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土豪拍攝用什麼器材

土豪拍攝用什麼器材

發布時間:2023-01-21 00:21:47

㈠ 如何選擇合適的攝影器材

1、自己的需求。


攝影器材從五千以下的起步到數萬元的發燒,檔次分得很明晰,但是購買之前,一定要問清自己用這個器材拍什麼,如果只是玩玩,旅遊用,建議微單或小數碼足夠,如果打算在攝影上發燒,那就選擇單反。


2、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


攝影業有句玩笑話叫“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意思說得就是玩攝影是個相當費錢的愛好。器材並不是貴的就好,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財力,列一個計劃,逐步的采購器材,比如說第一步先買個什麼樣的單反機身,然後再考慮先進一件什麼樣的鏡頭,是廣角還是標頭,下一步再買進什麼器材。大部分的愛好者都是一步步的湊齊器材的,當然,土豪除外。


3、選購器材要選好自己偏好的品牌。


之所以如此,是進入一家之後,很難再做出別的選擇,器材之間並不通用,大到鏡頭,小到閃光燈到快門線,相互之間都不通用,因此,品牌的選擇也較為重要。


4、要了解自己向哪個方向發展。


比如說是喜歡風光,還是喜歡人文,還是喜歡小品、靜物,了解自己的偏好對於選擇第一件器材也很關鍵。風光就要考慮廣角,熟練掌握後考慮進一件中長焦;人像就要考慮進一件大光圈鏡頭,以保證背景的虛化能力等。

㈡ 求推薦一款微單相機

1、數碼相機(含單反、單電、無反、便攜機)的評判標准主要看兩大系統,一是操控系統,主要包括對焦精度、合焦速度、區域范圍、快門時滯、連拍能力、取景舒適度、續航能力、抗惡劣環境(沙漠、高寒、濕地等)能力、機身堅固度,等等;二是成像系統,包括感測器質量、鏡頭素質、圖像處理器技術等,其中感測器占像質的45%,鏡頭占像質的50%,處理器占像質的5%。數碼相機除了外觀各花各眼外 ,內在素質就是看這些要素,標準是一樣的。如果像質好,就是高畫質相機,如果操控系統再好,就是旗艦級相機;
2、現在當市的無反相機(微單)品牌主要有:哈蘇、徠卡、索尼、佳能、尼康、富士、賓得、適馬、三星、松下、奧林巴斯、柯達和小米13個;
3、、哈蘇。瑞典哈蘇微單只有一款,即哈蘇X1D,搭載加拿大Dalsa公司研發的5100萬像素中畫幅CMOS感測器,XCD卡口,這是目前畫質最好的微單,沒有之一,價格昂貴;
4、徠卡。徠卡的微單是T系列(typ701),搭載比利時新視覺公司(CMOSIS)研發的1600萬像素半畫幅CMOS感測器,徠卡是平民相機中的奢侈品,優點是畫質好,尤其是色彩極佳,有口皆碑,缺點是操控很一般,與昂貴的價格相比,操控最多處於中游地位。徠卡另有小巧的全畫幅旁軸相機,可換鏡頭,比微單更好,但不屬於微單行列;
5、索尼。索尼微單在產的是A系列,有全幅畫的A7RM2、A7SM2、A7M2等,還有半畫幅的A6500、A5000等。全部使用索尼自己研發的感測器,型號不同像素也不同,型號不同技術指標色彩深度、動態范圍、可用高感也不同(以下不再重復)。索尼是研發感測器的大佬,技術指標領先,寬容度(動態范圍)優秀,這都經過國際最權威的(沒有之一)第三方感測器評測機構法國DXO實驗室評測為證,索尼新款微單中都有很多業內領先的技術,不再贅述,但索尼微單的鏡頭呈兩極分化,高端的蔡司鏡頭和索尼G型鏡頭很好但很貴,低端的鏡頭比較差,缺少平民級的好鏡頭。索尼微單的優點色彩還原真實,缺點是自動白平衡偏藍寒,人像膚色不如佳能討喜;
6、佳能。佳能微單是EOSM系列,目前發展到M5。佳能微單搭載佳能自己研發的半畫幅感測器(型號不同),優點是RGB分色處理技術比較好,缺點是寬容度不夠好,雖然現在EOSM5感測器的寬容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不領先,這對於相機大鱷來說是不應該的,佳能並沒有把全部的最新技術投入到新產品中,佳能的「牙膏廠」綽號不是空穴來風。佳能微單的優點是人像色彩比較好,M5的全像素AF對焦技術也比較領先,缺點是JPG和RAW的像質差距比較大,直出塗抹比較厲害,但RAW壓縮率為14位,比其他微單的12位RAW壓縮率都要好(但不如哈蘇,持平索尼A7RM2)。佳能微單的原生鏡頭群比較少,需要通過轉接環才能使用佳能單反的鏡頭群;
7、尼康。尼康微單是J/V系列,搭載美國Aptina公司研發的1英寸2000萬像素感測器,優點是連拍很厲害,缺點是感測器面積較小。隨著1英寸感測器卡片機的普及化,尼康J/V系列微單的生命力比較有限;
8、富士。富士微單有高端的XT系列和入門的XA系列之分,搭載富士研發X-Trans CMOS感測器(也搭載普通的感測器,型號不同),採用了仿膠片的RGB像素無序排列,無需低通濾波鏡,故而解析度較高。富士微單的優點是直出色彩非常好,鮮明亮麗討好眼球,缺點是RAW格式也存在塗抹現象,且素質較好的的XF型鏡頭價格比較貴。現在富士發布了首款中畫幅微單GFX,很好也很貴;
9、賓得。賓得微單現在只有QS系列,搭載索尼研發的1200萬像素1/1.7英寸感測器,優點是色彩比較好,尤其是綠色,缺點是感測器面積太小,成像都不如卡片機。賓得微單是最小巧的手掌微單,作為玩具天下第一,作為工具毫無亮點;
10、適馬。適馬微單是SDQ系列,搭載柯達技術適馬專利的X3感測器,有半畫幅和H畫幅兩款。由於X3感測器的技術不同於通常的MSK感測器,RGB像素三層疊加,無需猜色,故具有無與倫比的畫質優勢,半畫幅的畫質可以抵得上中畫幅的質量,且適馬的ART系列鏡頭價錢適中素質良好,具備可以叫板蔡司、徠卡等頂級鏡頭的實力,適馬微單的缺點是必須使用RAW格式才能體現驚艷的畫質,對後期有要求,比較麻煩,而且弱光成像較差,夜間沒有腳架基本歇菜;
11、三星。三星微單NX系列,搭載三星自己研發的半畫幅感測器(型號不同),法國DXO評測三星感測器的的技術指標也很好,像質並不必其他微單差,但沒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特別是三星的品控有待提高。三星自己的鏡頭很差,高端的德國斯奈德鏡頭很貴;
12、松下。松下微單有GH、G、GX、GF系列等,搭載自己研發的4/3英寸感測器(型號不同),高端的GH系列是相機中拍攝視頻最好的,沒有之一,松下微單的優點是對焦很快,缺點是直出的色彩不領先。雖然松下的色彩近來進步飛速,但與其他廠家相比,色彩依然不具備優勢;4/3系統微單最大的優點是做到了畫質與便攜最佳平衡,鏡頭群支持強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松下的品控非常好,很少出現質量問題;
13、奧巴。奧巴微單有EM、EPL和EPM系列三大類,還有復古的PEN-F等,搭載索尼(也有一些松下的)研發的4/3英寸感測器(型號不同),優點是高端的機身五軸防抖業內領先,十分給力。奧巴的五軸防抖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奧巴作為4/3系統中的一員,優點與松下是一樣的,缺點是自動白平衡從來就沒有準過,偏紅,一旦關閉機內的暖色開關,該暖的色彩卻不暖了;
14、柯達。柯達微單S1搭載索尼研發的4/3英寸1600萬像素感測器,共享松下、奧巴等4/3卡口鏡頭。由於老柯達的技術人員大量流失,現在的柯達已不是從前的柯達了,柯達微單除了柯達遺留的品牌效應之外,並無特別的亮點;
15、小米。小米微單小蟻,搭載索尼研發的4/3英寸2000萬像素感測器,共享松下、奧巴等4/3卡口鏡頭。小米微單的亮點是當前唯一的國產品牌,國貨要支持,就不說缺點了;
16、樓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土豪級可選哈蘇X1D或者富士GFX,有錢人可選索尼A7RM2,小康可選富士XT2、拍人多可選佳能EOSM5,重視便攜可選4/3系統微單,抓拍為主可選索尼A6500、玩視頻可選松下GH5,愛國青年可選小米。

㈢ 攝影打鳥是不是需要投入很多錢,普通的器材可以嗎

實際上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2000之後數碼單反相機成熟和普及,設備已經越來越便宜和強大。說到自然攝影,特別是拍攝野生動物,包括鳥類,無非門檻是需要一隻達到400-600mm的超長焦鏡頭;固然原廠定焦400f2.8、500mmf4、600mmf4之類仍然昂貴和體積重量很大,但能夠達到作品級質量的低成本設備已經不難達到。

舉個例子,最基礎的配置選擇一台aps-c畫幅數碼單反相機現在預算3000-8000之內,一隻達到400mm焦距的100-400mm專業變焦鏡頭或者現在流行的150-600mm鏡頭,大概預算9000-13000左右。那麼實際一套基礎設備在1.5萬-2萬人民幣內,而且一旦技術運用得當完全可以生產非常專業的圖片質量了。

這類用戶對畫質要求較高,為了獲得更好和更多元的拍攝效果,持有多種器材是客觀需要:

對攝影發燒友,我覺得如果作品能實現價值(變現),收支均衡了,那就不算瞎燒;如果不能變現,有錢的話當然沒問題,但經濟不允許就不要盲目購置高新器材了,還是理性些較好。

二、專業藏家或土豪

這個不說啥,有錢,開心就好:

什麼貴買什麼,不用考慮任性還是理性:

三、普通家用者或非發燒友

對畫質沒有那麼高的要求,夠用就好,有的從來不卸鏡頭,也不換鏡頭,一台中端機身+一個大焦比頭足夠:

價格方面,一般需求萬元左右足夠,有一定需求的,配個入門全幅加2470,一萬六七也差不多了。

打鳥 首先是掌握相機中的各種功能 尤其是對焦 追焦 連拍 測光等各種功能的組合要掌握 第二心要靜 要有足夠的耐心 第三相機與鏡頭的投入 要根據經濟狀況 錢少 可配全畫幅機身一部 150-600mm鏡頭一枚 也可用索尼RX10第四代數碼相機 24-600mm 有錢可配高檔機身價格2-4萬元之間 鏡頭可配800定 600定 400定等等 第四拍鳥最重要的操作法則是預判式拍攝 這是拍飛版的重要手段 所謂預判式:就是拍落枝鳥 先將焦點對准鳥常落枝的位置 待鳥在落枝的瞬間 按下連拍 這樣就將飛鳥定格在空中 第五拍數毛版 一定要對實焦點 最好是對准鳥的眼睛 拍鳥的片子 鳥的眼睛看不清就是廢片。

如果初涉,佳能7D2+適馬(SIGMA)150-600mm F5-6.3 DG OS HSM|Contemporary(預算1W5左右)就可以了。我目前就用這組合。

如果不差錢+身強力壯+出大片,直接拋10W上專業級的鏡頭和機身。

拍鳥不要用c畫幅,當你拍飛板時要用高感,不然不是噪點多就是不實,我就是用77D的,現在升級又不份,想想還是等6D3吧。

你所說不過是呆鳥而已,真正需要最佳畫質的照片,那就是要超長定焦,表面雖說都要最好的動態,實則那是在挑戰最激動人心的一瞬間,所以說一分錢一分貨,絕不是輕易信口開河。

說什麼都沒用,拍鳥還是要看設備,一分錢一分貨,昂貴的設備自然有他它的道理,

也不一定要很多錢,如果你去遼寧庄河海王九島,那裡的海鳥不怕人,就在你身邊,一般的鏡頭都可以拍。但如果你拍的鳥怕人,你也可以提前在偽裝帳篷里,只露出鏡頭。這樣也不需要很長的鏡頭。

買個折返鏡頭就好了,多練習,手動折返一樣打鳥

㈣ 單反攝影入門基礎教程(1)——器材選購

人人都有手機,全民都能拍照。如果你因此喜歡上攝影,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入門,還沒有自己的相機的話,請往下閱讀。

這是一系列的攝影入門的基礎教程,幫助沒有基礎的攝影愛好者學習攝影。在第一篇里,針對還沒有相機的同學,我將會給出挑選相機的建議。畢竟,真正想玩攝影,沒有一台像樣的相機是說不過去的。

在接著往下閱讀之前需要先問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你是否是新手?

如果你已經有一些攝影的經驗,對相機器材有了解。那麼我相信你可以自己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可以直接跳過。反之,如果你覺得你還是新手,對器材了解有限,或者完全不懂,那麼請接著往下看。

第二,你是否是土豪?

如果你是土豪,很簡單,買最貴的。如果你不是,請接著往下看。

下面我將根據價格,這個最為敏感的因素來分別推薦。現階段微單相機已經占據了不小的市場,微單相機也越來越專業,我也將把微單相機包括進來,講述微單與傳統的單反的優勢與劣勢。

入門級相機有很多選擇,這一類的相機特點就是價格便宜,性能比較初級,但是較為均衡,基本的功能都有,也有針對新手的各種場景模式。通常入門級的相機都是搭配鏡頭以套裝的形式出售的。

如果你是新手,之前沒有接觸過單反,或者對攝影知識了解的非常有限。那我建議你選擇從入門級開始。這是個不錯的起點,同時價格也不會太高。很多人興致勃勃的買了單反回去,可是沒幾天就完全沒有興趣不再使用了,所以如果你也會這樣,至少入門級的單反會讓你的損失小一點。

當你還處於學習攝影基礎的時候,入門級的相機沒有太多繁雜的高級功能,不會有太多的選擇以至於給你造成困擾。基本的功能也足夠用,想要拍出好照片也完全有可能的。要知道前不久剛過世的美國街頭時尚攝影師比爾坎寧漢用的就是尼康的入門級的相機。

尼康D3300、D3400與D5500

尼康入門級分為高低兩個檔次,D3300和D3400則是屬於入門級的低檔次,D5500則屬於入門級好高一點的檔次。三款相機都擁有2400萬像素,D3400則是剛發布一個月的新品,相比D3300改進甚小,但是支持尼康SnapBridge的低功耗藍牙連接技術。而D5500則多出了翻轉屏,方便在各種不方便的視角使用液晶屏取景觀看。D5500也擁有D3300所沒有的包圍曝光模式,對於光線條件苛刻,或者需要使用HDR的場景,擁有包圍曝光功能方便很多。在操控上D5500也要更好一些。

佳能750D與760D

這一代的佳能機器終於把用了好幾代的祖傳1800萬像素的感測器給換成了新的2400萬像素。兩款相機其實是孿生機型,唯一的區別就是760D擁有肩屏,方便在拍攝的時候從肩部的液晶屏掌握參數。這也是第一款將肩屏下放到入門級的產品。

索尼A5100

因為索尼把重心都放在了E卡口的微單相機上,A卡口的相機幾乎停滯,因此只推薦微單。A5100是索尼的入門級微單,價格便宜量又足,擁有2400萬像素與可翻轉液晶屏。A5100還提供了白色的機身,外觀更加討人喜歡一些。

進階型的相機處於中端,這一類的相機比入門級相機的功能更豐富,性能更強悍。當你對單反攝影熟悉了之後,或者你原本就已經有一些攝影的基礎知識的話,你可以選擇以一台進階型的相機來起步。

相比入門級的相機,中端級別的相機通常已經有了肩屏。在相機取景器的右側有一塊液晶屏,這里可以很方便快捷的看到當前的使用狀況和一些參數設置。中端級的相機機身也通常比入門級的更大,也更重。重量的增加雖然是負擔,但是更大的體積通常會有更好的握持感,長時間握持手酸的概率就比較小了。

中端級的相機往往連拍速度等方面也會比入門級的相機更高,這更便於抓拍。高速運動中的物體通常只拍攝一張是不夠的,因此需要連續拍攝多張從中挑選出一張滿意的。相比入門級較為簡單的對焦系統,中端級的相機對焦點的數量和對焦速度也更多更快,使用起來更順手。

尼康D7200

很長一段時間內,D7200一直都是尼康的DX格式畫幅相機的旗艦機型。D7200擁有2400萬像素,而且去除了低通濾鏡,畫面的解析力更好。D7200屬於各方面都比較均衡的機器。連拍速度每秒6張。對焦系統也再次進行升級,不僅擁有51個對焦點,而且對焦性能也有提升,在更暗的場合下也能對焦。同時,D7200還支持WiFi與手機連接,更方便直接將圖片傳送到手機里。

佳能80D

80D是佳能APS-C畫幅的中端機型,整體較為均衡。佳能終於把使用了很多年的那塊祖傳的1800像素的感測器給換成了一塊2400萬像素的。同時,對焦系統也升級到了45點,終於不再顯得那麼的寒酸了。最快7張的連拍速度也勝過了尼康D7200。是個不錯的選擇。

索尼A6300與索尼A6000

A6300是目前索尼APS-C畫幅微單機型的旗艦,也是今年剛發布的,目前的價位比較高。相比前代的A6000,A6300同樣具有2400萬像素,但是畫質做了升級。對焦點從179個大幅度升級到了425個,現在滿屏全是對焦點。能夠支持4K視頻錄制。機身做工與材質有提升。數碼產品買新不買舊,建議選擇A6300。

尼康D610

尼康D610是一款入門級的全畫幅單反。在接近中端級機器的大小里安裝了一塊全畫幅的感測器,因此在全畫幅相機中屬於體積小重量輕的選手。D610裝備了一塊2400萬像素的感測器,和39點對焦系統,連拍速度能夠達到每秒6張。如果你希望有更好的畫質表現和相比APS-C級別的相機有更好的性能,那D610是不錯的選擇。

佳能6D

與尼康的D610一樣,佳能6D是同級別的競爭對手。佳能6D使用了一塊2020萬像素的全畫幅感測器,雖然像素比尼康的D610低一些,但是高感光度會略微好一點。不過,佳能只為6D裝備了可憐的9點對焦系統,完全不夠用啊。但是如果你用習慣了,也許也就還好了。6D的連拍速度為每秒4.5張,略遜一籌。但是6D內置了WiFi功能,可以與手機連接,還是挺有用的。

如果你已經擁有一段時間的單反使用經驗,同時又具備一些攝影知識,更為關鍵的是,你對價格不是那麼敏感的話,你可以直接選擇從高端型的相機入手。

高端級的相機通常包括適合高速連拍的機型,以及主打高像素高畫質的全畫幅相機組成。對於體育攝影這類需要高速連拍的場景,頂級的機型太貴,而選擇一個APS-C畫幅的高速連拍機型是更為實際的選擇。而對於商業棚拍,風光攝影需要高畫質的場合,全畫幅的相機則更為合適。

高端級的相機則是專業性的機型,因此機器幾乎舍棄了針對新手的入門模式等功能,往往只包含M,A,S,P等幾個模式,剩餘的功能都需要手動拍攝,甚至需要加以後期才能實現。雖然模式更少,但是隨著更豐富的功能和更強大的性能,高端級相機能夠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

佳能7D Mark 2

隨著7D Mark 2的發布,佳能終於把祖傳的1800萬像素的感測器給淘汰,升級到了2020萬像素。對焦系統也大幅度的升級到了65個對焦點。而作為APS-C畫幅的連拍型旗艦相機,7D Mark 2的連拍速度達到了每秒10張,足以應付激烈的體育場景的抓拍。

尼康D500

尼康D500是今年發布的APS-C畫幅,尼康自家DX格式的旗艦,時隔8年後,終於有一款性能能夠追得上佳能對應產品的型號。而且應該發布的時間比較晚,D500在各方面都領先7D Mark 2。D500採用了一塊全新設計的2080萬像素的感測器,並且和頂級機型D5一樣具有誇張的153點對焦系統。而D500的連拍系統也比D7200高了很多,達到了每秒10張,追上了7D Mark 2的水平。同時D500還支持WiFi鏈接,自帶的藍牙功能支持尼康的SnapBridge功能,可以以低功耗的狀態與手機一直保持連接。

尼康D750

尼康的D750可以看作是當年D700的正式升級型號。D750採用了一塊2400萬像素的感測器,同時具備和旗艦機型一樣的51點對焦系統,連拍速度為每秒6.5張,日常使用基本夠用。尼康D750也是尼康全畫幅相機全系中唯一具有翻轉屏幕的機型。翻轉屏幕對於特殊角度的拍攝具有很大的幫助。

佳能5D Mark 3和佳能5D Mark 4

佳能上個月剛剛發布了5D Mark 4,作為5D Mark 3的升級型號,5D Mark 4將像素提升到了3000萬,對焦點的數量仍然為61個,不過對焦性能做了升級。而5D Mark 4仍然能在3000萬像素的水準上保持每秒7張的連拍性能。另外佳能也提升了5D Mark 4的動態范圍。但是作為剛發布才一個月不到的新機型,5D Mark 4的上市價格接近27000元,而4年前發布的5D Mark 3雖然像素為2200萬,但是目前的價格只有大約5D Mark 4的一半。所以對高像素要求不高的話,選擇5D Mark 3也是不錯的選擇。

尼康D810

尼康D810是尼康相機中擁有像素最高的機型,和上一代D800一樣具有3600萬像素,但是D810在各個方面都有一些性能的提升。而且D810的感測器的寬容度非常的高,所以D810被風光攝影師廣泛的使用。D810的對焦系統和旗艦機型一樣具有51個對焦點,同時連拍速度為每秒5張,日常也足夠使用。不過較高的像素也對存儲卡和後期處理使用的電腦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

索尼A7R Mark 2

雖然索尼的A7R Mark 2是一部微單相機,但是各方面的整體性能可以說均在尼康D810之上。因為較D810晚發布一年,所以A7R Mark 2用上了索尼最新的4200萬像素的感測器,去除了低通濾鏡,畫質進一步提升。索尼給A7R Mark 2裝備了恐怖的399個對焦點,幾乎可以覆蓋整個可是區域。同時,A7R Mark 2使用了236萬像素的電子取景器,也能夠拍攝4K視頻。更關鍵的一點是索尼給A7R Mark 2裝備了5軸防抖功能,也就是機身具備防抖功能,所以不論使用什麼鏡頭,都可以實現防抖的效果。綜合來看,除了微單天生的續航能力不如單反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更勝同等級的機型一籌。

我大概介紹了佳能,尼康,索尼這三個主流的相機品牌。當然還有諸如富士,賓得,奧林巴斯,松下這些品牌,不過這些品牌的產品略小眾,單反和微單相機更講究的是整個系統,包括鏡頭,閃光燈等周邊器材在內,還是這三大主流品牌做的更好一些。

相關閱讀

微單與單反該如何選擇?

㈤ 碰到一些土豪幾十萬~兩百萬的組裝相機,隨便拍出來的都是大片,是什麼相機

幾十萬幾百萬的相機是有的,但沒有哪張大片是隨手拍出來的,大片都是拍攝這技術水平,藝術修養,天時地利的綜合結果。
你說的那種小東西很清晰的照片,是使用可換鏡頭相機,一般有單反,微單等,採用微距鏡頭拍出來的,或者用長焦鏡頭拍出來的。也不必花幾十萬,幾萬就行。
玩相機是沒有底的,一個好鏡頭幾萬,幾十萬。吸毒毀一生,單反窮三代!

㈥ 對於一些剛入攝影圈就大談全畫幅,高端機的人,你怎麼看

前幾天我遇到一個找我拍婚紗照的,一開口就問我用啥機子。我說5d3。他就覺得這也太low了,我一下子懵逼了。我們用半畫幅拍的時候不是一樣可以用,並不影響么?但是他覺得5d3太渣了,佳能都太渣了。寬容度不好,畫質不行,啥啥啥的。因為語音給我發過來的消息,我聽出來年齡應該有四五十歲了的人。

他反反復復給我說相機太渣了。我剛開始還解釋說這個相機已經算高端的了。但是他並不覺得。

開始說,自己有哈蘇,賓得膠片機,萊卡膠片機。等等。這些機子才勉強能用。說的我一時不知道說啥好。做了這么多年攝影,突然有人說用的相機不行,佳能都不行,我就不清楚我得用什麼相機給他拍。

然後我就點進他的朋友圈了。

我始終有點小心翼翼,因為怕是個牛逼的人,萬一得罪了,萬一不找我訂單。畢竟我還是損失的。

點進朋友圈一條橫線,啥也看不到,因此我也就不知道這位有著這么多牛器材的大師拍的怎麼樣。

我只能從年齡裡面猜出來,這位大神大概四五十歲了,是那種只有四五十歲才會有的聲音。這個也可能有出入,但是聲音是顯老的。

這位大師說自己拍照啥啥啥的,最後轉折是能不能用他們器材便宜一點兒,要四對朋友同行,都要拍。

因此我報了一個拍攝價格。他覺得貴。最後沒生息了。

我就想一個買得起哈蘇,賓得,萊卡的人一兩千都拿不出來,捨不得拍個一生一次的婚紗照也就醉了。

正常思維,拍的好不怕人看見。只有拍的差才會遮擋起來。

你用哈蘇,我用手機,一樣拍的比你好。雖然這話霸氣,但是覺得實用。

當然我不會對這個人去說這些。但是這是事實,拍的不好,拿什麼都沒用。

所以這種人就不用理會了。讓他自嗨吧。

這個沒什麼好看不看,沒有規定剛入門不能玩高端機,沒有規定入門就一定要先從入門級機子來,自身條件好當然沒必要玩半畫幅,我認為那些說人家器材黨的人分明就是羨慕嫉妒恨,人家不差q人家高興買啥就買啥,先買個入門來學習然後在慢慢升級,那都是窮人。用什麼相機跟技術沒關系,用好相機拍的不好看那用不好的相機拍的就更不好看了,就像我十幾年的老司機了,開的車還是十幾萬的,人家剛拿到駕照就買賓士,寶馬,甚至幾百萬的跑車,差不多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也沒什麼好看的。你有錢你不差錢你幾十萬買個哈蘇來抱著學習豈不是更好,我不相信新手用好相機學不到東西,拿著好相機學不會。

必須全畫幅,我就走了彎路,相信中端旗艦半畫幅,至今後悔死。半畫幅套機就是個誘餌,引你上當入門,讓你在熟悉相機之後就發現問題,片子不清晰,不銳利,不油潤,不虛化。再看看身邊持有全畫幅機子的人,他們拍出來的照片,真是不可比。再就是半畫幅就沒有高級鏡頭,其畫質就沒辦法和金圈紅圈鏡頭相比,最後就是底大一級壓死人。放棄半畫幅吧,沒錢情願玩手機也不要玩半畫幅相機。

這就好比自己連個女朋友都沒有,還總惦記女明星是一個道理,但如果人家是土豪就另當別論…

哈蘇,萊卡,誰都知道好,但攝影牛逼不是你拿個牛逼的設備就能拍出牛逼的照片…

攝影圈也攀比的,全畫幅看不起半畫幅的,紅圈的看不起狗頭的…

誰也別吹牛逼,那作品說話。對於那些愛裝逼的,你就繼續讓他裝去吧,活在自己的夢里未嘗不是一種快樂…

攝影不光是有器還有技和想法,器材只是工具,誰都想用好的工具,只談工具那是在炫富,只談技那是在雜耍,只談想法那是紙上談兵。設備固然重要,每種設備都有它的極限,就拿圖像感測器來說,現在都是CMOS,最早是CCD。CCD成像原理和質量明顯好於CMOS,但是現在還是被淘汰,它造價高,結構復雜,耗電量巨大,並不是好的東西一定會保留。就問這些發燒友拍片還是不是jpg,怎麼解釋原文件幾十兆轉到jpg就只有幾兆,剩下的數據跑哪去了。為什麼一個手機也敢說自己像素幾千萬和相機差不多,甚至於還要出一億像素的手機。了解一點皮毛就吹牛逼是要交智商稅的。

「全畫幅」「高端機」,沒有不喜歡的,誰要送給我,我也會收下!可是,誰會送呢!?

自己喜歡拍照,是個典型的攝影愛好者,但是,就是個玩兒,一部差不多的手機就足夠了。

看看,我老人家,一部手機在手,玩得不是也很火爆嗎!

作為一個過來人,說說自己的看法

1. 剛開始自己小白不太懂,買了一個尼康D3200拍產品,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愛上了攝影

2. 之後買了D7100, D3s, D500, 索尼A73玩轉接,說真的一路走來發現自己器材很多,片子少,好片子更少

3. 現在對攝影的感悟是剛開始買個全面的均衡的機器就可以了,Apsc或者全畫幅都可以,買個變焦,帶上35 50就可以了,好好練習美感,視覺,不是器材好就能出好片,玩攝影最重要成本的是時間

假如就想簡單玩玩 那麼買一套入門級設備就可以了,或是淘二手,也不用買什麼最新產品,然後用全自動模式去拍簡單 娛樂 一下。 我是發燒友:一步到位少折騰,會更省錢,全副相機畫質會明顯好於半幅相機而且後期可調節的寬容度更好(比如曝光量的調整)。相同畫幅的情況下,高端相機只是手感和功能上優於入門級,入門級全畫幅與高端全畫幅的實際畫質在正常環境下沒多大區別,追求高感度畫質(噪點多少)不如升級大光圈鏡頭。 定焦鏡頭在畫質(尤其色彩、清晰度、畸變方面)比變焦鏡頭好很多。 我用的35L-1.4鏡頭(掏的二手)雖然不能夠變焦,對於我來說相當於用一隻35–70的變焦鏡頭,因位照片在ps時放大兩級清晰度依然很好。相機我是在2013年出了半幅佳能7D (用了不到2年)入手港行5D2,一直用到現在,隨著攝影技術不斷提高當前感覺完全夠用(我的題材:拍人像、花草、風景、鳥類)。 經驗告訴我拍的不好不要總去懷疑設備,應該在攝影技術上下功夫,多拍多總結,了解自己設備功能,光圈、快門的關系,構圖、取景、用光等技術問題。多看優秀作品和相關書籍,提高個人審美能力,相信每個人都能拍好照片.......13954188015

看到題主這個問題,看了很多回答,沒忍住就進來了,發表一下淺見。

回到題主的問題,有一個關鍵詞「剛入」。

其實現在資訊這么發達的時代,手指一動就可以查詢到很多信息了,更不要說一些現在很火的自媒體啊,專業App裡面的高手。所以在「剛入」的這個范疇大談全幅,其實是好事,說明人前期做了一定的功課。至於交上來的功課到底質量如何,鬼知道。

但是現在想要說的是,做功課是好事,很好,非常好的事情。就像旅行做攻略一樣的,不打無准備之仗。但是,但是,但是,是否了解到自己的真正使用需求。

題主問題的關鍵詞「剛入」而又做過功課的人,大體一般分2種。

1,被之前做功課的那些人給帶偏了。畢竟被咨詢的那些人都是有一定經驗,清楚自己的使用需求,但是自己的使用需求並不見得適用於咨詢者。就好比去問商業攝影的人,會推薦你高像素,中畫幅。問拍婚紗的會推薦你全幅,大三元。諸如此類

2,最好解釋,就倆字——裝B。可能從什麼地方了解到全幅就是比殘幅好啊,之類。那麼,中畫幅了解一下。就怕最後會被說全畫幅肯定比中畫幅好啊,那就真的尷尬了。

最後,本人雖然稱不上高端機的人,但是看到前面的問題部分,可以肯定能問出這個的,肯定不懂自己的需求。

玩了一圈還是上全畫幅,十幾年前全畫幅太貴了,鏡頭也貴,只能上半幅,如今不同了,全畫幅便宜太多了,鏡頭也齊全,二手鏡頭性能不差也不貴,還容易買到,建議新手直接上全畫幅加定焦,能鍛煉構圖能力,攝影就是靜下來去創作的過程,如果覺得定焦不好掌握,上牛變吧,別想著省錢,最後水平上去了,還得出一堆狗變換大三元或者定焦,直接上,第一少走彎路,第二容易出片,第三,省錢,大三元就是買二手也不貴,想換了,也容易出手。如果不考慮便攜性,直接上全畫幅吧,考慮便攜性就考慮m43,索尼微單,不過不加餅干頭,體積也不小。

㈦ 在飛機上如何拍照才能高大上

根據中國民航局新聞發布會上消息稱,在不久的將來,民航公司將取消平飛後在飛機上禁止使用手機的公告,那麼國內航班可以在平飛後使用手機了,那對於喜歡在飛機上用手機拍照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天大的喜訊。

有種俯視一切的效果,很適合拍攝雲層。且日出日落剛好夾在雲層和平流層中,陽光照在雲層上為雲層鋪上了一縷紅暈,如果人身處其中,猶如仙境一般。如果在雲層稀薄的情況下,我覺得拍山水最為合適。其實在高處眺望群山也是別有一番風味。飛機的窗戶是機艙進光的唯一通道,如果被安排在離窗戶遠的位置,也不要氣餒。如果以窗戶為道具,拍攝出來的效果也是很美的。

㈧ 拍微電影用什麼攝像機好

天哪,你們是什麼土豪學校啊。最專業的數字電影機也不過arri和RED了。現在是拍電影的主流設備。但是必須配專業的團隊。小打小鬧最合適就是5d2了,幾個人就夠了。輕便易操控,畫質不需要太多的後期調色就有極強的膠片感。膠片機沒有專業攝影師根本玩不來,投入也巨大。一卷膠片只能拍4分鍾。好幾年前一盤膠片的價格就是三千了。現在膠片基本玩的人很少了。還要後期沖片膠轉磁。超級麻煩。

㈨ 什麼相機能拍視頻好看拍照也好看的能介紹一下嗎

高質量視頻(4K)相機主要有:
1、松下GH4,相機中視頻最好的,但拍照一般;
2、索尼A7RM2,高質量視頻相機中拍照非常好的;
3、索尼A7SM2,高質量視頻相機中夜拍能力最強的;
4、松下GX8,高質量視頻相機;
5、松下G7,高質量視頻相機;
6、徠卡SL,高質量視頻相機中拍照最好的,血統最尊貴的;
7、尼康J5,高質量視頻相機;
8、索尼RX10M3,高質量視頻相機中焦段最全面的;
9、索尼RX100M4,高質量視頻相機中最小巧的。

㈩ 攝影器材 | 關於攝影器材的你需要知道的知識

喜歡攝影有八年了,在其中陸陸續續投入也有近10萬了(僅僅是攝影器材),涉及過風光攝影、人像攝影、產品攝影等領域,今天聊聊我對器材的看法。

攝影器材這個東西,在很多人眼中和毒品基本劃上等號。大意是說,很容易上癮,而且費錢,說起攝影器材,那是要談虎色變的。彷彿只要按下立即購買,指紋支付,從此錢包離你遠去。

未經過對方同意,你好心給對方推薦攝影器材,對方少不得心裡會懷疑你的動機不純,意欲何在,感覺是不是要把人拉進火坑。從此友誼有了裂縫。

經常有人問我的照片用什麼相機拍的,我會很高興的把相機的型號告訴對方,因為很慶幸對方沒有問這照片如何拍攝出來的。這個問題就像去問米其林的大廚你是用什麼鍋炒的一樣。

如果對方問照片是怎麼拍的,我會從盤古開天地說起,混沌分開,日月光輝,從此有了光,再有了物理學,有了光學,然後說到小孔成像和膠片顯影的知識,最後順帶說一下為什麼柯達會發明了數碼相機卻依然死了,順帶評價一下當今日本企業和德國光學企業的差別,以及商業模式的利弊。

對方肯定會說,你神經病吧。

等等,我還沒有說完呢,中高端器材的演進史還沒說,這樣說起來三天三夜都收不住。

再說下去,對方殺人之心都會有。

所以非常感謝那些只問相機型號的朋友,謝不殺之恩。

攝影界一直都流傳一些不靠譜的流言,例如佳能適合拍人像,尼康適合拍風景,sony大法黑科技,賓得小眾有逼格,土豪最愛玩徠卡。謠言這東西,說得多了,就有人信。

在武俠世界裡,武功境界高的人,手中無劍勝有劍。一根樹枝就能打趴拿著倚天劍的低手。但這其實是一個特定場景才能出現的結果,這並不能說明樹枝比倚天劍厲害。如果讓高手和低手在火山附近或者火場中比試,樹枝早就燒化了,高手說不定被亂劍砍死。

就像讓奧拓和奧迪來一輛公路賽車,換成奔奔和賓士也行,即使司機水平再高超,恐怕一踩油門,就會感覺十分無力。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拍一張好看的風景照片,越絢麗多彩的場景中,器材的重要性越高。這里說的器材不僅僅包括機身鏡頭,還包括濾鏡系統,濾鏡系統根據鏡頭群按照尺寸來分,又分為100mm,150mm,175mm等等。尺寸越大,價格越貴。

濾鏡分偏振鏡、減光鏡、漸變灰鏡、反向漸變灰鏡。偏振鏡用來消除反光讓照片更鮮艷,減光鏡拍攝長時間曝光,漸變灰解決天空一片死白或者地面一片黑暗的問題,反向漸變灰解決日出日落時候的帶狀光比問題。

拍出啊一張好的風光片,尤其是現場光環境十分復雜的情況下,要充分調動你那早已遺忘的小學數學,十分艱難的計算要用幾檔的濾鏡,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樣,把快門和ISO當作參數放進去計算。

這已經是風光攝影的高級階段,大部分人在這小學數學這一步停止不前。一旦到了這個層級,光有心還不夠,還要有錢。濾鏡系統和相機相比,屬於小眾范圍。買的人少,在研發成本高企之下,價格降不下來。價格降不下來,買的人越少。

有心有錢之後,還要有時間,要能夠大早上跑到荒山野嶺,面對漫山遍野的孤魂野鬼,要有一顆堅定不移相信馬列主義的心。相信老子天下第一,牛鬼蛇神迴避。

有了這顆心還不夠,要有體力能夠背上感碩大的攝影包,沉重的三腳架和濾鏡系統,頭燈手電筒和水。爬山涉水,跨越危險。

有了這些體力和毅力還不夠,要有足夠的運氣,可以看見沒有烏雲遮擋的太陽升起,同時還有一些雲彩和霞光,空氣通透。不能下雨和陰天,沒有陽光就沒有光影和色彩,連黑白都拍不出來。

當上面所有條件都具備了,好照片也拍出來了,還需要花時間去整理照片,對照片進行轉換導出。大部分人到了這一步,幾乎沒有什麼事情能過阻攔。但是我的朋友三毛就很例外,他只喜歡拍照,拍完以後從來都是拷貝在家裡的硬碟中,於是從此深藏閨中,再也不相見。這是一種境界,我自嘆不如。

我比較迷糊,最初入門的相機和鏡頭在仙湖植物園被一群團伙作案偷了,後來買的碳纖維三腳架在惠東拍攝的時候遺忘在湖邊。摔壞過鏡頭,摔過濾鏡,跟著我的器材也挺不容易,命運多桀,但我有個好處,從來不轉賣自己用過的器材,實在不想要了,就送人。我想,這樣的話,器材心裡也會好受一些,至少不會再被賣來賣去的。

唐僧受到驚嚇,肉會酸,相機也一樣,好好對待你的相機和鏡頭,每次使用前,要向對情人一樣心懷愛意,拍完之後放回包里之前,要在心中默念,辛苦你了。長此以往,你的相機和器材就會死心塌地的幫你拍出好照片。

要說什麼樣的攝影器材性價比高,這實際上是個偽命題。通常我們問這個問題,原因只有一個:窮。你去看看買徠卡的有幾個講究性價比。一個徠卡鏡頭的UV鏡都要幾千人民幣,抵得上單反的一個鏡頭價格,作用只是為了保護徠卡鏡頭,好的徠卡鏡頭都上萬。

攝影器材和談戀愛一樣都不能用性價比來衡量。買你力所能及不會影響生活質量的器材就足夠了,因為價格再高了也買不起,買完也不會後悔。

如果有錢,買頂級器材,這樣拍不好就不能怪隔壁老王和器材。

關於鏡頭的學問幾乎可以歸類到玄學,就像高保真音響Hifi界討論用火力發電還是水力發電的電源哪個更合適聽什麼流派的歌曲一樣。德國原產鏡頭是鏡頭界里的貴族,拍出來的照片自帶德味,至於什麼是德味,公認的解釋是紅、藍色彩濃郁、畫面過度自然油潤。

每個人對於顏色的感知有所不同,而油潤又是一個只能意會不能量化的指標,這就成了玄學。

光學鏡頭可以保值,一個好的鏡頭世代相傳,那是常有的事,偶爾遇到個子孫不孝,家道中落,變賣鏡頭也能緩解一時燃眉之急。也算是為子孫後代積福啊。你說鑽石才能恆久遠么,那是商家編織的美麗謊言,你信就是真的,你不信就是假的。愛TA就送個德頭。

恨TA也可以送個德頭,從此一入德門深似海。

徠卡我也是摸過的,徠卡鏡頭也掂量過,沉甸甸,體積又小,彷彿拿著黃金塊一樣。這樣的經歷無疑可以讓我的人生更加完善,以後也可以用一種淡淡的語氣和初學者說,你知道徠卡的徠字有幾種寫法么?

攝影器材的范圍不僅限於相機鏡頭濾鏡腳架閃光燈,還有頭燈、手電筒啊,一個好的頭燈可以抵上三個諸葛亮。攝影是用光的學問,怎麼離得開照明器具呢。

頭燈和鏡頭一樣,還分廣角和長焦,遠射距離,照射半徑。如今已有廠商在研發人工智慧頭燈,可以智能的根據你看的物體遠近自動調節焦距。看近處,光斑會自動放大,看遠處,光斑自動聚焦為光柱。更別提什麼頻閃功能,甚至自帶編碼,可以隨意生成摩斯電報碼。

說起來,最大的攝影器材還是車,一輛好車,可以爬山涉水,可以過夜。自帶無線基站,隨時分享照片到互聯網朋友圈。車是移動的鋼鐵帳篷,車是空調房,車是防範野獸的城堡,車是巨大的移動電源充電寶。

這么說起來,要拍出精彩的風光攝影作品,先要去交警網站搖個號。

一般人就不要指望靠給淘寶天貓拍產品攝影發財了。產品攝影要燈、道具、場地、反光板、遮光板、吸光板、測光表、電動背景架、背景紙、微距導軌、引閃裝置、高速攝影觸發裝置、燈架、kt板、亞克力板。

喜歡美食可以自己下廚,想吃什麼做什麼,慢一點沒關系,難吃一點不要緊。但是開飯館就不一樣了。喜歡攝影可以自己拍,怎麼拍都好,但是開工作室就不一樣了。

准備這些亂七八糟的配件就能夠讓一個180斤的胖子迅速減掉30斤。有許多配件仍然買不到,需要自己製作。

每個光鮮的攝影工作室後面,都有個雜亂無比的雜貨間,用於存放這些亂七八糟的攝影配件。

拍人像的器材相對簡單多了,比風光攝影還簡單,只需要一個大光圈鏡頭,焦外油潤。再用閃光燈閃過去,將那些毛細孔的陰影都照亮,整個人臉就白凈許多。

窮一點的攝影師遠看上去大抵和一個逃荒者差不多,背著一個視如生命的攝影包,一隻手拿閃光燈,另一隻手拿著相機按快門。

有錢的攝影師通常有個面容呆滯的助理,專門負責拿著閃光燈,站在和攝影師錯開的位置,舉著燈對著人。不拍攝的時候,要承擔挑夫的職責,要拿外閃,拍攝道具、服裝。甚至兼著化妝補妝的職責。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在海邊總能看到那些婚紗攝影的攝影師和助理,攝影師為了體現藝術范,少不了胡須滿面,扎著馬尾,這其實和顏值有關系,顏值好一點的,范兒就有了,顏值差的,這樣就完全起了反作用,一副猥瑣模樣。

話說回來,顏值高到可以靠臉吃飯的,誰會去做人像攝影師呢。

閱讀全文

與土豪拍攝用什麼器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虛擬儀器液位監測裝置設計要求 瀏覽:782
國產什麼電動工具好 瀏覽:955
電機過流報警裝置設計方案 瀏覽:665
工程機械撤場證明怎麼寫 瀏覽:613
簡諧波什麼時候機械能守恆 瀏覽:655
機械制圖中的菱形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971
自來水水表跟前的閥門壞了怎麼換 瀏覽:341
機械工程含有多少專業 瀏覽:367
移動電動工具安規 瀏覽:642
理正結構工具箱13 瀏覽:481
五金機電榮譽證書 瀏覽:117
南安市軸承廠什麼時間建 瀏覽:945
閥門位號pv是什麼意思 瀏覽:685
家電管道清洗設備廠家有哪些 瀏覽:285
儀表盤黃p什麼意思 瀏覽:520
淋浴的冷熱水閥門怎麼換 瀏覽:872
氧氣閥門檢修安全要求 瀏覽:620
專用設備製造業稅負多少 瀏覽:343
cs6擴展版工具箱 瀏覽:743
北京博世電動工具專賣 瀏覽: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