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屬型鑄造主要適用澆鑄的材料是有色金屬還是黑色金屬
金屬型鑄造的模具通常是合金鋼材料,因此,澆注的材料的熔點顯然不能超過鋼鐵材料的熔點,否則模具就熔化了,因此,合金鋼模具材料就限制了金屬型鑄造的應用,只能夠澆鑄一些低於鋼鐵材料熔點的合金,如鋁合金、鋅合金,或者銅合金之類的有色金屬。
『貳』 鑄造件一般是什麼材料
常用的有灰口鑄鐵、可鍛鑄鐵、球墨鑄鐵、鑄鋼等,有色金屬有鑄造銅合金、鑄造鋁合金、鑄造鋅合金等。
『叄』 鑄造的資料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指將固態金屬熔化為液態倒入特定形狀的鑄型,待其凝固成形的加工方式。被鑄金屬有:銅、鐵、鋁、錫、鉛等,普通鑄型的材料是原砂、黏土、水玻璃、樹脂及其他輔助材料。特種鑄造的鑄型包括:熔模鑄造、消失模鑄造、金屬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原砂包括:石英砂、鎂砂、鋯砂、鉻鐵礦砂、鎂橄欖石砂、蘭晶石砂、石墨砂、鐵砂等)
進入20世紀,鑄造的發展速度很快,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產品技術的進步 ,要求鑄件各種機械物理性能更好,同時仍具有良好的機械加工性能;另一個原因是機械工業本身和其他工業如化工、儀表等的發展,給鑄造業創造了有利的物質條件。如檢測手段的發展,保證了鑄件質量的提高和穩定,並給鑄造理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電子顯微鏡等的發明,幫助人們深入到金屬的微觀世界,探查金屬結晶的奧秘,研究金屬凝固的理論,指導鑄造生產。
『肆』 鑄造都是用什麼原料
(1)鑄造合金材料。如鑄鐵、鑄鋼、鑄鋁、鑄銅、中間合金、脫氧劑等
(2)鑄造無機材料。如型砂、鑄爐材料。
(3)鑄造非金屬材料。如晶體硅
這個回答太過於籠統,其實需要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伍』 常見的鑄造有哪些材料 常見的鑄造有什麼材料
1、鑄件的質量和性能如何除了鑄造工藝是主要因素之外,鑄造材料的選取也是相當重要的,以常見的鋁鑄件來說,常用的材料主要有四大類,分別是鋁硅系合金、鋁銅合金、鋁鎂合金以及鋁鋅系合金。
2、鋁硅系合金有良好鑄造性能和耐磨性能,且熱脹系數小,所以在鋁鑄件的成型過程中用的比較多。這種鋁合金的的含硅量在10%~25%,有時候也會添加0.2%~0.6%鎂的硅鋁合金,廣泛用於結構件,如殼體、缸體、箱體和框架等;鑄鋁廠家有時添加適量的銅和鎂,能提高合金的力學性能和耐熱性,此類合金廣泛用於製造活塞等部件。
3、而用鋁銅合金鑄造而成的鋁鑄件,由於其含銅4.5%~5.3%合金強化效果,適當加入錳和鈦能顯著提高室溫、高溫強度和鑄造性能,所以適合用來製作承受大的動、靜載荷和形狀不復雜的砂型鑄件。
4、鋁鎂合金的密度比較小,但其強度卻很高,所以有很好的強化效果,用它製成的鋁鑄件在大氣和海水中的抗腐蝕性能好,電動平車在室溫下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和可切削性,可用於作雷達底座、飛機的發動機機匣、螺旋槳、起落架等零件,也可作裝飾材料。
5、還有一些鋁鑄件是用鋁鋅系合金作為原材料的,為改善性能常加入硅、鎂元素,在鑄造條件下,該合金有淬火作用,所以只要經過熱處理就可使用,鑄件有較高的強度,常用於製作模型、型板及設備支架等。
『陸』 金屬的鑄造成型工藝包括哪些鑄造方法
主要有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2大類。
1 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1.1 砂型(芯)鑄造方法:濕型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實型鑄造、負壓造型。
1.2 砂芯製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形狀、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在生產中,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
2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金屬型鑄造、壓力鑄造、連續鑄造、低壓鑄造、離心鑄造等)兩類。
2.1 金屬模鑄造法
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
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2.2 脫蠟鑄造法
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
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或硅溶膠 )的池中並待乾,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約1/4寸到1/8寸),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確性,更可用作高熔點金屬(如鈦)的鑄造。但由於陶瓷價格頗高,而且製作需要多次加熱和復雜,故成本頗為昂貴。
成型工藝
1.重力澆鑄:砂鑄,硬模鑄造。依靠金屬自身重力將熔融金屬液澆入型腔。
2.壓力鑄造:低壓澆鑄,高壓鑄造。依靠額外增加的壓力將熔融金屬液瞬間壓入鑄造型腔。
『柒』 什麼是金屬型鑄造
金屬型鑄造是用金屬(耐熱合金鋼,球墨鑄鐵,耐熱鑄鐵等)製作的鑄造用中空鑄型模具的現代工藝。
金屬型既可採用重力鑄造,也可採用壓力鑄造。金屬型的鑄型模具能反復多次使用,每澆注一次金屬液,就獲得一次鑄件,壽命很長,生產效率很高。金屬型的鑄件不但尺寸精度好,表面光潔,而且在澆注相同金屬液的情況下,其鑄件強度要比砂型的更高,更不容易損壞。因此,在大批量生產有色金屬的中、小鑄件時,只要鑄件材料的熔點不過高,一般都優先選用金屬型鑄造。
但是,金屬型鑄造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因為耐熱合金鋼和在它上面做出中空型腔的加工都比較昂貴,所以金屬型的模具費用不菲,不過總體和壓鑄模具費用比起來則便宜多了。對小批量生產而言,分攤到每件產品上的模具費用明顯過高,一般不易接受。又因為金屬型的模具受模具材料尺寸和型腔加工設備、鑄造設備能力的限制,所以對特別大的鑄件也顯得無能為力。因而在小批量及大件生產中,很少使用金屬型鑄造。此外,金屬型模具雖然採用了耐熱合金鋼,但耐熱能力仍有限,一般多用於鋁合金、鋅合金、鎂合金的鑄造,在銅合金鑄造中已較少應用,而用於黑色金屬鑄造就更少了。
『捌』 鑄鋼鑄造的鑄造材料有哪些
常用鑄造金屬
灰鑄鐵
2.球墨鑄鐵
3.可鍛鑄鐵
4.鑄鋼
常用鑄造有色金屬
1.黃銅
2.錫青銅
3.無錫青銅
4.鋁合金
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鑄造是將液體金屬澆鑄到與零件形狀相適應的鑄造空腔中,待其冷卻凝固後,以獲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1] 被鑄物質多為原為固態但加熱至液態的金屬(例:銅、鐵、鋁、錫、鉛等),而鑄模的材料可以是砂、金屬甚至陶瓷。因應不同要求,使用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玖』 金屬型鑄造的特點和影響金屬型壽命的因素
金屬型鑄造是採用鑄鐵、鋼或其它金屬鑄型,在常規下澆鑄鑄件的方法,其特點是:
1)實現了一型多鑄,少去了配砂落砂,節省了大量造型材料,造型時改善勞動條件。
2)金屬型造型時尺寸精度高
3)金屬型冷卻速度快,鑄件組織強國富民,力學性能好
4)鑄件質量穩定
5)成本高、周期長、工藝嚴格、不宜做形狀復雜的大型薄壁零件影響金屬型壽命的的因素:製造材料的熔點和耐急冷急熱的能力。
1)金屬型應保持合理的工作溫度
2)噴刷塗料
3)控制開型時間
4)提高警惕澆鑄溫度和防止鑄件件生產“白口”。
『拾』 金屬型鑄造主要適用澆鑄的材料是有色金屬還是黑色金屬
金屬型鑄造的模具通常是合金鋼材料,因此,澆注的材料的熔點顯然不能超過鋼鐵材料的熔點,否則模具就熔化了,因此,合金鋼模具材料就限制了金屬型鑄造的應用,只能夠澆鑄一些低於鋼鐵材料熔點的合金,如鋁合金、鋅合金,或者銅合金之類的有色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