造蠟中含達瑪樹脂30%.
應用
鑄造蠟主要用於製作各種金屬鑄造修復體的蠟模。作為鑄造蠟,要求流動變形小於1%,熱脹率在20~30℃時不超過0.3%~0.6%,精確度高,強度好,保證蠟模在取出時不變形。鑄造蠟根據不同的修復需要,分為嵌體蠟和鑄造金屬支架蠟。嵌體蠟要求流動性好,軟化溫度合適,熱脹率小。鑄造金屬支架蠟,用於鑄造金屬支架、基托、固位體等的蠟模,在性能要求上,可稍低於嵌體蠟。鑄造蠟的形狀,除塊狀和條狀外,還有成品的網狀蠟、皺紋蠟、支架蠟、卡環蠟等,根據臨床需要選用。
3. 精密鑄造蠟、鑄造蠟對人體有害嗎都有哪些
看 是那種鑄造蠟 要是蜂蠟的話 成分是酸類、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沒有什麼 毒害,石油成分的鑄造蠟問世有毒的.含有苯環構造物,致癌因子 須小心用!
4. 鑄造蠟和石蠟區別
石蠟
Wikipedia,自由的網路全書
石蠟(paraffin wax ),又稱晶形蠟,碳原子數約為18~ 30的烴類混合物,主要組分為直鏈烷烴(約為80%~95%),還有少量帶個別支鏈的烷烴和帶長側鏈的單環環烷烴(兩者合計含量20%以下)。石蠟是從原油蒸餾所和的潤滑油餾分經溶劑精製、溶劑脫蠟或經蠟冷凍結晶、壓榨脫蠟製得蠟膏,再經脫油,並補充精製製得的片狀或針狀結晶。根據加工精製程度不同,可分為全精煉石蠟、半精煉石蠟和粗石蠟3種。每類蠟又按熔點,一般每隔2℃,分成不同的品種,如52,54,56,58等牌號。粗石蠟含油量較高,主要用於製造火柴、纖維板、篷帆布等。全精煉石蠟和半精煉石蠟用途很廣,主要用做食品、口服葯品及某些商品(如蠟紙、蠟筆、蠟燭、復寫紙)的組分及包裝材料,烘烤容器的塗敷料,用於水果保鮮,電器元件絕緣,提高橡膠抗老化性和增加柔韌性等。也可用於氧化生成合成脂肪酸。望採納
5. 鑄造蠟的主要成分是什麼,怎麼買了好幾回都不一樣,誰能給詳細說一下呢,謝謝了
一般鑄造用蠟分低溫蠟,中溫蠟和高溫蠟三種。高溫蠟一般用的少,因為生產費時間。一般砂鑄用低溫蠟,精密鑄造用中溫蠟
6. 熔模鑄造中,蠟模用什麼蠟做的
蠟模通常都用58°到62°的低溫白臘,加4%到5%的聚乙烯硬化。聚乙烯要加熱消融後,加入到消融的白臘中。
熔模精鑄主要由模具製造、蠟模製造、殼型製造及隨後的乾燥、焙燒、澆注、凝固等工序組成。蠟模是用來形成鑄件型腔的模樣, 要獲得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高的鑄件, 首先蠟模本身就應該具有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
而蠟模製造過程中影響蠟模尺寸精度的因素比較復雜,工藝參數較多,所以蠟模尺寸精度變化范圍比較大。
此外,蠟模本身的性能還應盡可能使隨後的制殼等工序簡單易行。為得到高質量的蠟模,除了應有好的壓型(壓制蠟模的模具)外,還必須選擇合適的制模材料和合理的制模工藝。
(6)鑄造蠟的主要成分是什麼擴展閱讀
當射蠟溫度高於58℃時, 壓制的蠟模表面光滑,而當射蠟溫度低於51℃時,蠟模收縮較小,但表面明顯變粗糙,甚至在蠟模表面產生流痕。
當射蠟溫度較高時,處於糊狀的模料中的固體析出相是微晶相。
因此,模料能夠反映模具內表面的粗糙度,蠟模表面很光滑。隨射蠟溫度降低,模料中有較粗大的晶相析出,導致蠟模表面變粗糙,同時由於模料的流動性及充填性顯著下降,模料在流動過程中的流平能力下降,從而在蠟模上產生以注蠟口為中心的弧狀形式向外擴展的流場波紋缺陷,顯著降低了蠟模的表面質量。
提高射蠟溫度,蠟模表面逐漸光滑,但是相應的收縮率也增大。模料射入模具以後,緊靠模具的表面首先形成一層凝固層,射蠟溫度高,凝固層內壓力消失時的模料溫度就高,收縮率增大。
從而降低蠟模尺寸精度,同時在蠟模轉角處,由於折算厚度大,出現了明顯的蠟模收縮變薄缺陷,因此射蠟溫度不宜過高。根據上述分析,壓制蠟模時的合適射蠟溫度為56-58℃。
7. 古代熔蠟鑄造所用黃蠟是什麼材料
黃蠟又稱作「蜂蠟」;也有地區稱作:黃占; 蠟; 蜜跖; 蜜蠟; 白蠟; 蜂蠟為蜜蜂科動物中華蜜蜂等分泌的蠟質,經人工精製而成的塊狀物。春,秋季,將取去蜂蜜後的蜂巢,入水鍋中加熱熔化,除去上層泡沫雜質,趁熱過濾。
8. 鑄造蠟的主要成分是什麼,怎麼買了好幾回都不一樣, 請問他們的成分比例大概是什麼養的一個值呢
一般鑄造用蠟分低溫蠟,中溫蠟和高溫蠟三種.高溫蠟一般用的少,因為生產費時間.一般砂鑄用低溫蠟,精密鑄造用中溫蠟
9. 什麼是鑄造蠟
主要是用於鑄造用蠟胚生產,在鋼鐵、鋁合金、銅合金等的鑄造中起成型的作用,也就是說先用蠟來做成產品的形狀,這個鑄造的關鍵步驟,不可或缺。鑄造後面的工序是蠟胚組樹,然後制殼、風干、熔蠟、澆鑄等工序。
10. 鑄造用蠟屬於什麼蠟
一般都用58°到62°的低溫石蠟,加4%到5%的聚乙烯硬化。聚乙烯要加熱融化後,加入到融化的石蠟中。以上說的是水玻璃工藝。如果是硅溶膠工藝,一般用中溫蠟,溶點在70到80度左右吧。
熔膜:熔模鑄造又稱失蠟鑄造,包括壓蠟、修蠟、組樹、沾漿、熔蠟、澆鑄金屬液及後處理等工序。失蠟鑄造是用蠟製作所要鑄成零件的蠟模,然後蠟模上塗以泥漿,這就是泥模。泥模晾乾後,在焙燒成陶模。一經焙燒,蠟模全部熔化流失,只剩陶模。一般制泥模時就留下了澆注口,再從澆注口灌入金屬熔液,冷卻後,所需的零件就製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