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廟宇佛像與神像什麼地方鑄造

廟宇佛像與神像什麼地方鑄造

發布時間:2023-01-10 18:23:42

⑴ 佛像為什麼用青銅鑄造

在青銅代表最高鑄造技術的年代,用青銅鑄造表示對佛菩薩的最高敬意,是恭敬誠心的表現。青銅鑄造的佛像說明年代久遠,聖德庄嚴,要供起來哦。
其實,不論什麼年代、什麼材質、什麼價錢的佛菩薩聖像,都應該供起來。都適宜供在你認為最庄嚴聖潔的地方。面前擺一張供台,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畢後就供上一杯飲用水,然後燒上一柱清香。有條件的時候供上一些水果鮮花。禮佛拜佛關鍵是要誠心,禮儀和規矩反而顯得不怎麼重要。把佛像放在自已認為最庄嚴聖潔的地方是表達誠心的一種方式。其次是拜佛的次數,堅持每天供水、供香是為了日積月累地勤積功德。

⑵ 明清銅佛造像與香爐是用失蠟法鑄造還是陶范鑄造

原文地址:http://knowledge.shuobao.com/gudongzaxiang/qingtongqi/29290.htm

怎樣從製作角度鑒別古銅佛像 世面所見古銅佛像、佛具,早期出土器多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鎏金佛坐像、立像、鎏金佛造像等,傳世品多為隋唐以後的,明清佛像佔多數。而明代永樂、宣德宮廷造像造型及藏傳佛像尤為精美,著稱於世。而我所鑒的多為怎樣從製作角度鑒別古銅佛像
世面所見古銅佛像、佛具,早期出土器多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鎏金佛坐像、立像、鎏金佛造像等,傳世品多為隋唐以後的,明清佛像佔多數。而明代永樂、宣德宮廷造像造型及藏傳佛像尤為精美,著稱於世。而我所鑒的多為清末至民國期間各地大量鑄造銅佛像。歷代銅佛像鑒定較為復雜,本文僅針對明清佛像的製作工藝特徵,談幾點今仿與古佛像差異處,來辨別真偽的方法。
清代以失蠟法鑄造銅佛、佛具、齋器多集中在北京「外觀」、山西五台山、西藏拉薩、青海湟中、內蒙多倫、四川成都、山東濰縣、江蘇蘇州、雲南昆明與保山、廣東佛山等地。
據華覺明《中國冶鑄史論集》介紹,北京地區的民營銅器作坊,清乾隆年間有熔銅大局六處,銅鋪432座。其中聚集在安定門外「外觀」的佛作作坊,以鑄造佛像為主,到清末民國初年還有十多家、百餘名工匠,較出名的鋪號有湧泉、涌成、涌和、利生祥、恆利等。在雍和宮周邊,崇文門外的東曉市也聚集著一些古佛器作坊。北京的失蠟法鑄佛技藝多為山西牛村傳來,大概是候馬地區的春秋晉國鑄銅遺址所在地。清末至民國時期,北平的三位著名佛作藝人門殿普、林普生均為山西長治人,樊振鐸清末學徒時,他的師爺即是山西人。清至民間時期,內蒙多倫有多處造佛像場所,佛像比北京及其他地方造得好,製作工藝水平很高。在清代有名望的阿龍希、海桑岱等銅匠鋪有七家,營業的字型大小有裕和永、慶聖德等五家銅像作坊,工匠多來自山西、河北,打銅胎製作佛像最為拿手,范模鑄造用料工藝與北京相同。
傳統佛作多採用剝蠟法、撥蠟法,其方法第一步先制泥芯,用6個圓鋼筋或三根8號鉛絲紮成骨架,掛泥料塑成型芯,內芯泥料多為炭末泥與三合土;第二步貼蠟片,又稱「捏蠟」;第三步,用硬木做的「壓子」撥塑各個細部,五官、衣紋等;第四步,焊修附飾物,如背光、衣帶等附飾,用手捏出大形,粘附後再細刻;第五步,燙焊澆注冒口系統,大、中型鑄件加芯撐(多為手工鐵打四棱方釘或扁銅釘),小型佛像不加芯撐;第六步,掛內層約5毫米厚泥料,稠粥狀細泥,今明清佛像多見內殘留物為炭末泥,是由炭末經過籮篩的炭末、細砂、粘土組成;第七步,貼外層背料,俗稱「糙泥」。泥料有馬糞泥和紙漿泥(馬糞泥,干馬糞搓碎過篩與粘土加水拌成;紙漿泥由粘土加爐灰末、紙漿、水搗拌而成);第八步,陰干後加熱脫蠟,焙燒;第九步,埋包澆注;第十步,打碎內外范模;第十一步,毛坯經銼、磨、鏨刻紋飾,用椴木炭將銼劃痕磨拋光,再鎏金或塗泥金、貼金。
了解了銅佛製作工藝,大家就可以對照特徵鑒別真偽了。首先根據佛像外貌判定時代,再根據金色看脫金點及包漿。明清時期內地漢傳佛教造像多以鎏鍍金、貼金、上金、泥金等裝金處理,內地製造的藏傳佛像也多有採用。一般古代鎏鍍金厚,成色發熟黃,前胸、盤腿膝蓋、胳膊肘、衣擺等人手撫摸處,多為金脫落後發自內胎的氧化銅黑地子,肩彎、衣褶處多有積塵包漿。貼金、塗泥金佛像易脫落地子,行話「見肉泥金」,即佛像泥金脫落面露出的地子。元明時期有些藏傳佛像製作中在鍍完金後要做「上紅」處理,將鍍過金的佛像放在一種樹皮紅色液汁中煮,使黃金色呈紫黃金色。而現代仿做的銅佛像多為電鍍的,金層薄金色發青,露肉處脫金不自然,故意不鍍金層或磨掉,再做化學處理。電刷鍍的金色雖正,但沒有熟金感。順便提及一點,某些鍍金明清佛像的金面可散見一些微粒黑點,屬於正常。鑄佛銅合金中含有少量鉛,鉛以軟夾雜形式存於銅體中,銅表鉛微粒受存放環境影響發生化學反應,膨脹後頂破金飾面所致。再看刻銘,明代永樂、宣德宮廷造像,一般楷書陰刻「大明永樂年施」、「大明宣德年施」,凡有鑄銘的均為後代仿器。清代宮廷造佛像始於康熙年間,乾隆時期達到高峰。六品佛樓造像通常有「大清乾隆年敬造」刻款及佛名、部屬三種款。也就是按藏傳佛教修行必經過的六個次第(階段),即般若品、無上瑜伽品父續、無上瑜伽品母續、瑜伽品、德行品、功行品———最高以大乘教般若品,上上品(又分無上陽體根本父續、陰體根本母續)、上品、中品、下品,共六品。如不動金剛像的下沿正面刻「不動金剛」,背後下沿刻「德行根本」,秘密文殊寶利佛正面下沿刻佛名,背後下沿刻「瑜伽根本」四字,其他還有「般若品」、「功行根本」等。
看內壁殘留物也是一個重要方面,我們首先在佛像內壁凹處找一找鑄范殘留物,如果有黑炭泥、灰色三合土屬正常,如有白色石英砂塊,必為現仿。再看支撐釘,一般多為四棱鐵釘,手工打鍛的,有些佛像採用銅釘。釘尖則多為彎曲的,這是由於鑄造後掏挖內范芯時,用硬器砸彎的。有的釘大、釘多較明顯,有的釘小量少,但也是較易看到的。有些鐵釘齊根銹斷了,用刻刀挖一下鐵銹鐵釘根子在銅內。現有做假者用多塊小疙瘩鐵銹粘在內壁上,或用一截現代圓釘嵌在內壁上,再用酸咬蝕成鐵銹狀。遇到這種有疑點情況時用刻刀挖一挖,如露出新圓釘、新銅底

⑶ 寺廟里的佛像都是寺廟材料做的

怎麼說呢?佛菩薩的法像是有很多材質而塑的「銅、鐵、木、陶土、泥等等」。一般來說寺院里的佛菩薩像以木、泥材質較多,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成本是最底的。俗話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但如今寺院里的泥菩薩都是塑好後,經過很長一些日子,等泥土(泥土中加上一些切碎的稻草,這樣不易乾裂)乾裂後再進行上石膏、打蠟(打蠟是為了防水)。反復經過幾次之後,就可以進行塑彩了(塑彩是為了減少成本,也有很多寺院為了庄嚴佛像都是貼金箔的。)
鐵、木、陶土、泥都可以這樣塑佛菩薩像,而銅是不會生銹的,所以就無須上色也同樣庄嚴。
阿彌陀佛,善願合十!

⑷ 宜賓市有神像鑄造廠嗎

宜賓市有神像鑄造廠。東汽,二重,現在綿陽還有個好聖,宜賓有個普什,成都有個桐林神像鑄造廠.產品包括:寺廟用大型佛像、銅鍾、香爐、大型城市銅雕、東西方人物銅雕、動物銅雕及各種紅、黃、青銅工藝品鑄造,產品規格、品種齊全,技術先進等。

閱讀全文

與廟宇佛像與神像什麼地方鑄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1年捷達車空調不製冷怎麼回事 瀏覽:878
用cad畫五金製品難嗎 瀏覽:799
廣東直銷美容儀器怎麼樣 瀏覽:95
人防密閉閥門套什麼定額 瀏覽:537
老款思域後輪軸承怎麼拆 瀏覽:40
天然氣閥門井鑰匙創新 瀏覽:702
什麼地方賣吸氧器材 瀏覽:98
實驗室化學反應裝置圖 瀏覽:793
鑄造銀條模具什麼材質 瀏覽:413
軸承加工什麼工藝 瀏覽:494
cad軟體中怎麼畫閥門 瀏覽:3
騎車軸承為什麼位置 瀏覽:320
起亞k5儀表盤怎麼設置成碼數 瀏覽:510
全鋁家居哪些機械 瀏覽:478
托輥萬向軸承總是壞掉什麼原因 瀏覽:827
快消品用什麼消防器材 瀏覽:129
購買維修工具箱請示 瀏覽:179
消防水管閥門怎麼安裝 瀏覽:83
鑄造業造型線是做什麼的 瀏覽:212
山工小傳動軸承怎麼卸 瀏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