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鑄造工程師的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
鑄造工程師的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
鑄造工程師的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是鑄造工程師的安全注意事項的內容,歡迎閱讀與參考!想要了解更多的內容,歡迎關注論壇!
鑄造工程師是指負責產品鑄造工藝開發設計、改進鑄造加工工藝並解決鑄造環節相關問題的工程技術人員。匱乏高級鑄造人才仍是制約我國鑄造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在我們所謂生活中,總是不斷的傳來某地人才匱乏,制約產業發展的消息。據一家模具企業的招聘負責人介紹,高級模具設計工程師的平均月薪更高達5000到6000元,由於東莞的人才流動性,即使給予高額的薪水也很難找到合適的鑄造模具人才。內容包括:各種鑄造合金(鑄鋼、鑄鐵和鑄造有色合金)的特性和熔煉工藝要點;造型材料;鑄造工藝和鑄造工藝裝備的設計;各種特種鑄造工藝的特點以及鑄件的品質(質量)指標和主要檢測方法等。
鑄造工程師的安全注意事項
鑄造廠一般環境差,各種重型設備多,又有高溫、粉塵等,容易出現安全事故。而鑄造工程師因工作需要,又經常出入各個工段,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要時刻牢記四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保護他人不受傷害。
1、重視辦公室安全。
別以為辦公室就不存在安全隱患,一張A4紙都有可能劃傷手。辦公室的安全教育一定要認真學習,才能保護好自己,才能保證不傷害到別人。
防滑:被水淋濕的地板會打滑,瓷磚地板「出汗」也很容易打滑,非常危險。特別是洗手間的門前。地板被水澆濕要及時擦乾。另外,清理車間散落的鋼丸也容易使人腳底打滑。
防摔:搬東西、端茶時,由於物品擋住了視線,看不到腳下,另外上下樓梯時也要注意,慢上慢下。辦公室的桌面整理可能做的很仔細了,但腳下還有意外危險的伏兵:拉出的文件櫃抽屜、臨時放著的皮包等,可能造成摔倒的東西很多。搞好辦公室5S,很有必要。在高處放東西、取東西時,往往隨手使用辦公室的轉椅、折疊椅,但這類椅子不具有穩定性,一定要用結實的腳凳,還要有人幫助扶住腳凳。
防割:辦公室使用的刀具有切邊刀、裁紙刀、釘書釘、大頭釘、曲別針等,不用時應統一裝在文具桶中,用完後不要隨意撒落在桌面上以防手無意按上,以防扎傷。
用眼衛生:避免由於長時間注視屏幕,使眼睛處於緊張狀態,以至發生眼睛酸痛、視眼模糊、發癢、灼熱和畏光等症狀,有時還伴有頭痛。
頸椎健康:在工作時應避免長時間低頭俯視,這樣容易造成頸椎拉直,壓迫中樞神經,引起疼痛。伏案工作2小時左右,一定要伸展上肢,頭部後仰3-5分鍾,讓頸椎得以休息。
2、不隨意出入特殊工段。
廠區內行走,應按線行走或靠右邊行走,注意來往車輛,尤其不應在車輛前後和盲區內逗留。過死角路口時,應先站住觀望。
非工作需要時,不要進入熔煉、澆注等特殊工段。
當確實有工作需要時,要遵從各工段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佩戴各類勞保用品(按照工段要求)。不應在鐵水容易濺出的位置逗留。不能在天車、起重設備下面逗留。進入沖天爐、混砂工段,應防止跌落。
要防止硅肺等職業傷害,選擇口罩應選擇正規勞保用品,普通醫用口罩不能防護粉塵。制芯、澆注工段均有可能產生有害氣體,應遠離或採取必要的`防護用具。
現場作業觀察時,身後不可有雜物,以免出現狀況時,下意識躲避時出現危險。不可從冒口處觀察鐵水,不能站在澆包對面,嚴防鐵水噴射造成事故。
在狹小的空間蹲下和站立時,要當心碰到其他物品。
拋丸機有可能會有鋼丸漏出,不可直視以免傷眼。
3、不隨意操作各類機械設備。
要請該崗位的操作員來操作,他要更加熟悉設備。就像「只有狀元學生,沒有狀元老師」一樣,做為指導工人操作的工程師,不會比操作員更加熟悉設備。
工廠內天車、叉車、電氣焊等設施,屬於特種作業,無操作資格人員不可隨意動用。混砂機,造型線等大型設備,應由專人操作,不可隨意啟停。
操作必要的電動氣動設備時,應先查閱說明書和安全操作規程。必要時,請有經驗的老師傅指導。
搬重物時,應避免使用腰部力量,而是應該保持腰部直立,使用腿部力量。
操作過程遇到異常應及時上報或通知相關人員處理。完成設備操作後,應及時關閉水電氣。
剛落砂的澆口鑄件,及時看不到紅熱,也可能有很高的余溫,嚴防燙傷。另外,燒紅的鐵不能摸。
鑄件的飛邊毛刺均易傷手,接觸時應戴手套。
操作砂輪機等打磨設備時,必須戴護目鏡,不得站在砂輪正面。
4、試驗新工藝,新設備時,編制各類作業指定文件時,要考慮安全問題。
不能存在勉強作業。推行5S,以及標准化作業。如果所有的作業都能執行標准化,就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意外的產生。
必要時,應該組織生產、設備、安全人員、設備廠家評審。
設計車間布局、選取設備型號等工作,應注重安全保護措施。
設計工藝、模具時,應合理設置排氣通道,澆注排氣不暢時,極易發生噴鐵水事故。
煤粉夏天高溫時會自燃(已有先例),應嚴加防範。
有色鑄造的打磨工序,粉塵會發生爆燃(已有先例),應注意防範。
選用球化劑、醇基塗料、煤粉等原輔材料時,應考慮到安全。
5、要掌握常見急救知識,關鍵時刻救人和自救。
異物入眼:首先是用力且頻繁地眨眼,用淚水將異物沖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將眼皮捏起,然後在水龍頭下沖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將隱形眼鏡摘掉。絕對禁止:不能揉眼睛,無論多麼細小的異物都會劃傷眼角膜並導致感染。如果翻開眼皮可以看到,請人用棉簽或紙巾沾出。如果異物進入眼部較深的位置,那麼務必立即就醫,進行處理。
扭傷:在扭傷發生的24小時之內,盡量做到每隔一小時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時。將受傷處用彈性壓縮綳帶包好,並將受傷部位墊高。24小時之後,開始給患處換為熱敷,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通。絕對禁止:不能隨意活動受傷的關節,否則容易造成韌帶撕裂,恢復起來相對比較困難。
流鼻血:身體微微前傾,並用手指捏住鼻樑下方的軟骨部位,持續約5-15分鍾。如果有條件的話,放一個小冰袋在鼻樑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絕對禁止:用力將頭向後仰起的姿勢會使鼻血流進口中,慌亂中勢必還會有一部分血液被吸進肺里,這樣做既不安全也不衛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數過於頻繁,應檢查是否有鼻炎等問題。鑄造廠粉塵多,容易刺激鼻腔,工作一天後,用洗鼻壺沖洗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
燙傷:燙傷分為三級:一級燙傷會造成皮膚發紅有刺痛感;二級燙傷發生後會看到明顯的水泡;三級燙傷則會導致皮膚破潰變黑。急救辦法:一旦發生燙傷後,立即將被燙部位放置在流動的水下沖洗或是用涼毛巾冷敷,如果燙傷面積較大,需及時就醫。絕對禁止:不能採用冰敷的方式治燙傷,冰會損傷已經破損的皮膚導致傷口惡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則會留下疤痕。也不要隨便將抗生素葯膏或油脂塗抹在傷口處,這些黏糊糊的物質很容易沾染臟東西。
切割傷:如果出血較少且傷勢並不嚴重,可在清洗之後,以創可貼覆於傷口。不主張在傷口上塗抹紅葯水或止血粉之類的葯物,只要保持傷口乾凈即可。若傷口大且出血不止,應先止住流血,然後立刻趕往醫院。具體止血方法是:傷口處用干凈紗布包紮,捏住手指根部兩側並且高舉過心臟,因為此處的血管是分布在左右兩側的,採取這種手勢能有效止住出血。使用橡皮止血帶效果會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鍾必須將止血帶放鬆幾分鍾,否則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壞死。
最後,祝大家每天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
B. 銅錠模生產技術.鑄件。裂紋,起皮
找鑄件訂單,咨詢鑄造技術問題,請登錄【鑄件訂單網】
鑄件起皮是屬夾砂結疤、鼠尾與毛刺缺陷,是砂型鑄造中常見的一類表面缺陷,是在鑄件表面還沒凝固或凝固殼強度很低時,由於砂型表面層膨脹受限制發生拱起和裂紋而造成的。不是鐵的影響,主要是型砂質量和造型操作存在問題。
砂型表面砂層受熱發生膨脹,在砂層表面產生壓縮應力,此時砂粒是否重新排列決定於能否吸收種應力。不能重新排列時,砂型表面層就會受到破壞而發生夾砂結疤缺陷。
砂型中澆入金屬後,鑄型表面產生很薄的乾燥層,緊接乾燥層產生高水層,其熱濕拉強度遠比濕砂型本體低。鑄型表層受熱膨脹,強度低的高水層中產生應力集中而出現裂紋,由鼠尾進一步發展成為夾砂結疤。
因為鑄型的高水層強度較低,以及由於鑄型表面乾燥層膨脹而與鑄型本體分離開來,能自由的滑動,從而得出結論:就夾砂結而言,其最容易產生的條件是澆注時間過長,鑄件壁厚和外形平坦處。
夾砂結疤的程度與型砂表面發生裂紋的時間有關。如高水層型砂的熱濕拉強度高,可以延長表層干砂的開裂開始時間如果等到金屬液完全澆滿型砂,還沒有形成開裂,那麼就不會形成鑄件的夾砂、結疤缺陷。所有型砂發生開裂的時間越長,產生夾砂結疤的可能性就越小。
預防措施主要有:採用鈉基膨潤土或增加黏土加入量。合理選用原砂,在鑄鐵件中不應過分的追求砂子SiO2含量。粗砂比細砂的夾砂傾向小,粒度分散的比粒度集中的夾砂傾向小。
控制型砂水分的含量,在濕型中要嚴格控制型砂水分,必要時可採用表面烘乾。 加入木屑(0.2~2%)、山芋粉或糊精等附加物、增大鑄型的變形量。 加入煤粉、渣油等附加物,減少型砂的膨脹。
掌握造型操作,在濕型中緊實度不能過高(控制在65~85),紮好出氣孔,修型時盡量少刷水、修補處與本體應連成一體,必要時可用插釘子的方法來加固砂型。
改進澆注工藝,在可能的范圍內採用低溫和快澆工藝,並且使內澆道分散開設,避免金屬的熱作用過於集中。 總之,為了預防夾砂缺陷,除了主要控制砂型質量以外,也要配合以正確的造型和澆注等工藝操作,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
C. 砂行鑄造中,水分過高對鑄件有什麼影響
水分高首先可能會使砂型的強度不夠,導致在澆注過程中發生潰散;其次,會產品表面氣孔等鑄造缺陷,水分遇高溫汽化分解,在模型中不能及時排出會產生氣孔類缺陷;再者,可能會發生安全事故,引起鋼水飛濺傷人。
D. 鑄造型砂為什麼要檢測水分含量有什麼作用
粘土濕型砂鑄造中,
水分不能高的原因:這是因為濕型鑄造時,由於水分的汽化溫度低,當加熱到鋁液熔化溫度時,砂型中會產生大量的氣體,隨著壓力增大,體積發生膨脹,壓力大的氣體就會進入型腔或型腔中的鋁液,導致侵入性氣孔的形成。
水分不能低的原因:沙子沒辦法粘接,無法造型。
E. 輪轂鑄造後為什麼要先過熱水
為了改善鑄件的質量。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輪轂鑄造先過熱水是為了改善鑄件內部組織的穩固性,這樣能夠有效防止固體熱膨脹現象的產生。
F. 鑄造工藝流程
澆注出來之後一般就是拋丸了,拋丸後就是開始初選了,選完廢品後進行熱處理,熱處理之後就是再拋丸了,拋丸之後就是二次檢驗了,看缺陷,尺寸等等還有探傷之類的,這些要看具體的零件要求,二次檢驗合格的就可以入庫了,入庫之後有特殊要求的就按特殊要求執行,比如刷漆,發黑 發藍之類的,還有可能是你要供成品的話還要拿出去外協加工後才可以入庫,然後就是發貨了,在二次檢驗之後會發現一些廢品,有的缺陷是可以修補的,可以膠補,或者焊補之類的,但焊補之後還要熱處理,再拋丸再、、、、
熱處理也是鑄造的一個工序,為什麼熱處理,一般鑄造出來的東西都有鑄造應力,一般大家就採取人工時效和自然時效來解決,對於鑄鐵來說,一般不需要熱處理的,特別是灰鐵之類的,有也是退火之類的,而對於鋼來說就必須要熱處理了,因為應力很大,不熱處理就是脆的,沒法用的,還有一些特殊的材質,比如ZG40Cr之類的,要求硬度高的,就可以通過熱處理之中的調質處理把硬度提高,還有有些零件要求金相成份之類的都可以通過熱處理來實現,有些鑄造做出來硬度高了,沒法加工,這是就要降低它的硬度,也需要熱處理來完成,總之,熱處理可以使鑄件組織緻密,力學性能得到提高,等等好處,所以需要熱處理,希望能幫到你,你可以去翻翻書,這些書上比我說的好的多了,也詳細的多
G. 為什麼水泥澆鑄完後,第二天要在其面上灑水
為了防止水泥砂漿防水層早期脫水,產生干縮裂縫導致滲水,在水泥砂漿終凝後(約12~24h)應及時進行養護。
水泥砂漿防水層養護一般採用自然養護的方法,即在溫度不低於5℃的自然條件下,採用澆水、或覆蓋含水材料澆水等方法,保持水泥砂漿的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得小於14d。
聚合物水泥砂漿防水層在未達到硬化狀態時,不得澆水養護或直接受雨水沖刷,硬化後應採用干濕交替的養護方法,以使聚合物在乾燥狀態下固化。在潮濕環境中,可在自然條件下養護。
H. 鑄造的鋁鍋怎樣清洗
鑄造的鋁鍋我們先要用溫水和軟刷子清洗,避免用不銹鋼擦球或者鋼刷刷洗,以免刮花引起鐵鍋生銹。洗凈的鍋燒熱,用一塊肥肉擦拭鍋底。一邊開小火燒鍋,一邊用肥肉擦拭,直到整口鍋都塗抹了豬油,這樣可以去除鍋表面的工業保護油,還能預防鐵鍋生銹。
如果鐵鍋有異味,可以將鍋燒熱,用食醋或者生薑擦拭鐵鍋,再加入水清洗,這樣可以去味。處理之後的鍋燒干,然後用一層食用油塗抹,這樣可以避免鐵鍋生銹。
鋁鍋輕便、耐用、加熱快、導熱均勻、不生銹。據了解,鋁製品主要有精鋁(軟鋁)製品和鑄鋁(硬鋁)製品兩種,材料為鋁和鋁合金。
鑄造的鋁製品表面經車光和機械拋光處理,表面潔白,但金屬組織疏鬆,存在一定的鑄造缺陷。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喜歡用鋼絲球把鋁鍋鍋底擦得發亮,專家介紹說這樣做雖然擦掉了鍋上的污漬,但同時也擦掉了鋁制炊具表面具有保護作用的氧化膜。所以,使用鋁鍋、鋁壺等鋁制炊具時,不必擦掉表層的淺黃色銹。
I. 鑄件起模和修型時為什麼加水
加水量宜較正常泛丸用量少,否則細粉會粘附在導母的丸粒上。由於導母外表光滑,水量少,所以難以粘附細粉。加之水量集中於細粉之上,通過丸粒轉動,易於起模。
疊簸或泛丸鍋必須先清洗干凈,保持乾燥;加水量宜少,噴水宜集中於泛丸鍋底部或疊簸一邊的模丸處;旋轉(撞、翻)時間宜長,靠導母間相互撞擊形成圓形均勻模粒;
按照劑量確定模粒的多少,掌握起模的數量,模子過多或過少都難以達到規定,模子要進行分離篩選,分別加大;粉末要細(不少於80~100目),過粗則影響起模,且模粒不光潔。
(9)鑄造時為什麼不能刷水擴展閱讀
鑄件有多種分類方法:按其所用金屬材料的不同,分為鑄鋼件、鑄鐵件、鑄銅件、鑄鋁件、鑄鎂件、鑄鋅件、鑄鈦件等。而每類鑄件又可按其化學成分或金相組織進一步分成不同的種類。如鑄鐵件可分為灰鑄鐵件、球墨鑄鐵件、蠕墨鑄鐵件、可鍛鑄鐵件、合金鑄鐵件等;
按鑄型成型方法的不同,可以把鑄件分為普通砂型鑄件、金屬型鑄件、壓鑄件、離心鑄件、連續澆注件、熔模鑄件、陶瓷型鑄件、電渣重熔鑄件、雙金屬鑄件等。其中以普通砂型鑄件應用最多,約佔全部鑄件產量的80%。而鋁、鎂、鋅等有色金屬鑄件,多是壓鑄件。
J. 起模時為什麼要在模樣周圍砂型上刷水
① 起模前要用水筆沾些水,刷在木模周圍的型砂上,以防止起模時損壞砂型型腔.刷水時應一刷而過,不要使水筆停留在某一處,以免局部水分過多而在澆注時產生大量水蒸汽,使鑄件產生氣孔缺陷.
② 起模針位置要盡量與木模的重心鉛錘線重合.起模前,要用小錘輕輕敲打起模針的下部,使木模松動,便於起模.
③ 起模時,慢慢將木模垂直提起,待木模即將全部起出時,然後快速取出.起模時注意不要偏斜和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