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鴿子怎麼養籠子有什麼要求
鴿子養殖從雛鴿到長大等各個階段養殖如下:
一、雛鴿的飼養技術:
從出殼至 28 日齡的鴿統稱雛鴿( 有的地區從出生至 10 日齡稱初雛,10~20 日齡稱雛鴿)。雛鴿出殼 2 小時後,親鴿便開始用喙給雛鴿吹氣、泌乳,再過 2 小時親鴿開始哺鴿乳,這時的雛鴿體小質弱,容易死亡,一定要加強管理。首先細心觀察,注意避逸被種鴿踏傷或凍死。如果出生雛 5~6 小時仍吃不到鴿乳,要及時查找原因(必要時給雛鴿喂人工鴿乳)。發現親鴿不哺乳時可找同時期種鴿寄養,而且可避免部分親鴿喂單鴿,提高生產能力。3~4 日齡後,雛鴿的眼睛慢慢睜開,身體逐漸強壯起來,身上的羽毛開始長出,食量逐步加大,消化力增強。這時親鴿要頻頻地哺喂雛鴿,有時每天多達十幾次,因此供給親鴿的飼料量要充足,營養要豐富,以滿足需要。這時的雛鴿排糞量增加,容易污染巢窩,每天應及時更換墊布和墊草,以免發生疾病。
雛鴿 10 日齡時,新羽毛長出很多,能自行走動。親鴿給雛鴿保溫時間縮短,親鴿 喂給的食物也由鴿乳變成半顆粒狀的飼料,有少數雛鴿未能完全適應,常出現消化不良和嗉囊炎。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進補喂些酵母片或健胃葯,幫助消化。雛鴿 15 日齡時,全身羽毛基本長齊,活動自如,可以抓出巢窩,在籠內鋪上一快 20 厘米×20 厘米的布片,讓它慢慢適應,不致扭傷腳。這時的親鴿喂給的飼料呈顆粒狀,與所吃的飼料相同,且多數親鴿又開始產蛋,無心喂養雛鴿,為此在這期間應加以人工喂養。雛鴿 20 日齡後,羽毛豐滿,能在籠內四處活動,但還不能完全自己啄食,仍然靠親鴿,但能主動向親鴿討食吃,這時的親鴿會強迫它獨立採食。此時應加強管理,增加些高蛋白質飼料的供應,以滿足雛鴿的需要。雛鴿生長到 25~28 日齡時體重可達 500~750 克,可以出售( 這時的雛鴿稱之為乳鴿)。
二、青年鴿的飼養技術:
從 28 日齡離巢直到轉群,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做到「三不變」:原地喂養、原飼養人員喂養、原飼料不變,這樣能促使雛鴿正常生長發育。2 月齡內的幼鴿由於從親鴿喂養到獨立生活, 這階段很難喂養 ,因此必
須加強飼養管理,注意保溫、通風,加強保健砂和飼料的營養的供給,增加機抗病能力,使其正常生長發育。這時要做到「三看三查」:「三看」是看動態、看食慾、看糞便:「三查」是:查有無吃到飼料,查是否過於擁擠,查是否挨咬受傷。吃不到飼料的可以單獨餵食,挨咬受傷者及時護理,把好鬥者單獨飼養 ,擁擠可以擴群飼養。2 月齡時雛鴿開始換羽,飼料中蛋白質飼料要適當增加, 以促進羽毛的更新。在飼料中加入 5%火麻仁,保健砂中加入穿心蓮或龍膽草等中葯, 飲水中有計劃地加入少量抗生素,以預防呼吸道病及副傷寒的發生。在這段時期,要特別注意籠舍、食飲具的衛生,要按時洗刷消毒。3~4 月齡時,第二性徵開始出現,活動能力越來越強,這時應當進行選優去劣,公母分開飼養,或者強行上籠配對,並對鴿群進行除蟲,保證其正常生長發育。
三、種鴿飼養技術:
青年鴿在 5 月齡逐漸開始配對,6 月齡時已經性成熟,鴿子的主翼羽大部分更換到最後 1 根,這時基本上已轉入種鴿期。
(1)做好產蛋前的准備工作:配對後 8~10 天開始產蛋。這時有條件的應上籠飼養(或轉移到有蛋窩的鴿舍內飼養 ),准備好產蛋巢,裡面鋪上 1 層麻布片,以免使蛋破碎。要檢查籠舍有無漏洞,以防貓、狗、蛇、鼠的干擾或遭透風、漏雨的侵襲,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2) 做好產蛋至出雛前的管理工作:①產蛋後及時檢查有無畸形蛋和破蛋,發現及時取出,對初產鴿要經常觀察蛋巢是否固定,2 個是否集中在蛋巢的中央底部。②對新配偶要觀察是否和睦,是否經常跳來跳去,互相啄斗,導致踩破蛋。對於體型大的鴿要特別小心加以護理,防止壓碎蛋,更要防止由於營養不全或有惡食癖的鴿啄食種蛋。③要按時進行照蛋,及時處理壞蛋,對無精蛋、死精蛋和死胚蛋應及時取出,以防蛋變臭,影響正常發育的蛋和產鴿的健康。發現不受精蛋和死胚應查明原因,完善管理制度。
(3)合並同時間的蛋進行成雙孵化:對窩產 1 個蛋或者 2 次照蛋剩 1 個者,應合並同時間蛋進行成雙孵化,以提高生產率。
(4)蛋巢應保持溫暖干凈,准備雙蛋巢,雛鴿出生後應注意保溫。經常更換麻布(乾草),經常洗刷蛋巢中的糞便,以保持清潔衛生。在雛鴿 12 日齡時,應再放入一蛋巢備用,因這時種鴿開始產第 2 窩蛋,在 15天左右產出,種鴿擔任哺乳和孵化的雙重任務, 這階段更要精心飼養管理,增加飼料營養,增加喂料次數,以保證種鴿雙重任務的完成。
(5)搞好登記記錄工作:隨時做好產鴿的生產記錄, 給今後飼養管理提供重要的數字依據。
鴿子籠子要求如下:
1.群養式鴿籠:它與群養式鴿舍相配套。內設櫃式鴿籠,又稱巢房櫃或群養式巢箱。每個格深40厘米,高和寬均35厘米。每相臨兩個小格之間開一個小門。兩個格結合在一起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養一對種鴿。
2.內外雙籠式鴿籠:它與籠養式鴿舍相配套。內籠(高40厘米、深40厘米、寬60厘米)作種鴿採食、產蛋、哺育等用。其正面開設一個小門(寬20厘米,高20厘米)並設有籠外食槽、水槽和保健砂杯。籠底網眼大小為2×2厘米,在內籠小門一側,距籠底17厘米處架設一個巢盆。外籠為運動場(高40厘米,深60厘米,寬60厘米),其正面也開一個小門高20厘米,寬15厘米,頂層上部設一條水管,水管底部開若干小孔,便於定期給鴿淋浴。最下一層內外籠籠底距地面20厘米,內外分別設有排水溝,以便沖洗鴿糞。
3.單籠:適用於青年鴿強行配對及隔離飼養傷、病、弱鴿。它可用竹、木和金屬網製成,籠高50厘米,深50厘米,寬60厘米。
Ⅱ 養鴿子的房子最好用什麼做
養鴿子的房子最好用木板。
鴿子籠的製作方法
1、安裝:鴿子籠前高50厘米,後高50厘米,前、後深55厘米,左、右寬50厘米,總長度2米,這樣的規格基本上可以滿足各種成年鴿的需要。底層籠距地面不低於10厘米,上、下籠間距前為10厘米,層數不超過3層,總高度(地面距上層籠的上口)在1.7米左右,過高不僅浪費材料,而且不利於觀察、飼喂和清理。
2、鴿子籠飲水器的安裝。自動飲水器安裝在前板上,水管平行在板外。便於觀察水位和及時補水。
3、鴿子籠料盒的安裝。料盒最好製成圍掛式。可使鴿子吃料時頭從鋼筋門里伸出不會扒料,也便於人工加料。也可將料盒置於門內,但要保持一定高度,以防鴿子扒料
4、為了打掃方便鴿子籠的出糞圖中鴿籠上面是拖糞板,在拖糞板的另一面用PVC管道直接送入下水道,進糞池。在PVC管道的頂口再接上水管可以清洗。
Ⅲ 養鴿子大棚怎麼建怎麼養殖,需要准備什麼
群養式鴿舍:主要適用於青年鴿,一般以單列式平房為主,每間鴿舍前後牆上需開好前、後窗。雙列式鴿舍:此鴿舍的屋架一般採用人字式,北部檐高控制在2.5米,南部檐高控制在2.8米左右。單列式鴿舍:單列式鴿舍與雙列式鴿舍結構基本相同,但單列式鴿舍只需在向陽一側安裝鴿籠即可。
一、養鴿子大棚怎麼建
1、群養式鴿舍
群養式鴿舍比較適合養殖青年鴿,一般以單列式平房為主,鴿舍可以採用磚木結構或土木結構。每間鴿舍前後牆上必須開好前、後窗,前窗離地大概1-1.2米左右,窗戶面積一定要控制在1.2-1.4平方米,這樣有利於夏季通風。鴿舍的後窗要離地1.6-1.8米左右,這樣可以避免冬季鴿子受寒。
2、籠養式鴿舍
(1)雙列式鴿舍:雙列式鴿舍的屋架通常採用人字式結構,建造時北部檐高要控制在2.5米,南部檐高控制在2.8米左右。如果鴿舍的材料用玻璃鋼瓦或石棉瓦,則需要做好加固防漏工作。鴿舍的進深要控制在2.2米左右,四周要有排水溝,鴿舍中央部位要有走道,可設置3-4層籠舍。
(2)單列式鴿舍:單列式鴿舍與雙列式鴿舍建造結構基本相同,但是單列式鴿舍只需要在向陽一側安裝鴿籠,陰面用磚砌牆即可。單列式鴿舍的建造走向雖然是坐北朝南,陽光充足,通風條件好,但是其養殖數量沒有雙列式鴿舍多。
二、鴿子怎麼養殖
1、鴿子的食物主要以雜糧為主,比如小麥、蕎麥、高粱、玉米、豌豆等,餵食的時候可以選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飼料混合飼喂。
2、鴿子的食物除了雜糧之外,它還需要吃捲心菜、青菜、貝殼粉或蛋殼粉等青飼料和礦物飼料補充營養。鴿子的餵食時間在上午和下午較好,成年鴿子每次餵食的份量是25克左右。
3、歸巢是飼養鴿子必須要做的一項訓練。在訓練時可以給鴿子多喂玉米、豌豆等飼料,而且必須在鴿子回巢後投喂。投喂時可以先依次喂葡萄糖水和淡鹽水,再喂飼料,這樣鴿子就會形成歸巢才有食的條件反射。
三、養鴿子需要准備什麼
1、保健砂:由於鴿子沒有牙齒,所以保健砂就成了研磨食物的必備工具。如果在養殖過程中沒有給其准備保健砂,就很難養出健康的鴿子。
2、專業的食槽和水槽:鴿子一般不會患病,但是它一旦患病都是病從口入導致。如果想要避免這一切就必須保障鴿子的食物和水,所以干凈的飼料跟飲水對鴿子而言非常重要。
3、土黴素:對於鳥類而言土黴素是一種萬能葯,不管鴿子是有腸道還是呼吸道疾病,吃半片土黴素會有一定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