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軸承鑄造 > 戶外拍照用什麼輔助器材

戶外拍照用什麼輔助器材

發布時間:2023-01-02 05:07:18

㈠ 外拍攝影器材要用哪些

要看具體情況,
一般情況下:
①攝影器械:相機、鏡頭(根據拍攝環境及題材帶合版適的鏡頭權)、內存卡(可以帶備用卡和電池)
②輔助器械 反光板、外拍燈(反光板和燈可以都帶,至少要帶一個),燈架,引閃器
特殊場景或者環境下:
要看攝影師的需求,反光傘、煙餅、蜂窩燈罩、色片等等視情況選帶
而且重要的是要帶化妝師和助理,如果自己一個人那麼至少要帶粉餅和燈,還有拍攝用到的小道具

㈡ 相機輔助工具有哪些

1.柔焦鏡

柔焦鏡也稱為柔光鏡,應用很廣泛,在人像、靜物、風光、廣告拍攝中都可以使用。

使用柔焦鏡拍攝人物,會使人的面部線條變得柔和,掩蓋住面部的一些瑕疵或缺點。

在沒有柔光鏡的輔助下如果想要達到這種效果,那就要靠鏡頭的光圈,光圈越大,柔光效果越好。

2.偏振鏡

偏振鏡是一種濾色鏡,又叫做偏光鏡,鏡片為灰色,它可以過濾掉反射光線,並減弱或消除掉來自非金屬面的反光,使照片沒有光斑,也可以提高被攝物體的飽和度。

偏振鏡適合拍攝藍天白雲,減弱藍天給雲朵罩上的藍色,使得藍天白雲分明,成像更加立體。

偏振鏡也適合拍攝反光的水面下的物體和玻璃後的物體。

此外,當風光攝影中加入偏振鏡後會使作品的顏色更加飽滿。

3.減光鏡

減光鏡又叫做中灰密度鏡,或是灰度鏡,他的作用是減少相機的進光量,適用於長曝光的拍攝和強光下的拍攝。

有了減光鏡在手,慢門拍攝就變得更加得心應手,不用擔心長曝光下的照片進光太多,成像過曝的情況。

4.去霧鏡

在有霧氣的天氣拍攝時,照片會出現霧蒙蒙的感覺,並且顏色發藍,使用去霧鏡可以減弱這種藍光,使得被拍攝景物的細節變得更加清晰,但是不能完全改變這種情況。

在逆光拍攝景物時會有霧蒙蒙的感覺,景物顏色不鮮明,如果是拿回去進行後期又難免會有損畫質,這時候使用濾光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使用濾光鏡逆光拍攝的景物照片色彩明顯變得飽和,照片更加清晰生動。

5.反光板

反光板的作用是補光,在光鮮較強的情況下做輔光,有時也會做主光。

反光板有白、黑、金、銀四種顏色,最常見的是銀色,我們常常看到戶外模特拍攝時有工作人員在一旁拿著銀色的反光板。

銀色反光板能給人像帶來好看的眼神光,適用於做輔光;金色反光板適合做主光和逆光拍攝;白色反光板可以豐富陰影的細節;而黑色反光板卻是用來吸光,減少光的進入。

6. 外接式閃光燈

外接式閃光燈又叫做獨立式閃光燈,相對於機身自帶的閃光燈來說,其閃光照射距離更遠。光源更強,並且還可以自主控制光線的強弱、調整閃光燈的閃光頻率。
外接閃光燈可以彌補機身自帶閃光燈的不足,便於在弱光情況下給模特的臉部補光,也可以便於光圈收的更小,更好的表現環境。

7.星光鏡

顧名思義,星光鏡的作用就是讓你的照片出現星光點點的效果,又稱為光芒鏡。

星光鏡常用語夜景、首飾珠寶、亮閃閃的東西的拍攝,使得原本的光源產生星光效果,給人的感覺非常夢幻。

現在有不少手機上的相機軟體也可以拍攝出這種效果,不少人喜歡用這種效果的濾鏡拍攝照片發布到社交網路上。

8.靜物攝影棚

靜物攝影棚相當於一個小型的攝影棚,並非大攝影廠出產的作品,是各路商家為了滿足用戶需求,應運而生的一種拍攝神器,

其裡面裝有led燈和不同的背景板,適用於各種小型靜物的拍攝,不管是拍攝商業產品圖,還是拍攝美食照、模型照,都可以使用這種小型的攜帶型攝影棚。

㈢ 戶外拍攝短視頻需要什麼設備

抖音短視頻的火爆,直接將短視頻行業推向了風口,市場上更是出現了大量短視頻社交APP,微視、快手、火山、好看、秒拍等紛紛登場。當然了,在這些短視頻平台上也捧紅了大量的網紅以及自媒體創作者,作為早期進入短視頻行業的創作者,乘著短視頻紅利也是賺的盆滿缽滿,自然吸引了大量自媒體人投身短視頻自媒體。
那麼,新手入行短視頻自媒體,需要准備哪些器材和軟體呢?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新手剛入行短視頻自媒體行業時,需要准備的拍攝器材以及視頻製作工具?
一、拍攝器材
1.手機or單反

很多新手在剛開始做拍攝短視頻的時候,總覺得應該選擇單反或者攝像機才能做出好的視頻作品。其實不然,對於新手來說,很多拍攝的技巧、景別、鏡頭角度切換來說並不是很嫻熟,所以剛開始做短視頻的時候建議選擇手機。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用手機拍攝顯得比較low,但實際上手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很多拍攝問題,而且現在的智能手機照相和拍攝技術也是非常的棒。且不說像蘋果這樣的高端智能手機,拍攝效果非常的棒,其實國產的智能手機拍攝效果也是非常的不錯。

此外,使用手機拍攝的時候還有很多其他的優點。比如說我們直接用手機上的抖音APP拍攝好的視頻,直接就可以在抖音上發布了。使用抖音APP發布的視頻也更易於得到平台的推薦。
使用手機做短視頻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就是現在有很多手機視頻剪輯APP,我們可以將手機里拍攝的視頻直接快速的導入到軟體里進行剪輯,切換鏡頭、添加轉場、加字幕、配背景音樂可以一氣呵成,非常的方便。

當然了,對於有一定拍攝經驗的人來說,可以選擇使用單反來拍攝。有些領域使用單反拍攝的效果更好,比如我們常見的美食領域,很多都是用單反拍攝的。
2.音頻器材
除了拍攝器材之外,還需要考慮的是音頻器材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收音器材。一般來說,就是麥克風了。音頻器材大致可以分三種:自錄設備、小蜜蜂、錄音機。其實我們用的拍攝器材一般都會自帶收音功能,但是一般自帶的收音功能比較差,經常會有爆音或者噪音,收音效果並不是很好。

因此,對於剛入門的新手來說,建議可以選擇一個普通款的收音設備,比如小蜜蜂,我們就不用專門再買一個麥克風了。小蜜蜂是安裝電池的,所以外出拍攝采訪的時候提前充滿電或者准備好電池,以防止沒電了。

如果說你做的短視頻作品對於音頻要求比較高的話,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好的收音設備,比如H6、H4錄音機,不過使用前一定要設置好參數,否則錄音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不過總的來說,用錄音機的效果一定比其他兩個好的多。
3.燈光設備

為了保證畫面的亮度,我們在拍攝視頻的時候一般都會用到補光燈。預算低的話,我們用反光板就可以搞定,缺點就是攜帶不方便。如果可以,建議使用攝像燈,直接組裝在攝像機上面,想要哪裡有光就去哪裡,非常方便。
4.三腳架

做短視頻拍攝幾乎都離不開三腳架,三腳架擁有穩定防抖的功能,而且還可以固定好拍攝的機位,拍攝多個鏡頭的時候更是離不開三腳架。一個好的三腳架不僅可以讓畫面更加穩定,還可以把攝像機架在上面,上下移動。
三腳架分為有三種,桌面多功能三腳架、戶外用的伸縮三腳架以及移動拍攝用的手持雲台。新手的話,建議入手一個多功能三腳架,基本上可以滿足我們很多拍攝需求,至於移動拍攝雲平台的話,價格比較貴,所以不建議新手上來就買這么貴的設備。
二、剪輯軟體
1.剪視頻軟體

如果用手機APP剪輯視頻的話,可以使用快剪輯、愛剪輯、巧影等就可以操作了。電腦操作的話推薦使用premiere和after effects,剪輯視頻、添加字幕、特效製作等需求都可以完成,並且下載安裝也非常容易,新手也可以很快上手。
2.加字幕軟體

雖然premiere軟體也可以加字幕,但畢竟不是專業的加字幕軟體,所以遇到字幕很多的時候,就需要更加專業的軟體來操作了,推薦使用Arctime和字幕通,這些軟體可以自動識別視頻裡面的語音直接轉化成字幕,非常方便。
3.設計軟體

想要做好一個視頻,設計軟體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我們需要一個好的片頭和封面圖來吸引用戶點擊。這里推薦ps和創客貼,如果不會操作ps的小夥伴就可以直接使用創客貼在線操作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做短視頻需要的設備了,網上雖然有推薦很多工具,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用著順手。
2019年,短視頻行業作為風口將繼續引領新媒體行業的發展方向,但是對於短視頻運營者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策劃選題、寫腳本分鏡頭、拍攝剪輯、撰寫標題等行業細化的垂直度也越來越高,新手想要快速入門短視頻行業,一定要堅持不斷地的學習的短視頻運營知識,黑馬新媒體+短視頻運營課程全新升級8.0,從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角度詳細講解公眾號、微博、自媒體、社群、產品、抖音短視頻等運營干貨,讓你快速成長為會策劃、懂產品、精運營的高端復合型運營人才

㈣ 旅遊拍攝人物,要攜帶哪些攝影器材和附件

1、攝影器材 旅遊拍攝人物所要攜帶的攝影器材,一般以輕便為宜。通常,拍攝游覽紀念照,持有一架普通小型135照相機或「傻瓜」照相機,就可以應用。假如准備進一步從事人物攝影創作,例如拍攝當地的一些風土人情等,最好攜帶一架可互換鏡頭的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並配上28—80毫米變焦距鏡頭一個,既便於適應攝影需要,又可縮小裝備體積;或者,也可在使用該照相機原有標准鏡頭的同時,再配置24—28nbsp;毫米廣角鏡頭和85—105毫米中焦鏡頭各一個,以便選用。如果需要同時進行彩色和黑白人物攝影,最好能有兩架機身,分別裝上彩色和黑白膠卷,交替使用(倘若攜帶的是可調後背的120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則只需一架,便可應用)。 2、附件 不論攜帶什麼照相機,鏡頭遮光罩和二號黃濾光鏡都宜置備。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帶上彩色和黑白攝影常用的各種主要濾光鏡(包括UV鏡、天光鏡、偏振鏡等)以及黑白攝影用的黃、紅、綠等濾光鏡。還可攜帶一隻小型電子閃光燈或自製的反光板,以供輔助照明。為了隨時保持照相機和鏡頭的清潔,要帶上鏡頭紙和鏡頭刷,如果能帶一個吹氣球則更理想。旅遊拍攝人物時,由於手持拍攝可較自由選擇角度,所以,三角架使用次數不多,不必攜帶;但如能帶上,以備不時之需,當然更好。此外,宜備置一本袖珍筆記簿,扼要記錄拍攝情況,包括日期、天氣、時間、場合、人物以及所用光圈、快門速度等,以便積累有關數據,隨時參考,從而不斷提高攝影水平。

㈤ 風光攝影選擇什麼器材最好

當你准備背上行囊走四方的時候,一台數碼相機已經是必備。如果只是想簡單記錄一些所見所得,那麼但凡是台數碼相機都能用,甚至兩三百萬像素的拍照手機都是很好的視覺記錄工具。如果你想拍攝一些更精彩的風光片,那麼在器材方面就要有所准備了。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風光攝影的器材建議,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與膠片的比較

風光攝影是膠片固守的最後一片廣袤田園,目前仍然還有很多風光攝影師在堅持使用膠片。

但是,風光攝影師堅持使用膠片最重要的理由往往是使用大畫幅和中畫幅的相機以紀錄更豐富的細節。另外一些風光攝影師使用膠片完全是因為習慣,習慣於通過選擇不同類型的反轉片來控制色彩特性、影調特性。

就現在主流數碼相機的成像質量而言,其實已經達到或超越了傳統135系統膠片的成像質量。而頂級的135數碼單反已經具備了中畫幅相機的成像質量。

在解析度上,數碼超越傳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影調層次上,RAW電子底片的16位色彩層次足夠豐富。另外,數碼相機曝光的寬容度也超過了反轉片,達到甚至超過了彩色負片。在後期處理的問題上,數碼照片用一台計算機就替代了一個暗房,將數碼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另外,數碼照片便於交流的靈活性,在互聯網時代也是傳統膠片不能比擬的。很多專業攝影師同樣無法掌握一些特殊題材照片的觀感,需要通過互聯網獲得人們的反饋。正在學習風光攝影的人們就更加不能缺少與同好的交流。

由於數碼相機的種種優勢,它已經開始大規模進入風光攝影的范疇。

相機的選擇

在“到此一游”之後,數碼相機幫助越來越多的人跨入了風光攝影的殿堂。嚴肅的攝影愛好者大多還是選擇數碼單反作為工具。數碼單反的優勢已經不必在此多說,但風光攝影的實踐告訴我們,便攜數碼相機自有其優勢。

影像感測器上的灰塵是數碼單反最大的弊病。當一天的拍攝結束時,拿出筆記本電腦瀏覽照片,發現上面一顆顆灰塵留下的黑色斑點,甚至還有毛絮的影子,這可能是數碼單反用戶最懊惱的問題了。目前雖然很多廠商在數碼單反的設計上非常重視這一問題,但至今沒能完全解決。

以前有一個名為f64的俱樂部,其主張就是在風光攝影上盡量收縮光圈以獲得最大景深。這種主張確實是很多風光攝影題材中的慣用手法。在我們常用的數碼單反系統上,沒有機會使用f64這樣的光圈,但是f11、f22都是很常用的。

f11的光圈已經足以讓CCD/CMOS影像感測器上肉眼看不到的細小灰塵現身,f22則會告訴你,貌似乾乾凈凈的影像感測器上已經有上百個顆粒了。這些肉眼難辨的顆粒非常難以清理,目前還沒有完美解決之道,只能靠後期手工修理。因此,我們可以說單反的優勢是有代價的,特別是在風沙比較大的地區。比較而言,不可更換鏡頭的便攜數碼相機就沒有這個問題。

對於風光攝影而言,很多時候需要經過艱難的跋涉和徒步行走,有時甚至還需要攜帶帳篷、睡袋和炊具。這時候,便攜數碼相機的輕便特性還是挺有優勢的。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便攜數碼相機優於單反。數碼單反仍然是風光攝影的首選項,但不是必選項。如果你的攝影目的僅僅是自娛自樂,沒有專業攝影師眼中那些追求完美的種種苛求,一台不可更換鏡頭的高端便攜數碼相機也是不錯的選擇,如索尼R-1、富士S9600。

鏡頭的選擇

對於風光攝影而言,鏡頭是最具決定性的攝影工具。

最理想的鏡頭配置當然是覆蓋各個焦段、變焦和定焦兼備、光圈越大越好。但現實中往往既不能承擔這樣的成本,也無法攜帶如此多的鏡頭,因此我們還是要進行權衡和取捨。取捨的依據主要是自己的攝影習慣和偏好,同時要兼顧自己的購買能力和背負器材的體能。

1.長焦和廣角

有一種觀點認為廣角適合拍風光,長焦適合拍人像。但事實上,風光攝影既需要廣角,也需要長焦。有人把廣角鏡頭比喻為宏大交響樂的指揮家,把長焦比喻為器樂獨奏的演奏家。這種說法雖不盡然,卻更為形象。

風景特寫

顧名思義,在風光攝影中廣角鏡頭能包容更廣泛的信息,因此更適合龐大恢宏的場景。相比較,長焦鏡頭能從雜亂的場景中裁切出最有趣味的內容。

風光攝影的主題有時是單一元素構成的,有時是眾多元素構成的。在單一元素時,各種鏡頭只要視角允許,都可以很好的表現主題,盡管表現效果可能截然相同。

很多非常成功的風光攝影片往往具有很多元素。在元素眾多的情況下,有時候需要很廣的視角才能把它們包容進來,有時候又需要通過透視壓縮把不相關的元素疊加在一起。這時候,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在組織攝影元素方面有迥然不同的功能,往往不能互相替代。

實際運用中,廣角鏡頭的運用難度往往更大,尤其視角大於24mm的鏡頭。由於包含的信息過多,照片的主題在組織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元素過多喧賓奪主、組織無序畫面雜亂等。廣角鏡頭本身的透視畸變也經常難以控制而產生副作用。

對於初學者,長焦也許更有助於培養觀察能力,更容易拍出滿意的照片,而廣角也許是更好的紀錄工具,出好片的難度更大一些。總之,在風光攝影中長焦和廣角都不可偏廢,一隻視角相當於135相機24~105mm的變焦鏡頭可能會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而類似富士S9600這樣的高端固定鏡頭數碼相機則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焦距選擇,它的手動變焦鏡頭覆蓋了28~300mm的焦距段,無論是宏大的場面,還是遠處優美的細節小品都可以輕松獲取。

2.大光圈和定焦

有一種觀點認為風光攝影中的廣角鏡頭沒有必要強調大光圈。盡管我們在風光攝影中更多的時候需要收縮光圈,但是並不意味著大光圈鏡頭不重要。很多昏暗的室內和夜景光線環境下,特別是有人文環境的風光攝影中,三腳架是無助的,大光圈鏡頭是紀錄特定光線氛圍的利器。因此,f2.8的大光圈變焦鏡頭會比f4的鏡頭有更廣泛的適用環境。

不過,變焦鏡頭是很難達到f1.x的光圈,一般到f2.8就是極限。因此,很多數碼單反用戶還會選擇一支大光圈的定焦鏡頭以應付特殊的光線環境。與人像攝影不同的是,風光攝影師此時會傾向於選擇廣角定焦鏡頭,比如24mm、28mm、35mm,在使用大光圈時仍然具有足夠的景深,而避免背景過於虛化。大光圈定焦廣角鏡頭,一般情況下有一支足矣。

3.運用偏振鏡

很多風光攝影師都習慣於在鏡頭前一直擰著一片偏振鏡,特別是光線較好的時候。偏振鏡可以消除空氣中的漫反射光而提高空氣的通透度,使藍天更藍,也可以部分消除物體表面那種令人討厭的反光,消除物體表面反射高光形成的光斑,改善色彩飽和度。

在陽光下,偏光鏡幾乎是風光攝影的必備工具。偏光鏡的另一個用途是充當中灰密度鏡,可以降低至少2檔曝光時間。在拍攝瀑布、溪流等題材時,長時間曝光可以獲得虛化的效果,而一塊偏光鏡可以幫助你在光線較強的情況下把曝光時間延長2倍,2塊擰在一起的偏光鏡則可以延長4倍以上。

㈥ 旅行風光攝影適合的器材有哪些

對於一般的風光記錄和多人合影的題材時,哪些器材可以輕松勝任呢,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推薦最適合拍風光的幾款相機,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最適合拍風光相機

1、佳能EOS 6D

EOS 6D是佳能的入門級全畫幅產品,盡管搭載2020萬像素全畫幅CMOS圖像感測器,同時也擁有50-102400的超強ISO范圍,但它是全畫幅單反中少有的輕量級機型。不過作為全幅單反,6D採用鎂合金機身材質加上防水滴防塵處理,整機的扎實性不需懷疑。佳能EOS 6D成就了高精細、高畫質的影像表現。它也是EOS系列中首次搭載內置Wi-Fi功能的機型。

點評:如果你對畫質有高要求,萬元級單反里6D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尤其適合女性用戶(握持舒適度可能更佳)。家庭用戶不建議購買大三元,套機足矣。

2、尼康D800

D800擁有3630萬像素,這對於風光攝影來說是很大的優勢。在理論上,像素高,優勢是絕對的,大家擔心的畫質降低問題,在D800身上也沒有看到,即便是像素減半使用也比大部分的單反相機像素要高。

尼康D800定位中級全畫幅數碼單反,同時還繼承頂級型號D4的51點對焦系統、9.1萬像素RGB感測器測光系統,這個全新的感測器分辨場景中的色彩和亮度時精度更高,在自動曝光、自動白平衡、i-TTL等自動控制功能上的准確度更高。最重要的是,該感測器讓D800在光學取景狀態下,實現高准確度的人臉識別功能。同時在3D跟蹤自動對焦時,跟蹤效果更好,並可對更小的物件進行持續跟蹤對焦。

點評:尼康D800能適應不同環境的挑戰,加上大三元重量接近8kg,如果不是真正熱愛風光攝影的攝友恐怕也沒有熱情背著這么重的器材去爬山涉水,D800更推薦給專業發燒友。

3、索尼黑卡RX10

RX10主打恆定大光圈大倍率變焦鏡頭,等效焦距達24-200mm,這也是業界首次使用恆定F2.8光圈且使用較大感測器的攜帶型數碼相機。2020萬像素一寸背照式CMOS、Wi-Fi無線傳輸、NFC通訊、鎂合金機身以及相傳已久的超采樣高清視頻拍攝等等都讓這款機器的定位遠,高於普通的長焦相機。

點評:索尼黑卡RX10在畫質不做出妥協的前提下適當增大了體積,並盡最大可能增加相機的性能與適用性。RX10走的是高倍率變焦能力的路線可以說重新定義了長焦相機市場,即個性又有革新精神

4、松下GM1

GM1是一款可換鏡頭高端便攜數碼相機,或者說是入門級無反相機。它具有普通卡片機的機身大小,但卻搭載1600萬像素Live MOS感測器,可以說是小身材里藏著一顆重量級的“芯”。GM1擁有優秀的維納斯引擎以及可實現快速自動對焦的對焦系統,這些都是能實現超高畫質的關鍵。

點評:松下GM1和索尼RX10相比,沒有大變焦,但是更加小巧便攜,松下特別為GM1定製的鏡頭LUMIX G 12-32mm很適合拍攝風光,而且可更換鏡頭的特性增加了GM1的可玩性。

旅行風光拍攝選器材的建議

首先,如果是初涉風光攝影的話,我推薦選擇入門單反相機,因為這類相機既有實用的性能又可以減輕背包的負重,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享受風光攝影的樂趣。以佳能EOS 1200D雙鏡頭套裝為例:佳能EOS 1200D擁有1800萬像素,常用ISO 100-3200,其機身內置多款數字濾鏡,足以滿足大家在旅途中的拍攝和後期處理;另外,其小巧的機身配以EF-S 18-55mm IS II和EF-S 55-250mm IS II鏡頭幾乎將旅途中的常用焦段一網打盡。

佳能EOS 5D Mark III的全畫幅配合EF 16-35mm f/2.8L II USM出色的廣角畫質以及漂亮的色彩表現想不拍出大片都難,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發現美景,拿起相機構圖,按動快門。

另外,佳能EOS 5D Mark III擁有強大的機身HDR功能,即便在逆光的情況下我們也能夠輕松拍出風光大片,加之EF 16-35mm f/2.8L II USM對色像差的控制,讓你照片擁有非凡的表現力。

旅行拍攝風光時,還得提醒大家記得備足相機電池,尤其是在較遠的地方拍攝,有些條件有限的景區是無法充電的。存儲卡的話帶2-3塊大容量存儲卡即可。另外還可以根據自己拍攝需要帶上ND或CPL濾鏡,以便更好地在旅途中進行創作。

㈦ 一名專業的旅行攝影師外出必須要准備哪些攝影器材

在旅行攝影方面,你需要進行研究並只打包旅行的必需品,不必要拖著設備和配件,這些設備和配件會給你帶來沉重的負擔並使體驗變得不那麼愉快。如果你正在考慮您的第一次旅行攝影之旅,這里是你想要隨身攜帶的必需品。

1. 相機

雨袖(一個很好的替代品是浴帽,通常可以在您入住的酒店找到)

傾斜布和鏡頭筆,以保持你的裝備清潔無塵。

10. 保險

旅行攝影會帶來很多風險,而且你可能會攜帶昂貴的裝備,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可能損壞你的配件或相機的事故,保險是旅行攝影師的必備品。

我們希望您已經考慮到這個有用的列表,為你的下一次旅行攝影外出打包,以便你可以輕裝上陣。

㈧ 室內攝影和室外拍攝的打光器材各需准備哪些

室內閃光燈套裝-柔光箱,反光傘,雷達罩,腳架,各種支架,泡沫板,牛油紙,背景,背景機,燈用金貝也行,大眾一點,夠用,有錢要求高另說。
室外用神牛的外拍燈,加一個永諾的小閃備用,引閃套裝。反光板!

㈨ 經常使用的攝影器材包括哪些

1、鏡頭

這個是廣大攝影愛好者又愛又恨的東西,隨著品牌單反廠家的不斷升級換代,它的更新速度也是相當快的。而且原裝鏡頭的價格也不菲,是追求器材的那些「器材黨」永遠也沒法滿足的東西;

2、相機濾鏡

相機濾鏡就是安裝在相機鏡頭前用於過濾自然光的附加鏡頭。

3、引閃器

除了閃光燈外,還有一個東西作用也相當。引閃器,原裝的價格自然是不低,但是又不願意淘二手的,怎麼辦?其實也不難解決,找個國產的,不但是全新的價格也是非常適中,很適合攝影愛好者收藏。質量也相當過硬的。

4、定時快門遙控

定時快門遙控器一般用於延時拍攝。

a) 自動定時器——可設置延遲時間、曝光時間、間隔時間和拍攝數量。.

b) 支持手動釋放快門——即使啟動定時器,也可手動拍攝。.

c) 精確定時能以1秒為單位設置時間,從1秒到99小時59分59秒都可以。

d) 支持手動曝光、BULB、間隔定時、自動連續對焦、單張連拍(快門優先)

5、機身鏡頭蓋

相機鏡頭防塵蓋也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這個在配件中也是有的。但是用的時間長了,難免出現破損、鬆口的現象。鏡頭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於保護鏡頭,防止灰塵進入,使鏡頭的使用壽命、拍攝效果達到最佳狀態。這個東西一般都不貴,攝影愛好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相機型號來儲備。

6、TTL線

TTL線也叫做閃光燈離機連接線。這個需要配和引閃器一起工作。

7、快門線

它是家庭聚會、外出遊玩必備的單品。相比而言,無線快門更加方便、實用。有線快門也是自拍利器

(9)戶外拍照用什麼輔助器材擴展閱讀

范圍

攝影器材的范圍很廣,除了大家熟知的照相機以外,主要包含各種變焦鏡頭、定焦鏡頭、閃光燈、各種用途濾色鏡、相機包、照相機腳架、影室閃光燈、柔光箱、各種燈架、反光板、反光傘、外拍燈、攝像燈、石英燈、鏡頭蓋、遮光罩、三腳架、獨腳架、相機清潔用具、快門線等等,還包含上述器材的附件等。

傳統攝影器材還包含暗房用的印相機、放大機、安全燈、上光機、恆溫盤、定時器等等。

彩擴機、列印機等同屬於攝影器材。

現在數碼照相機已經把攝影和攝像融為一體,所以又稱為更加廣泛的影像器材,包含了攝影與攝像兩大陣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攝影器材

閱讀全文

與戶外拍照用什麼輔助器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輪機烏金軸承溫度不能超多少 瀏覽:47
自動控制裝置參數 瀏覽:169
拱熱管道疏水閥門要多大 瀏覽:510
加工中心電櫃空調怎麼加製冷液 瀏覽:465
地下室全是暖氣閥門 瀏覽:283
滾背的器材哪裡有賣的 瀏覽:835
蒸餾和萃取實驗裝置特點 瀏覽:733
儀表上出現電源故障是什麼情況 瀏覽:523
防雷裝置檢測怎麼測 瀏覽:894
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裝置自動調節 瀏覽:457
怎麼判斷閥門國標 瀏覽:1000
機床里的程序怎麼鎖定 瀏覽:962
水滿可自動關閉的裝置 瀏覽:282
10KV防雷接地裝置定期檢測 瀏覽:324
機械停表測量的物理量是什麼 瀏覽:124
兩個三角形給水是什麼閥門 瀏覽:774
機械硬碟裝上後如何做 瀏覽:46
東莞市永克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86
江玲皮卡車儀表盤左上角是什麼表 瀏覽:485
流體壓強和流速關系的實驗裝置 瀏覽:494