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明朝的銅幣是什麼鑄造

明朝的銅幣是什麼鑄造

發布時間:2023-01-11 06:23:17

① 明朝萬曆大銅錢為什麼有鉛冶煉技術有鉛鑄錢嗎

鉛是青銅合金的配料。青銅就是銅和一定比例的鉛造成的,還有用錫合成青銅的。銅是戰略資源,明朝時銅資源比較緊張,所以就用鉛來鑄造錢幣。

② 明朝的銅錢有哪幾種

公元1353年即至正13年,張士誠起義攻佔了泰州、高郵,自稱「誠王」他也想過過當皇帝的癮,便立國號為「大周」,建元「天佑」,鑄了「天佑通寶」。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同年鑄造了「洪武通寶」,錢文為楷體的。「
公元1374年即洪武7年,明朝設立了「寶鈔提舉司」,於洪武8年正式發行了「大明寶鈔」。「大明寶鈔」在明初的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永樂通寶
永樂開會
「宣德通寶」的版別不多,主要分「通」 字草點、不草點,「德」字「心」上少一橫或多一橫等。
「弘治通寶」存世量較其他明代錢幣為少,價格較普通明朝錢幣
加重到一錢二分的"弘治通寶"
價值連城的"弘治通寶"當十大錢
嘉靖通寶
孤品嘉靖背一錢
面文異書「嘉靖通寶」, 背文「十、一兩」。面文「嘉」接穿離緣、「靖」「通」接穿連緣、「寶」離穿連緣;背上「十」接穿離緣、右「一兩」離穿連緣,少見之品。

雲南省會澤縣明代嘉靖年間鑄造的巨型古錢幣「嘉靖通寶」為世界上最大的古錢幣。據鑒定,該幣為明代嘉靖年間東川府(會澤原為東川府)鑄錢局開業紀念幣

③ 明朝時中國用的什麼錢幣

明代以白銀作為法定的流通貨幣,一般交易大數用銀,小數用錢,白銀和銅錢組成了貨幣主體。但明代初期曾用鈔不用錢,後改為鈔錢兼用,以紙幣為主,奇怪的是明代只發行一種"大明寶鈔"紙幣。明代基本是一個皇帝鑄一種年號錢(亦有幾代未鑄錢),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忌用元寶。

由於明代與日本及歐洲間出口貿易的發展,大量白銀從海外通過東南沿海流入內地。國初雖然鑄有「洪武通寶」銅錢,洪武八年(1375)又發行寶鈔作為法定貨幣,但銅錢形制濫惡、使用不便,寶鈔貶值嚴重,白銀不可遏止地成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貨。碎銀通貨的便捷,使得前期由於幣制混亂造成的通貨膨脹得到抑制,貨幣經濟得以發展。

大明寶鈔

大明寶鈔印框高約30厘米、寬約20厘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紙幣。寶鈔分六等:壹貫、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由於當時紙質較差,大明寶鈔難以耐久,且明代紙幣只發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舊鈔,致使市場上流通的紙幣越來越多,寶鈔泛濫成災,發行當年就通貨膨脹,貶值極快,人民紛紛棄之。可見,這項錢幣改革以失敗告終。

明朝各階段貨幣

元末群雄並起,各自為政,並自鑄貨幣,儼然一朝之政,但這些政府都是曇花一現,鑄造的貨幣也是顯現一時,後來均臣伏朱氏大明。

元末張士誠據高郵,號大周,自至正十三年改元天佑、毀銅佛鑄天佑通寶。

徐壽輝鑄天啟,天定二錢。

除友諒殺徐壽輝後,改元大義,鑄大義通寶。

朱元璋起兵後,鑄大中通寶。

以上各錢,除大中之外,均極少見。明代幣制以紙幣為主,但也鑄造了不少銅錢,且品類繁雜。朱氏鑄錢,自大中始,開始背文紀地紀值,這是明代銅錢的一個特徵,一直影響到清末鑄錢。且明代錢幣,一反往朝,均為通寶,而無元寶,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諱。

自洪武之後又鑄了永樂、宣德、弘治、嘉靖、隆慶、萬曆、仄昌、天啟、崇禎等貨幣。

到了明朝末期諸侯封王,各自為政,割據稱雄,自鑄貨幣展示出一朝暮景。

魯王鑄大明,福王在南京造弘光。唐王據福州鑄隆武,永明王在肇慶改元永曆,鑄永曆通寶。明末,李自成與張獻忠,雄據南北,加速了明的滅亡,李自成在西安稱王時曾鑄永昌通寶,張獻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順,鑄大順通寶。張獻忠義子孫可望入滇進黔,稱東平王,鑄興通寶。

1674年吳三桂鑄利用通寶,耿精忠在福建鑄裕民通寶;1678年吳三桂昭武通寶;吳世番鑄洪化通寶。

④ 明朝錢幣是怎麼個樣子

明朝建立以後,沿用歷代八成九式法進行鑄錢,在京師設立寶源局,各省設立寶泉局,負責錢幣的鑄行。明朝法律苛嚴,對民間鑄錢予以嚴酷的打擊。在明朝,中央集權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錢幣制度上亦有體現。總體上來說,明朝錢幣有如下幾個特點:

形制

在明朝建立以前,朱元璋已於1361年設立寶源局,鑄「大中通寶」。明前期錢幣的形制較為統一,以「大中通寶」、「洪武通寶」為范。明末時局動盪,錢制十分繁雜,版別很多,以天啟、崇禎兩朝為甚。

錢文

為避明太祖朱元璋「元」字的忌諱,銅錢一律稱為通寶,且皆對讀,背文有紀地、紀值等。明朝早期、晚期錢文風格不同,早期較清秀,晚期較呆板。明錢有在背面記錢局名稱、紀值、紀重等。

鑄工

明代的盛世之作為永樂通寶錢,鑄工精良。鄭成功在台灣發行永曆通寶錢,該錢在日本長崎鑄造。

材質

銅錢的合金構成在嘉靖年間出現了轉折,由原來的青銅合金(銅、鉛、錫)改為黃銅合金(銅、鋅)。明朝的主要通貨為「大明通行寶鈔」紙幣,後期寶鈔不斷貶值,紙幣制度名存實亡,明朝末年,白銀作為貨幣的地位得到提高。

⑤ 這個銅錢什麼年代。

這枚銅錢是明朝永樂年間的永樂通寶,明成祖朱棣在位時期所鑄造的 銅幣

⑥ 明朝貨幣詳細介紹 明朝各階段的貨幣有哪些

明代幣制以紙幣為主,明太祖洪武八年開始製造,稱「大明寶鈔」,同時也在鑄造了不少銅錢,大明所有的錢幣統稱「通寶」,當時交易金額大的用白銀,因為白銀可以保值,交易金額數量小用鈔錢(錢和鈔因為製作工藝和通貨膨脹容易貶值)。

不同帝王在位時,合法的貨比都是用當代帝王稱號的通寶,不同帝王利用這種強制使用帝王稱號的通寶實現對經濟的控制明,朝通寶應為更換朝代,在民間可以根據銅幣的成色來換當時帝王稱號的通寶。

⑦ 明朝各階段的貨幣,你都了解哪些呢

明朝的貨幣大部分以紙幣為主,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開始製造紙幣,叫做「大明寶鈔」在製作紙鈔的同時,也製造了不少的銅幣,明朝所有的錢幣都叫「通寶」,那個時候的交易金額大部分還是白銀,因為白銀可以保值,交易時金額小的用鈔錢,因為錢和鈔製作工藝和通貨膨脹容易貶值。

不同帝王在位時,合法的貨比都是用當代帝王稱號的通寶,在民間可以根據銅幣的成色來換當時帝王稱號的通寶。

⑧ 古代銅錢都是什麼材質的

銅合金。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發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鑒定成色的金屬稱量貨幣逐步不適應,而被金屬鑄幣所取代。中國歷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方孔錢(銅錢)是古代錢幣最常見的一種。

方孔銅錢應天圓地方之說,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鑄錢以此為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也統一了貨幣。廢除刀、布、貝等錢幣,以「半兩」做為貨幣。

(8)明朝的銅幣是什麼鑄造擴展閱讀

古錢幣收藏要避開這四個誤區

誤區之一:非名錢不藏。古錢幣收藏愛好者將「五銖錢」「天啟通寶」「泰和重寶」等一些公認的名幣作為古錢幣的收藏主攻方向,是無可厚非的,但這種收藏行為長期發展下去,會使泉友的收藏之路越走越窄。

誤區之二:非銅錢而不藏。中國古代的金屬幣有銅、鐵、錫、銀等多種,其中銅幣數量最多,也是最常見的,於是有些泉友就錯誤認定:只有銅幣才是古錢幣收藏的主流。

誤區之三:非整幣不藏。有些泉友在收藏中,一味盯著品相完整的古錢幣收藏,對於品相不完整的古錢幣,棄之如敝履,抱有偏見。眾所周知,金屬類的古錢幣在長期的社會發展進程中,由於金屬的特性,常會出現銹蝕斑斑、輪廓殘缺、幣面模糊等現象。

誤區之四:非大幣不藏。有些泉友在收藏古錢幣時,總是習慣性地把目光聚焦在形體較大的金屬幣上,對於「至正通寶」「洪武通寶」「咸豐通寶」等幾種古錢幣趨之若鶩,而忽略了體型較小的古錢幣。

⑨ 明朝都有哪些錢幣

泰昌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5元 熹宗天啟年間補鑄光宗年號錢,錢文尚工傳世僅見小平,楷書直讀,有光背,或星、月、合背、合號等,徑2.5厘米,重工業2.8克上下。存世尚不難求。
泰昌通寶楷書小平背月 15元
泰昌通寶楷書小平心泰 2800元
泰昌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3000元 熹宗天啟年間鑄,分三等,小平徑2.4厘米,重2.6--3.6克,折十徑4.5--4.8厘米,重18----30克,合背折十錢,徑4.4厘米,重21克,天啟通寶四字楷書直讀,除光背者外,尚有記值,記地,記重數種。明天啟與徐天啟區別在於:明天啟首撇與第二筆相連成「盧」狀,集幣時稍加註意不難鑒別。另有合號錢多種。.....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3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得 2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月 15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新」 6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浙」 5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工」 8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戶」 8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壹錢」 850元
元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京」 65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院」 8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一分一錢」 3500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 600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旨奉」 1500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二分」 22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 70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白銅母錢 10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二背「戶」 15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二背星 15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二背「二」星 6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二銀質背「二」 40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光背 7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 35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背「十」 45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背「府」 3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背「鎮十」 6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密」 20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3元 思宗崇禎元年鑄。分四等近百種,為明代版別最雜,品種最多的貨幣,銅色雜陳可見黃、紅、白、同等錢大小不一。面文直讀,四字楷書,小平徑2.5厘米,折二徑2.8厘米,折五徑3.4厘米,折十徑4.4厘米,重28克。背紋除光背者,有星,月,奔馬,記重,記天干,記局,記地,記局兼記值以及吉語錢等,名目繁多,不勝枚舉。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 1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星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丁」 15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乙」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丙」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戊」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戶」 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戶日」 2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嘉」 9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局」 1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廣」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旨」 22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應」 1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宮」月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加」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重」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寧」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下「寧」 3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府」 2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制」 45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制奉」 3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青」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清忠」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共」 18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忠」 4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合背 1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戶二」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工二」 12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雕母 無定價
崇禎通寶楷書大型背「戶二」 300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大型背「四手」 4500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二背「監二」 200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五背「監五」 35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五背「工五」 250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五背「戶五」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十光背 2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4元 太祖洪武元年鑄。形制,錢輕,重同大中通寶,錢文楷書直讀,較規整,除光背無文者外,記值有:一,二,三,四,五。記重,為一錢,二錢,三錢,五錢,一兩。記地為;京、北平、浙三、豫、濟、鄂、桂、福、廣等九等。記地兼記值「桂一,桂二,廣二,二福,桂三,桂五,廣五,五福,京十,北平十,廣十,鄂十,濟十,桂十,十豫,十福,十浙等。同等錢各有差異小平徑2.4厘米,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15--3.3厘米,折五徑3.8--4厘米,折十徑4.4--4.5厘米,此錢以光背平錢,記錢較常見。.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 5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京」 5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鄂「 4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北平」 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浙」 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濟」 7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福」 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豫」 8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桂一」 32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廣」 6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二錢」 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豫」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京」 10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北平」 8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濟」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桂二」 4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浙」 1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二福」 7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豫」 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廣二」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錢」 3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北平」 1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鄂」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浙」 1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福」 1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京」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濟」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桂三」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廣三」 6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豫」 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光前 11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五」 28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五錢」 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北平」 12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浙」 3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濟」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京」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鄂」 6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桂五」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五福」 4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豫」 28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廣五」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 3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 6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北平十」 2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廣」 22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京十」 1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濟十」 2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鄂十」 28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豫」 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桂十」 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福」 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浙」 150元
永樂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50000元 成祖永樂年間鑄,傳世以小平較豐,製作精美,面文有宋錢風韻,筆劃清秀,徑2.5厘米,重4克上下。折三有兩枚,一枚為完整者,今已下落不明,殘角者錢徑3.4厘米,為已故蘇州籍錢幣學家王蔭嘉老先生以銀元五百枚購得,使國寶留存今日,永樂平錢傳世較多,流布甚廣。
永樂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5元
永樂通寶楷書小平銀質 6000元
洪熙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明仁宗年鑄,面文楷書,直讀光背,徑約2.3厘米,重不詳,洪熙年號存在一年月仁宗即位,至洪熙五月死,僅九個月,因而鑄量特別少,一般是不容易見到的,已知僅發現兩枚,一枚存張叔馴處,錢幣學家王蔭嘉曾享過眼福,可惜今已不知流落何處?另一枚,羅伯昭生前已捐往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這枚已是海內孤品。
宣德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20元 宣宗宣德八年鑄,傳世唯見小平錢。製作粗糙為明錢中較差者,面文楷書直讀,背無文,同等錢小不一。宣德錢較永樂錢少
宣德通寶楷書小平省一「德」 300元
弘治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5元 孝宗弘治十六年鑄。唯見小平錢,製作類宣德錢,楷書直讀,光背無文,尚有一種隸書錢,所見甚少,錢幣學家鄭家相曾獲當十大錢財一枚,徑約3.9厘米,為存世少見。
弘治通寶楷書折十光背 無定價
嘉靖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0元 世宗嘉靖七年鑄。仿洪武錢制,分為五等,小平徑2.5厘米,重3--4.5克,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3厘米,折五徑3.9厘米,當十徑4.5厘米,重24克以下。錢文楷書直讀,除光背者記重有:二錢,三錢,五錢。記值有:一兩。存世平錢較豐。
嘉靖通寶楷書折二背「二錢」 65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三背「三錢」 5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五背「五錢」 5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 5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十雕母背「十一兩」 無定價
嘉靖通寶楷書折五十光背 20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十大觀改范 25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二十光背 6000元
隆慶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60元 穆宗隆慶四年鑄。僅見小平,錢文楷書,直讀光背,製作精整,徑2.5厘米,傳世今已不易得,重為4克。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3元 神宗萬曆四年。版別繁多,以小平多見,平錢除光背外,穿上有:星、月、工、公、正、天。穿右厘,合背等。徑2.4--2.5厘米,重3.4--4克,折二徑2.8--2.9厘米,礦銀小錢徑1.9厘米,背五錢徑3.5厘米,特大錢徑8.8厘米,傳世屬小平錢最豐,面文除規整楷書者,尚有少數「歷」,歷下長日寬日數種。..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寬緣大樣 25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大字 1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星 2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天」 16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月」 2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正」 5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河」 5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公」 1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工」 6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合背 15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分」 8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江」 6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厘」 2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背紋 15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戶」 5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40元
萬曆通寶楷書折二背包星月 8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銀質背「礦銀」 8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折二銀質背「二錢」 45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折二背北斗星 8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旋背 10元
萬曆通寶楷書特大型光背 無定價
崇禎通寶楷書折十背「壽」 5000元

⑩ 明代所鑄的通寶錢主要有哪些

明代初期曾用鈔不用錢,後改為鈔錢兼用,以紙幣為主,但明代只發行一種「大明寶鈔」紙幣。明代基本一個皇帝鑄一種年號錢,共有十個皇帝鑄過年號錢。因避諱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錢幣統稱「通寶」。

明代錢幣,早期與後期的文字、形制都不相同。明代初期的大中、洪武錢為早期風格的代表,當時各局均有鑄造,版別較多,錢文自成系統,存世多寡懸殊。

明代中後期,農產品呈現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商業化趨勢。商業的繁榮,推動了明代鑄幣政策的改革。

明代所鑄通寶錢,主要的有大中通寶、洪武通寶、永樂通寶、宣德通寶、弘治通寶、嘉靖通寶、萬曆通寶、泰昌通寶、天啟通寶。

大中通寶是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前稱吳王時鑄於應天府的錢幣。此錢為小平大型錢,背穿上有一「濟」字,世所珍罕。大中通寶具有相當文化價值,是「中國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面文「大中通寶」楷書對讀,有光背、背記值、記地等,記地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凡九種。

大中通寶分5種,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而且除寶源、寶泉兩局外,朱元璋還陸續發行帶有地名的貨幣,如鄂、京、浙、廣等簡稱,鑄於銅幣背面,因之形成了多種等級的大中銅幣系列。

大中通寶背十錢價格很平,而部分紀地錢為了昭示朱元璋的豐功偉績,只象徵性發行,傳世極少,具有極高收藏價值。

大中通寶

閱讀全文

與明朝的銅幣是什麼鑄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1年捷達車空調不製冷怎麼回事 瀏覽:878
用cad畫五金製品難嗎 瀏覽:799
廣東直銷美容儀器怎麼樣 瀏覽:95
人防密閉閥門套什麼定額 瀏覽:537
老款思域後輪軸承怎麼拆 瀏覽:40
天然氣閥門井鑰匙創新 瀏覽:702
什麼地方賣吸氧器材 瀏覽:98
實驗室化學反應裝置圖 瀏覽:793
鑄造銀條模具什麼材質 瀏覽:413
軸承加工什麼工藝 瀏覽:494
cad軟體中怎麼畫閥門 瀏覽:3
騎車軸承為什麼位置 瀏覽:320
起亞k5儀表盤怎麼設置成碼數 瀏覽:510
全鋁家居哪些機械 瀏覽:478
托輥萬向軸承總是壞掉什麼原因 瀏覽:827
快消品用什麼消防器材 瀏覽:129
購買維修工具箱請示 瀏覽:179
消防水管閥門怎麼安裝 瀏覽:83
鑄造業造型線是做什麼的 瀏覽:212
山工小傳動軸承怎麼卸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