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懂軸承的進!!!~~~~我不懂軸承想自己開個軸承廠,投入不大,但我現在需要懂的人士教教我。
不知你要投資軸承的那一塊:
軸承加工一般分為三大塊:
1、車削加工;(原材料採用鋼管)目前鋼管的加工在每噸8500—9500一般的。
2、熱處理;.
3、磨削加工;
大部分起步都是干車削,投入不大,大約在25萬左右就可以辦廠。
熱處理都是外加工的,安全有保障。
做磨加工的話,投資比較大,至少要120萬左右。建議你還是從車削開始做。
軸承整個行業的生意都比較好,但大多都是低檔次的,高檔次的需求量每年都在遞增,而國內大部分企業都不能滿足市場之需求,轉而選擇進口軸承如:NSK、SKF、KOYO等;
國內出名的軸承生產廠家有 人本軸承、哈爾濱軸承、洛陽軸承等。
2. 軸承外貿生意好做嗎請大家告知
相對來說現在軸承外貿不好做
但是軸承的需求量是一直在增長的
做軸承外貿你想發展哪些國家的,發達國家的還是發展中國家的
發達國家的用量小,利潤大
發展中國家,量大利潤小
我是軸承生產廠家,廠家直銷,型號齊全,質量保證
如果你做外貿,我廠可以做你堅實的後盾
聯系方式看個人資料
3. 2021年軸承行業趨勢
「三化」成未來發展趨勢
在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軸承製造企業應當更加關注自身研發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創新研發新產品。目前,我國大部分軸承高端產品技術缺乏,高端產品長期依賴進口,這一現狀並不利於我國未來軸承行業的發展。未來,軸承製造廠商應當注重人才培養,加大研發投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研發高端產品,實現國產替代。
此外,我國軸承製造企業也應當研發綠色環保新產品。近年來,各行各業均越來越關注環保問題,軸承作為基礎零部件之一,許多日常伺服器的應用都需要軸承,延長軸承壽命和提高軸承的性能以降低能耗排放。因此,未來軸承廠商應當在提高其產品質量及行業地位的同時,優化軸承產品的機械性能,從而實現節能環保的目標。
最後,隨著軸承產品主機配套的相關性增加,主機客戶會更加關注產品的品牌和質量,因此,軸承製造企業應當在創品牌方面打下良好基礎,提升我國軸承在世界軸承市場的知名度。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軸承製造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
4. 0類軸承和七類軸承主要用於什麼
軸承行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很大,這是一系列連帶反應,因為軸承行業作為供貨商,客戶幾乎都是工業企業。金融危機對工業企業影響大,導致他們極力壓縮成本,減少軸承儲備,並且也減少了軸承的使用量。所以影響到軸承市場也是有一定關系的。
FAG在目前在軸承行業中堪稱老大哥。至於你問世界上哪個地區對軸承的需求比較多,你自己可以分析一下,哪各國家工業比較落後?哪個國家工業比較發達,這樣的地區對軸承的使用量都比較大,但是由於技術條件不一樣,多以產品層次也不一樣。
5. 佛山外球面軸承的需求量
佛山是廣東的發達地區,軸承的需要量也不會少,由此也出現軸承配套與軸承貿易公司的發展,對於外球面軸承的需求量一般也不會少。SUNTHAI軸承信息提供
6. 圓錐滾子軸承32009、32010要求多少粒滾子, 能不能減少一到兩粒,對軸承有什麼影響
滾珠少的話對軸承的承載和壽命有影響,一般見過加的沒見過減的,如果去定做應該可以有的
7. 軸承業前景如何
在博客上看到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核心觀點就是:電商化是趨勢,樓主可以嘗試下網路銷售的方式,就是在網上開商鋪進行銷售推廣,找世界工廠網之類的一些免費的平台是不錯的選擇……
據世界工廠網行業研究中心了解到的數據,2012年1-3月,軸承製造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454.053億元,同比增長19.60%;軸承製造業利潤總額達到18.812億元。在這些強勁的增長速率面前,很多客觀存在的問題被掩蓋了:軸承行業核心技術缺失,高端軸承發展受阻,中小軸承行業因為資金周轉的問題舉步維艱,軸承需求市場低迷……
世界工廠網行業研究中心認為,今年軸承行業發展趨勢中有一點必須被提及:受政策影響較大的高端軸承發展將決定了軸承行業的未來:全球製造業重心向中國轉移,為中國軸承鑄造行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也對國內高端軸承製造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當下中國軸承鑄造行業必須著眼提高產品檔次和降低製造成本,實現從「大」向「強」的戰略轉變。
而在高端軸承興起的浪潮中,中小企業由於資金和技術上的天然劣勢,無疑要再次被大企業拉開一個身位,軸承行業電商化成為唯一的出路,中小企業如果能藉助電子商務平台發揮自身市場的靈活性,也能取得快速的發展,而網上商鋪的建立就是軸承行業電商化的第一步!
網上店鋪是企業銷售渠道在網上的延伸,一個具備網上交易功能的企業網站本身就是一個網上交易場所,網上銷售並不限於企業網站本身,還包括建立在專業電子商務平台上的網上商店。像B2B業內,能為商家免費建立商鋪的平台寥寥可數,阿里這樣的行業執牛耳者自不必說,近年來,像世界工廠網這樣的免費平台可謂異軍突起,受到廣泛關注,其標榜的理念無非是「簡單、免費、有效」,這倒是切中了電子商務的要害!這就是2013年軸承行業發展趨勢的第二個至關重要的點:電商化將成為拯救中小軸承行業生存的一大趨勢!
對軸承行業來講,明年將是至關重要的一年,是突破桎梏取得長足進步,還是受困於大環境止步不前,我們拭目以待……
8. 為什麼中國不能生產高端軸承
1、我國軸承產業技術落後是與技術人才嚴重短缺密切相關,全國軸承企業技術人才在年齡結構上普遍存在斷層現象。
2、軸承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可作為一個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實力的重要標准。當今世界科技、工業強國無一例外是軸承研發、製造強國。我國之所以是工業大國而不是工業強國,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軸承產業大而不強。2012年我國軸承產業銷售額達1420億元人民幣,生產的主要是中低端軸承,而高端軸承則主要依靠進口。
3、高端軸承成為木桶原理中的「短板」
目前,以航空發動機的軸承為例,我國正在全力研發航空發動機所需的關鍵部件之一的軸承,這是一條沒有其他選擇的道路。軸承雖是零部件,但它的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對主機(如航空發動機)的精度、性能和可靠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軸承技術的落後給我國工業各行業帶來嚴重的影響。民機所用航空發動機雖可以從西方引進,但西方不會把航空發動機中配置的高端軸承單賣給中國,以防止中國正在研製的航空發動機裝上引進軸承而成為其競爭對手。這一短板如果得不到解決,中國的航空發動機發展必將受到嚴重的制約與影響。
4、軸承巨頭壟斷漸成事實
新中國成立之初「156項」工業化奠基項目中專設兩個軸承項目即現在的洛軸集團和哈軸集團。2010年7月1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考察洛軸時提出「建成世界一流的軸承研發生產基地」。然而在幾年前這家企業甚至有被國外同行收購的危險。目前,高端軸承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基本上被世界四大軸承巨頭即美國鐵姆肯、日本NSK、瑞典SKF,德國舍弗勒(FAG)所壟斷。2006年,德國舍弗勒(FAG)一直企圖並購洛軸集團,雖說洛軸集團當時身處嚴重虧損的困境,但卻被舍弗勒視為未來的潛在對手而欲「吞並」。
而另一家更小的軸承企業甘肅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的圓錐滾子軸承領域的龍頭企業,相對於鐵姆肯來說是典型「輕量級」選手,兩家企業卻打了十多年的官司。十多年前,甘肅海林被鐵姆肯以所謂低價傾銷的指控告上美國法庭,2002年,海林在美贏得了美國商務部「永久性反傾銷稅率」的裁定。而在中國市場上,據海林公司副總經理何克鴻介紹,美國鐵姆肯公司每年出口到中國的軸承產品數量在遞增,而平均價格卻在遞減;目前該公司的產品在中國的售價低於其在美國的售價,也低於在其他地區的售價,屬於傾銷行為。為此,中國軸協發聲支持,這是首次就中國海林公司申請調查美國鐵姆肯公司在中國涉嫌傾銷一事的正式發聲。
如何遏制中國軸承產業向高端軸承領域邁進的勢頭可能已成為世界軸承巨頭對中國軸承產業遏制戰略的重中之重。
5、軸承技術人才青黃不接
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1年發布《機械基礎件、基礎製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簡稱「三基規劃」),但卻忽視了與「三基」相關的技術人才的培養,這方面軸承產業是個典型。
我國軸承產業技術落後是與技術人才嚴重短缺密切相關,全國軸承企業技術人才在年齡結構上普遍存在斷層現象。眾多企業軸承專業的技術人才斷層現象首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養上岀現斷層,因為這段時間原有的七八家工科院校的軸承專業以所謂發展「寬口徑專業」為名而被裁減合並到綜合性機械工程專業中,成為依附於機械專業的一門課目(專業課),軸承專業畢業人數急劇減少。
現在河南科技大學軸承專業成了全國僅存的「獨生子」,迄今為止該校已為全國軸承行業培養了近2000名本科生和碩士生。這些學生絕大多數已成為軸承行業的技術骨幹,河南科技大學被業內人士譽為「中國軸承行業的黃埔軍校」。但該校軸承專業每年僅提供60多名的畢業生,遠遠不能滿足全國上千家軸承廠的需求。
6、加強軸承研究教育迫在眉睫
日本軸承巨頭NSK,其總部竟有1800個研發人員,這是中國軸承同行不敢想像的。在許多外行人看來,軸承是種結構簡單的零部件,有必要配備這么多研發人員嗎?其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軸承都是技術含量較低的低端軸承,而高端軸承技術復雜程度是低端軸承無法相比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認為,高端軸承研發涉及材料、油脂及潤滑、製造、設計、軸承製造裝備、檢測與試驗等一系列技術難題,還涉及接觸力學、潤滑理論、摩擦學、疲勞與破壞、熱處理與材料組織等基礎研究和交叉學科。
盧院士這番話表明了高端軸承技術的極端復雜性,其難度非常大。這同時也說明為軸承專門設置一個工科專業是很必要的。而一個學綜合性、寬口徑的機械工程專業的本科生盡管也學過數十小時的軸承課時,但如此短的學時,只學到了軸承這門高深學問的皮毛,如這樣的本科生投身軸承行業,幾乎等於從頭開始學,那就太費時間,勝任工作時間太長,用人單位還得進行費時費力對其進軸承專業知識的大量培訓。
如前文,高端軸承的短板,並不僅僅存在於航空發動機領域,在高精密機床設備、高速鐵路、儀器儀表等領域,這種短板依然存在,也只有我們加大在高端軸承研製上在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的投入,中國才能實現由軸承大國到軸承強國的根本性轉變。
9. 有哪位行業人士告之軸承業前景如何是否分析一二多謝
中國軸承業前景明朗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繼日本、美國和德國之後的世界第四大軸承市場。 2004 年,中國軸承行業完成 產品銷售收入人民幣 446 億元,比 2003 年增長 22.5% ,軸承產量達 49.3 億套,當中出口占 22.7 億套,創匯 11.4 億元人民幣,較 2003 年增長 35.2% 。
軸承 進口方面也有所增長,達 14.6 億套,同比增長 7.6% 。進口軸承包括主機專用軸承、家電上的低雜訊密封球軸承、高技術領域如航空航天、儀器儀表、數控機床、錄象機等方面所需的高精密軸承以及轎車軸承等。
隨著中國進一步深化工業改革,包括建設珠江三角洲、長江及勃海工業區、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落實西部開發工程,以及積極發展高科技工業,對軸承的需求量大增,預料將繼續是世界最活躍的軸承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