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軸承與軸之間的公差如何確定
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軸承外徑公差帶由於公差值不同於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要求又需要調整,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
一般情況下,軸一般標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話,就是+0。005~+0。01的過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裝就是過渡配合就可以了。我們還要考慮到軸材料本身在轉動時候的熱脹,所以軸承越大的話,最好是-0.005~0的間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過0。
(1)怎麼查向心軸承內圈公差表擴展閱讀
軸承配合一般都是過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況下可選過盈配合,但很少。因為軸承與軸配合是軸承的內圈與軸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來軸承是應該完全對零的,在實際使用中也完全可以這樣認為。
但為了防止軸承內圈與軸的最小極限尺寸配合時產生內圈滾動,傷害軸的表面,所以軸承內圈都有0到幾個μ的下偏公差來保證內圈不轉動,所以軸承一般選擇過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選擇過渡配合也不能超過3絲的過盈量。
配合精度等級一般就選6級,有的時候也要看材料,還有加工工藝,理論上7級有點偏底了,5級配合的話就要用磨。
Ⅱ 63的外圓要用軸承來套著,請問軸承的公差是多少
1、向心軸承50-80mm內徑公差為(0,-0.015。
2、軸承(Bearing)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friction coefficient),並保證其回轉精度(accuracy)。按運動元件摩擦性質的不同,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大類。其中滾動軸承已經標准化、系列化,但與滑動軸承相比它的徑向尺寸、振動和雜訊較大,價格也較高。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嚴格的說是由外圈、內圈、滾動體、保持架、密封、潤滑油 六大件組成。主要具備外圈、內圈、滾動體就可定意為滾動軸承。按滾動體的形狀,滾動軸承分為球軸承和滾子軸承兩大類。
3、軸承公差等級:
普通級P0級徑向軸承公差
φ18-φ3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1,外徑φ18-φ30公差是:0~-0.009
φ30-φ5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12,外徑φ30-φ50公差是:0~-0.011
50-φ8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15,外徑φ50-φ80公差是:0~-0.013P2級內徑φ18-φ3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5,外徑φ18-φ30公差是:0~-0.005
內徑φ30-φ5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6,外徑φ30-φ50公差是:0~-0.006
內徑50-φ8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7,外徑φ50-φ80公差是:0~-0.007P5級內徑φ18-φ3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6,外徑φ18-φ30公差是:0~-0.006
內徑φ30-φ5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8,外徑φ30-φ50公差是:0~-0.007
內徑50-φ8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9,外徑φ50-φ80公差是:0~-0.009
Ⅲ 軸承的外徑和內徑的公差范圍
公差和軸承的尺寸和精度有很大關系,不同精度及不同尺寸范圍的軸承,公差是不同的。 P2級的內徑φ18-φ30的軸承內圈公差是:0~-0.005,外徑φ18-φ30
Ⅳ 軸承和軸是過盈配合,我應該怎麼去查機械設計手冊!找到相應的公差!
舉例來說,如果是向心軸承
則查這兩張表,《安裝向心軸承的軸公差帶》《向心軸承和外殼的配合》來分別確定軸與孔的公差帶,然後再手冊中查詢公差帶對應的數值。
Ⅳ 滾動軸承的公差帶怎麼查
先確定是選擇公差等級還是已知公差等級查偏差值,若是查偏差值可參見:GB/T307.1-2005,根據公稱直徑查,與滾動軸承配合的軸徑和外殼孔的常用公差帶可參見:GB/T1801-2009;
如果是選擇公差與配合則需根據軸承承受的負荷類型及大小、工況、工作溫度、結構及材料和安裝等因素。可查找有關設計手冊。GB/T275-1993推薦的與軸承套圈相配合的也軸公差帶的應用資料可供參考。
最常用的是0級,與一般零件的公差等級不是一回事,它有自己的標准,新標準的精度等級為0,6,5,4,2,其中0級為最低級,2級為最高級。
軸承的內外圈公差不是0,而是上極限偏差為0,當內外圈和其他零件配合時,用上極限偏差和其他零件配合得到最小間隙或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