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絲印器材的介紹
絲印器材,是專為生產銷售絲印耗材,提供絲印技術服務的公司為主的。他以銷售製版型的:柯圖泰水菲林、感光漿(分進口國產的,又分水性油性的)鬼影膏、磨網膏、脫脂劑、脫膜粉、水菲林、上漿器、沖網槍(分電動氣動的)、設備:曬版機、烘版箱、拉網機、烤箱、沖版台。絲印加工特用的:絲印台、手動絲印台又加手印台、真空吸氣手印台、半自動絲印機、千層架等
⑵ 曬版機的製作需要什麼,工作原理!
曬版機的製作部件
曬版機主要由機架、真空抽氣系統、燈具和電氣控制系統等四部分組成;原先的曬版機光源主要是高壓汞燈、鏑燈和氙燈,上世紀80年代末已更換為金屬鹵素燈-碘鎵燈,它是目前為止尋找到的最合適的曬版光源。
曬版機的工作原理
曬版機主要用於製作印版(PS版、絲網版等)的一種接觸曝光成像設備,利用壓力使原版與感光版緊密貼合,以便通過光化學反應,將原版上的圖像精確地曬制在感光版上。
曬版機的質量指標
真空度:也就是原版(如菲林)和PS版貼合的緊密程度。目前我國的行業標準是:在工作過程中印版應保持與玻璃表面的完全接觸,真空系統應能在60s內獲得80kPa的真空,工作期間真空度不應下降。
光照均勻度:衡量曬版機品質最重要的指標。 國內的行業標准JB/T 9108-1999 是:工作面上的照度均勻度不得小於86%。
曬版機的技術要求
曬版機在印前設備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製版的質量,而對其實施保養在印刷生產工藝的環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依據國家對曬版機技術條件的規范要求,要選擇使用的曬版機必須是按JB/T 9108-1999 行業標准生產的曬版機,一台性能優良的曬版機應滿足以下要求:
(1)工作環境溫度應在0-40℃,相對濕度要小於80%;工作玻璃應符合GB 4871-1995中一等品的規定。有效工作表面不得有劃傷、氣泡、霉變等缺陷;工作面的照度均勻度不得小於86%。、
(2)在工作過程中印版應保持與玻璃表面的完全接觸,真空系統的真空調節的最小范圍為0-86.6kPa(0-650mmHg);關閉曬版機電源後5分鍾曬版機的真空度不得降低20kPa(150mmHg)。
(3)曬版機的工作玻璃表面溫升應不大於20℃。
(4)曝光控制系統帶定時器的曬版機其重復曝光時間誤差應小於±1%。
(5)曬版機對光源的要求:首先應根據PS版的感光特性來選擇光源,PS版的感光范圍一般在280-450nm,因粘貼膠片的片基和曬版機玻璃對320nm波長以下的光具有較強烈的吸收作用。
(6)曬版機在電源電壓波動±10%的情況下應能可靠工作;工作雜訊應小於70dB;短接的動力電路與保護電路(包括機座)導線之間的絕緣電阻不得小於1MΩ;曬版機要有可靠的防紫外線裝置。
⑶ 宣傳片拍攝需要哪些器材
拍攝宣傳片要准備一下道具:
攝像機、滑軌、三腳架(使鏡頭穩定)版、搖臂、錄音筆、權挑桿話筒(保證收音,不能省)、反光板等。
這些算是製作公司(全道文化)拍攝時用的器材,你要是自己製作,條件受限的話,可以把搖臂、滑軌等去掉,也可以去租借。
⑷ 請問拍攝需要的器材有什麼呢
附屬設備腳架,快門線,閃光燈,電池,儲存卡,頸帶,手帶,膠片掃描儀:常見的膠片掃描儀分為130幅面(底片尺寸為24mm×36mm)、120幅面(底片尺寸為150px×112.5px或150px×150px、150px×175px)、4英寸×5英寸或者更大幅面。此外,按照適用范圍劃分有工業用滾筒掃描儀。膠片和滾筒都涵蓋民用反射稿掃描功能。鏡頭這個是廣大攝影愛好者又愛又恨的東西,隨著品牌單反廠家的不斷升級換代,它的更新速度也是相當快的。而且原裝鏡頭的價格也不菲,是追求器材的那些「器材黨」永遠也沒法滿足的東西;相機濾鏡相機濾鏡就是安裝在相機鏡頭前用於過濾自然光的附加鏡頭。
⑸ 拍證件照需要那些器材
1、證件照拍攝可移動專用架一套
最高工作高度:1960mm;最低工作高度:700mm;凈重: 4.2kg;最大承重:10.5kg;最大管徑:30mm;便攜箱箱體: 1200mm*600mm*660mm。
2、證件照拍攝專用閃光燈一套
包含:主燈、輔燈、發燈、背景燈各一組以及鋁箱包裝一個。
3、證件照拍攝背景布一套
包含:紅白藍三種規格。
4、大畫幅拍攝相機一台
(5)曬版器材要哪些擴展閱讀
拍攝技巧的總體原則
1、要突出主體
人像攝影當然主要是拍人啦,因此重點是表現人,即使景物再美也是陪襯。你要把MM拍得和綠豆那麼大,回去就等著跪主板吧。
2、「一白遮三丑」
所有MM都希望皮膚白凈細膩,因此拍攝時盡量讓臉部受光充分,並可以通過曝光補償增加1/3到1級曝光,這樣可弱化瑕疵,嫩白皮膚。
3、靈活處理角度
每個人都有自己好看的一面,稍微胖一點的MM可以嘗試俯視拍,正臉不太好看就拍側面。學會觀察分析,你的作品一定會得到MM的贊賞。
⑹ 絲印網版要怎麼曬版才耐用我這沒有曬版機~求高手解惑!
你這里說的不耐用指的是網布還是感光膠。
絲網的話要選雙絲就耐用點
感光膠的話,要選好用的,目前比較牢固的牌子有柯圖泰6000,8000,7000等不過國內假的太多了,村上9500也可以不過是小日本產的,大家抵制啊。柯特1788也不錯不過是紅色適合精細度高的產品。以上是油性的,
如果你袋子用的是水性墨,就要用水性感光膠,這類的話國產的感光膠就做的不錯,有北京,江山,柯橋等產地,牌子我就不說他們沒給廣告費哈。
硬膜劑的話,要用雙組份的才好,還有你沒曬版機,那沒紫外線照,要增加爆光時間,還有在戶外進行第二次爆光,時間越久越好。
⑺ 膠片曬版法製作柔性印版時需要使用哪種類型的膠片
柔性版印刷所使用的版材主要有兩大類。
橡皮版材和感光性樹脂柔性版材使用橡皮版的多為模鑄橡皮版,感光性樹脂柔性版材現在被廣泛應用。
膠卷又名底片,菲林,是一種成像器材。現今廣泛應用的膠卷是將鹵化銀塗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種底片為軟性,捲成整卷方便使用。
⑻ 攝影工作室需要哪些攝影器材
開攝影工作室的話,我想剛開的話預算也挺緊的,建議不要買過於專業貴重的器回材,等日後做大了答再升級,關鍵是攝影美工技術和商業技巧。首先柔光箱。柔光傘,影室燈(三盞左右)背景布當然少不了,建議買歐寶的,既便宜,質量也不錯。機身的話建議尼康d300或者S5 pro,前者比較貴要九千多,後者六千多,預算緊建議後者,色彩很好,影樓的經典機器。頭配個18-70,和80-700(多為外拍用)應經足夠用了,不必要配那些很貴的牛頭,牛頭的效果多數會被後期處理掉,加上預算緊,不實際。而佳能的話,40d應經夠用了,狠心點就上5d。頭前者陪個17-85和70-200 2.8(多為外拍用)已足夠,5d的話就17-40加70-200 2.8,70-200 2.8可以買二手的,挑個成色好的也就6000多,不過預算緊張還是選40d那套方案,等生意做大了買部大馬三玩玩
⑼ 拍證件照需要那些器材
拍證件照需要的器材:
1、證件照拍攝可移動專用架一套。最高工作高度1960mm;最低工作高度700mm。
2、證件照拍攝專用閃光燈一套。採用主光、輔光、發光、背景光四個同步閃光燈一體的整合燈架,全金屬鋼材,可拆卸安裝。
3、證件照拍攝背景布一套。包含紅、白、藍三種規格。白色背景:用於護照、簽證、駕駛證 、身份證、二代身份證、駕駛證、黑白證件、醫保卡、港澳通行證等;藍色背景:用於畢業證、工作證、簡歷等;紅色背景:用於保險、醫保、IC卡、暫住證、結婚照等。
4、大畫幅拍攝相機一台。
(9)曬版器材要哪些擴展閱讀
證件照的拍攝技巧:
1、以長焦距鏡頭為主要拍攝鏡頭(120型相機的約250mm左右鏡頭,或135型相機的135mm左右鏡頭),取其短景深功能。
2、依人像公式構圖法的原則,直接框取特寫、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構圖,大約是距離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輕易拍得。
3、曝光時,需依人像攝影的特點,多開1~2檔光圈補償,以使臉部質感較為亮麗。人物臉部的光線柔和亮麗,是拍攝此類型照片的重點。
4、為了製造亮麗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塊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點。
5、沖印時,最好依後加工處理技巧加上沖印柔焦處理,全面性的柔化膚質後,即可達到整張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
6、應多變換主題人物的造型或道具,否則拍照張數多時,視覺重點會毫無變化,構圖、景深以及拍攝技術類同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
7、設計好主題人像的造型風格,選擇適合整體表現的場景,做好先期的主題與場景設計作業。
8、平時應多培養美學構圖的能力,並在拍攝時擬定好主題人像與場景之間的整體構圖計劃,不可落入人像公式構圖的俗套,而拍成特寫類型的照片。
9、解析並運用現場採光情形,用加減運作的方法融入所要拍攝的人像主題,在場景環境中,控制採光的突出表現,而不落入一般紀念照的平光通病。
10、控制景深的長短,製造動人與高層次的景深表現,不可落入一般生活照的雜亂模式。
11、選擇最適當的拍照時機按下快門,掌握住人像的生動感與景象的藝術感,拍攝出完美的人像帶景藝術作品。
12、拍攝此類型照片,最主要的是底片的選用,只要用黑白底片,即可沖印出此類照片的調子。
⑽ 外出拍攝旅行大片,需要准備哪些器材
首先我們需要確認旅行是自駕游還是背包游。
二者的區別就是自駕游基本上不太需要時時刻刻背著攝影包。
可以把大量的攝影器材放在車上。
停車拍照,並不需要太負重。
背包游就是不開車,坐飛機或火車抵達目的地,
離開賓館一天的拍攝需要全程背著攝影器材。
所以理論上自駕游可以多背點器材,
背包游器材盡量輕便些。
其次,需要考慮自身的背負能力。
有的人特別能背東西,
比如年輕人背個三四十斤的攝影包爬個雪山什麼的沒問題。
如果你是個小女子顯然攝影器材也是越輕便越好。
所以呢,我們要根據自己旅行的方式以及自己的體力來選擇攝影器材。
帶得多,帶的全,器材重--往往意味著更完美的拍攝效果。
帶得少,帶的精,器材輕--往往意味著更輕松的拍攝過程。
如果為了更完美而強背更多的器材,
往往會造成拍攝非常艱難,
這樣並不值得。
你拍攝時的心情,相比器材而言,
更加能決定你的照片質量。
如果是自駕游,可以選擇單反相機,
將各個焦距配齊,
而且要盡量選擇頂級鏡頭,
而不需要考慮鏡頭的重量,
比如變焦鏡頭方面可以配齊大三元。
如果對於某些焦段有特殊需要的,
可以在這個焦距上准備一支有著特大光圈的定焦鏡頭。
比如你喜歡拍攝星空,那麼14mmf/28可能就很重要。
多帶幾支鏡頭是沒錯的。
此外,要帶兩台機身,
兩台機身上面分別配兩種鏡頭--廣角一長焦。
如果你是背包游,可以選擇微單相機,同樣盡量配齊焦距。
我覺得16-35這個廣角變焦鏡頭(或者其他超廣角變焦)
和70-200mm這個中長焦變焦鏡頭
(80-400mm或者100-400mm鏡頭也是極好的),還是有必要的。
此外可以再配合一支35mm或者50mm左右焦距的大光定焦鏡頭,
如果這樣組合,兩台機身還是有必要的。
同樣,一台機身掛超廣角變焦鏡頭,
一台機身掛中長焦變焦鏡頭。
如果不想帶兩台可換鏡頭的機身,可以帶一台機身,
然後再隨身帶一個高畫質的卡片機作為補充。
如果只帶一台機身,可以選擇大變焦 旅遊 鏡頭,
比如索尼的24-240mm鏡頭(或者其他一鏡走天涯的大變焦比鏡頭)。
同時,可以再帶一支35mmf71.4或者55mm f/1.8(或者其他標頭)。
隨著 科技 的進步,現在相機成像越來越好。
其實很多機身、鏡頭一體機,
因為擁有很好的畫質以及超級大的變焦范圍,
所以這也是旅行的好選擇。
比如索尼的 RX10V或者佳能的G3X,都是很好的選擇。
記住幾點:
1.焦距盡量帶齊,廣角到長焦都要有--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
2.隨時有機器能提供你廣角或者長焦一-因為精彩的畫面往往存在短暫;
3.大光圈定焦鏡頭要盡量保證有一支--因為這會讓你的照片顯得迷人。
其實只要拍攝內容好,什麼拍攝設備都能拍攝出好照片,
但是更好的器材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好的拍攝效果。
對於旅行者來說,更好的器材也意味著更重的重量以及體積,
所以找到平衡點就可以平衡畫面效果和拍攝心情。
如果是自駕游,那麼一定要帶三腳架,
反正可以扔在後備廂里。
如果是背包游,如果不需要拍攝夜景,
建議就不要帶三腳架了。
因為這東西過不了安檢,
一般要托運,然後整天背著會很累的。
如果背包游但是有夜景要拍,
那麼建議帶輕便的旅行三腳架,
2000元左右價位的,碳素的,
可以收納起來的,越短越好。
而攝影包一般分為單肩包以及雙肩包兩種。
雙肩包:雙肩背著輕松,取用鏡頭麻煩。
單肩包:單肩背負沉重,取用鏡頭快速。
如果是准備跋山涉水,或者需要長時間背包,
再或者背的器材比較多,那麼建議選用雙肩包。
記住,雙肩包叫「背負系統」,就是讓你背著跋山涉水的。
如果是要拍攝城市題材、人文題材等,
或者帶的器材不多,那麼單肩包是選擇方向。
記住,單肩包叫「拍攝系統",
不是讓你長時間負重的。
如果你隨身帶了旅行腳架,
那麼建議你將腳架掛在單肩包上或者放到包里。
所以選擇單肩包時,盡量不要再考慮腳架了。
此外,我還有一個好建議:「背負系統」和「拍攝系統」都要。
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要准備一個雙肩包一個單肩包呢?
也不是。
「背負系統」靠雙肩包這是一定的,
但是「拍攝系統」還有一個好的選擇-一腰帶!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腰帶,
上面掛一些鏡頭袋,
裡面可以放鏡頭以及其他雜物。
這樣,長時間拍攝也不會很累,
取用也極為方便。
腰帶的缺點是對於器材的保護會不夠,
所以還是需要一個雙肩包在跋山涉水的時候用,
不需要跋山涉水的時候則可以用腰帶。
我是明慧先生,專注分享攝影知識和攝影作品!
感謝您能夠閱讀本文和關注點贊 。
您的點贊關注,
必定是我們內容創作者前進路上大大的動力,
後期也會推薦更加優質的內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