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育裝備都包那些
基本使用的教育訓練設備,包括上課用的,實慣用的各種教育輔助設備
『貳』 書法用具都有哪些
筆、墨、紙、硯、毛氈、鎮紙、筆架、筆洗、臂擱、筆簾、筆掛、筆筒等。
1、墨
墨,中國傳統文房用具之一,文房四寶之一,是書寫、繪畫的黑色顏料,後亦包括朱墨和各種彩色墨。
墨的主要原料是煤煙、松煙、膠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質型態的存在。通過硯用水研磨可以產生用於毛筆書寫的墨汁,在水中以膠體的溶液存在。
墨的水分及膠的成分不同,會影響到墨的黏度。在不同場合使用的墨,其黏度有所不同。另外,初製成的墨的水分亦較多。
另有存放時間較長的墨,其緻密度較高,並經過長年累月的乾燥,使墨色的立體感更高。這種墨在日本被稱為「古墨」。
2、鎮紙
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常見的多為長方條形,因故也稱作鎮尺、壓尺。最初的鎮紙是不固定形狀的。
鎮紙的起源是由於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順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鎮紙。
3、筆洗
筆洗是用來盛水洗筆的器皿,以形制乖巧、種類繁多、雅緻精美而廣受青睞,傳世的筆洗中,有很多是藝術珍品。
筆洗有很多種質地,包括瓷、玉、瑪瑙、琺琅、象牙和犀角等,基本都屬於名貴材質。各種筆洗中,最常見的是瓷筆洗。
4、臂擱
臂擱是用來擱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夠防止墨跡沾在衣袖上外,墊著臂擱書寫的時候,也會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別是抄寫小字體時。因此,臂擱也稱腕枕。
5、毛氈
不論是傳統書法中傳承下來的宣紙,還是現代練習者通用的毛邊紙,都易透,所以要有個墊子以防冗餘的墨汁污染桌面然後再反過來污染紙。主要用羊毛製成,要有一定吸水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書法工具
『叄』 請問練習書法要准備哪些器材
文房四寶是必不可少的練習書法工具;
1、筆:最初練習書法最好用大號的筆,因為要從大字開始練習,為了練習功力,開始先用羊毫筆,再用兼毫筆,後用狼毫筆;
2、墨:開始練慣用一般的墨就行了;
3、紙:開始練慣用毛邊紙或報紙;
4、硯:開始練習沒必要用硯,用一方墨盒就行了。
『肆』 毛筆書法課要帶什麼
毛筆書法課要帶筆、墨、紙、硯外,還需要有筆架、氈子等。
1、 筆
毛筆有硬毫、軟毫之分。硬毫有狼毫,紫毫等類,筆毛剛健,富有彈性一,利於起倒,適宜寫小楷或行草書,清代以前書家多用之。
軟毫以羊毫為主,筆毛柔軟,細膩,含墨量大,宜於寫大字或楷、隸、篆書。軟毫少彈性,行筆有一定的難度,初學者可以軟毫作訓練,以獲得駕馭毛筆的能力。另外,將軟、硬毫按一比例製成的毛筆叫「兼毫」,其能在軟硬毫之間。毛筆按大小分為小楷、中楷、大楷、提筆、斗筆等。
2、 墨
墨按品種可分三大類,即油煙、松煙、和兼煙。用桐油等動植物油薰煙製成的墨製成的墨稱油煙墨。用松木等薰煙灰製成的墨稱松煙墨,松煙黑而沉,油煙烏而亮。兼煙是取二者之長而棄二者之短。
現在書法一般用墨汁,可節省研磨時間,比較方便。習字用一般墨汁即可,創作發用比較好的墨汁,如「中華墨汁」、「一得閣墨汁」等。
3、紙
初學書法可選購一些廉價的元書紙、毛邊紙,報紙也可以用來練習寫字。書法習作和創作主要用的是宣紙。宣紙的種類很多,可根據吸水性分為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也可以根據紙幅大小分為二尺宣、三尺宣、四尺宣、五尺宣等。
書寫對聯時除了可以用普通的宣紙以外,還有一種專門為書寫對聯准備的紙,我們通常稱其為「瓦當紙」。宣紙以安徽所產為佳。四川、浙江等來地產的宣紙都可用於書法創作。
4、 硯
硯是磨墨和盛墨的工具,又稱硯台。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研墨工具,唐代則開始制石硯。現在最有名的硯台是廣東的「端硯」和安徽的「歙硯」等。硯台一般以貯墨多,細膩者為上品,如端硯、歙硯等。初學者用小碟子或碗盛墨汁最方便。
(4)書法上課用的什麼器材擴展閱讀:
1.執筆如拿筷
怎樣拿筷子夾菜,就怎樣執筆寫毛筆字——這是實踐印證了的一個非常簡單而又科學的好經驗。對歷代流傳下來的執筆法不要盲從,要敢於破除不正確的條條框框。
絕不能用力死死握住筆管,否則寫起字來轉折運行就很不靈便,筆畫必然會死硬僵直,輕重快慢也不好控制,字既不自然又無變化。書寫時注意力多用在筆畫的軌道曲直和筆畫之間的比例位置上,不要只注意筆畫表現的形狀變化。
2.落筆先畫圈
書寫落筆之前,先執筆在空中畫個圈,使所要寫的字不超出這個圈,就說明你這時執筆的高低、提腕還是懸肘等等是符合要求的,自然的。
如寫小楷,即使腕貼在紙上,圈圈也能畫得出來;如寫大字,就要畫個合適的大圈,腕與肘不懸起來是畫不成的。所以寫字時,執筆的高低、腕是否該提、肘是否該懸、提懸到什麼程度,並無固定標准,應當隨當時所寫字的大小需要而定。
3.結字最關鍵
漢字書法好看、美、有藝術性,關鍵是它的間架結構和書寫用筆。書法要從結字入手,書寫時,注意力要集中在組成這個字的筆畫所處的位置上,處理好每一筆的方向、角度以及筆畫之間的距離、疏密關系等等。
構成整個字的各筆畫所處的位置、角度、距離等對頭了,「准」了,就好看。並非由某一筆的形狀寫得生動,由變化所決定。寫字要注意整體形象,注意間架中先緊後松(或上緊下松、左緊右松、上小下大、上窄下寬;左小右大、左窄右寬)的比例關系。
4.功夫不單練
練習書法並不像蓋房子那樣,非得先打好基礎。在習楷書的同時,也可穿插一些行草,這樣對寫好楷書,理解楷字中筆畫之間的關系作用更大。
「寫楷要行化,其點畫顧盼,始不呆板」。這樣寫出來的楷書活,避免了把楷書寫成一筆一畫毫不相關聯的「死」楷。「寫行要楷化,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
是說在習行草書時,字的大形與筆畫間的距離、位置等基本關系須符合楷書的准則,否則便失去法度,字就不美了。如果所寫出的行草書,尤其是草書無法辨認,一團亂麻,那就不是書法藝術了。
5.影摹是調查
初學者可用用透明紙或薄膜覆蓋在範本字帖上進行練習。
(在薄膜上寫字時,墨水中須加一點洗衣粉或肥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紙覆蓋在字帖上直接用毛筆書寫;另一種是用紙覆蓋在字帖上先用單線筆(如鉛筆、圓珠筆、鋼筆)寫出每筆的中心骨幹。在此基礎上,再在那細線的骨幹上去加工每筆的「肉」,這叫間接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