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外出拍攝旅行大片,需要准備哪些器材
首先我們需要確認旅行是自駕游還是背包游。
二者的區別就是自駕游基本上不太需要時時刻刻背著攝影包。
可以把大量的攝影器材放在車上。
停車拍照,並不需要太負重。
背包游就是不開車,坐飛機或火車抵達目的地,
離開賓館一天的拍攝需要全程背著攝影器材。
所以理論上自駕游可以多背點器材,
背包游器材盡量輕便些。
其次,需要考慮自身的背負能力。
有的人特別能背東西,
比如年輕人背個三四十斤的攝影包爬個雪山什麼的沒問題。
如果你是個小女子顯然攝影器材也是越輕便越好。
所以呢,我們要根據自己旅行的方式以及自己的體力來選擇攝影器材。
帶得多,帶的全,器材重--往往意味著更完美的拍攝效果。
帶得少,帶的精,器材輕--往往意味著更輕松的拍攝過程。
如果為了更完美而強背更多的器材,
往往會造成拍攝非常艱難,
這樣並不值得。
你拍攝時的心情,相比器材而言,
更加能決定你的照片質量。
如果是自駕游,可以選擇單反相機,
將各個焦距配齊,
而且要盡量選擇頂級鏡頭,
而不需要考慮鏡頭的重量,
比如變焦鏡頭方面可以配齊大三元。
如果對於某些焦段有特殊需要的,
可以在這個焦距上准備一支有著特大光圈的定焦鏡頭。
比如你喜歡拍攝星空,那麼14mmf/28可能就很重要。
多帶幾支鏡頭是沒錯的。
此外,要帶兩台機身,
兩台機身上面分別配兩種鏡頭--廣角一長焦。
如果你是背包游,可以選擇微單相機,同樣盡量配齊焦距。
我覺得16-35這個廣角變焦鏡頭(或者其他超廣角變焦)
和70-200mm這個中長焦變焦鏡頭
(80-400mm或者100-400mm鏡頭也是極好的),還是有必要的。
此外可以再配合一支35mm或者50mm左右焦距的大光定焦鏡頭,
如果這樣組合,兩台機身還是有必要的。
同樣,一台機身掛超廣角變焦鏡頭,
一台機身掛中長焦變焦鏡頭。
如果不想帶兩台可換鏡頭的機身,可以帶一台機身,
然後再隨身帶一個高畫質的卡片機作為補充。
如果只帶一台機身,可以選擇大變焦 旅遊 鏡頭,
比如索尼的24-240mm鏡頭(或者其他一鏡走天涯的大變焦比鏡頭)。
同時,可以再帶一支35mmf71.4或者55mm f/1.8(或者其他標頭)。
隨著 科技 的進步,現在相機成像越來越好。
其實很多機身、鏡頭一體機,
因為擁有很好的畫質以及超級大的變焦范圍,
所以這也是旅行的好選擇。
比如索尼的 RX10V或者佳能的G3X,都是很好的選擇。
記住幾點:
1.焦距盡量帶齊,廣角到長焦都要有--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
2.隨時有機器能提供你廣角或者長焦一-因為精彩的畫面往往存在短暫;
3.大光圈定焦鏡頭要盡量保證有一支--因為這會讓你的照片顯得迷人。
其實只要拍攝內容好,什麼拍攝設備都能拍攝出好照片,
但是更好的器材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好的拍攝效果。
對於旅行者來說,更好的器材也意味著更重的重量以及體積,
所以找到平衡點就可以平衡畫面效果和拍攝心情。
如果是自駕游,那麼一定要帶三腳架,
反正可以扔在後備廂里。
如果是背包游,如果不需要拍攝夜景,
建議就不要帶三腳架了。
因為這東西過不了安檢,
一般要托運,然後整天背著會很累的。
如果背包游但是有夜景要拍,
那麼建議帶輕便的旅行三腳架,
2000元左右價位的,碳素的,
可以收納起來的,越短越好。
而攝影包一般分為單肩包以及雙肩包兩種。
雙肩包:雙肩背著輕松,取用鏡頭麻煩。
單肩包:單肩背負沉重,取用鏡頭快速。
如果是准備跋山涉水,或者需要長時間背包,
再或者背的器材比較多,那麼建議選用雙肩包。
記住,雙肩包叫「背負系統」,就是讓你背著跋山涉水的。
如果是要拍攝城市題材、人文題材等,
或者帶的器材不多,那麼單肩包是選擇方向。
記住,單肩包叫「拍攝系統",
不是讓你長時間負重的。
如果你隨身帶了旅行腳架,
那麼建議你將腳架掛在單肩包上或者放到包里。
所以選擇單肩包時,盡量不要再考慮腳架了。
此外,我還有一個好建議:「背負系統」和「拍攝系統」都要。
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要准備一個雙肩包一個單肩包呢?
也不是。
「背負系統」靠雙肩包這是一定的,
但是「拍攝系統」還有一個好的選擇-一腰帶!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腰帶,
上面掛一些鏡頭袋,
裡面可以放鏡頭以及其他雜物。
這樣,長時間拍攝也不會很累,
取用也極為方便。
腰帶的缺點是對於器材的保護會不夠,
所以還是需要一個雙肩包在跋山涉水的時候用,
不需要跋山涉水的時候則可以用腰帶。
我是明慧先生,專注分享攝影知識和攝影作品!
感謝您能夠閱讀本文和關注點贊 。
您的點贊關注,
必定是我們內容創作者前進路上大大的動力,
後期也會推薦更加優質的內容哦 !
② 旅行風光攝影適合的器材有哪些
對於一般的風光記錄和多人合影的題材時,哪些器材可以輕松勝任呢,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最適合拍風光的幾款相機,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1、佳能EOS 6D
EOS 6D是佳能的入門級全畫幅產品,盡管搭載2020萬像素全畫幅CMOS圖像感測器,同時也擁有50-102400的超強ISO范圍,但它是全畫幅單反中少有的輕量級機型。不過作為全幅單反,6D採用鎂合金機身材質加上防水滴防塵處理,整機的扎實性不需懷疑。佳能EOS 6D成就了高精細、高畫質的影像表現。它也是EOS系列中首次搭載內置Wi-Fi功能的機型。
點評:如果你對畫質有高要求,萬元級單反里6D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尤其適合女性用戶(握持舒適度可能更佳)。家庭用戶不建議購買大三元,套機足矣。
2、尼康D800
D800擁有3630萬像素,這對於風光攝影來說是很大的優勢。在理論上,像素高,優勢是絕對的,大家擔心的畫質降低問題,在D800身上也沒有看到,即便是像素減半使用也比大部分的單反相機像素要高。
尼康D800定位中級全畫幅數碼單反,同時還繼承頂級型號D4的51點對焦系統、9.1萬像素RGB感測器測光系統,這個全新的感測器分辨場景中的色彩和亮度時精度更高,在自動曝光、自動白平衡、i-TTL等自動控制功能上的准確度更高。最重要的是,該感測器讓D800在光學取景狀態下,實現高准確度的人臉識別功能。同時在3D跟蹤自動對焦時,跟蹤效果更好,並可對更小的物件進行持續跟蹤對焦。
點評:尼康D800能適應不同環境的挑戰,加上大三元重量接近8kg,如果不是真正熱愛風光攝影的攝友恐怕也沒有熱情背著這么重的器材去爬山涉水,D800更推薦給專業發燒友。
3、索尼黑卡RX10
RX10主打恆定大光圈大倍率變焦鏡頭,等效焦距達24-200mm,這也是業界首次使用恆定F2.8光圈且使用較大感測器的攜帶型數碼相機。2020萬像素一寸背照式CMOS、Wi-Fi無線傳輸、NFC通訊、鎂合金機身以及相傳已久的超采樣高清視頻拍攝等等都讓這款機器的定位遠,高於普通的長焦相機。
點評:索尼黑卡RX10在畫質不做出妥協的前提下適當增大了體積,並盡最大可能增加相機的性能與適用性。RX10走的是高倍率變焦能力的路線可以說重新定義了長焦相機市場,即個性又有革新精神
4、松下GM1
GM1是一款可換鏡頭高端便攜數碼相機,或者說是入門級無反相機。它具有普通卡片機的機身大小,但卻搭載1600萬像素Live MOS感測器,可以說是小身材里藏著一顆重量級的“芯”。GM1擁有優秀的維納斯引擎以及可實現快速自動對焦的對焦系統,這些都是能實現超高畫質的關鍵。
點評:松下GM1和索尼RX10相比,沒有大變焦,但是更加小巧便攜,松下特別為GM1定製的鏡頭LUMIX G 12-32mm很適合拍攝風光,而且可更換鏡頭的特性增加了GM1的可玩性。
首先,如果是初涉風光攝影的話,我推薦選擇入門單反相機,因為這類相機既有實用的性能又可以減輕背包的負重,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享受風光攝影的樂趣。以佳能EOS 1200D雙鏡頭套裝為例:佳能EOS 1200D擁有1800萬像素,常用ISO 100-3200,其機身內置多款數字濾鏡,足以滿足大家在旅途中的拍攝和後期處理;另外,其小巧的機身配以EF-S 18-55mm IS II和EF-S 55-250mm IS II鏡頭幾乎將旅途中的常用焦段一網打盡。
佳能EOS 5D Mark III的全畫幅配合EF 16-35mm f/2.8L II USM出色的廣角畫質以及漂亮的色彩表現想不拍出大片都難,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發現美景,拿起相機構圖,按動快門。
另外,佳能EOS 5D Mark III擁有強大的機身HDR功能,即便在逆光的情況下我們也能夠輕松拍出風光大片,加之EF 16-35mm f/2.8L II USM對色像差的控制,讓你照片擁有非凡的表現力。
旅行拍攝風光時,還得提醒大家記得備足相機電池,尤其是在較遠的地方拍攝,有些條件有限的景區是無法充電的。存儲卡的話帶2-3塊大容量存儲卡即可。另外還可以根據自己拍攝需要帶上ND或CPL濾鏡,以便更好地在旅途中進行創作。
③ 攝影設備有哪些
攝影需要的設備較多,除了大家熟知的照相機外,還有各種變焦鏡頭、內定焦鏡頭、閃光燈容、各種用途濾色鏡、相機包、照相機腳架、影室閃光燈、柔光箱、各種燈架、反光板、反光傘、外拍燈、攝像燈、石英燈、鏡頭蓋、遮光罩、三腳架、獨腳架、相機清潔用具、快門線等,還包含上述器材的附件等。
space
攝影需要什麼設備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攝影師來說,雖然攝影作品在於構圖和創意,但是一部好的攝影設備確實非常重要的。
④ 攝影器材有哪些
把照相用的攝取景物的器材,同曝了光的膠片顯出影來。製作成照片。這些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的應用過程中的條件和技術,綜合起來稱為攝影器材與攝影化學。這里主要介紹攝影器材。
攝影器材包括照相機及其附件、閃光燈、測光表、三角架和感光材料等。
常用的照相機大致分為:摺合式相機、直觀取景式相機、雙鏡頭反光式相機和單鏡頭反光式相機等四種類型。
⑤ 旅遊拍攝人物,要攜帶哪些攝影器材和附件
1、攝影器材 旅遊拍攝人物所要攜帶的攝影器材,一般以輕便為宜。通常,拍攝游覽紀念照,持有一架普通小型135照相機或「傻瓜」照相機,就可以應用。假如准備進一步從事人物攝影創作,例如拍攝當地的一些風土人情等,最好攜帶一架可互換鏡頭的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並配上28—80毫米變焦距鏡頭一個,既便於適應攝影需要,又可縮小裝備體積;或者,也可在使用該照相機原有標准鏡頭的同時,再配置24—28nbsp;毫米廣角鏡頭和85—105毫米中焦鏡頭各一個,以便選用。如果需要同時進行彩色和黑白人物攝影,最好能有兩架機身,分別裝上彩色和黑白膠卷,交替使用(倘若攜帶的是可調後背的120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則只需一架,便可應用)。 2、附件 不論攜帶什麼照相機,鏡頭遮光罩和二號黃濾光鏡都宜置備。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帶上彩色和黑白攝影常用的各種主要濾光鏡(包括UV鏡、天光鏡、偏振鏡等)以及黑白攝影用的黃、紅、綠等濾光鏡。還可攜帶一隻小型電子閃光燈或自製的反光板,以供輔助照明。為了隨時保持照相機和鏡頭的清潔,要帶上鏡頭紙和鏡頭刷,如果能帶一個吹氣球則更理想。旅遊拍攝人物時,由於手持拍攝可較自由選擇角度,所以,三角架使用次數不多,不必攜帶;但如能帶上,以備不時之需,當然更好。此外,宜備置一本袖珍筆記簿,扼要記錄拍攝情況,包括日期、天氣、時間、場合、人物以及所用光圈、快門速度等,以便積累有關數據,隨時參考,從而不斷提高攝影水平。
⑥ 攝影器材包括哪些
相機、三腳架、攝影包、雲台這是最基本的了,還有另外的影樓設備,燈架,背景架,攝影燈,背景布,獨腳架等等,看你是用什麼需要了,根據自己的用途而定。廣州艾狄遜影視器材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攝影器材的,你可以登錄www.gzadx.com與我們取得聯系。
⑦ 戶外攝影需要准備哪些器材
1、外拍燈
天天都說U-2,U-2到底是啥,是樂隊么?在攝影圈子裡邊,是外拍燈的一個型號,是用來在戶外給人物進行補光用的。合理使用的人造光源,可以讓戶外攝影更生動。例如,在海邊的日落,如果正常拍攝,要麼就是剪影效果,要麼就是過曝,但是如果加入人造光源給人物補光,那麼就有非常理想的高調日落人像效果了。另外,大功率外拍燈還能提高快門速度,能夠拍攝一些在昏暗環境中的動感效果。所以,戶外攝影如果能夠帶著一個外拍燈,是非常有用的,而且看起來也足夠專業。
2、外置閃光燈
外置閃光燈實在戶外攝影中經常用到的,但是,很多的朋友在使用外置閃光燈都僅僅是把閃光燈安置在熱靴上,這樣在光線的把握上並不夠理想。小編要在這里給大家說,盡量採用離機引閃的方式來對人物進行補光。那麼,很多的朋友要問了,有很多外置閃光燈沒有離機引閃的功能,不能通過內置閃光燈引閃外置閃光燈,小編在這里說的離機引閃也同樣可以通過小編剛才說的無線引閃器達到。只不過呢,引閃外置閃光燈的接收器和外置閃光燈也是通過熱靴連接的,等於觸發器連接單反相機的熱靴,外置閃光燈連接接收器的熱靴。全程手動M檔,根據當時實際攝影的光鮮,進光量等情況來具體把握。
⑧ 外出旅行需要帶哪些攝影器材
一般手機就足夠了,如果喜歡攝影,推薦入手單反。
⑨ 攝影棚需要什麼器材
攝影這門藝術可以說是「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用光」,對於拍風光或者拍人文的朋友們來說,自己的常用光源也就只能是白天的太陽和夜晚的霓虹燈,燈具對他們來說可以說是一個不太常接觸的配件。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攝影棚需要什麼器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柔光箱
柔光箱是攝影棚里最多也是最常見的攝影布光器材,就連一般小店裡拍證件照的地方都會有幾個柔光箱來充充門面。所以要說如果哪個攝影棚里連柔光箱都沒有,那簡直是不可想像。
柔光箱必須裝在影室燈上才能使用,它可以使燈光更加柔和,可以最大限度地柔化陰影,讓被攝物被柔和的光線所打亮。柔光箱的大小和形狀也是多種多樣,包括正方形的、長方形的,甚至多邊形的。柔光箱的原理就是通過前部的一片或多片擴散片柔化光線,其內部多使用銀色布以達到增加光線輸出強度的目的。
柔光箱可以做到很大的尺寸,越是尺寸大的柔光箱,柔光效果越好。如果想要這種出色的優秀效果,柔光箱的尺寸一般都是以米計算。
由柔光箱發出的光特別適合室內拍人像藝術照片和靜物,有利於表現人的皮膚質感和色彩,使膚質表現得非常細膩,光照面積大、且不會在皮膚瑕疵後邊形成硬硬的黑影邊,絕對可以說是影棚的必備器材。
雷達罩
雷達罩又被稱為美人罩,這種柔光工具能夠幫助產生一種反差較大卻又不會對比過度的光線,並且模特臉部高光部分的'細節也能夠得到很好的還原。
它常常被用於拍攝一些嚴肅的人像攝影,特別是時尚攝影。市面上總共有兩種雷達罩,第一種的內部為銀色,而另一種則是白色。兩者的差別在於,銀色反射出的光線要更硬一些,並且反差也比白色來得明顯,相應的白色所投射出的光線則更為柔和。
除了反光面的色彩差異,雷達罩也有多種尺寸可供選擇。比較經典的是40cm、56cm和70cm三種。雷達罩尺寸越大,其投射出的光線面積就越大,柔化陰影的能力也就越強。
雷達罩使用起來並不復雜,大多數雷達罩都是金屬材質,主體為一個大型的碟狀金屬罩,內部還有一個小型的圓盤,它可以將光線反射到雷達罩的主體部分,然後再投射到模特身上。這樣一來光線就不會直射到模特,而且雷達罩還能創造出美妙的眼神光。
目前市場上還可以找到一種可拆卸的攜帶型雷達罩,這種雷達罩由於具備更好的便攜性因此非常方便。
蜂巢
蜂巢是一個非常形象的名字,這種所謂的蜂巢其實是一片裝在在閃燈或燈具前的一片黑色格紋屏蔽,外型象是紋路整齊的蜂窩或方格而得其名。
當燈光源通過蜂巢的格紋後,會因為格紋的限制而使得光線變成具有方向性的光,讓光線照射的范圍被局限在一個區域內。
實際打出來的光線會變成由中央往外圍逐漸失光的效果。蜂巢罩的網格越小越密則失光效果會更明顯,光線照射的范圍也更局部。
透過蜂巢所打出來的光線因為方向性佳且明暗間有著豐富明顯的漸層變化,一般配合雷達罩共同使用。
當我們運用蜂巢來打出局部光線的效果時,會因為光線被縮限在特定的范圍,而讓背光的區域陷入陰影中,會產生非常有戲劇性的光線效果。對於經常拍攝時尚大片的攝影師來說,蜂巢可以說是它們非常喜歡使用的布光器材之一。有了蜂巢的幫助,平淡的場景中也能營造出一種充滿戲劇性的氛圍。
反光碗
通常情況下,購買攝影棚燈時都會附帶一個標准尺寸的碗型反光碗,我們一般稱之為反光碗或者標准碗,這是最基本的一種布光器材。
與雷達罩類似,這種反光碗也擁有多種尺寸,並因尺寸的不同而投射出不同直徑、不同深度的光線。
然而,不同於雷達罩的是,這種反光碗所發出的光線是一種直接的、偏硬的光,有些類似於太陽光。
這種布光器材的好處就是它的直徑比較小,因此能夠製造一些陰影效果。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在內部使用白色的內襯來進一步柔化光線。
又或者在其前部安裝更大型的反光碗來獲得同樣的效果。此外,與雷達罩一樣,反光碗也可以安裝蜂巢。
作為一種最基本的布光器材,反光碗獨立出現的場合並不十分常見,一般都需要配合其他的配件搭配使用。
其他常見器材
反光傘
反光傘的主要作用就是利用傘內的有色塗層將光反射到被攝物上。這種形式的打光法會使光質變成散射光的性質,從而得到較柔和的光質。其材質有銀色或白色的,但以白色較為常用,光質較柔和。
柔光傘
柔光傘的功能和柔光箱類似,相比之下他最直接的優勢就是方便攜帶和移動使用。外出拍攝時你可以一次帶上好幾把傘也不會感到不方便。把傘裝在閃光燈前,就能將閃光燈變成一個大光源,提供美麗的柔光。不足之處在於控制光溢出上,在室內使用時,傘發出的光線會布滿整個房間,不利於控制背景明暗。
束光筒
束光筒又稱「豬嘴」,用於套在燈頭上減小光源的照射面積,適用於局部打光,也可以作為造型光。如果你想突出被攝物的某一特定區域,那用束光筒就再合適不過了。不過,它也會帶來嚴重的陰影,因為燈光會直接打在物體上。
四葉遮板
此為多功能用的器材,外形為一個由四個活動遮片組合而成的罩子,可以依葉片所開的大小孔徑而得到大范圍或者是小范圍的照明,是改變照明範圍的最佳創作設備。還可以利用其插孔插上任何色片,而得到色彩改變的有色光。操作簡便迅速,是很重要的多功能設備,常用於背景燈的變化。
色片
色片即為能改變燈光顏色的有色透明片,其材質一般為塑膠材料,攝影師可依自己的喜愛而更換。
拓展內容:
拍攝前的准備
一般拍攝風景照的話,筆者建議需要提早一小時到達拍攝現場,尋找可拍攝的角度,構圖,然後才開始進行拍攝,這樣會拍得比較得心應手。
留意天文台的資訊,到海邊拍攝的話就要留意潮汐問題,亦需要留意日出日落的方位,因為在不同季節,日出日落的位置是會有偏差。
如有一些地點是第一次去拍攝,筆者會建議上 suncalc.net 及 google map 看一看,日出日落方位是否正確,才可以順利地進行拍攝。
拍攝風景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留意水平,垂直
天空會否過曝,地面會否過暗
拍攝慢快門需要使用快門線,避免震動到相機
確保有足夠景深
拍攝剪影的話,需要拍攝到主體清晰的輪廓比較好
拍攝技巧
直度 vs 橫度:經常有不同的人問我,為什麼拍攝的照片中那麼多的直度相,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原因是拍攝風景時,是要把最美的一面拍給大家看,所以當時景色如果不太好,筆者會選擇拍攝直度,如果是非常壯觀的景色的話,便會拍攝橫度的照片,如果在山上拍攝,會拍攝到廣闊的山脈,因為直度是很難表達到廣闊的感覺,所以拍攝直度橫度,是需要視乎拍攝地點,題材而決定。
拍攝廣闊的山脈,還是利用橫度去表達比較適合,而這兩張照片都分別是以光影,廣闊的山脈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