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紅外熱輻射乾燥的應用現狀與分析
股骨骨折病人切開復位內固定材料的選擇
世界先進的切削刀具材料指南——碳氮化物、陶瓷、PCD和PCBN(二)
電子顯微鏡技術與物理學和材料科學
骨形成蛋白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
鐵路工程建設材料預算價格(一九八八年度)勘誤表(第二批)
法國碳/碳、陶瓷/陶瓷復合材料的現狀與進展
添加劑—磷酸及其鹽類對柔性石墨材料的影響
上海市高校實驗室管理研究會舉辦材料倉庫計算機管理培訓班
玻璃鋼材料在含硫氣田凝析油罐上的應用
膨脹機閥桿密封材料改用浸臘線繩
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彩管用陽極帽材料研究」在滬通過冶金部鑒定
不同退火氣氛對Fe基非晶材料交流損耗的影響
「抗惡劣環境開關電源用高頻扼流圈材料」通過冶金部鑒定
金屬基復合材料的韌性(下)
無機功能晶體材料的發展
陶瓷材料科學的幾個前沿問題
應用價值工程技術 降低噸煤材料費用
測定粘彈性材料性能的改進的振動梁法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非金屬基的應用理論
半導體光電化學法測定半導體材料的物理參數
硅鋁炭黑—聚氯乙烯材料性能研究
彌散硬化Cu-AI_2O_3復合材料的組織及性能的研究
兩種顱骨修補材料的對照觀察
適航性對金屬材料的要求
電阻應變計在材料機械性能測試中的幾個問題
圖象分析技術在材料分析中的應用
玻璃鋼學會全國玻璃鋼工業調查及《玻璃鋼/復合材料》編委會會議側記
陶瓷基復合材料概況
鏡面GFRP模具的製作及材料
礦用玻璃纖維網假頂材料的耐腐蝕性能模擬試驗
PEK-C/連續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究
連續玻璃纖維纏繞復合材料截頂圓錐殼體的穩定性分析
海島調查文件材料 質量管理流程初析
725例腦卒中屍檢材料的病因分析
水泥土材料力學特性的探討
纏繞復合材料噴管靜力分析
新型耐溫導電性高分子復合材料的研究
光電子學與光電子產業專題系列介紹 光-電子晶體材料和器件的發展趨勢
從基礎研究到高技術產業——三環公司發展釹鐵硼永磁材料的探索
匣缽材料在熔模鑄造中的應用
加強材料管理 努力降低消耗
煤礦井下爆破材料庫防護門的設計與應用
分區混合有限元法計算反平面復合材料切口應力強度因子
復合材料加筋壁板的優化設計
材料非線性對復合材料層合板熱自由邊界效應的影響
求半透明材料導熱系數的復合換熱反問題
真空斷路器用銅鉻觸頭材料的研製
攀鋼轉爐爐襯耐火材料抗渣性能研究
高溫超導材料電阻轉變的微分曲線
《機電工程金屬材料手冊》評介
新型檔案材料保護問題的初步調查
用於高性能發動機的燒結材料氣門座
新型二苯基乙炔非線性光學材料
《〈中國的人權狀況〉學習材料》出版
Mises材料彈塑性有限元分析的新途徑
國家教委舉辦全國《國際貿易》課程教學大綱教師講習班 講座材料之三 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
同一材料中的波型轉換實例
填充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試驗和應用
電子工業防潮澆注密封材料——DO4透明硅橡膠澆注-膠粘劑
氟化高分子材料的光學特性及其應用
牛心包作為胸壁重建材料的臨床應用
水泥廠常用的金屬材料
運用系統工程方法 加速牆體材料改革——建材節能綜合工程簡介之一
光熱法實現材料的在線檢測與分選
異質材料(ZGMn13+16Mn)的焊接
異質結材料及其表面金屬膜的俄歇能譜研究
鍛造用Al-Si系合金的材料特性和用途的開發(2)
耐火材料的強化和韌化
蘇聯耐火材料工業發展狀況
微細顆粒對鎂質耐火材料結構性能的影響
炭結合剛玉—莫來石—氧化鋯材料的高溫性能
國外特種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開發現狀
YBCO體材料的制備與臨界電流密度
混雜復合材料受壓狀態下的基體剪切破壞
有機塗裝材料酸值的測定
包裝材料的計算機最優化排料
沖擊波在不同材料隔板中的衰減特徵
服裝材料與服裝設計
聚氨酯-肝素接枝共聚反應和材料表面的初步分析
不同材料拼接的半平面裂紋問題
各向異性材料的表面張力
消光玻璃纖維用於絕緣和編織過濾材料
技術復合化開發出高性能的非織造布過濾材料
糝肽泡沫包裝材料
帶圓孔復合材料層合板的孔邊層間應力研究
正交各向異性材料應力應變關系的表述形式
材料力學中強度理論內容的歷史演變和最新發展
第六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在京召開
碳氮化物超微粉體陶瓷材料的研製及應用
有機和聚合物非線性光學材料研究與展望
高溫後混凝土及其組成材料性能研究
高分子生物復合材料修補顱骨缺損
測定快凝材料凝結時間的新儀器
第十七屆歐洲人工器官大會會議文摘 義大利 波倫亞1990年9月19—22日生物材料部分
生物材料消息和市場信息
環氧改性氂牛心包材料的力學性能
PPTA/尼龍1010分子復合材料的結晶與熔化行為
粉末壓實材料的自延續高溫(燃燒)合成
碳纖維增強銅基復合材料
繪畫的依託材料——關於底子的技術
魯本斯的技法和材料
《工程材料》復習要點
材料力學期末復習
PP及其改性材料的拉伸體膨脹測量與微觀形變機理分析
氫與先進的航天材料
熱塑性復合材料的耐化學腐蝕性能
碳纖維的冷等離子體連續表面接枝工藝及其復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碳氈/碳復合材料的組織與高溫退化
利用平面上表面波模型研究吸收材料對表面波的作用
具有c軸絲結構的YBa_2Cu_3O_(7-δ)體材料的制備
SiC晶須/Y-TZP復合材料的研究
微機化聲顯微鏡及其在材料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沖天爐修爐材料的改進
稀土鈣鈦礦型乙醇敏感材料的特性
我國著名的無機非金屬塗層和非晶態半導體材料科學家程如光同志逝世
復合缺陷對鈦酸鍶鉍材料介電特性的影響
非線性光學中的新型有機和聚合分子材料
Bi/Pb比和退火溫度對Bi-Pb-Sr-Ca-Cu-O系超導材料的T_c(R=0)和高T_c相形成的影響
全國生物材料研討會
無宏觀缺陷的水泥基復合材料
導電性高分子復合材料
鐵淦氧的機械化學拋光(第三報)——適用於多晶體及多晶積層體材料
材料專業學會第二屆年會論文述評
材料學的結構論
金屬材料循環應變硬化/軟化瞬態響應的數學模型
Ce—TZP陶瓷材料馬氏體相變內耗的研究
準分子激光的材料表面改性
形狀記憶材料的實驗研究
電子給體化合物對聚乙烯醇-甲基紫精光色互變材料光色行為的研究
尼龍6短纖維-NR/SBR復合材料的研究
碳酸鈣增強聚丙烯復合材料的斷裂韌性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先進復合材料研究室
復合材料損傷與斷裂的動態無損評價
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
國外航空材料動態和科技動態
試談材料資料庫的現狀、發展及對策
發展材料工程 振興航空工業——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建所35周年回顧與展望
正硅酸乙酯粘合劑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
介紹一種遺傳學教學實驗材料——油菜
臨床檢驗材料處理不當使法醫學鑒定復雜化一例報道
含裂隙材料的空洞化損傷
金屬材料物理性能
金屬及金屬間化合物中結構缺陷、雜質及其復合體的電子結構與材料物理性能的研究
傾斜功能材料
1990年小汽車材料的典型構成
放射性碘在地質材料中吸附和遷移的研究
含裂紋板的復合材料膠貼修補分析
第六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在北京舉行
短脈沖載荷下金屬材料的層裂破壞
高壓下BiPbSrCaCuO超導陶瓷材料的顯微結構
第一屆國際復合材料變形與斷裂會議題錄(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理工學院1991年3月26-27日)
SiCw/6061Al復合材料沖擊破壞行為
SiCw/Al復合材料滑動磨損的微觀機制
C/SiC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復合材料膠粘劑固化反應及工藝參數的研究
纖維長徑比對環氧復合材料動態力學性能的影響
過渡區應力集中對復合材料強度試驗准確度的影響
復合材料層板圓形分層的屈曲
復合材料層板+θ/-θ層間斷裂韌性研究
短纖維復合材料剛度特性的有限元隨機能量法預報
基質發光材料Na_5Eu(MoO_4)_4和NaEu(MoO_4)_2的制備和發光
玻璃鋼桿的縱向波速及材料的內阻尼實驗研究
繪畫材料的發展
有關SiC材料的生產實踐
芒果套袋材料篩選
世界先進的切削刀具材料指南——碳氮化物、陶瓷、PCD和PCBN(一)
新型密封材料B-PVC防水卷材
鐵路工程建設材料預算價格(一九八八年度)勘誤表
關於補充《鐵路工程建設材料預算價格》材料項目的通知
介紹招標中處理材料價差的一種方法 試行核定料差百分率的作法
耐高溫碳—石墨密封材料的研究
碳石墨材料高溫氧化防護的研究
粘合劑與金屬氧化物/石墨復合材料氣孔率的關系
建立計算機多用戶系統改善材料倉庫管理
一種新型隔聲吸聲材料
航天逆變電源磁芯罩殼的材料選擇與工藝設計
某型導彈艙體材料分析
傾斜功能材料的發展現狀
復合樹脂補牙材料性能測試和應用
對改性有機硅封裝材料自熄性的研究
「七五」期間國家皮革化工材料重大科技成果簡介(續)
材料表面條痕對鋁深沖杯的減薄拉深加工性的影響
金屬基復合材料的韌性(上)
鋁-高聚物層壓減振材料的研製
磨料水射流切割脆性材料的實驗研究
蠶絲纖維織物是汽車、飛機的良好的內裝飾材料
用表面光壓(SPV)法確定異型外延材料中的少子擴散長度
混凝土變電架構用高分子材料修補和加固
空間展開天線的結構工藝和材料
淺談材料力學課程改革
土石壩鬆散體模型材料研究的新進展
30CrMnSiNi2A材料瞬態應力應變曲線的數學描述
甘藍型油菜質不育材料微量花粉問題研究 1.微量花粉發生規律的觀察
「七五」攻關項目「用沸騰爐灰渣研製煤礦井下密閉充填材料」通過技術鑒定
在p~+GaAs體單晶材料上進行的NEA活化實驗
復合材料內部脫粘的紅外檢測及理論分析
工業企業材料核算的帳務處理方法——紅字分離法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損傷粘彈性本構方程
一種新的氣敏光纖感測材料
TiO_2-V_2O_5系材料感濕特性與微結構的研究
高級復合材料在未來橋梁建設工程中的應用
聚合物材料的增強增韌及其評價新方法
復合材料自動化成型和加工工藝在航天技術中的應用(續)
復合材料結構的損傷與修補
復合材料層合板的柱面彎曲耦合剛度系數
CC材料在電視節能改造中的應用
外貿進出口業務文件材料的收集與整理
我國感光材料工業發展的特點、難點及對策
復合材料選層板的非線性動力穩定性理論
夾心復合材料寬頻超聲換能器的研製
各向異性壓電陶瓷材料
位置靈敏原子探針在材料研究中的新應用
光電子學與光電子產業專題系列介紹 超分子光化學與有機光電功能材料
高溫超導材料的抗磁比率
採用計劃價格進行材料核算的後進先出法和先進先出法
冪硬化材料載入條件的確定及表達
光電子集成電路材料製作工藝的進展
考慮破壞時復合材料結構的分析
真空斷路器鉻銅觸頭材料及其應用
Cu-Cr觸頭材料添加第3種成分後的工頻和高頻真空電弧熄滅特性
鋁合金軸承材料
檔案材料上的麴黴菌及其危害
復合材料固化應力模型
新型非線性光學材料[Cd(POM)_2Br_2]的二次諧波效應與晶體結構的關系
高Jc Ag-Bi-Pb-Sr-Ca-Cu-O超導材料
含隨機空穴材料的屈服行為
YBa_2Cu_3O_(7-x)超導材料的(001)疇界和晶界
「新型紡織材料PBT及其差別化纖維系列產品」在滬通過鑒定
如何從提供的片斷材料中攝取需要的信息?
怎樣進行相同類型材料的比較閱讀?
填充保溫材料空心砌塊的經濟評價
強化土地管理 加強部門協作 大力推進牆體材料革新和建築節能工作
明確任務 推動鄉鎮牆體材料革新
光致變色存儲材料研究
高 T。超導材料的制備、結構性能與化學鍵
LW化灌材料在大壩基礎帷幕補強加固中的應用
碳化硅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超塑性
《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91年總目錄(總第112~124期)
Lanxide技術與Lanxide材料
裝甲材料不可壓縮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
第三屆中國青年材料科學研討會在大連召開
碳纖維復合材料電火花加工(EDM)機理究研
復合材料層壓板疲勞特性的試驗研究
復合材料加筋板後屈曲強度工程分析方法探討
復合材料機翼的動強度研究
復合材料層壓板的安全系數與可靠度
若干復合材料計算機程序評介
復合材料飛機結構損傷容限和耐久性設計初探
復合材料層壓板穩態濕度場及應力場分析
低速沖擊下復合材料層板的損傷研究
復合材料薄壁圓柱殼體的穩定性
混雜纖維復合材料吸濕行為研究
鑄造碳纖維增強鋁基復合材料
鋪層順序對復合材料層合結構承載的影響
復合材料旋翼槳葉的結構優化與振動控制
復合材料盒段顫振特性試驗研究
干涉對復合材料疊層板螺栓連接疲勞強度的影響
怎樣組織綜合材料的寫作工作
採用金剛石砂輪磨削高硬度非金屬材料
負成果文件材料也應歸檔
幹部檔案材料分類新探
復合材料圓錐殼體的外壓穩定性
等離子體源離子注入——一種材料表面改性的新技術
第七屆全國磁學及磁性材料會議簡訊
對材料科學發展的認識
鈦與鉍系高溫超導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的X射線光電子能譜研究
復合材料構件手動C掃描無損檢測儀器的研製
利用蛋白質籠製造納米級材料
鋁電解槽惰性陰極材料的研究進展
羥基磷灰石材料充填牙槽窩及頜骨囊腫術後骨腔的臨床觀察
心包替代材料的動物實驗研究
Ni-Al-Mo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
含金屬間化合物的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生產
應用霍普金森壓桿技術進行材料動態斷裂韌性研究
日本研製出新型非晶態光-磁記錄材料
SiC_w/Al復合材料尺寸穩定化工藝的研究
利用SOI材料提高觸覺感測陣列的性能
用於制備SOI材料的RF-ZMR技術研究
復變函數與數值法相結合計算復合材料層合板的應力場
檸檬酸鹽法合成鈣鈦礦型復合氧化物納米固體材料LaFeO_3
我廠應用國產耐磨塗層材料的情況
題目——文章的名片——淺談典型材料主標題的製作
中小鍋爐製造中的材料質量、檢驗標准、焊接等有關問題技術討論會
全國鑄造材料設備儀器成果展覽及技術轉讓會
談文件材料的再收集
收集林業科技文件材料三法
街道辦事處文件材料的歸檔范圍
空間材料加工的商業利益
關於材料已到無款付帳,月終如何進行會計處理的問題解答
材料內部缺陷的紅外檢測
一種可獲正負圖像的重氮感光材料
氧化物超導材料的制備方法
聚並苯導電高分子材料研究的進展
金屬有機化合物用於形成半導體材料方面的新進展
防水材料的新秀——隔熱鎂水粉
發展新型建材 推進牆體材料革新
總結經驗提高認識 運用系統工程方法 努力推進牆體材料革新和建築節能工作
石墨材料在出鋁真空包內襯上的應用
駐極體研究——電子材料和換能器領域的重要分支
材料的熱膨脹性質與屈服應力
功能梯度材料評價方法的進展
裝甲材料的進展
日本研製出耐腐蝕的鉻-鉭-鈷磁記錄材料
化學灌漿材料及技術
MBE GaAs/Si材料應力性質的研究
某些生物和材料樣品的質子活化分析
淺談完善公路養護單位材料的核算和管理
汽車行業鑄件凝固數值模擬——美國第18屆汽車材料研討會介紹
高錳鋼鑄件用三元復合造型材料的研究
芻議強化幹部檔案材料的管理
將用於材料加工的蘇聯航天器
低維材料與光電子學的發展
無明膠重鉻酸鹽全息記錄材料及實時特性
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的科研特色
國家教委舉辦全國《國際貿易》課程教學大綱教師講習班 講座材料之二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
會等機構近幾年來的主要立法活動
「婦好墓」玉器材料探源
從省級衛生防疫站的調查材料探討小型專業圖書情報機構的體制改革
電纜密封新型材料——JY-12密封膩子
西德LSV34—7127環氧注射用塗層材料特性及應用
無劃傷長壽命無心夾具支點材料的研究
硬脆材料鑽孔加工技術的研究
低壓電器統一企業標准——材料部分審查會
低壓電器用發熱電阻材料
Co-Cr-Mo微孔材料對骨組織生化組成影響的研究
Kevlar、BF-2及 GD414材料充電性能研究
淺論提高氯鎂質材料的性能
光致各向異性材料中偏振全息圖的分析
一種新型的電光顯示材料——PDLC
功能高分子活性材料硫酸根離子選擇電極的研製
磁力軸承材料選擇及磁力軸承電度表的結構設計
中華醫學會口腔科學會第二次口腔材料學術交流會在上海召開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節段分析——文獻復習與130例屍檢材料
甲基纖維素作為粘稠物質手術材料的實驗研究
磁性材料在微特電機中應用技術與市場信息會議
稀土超磁致伸縮材料的發展
連鑄用中高檔耐火材料的研究開發和使用
鍛造用Al-Si系合金材料的特性和用途的開發(1)
淺談鋁用碳素材料焙燒爐的發展方向
鈷對NdFeB永磁材料磁學性能和微觀組織的影響
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的發展現狀
鎳對C/Cu復合材料界面特性影響的研究
肝素化抗凝血材料的鍵合方式與肝素釋放速率間的關系
熱塑性聚氨酯(TPU)和聚氯乙烯(PVC)共混材料的研製
船用大型螺旋槳材料研究的進展
(YBa_2Cu_3O_(7-y))_(1-x)Ag_x體材料的超導性質
賓主型黑色液晶的配製及賓主材料對其性能的影響
新型保溫材料——遠紅外纖維
用連續激光射線強化金屬材料中的幾個問題
國內外建築防水和材料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我國汽車材料發展的幾點史實和車輛用材的某些考慮
一種「新型不定形鋯質耐火材料」
有機硅材料在整形、美容上的應用和進展
體外器官培養法評價四種高分子材料毒性
新型植入生物材料Ti-5Al-2.5Fe的生物相容性
高性能玻纖增強聚醯亞胺絕緣材料
PP—EPDM—雲母三元共混復合材料的研究
復合材料的Ⅲ型動態斷裂力學分析
新型鉛鈣板柵合金材料的研究
耐高溫的多晶金剛石拉絲模材料
西南兩省酸雨對材料腐蝕的經濟損失估算
不同材料在高溫鹼液中的腐蝕行為
高分子材料時-溫等效性的研究——(Ⅰ)時-溫等效理論的現狀和非線性鬆弛活化能譜理論的提出
連續碳纖維增強聚醚碸復合材料的形態與力學性能
日本製成高導磁率磁記錄材料
兵器材料動態力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在歙縣召開
材料韌性的評定
材料的工程性能與材料選擇
高抗沖尼龍材料的新設計
《宇航材料工藝》1990年總目錄
復合材料雙向應力實驗述評
噴射沉積工藝與快速凝固材料
小麥抗源材料對白粉病菌的抗性遺傳分析
退火對GD a-SiN_x∶H材料光電導的影響
摻Si對Bi-Pb-Sr-Ca-Cu-O體材料的超導電性和微結構的影響
兩種材料組成空間的彈性力學基本解
新技術領域中的硅酸鹽材料
用自凝牙托材料製作鑄型標本的實驗研究
醫用高分子纖維增強材料顱骨成形術
二氧化硫的電化學氧化過程——Ⅰ.電極材料的影響
稀土摻雜γ—Fe_2O_3氣敏材料研究
高壓下ZnS熒光材料中錳與稀土的相互作用
人體關節盤和二種人工關節盤材料的粘彈特性分析
復合型斷裂中K_1和K_3的耦合效應對材料斷裂韌性的影響
「普適發展判據"對熱彈性材料的適用條件
結構增韌材料在裂紋擴展中的韌度增值
新穎溫敏玻璃材料——實用型光纖溫度感測器
激光光聲光譜術研究碳—碳基復合材料的密度分布
光纖智能材料系統與結構的研究發展評述
肌肉模擬材料熱學參數測定
YBa_2Cu_3O_(7-δ)高溫超導材料微波表面阻抗的研究
金屬基高溫超導體復合材料臨界電流密度的估算
超高壓處理對Bi_(0.8)Pb_(0.2)SrCaCu_2O_y超導材料的影響
第一屆梯度功能材料國際研討會召開
兩種抗氧化碳/碳復合材料的高溫氧化行為
燒蝕復合材料的熱分析檢測
芳香族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
材料學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題目選
新型材料及材料科學與技術的新進展
紅泥聚氯乙烯(RM-PVC)復合材料的形態結構與穩定性關系
納米固體材料的物理力學問題
冷壓狀態方程計算的新方法和材料相圖的研究
激光與材料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氣體物理學
聚乙烯自增強材料結構與性能的研究
熱致性液晶芳香族共聚酯增強材料的合成及加工
用鍍Cu-Fe碳纖維制備的銅基復合材料
發展中的雙馬來醯亞胺型先進復合材料基體樹脂
國外航空材料與科技動態
從第七屆國際急冷材料會議看急冷技術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熔鑄鋯剛玉(AZS)耐火材料特性的異常現象
抗菌劑溫浸引種材料玉米枯萎菌消毒技術研究
黑色覆蓋材料在直接吸收式太陽能乾燥器中作用的研究
水力旋流器錐套材料磨損的試驗研究
上海紡研院研製成復合材料用隔離布
碳石墨材料科技發展戰略預測研究通過成果鑒定
金屬材料物理性能
表面粗糙度對金屬材料硬度測試數據的影響
新型耐蝕材料和防護金屬塗層
粒子沖擊下材料動態硬度的研究
我國研製真空快淬非晶微晶材料取得重大突破——真空快淬爐在京研製成功
柳州地區建築材料放射性水平及其致居民劑量
金屬相變儲熱材料的量熱研究
對稱角鋪層復合材料層板在反平面變形情況下分層問題的解析—廣義變分解法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層合板分層破壞的研究
三種復合材料在低溫下的斷裂性質
含有流動液體的復合材料管道的振動
鑄造高強度C/Al復合材料
不同表面狀態的芳纖增強環氧基復合材料固化過程的研究——固化行為、三T狀態圖及固化反應動力學分析
HDPE導電復合材料的交流開關效應研究
M_yM′_(1-y)FCl_xBr_(1-x):Sm~(2+)材料制備光譜性質和光譜燒孔
延性材料層裂的數值模擬
地下河連通試驗的兩種新型材料
材料變形特性研究新成果在塑性力學中的應用
塗敷型吸波材料電磁特性的預測
粘彈性材料中的熱量生成率函數及溫度場控制方程
新型磁膠根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評價——體外細胞毒性的研究
雲南牆體材料改革勢在必行
稀土在功能材料中的應用
正常型與矮型肉種雞雜交配套試驗(矮型肉雞的利用研究材料之三)
中日兩國學者聚會羊城探討高分子科學與材料
有機高分子絕熱材料保溫工程的火災和預防
幾種鑄鐵材料副在油潤滑條件下滑動磨損特性的研究
考慮空穴多級形核的損傷材料內時本構關系
普通力學實驗室自製光測聚碳酸酯模型材料的可行方法
正交異性復合材料單向板非彈性主方向的裂紋尖端應變與位移
台灣糧食生產及儲運信息——台大教授在天津財經學院的座談材料
用瀝青製造碳素材料的方法
碳纖維/銅基復合材料熱膨脹行為的初步研究
南開大學吸附分離功能高分子材料實驗室
用提高環境溫度法測定材料高溫導熱系數
大型合成氨廠開工加熱爐盤管材料膨脹失效原因的分析
提高材料利用率是節能的有效措施
工業發達國家摩擦材料發展動態
國外焊接材料的近況
道路標志材料
精細鋼與金屬材料的開發
金屬間化合物結構材料的研究開發現狀和應用前景
方波極譜法測定Pb、Sn基釺焊材料中的In
玻璃鋼/復合材料在拱橋補強工程中的應用
新型雙馬來醯亞胺樹脂的合成及其碳纖維復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七五」期間國家皮革化工材料重大科技成果簡介
九十年代皮革化工材料展望
聯幫德國工業標准——氣門材料供貨技術條件
現代漢語書面輔助表達材料和手段淺說(一)
鋅基復合材料的激光表面處理
齊翠珍和她的熱收縮材料
平行線法測量材料熱物性的原理和方法
關於連接器接觸材料的試驗與檢測
柔性石墨——值得推廣的密封材料
用非銀鹽感光材料制備彩虹片
材料斷口中的分形(英文)
鐵電材料電疇結構的掃描電鏡成象
復合材料結構的修理方法
復合材料構件裝配費用概觀
液態阻尼材料
材料科學與工程在美國
高分子材料用於文物復制的工藝與研究
家蠶微粒子病母蛾抽樣檢驗方法的研究 Ⅰ、適合於育種材料、保育品種的混合分檢方法
洛陽船舶材料研究所隆重召開第三屆科技工作會議
金屬內耗及其測量在阻尼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艦船材料應用研究及其「八五」展望
水蓼——一種好的生物實驗材料
泡沫塑料材料的密度與其緩沖性能
復合材料自動化成型和加工工藝在航天技術中的應用
玻璃鋼/復合材料橋的探討及發展前景
碳/環氧復合材料錐殼的研製
復合材料汽車副簧兩端的防磨設計
C/SiC復合材料熱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陶瓷人工關節材料的磨損特性
高級瀝青路面面層和基層材料的應用技術問題分析
金剛石薄膜材料的應用與合成技術
民間文學集成文件材料歸檔范圍與整理
CSF復合材料用於製作造紙烘缸旋轉接頭
中國金屬學會熱能與熱工學會第六屆年會暨第二次不定形耐火材料應用專題學術會論文目錄
中國金屬學會熱能與熱工學會第六屆年會暨第二次不定形耐火材料應用專題學術會會議紀要
50萬t線材加熱爐用耐火材料的生產
鋁蜂窩復合材料x、y方向低溫有效熱導率的測試與研究
氧化鋁短纖維增強ZL109鋁合金復合材料的組織與性能的研究
微波聲學材料的性能
聲表面波器件用零溫度系數基片材料
硝酸鹽熱反應法制備Y-Ba-Cu-O系超導材料的反應條件與性能關系
型殼耐火材料對無餘量定向凝固葉片鑄件質量的影響
四氧化二氮與衛星貯箱材料的長期相容性研究
生物壓電陶瓷復活種植材料研究
九十年代集成電路材料
FR系列金屬材料熱變形防護潤滑劑
鑄造鋁硅合金及其含石墨的復合材料與GCr15鋼干滑動摩擦時金屬轉移特性之研究
高溫用鑲嵌型固體潤滑材料的研製及其摩擦磨損性能的考察
WC-Ni-PbO高溫自潤滑金屬陶瓷材料的研究
新型注漿材料——粘土水泥漿液
小麥遠緣雜種材料中_4、中_5的抗旱生理特性
單原子層超晶格材料
軟氮化處理的鑄鐵材料的滑動磨損抗力
書寫材料對漢字形體、結構的影響
一種蠕變模型材料的試驗研究
YBaCuO超導材料降溫過程的聲發射研究
我國火電超臨界機組的材料
中央電大外國檔案工作課程輔導材料
日本企業檔案室的新型材料——日本國立史料館安澤秀一博士在第十一屆國際檔案大會上的報告
復合氧化物C_2H_5OH敏感材料的研究
不燃性保溫材料應用於船舶冷藏系統
混雜纖維復合材料的剪切特性(一)——夾芯結構
中、大功率塑封晶體管採用絲狀Pb-In-Ag合金作粘接材料
硅上異質外延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動向
N—(4—硝基苯)—3—氨基—1—丙醇晶體材料的合成
奇異函數在材料力學中的應用及其計算程序
用液態金屬製作金屬基復合材料
石棉摩阻材料摩擦性能測試及熱影響規律
在《建築材料》授課
② 汽車的特點和優勢
汽車行業特點
1 汽車工業
生產各種能自行驅動供客運和貨運使用的無軌車輛的工業。汽車工業主要包括發動機、底盤、車體等主要部件的生產,並組裝成車,或購進零部件組裝或改裝成車或生產汽車的備品、配件以及修理汽車等。
它是綜合性的製造和組裝工業,汽車工業在發達國家的經濟中起著重要支柱作用,主要原因是:汽車工業的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汽車工業是技術密集型的工業,它與國民經濟各部門有著密切的聯系;汽車生產過程集中著許多領域的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和高技術。因此汽車工業的發展必然推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汽車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汽車產品系列和生產布局,建成了第一汽車集團、東風汽車集團、上海汽車工業(集團)公司等大型企業,國產汽車市場佔有率超過95%,載貨汽車品種和產量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轎車市場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得到了緩解。我國已成為世界摩托車生產大國,形成了幾家初具國際競爭規模的摩托車生產企業,品種和數量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並有部分進入國際市場。
據統計,到1999年底,全國汽車行業共有企業2391家,其中整車企業118家,改裝車企業546家,摩托車企業136家,發動機企業51家,零部件企業1540家;汽車行業擁有職工180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6.9萬人;行業總資產5087億元,其中固定資產原值2243億元,凈值1556億元;國家批準的轎車建設規模為112萬輛,其中國家已經驗收或建成的轎車生產能力91萬輛。1999年全行業實現總產值3411億元(90年不變價),銷售收入3115億元,工業增加值749億元,利潤總額106.5億元。
2000年,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911億元,利潤177億元,比1995年分別增長80%和107%;生產汽車207萬輛,其中轎車60.5萬輛,比1995年分別增長43%和86%;生產摩托車1153萬輛,佔世界摩托車產量的44%,比1995年增長45%;汽車工業出口額為25億美元,進口額為36億美元。
世界汽車業已出現了八大新趨向,即零部件采購全球化,生產裝配模塊化,汽車底盤通用化,目標成本控制化,開發周期縮短化,生產管理精益化,汽車銷售租賃化和汽車發展生態化。
2 汽車生產
2.1 分類
汽車按運輸對象分為客運汽車和貨運汽車
簡稱貨車)兩大類。客運汽車按座位多少可分為客車和轎車。一般乘坐9人以上的為客車,9人以下的為轎車。貨運汽車分公路用和非公路用兩類。按特種用途,汽車又可分為專用汽車、越野汽車和農業用汽車。汽車由汽車車身和汽車底盤兩部分組成,可與掛車和半掛車組成汽車列車。
2.2 汽車生產的專業化和協作
汽車能成為普通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主要原因是採用了專業協作的生產系統,採用了標准化、互換性、流水線加工和裝配的大量生產方式,使汽車的產量和質量都能提高,價格大幅度降低;在技術迅速發展的條件下,能不斷及時地相應地改進和更換車型。汽車的生產批量大於一般的機器,有利於採取高效率、低成本的生產工藝。將若干個汽車製造廠所用的某種零、部件合並在一個廠生產,生產批量就更大,能採用更高效率的工藝。
歐美各國在開始生產汽車時,某些部件如板簧和車輪等即由專門的工廠生產,這是製造馬車時就已經有的分工。最早作為汽車零部件進行專業化生產的是輪胎和汽車電器。20世紀初大批汽車廠並入大公司後,有的廠即轉為專業公司,一些未並入的汽車廠也有改產汽車零部件的。也有一些中小專業廠合並成集團,專門生產汽車的零部件(其中一些大的集團也有跨國公司),如離合器、傳動軸、變速器、轉向機、驅動軸、散熱器、制動器和車架等。日本10家主要的汽車生產廠與8000餘家零部件廠和材料廠協作,汽車廠本身的勞動量只佔30~40。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則從3萬多個工廠取得零部件、原材料和輔助材料。這些工業稱為汽車的協作工業或橫向工業。
美國等國的汽車專業化和協作體系,是在競爭中形成的,其杠桿是質量和價格。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從20世紀20年代起即組織制訂汽車零件的試驗方法和聯接尺寸等標准,對於促進專業化和協作起了很大的作用。歐洲的柴油機噴油系統僅由3家公司供應,美國年產上千萬輛汽車所用的活塞環、軸瓦和火花塞也只由3家公司供應。這些專業公司的經營成就,表明了專業化生產的優越性。零部件的發展推動了汽車工業技術的進步,大大縮短新車型從研製到投產的周期並減少生產費用。
日本在50年代後期形成汽車零部件的專業化生產體系,這是日本汽車工業能與美國競爭的基礎。美國等國的零部件廠是通過競爭、轉業、甚至停閉等過程而形成的體系,日本則依靠政府用經濟手段來扶植汽車工業的發展。
2.3 新技術、新材料的採用和推廣
汽車的生產技術和所用的材料發展很快,常向其他機械製造部門推廣新技術、新材料。其他領域中的新技術、新材料也往往首先移植到汽車工業中。
汽車生產用材料 汽車生產使用大量材料,如自重1噸的典型轎車,約耗用厚薄鋼板500千克,鋼材180千克,鑄鐵110~130千克,輕金屬4千克,橡膠36千克和塑料32千克。
由於大量生產的零部件必須有穩定的質量,汽車生產對材料的要求十分嚴格。例如對於鋼材,不但要求一般的機械性能(拉力、沖擊強度和疲勞強度等),還要求金相組織(如晶粒等、夾雜物和淬透性)、深拉延性能和切削加工性等符合一定的標准。
汽車還使用多種特殊材料:製造活塞的高硅鋁合金、製造軸瓦的鋁基合金、銅鉛合金、含石墨的塑料、製造氣門的含氮奧氏體鋼、製造構件的低合金高強度鋼板和多種工程塑料等。1960年以來,原用於航空和航天技術的蜂窩夾層材料、玻璃纖維或碳素纖維增強塑料和陶瓷材料等已用於汽車。
新技術和新工藝
20年代初,汽車工業根據流水生產的時間節拍,將一些金屬切削機床用輥道等聯成加工線,繼而發展成為組合機床,這是切削加工設備的一大發展。組合機床的出現,不但提高了汽車的生產率,還促進了機床工業的發展,而且也推廣到其他機械製造部門。
1970年以來,為了適應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的要求,又發展了柔性製造系統,其中一種方式是用加工中心和計算機數控裝備組成,由計算機指揮,把毛坯和在製品送到各個加工中心加工,可以同時加工多種零件。在有一些零部件專業廠和某些汽車廠中,將結構外形,以至工序相同而尺寸不同的零件編為一組,由計算機操縱在同一生產線上加工,這樣也大大提高了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的效率。
70年代初發展的工業機器人,最早用於比較復雜的車身焊接生產線上。這種焊接機器人,能夠按照規定的程序完成幾十個至上百個精細的焊點的焊接工作。以後工業機器人又應用於噴漆、機械加工和部件裝配等工序。
製造汽車車身需要使用大噸位壓力機和深拉延性能好的優質冷軋鋼板,這就促進了大型沖壓設備、大型模具加工技術和機床的發展,也促進了深拉延冷軋薄鋼板的大量生產以及半連續、全連續的熱軋和冷軋鋼帶機的發展。車身是由骨架和蒙皮焊接而成的,這就促進了多點焊機的發展。車身要求應用良好的防銹處理技術和美觀而耐久的油漆和鍍層技術,又促進了這些工藝和材料的發展。這些設備和工藝適於製造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所以促進了家用電器行業的發展,有的汽車公司則兼制這些產品。
為了節省原材料和減少加工量,汽車工業的毛坯生產趨向精密化,採用了壓力鑄造、精密鑄造、粉末冶金、模鍛和冷鐓等生產毛坯的工藝。而拉削和硬齒面高精度齒輪加工,尤其是弧齒錐齒輪、雙曲面齒輪的加工藝和設備,以及滲碳、滲氮、碳氮共滲和硫化等新工藝,也都是在汽車工業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這些工藝設備往往相當復雜,例如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的12000噸熱模鍛機械壓力機的自動生產線,每分鍾能生產汽車前軸鍛件一根。這種壓力機不但生產率高,模具壽命也比模鍛錘高兩倍。
2.4 新汽車的發展研究和生產設備
汽車的結構復雜,多數汽車是大量生產的產品。如果汽車生產後在復雜的使用條件下發現早期損壞或不適應使用要求,就會造成用戶和製造廠的巨大損失。因此,20年代以後,逐漸總結經驗,形成產品投入生產前的設計定型程序和生產准務工作程序。
發展研究 發展產品之前先經過技術預測和市場預測,確定發展方向,然後按照技術經濟分析的結果和零部件的系列,選定產品的主要參數和結構方案。設計完成後,試制樣車,進行定型性試驗。
生產准備 經過試驗定型的汽車,在投入生產前需要對工藝、設備和工藝裝備(工具、夾具、模具和量具等)進行准備工作。只有一些小批量生產的重型汽車和專用汽車,才不需要工作量很大的生產准備。大量生產的汽車,工藝裝備系數(每個零件所需工藝裝務的平均數量)往往達5~5,總的製造工時達數百萬。在主要的汽車生產國家中,工藝裝備都由專業化的工廠製造,汽車廠只提出定型的產品圖紙和生產綱領。這些專業工廠可以在很短時間內(1年左右)配齊工藝裝備和專用設備,因此汽車生產廠更換車型比較容易。
轎車由於競爭激烈,幾乎每年都要改動外形,主要部件如發動機等往往隔數年更換一次型式。雖然有可能迅速更換車型,但各公司考慮經濟效益,大多採用逐步改換車型的辦法,只有在十分迫切的情況下才發展全新結構的車型。
在專業化協作的生產體系下,汽車生產廠的發展研究和更換車型需要得到各行業、各工廠的配合和支持。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汽車工業才得以不斷進步並保持在機械行業中的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3 汽車行業CIMS特點
根據產品結構及生產批量的特點,屬於大量流水生產
3.1 基本特徵
·根據市場預測或某種指標組織生產。
·產品結構簡單、品種少、更新慢。
·生產工藝穩定,製造周期短。
·設備投資高。
·生產計劃以日產量、旬產量或月產量下達。
·生產具有明顯的節奏性,具有高度的連續性。
3.2 生產管理的重點
由於大量流水生產類型的企業以市場預測和用戶訂單組織生產,並採用庫存適應市場變
化,因此,其生產管理的重點是:
·保證原材料、能源連續不斷的供應。
·加強設備維修,保證不出故障。
·集中制定計劃,大量應用經過優化的標准計劃。
·加強對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保證均衡生產質量的穩定性。
·生產計劃與控制模式。
3.2 生產計劃與控制模式
為保證生產過程的連續性與均衡性,宜採用在製品定額法和JIT生產方式進行生產計劃與控制。其中,在製品定額法是以預先規定的在製品佔用量為依據確定車間生產的一種方法。用在製品定額法確定車間生產任務的主要計算公式為:
其中 ——車間I的計劃期出產量;
——後續車間I的計劃期投入量;
——車間I的外銷半成品量;
——車間之間庫存在製品佔用量定額;
——期初預計實際庫存量;
——車間I的計劃期投入量;
——車間I允許的廢品數量;
——車間I內部在製品佔用量定額;
——期初預計車間內部在製品實有量。
用在製品定額法確定各車間生產任務必須按反工藝順序先計算出產量,再計算投入量。最後車間的出產量根據總的產品出產進度計劃來確定。
③ 軸承為什麼要做成石墨的
1、從磨擦損耗角度考慮,作為軸承材料的磨擦系數越小越好,石墨具有優秀的磨損系數;
2、從結構來說,石墨是固體材料,可以無油潤滑,減少潤滑系統,從而減少故障率;
3、石墨具有高的化學穩定性;
4、價格便宜,通用性強;如果用金屬來做軸承,根據你說的情況要在高溫下操作,顯然普通材料不行,具有高溫強度的材料還需定做,價格不是幾倍,幾十倍上百倍也不一定能做得出來,首先材料不好找。
如果說石墨掉進反應釜中污染產品,顯然設備沒有做好,傳動結構需更改。
④ 什麼是復合材料
復合材料是人們運用先進的材料制備技術將不同性質的材料組分優化組合而成的新材料。一般定義的復合材料需滿足以下條件:
1、 復合材料必須是人造的,是人們根據需要設計製造的材料;
2、復合材料必須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化學、物理性質不同的材料組分,以所設計的形式、比例、分布組合而成,各組分之間有明顯的界面存在;
3、它具有結構可設計性,可進行復合結構設計;
4、復合材料不僅保持各組分材料性能的優點,而且通過各組分性能的互補和關聯可以獲得單一組成材料所不能達到的綜合性能。
(4)上海碳素石墨軸承價格多少擴展閱讀:
復合材料的基體材料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金屬基體常用的有鋁、鎂、銅、鈦及其合金。
非金屬基體主要有合成樹脂、橡膠、陶瓷、石墨、碳等。增強材料主要有玻璃纖維、碳纖維、硼纖維、芳綸纖維、碳化硅纖維、石棉纖維、晶須、金屬。
樹脂基復合材料採用的增強材料主要有玻璃纖維、碳纖維、芳綸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